![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0811a1c9c8e70f150ce156bae1b442f/e0811a1c9c8e70f150ce156bae1b442f1.gif)
![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0811a1c9c8e70f150ce156bae1b442f/e0811a1c9c8e70f150ce156bae1b442f2.gif)
![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0811a1c9c8e70f150ce156bae1b442f/e0811a1c9c8e70f150ce156bae1b442f3.gif)
![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0811a1c9c8e70f150ce156bae1b442f/e0811a1c9c8e70f150ce156bae1b442f4.gif)
![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0811a1c9c8e70f150ce156bae1b442f/e0811a1c9c8e70f150ce156bae1b442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区域土地利用与保护交通工程教研室陈大鹏第五章区域土地利用与保护交通工程教研室1第一节土地和土地利用
一、土地1.土地的概念经济学:指大自然为了帮助人类而自由赋予的陆、水、空气和光热等各种物质与能力,不单指地球的表面,并且要包括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的一切物质。法学:凡占有某块土地者,其所有权可能管辖的范围应当包括地表地下及地上所附着的一切自然物和自然力。农学: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工程学:把土地理解为基地、场所和原料。生态学:土地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以及人类活动种种结果组成的生态系统。第一节土地和土地利用一、土地2原生土地和人工化土地(1)原生土地:未经人的协助而自然存在的土地。(2)人工化土地:指人的劳动与自然土地结合后的已利用土地,具有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及资源和资产的双重特性原生土地和人工化土地3土地资源的特征土地资源的特征4二、土地利用1、土地利用的概念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利用土地的特征,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土地利用可以是一项生产性活动,如种植作物,栽培树木,养殖牲畜;也可以是一项非生产性活动,如建筑住宅、修建公园等二、土地利用52.土地的平面利用与立体利用平面利用:农业立体利用:城市3、土地开发利用程度(1)土地利用率(2)垦殖指数(3)水面利用率2.土地的平面利用与立体利用6(4)耕地复种指数:又称耕地利用率,指每年实际播种使用的面积与已开发为耕地面积总量的百分比。我国平均150%,华南地区>200%(5)草原载畜量(羊单位/黄牛单位)头(6)建筑密度(7)容积率(8)土地利用集约度: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的数量,是反映土地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集约经营
粗放经营(4)耕地复种指数:又称耕地利用率,指每年实际播种使用的面积7第二节土的需求与供给土地的需求与供给是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问题。是人地关系的集中反映。一、土地需求1、概念: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基本需要。第二节土的需求与供给土地的需求与供给是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问82、土地需求量预测(1)预测项目分类①农业生产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产养殖地等)农业建设用地(包括农村道路、农田水利、谷场等用地)②非农业建设用地(包括城镇建设用地、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工程用地、特殊用地、乡镇企业建设用地、农村个人建房用地)2、土地需求量预测9(2)预测依据①人口增长;②经济发展需求;③影响土地利用的各种因素。(3)预测方法①趋势外推法:按历史数值的平均增长率预测;②回归分析法:寻找土地变化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回归方程;③用地定额指数法:根据人口用地定额,或生产规模用地定额,按照规划人口规模或生产规模推算规划期末的用地需求量(2)预测依据10二、土地供给1.概念:土地供给是在一定技术经济环境条件下,对人类有用的各种土地资源的数量,包括已利用和未利用的后备储量总和。包括无弹性的自然供给和有弹性的经济供给。2.实质:是土地资源部门之间的分配问题。它包括两个相关联的方面,即合理地分配有限的土地资源,尽可能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包括生产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二、土地供给113.土地供给的基本原则(1)以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为依据: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2)根据区位条件,因地制宜。尤以城乡相对区位影响最大。(3)注意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尽可能节约非农业用地,保护优质土地资源,以保护人类生存所需食物生产的空间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即要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潜力,又不会破坏土地及周边环境。(高尔夫球场~)
3.土地供给的基本原则124、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之间,农业用地内部之间,非农业用地内部之间要统筹兼顾4、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之间,农业用地内部13三、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1.供需矛盾集中反映在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2.解决原则: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实行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三、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14第三节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
一、用地分类1、农业用地(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分8个一级类型: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城镇村庄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地。2、城市用地(GBJ—137--90)10大类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及其它用地。第三节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一、用地分类15二、土地利用分区1、概念: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二、土地利用分区162、意义(1)、通过土地分区,能更好地体现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2)、能从空间布局上落实用地指标。协调产业间用地矛盾,为各产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用地条件。(3)是土地用途管制的直接依据。(4)是用地规划与用地管理联系的重要环节。2、意义173、土地分区类型(1)都会区类(2)市镇密集区类(3)开敞区类(4)生态敏感区类3、土地分区类型184、土地分区的依据(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2)土地利用现状(3)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结果(4)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域布局规划(5)土需求量预测结果(6)各类用地调整指标(7)部门用地布局规划(8)与土地利用有关的法律法规4、土地分区的依据19第四节区域管制一、“管治”的涵义“管治”与“控制”、“统治”的区别二、空间管治的概念是区域管治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通过区域内不同功能、不同建设发展特性的类型区,制定各类型区的开发标准和控制引导要求,包括城镇建设控制、生态环境保护、乡村建设、土地资源利用等内容。第四节区域管制一、“管治”的涵义20三、空间管治规划的作用对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控制、分配、流通的影响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提高区域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益能有效地协调水、土地、矿产等资源管理部门和其他社会、经济、建设、环境等管理部门之间的业务矛盾,提高公共管理效率三、空间管治规划的作用21可以为土地用途管制、城市建设等方案的实施提供可操作的措施为政府管理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宏观决策的实施提供引导性措施可以为土地用途管制、城市建设等方案的实施提供可操作的措施22四、区域空间管治的原则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强制性、指导性并存的原则3.空间准入的可操作性原则4.与其他规划相协调的原则四、区域空间管治的原则23五、区域管治分区1.优化开发区-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的调整2.重点开发区-集中财力、物力重点投资,保持其活力3.限制开发区-以农业为主的开敞空间4.禁止开发区-区域绿地,生态敏感区五、区域管治分区24第五节土地保护一、土地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土地资源的有限性自然灾害和人为不当活动使大量土地损失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灌溉不当造成盐渍化工业带来的污染第五节土地保护一、土地资源保护的必要性25人口不断增加,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我国人均耕地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耕地减少速度加剧、质量损失严重人口不断增加,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26二、保护土地资源的基本措施因地制宜安排各类用地适宜的土地开发合利用强度应用生物技术保护生态环境-如不施农药、不用化肥的绿色无公害农业合理用水-水资源供需平衡、推广节水措施、防止水质污染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并重加强土地资源管理二、保护土地资源的基本措施27三、切实保护耕地战略目标: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基本策略:控制城镇用地规模村镇退宅还地开发土地后备资源进行土地整理、整治,提高土地生产潜力调整土地收益分配办法,建立经济制约机制强化和改革土地管理,严格控制非农占地三、切实保护耕地28第五章区域土地利用与保护交通工程教研室陈大鹏第五章区域土地利用与保护交通工程教研室29第一节土地和土地利用
一、土地1.土地的概念经济学:指大自然为了帮助人类而自由赋予的陆、水、空气和光热等各种物质与能力,不单指地球的表面,并且要包括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的一切物质。法学:凡占有某块土地者,其所有权可能管辖的范围应当包括地表地下及地上所附着的一切自然物和自然力。农学: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工程学:把土地理解为基地、场所和原料。生态学:土地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以及人类活动种种结果组成的生态系统。第一节土地和土地利用一、土地30原生土地和人工化土地(1)原生土地:未经人的协助而自然存在的土地。(2)人工化土地:指人的劳动与自然土地结合后的已利用土地,具有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及资源和资产的双重特性原生土地和人工化土地31土地资源的特征土地资源的特征32二、土地利用1、土地利用的概念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一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利用土地的特征,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土地利用可以是一项生产性活动,如种植作物,栽培树木,养殖牲畜;也可以是一项非生产性活动,如建筑住宅、修建公园等二、土地利用332.土地的平面利用与立体利用平面利用:农业立体利用:城市3、土地开发利用程度(1)土地利用率(2)垦殖指数(3)水面利用率2.土地的平面利用与立体利用34(4)耕地复种指数:又称耕地利用率,指每年实际播种使用的面积与已开发为耕地面积总量的百分比。我国平均150%,华南地区>200%(5)草原载畜量(羊单位/黄牛单位)头(6)建筑密度(7)容积率(8)土地利用集约度: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的数量,是反映土地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集约经营
粗放经营(4)耕地复种指数:又称耕地利用率,指每年实际播种使用的面积35第二节土的需求与供给土地的需求与供给是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问题。是人地关系的集中反映。一、土地需求1、概念:是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利用土地进行各种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基本需要。第二节土的需求与供给土地的需求与供给是土地利用规划的核心问362、土地需求量预测(1)预测项目分类①农业生产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产养殖地等)农业建设用地(包括农村道路、农田水利、谷场等用地)②非农业建设用地(包括城镇建设用地、独立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工程用地、特殊用地、乡镇企业建设用地、农村个人建房用地)2、土地需求量预测37(2)预测依据①人口增长;②经济发展需求;③影响土地利用的各种因素。(3)预测方法①趋势外推法:按历史数值的平均增长率预测;②回归分析法:寻找土地变化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回归方程;③用地定额指数法:根据人口用地定额,或生产规模用地定额,按照规划人口规模或生产规模推算规划期末的用地需求量(2)预测依据38二、土地供给1.概念:土地供给是在一定技术经济环境条件下,对人类有用的各种土地资源的数量,包括已利用和未利用的后备储量总和。包括无弹性的自然供给和有弹性的经济供给。2.实质:是土地资源部门之间的分配问题。它包括两个相关联的方面,即合理地分配有限的土地资源,尽可能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益(包括生产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二、土地供给393.土地供给的基本原则(1)以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为依据: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2)根据区位条件,因地制宜。尤以城乡相对区位影响最大。(3)注意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尽可能节约非农业用地,保护优质土地资源,以保护人类生存所需食物生产的空间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即要充分发挥土地的生产潜力,又不会破坏土地及周边环境。(高尔夫球场~)
3.土地供给的基本原则404、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之间,农业用地内部之间,非农业用地内部之间要统筹兼顾4、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之间,农业用地内部41三、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1.供需矛盾集中反映在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之间的矛盾。2.解决原则: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保护环境。实行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三、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42第三节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
一、用地分类1、农业用地(中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分8个一级类型: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城镇村庄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地。2、城市用地(GBJ—137--90)10大类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特殊用地、水域及其它用地。第三节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分区一、用地分类43二、土地利用分区1、概念: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二、土地利用分区442、意义(1)、通过土地分区,能更好地体现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2)、能从空间布局上落实用地指标。协调产业间用地矛盾,为各产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的用地条件。(3)是土地用途管制的直接依据。(4)是用地规划与用地管理联系的重要环节。2、意义453、土地分区类型(1)都会区类(2)市镇密集区类(3)开敞区类(4)生态敏感区类3、土地分区类型464、土地分区的依据(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2)土地利用现状(3)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结果(4)产业结构调整和地域布局规划(5)土需求量预测结果(6)各类用地调整指标(7)部门用地布局规划(8)与土地利用有关的法律法规4、土地分区的依据47第四节区域管制一、“管治”的涵义“管治”与“控制”、“统治”的区别二、空间管治的概念是区域管治的重要内容和手段,通过区域内不同功能、不同建设发展特性的类型区,制定各类型区的开发标准和控制引导要求,包括城镇建设控制、生态环境保护、乡村建设、土地资源利用等内容。第四节区域管制一、“管治”的涵义48三、空间管治规划的作用对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信息、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控制、分配、流通的影响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可以提高区域社会经济的整体效益能有效地协调水、土地、矿产等资源管理部门和其他社会、经济、建设、环境等管理部门之间的业务矛盾,提高公共管理效率三、空间管治规划的作用49可以为土地用途管制、城市建设等方案的实施提供可操作的措施为政府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淮安2024年江苏淮安涟水县面向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选聘镇(街道)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唑螨酯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五金工具塑料泡罩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走马机丈根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调墨螺钉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移动平板滑轮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成都2025年四川成都师范学院招聘高层次人才67人(第一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水族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显色皂洗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实心轮胎模具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小升初英语试卷
- 《坚毅:释放激情与坚持的力量》随笔
- 区块链应用操作员技能大赛考试题库大全-下(多选、判断题)
- 二 《“友邦惊诧”论》(同步练习)解析版
-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考核试卷
- 施工技术交底(电气安装)
- TB-T 3263.1-2023 动车组座椅 第1部分:一等座椅和二等座椅
-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8单元习作课件
- 劳工及道德体系法律法规清单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初中地理实验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