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课件(共19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课件(共19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课件(共19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课件(共19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4页
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课件(共19张PPT)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创造性思维课堂导入

苏东坡的诗句所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一种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结论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具有创造性思维。明确目标1.诵读课文,解决生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大意。(重点)3.明白生活中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道理。

(难点)

蒂(

)孜(

)汲(

)渊(

)恒(

)榨(

)锲(

)dìzījíyuānhéngzhàqiè预习检测曲qū()qǔ()曲线散曲舍shě()shè()卡片关卡多音字预习检测

形近字预习检测dì蒂根深蒂固缔缔造谛真谛探求:

汲取:

渊博

:创意:

素材:

推敲:

根深蒂固:

探索追求。

吸取。

(学识)深而且广。

创造性的见解或意见。

指还没有经过提炼和加工的原始材料。

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

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预习检测词语解释行之有效:孜孜不倦

持之以恒:

不言而喻:

轻而易举:

锲而不舍:

实行起来有成效,指某种方法或措施已经实行过,证明很有效用。

奋努力,不知疲倦。孜孜,勤勉,不懈怠。

长久地坚持下去。恒,恒心。

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

形容事情很容易做。

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

。比喻有恒心,有毅力。锲,雕刻。

预习检测

作者简介

罗迦·费·因格,1948年生,当代美国实业家、学者、创造学家,是“创意思考顾问公司”的创立人与总裁。曾任加利福利亚创意顾问。著作有《当头棒喝》、《创造性纸牌》等,“唯一真正快乐的人们是儿童和富有创造性的那一部分人”是他的名言。

背景链接本文选自《中外母语教材选粹》(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郭常义、胡晓丁据日本小说家城山三郎的日文译文译为中文。有改动。有很多人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因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容易形成思维定式,知识学得比较死,不善于活用。另外,生活中还有一些人认为搞发明创造的都是天才人物的事,不相信自己也能发明创造,导致创造性被自我压制,最终丧失。本文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写的。

文体知识

(1)议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进行分析、论证,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和见解的文章。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

论点: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观点和主张。

论据:证明论点的材料、依据。

论证: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文体知识

(2)常见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道理论证:使用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以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观点。

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和论据来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观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观点。划分段落,归纳部分大意。第一部分第二部分(1—3)提出问题,引出观点: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4—12)分析问题,论证探求新事物有赖于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必需的要素及区分一个人是否有创造力的依据。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总结全文,只要坚信自己拥有创造力,并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探求,就一定能成为富有创造性的人。初步感知由课文的标题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合作探究

本文议论的对象是“创造性思维”。

你知道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吗?合作探究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活动。与常规性思维相对。它能突破常规和传统,不拘于既有的结论,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具有开放性、开拓性、灵活性、独创性、新颖性等基本特点。主要有横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想象思维、直觉思维等表现形式。在创造性思维中,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渊博的科学知识等智力因素,正确的动机、浓厚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独立自主的创造性等非智力因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合作探究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是怎样的?

首先找出本文中两个过渡段。

过渡段一,第四段:“可以说,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过渡段二,第九段:“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的区别呢?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提出论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探究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论点的提出有什么特点?

论点: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

特点:由一道有趣的图形选择题引出论点,十分巧妙自然。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汲取(xí)

推敲(qiāo)根深蒂固(dì)B.素材(sù)创意(chuàng)孜孜不倦(zhī)C.恭喜(gōng)模式(mú)不言而喻(yù)D.渊博(yuān)关键(jiàn)锲而不舍(qiè)课堂检测D课堂检测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根深蒂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