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和基本组织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和基本组织1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和基本组织培训课件2运动(肌肉)、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内分泌、神经和循环系统。(免疫系统、骨骼系统)人体结构可分为10大系统(或8大系统):人体的4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运动(肌肉)、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内分泌、神经和循环系统3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传统: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现代:膜性体系、微纤维体系、微球体体系
细胞的形态和大小根据所处的环境、生理功能不同而由很大的差别: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传统:细胞膜、细胞质、细4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和基本组织培训课件5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和基本组织培训课件6一、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内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其主要成分为:(1)脂质
70%磷脂、30%胆固醇、少量鞘脂均为双噬性分子,形成双分子层,体温条件下呈液态。(2)蛋白质
镶嵌蛋白:以螺旋或球形结构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表面蛋白:结合蛋白:可作为载体、通道、离子泵、受体、酶、免疫蛋白等。(3)糖:为寡糖和多糖,形成糖脂和糖蛋白,是细胞的特异性标志。如:红细胞膜A、B凝集原的差别在于糖链中一个糖基的差别。一、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内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其主要成分为:7二、细胞的结构二、细胞的结构8(一)细胞膜从原始生命物质向细胞进化所获得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生命物质外面出现一层膜性结构即细胞膜又称质膜。细胞膜不但是细胞核环境之间的屏障也是细胞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信息传递的门户。(一)细胞膜从原始生命物质向细胞进化所获得的重9(1)化学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又称质膜,厚约7.5~10nm。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组成,还包含少量的糖。糖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或糖脂。
(1)化学组成10(2)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在电镜下细胞膜可以分为三层,即在膜的靠内外两侧各有一条2.5nm的电子致密带,中间夹有一条厚约2.5nm的透明带。总厚度为7.5nm左右。这种结构不仅见于各种细胞的细胞膜,亦见于各种细胞器的膜性结构,如线粒体膜、内质网膜等。因而它被认为是一种细胞中普遍存在的基本结构形式—称为单位膜式生物膜。(2)细胞膜的分子结构11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
生物膜是以有极性的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脂质的亲水性端分别朝向膜的内外两侧,疏水性端相互靠近位于膜的内部。膜蛋白质分子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上:有的附着在膜的内或外表面;有的半镶嵌在膜的内或外表面;有的蛋白质侧贯穿整个脂质双分子层,两端暴露在膜的内外两侧。糖和膜上的脂质或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脂和糖蛋白。糖脂和糖蛋白的糖链部分,几乎都棵露于膜的外表面。这些糖链可以成为细胞的特异性标志。
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12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和基本组织培训课件13
1)脂质双分子层
细胞膜是由脂质双分子层构成的,在膜的脂质中以磷脂类为主,约占70%以上,其次是胆固醇,一般低于30%,还有少量属鞘脂类的脂质。膜的脂质分子都是长杆形,它们的一端是亲水性极性基团,另一端是疏水性非极性基团。由于水分子排斥作用,形成脂质分子的亲水基团朝向膜内外两边的水溶液,而它们的疏水集团朝向膜内部。1)脂质双分子层14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和基本组织培训课件152)膜的蛋白质分子
嵌入蛋白(结合蛋白)表在蛋白(表面蛋白或周围蛋白)膜蛋白质主要都是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之间的α-螺旋或球形结构的蛋白质,它们的亲水端露在膜表面,疏水端则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与脂质分子的疏水部分连接。有的镶嵌蛋白质贯穿整个脂质双分子层,称为嵌入蛋白。有的蛋白质只附着于脂质双分子层表面,称为周围蛋白或表面蛋白。2)膜的蛋白质分子16
根据细胞膜蛋白质的不同功能,大致可将其归为几类:①与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有关的蛋白,如载体、通道和离子泵。②与“辨认”和“接受”细胞环境中特异的化学性刺激有关的蛋白通称为受体。③属于酶类的膜蛋白④与细胞的免疫功能有关的膜蛋白⑤此外尚有目前还不确知其具体功能的膜蛋白。根据细胞膜蛋白质的不同功能,大致可将其归为几17A、嵌入蛋白具有许多重要功能(结合蛋白)a转运膜内外物质的载体,通道和离子泵。b有的是接受激素递质和其他活性物质的受体c有的是具有催化作用的酶B、表在蛋白质的功能多和细胞的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变形运动以及细胞分裂中的细胞膜分割有关。总之:生物膜所有的多种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膜内所含的蛋白质。脂质双分子层是液态的,镶嵌其中的蛋白也是可以移动的。但蛋白分子移动一般只是横向的,和脂质双分子层的定向关系不发生改变,这是由于脂质的疏水区和蛋白质的疏水性部分有一定的吸引力之故。A、嵌入蛋白具有许多重要功能(结合蛋白)183)细胞膜的糖类主要是一些寡糖和多糖链,它们都以共价键的形式和膜内脂质或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脂或糖蛋白,这些糖链绝大多数是裸露在膜的外表面一侧的。由于组成这些糖链的单糖在排列顺序上有差异,这就成为细胞特异性的“标志”。这些细胞表面的糖链部分有的有抗原性质。3)细胞膜的糖类19(3)细胞膜的跨膜转运功能: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作用包括膜的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胞饮(胞吞)和胞吐等。1)被动转运(passivetransport)
当同种物质、不同浓度的两种溶液相邻地放在一起时,溶质的分子会顺着浓度差或电位差产生净流动叫被动转运。被动转运不需要细胞膜或细胞另外提供其它形式的能量。被动转运又可有以下两种形式,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
(3)细胞膜的跨膜转运功能:20A单纯扩散
物质分子总是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现象。如O2和CO2等。特点:①扩散速率高②无饱和现象③不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④不需另外消耗能量⑤扩散通量与浓度梯度和膜通透性呈正比A单纯扩散21[O2]o>[O2]i[CO2]i>[CO2]o[O2]o>[O2]i[CO2]i>[CO2]o22B易化扩散概念:不溶于脂质的或很难溶于脂质的某些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和K+、Na+、Ca2+等离子,在一定情况下,也能顺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但它们是借助于细胞膜结构中的某些特殊蛋白质的帮助而进行的,因此称为易化扩散。一般认为易化扩散至少可分为两种类型。
①经载体的易化扩散
②经通道的易化扩散B易化扩散23
①载体型易化扩散: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葡萄糖、氨基酸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等。载体是细胞膜上的镶嵌蛋白质,在这种蛋白质分子上有与被运输物质的特异结合位点,当载体在膜的一侧与高浓度的某一被转运物质结合后,可移向膜的另一侧,然后与被运物质分离,如此反复进行。
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有如下特征:(1)选择性。(2)饱和现象。(3)竞争性抑制。①载体型易化扩散: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葡萄糖、氨24①经载体的易化扩散:GL、AA①经载体的易化扩散:GL、AA25②通道型易化扩散: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K+Na+Ca2+等顺着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就属于这种类型。“通道”也是镶嵌在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称通道蛋白。通道的分类:
①电压门控通道②化学门控通道
③机械门控通道②通道型易化扩散: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K+26②经通道的易化扩散[K+]i>[K+]o[Na+]o>[Na+]i②经通道的易化扩散[K+]i>[K+]o[Na+]o>[27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的特点:
A.速度快
B.有选择性
C.受精密调控
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的特点:
A.速度快
28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共同点:
物质分子或离子都是顺浓度差和顺电位差移动;物质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浓度差或电势差所包含的势能。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共同点:29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和基本组织培训课件302)主动转运(activetransport)
概念:主动运转是指细胞膜将物质分子或离子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转运的过程。
特点:①需要消耗能量,能量由分解ATP来提供②依靠特殊膜蛋白质(泵)的“帮助”③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的2)主动转运(activetransport)31主动转运分为2种:1、原发性主动转运,又称为一次性主动转运。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
特点:①转运体为非对称性,并具有与ATP结合的专属性结构区域;②将酶反应(ATP分解为ADP+Pi)与离子转运相结合,通过转运体的构象改变来单向转运离子。
主动转运分为2种:32通道转运与钠-钾泵转运模式图通道转运与钠-钾泵转运模式图332、继发性主动转运,也称联合转运:某种物质能够逆浓度差进行跨膜运输,但是其能量不是来自于ATP分解,而是由主动转运其他物质时造成的高势能提供,这种转运方式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同向转运逆向转运2、继发性主动转运,也称联合转运:某种物质能够逆浓度343)胞吞和胞吐胞吞:
细胞外的大分子物质或团块进入细胞的过程。分为:吞噬=转运物质为固体;
胞饮=转运物质为液体。3)胞吞和胞吐35细胞的吞噬过程细胞的吞噬过程36细胞膜上的受体对物质的“辨认”发生特异性结合=复合物复合物向膜表面的“有被小窝”移动“有被小窝”处的膜凹陷凹陷膜与细胞膜断离=吞食泡吞食泡与胞内体的膜性结构相融合胞吞:细胞膜上的受体对物质的“辨认”发生特异性结合=复合物复合物向37胞吐:细胞把成块的内容物由细胞内排出的过程。主要见于细胞的分泌过程:如激素、神经递质消化液的分泌。胞吐是一个复杂的耗能过程。胞吐:细胞把成块的内容物由细胞内排出的过程。38分泌物排出融合处出现裂口囊泡向质膜内侧移动膜性结构包被=分泌囊泡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内质网合成蛋白性分泌物胞吐:囊泡膜与质膜的某点接触并融合囊泡的膜成为细胞膜的组成部分分泌物排出融合处出现裂口囊泡向质膜内侧移动膜性结构包被=分泌39(二)细胞质
1、细胞质基质
如果把细胞膜和核膜之间的大小不等的结构全部除去,剩下的胶态物质就是细胞质基质,简称基质或胞浆。主要功能:细胞质基质也进行着一定的代谢活动。2、核蛋白体(核糖体),它是由核蛋白体核糖核酸(简称r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椭圆形颗粒小体,主要功能:核蛋白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主要构造,因此有人喻之为“装配蛋白质的机器”。(二)细胞质1、细胞质基质如果把细胞膜和核膜之403、内质网
内质网是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的膜性管道系统。大小管、泡互相吻合形成网状。内质网膜可与核膜、高尔基复合体膜和细胞膜等相连,这说明整个细胞的膜性结构是互相连接的一个整体,内质网膜表面附着由许多核蛋白体的称为粗面内质网,没有核蛋白体附着的称为滑面内质网。
①粗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合成密切相关,它既是核蛋白体附着的支架,又是运输蛋白质的通道。
②滑面内质网;其功能比较复杂,例如,肝细胞内的滑面内质网可能与糖原的合成和贮存有关;皮质腺和产生类固醇物质的内分泌腺细胞中,滑面内质网有合成脂类物质的功能;骨骼肌细胞内的滑面内质网又称“肌质网”,与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机制有关等。3、内质网内质网是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的膜性管道系统414、高尔基体(高尔基复合体),它是由数层重叠的扁平囊泡、若干小泡及大泡三部分组成的膜性结构。主要功能:是与细胞内一些物质的积聚、加工和分泌颗粒的形成密切相关。此外,高尔基体也参与溶酶体酶?的形成。5、线粒体是由内外两层单位膜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囊状结构。主要功能:线粒体中存在着催化物质代谢和能量转化的各种酶和辅酶,因而供能物质(如糖酵解产物丙酮酸)在线粒体内能得到彻底氧化分解,生成更多高能磷酸化合物ATP以备细胞其它生命活动需要。细胞生命活动中所需要能量约有95%来自线粒体,因此,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的氧化供能,故有细胞内“动力工厂”之称。6、溶酶体
是一种囊状小体,主要功能:溶酶体是细胞内重要的消化器官。除上述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外,尚有微丝、微管、中心粒等细胞器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丝状和管状结构。它们与其它细胞器的位移、分泌颗粒的运输、微绒毛的收缩以及细胞的运动等功能有密切关系。4、高尔基体(高尔基复合体),它是由数层重叠的扁平囊泡、若干42(三)细胞核所谓细胞核,在形态上只是核物质的集中区域,一般靠近细胞中央部分,在功能上是遗传信息传递的中枢及细胞主要遗传物质的所在地,并控制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数量和质量,从而调节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三)细胞核所谓细胞核,在形态上只是核物质的集中区43
1.、核膜
是位于细胞核表面的薄膜,由两层单位膜组成。主要功能:核膜的特殊作用就是把核物质集中在靠近细胞中央的一个区域内,核物质的区域化有利于实现其功能。核膜上还有许多散在的孔,称为核孔,核孔是核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孔道。在核内形成的核糖核酸(RNA)可经核孔进入细胞质。2、核仁
绝大多数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核仁,它通常只出现于间期的细胞核中,在有丝分裂期则消失。核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主要是核糖核酸);1.、核膜是位于细胞核表面的薄膜,由两层单位膜组成443、染色质和染色体
间期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即染色质(或称染色质纤维)。染色质的基本化学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和组蛋白。二者结合形成染色质结构的基本单位——核小体。
在细胞有丝分裂时,若干核小体构成的染色质纤维反复螺旋,折叠,最后组装成中期染色体。因此,染色质和染色体实际上是同一物质在间期和分裂期的不同形态表现。DNA分子的功能主要有两方面:①贮藏、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②控制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详见生物化学)。由上可知,细胞各组成部分(简称组分)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但它们又是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配合成为统一的整体。从而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3、染色质和染色体间期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即染45
第二节基本组织组织(tissue):结构和机能上具有密切联系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
细胞间质是由细胞产生,并位于细胞之间的不具有细胞形态的物质。
细胞间质的作用:对细胞主要起支持、连接和营养等作用,并参与构成细胞生存的微环境。
基本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第二节基本组织组织(tissue):46
-、上皮组织(Epithelialtissue)上皮组织由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
一般特点:
(1)细胞多,细胞间质少;细胞排列紧密。(2)细胞有极性,可分为游离面和基底面。(3)上皮内一般无血管,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4)分布:体表、体腔和有腔器官内表面、腺体。(5)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等。(6)来源:三个胚层均可形成上皮。上皮组织的分类被覆上皮腺上皮-、上皮组织(Epithelialtissue)47(一)被覆上皮(Coveringepithelial)
广泛分布于人体的外表面或衬贴在有腔器官的腔面,称被覆上皮。根据上皮细胞的排列层数和形状,分类如下。上皮类型
主要分布单层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
内皮:心、心血管和淋巴管间皮:胸膜、腹膜和心包膜单层立方上皮
肾小管等单层柱状上皮
胃、肠、子宫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呼吸管道复层上皮变移上皮
肾盂、输尿管和膀胱复层扁平上皮
口腔、食管和阴道;皮肤复层柱状上皮
男性尿道等(一)被覆上皮(Coveringepithelial)481)单层扁平上皮: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从表面看,细胞是不规则形,细胞边缘互相嵌合,从上皮的垂直切面看,胞质很薄。如分布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上皮。1)单层扁平上皮: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从表面看,492)单层立方上皮:由一层形似立方状的上皮细胞组成。如分布于甲状腺、肾小管的上皮等,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Simplecuboidalepithelial2)单层立方上皮:由一层形似立方状的上皮细胞组成。503)单层柱状上皮:由一层形似柱状的上皮细胞组成。如衬贴于胃肠道、子宫腔面的上皮,具有分泌、吸收等功能。Simplecolumnarepithelial3)单层柱状上皮:由一层形似柱状的上皮细胞组成。51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Pseudostratifiedciliatedcolumnarepithelial细胞组成柱状细胞梭形细胞基底细胞夹有杯状细胞(分泌粘液)特点①细胞高矮不等,②细胞核的位置也呈现高低不同,③每一个细胞的基部均位于基膜上。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Pseudostratifi52
5)变移上皮:又名移行上皮,是一种复层上皮,分布于肾盂、输尿管、膀胱等处。细胞没有固定的形状和层次,常随器官充盈情况而变化。
5)变移上皮:又名移行上皮,是一种复层上皮,分布于53
6.复层扁平上皮细胞层数:十余层或数十层。各层特点:①表面几层细胞为扁平状;②中间层为数层多边形细胞;③基底层为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分布-表皮、口腔等。6.复层扁平上皮细胞层数:十余层或数十层。各层特点54(二)腺上皮和腺
外分泌腺,又称有管腺,内分泌腺,又称无管腺腺体腺上皮(Glandularepithelial)是由腺细胞组成并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以腺上皮为主组成的器官称腺。(二)腺上皮和腺外分泌腺,又称55外分泌腺的分类:
1、根据腺体细胞的数量:
单细胞腺:单个细胞、杯状细胞。
多细胞腺:分泌部(腺泡),排泄部(排泄管)。
2、根据腺细胞排列形状分类:
泡状腺(皮脂腺)、管状腺(胃底腺)、管泡状腺(腮腺)
3、根据腺细胞分泌物的性质分类:
①浆液性腺泡:由蛋白质分泌细胞组成。
②粘液性腺泡:由糖蛋白分泌细胞组成
③混合腺泡:在分泌部有两种细胞,即浆液性和粘液性细胞。
4、根据分泌的形式分类:
①全质分泌腺(皮脂腺)。
②顶质分泌腺(大汗腺等)。
③局质分泌腺(胰腺外分泌腺泡)。外分泌腺的分类:
1、根据腺体细胞的数量:
单细胞腺:单56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和基本组织培训课件57二、结缔组织一)结缔组织(Connectivetissue)的一般特点
1.大量的细胞间质、细胞量少。2.细胞无极性,包埋于间质中。3.细胞间质包括基质、纤维和组织液。4.结缔组织分布广泛,形态多样。5.血管、神经丰富。6.功能多样:支持、连接、营养、保护、修复、防御、免疫等。二)结缔组织的分类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二、结缔组织一)结缔组织(Connectivetissu58三)固有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一)疏松结缔组织
1、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a细胞种类较多,细胞数量少;b基质多,纤维少,结构疏松,呈蜂窝状,故又称蜂窝组织。
2、分布与功能存在于各器官之间、组织之间、甚至细胞之间。连接、支持、防御、传递营养和代谢产物等功能。三)固有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59
成纤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
未分化间充质细胞白细胞
胶原纤维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基质
3、疏松结缔组织的特征
细胞间质成纤维细胞60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L.M:①形态:扁平多突起;②胞核:大而圆,浅染③胞质:丰富,弱嗜碱性E.M: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功能:合成纤维和基质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L.M:①形态:扁平多突起61巨噬细胞:(macrophage)L.M①形态:不规则②胞核:小而圆,深染③胞质:丰富,嗜酸性E.M:①溶酶体丰富②微丝、微管多③RER和Golgi.co.较发达功能:①吞噬;②趋化性运动;③分泌;④抗原提呈巨噬细胞:(macrophage)L.M①形态:不规则62浆细胞(plasmacell)L.M:①形态:圆形②胞核:圆,偏于一侧,染色质呈致密块状,呈放射状排列于核膜之下。③胞质:丰富,嗜碱性,近核处有一浅染区。E.M:层层排列的RER和发达的Golgi.co功能:合成和分泌抗体(免疫球蛋白)。浆细胞(plasmacell)L.M:①形态:圆形E.63肥大细胞(mastcell)L.M:①形态:大而圆,多沿血管分布。②胞核:小而圆,深染。③胞质:丰富,充满异染颗粒,颗粒内含肝素、组织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功能:引起过敏反应肥大细胞(mastcell)L.M:①形态:大而圆,多沿64脂肪细胞(fatcell)L.M:大而圆;核扁平,居胞膜之下;胞质内充满一大脂滴。功能:储存能量脂肪细胞(fatcell)L.M:大而圆;核扁平,居65(2)细胞间质: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由三种纤维和基质组成。细胞间质纤维基质→胶原纤维→在新鲜标本上呈白色,化学成分是胶原蛋白。特点是韧性大,抗拉力强,但弹性差。网状纤维→其主要化学成分也是胶原蛋白。弹性纤维→在新鲜标本上呈黄色,是由弹性蛋白构成。特点是弹性大,韧性小。是无定形的胶状物质。充满于纤维、细胞之间。基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粘蛋白、水、无机盐等。(2)细胞间质: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由三种纤维和基质组成。细胞66(2)致密结缔组织(denseconnectivetissue)特点是细胞成分少,基质少,而以纤维为主,且排列紧密,具有支持、连接和保护作用。致密结缔组织不规则致密致密结缔组织。如真皮。规则致密致密结缔组织。如肌腱、韧带。(2)致密结缔组织(denseconnectivetis673.脂肪组织(adiposetissue)
由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成群脂肪细胞之间,有疏松结缔组织分隔成许多的脂肪小叶。脂肪组织主要分布于皮肤下、腹腔网膜、肠系膜及黄骨髓等处。脂肪组织具有贮存脂肪、支持、保护、参与能量代谢、维持体温等作用。3.脂肪组织(adiposetissue68
4.网状组织
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组成。主要分布于造血器官。
网状细胞为多突星形细胞,胞核大,着色浅,核仁明显,胞质较丰富,相邻细胞的突起相互接触,构成细胞网架。网状纤维细而有分枝,彼此结合成纤维网架。4.网状组织69一)肌肉组织(muscletissue)组成及结构特点:
1、肌肉组织是由有收缩能力的肌细胞组成。2、肌细胞细长呈纤维状,所以又称肌纤维。肌纤维的细胞膜称肌膜,细胞质称肌浆。3、在肌纤维间有神经、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分布。
二)肌组织的分类: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按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横纹肌平滑肌骨骼肌心肌按神经支配方式——随意肌不随意肌
三、肌肉组织一)肌肉组织(muscletissue)组成及结构特点:70骨骼肌结构示意图骨骼肌结构示意图711.肌纤维的组织结构肌纤维为细长圆柱的多核细胞。细胞核位于周边靠近肌膜处;肌浆中含有丰富的肌原纤维和肌管系统,在肌原纤维之间还有大量的线粒体、糖原颗粒等。
(一)骨骼肌骨骼肌的基本组成成分是骨骼肌纤维。1.肌纤维的组织结构(一)骨骼肌骨骼肌的基本组成成分72
肌原纤维(myofibril):直径约1~2μm,其长轴与肌纤维的长轴一致,一条肌纤维中可含上千条肌原纤维,每条肌原纤维都有明暗相间的横纹。肌原纤维(myofibril):直径约1~2μ73
在肌原纤维上染色浅的带纹称明带(又称I带),染色深的带纹称暗带(又称A带)。在明带中部有色深的间线,称Z线,在暗带中部有较明亮的H带,在H带的中部有色深的中线称M线。
在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肌节(是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每个肌小节由1/2I带+A带+1/2I带组成。在肌原纤维上染色浅的带纹称明带(又称I带74
⑴肌原纤维
肌原纤维是由粗、细两种肌丝有规律地平行排列组成。
粗肌丝位于暗带中,长约1.5μm,直径约为10nm。M线可能是对粗肌丝起固定作用的某种结构。
细肌丝的直径约5nm,长度约1.0μm,它们的一端固定于Z线,另一端伸向Z线两侧的明带和暗带,游离于粗肌丝之间,和粗肌丝处于交错和重叠的状态。⑴肌原纤维75肌原纤维:粗肌丝:由肌球蛋白组成,其头部有一膨大部——横桥:①能与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发生可逆性结合;②具有ATP酶的作用,与结合位点结合后,分解ATP提供横桥扭动(肌丝滑行)和作功的能量。
细肌丝:
肌动蛋白,表面有与横桥结合的位点,静息时被原肌球蛋白掩盖;原肌球蛋白:静息时掩盖横桥结合位点;肌钙蛋白:与Ca2+结合变构后,使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出结合位点。肌原纤维:细肌丝:肌动蛋白,表面有与横桥结合的位点,静76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和基本组织培训课件77⑵肌管系统横管:肌膜凹入肌细胞内,形成小管,穿行于肌原纤维之间,走行方向与肌原纤维垂直。肌质网:包绕在肌原纤维周围,与肌原纤维平行,故称纵管。纵管互相沟通,并在靠近横管处管腔膨大并互相连接形成终池。每一横管和其两侧的终池共同构成三联体。⑵肌管系统横管:肌膜凹入肌细胞内,形成小管,穿行于肌原78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和基本组织培训课件79(二)心肌(cardiacmuscle)分布于心和靠近心的大血管壁上。(一)心肌纤维的光镜结构特点①心肌纤维呈短柱状,有分支,并互相连接成网。②单核且位于细胞的中央。③连接处,细胞膜特化形成阶梯状的闰盘。(二)心肌(cardiacmuscle)(一)心肌纤维的80心肌纤维的特点:1、肌原纤维的粗细不等、界限不很分明,肌原纤维间有极为丰富的线粒体以及横小管、肌浆网等。2、横小管较粗,位于Z线水平。3、肌浆网稀疏,纵小管不发达,终池少而小,多见横小管与一侧的终池紧贴形成二联体。4、闰盘的横位部分位于Z线水平,有中间连接和桥粒,使心肌纤维间的连接牢固;在闰盘的纵位部分存在缝隙连接,便于细胞间化学信息的交流和电冲动的传导,分别使心房肌和心室肌整体的收缩和舒张同步化。心肌纤维的特点:81闰盘闰盘82
(三)平滑肌(smoothemuscle)
平滑肌纤维呈梭形,无横纹,核位于中央。以粗细端相间成层排列。(三)平滑肌(smoothemuscle)83平滑肌大致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内脏平滑肌(胃肠道、输尿管、子宫的平滑肌等)。此类平滑肌有自动节律性兴奋和收缩,在功能上接近心肌;另一类平滑肌(睫状肌、虹膜和竖毛肌等)无自动节律性。平滑肌大致可分为两类:84四、神经组织(nervoustissue)神经组织神经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一、神经元(一)神经元的结构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又分为树突和轴突两部分。四、神经组织(nervoustissue)神经组织神经细胞851、胞体(cellbody):胞体中央有一个大而圆的细胞核,染色浅,核仁明显。细胞质内有丰富的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以及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1、胞体(cellbody):86
树突(dendrite):树突形状如树的分支,含有尼氏体、线粒体和平行排列的神经原纤维等。树突主要是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至胞体。
轴突(axon):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胞体发出轴突的部分常呈圆锥形,称轴丘,轴丘内没有尼氏体。轴突是将神经冲动从包体传向外周。2、突起:树突(dendrite):树突形状如树的872.神经元的种类
根据突起数目的分类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分类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2.神经元的种类根据突起数目的分类假单极神经元88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假单极神经元双极神经元多极神经元893、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l)1.星形胶质细胞2.少突胶质细胞3.小胶质细胞4.施万细胞5.室管膜细胞6.卫星细胞3、神经胶质细胞(neuroglial)1.星形胶质细胞2.904、神经纤维和神经
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胞体发出的轴突或长树突(二者统称轴索)及包在外面的胶质细胞组成。
1.有髓神经纤维(myelinatednervefiber)即轴突外面包有髓鞘结构的神经纤维。髓鞘分成许多节段,每一节髓鞘是一个施万细胞的胞膜伸长并层层包绕轴索而形成的多层膜结构。各节髓鞘之间的间断处称郎飞结。(1)神经纤维(nervefiber)4、神经纤维和神经神经纤维是由神经元胞体91有髓神经纤维有髓神经纤维92有髓神经纤维纵断(低倍)Myelinatednervefibres有髓神经纤维纵断(特染)Myelinatednervefibres郎飞结有髓神经纤维纵断(低倍)有髓神经纤维纵断郎飞结93
2.无髓神经纤维周围神经系统的无髓神经纤维是由较细的轴突和包在它外面的施万细胞组成。
2.无髓神经纤维周围神经系统的无髓神经纤94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和基本组织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和基本组织95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和基本组织培训课件96运动(肌肉)、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内分泌、神经和循环系统。(免疫系统、骨骼系统)人体结构可分为10大系统(或8大系统):人体的4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运动(肌肉)、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内分泌、神经和循环系统97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传统: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现代:膜性体系、微纤维体系、微球体体系
细胞的形态和大小根据所处的环境、生理功能不同而由很大的差别: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传统:细胞膜、细胞质、细98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和基本组织培训课件99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和基本组织培训课件100一、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内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其主要成分为:(1)脂质
70%磷脂、30%胆固醇、少量鞘脂均为双噬性分子,形成双分子层,体温条件下呈液态。(2)蛋白质
镶嵌蛋白:以螺旋或球形结构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表面蛋白:结合蛋白:可作为载体、通道、离子泵、受体、酶、免疫蛋白等。(3)糖:为寡糖和多糖,形成糖脂和糖蛋白,是细胞的特异性标志。如:红细胞膜A、B凝集原的差别在于糖链中一个糖基的差别。一、细胞的化学组成细胞内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其主要成分为:101二、细胞的结构二、细胞的结构102(一)细胞膜从原始生命物质向细胞进化所获得的重要特征之一,是生命物质外面出现一层膜性结构即细胞膜又称质膜。细胞膜不但是细胞核环境之间的屏障也是细胞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信息传递的门户。(一)细胞膜从原始生命物质向细胞进化所获得的重103(1)化学组成
细胞膜是细胞表面的一层薄膜又称质膜,厚约7.5~10nm。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主要由脂类和蛋白质组成,还包含少量的糖。糖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或糖脂。
(1)化学组成104(2)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在电镜下细胞膜可以分为三层,即在膜的靠内外两侧各有一条2.5nm的电子致密带,中间夹有一条厚约2.5nm的透明带。总厚度为7.5nm左右。这种结构不仅见于各种细胞的细胞膜,亦见于各种细胞器的膜性结构,如线粒体膜、内质网膜等。因而它被认为是一种细胞中普遍存在的基本结构形式—称为单位膜式生物膜。(2)细胞膜的分子结构105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
生物膜是以有极性的液态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具有不同分子结构,从而具有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脂质的亲水性端分别朝向膜的内外两侧,疏水性端相互靠近位于膜的内部。膜蛋白质分子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上:有的附着在膜的内或外表面;有的半镶嵌在膜的内或外表面;有的蛋白质侧贯穿整个脂质双分子层,两端暴露在膜的内外两侧。糖和膜上的脂质或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脂和糖蛋白。糖脂和糖蛋白的糖链部分,几乎都棵露于膜的外表面。这些糖链可以成为细胞的特异性标志。
细胞膜的液态镶嵌模型:106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和基本组织培训课件107
1)脂质双分子层
细胞膜是由脂质双分子层构成的,在膜的脂质中以磷脂类为主,约占70%以上,其次是胆固醇,一般低于30%,还有少量属鞘脂类的脂质。膜的脂质分子都是长杆形,它们的一端是亲水性极性基团,另一端是疏水性非极性基团。由于水分子排斥作用,形成脂质分子的亲水基团朝向膜内外两边的水溶液,而它们的疏水集团朝向膜内部。1)脂质双分子层108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和基本组织培训课件1092)膜的蛋白质分子
嵌入蛋白(结合蛋白)表在蛋白(表面蛋白或周围蛋白)膜蛋白质主要都是镶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之间的α-螺旋或球形结构的蛋白质,它们的亲水端露在膜表面,疏水端则嵌在脂质双分子层与脂质分子的疏水部分连接。有的镶嵌蛋白质贯穿整个脂质双分子层,称为嵌入蛋白。有的蛋白质只附着于脂质双分子层表面,称为周围蛋白或表面蛋白。2)膜的蛋白质分子110
根据细胞膜蛋白质的不同功能,大致可将其归为几类:①与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有关的蛋白,如载体、通道和离子泵。②与“辨认”和“接受”细胞环境中特异的化学性刺激有关的蛋白通称为受体。③属于酶类的膜蛋白④与细胞的免疫功能有关的膜蛋白⑤此外尚有目前还不确知其具体功能的膜蛋白。根据细胞膜蛋白质的不同功能,大致可将其归为几111A、嵌入蛋白具有许多重要功能(结合蛋白)a转运膜内外物质的载体,通道和离子泵。b有的是接受激素递质和其他活性物质的受体c有的是具有催化作用的酶B、表在蛋白质的功能多和细胞的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变形运动以及细胞分裂中的细胞膜分割有关。总之:生物膜所有的多种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膜内所含的蛋白质。脂质双分子层是液态的,镶嵌其中的蛋白也是可以移动的。但蛋白分子移动一般只是横向的,和脂质双分子层的定向关系不发生改变,这是由于脂质的疏水区和蛋白质的疏水性部分有一定的吸引力之故。A、嵌入蛋白具有许多重要功能(结合蛋白)1123)细胞膜的糖类主要是一些寡糖和多糖链,它们都以共价键的形式和膜内脂质或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脂或糖蛋白,这些糖链绝大多数是裸露在膜的外表面一侧的。由于组成这些糖链的单糖在排列顺序上有差异,这就成为细胞特异性的“标志”。这些细胞表面的糖链部分有的有抗原性质。3)细胞膜的糖类113(3)细胞膜的跨膜转运功能: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作用包括膜的被动转运、主动转运、胞饮(胞吞)和胞吐等。1)被动转运(passivetransport)
当同种物质、不同浓度的两种溶液相邻地放在一起时,溶质的分子会顺着浓度差或电位差产生净流动叫被动转运。被动转运不需要细胞膜或细胞另外提供其它形式的能量。被动转运又可有以下两种形式,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
(3)细胞膜的跨膜转运功能:114A单纯扩散
物质分子总是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的现象。如O2和CO2等。特点:①扩散速率高②无饱和现象③不依靠特殊膜蛋白质的“帮助”④不需另外消耗能量⑤扩散通量与浓度梯度和膜通透性呈正比A单纯扩散115[O2]o>[O2]i[CO2]i>[CO2]o[O2]o>[O2]i[CO2]i>[CO2]o116B易化扩散概念:不溶于脂质的或很难溶于脂质的某些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分子和K+、Na+、Ca2+等离子,在一定情况下,也能顺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但它们是借助于细胞膜结构中的某些特殊蛋白质的帮助而进行的,因此称为易化扩散。一般认为易化扩散至少可分为两种类型。
①经载体的易化扩散
②经通道的易化扩散B易化扩散117
①载体型易化扩散: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葡萄糖、氨基酸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等。载体是细胞膜上的镶嵌蛋白质,在这种蛋白质分子上有与被运输物质的特异结合位点,当载体在膜的一侧与高浓度的某一被转运物质结合后,可移向膜的另一侧,然后与被运物质分离,如此反复进行。
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有如下特征:(1)选择性。(2)饱和现象。(3)竞争性抑制。①载体型易化扩散: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葡萄糖、氨118①经载体的易化扩散:GL、AA①经载体的易化扩散:GL、AA119②通道型易化扩散: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K+Na+Ca2+等顺着浓度梯度通过细胞膜,就属于这种类型。“通道”也是镶嵌在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称通道蛋白。通道的分类:
①电压门控通道②化学门控通道
③机械门控通道②通道型易化扩散: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如K+120②经通道的易化扩散[K+]i>[K+]o[Na+]o>[Na+]i②经通道的易化扩散[K+]i>[K+]o[Na+]o>[121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的特点:
A.速度快
B.有选择性
C.受精密调控
通道中介的易化扩散的特点:
A.速度快
122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共同点:
物质分子或离子都是顺浓度差和顺电位差移动;物质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自浓度差或电势差所包含的势能。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共同点:123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和基本组织培训课件1242)主动转运(activetransport)
概念:主动运转是指细胞膜将物质分子或离子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转运的过程。
特点:①需要消耗能量,能量由分解ATP来提供②依靠特殊膜蛋白质(泵)的“帮助”③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的2)主动转运(activetransport)125主动转运分为2种:1、原发性主动转运,又称为一次性主动转运。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
特点:①转运体为非对称性,并具有与ATP结合的专属性结构区域;②将酶反应(ATP分解为ADP+Pi)与离子转运相结合,通过转运体的构象改变来单向转运离子。
主动转运分为2种:126通道转运与钠-钾泵转运模式图通道转运与钠-钾泵转运模式图1272、继发性主动转运,也称联合转运:某种物质能够逆浓度差进行跨膜运输,但是其能量不是来自于ATP分解,而是由主动转运其他物质时造成的高势能提供,这种转运方式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
同向转运逆向转运2、继发性主动转运,也称联合转运:某种物质能够逆浓度1283)胞吞和胞吐胞吞:
细胞外的大分子物质或团块进入细胞的过程。分为:吞噬=转运物质为固体;
胞饮=转运物质为液体。3)胞吞和胞吐129细胞的吞噬过程细胞的吞噬过程130细胞膜上的受体对物质的“辨认”发生特异性结合=复合物复合物向膜表面的“有被小窝”移动“有被小窝”处的膜凹陷凹陷膜与细胞膜断离=吞食泡吞食泡与胞内体的膜性结构相融合胞吞:细胞膜上的受体对物质的“辨认”发生特异性结合=复合物复合物向131胞吐:细胞把成块的内容物由细胞内排出的过程。主要见于细胞的分泌过程:如激素、神经递质消化液的分泌。胞吐是一个复杂的耗能过程。胞吐:细胞把成块的内容物由细胞内排出的过程。132分泌物排出融合处出现裂口囊泡向质膜内侧移动膜性结构包被=分泌囊泡高尔基复合体粗面内质网合成蛋白性分泌物胞吐:囊泡膜与质膜的某点接触并融合囊泡的膜成为细胞膜的组成部分分泌物排出融合处出现裂口囊泡向质膜内侧移动膜性结构包被=分泌133(二)细胞质
1、细胞质基质
如果把细胞膜和核膜之间的大小不等的结构全部除去,剩下的胶态物质就是细胞质基质,简称基质或胞浆。主要功能:细胞质基质也进行着一定的代谢活动。2、核蛋白体(核糖体),它是由核蛋白体核糖核酸(简称r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椭圆形颗粒小体,主要功能:核蛋白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主要构造,因此有人喻之为“装配蛋白质的机器”。(二)细胞质1、细胞质基质如果把细胞膜和核膜之1343、内质网
内质网是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的膜性管道系统。大小管、泡互相吻合形成网状。内质网膜可与核膜、高尔基复合体膜和细胞膜等相连,这说明整个细胞的膜性结构是互相连接的一个整体,内质网膜表面附着由许多核蛋白体的称为粗面内质网,没有核蛋白体附着的称为滑面内质网。
①粗面内质网:粗面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合成密切相关,它既是核蛋白体附着的支架,又是运输蛋白质的通道。
②滑面内质网;其功能比较复杂,例如,肝细胞内的滑面内质网可能与糖原的合成和贮存有关;皮质腺和产生类固醇物质的内分泌腺细胞中,滑面内质网有合成脂类物质的功能;骨骼肌细胞内的滑面内质网又称“肌质网”,与骨骼肌细胞的兴奋-收缩耦联机制有关等。3、内质网内质网是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的膜性管道系统1354、高尔基体(高尔基复合体),它是由数层重叠的扁平囊泡、若干小泡及大泡三部分组成的膜性结构。主要功能:是与细胞内一些物质的积聚、加工和分泌颗粒的形成密切相关。此外,高尔基体也参与溶酶体酶?的形成。5、线粒体是由内外两层单位膜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囊状结构。主要功能:线粒体中存在着催化物质代谢和能量转化的各种酶和辅酶,因而供能物质(如糖酵解产物丙酮酸)在线粒体内能得到彻底氧化分解,生成更多高能磷酸化合物ATP以备细胞其它生命活动需要。细胞生命活动中所需要能量约有95%来自线粒体,因此,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的氧化供能,故有细胞内“动力工厂”之称。6、溶酶体
是一种囊状小体,主要功能:溶酶体是细胞内重要的消化器官。除上述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外,尚有微丝、微管、中心粒等细胞器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丝状和管状结构。它们与其它细胞器的位移、分泌颗粒的运输、微绒毛的收缩以及细胞的运动等功能有密切关系。4、高尔基体(高尔基复合体),它是由数层重叠的扁平囊泡、若干136(三)细胞核所谓细胞核,在形态上只是核物质的集中区域,一般靠近细胞中央部分,在功能上是遗传信息传递的中枢及细胞主要遗传物质的所在地,并控制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数量和质量,从而调节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三)细胞核所谓细胞核,在形态上只是核物质的集中区137
1.、核膜
是位于细胞核表面的薄膜,由两层单位膜组成。主要功能:核膜的特殊作用就是把核物质集中在靠近细胞中央的一个区域内,核物质的区域化有利于实现其功能。核膜上还有许多散在的孔,称为核孔,核孔是核与细胞质进行物质交换的孔道。在核内形成的核糖核酸(RNA)可经核孔进入细胞质。2、核仁
绝大多数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部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核仁,它通常只出现于间期的细胞核中,在有丝分裂期则消失。核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核酸(主要是核糖核酸);1.、核膜是位于细胞核表面的薄膜,由两层单位膜组成1383、染色质和染色体
间期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即染色质(或称染色质纤维)。染色质的基本化学成分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和组蛋白。二者结合形成染色质结构的基本单位——核小体。
在细胞有丝分裂时,若干核小体构成的染色质纤维反复螺旋,折叠,最后组装成中期染色体。因此,染色质和染色体实际上是同一物质在间期和分裂期的不同形态表现。DNA分子的功能主要有两方面:①贮藏、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②控制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详见生物化学)。由上可知,细胞各组成部分(简称组分)在结构和功能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但它们又是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配合成为统一的整体。从而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3、染色质和染色体间期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即染139
第二节基本组织组织(tissue):结构和机能上具有密切联系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
细胞间质是由细胞产生,并位于细胞之间的不具有细胞形态的物质。
细胞间质的作用:对细胞主要起支持、连接和营养等作用,并参与构成细胞生存的微环境。
基本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第二节基本组织组织(tissue):140
-、上皮组织(Epithelialtissue)上皮组织由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
一般特点:
(1)细胞多,细胞间质少;细胞排列紧密。(2)细胞有极性,可分为游离面和基底面。(3)上皮内一般无血管,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4)分布:体表、体腔和有腔器官内表面、腺体。(5)功能:保护、吸收、分泌、排泄等。(6)来源:三个胚层均可形成上皮。上皮组织的分类被覆上皮腺上皮-、上皮组织(Epithelialtissue)141(一)被覆上皮(Coveringepithelial)
广泛分布于人体的外表面或衬贴在有腔器官的腔面,称被覆上皮。根据上皮细胞的排列层数和形状,分类如下。上皮类型
主要分布单层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
内皮:心、心血管和淋巴管间皮:胸膜、腹膜和心包膜单层立方上皮
肾小管等单层柱状上皮
胃、肠、子宫等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呼吸管道复层上皮变移上皮
肾盂、输尿管和膀胱复层扁平上皮
口腔、食管和阴道;皮肤复层柱状上皮
男性尿道等(一)被覆上皮(Coveringepithelial)1421)单层扁平上皮: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从表面看,细胞是不规则形,细胞边缘互相嵌合,从上皮的垂直切面看,胞质很薄。如分布于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上皮。1)单层扁平上皮: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从表面看,1432)单层立方上皮:由一层形似立方状的上皮细胞组成。如分布于甲状腺、肾小管的上皮等,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Simplecuboidalepithelial2)单层立方上皮:由一层形似立方状的上皮细胞组成。1443)单层柱状上皮:由一层形似柱状的上皮细胞组成。如衬贴于胃肠道、子宫腔面的上皮,具有分泌、吸收等功能。Simplecolumnarepithelial3)单层柱状上皮:由一层形似柱状的上皮细胞组成。145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Pseudostratifiedciliatedcolumnarepithelial细胞组成柱状细胞梭形细胞基底细胞夹有杯状细胞(分泌粘液)特点①细胞高矮不等,②细胞核的位置也呈现高低不同,③每一个细胞的基部均位于基膜上。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Pseudostratifi146
5)变移上皮:又名移行上皮,是一种复层上皮,分布于肾盂、输尿管、膀胱等处。细胞没有固定的形状和层次,常随器官充盈情况而变化。
5)变移上皮:又名移行上皮,是一种复层上皮,分布于147
6.复层扁平上皮细胞层数:十余层或数十层。各层特点:①表面几层细胞为扁平状;②中间层为数层多边形细胞;③基底层为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细胞。分布-表皮、口腔等。6.复层扁平上皮细胞层数:十余层或数十层。各层特点148(二)腺上皮和腺
外分泌腺,又称有管腺,内分泌腺,又称无管腺腺体腺上皮(Glandularepithelial)是由腺细胞组成并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以腺上皮为主组成的器官称腺。(二)腺上皮和腺外分泌腺,又称149外分泌腺的分类:
1、根据腺体细胞的数量:
单细胞腺:单个细胞、杯状细胞。
多细胞腺:分泌部(腺泡),排泄部(排泄管)。
2、根据腺细胞排列形状分类:
泡状腺(皮脂腺)、管状腺(胃底腺)、管泡状腺(腮腺)
3、根据腺细胞分泌物的性质分类:
①浆液性腺泡:由蛋白质分泌细胞组成。
②粘液性腺泡:由糖蛋白分泌细胞组成
③混合腺泡:在分泌部有两种细胞,即浆液性和粘液性细胞。
4、根据分泌的形式分类:
①全质分泌腺(皮脂腺)。
②顶质分泌腺(大汗腺等)。
③局质分泌腺(胰腺外分泌腺泡)。外分泌腺的分类:
1、根据腺体细胞的数量:
单细胞腺:单150人体解剖生理学细胞和基本组织培训课件151二、结缔组织一)结缔组织(Connectivetissue)的一般特点
1.大量的细胞间质、细胞量少。2.细胞无极性,包埋于间质中。3.细胞间质包括基质、纤维和组织液。4.结缔组织分布广泛,形态多样。5.血管、神经丰富。6.功能多样:支持、连接、营养、保护、修复、防御、免疫等。二)结缔组织的分类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软骨组织骨组织血液二、结缔组织一)结缔组织(Connectivetissu152三)固有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网状组织(一)疏松结缔组织
1、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a细胞种类较多,细胞数量少;b基质多,纤维少,结构疏松,呈蜂窝状,故又称蜂窝组织。
2、分布与功能存在于各器官之间、组织之间、甚至细胞之间。连接、支持、防御、传递营养和代谢产物等功能。三)固有结缔组织固有结缔组织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153
成纤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细胞肥大细胞脂肪细胞
未分化间充质细胞白细胞
胶原纤维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基质
3、疏松结缔组织的特征
细胞间质成纤维细胞154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L.M:①形态:扁平多突起;②胞核:大而圆,浅染③胞质:丰富,弱嗜碱性E.M: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功能:合成纤维和基质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L.M:①形态:扁平多突起155巨噬细胞:(macrophage)L.M①形态:不规则②胞核:小而圆,深染③胞质:丰富,嗜酸性E.M:①溶酶体丰富②微丝、微管多③RER和Golgi.co.较发达功能:①吞噬;②趋化性运动;③分泌;④抗原提呈巨噬细胞:(macrophage)L.M①形态:不规则156浆细胞(plasmacell)L.M:①形态:圆形②胞核:圆,偏于一侧,染色质呈致密块状,呈放射状排列于核膜之下。③胞质:丰富,嗜碱性,近核处有一浅染区。E.M:层层排列的RER和发达的Golgi.co功能:合成和分泌抗体(免疫球蛋白)。浆细胞(plasmacell)L.M:①形态:圆形E.157肥大细胞(mastcell)L.M:①形态:大而圆,多沿血管分布。②胞核:小而圆,深染。③胞质:丰富,充满异染颗粒,颗粒内含肝素、组织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功能:引起过敏反应肥大细胞(mastcell)L.M:①形态:大而圆,多沿158脂肪细胞(fatcell)L.M:大而圆;核扁平,居胞膜之下;胞质内充满一大脂滴。功能:储存能量脂肪细胞(fatcell)L.M:大而圆;核扁平,居159(2)细胞间质: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由三种纤维和基质组成。细胞间质纤维基质→胶原纤维→在新鲜标本上呈白色,化学成分是胶原蛋白。特点是韧性大,抗拉力强,但弹性差。网状纤维→其主要化学成分也是胶原蛋白。弹性纤维→在新鲜标本上呈黄色,是由弹性蛋白构成。特点是弹性大,韧性小。是无定形的胶状物质。充满于纤维、细胞之间。基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粘蛋白、水、无机盐等。(2)细胞间质:结缔组织的细胞间质由三种纤维和基质组成。细胞160(2)致密结缔组织(denseconnectivetissue)特点是细胞成分少,基质少,而以纤维为主,且排列紧密,具有支持、连接和保护作用。致密结缔组织不规则致密致密结缔组织。如真皮。规则致密致密结缔组织。如肌腱、韧带。(2)致密结缔组织(denseconnectivetis1613.脂肪组织(adiposetissue)
由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成群脂肪细胞之间,有疏松结缔组织分隔成许多的脂肪小叶。脂肪组织主要分布于皮肤下、腹腔网膜、肠系膜及黄骨髓等处。脂肪组织具有贮存脂肪、支持、保护、参与能量代谢、维持体温等作用。3.脂肪组织(adiposetissue162
4.网状组织
网状组织由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和基质组成。主要分布于造血器官。
网状细胞为多突星形细胞,胞核大,着色浅,核仁明显,胞质较丰富,相邻细胞的突起相互接触,构成细胞网架。网状纤维细而有分枝,彼此结合成纤维网架。4.网状组织163一)肌肉组织(muscletissue)组成及结构特点:
1、肌肉组织是由有收缩能力的肌细胞组成。2、肌细胞细长呈纤维状,所以又称肌纤维。肌纤维的细胞膜称肌膜,细胞质称肌浆。3、在肌纤维间有神经、血管和少量结缔组织分布。
二)肌组织的分类: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按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横纹肌平滑肌骨骼肌心肌按神经支配方式——随意肌不随意肌
三、肌肉组织一)肌肉组织(muscletissue)组成及结构特点:164骨骼肌结构示意图骨骼肌结构示意图1651.肌纤维的组织结构肌纤维为细长圆柱的多核细胞。细胞核位于周边靠近肌膜处;肌浆中含有丰富的肌原纤维和肌管系统,在肌原纤维之间还有大量的线粒体、糖原颗粒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产安全主题班会
- 内镜室医疗安全提醒
- 铝扣板候车室装修协议
- 前台礼仪规范塑造良好企业形象
- 展览活动吊车租赁合同样本
- 化学品安全异常处理办法
- 石家庄市文化交流中心租赁合同
- 制度评审在制造业的作用
- 市场合作经营协议
- 《人体早期发育》课件
- 【MOOC】信号与系统-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幼儿园机器人课件ppt
- 脱硫液提盐操作规程
- 结婚函调报告表(A4双面打印)
- (完整word版)餐券模板
- 清水砖墙面修复专项施工方案
- 设备操作三好四会四项要求五项原则培训教材
- CCTV《开门大吉》选手报名表VM
- 乒乓球比赛用表
- 硕士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模板-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
- 砖基础工程量计算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