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技术推广概述大陆与台湾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机制比较国外农业推广体系状况、启示及发展趋势农业技术推广与扩散农业技术推广的理论与框架农业技术扩散理论农业技术采用理论
第五章农业技术推广与
农业技术扩散的理论与实践农业技术推广概述第五章农业技术推广与
农业1农业技术推广概述农业技术推广概述2
“推广”一词在我国的公元5世纪就已经出现。南朝梁太子肖统在他的《文选》序言中说“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推而广之”,简称推广。国外使用“推广”(extension)一词,最早见于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的“大学推广”(universityextension)。(一)推广的来源(一)推广的来源3
(二)农业推广的概念1:狭义的农业推广基本的涵义是:把大学和科学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通过适当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采用,从而增加其经济收入。这是一种单纯以改良农业生产技术为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目标的农业推广活动。2:广义的农业推广广义的农业推广是指:以农村社会为范围,以农民为对象,以农场及农家为中心,以农民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改善农民生活为最终目标的社会性教育。(二)农业推广的概念1:狭义的农业推广43:现代农业推广现代农业推广:是一个把有用信息传递给人们(传播过程),然后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正确的观点,以便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或技术(教育过程)的一种过程4:中国特色的农业推广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推广内涵应该是:应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原理,采取教育、咨询、开发、服务等干预形式,采用示范、培训、技术指导等方法,将农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扩散、普及应用到农村、农业、农民中去,从而促进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活动。3:现代农业推广现代农业推广:是一个把有用信息传递给人们5
(三)农业推广的作用农业推广对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耕地面积增长潜力极其有限,甚至在逐年减少的情况下,我国粮食等作物产量的增加主要依靠农业科学技术。根据孙振玉等人的研究,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与农业推广经费、良种覆盖率等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在增加农业产量的同时,农业推广对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有重要作用,通过引进新品种、提高产品质量等为农民增收提供了途径。(三)农业推广的作用农业推广对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具6我国的农业科研体制是由农业科研部门研制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然后由农业推广部门负责将这些成果转移、推广给农民。在这种体制下,农业技术的供需双方没能直接见面,而由农业推广机构充当了中介人的角色,一方面,农业推广机构将农业科研机构研制的先进技术推广给农民,使农民能获得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同时,农业推广机构在推广过程中,通过与农民的接触,将农民的需要反映给农业科研机构。因此,农业推广连接着农业技术供需双方,是联系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的纽带。农业推广是联系农业科研和农业生产的纽带我国的农业科研体制是由农业科研部门研制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然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它是一种智能性要素,而不是实体性要素,只有将科学技术与劳动者结合、与生产资料结合、与劳动对象结合才能将它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具体到农业科学技术来说,农业科研成果是一种知识形态的潜在生产力,要把这种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就需要依靠农业推广将这些农业科研成果推广给农民,让农民接受掌握。因此农业推广是农业科研成果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途径。
农业推广是农业科研成果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途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它是一种智能性要素,而不是实体性要素8农业推广使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以应用,从而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的手段和装备,同时也使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手段不断得以提高,从而不断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的经验也一再证明,没有发达的农业推广,就不会有发达的农业,也就不会有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农业推广是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手段农业推广使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以应用,从而不断改善农9农业推广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转移过程,同时也是不断提高农民素质的过程。在推广过程中,推广人员通过与农民的接触、交流、沟通,使农民逐步掌握技术、信息,并能依据这些技术、信息作出生产、经营决策。这种过程不仅仅使农民的知识、技能得到提高,也是农民的观念不断得到了提高。农业推广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农业推广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转移过程,同时也是不断提10(四)与农业推广相关的概念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指把农业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在小范围、限制条件下取得的科研成果,经过中间试验、技术开发、成果示范和宣传推广等一系列活动,使成果应用于生产实际,在生产领域发挥作用,形成生产能力并取得社会、经济或生态效益的活动过程。(四)与农业推广相关的概念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112:农业技术开发
农业技术开发是指:利用农业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通过各种必要的具有实用目的的实验,为生产开拓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各种技术开发活动。3:农村教育
农村教育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活动,土要包括:农村的扫盲教育、农村的基础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农村生计教育和教育为农村发展服务的全部活动。2:农业技术开发农业技术开发是指:利用农业应用基础12
农村教育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当前现状
凡是接受教育的人都拼命想离开农村,看不起务农忽视农村教育给农业带来的困境
毁林开荒,滥垦山地农业技术人员缺乏以“政策威力”代替“科技威力”农村教育与农业发展的关系当前现状13摆脱农业困境的教育对策正确认识农村教育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高师要面向农村,培养“一专多能”的教师改革农村学校课程设置,为提高农民科技水平服务改革农村学校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做”合一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摆脱农业困境的教育对策144:农村发展农村是一个包含社会、经济、技术、自然、文化等丰富内容的综合体,因而农村发展也可以理解为农村综合发展,指从经济不发达走向经济发达的历史过程。
5: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指行政、经济、教、科、文、卫事业单位和社会各个部门为农、林、牧、副、渔的发展提供的一切服务。狭义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指:随着农村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使家庭经营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国家各经济、技术部门、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个人在农、林、牧、副、渔的再生产过程中,为其提供信息、科技、物资、资金、运输、动力、销售等活劳动或物化劳动服务。4:农村发展农村是一个包含社会、经济、技术、自然、文化15
6: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
农业产业化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6: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农业产业化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16
农业推广与农业产业化农业推广与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农业推广农业产业化农业推广与农业产业化农业推广与农业产业化的内涵17农业推广与农业产业化的相互关系农业产业化为农业推广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加快了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步伐为农业推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农业推广与农业产业化的相互关系农业产业化为农业推广创造了良好18农业产业化给农业推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为商品生产基地和农户提供市场和科技等方面信息服务要为政府和“龙头企业”当好参谋和提供决策服务农业推广机构依靠其先进的科技优势与农户或生产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和利益共同体农业推广人员要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农业推广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改革推广机构,适应产业化要求
农业产业化给农业推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为商品生产基地和农户提19农业推广与农业产业化结合的途径和方式
参与基地建设,创办技术生产联合体
技术服务(承包)协作型生产基地联营型股份制联合型
建设技术密集型特色农业“示范园”创办技工贸一体化的“龙头企业”实体兴办技术开发型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化关键技术环节的服务农业推广与农业产业化结合的途径和方式参与基地建设,创办技术20(五)农业推广的性质、功能1性质:农业推广的性质是教育性。2功能:
1):农业发展机构(农业研究机构、院校)和目标团体(农民、农村)之间的活动中介。2):农业推广是科研成果的继续和再创新。3):农业推广是知识形态和物质形态的农业技术的转化过程,而这种转化过程只能在各种相适应的机构影响整个农业生产系统下才能实现。4):任何成功的农业推广活动,都必须通过一定形式的组织或团体(五)农业推广的性质、功能1性质:农业推广的性质是教育性21
(六)农业技术推广原则以农民为主体的原则因事(地)制宜的原则效率与节约的原则阶段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六)农业技术推广原则以农民为主体的原则22
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困境源头不活—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滞后中间受阻—农业技术推广渠道不通畅终端制肘—农民接受技术推广的自身准备不足当前我国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困境源头不活—农业技术推广23(七)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策略选择(1)广泛宣传策略。这是由我国农民普遍存在信息不灵而又对新技术有相当的渴望等现实情况所决定的。其目的是通过广泛宣传以引起普遍关注和兴趣。考虑到我国农村比较封闭和信息不灵的现实,在农民对新技术的认识和感知阶段,应该针对大家普遍对新技术不了解和目前我国农民对新技术一般都有较迫切的需求而有又怕担风险的特点,加强对新技术的宣传。通过运用大众传播手段和方法,尽快让更多的农民知道,以加深对新技术的认识和印象。使农民认识、了解新技术,打消对新技术的种种疑虑,提高他们关注新技术,学习新技术的积极性、主动性,克服认识障碍。(七)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策略选择(1)广泛宣传策略。24
(2)教育与培训策略。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连接农民与农业科研机构的桥梁,同时,他也不断在自己的工作和实践中进行创新,使来自实验室和来自其他地区的技术更加适合本地的自然和经济发展状况。农业推广硕士掌握相应领域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的管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掌握解决农业问题的先进技术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农业技术推广或农业、农村管理工作的能力。(2)教育与培训策略。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是连接农民与农业科25
(3)先进农户策略。示范点或示范户的最大特点在于为科技成果与生产应用找到了最佳结合点。它集成果示范、技术方法示范、技术观摩于一体,为科技成果与生产应用架起了桥梁,也为农民学习新技术和应用新技术创造了搬不走的活教材。选择示范户,目的在于突出一个地方样板的方法,对优良的耕作措施进行示范,以说服推广对象采取优良的耕作措施并创造一个学习环境。在普及科技知识同时,也加速了新成果的推广,明显提高了推广效果和效益。尤其是针对我国农民大多数比较保守的特点,通过示范户对新技术的成功应用,能增强新技术的宣传力、号召力和展示作用,为随后较多人的效仿和采用打好基础。(3)先进农户策略。示范点或示范户的最大特点在于为科技26
(4)经济刺激策略。考虑到我国农民目前因经济状况、抗风险能力和对新技术不敏感等因素直接影响技术推广效果的情况,如何突破这一技术采用的瓶茎,实现技术推广的预期目标,有时单靠说服教育或示范等方法不是效果太差,就是速度较满,尤其是对诸如需要投入较大或经济效益暂时不明显的技术。因此,为了突破这一障碍,一般在技术推广的早期,一定的补贴,特别是对落后地区农民的补贴,对于鼓励当地农民,尤其是率先采用新技术的农民,并通过他们的宣传带动作用促进新技术普及也是非常重要的。(4)经济刺激策略。考虑到我国农民目前因经济状况、抗风险27(5)技术服务策略。它集个体技术指导和座谈会于一体,是面对面解决农民在技术采用过程中所遇到问题的重要措施,它也适合农业生产分散性的特点。因为农民对新技术的采用及达到最终应用的成功,不是靠一两次培训和宣传就能解决问题的。在技术培训和示范中没有或难以解决的实践难题和困惑,需要技术人员的巡回指导来解决。这就要求农技推广人员要在新技术的采用过程中通过及时的面对面的技术交流和实地进行技术指导,以保证新技术采用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从而新技术的采用能最终给农民带来效益,增强他们采用新技术的信心和勇气。这种方法深受农民的欢迎,也是农业技术推广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之一。这种方法直接、更有针对性,效果比较好。据《技术扩散与缓解贫困》课题调查数据分析结果,与推广人员有接触的农户采用杂交玉米的概率比没有接触的农户高0.13。(5)技术服务策略。它集个体技术指导和座谈会于一体,28大陆与台湾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机制比较大陆与台湾农业技术推广29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与体系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1979年设立县一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是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前沿阵地。村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是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基础。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各种形式的民间的技术推广组织—各种专业技术研究会(或协会)。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与体系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30
台湾的农业技术推广台湾农复会(农业委员会前身)自民国53年起,支助台湾省立农学院(国立中兴大学前身)办理「台中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计划」,同时创设农业推广委员会,期使农业教学、研究与推广三者合一,藉由农学院师资人力与科技新知,以及运用其教学设备,以协助农村经济之发展,并达成现代化的农业教育制度。民国65年农复会促请国立台湾大学、台湾省立嘉义农专及屏东农专,陆续设立农业推广委员会,参与「加强农业推广技术协助及改进推广方法实验计划」。
台湾的农业技术推广台湾农复会(农业委员会前身)自民31
设置农渔业推广教授与专任技术人员民国70年由教育部会同经济部及农发会,会衔发布「公立农学院校设置农业推广教授协助农业推广工作实施要点」,规定各公立农学院校在农业推广委员会下设置推广教授二至三名及专任职员二名;民国73年修正规定农业推广教授增设为三至六名,专任职员二至三名;民国75年再修正核定为:「公立农学海洋院校设置农渔业推广教授协助农渔业推广工作实施要点」,并自民国76年起,国立台湾大学理学院、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台湾海洋学院及高雄海专等院校陆续创设渔业推广委员会,并设置渔业推广教授各四名及专任职员各二名。民国79年国立宜兰农工专科学校成立农业推广委员会。
设置农渔业推广教授与专任技术人员民国70年由教育部会同经济32
大学农业推广委员会推广工作地区之划分學校名稱推廣教授名額專任職員名額合作機關(農改場)推廣工作地區台灣大學42桃園區、苗栗區基隆市、臺北縣市、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中興大學64台中區臺中縣市、彰化縣、南投縣嘉義大學62台南區雲林縣、嘉義縣市、臺南縣市屏技大學51高雄區、台東區屏東縣、高雄縣市、澎湖縣宜蘭大學61花蓮區花蓮縣、宜蘭縣大学农业推广委员会推广工作地区之划分學校名稱推廣教授名額專33第五章-农业推广与扩散课件34
台湾大学农推会宗旨:配合农业科技发展,建立教学、研究与推广之完整制度,协助政府推动农业发展。与桃园区农业改良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使本委员会成为学校对改良场科技支持的有力媒介。组织概况:本委员会由委员组成之,农学院院长为主任委员,农业推广学系系主任为委员兼执行秘书,委员由农学院各系、所主任或所长担任,另由农业推广学系推荐三位副教授资格以上教师,经主任委员同意后,报请校长聘兼本会教育训练、技术指导及新闻资料三组之组长;并聘请四位推广教授,协助农业推广工作。本会现有专任职员二位,负责策划、协调农业推广工作及一般行政业务。台湾大学农推会宗旨:35
主要任务:一、办理农业产销技术咨询座谈会
二、辅导农业产销班
三、编印农业推广刊物
四、办理农业推广人员教育训练研习班
五、协调、连系相关教授担任各农业机构之讲习会讲师
六、不定期下乡指导农业产销技术工作
主要任务:一、办理农业产销技术咨询座谈会
二、辅导农业产36
国立台湾大学农学院农业
推广委员会组织规程
第五条:本会设教育训练、技术指导及新闻资料三组,其职责如下:
教育训练组:
一、研究、改进农业推广有关之教学方法及教材之制作。
二、协助农学院学生从事有关农业推广教学与实习事项。
技术指导组:
一、配合农业推广机构指导农民生产技术与农家生活事项。
二、对于农业推广机关及农民解答问题并提供技术性之服务。
三、参与各种农业生产性集会并提供改进意见。
国立台湾大学农学院农业
推广委员会组37
新闻资料组:一、负责搜集有关农业发展之资料编纂农业推广教育训练教材。
二、发行农业推广刊物报导推广及研究成果。
各组置组长一人,由主任委员就农学院各学系讲师以上教师中遴选报请校长聘兼之,聘期壹年,期满得续聘,负责各该组业务,并在农学院开授农业推广有关课程,使学术与实际密切配合。第六条:本会每学期举行会议两次,必要时并得召开临时会议。第七条:本规程经校务会议通过,并报请教育部核准后实施。
新闻资料组:一、负责搜集有关农业发展之资料编纂农业推38
农推会活动农推会活动39
屏东科技大学
重点辅导产业或产销班资料摘要说明
重点产业或产销班名称:休闲农业拟解决问题:由于经济快速成长与自由化、国际化的冲击,农业产业结构产生变化,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势必面临极大的改变及调适,如何将农业与休闲游憩活动互相结合,发挥农业生产、生活及生态保育的服务功能,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屏东科技大学
重点辅导产业或产销班资40目标与具体做法:协助乡镇地区农会推动休闲农业工作。以藉由整体规画,将具地方特色的自然景、农产品及农村人力等各项资源结合并动员起来将农业与旅游、教育与休闲互相结合,发展为新的农地利用型的服务业。以促进农业转型、活化农村经济,以因应我国加入WTO之后,农业所受到的冲击。就辖区内选定2至3个农会加强辅导,由推广教授及本校相关专长的老师,并邀请改良场相关专家,组成技术服务团。透过农会安排至休闲农场,以定期或不定期前往辅导及进行诊断服务。经现场会勘,实际了解农民经营瓶颈及遭遇问题,再由个案讨论给予建议及技术性协助。协助农会规划及建立休闲农业营销网站。
目标与具体做法:协助乡镇地区农会推动休闲农业工作。以藉由整体41重点产业或产销班名称:有机农业拟解决问题:现行农业为达成增产目的,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农药,造成环境污染及土壤酸化,有害物质残留造成对人体为害。有鉴于此希望藉由有机农业推行,使农业资源可以永续利用及经营。
重点产业或产销班名称:有机农业拟解决问题:42目标与具体做法:1.辅导及协助恒春地区农会推行有机农业并结合当地休闲农业,发展有机农业产业深度之旅,带动地区另一型态的观光热潮。2.协助农会及选定适宜农地做为有机农业栽培示范区。除了教导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外,并加强倡导有机农业重要性、对农业生态保育之共识,增加农民对生产有机产品信心及协助产品营销。3.配合农会、改良场召开教育训练研习会及观摩会。
目标与具体做法:1.辅导及协助恒春地区农会推行有机农业并结合43
屏东科技大学
民国91、92年农推教授名单及其产生方式
年度系別产生方式91年动物疾病诊疗群
本学年度推广教授群人选,依服务项目特性,经相关系所协调推荐。植物病害防治群农园作物栽培群生产运销管理群电子商务推广群92年农园作物栽培群
本年度推广教授群人选,依服务项目特性,经农学院、管理学院所协调推荐
。植物保护群休闲农业技术群电子商务及运销管理群动物疾病诊疗群屏东科技大学
民国944请思考:台湾成功的经验在哪儿?大陆与台湾农业技术推广的模式、机制比较?请思考:台湾成功的经验在哪儿?45国外农业推广体系状况、启示及发展趋势(检索资料,自学)国外农业推广体系状况、启示及发展趋势46欧洲农业推广的起源和发展美国农业推广的兴起日本的农业改良普及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推广(印度)欧洲农业推广的起源和发展47农业推广体系类型除了美国、日本等少数国家之外,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农业推广体系是在二战以后才形成的。经过战后几十年的发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建立起了各自的农业推广体系。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历史文化状况、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原因,各国建立的农业推广体系又略有差异,根据农业推广供给主体的不同,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六大类:
农业推广体系类型除了美国、日本等少数国家之外,世界上大多486-1政府农业部为基础的农业推广体系
这类农业推广体系在整个世界农业推广体系中处于大多数,为世界上多数国家所采纳,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989年的调查统计,这种类型的农业推广体系占到总数的81%。在这类推广体系中政府农业推广部门处于主导地位,推广体系隶属于政府农业部门的直接领导,并由农业部下属的农业推广局(中心)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全国的农业推广工作。日本、爱尔兰、意大利以及很多发展中国家都采用以这种推广体系为主的体系,我国的农业推广体系实际上也是以这种推广体系为主。
6-1政府农业部为基础的农业推广体系这类农业推广体系在整49以日本来说,日本与我国的国情相似,是人多地少,其农用地占国土面积的比重不到15%,但日本在稻米等生产上却实现了自给(1993年除外),究其原因,一方面固然与日本的农业保护有极大关系,但日本的农业推广在其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早在19世纪70年代日本就开始就半官半民的农技推广活动,二次大战结束后,日本的农业濒临崩溃,农业推广工作也陷于停顿之中。为了振兴农业,日本国会于1948年通过了《农业改良助长法》,并开始依法建立农业推广体系,形成了以政府农业推广机构为主的农业推广体系。以日本来说,日本与我国的国情相似,是人多地少,其农用地占国土50在日本,农业推广事业也被称为“协同农业普及事业”,即由中央和县共同出资建立农业推广体系,这部分推广力量在整个农业推广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中央每年根据各县农户总数、耕地面积、农业情况安排约300亿日元的“交付金”给各县用于农业推广事业,各县再根据各自的情况,配套一般不低于国家“交付金”数额的经费支持农业推广事业。此外,日本各级农协也积极参与到农业推广事业中,在日本的农业推广体系中也日益成为一个重要的农业推广供给主体。在日本,农业推广事业也被称为“协同农业普及事业”,即由中央和516-2以大学为基础的农业推广体系,实行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三位一体
这类体系以美国最为典型,一些曾接受过美国援助的国家,如菲律宾、印度等国也部分的采用这种推广体系。美国的农业推广体系由联邦农业推广局、州农业推广站和县农业推广站三个层次组成,其中州农业推广站居于核心地位。每个州都设有一个州农业推广站,隶属于州立大学,站长由州立大学农学院院长兼任,从而把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紧密结合起来。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史密斯—利弗法”(Smith-LeverAct)(也称《合作推广法》),由此也奠定了美国农业推广工作的基石,标志着美国合作农业推广体系的正式形成。该法案明确规定农业推广必须以大学为基础,是“赠地大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该法案也把农业推广体系变为现实,并在全国每一个县建立了农业推广办公室,从而形成了以大学为基础,覆盖全国每一个县的农业合作推广服务体系,在大学实验基地上获得的研究成果也得以顺利向农民广泛推广。
6-2以大学为基础的农业推广体系,实行农业科研、教育、推广526-3私人农业推广体系这类推广体系是指一些私人企业为推销产品所组建的产品销售部门,比如一些国家的农药、化肥、种子生产企业为推销产品而成立的推销部,并进行推广工作。泰国实行官民合办的农业推广体制,除了官办的农业推广机构外,涉农企业和金融机构也积极参与农业推广活动。在泰国,以正大集团为代表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是率先参与推广活动的典范。正大集团以“公司+农户”的模式,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负责给农户提供优良种禽种畜、饲养技术和饲料,并以合理的价格收购农户的产品。这样一方面既使企业有了稳定的原料来源,也使企业的产品得以顺利销售,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推广。除了涉农企业外,泰国金融机构在农业推广中发挥重要作用,银行制定了专门的信贷优惠政策支持农业推广,促进了泰国稻米技术等的推广。6-3私人农业推广体系这类推广体系是指一些私人企业为推536-4非政府性质的农业推广体系。主要是指一些由协会、宗教组织所属的推广机构进行的农业推广工作。6-5附属性的农业推广体系。这类推广体系是指一些商品生产组织或者一些开发机构所附属的推广体系,比如马来西亚的橡胶生产组织等建有自己独立的推广体系。6-6其他形式的推广体系。主要是欧洲国家的一些妇女组织和青年组织以农村妇女和青年为推广对象,向她(他)们推广一些实用的农业技术、健康等知识。6-4非政府性质的农业推广体系。54国外农业推广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4-1农业推广得到法律的有力保障一些国家的农业推广之所以能有效的开展,并在农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与这些国家完善的农业推广立法是分不开的。美国的以大学为基础的农业推广体系,正是依靠1862年的《莫里尔法》(《赠地学院法》)1887年的《哈奇法》(《试验站法》)1914年的《史密斯—利弗法》(《合作农业推广法》)等法律建立起来,并保障其顺利实施的。日本的农业推广体系在二战之后也陷于瘫痪,正是由于1948年的《农业改良助长法》使其得以重建。
国外农业推广体系建设对我国的启示4-1农业推广得到法律的554-2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推广工作,保障农业推广经费,不断提高推广人员的待遇和地位。日本的农业推广经费由中央政府和地方都道府县共同分担,经费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固定金额的协同农业普及事业交付金,另一部分为政府根据各县特殊业务需要而提供的补助经费,主要用于配合政府农业政策开展一些农业技术推广项目。日本每年的农业推广经费高达750多亿日元。美国的农业推广经费也相当充足,它由联邦政府、州政府、县政府各承担25%、50%、25%,1996年美国的农业推广经费就高达20亿美元,近年达到了30亿美元。在农业推广人员的地位和待遇上,日本农业推广人员是公务员身份,并且享受“普及津贴”。农业推广人员自身地位及待遇的提高,使其能安心从事农业推广工作。4-2政府高度重视农业推广工作,保障农业推广经费,不断提564-3农业推广人员少而精,具有很高的素质日本的农业推广体系具有结构简单,人员精干的特点,日本全国共设有523个地区农业推广改良中心,拥有推广人员10783人,日本农业推广员实行考试录用制度,其中推广员资格考试要求考生为相关专业4年制大学毕业或者农林水产省指定的3所3年制学院毕业(要求有2年工作经验),而专门技术员的要求更高,要求报考者必须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0年以上改良推广员工作经验,这种严格的考试录用制度保证了日本农业推广人员的学历层次和素质。美国的专职技术推广人员也很少,但素质都很高,美国农业部推广局有推广专家约100名,州级有推广专家约4000名,全部为博士和教授,县级约有推广人员12000名,其中具有硕士学位的占大多数,博士学位的占25%,学士学位的不到10%。4-3农业推广人员少而精,具有很高的素质日本的农业推广体系574-4实现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的结合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之间是相互联系,彼此促进的,国外很注意将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促进它们的共同发展。这种情况在美国最为明显,美国的推广体系本身就是以州立大学为依托,实行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紧密结合的推广体系。日本也成立了专门的农业普及事业协力组织机构,将农业科研单位、学校和改良普及所等相关单位联系起来,实现了科研、教育、推广的有效结合。泰国也成立了农业推广协调委员会,负责制定相关的工作计划和审定有关项目,沟通、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并在农业大学设立了农业推广培训办公室,建立农业推广培训中心,从而也有效的把农业科研、教育与推广结合了起来。4-4实现农业科研、教育、推广的结合农业科研、教育、推广58世界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趋势
二战后世界各国纷纷建立了自己的农业推广体系,在整个世界的农业推广体系中以农业部为基础的公共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占了绝大多数,然而这种农业推广体系也饱受批评,主要原因在于:公共部门的农业推广部门由于缺乏针对性、影响力、效率和效益,而且推广项目对公平因素也重视不够。此外,由于公共部门的推广工作内容和范围的不断扩展,政府财政负担也日益加重。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纷纷对自己的农业推广体系进行了改革,改革的方向主要是:世界农业推广体系的发展趋势二战后世界各国纷纷建立了自己59(1)完善既有的公共部门的推广体系,使之重新获得活力。(2)对农业推广服务进行商品化和私有化的改革。在改革公共农业推广服务体系的同时,各国也注意吸收各种农业推广体系的优点,使各种推广服务体系交叉渗透,从而形成了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以美国来说,美国实行的是以州立大学为基础的农业推广体系,但在美国政府农业部内也设有联邦农业推广局,负责全国农业推广的协调与指导,而以孟山都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公司也积极提供农业推广服务。(1)完善既有的公共部门的推广体系,使之重新获得活力。60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农业科研成果转化61
一、农业科研成果研制与农户采纳农业科研成果的研制:确定研究课题制订科研计划研究工作的筹措科研工作的贯彻与实施一、农业科研成果研制与农户采纳农业科研成果的研制:62基础理论研究生产实践发展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基础理论研究生产实践发展研究应用技术研究63选题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成果选题应用研究应用研究成果选题发展研究发展研究成果推广应用选题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成果选题应用研究应用研究成果选题发展研究64农户通过观察、实践来决定是否采纳农户采纳农业技术的阶段:认识(科技人员示范)→兴趣→使用→评价→采纳美国E.Mrogers的杂交玉米技术采纳的“钟形曲线”采纳人数采纳人数累计时间时间2.5%的创新者13.5%早期采用者34%早期大量采用34%后期大量采用16%晚期采用者农户通过观察、实践来决定是否采纳美国E.Mrogers的杂交65
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理论农业科技成果的定义与特点定义:指通过鉴定(或审定)的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进步,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特点:(1)商品性(2)时效性(3)生态区域性(4)效果的不稳定性(5)综合性和相关性(6)不可逆转的时序性(7)持续性和应用的分散性。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理论农业科技成果的定义与特点66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广义:是指农业科技成果在科技部门内部、科技部门之间、科技领域到生产领域的运动过程。狭义:是指对具有实用价值的农业科技成果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取得经济、社会或生态效益的运作过程。农业科技成果的分类与转化中的经济学问题根据经济学理论,可将一般物品和服务分为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及准公共物品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竞争性和独立性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不可排他性准公共物品: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独立性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67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效果,为了提高不同类别成果的可比性,使评价由定性走向量化,一般采用:公式使其量化,式中y(0<y≤100)代表某个成果的量化分值,x代表需评价的指标值(0<x≤100).i代表评价指标的个数(i=1......n),j代表某个被调价指标在全体被评价指标中所占的权重((0<j≤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主要是评价农68三个科技成果量化打分情况三个科技成果量化打分情况69科技成果转化的几个指标(一)产量增减量(IDNi)IDNi=yi-xi
yi=新技术单位面积(或规模)的产量(或产值),xi代表对照技术单位面积产量(或产值)。i=1……n为评价的指标个数。某些指标的生产率(PRi)PRi=yi/xi
Yi=第i个指标的生产量,xi=第i个指标的面积或规模。某种资源的利用率(URi)URi=yi/xi
yi=新技术第i个资源指标的实际利用量,xi=第i个资源的总投入量。科技成果转化的几个指标(一)产量增减量(IDNi)IDN70科技成果转化的几个指标(二)某种指标的提高率(IRi)IRi=(yi/xi-1)×100%yi=新技术第i个指标的具体数量,它可是绝对值,也可是相对值。xi=旧技术第i个指标的具体数量,它可以是绝对值,也可是相对值。某种指标的降低率(DRi)DRi=(1-yi/xi)×100%yi和xi的式中意义与IRi式中相同。单项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可用这项成果的覆盖率表示:覆盖率(或称推广率)=实际推广规模/应推广规模×100%科技成果转化的几个指标(二)某种指标的提高率(IRi)IR71科技成果转化的几个指标(三)多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可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指标进行评价:成果转化率(R)
R=(at0/a0t)×100%式中a0=研究成果数,a=实际转化成果数,t0=正常转化周期,t=实际转化周期。一般t≥t0,t<t0表明成果不够成熟。科技成果转化的几个指标(三)多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可用农业72农业技术推广成果评价指标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度:推广度=已推广规模应推广规模×100%注:推广规模指推广的范围、数量的大小,可以根据科技成果的特点,确定具体单位。已推广规模为实际数;应推广规模为估计数。农业技术推广成果评价指标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度:已推广规模应推广73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推广率=已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数目农业科技成果总数目×100%注:公式中已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一般是指推广度达到20%以上的农业科研成果。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已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数目农业科技成果总数目74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指数:
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度和推广率指标,都只能从一个角度来反映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状况,而且也不宜来进行地区之间的比较。推广指数可以综合该两个指标的含义。
推广指数=推广度×推广率平均推广速度
平均推广速度=推广度/成果使用年限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指数:75农业技术推广费用收益率:新技术在推广过程中,投入的单位推广费用所能获得的纯收益增长量。该指标表示,每投入一元推广费,所能带来的收益量(元)P×REG=G为表示推广费用收益率;P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后为社会新增的纯收益;R为新增纯收益中,技术推广所占的份额系数;一般有行业规定,农业技术推广所占的份额,一般为0.15-0.25为宜E为所投入的各项推广费用;农业技术推广费用收益率:P×REG=G为表示推广费用76农业技术推广劳动生产率:新技术推广过程中,投入的推广人员单位时间内获得的纯收益增长量,通常以推广人员的人年指标来衡量。反映每个推广人员,每年可为社会创造多少财富。P×RLRL=RL表示推广劳动生产率;P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后为社会新增的纯收益;R为新增纯收益中,技术推广所占的份额系数;一般有行业规定,农业技术推广所占的份额,一般为0.15-0.25为宜L表示为推广新技术而投入的推广人员的人年总数;农业技术推广劳动生产率:P×RLRL=RL表示推广劳77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率案例河北省13个农业科研、教学单位1986-1991年的744项农业科技成果中可转化农业科技成果用四项评价成果推广的指标动态聚类结果分析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率案例河北省13个农业科研、教学单78
按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分类极低转化型农业机械类、林业类和土木(水利)类低转化型土壤肥料类、植物保护类和贮藏加工类中等转化型育种类、栽培类和畜牧类较高转化型软科学成果高转化型区域开发类和果类成果按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分类极低转化型农业机械类、79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分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与生产部门合作:实行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三农”协作: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农业技术集团承包农业技术咨询技术转化、技术入股农业科技产品的商品化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分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80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学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成果转化的外在动力科技政策的推力社会需求的拉力经济利益的吸引力高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学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81
农业技术的扩散与推广农业技术的扩散与推广82
农业技术扩散的概念技术扩散指某项技术或技术产品由最初的少数人采用到后来的大多数人普遍采用的过程。涵义:
1.新技术创新之后的继续利用,即生产企业或个人把技术创新成果继续应用于生产的过程。2.新技术创新之后,新技术的采用者不断增加,即新技术采用者的人数、单位和区域的不断增加。技术扩散可以通过技术推广等途径来实现。
请大家思考技术扩散与技术转移的区别?农业技术扩散的概念技术扩散指某项技术或技术产品由最初83
农业技术扩散的特点农业技术扩散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较多农业技术扩散需要有中介组织的帮助
(农业科技的公共品属性与农业科技生长点)农业技术扩散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农业技术扩散离不开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农业技术扩散的特点农业技术扩散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较84
农业技术扩散与推广的关系农业技术推广可以加速农业技术扩散,农业技术扩散是农业技术推广的结果。农业技术扩散没有明确的目的或目标;农业技术推广则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行为,通过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扩大新技术的采用率。实践表明,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技术扩散中起着主导作用,先进的农业技术如果离开农业技术推广,则难以迅速扩散和普及。农业技术扩散与推广的关系农业技术推广可以加速农业技术扩85农业技术扩散与农业技术推广的关系示意图农业技术推广农民改变行为农业技术扩散推广教育培训信息传播展览会试验示范说服劝导其他沟通方法认识转变产生变革动机采纳新技术态度价值观转变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现代化新技术物资投入(肥料、种子、饲料、生物激素等)农业服务(信贷、运销、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诱导政府宣传政策、法律农业技术扩散与农业技术推广的关系示意图农业农民农业推广86农业技术推广的理论与框架农业技术推广的理论与框架87对理论基础的基本认识
推广学既是分析的,又是规范的。它企图回答下列问题:如何获得别人的思想?如何将人们分为不同的服务对象类型?如何设计实用的信息载体?如何组织推广服务?如何评估推广的作用?中国的张仲威教授认为,“农业推广学是研究如何经过培训、传授和示范等等农业推广的活动,改变农民行为的规律性,研究改变农民行为因素变化发展的规律性,研究这些因素变化方向规律性的一门科学对理论基础的基本认识推广学既是分析的,又是规范的。它企图回88(0)公共物品理论及农业推广的物品分类
公共物品的定义及物品分类“公共物品”这一概念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学术界对政府职能和国家财政等有关公共问题的研究而引入西方经济学的,萨缪尔森将纯公共物品的概念定义如下:“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纯公共物品不同于私人物品,它有以下两个基本特性:
(0)公共物品理论及农业推广的物品分类公共物品的定义及物品89(1)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对于私人物品来说,财产权决定了人们对产品的所有权,人们付费取得了私人物品的所有权后,就完全享有该物品的好处,并能排斥其他人对该物品的占有。但对于纯公共物品来说,由于其消费是集体进行、共同消费的,它的效用在不同消费者之间不能分割,从而不能将任何人排斥在外,或者虽然从技术上可以排除不为此付费的人,但排除的成本太高而不可行。(2)非竞争性(Non-rivalness)。当增加一个人消费某产品的边际成本为零时,这种产品就可以说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这种消费上的非竞争性产生于产品的不可分割性,增加一个或者更多的消费者(直到容量约束线),并不增加生产非竞争性产品的可变成本,因此也不增加其边际成本。(1)非排他性(Non-excludability)。对于私90根据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可以对物品进行如下分类(如下图):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是私人物品,比如食品、衣服等;与此相反,既无排他性也无竞争性的物品属于公共物品,比如国防等。而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或者有排他性而无竞争性的属于准公共物品,其中有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也被称为俱乐部物品。排他性非排他性
竞争性非竞争性
私人物品比如:食品
准公共物品(俱乐部物品)比如:有线电视准公共物品比如:公共公园
纯公共物品比如:国防根据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可以对物品进行如下分类(如下91各类物品的供给主体安排
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这三类不同物品由于具有的排他性和竞争性不同,因此当它们由不同的主体供给时,其效率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不同物品都有其相应的供给主体。对于私人物品来说,由于其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私人物品的供给者可以获得其应得的全部收益,其个人供给曲线和社会供给曲线是重合的,可以有效的防止收益外溢。因此私人物品由市场提供可以达到帕累托最优,这其实也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结论之一。各类物品的供给主体安排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这三类92对于公共物品来说,首先,由于其具有非排他性,每个人在享用这种物品的同时可以逃避为其付费,作为理性人就不会有为此而付费的动机,而倾向于成为“免费搭车者”(freerider),因此,如果公共物品由市场提供的话,就不会有私人生产这种物品,市场上公共物品的供给将几乎为零,因为生产者不能从中获得收益。其次,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也就是说每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为零,按照市场经济中边际成本的定价原则,这些物品就应该免费提供,但这样的话公共物品的生产成本却无法弥补,所以,理性的经济人就不愿意供给公共物品。正是由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导致了市场失灵,而公共物品是一个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因此公共物品的供给应由政府提供,通过税收来弥补成本,从而向公众免费提供公共物品。对于公共物品来说,首先,由于其具有非排他性,每个人在享用这种93准公共物品分公共资源(有竞争性无排他性)和俱乐部物品(有排他性无竞争性),在此我们只讨论俱乐部物品的供给。这类物品通过俱乐部、协会等形式供给是比较有效的,因为这类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在俱乐部或者协会内部不能排他,可以免费供给。但对于协会外的人来说其又具有排他性,可以将协会外部人员排除在消费之外,因而可以收费的形式向协会外部人员供给。准公共物品分公共资源(有竞争性无排他性)和俱乐部物品(有排他94农业推广的公共物品属性分析
农业推广通过对农民的教育与沟通,提高农民技能,使农民能采纳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从而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推广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个经济问题、教育问题,具有经济、生态、社会等多种效益,周衍平、陈会英、沈贵银等对农业推广的物品属性进行过探索,我们主要从农业推广的内容、农业特殊的产业性质、农业推广的效益等方面来分析农业推广的公共物品的属性。农业推广的公共物品属性分析农业推广通过对农民的教育与沟95从农业推广的内容来看农业推广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农业技术产品的推广,主要是一些已经物化的技术产品,比如优良品种、化肥、农药、地膜、复合饲料等等;第二、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的转移与扩散,比如耕作栽培技术、秸杆还田技术、节水保墒技术、繁育技术等;第三、农业科学知识与信息的传播与扩散,比如农业教育(在我国西部地区有些县在农业广播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农业咨询和信息服务等;从农业推广的内容来看农业推广的内容主要包括:96对于物化的农业技术产品来说,由于其已经将技术物化于产品之中,实现了排他性和竞争性,可以通过市场来供给。但对于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尤其是农业科学知识和信息的传播来说,这些农业推广具有较强的或一定的公共物品属性。由于农业技术自身的特点,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的转移和扩散过程中很难做到排他性,比如一些先进的耕作栽培技术,在个别农户采纳后,其他农户很容易进行模仿,技术产权不容易得到保护,从而产生技术效益外溢。而诸如秸杆还田、节水保墒等有利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其短期经济效益一般不太明显,但却有很强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对于物化的农业技术产品来说,由于其已经将技术物化于产品之中,97农业科学知识与信息的传播扩散更是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属性,比如以病虫害的预报来说,在一定区域内,病虫害预报作为一种服务,即无排他性也无竞争性,推广部门作出病虫害的预报之后,每增加一个农户享用这条消息,并不增加其成本,此外,这种信息也难以在技术上做到排他,因此,在一定区域内病虫害预报是典型的公共物品。再以农业教育来说,教育是典型的准公共物品,在技术上很容易排他,但在达到拥挤之前,它具有非竞争性,农业教育也是如此,此外,通过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素质,因而农民教育也具有很强的社会效益,具有明显的正外部性。农业科学知识与信息的传播扩散更是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属性,比如98从农业特殊的产业性质来看
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织的过程,人们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农业知识与技能是一种社会财富,为全社会所共享。农业生产的成果--农产品,尤其是大宗农产品具有低需求弹性的特点,技术进步导致农产品产量增加,但由于其需求的低弹性,从而导致价格的下降,有时其下降的速度甚至快于产量增长的速度,从而使生产者收益得不到保障,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好处往往大部分为消费者所占有,由此也决定了农业科研和推广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倾向于通过较低的价格转移给了消费者,而农产品的生产者和农业技术成果的提供者往往得不到相应的收益,这样私人就不愿意承担农业科研和推广,从而需要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予以支持。从农业特殊的产业性质来看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交99从农业推广所产生的效益来看
农业推广通过对农民的教育与沟通,使农民采纳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从而实现农业增收、农民增长、农村发展。它不仅具有经济效益,还有社会效益(比如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安全可口的食品,提高农民素质,促进了农村人力资本的增加等)和生态效益(通过可持续技术的采用,改善环境、缓解资源紧张等),从而产生效益外溢,农业推广的私人供给曲线与社会供给曲线就不一致,如果完全由市场供给的话,农业推广的实际供给量就会少于最优供给量,出现供给不足,从而导致市场失灵。从农业推广所产生的效益来看农业推广通过对农民的教育与沟100农业推广的物品分类
通过上面的分析,使我们明确了农业推广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农业推广就是公共物品,更不意味着所有的农业推广都是公共物品。所以有必要从物品属性的角度对农业推广进行科学的分类,然后通过不同农业推广属性的不同来选择相应的供给主体,从而为多元化农业推广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农业推广的物品分类通过上面的分析,使我们明确了农业推广具有101
私人物品性质的农业推广上述的分析告诉我们,农业推广从总体上来说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但一方面随着技术本身的进步,另一方面随着专利制度和知识产权制度的逐渐完善,有一部分农业推广由于产权的可以界定,消费上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因而成为了私人物品,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供给。这类农业推广主要是一些物化的技术产品,比如优良品种、化肥、农药、地膜、饲料等,这些物品已经将要推广的技术或知识成果物化于产品之中了。这类物品由于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可以防止效益外溢,供给者可以获得其应有的收益,因此不会扭曲市场,可以由私人农业推广部门提供这类农业推广。
私人物品性质的农业推广上述的分析告诉我们,农业推广从总体102
准公共物品性质的农业推广这类农业推广是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一般具有排他性而无竞争性的特性,也就是说这类农业推广技术上很容易实现排他,但在消费上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没有竞争性的。这类农业推广主要有农业技术教育、有线农业广播电视网等。准公共物品性质的农业推广这类农业推广是介于上述两者之103
农业发展系统理论农业推广的知识信息系统图农业推广与农业发展因素关系农业发展系统理论农业推广的知识信息系统图农业104
农业推广的三个系统农业推广与农业发展六个要素的关系是通过农业知识系统、农业信息系统和农业技术管理系统而展开。
农业知识系统农业信息系统农业技术管理系统
农业推广的三个系统农业推广与农业发展六个要素的关系是通105
农业推广的框架模型图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农业推广的框架模型图组织化的农业推广框架模型106影响农业推广系统效率的因素整个农业推广服务工作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推广服务系统的扩散效率目标团体系统的接受效率两个子系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效果推广工作的外部客观环境
影响农业推广系统效率的因素整个农业推广服务工作效率的高低107推广效率影响因素推广服务系统的效率取决于两个变量
P=f(I,E)P—工作绩效I—个人特征f—函数符号E—环境变量。推广效率影响因素推广服务系统的效率取决于两个变量108
推广效率影响因素目标团体系统B=f(P,E)B—农民行为变革P—农民个人特性素质f—函数符号E—农村居民的生存环境推广效率影响因素目标团体系统109两系统的沟通网络
图与农业推广有关的系统沟通网络示意两系统的沟通网络图与农业推广有关的系110推广中沟通的双向模式
图农业推广亚系统关系模式推广中沟通的双向模式图农业推广亚系统关系模111
农业技术扩散理论
112(一)农业创新扩散理论农业创新与创新的采用
熊彼得
提出: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生产函数即生产要素的一种组合比率。也就是说,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他将“创新”和“发明”这两个概念严格区分(一)农业创新扩散理论农业创新与创新的采用113创新的五种存在形式
(1)引进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2)采用新技术或新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获得原材料的新来源(5)实现企业组织的新形式
创新的五种存在形式(1)引进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114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纳过程
(1)认识阶段,也称为感知阶段。(2)兴趣阶段(3)评价阶段(4)试用阶段(5)采用阶段
农民对农业创新的采纳过程(1)认识阶段,也称为感知阶段。115
农业创新采纳案例1
图创新采用者分类及其分布曲线(仿E.M.罗杰斯《创新的扩散》)农业创新采纳案例1
图创新采用者分类及其分布曲116罗杰斯对采用者的划分
第一种类型叫“创新先驱者”,第二种类型叫“早期采用者”,第三种类型叫“早期多数”,第四种类型叫“后期多数”。第五种类型叫“落后者”。罗杰斯对采用者的划分第一种类型叫“创新先驱者”,117农业创新的扩散“创新的采用”是指采用者个人如何采用一项农业创新的过程。“创新的扩散”是指一项创新由最初采用者或采用地区向外扩散,扩散到更多的采用者或采用地区,使创新得以普及应用的过程。农业创新的扩散“创新的采用”是指采用者个人如何采用一项118
创新扩散过程的规律
突破紧要跟随从众创新扩散过程的规律突破1192.2:创新扩散过程
图农业创新扩散过程的4个阶段①突破阶段;②紧要阶段(关键阶段);③跟随阶段(自我推动阶段);④从众阶段(浪峰减退阶段)。(资料来源:张仲威《农业推广学》,1996)2.2:创新扩散过程
图农业创新扩散过120
农业创新S型扩散曲线
图农业创新S型扩散曲线图农业推广工作时期(资料来源:郝建平等《农业推广原理与实践》,1998)农业创新S型扩散曲线图农业创新S型扩散曲121农业创新S型扩散曲线的数学模型
图不同类型农业创新的扩散曲线
(资料来源:杨建昌“农业革新传播过程的数学分析”,1995)农业创新S型扩散曲线的数学模型图不同类型农业创新的122图4-6不同类型农业创新的扩散速率(资料来源:杨建昌“农业革新传播过程的数学分析”.1995)图4-6不同类型农业创新的扩散速率123表农业创新扩散曲线数学模型的参数表农业创新扩散曲线数学模型的参数124
数学模型小结不同创新项目的起始传播势以浅免耕技术为最大,杂交水稻次之,模式化栽培最小。起始传播势的大小反映了一项创新被农民掌握的难易程度和开始推广(扩散)的速度的大小。数学模型小结不同创新项目的起始传播势以浅免耕技术为最125
传播曲线的两个特征
一:早期的采用者人数少,使少数采用者和早期采用者获利。二: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才有多数人加入采用行列,后采用者获利少,甚至出现亏损。传播曲线的两个特征一:早期的采用者人数少,使少数采用126(二)农民行为改变理论行为科学的基本涵义行为产生的机理
图行为产生模式(二)农民行为改变理论行为科学的基本涵义
图行为产生127
行为科学的需要层次论
图需要层次图行为科学的需要层次论
图需要层次图128行为科学的需要关系图五种需要的关系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行为科学的需要关系图五种需要的关系生安社129农民行为的改变动机的产生基于两个条件
(1)内在条件(2)外在条件人的行为中人与环境作用的函数B=f(P,E)式中:B—行为;f—函数符号:P—人:E—环境。农民行为的改变动机的产生基于两个条件130农民行为的改变的层次性
知识的改变态度的改变个人行为改变群体行为的改变
农民行为的改变的层次性知识的改变131农民行为改变的心理障碍因素
小富即安的自满心理不思进取的守旧心理小农意识的狭隘心理市场观念不浓的落后心理不学科学的盲目心理人云亦云的从众心理圈子文化的排外心理
农民行为改变的心理障碍因素小富即安的自满心理132图不同行为层次改变的难度及所需时间图不同行为层次改变的难度及所需时间133农民行为改变的三大动力因素
农民需要——原动力市场需求——拉动力政策导向——推动力
农民行为改变的三大动力因素农民需要——原动力134
农民行为改变的阻力因素
农民自身和他们所属文化传统的障碍。农业环境中的阻力,如:经济、社会、自然、市场条件等。农民行为改变的阻力因素农民自身和他们所属文化传统的障碍135动力与阻力的互作模式
图行为改变中动力与阻力的互作模式动力与阻力的互作模式
图行为改变中动力与阻136风险与农民的态度图农户对风险的态度风险与农民的态度图农户对风险的态度137影响农民行为的方法权力交换咨询培训或教育操纵物资供应提供服务
影响农民行为的方法权力138(三)曼斯菲尔德(Mansfield)理论
此理论是由曼斯菲尔德1969年提出的,主要研究部门内采用新技术的企业数量的扩散,而不研究新技术的使用程度,并且要求扩散通过所有权的扩展进行。其基本公式是:其中:
(三)曼斯菲尔德(Mansfield)理论此理论是由139式中:Nt为时间t内采用新技术的企业数量;N*为部门内最终采用新技术的企业数量;E为采用新技术的利润;K为采用新技术所需要的投资;b1、b2、b3为参数;ε为误差项;N0为新技术初次出现采用的企业数量。式中:Nt为时间t内采用新技术的企业数量;140结论是:(1)部门内的技术扩散将按照一条逻辑曲线运行;(2)具有较高预期利润和较低投资的技术扩散最快;(3)从一项技术中获得较高利润的部门会将新技术较快地扩散开来;(4)某部门技术存量的耐久性、销售量的增长速度以及部门发展在商业周期中所处的阶段都会影响扩散速度。结论是:141局限性:(1)在部门内部,基于非正式方式传播的信息速度比企业间通过正式方式传播的要快;(2)信息传播过程中有很大的时滞。局限性:142(四)概率理论
该理论由大卫(David)1969年提出,主要研究某个部门中个别企业的特性,不仅指出其扩散曲线,而且能够说明采用新技术企业的先后顺序。
其基本公式是:(四)概率理论该理论由大卫(David)1969年提143
式中:Nt/N*为时间t时率先采用新技术的企业比例;X为刺激因素变量;X′t为时间t时刺激因素变量的临界值;f(Xi)为刺激因素X的分布密度函数。根据f(Xi)呈现分布的不同,大卫(David)分析了两种技术扩散的形式:式中:Nt/N*为时间t时率先采用新技术的企业比例144(1)f(Xi)呈对数正态分布。说明新技术属于那些需要投资不多而且相对简单的技术,这种技术往往在开始几年内会给企业带来较大利润,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利润会迅速减少。这时技术扩散的形式将按照累积时间曲线而变化。(2)f(Xi)呈正态分布。说明新技术属于那些相对昂贵并且比较复杂的技术,这种技术通常在引进若干年以后还会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有较大的影响。这时技术扩散的形式将按照累积正态时间曲线而变化。(1)f(Xi)呈对数正态分布。说明新技术属于那些需要投资不145影响因素:(1)部门中的企业数量;(2)同采用新技术相对应的投资回收期;(3)部门的劳动密集程度以及部门的增长速度等。影响因素:146(五)博奕论
该理论是由任甘拉拇(Reinganum)1981年提出的一个假设扩散模型。他认为,如果有一项新技术在扩散过程中遵循以下规律:(1)随着已采用新技术的企业数量增多,引进新技术的利润将下降;(2)采用新技术越晚,投入的费用越低。(五)博奕论该理论是由任甘拉拇(Reinganum)1147
其结论是:(1)如果需求是线性的,则企业数量增加将使多数企业推迟采用新技术的时间;(2)从实质上看,技术扩散是垄断博弃对策的结果,新技术的潜在使用者通过博奕对策确定使用新技术的时间。
其结论是:148(六)名牌产品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任何时候,国民经济基金都是由具有不同生产潜力的属于不同时代的设备(名牌)构成的,任何新的投资总是用在最新类型的设备上。名牌产品理论描述了两种技术扩散形式:(1)要素价格不变,技术发生变化。(2)技术没有变化,要素价格变化。(六)名牌产品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任何时候,国民经济基金都149
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技术扩散的程度取决于以下因素:(1)现有资本存量的结构;(2)新技术的改进速度;(3)相对价格的变化。三者结合就可以产生S型技术扩散曲线。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技术扩散的程度取决于以下因素:150(七)国际技术扩散理论该理论认为,技术转让费用,即为成功完成一项新技术在国际间转让所需支付的资源价值,是影响国际技术扩散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技术转让费用包括:(1)设计前的技术交流费用;(2)转让有关设计的工程费用;(3)转让过程中研究和开发人员的费用;(4)投产前的培训费用以及投产、学习、调整费用。新技术的获利能力通常是技术受让方做出决策的首选因素,也是决定技术在国际间扩散速度的关键因素。
(七)国际技术扩散理论该理论认为,技术转让费用,即为成功完成151(八)生命周期理论
以荷兰经济学家冯·丹因为代表的人士认为,任何一次基础的技术创新都经历技术介绍、技术扩散、技术成熟、技术衰落四个阶段,如此周而复始地进行,技术扩散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阶段。
丹因认为在技术扩散阶段,随着对新产品的需求扩大,新兴产业利润提高,生产进一步扩大,通过经济结构内乘数加速器的作用,整个经济高速发展,达到繁荣的顶峰。(八)生命周期理论以荷兰经济学家冯·丹因为代表的人士152(九)需求资源关系理论该理论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特许经营合同加盟费用及权利义务规定
- 2024年采购供应合同:含原材料价格波动与数量调整
- 2024年装修工程安全合作合同全面解读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个人房屋贷款合同与银行担保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健身中心健身课程卡会员权益保障合同3篇
- 研学课程设计swot
- 2024年车辆租赁协议样式版
- 瓦楞纸制作特色课程设计
- 2024年车间铸造项目承接合约3篇
- 湿疹皮炎护理措施
- 燃气发电工程监理导则
- GB 16844-1997普通照明用自镇流灯的安全要求
- DB11-T 493.3-2022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 第3部分:道路交通信号灯
- 供热企业安全风险隐患辨识清单
- 矩形沉井计算表格(自动版)
- 沪教牛津版五年级下册英语全册课件
- 湘艺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十课 我心爱的小马车
- 前置胎盘的手术配合课件
- 鱼骨图模板1PPT课件
- 中国动画之经典赏析PPT课件
- 施工现场节电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