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谈小学数学课前有效预习
1谈小学数学课前有效预习1赖配根主任在《思想照亮课堂》中对我的课堂做了以下评价:“听一听刘忠民和他团队的课,就不难发现:尽管其形式不过是让学生自己展示、合作、交流,教师退居幕后,可是课堂秩序之井然,学生发言之深刻独到,生生交流之深之广,都与一般所谓的新课改课堂不同。
这样的课堂可以用两个词概括:活跃、深刻。
因为这一模式抓住了教学的两个“牛鼻子”:一是竭尽全力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二是千方百计让学生学会合作,在对话合作中共同成长。”2赖配根主任在《思想照亮课堂》中对我的课堂做了以下学生为什么要进行课前预习(1、新课改的基本精神是要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预习习惯,学生就能不断地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逐步培养一种探索的精神,这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2、我们都希望学生在课堂中能主动积极发言,能说会道的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要让学生在课堂敢说、能说、会说,前提就是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对学习内容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并初步形成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上才能畅所欲言、思维碰撞、激发灵感。3学生为什么要进行课前预习(1、新课改的基本精神是要激活学生的(3、我们的教学模式一个核心要义:让学生习惯乃至热爱独立思考,并以呈现自己独特的思想为荣——就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自学是展示之本,展示是课改之魂。课堂的精彩在于学生,学生的精彩表现在于自学。而“课前预习”,是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手段。(4、预习可以查缺补漏、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课堂有效生成,张扬学生个性,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4(3、我们的教学模式一个核心要义:让学生习惯乃至热爱独立思考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一、课前预习要有一定的要求
1、教师在尊重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原则上,课前预习也要由易到难,由扶到放,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课前预习目标设计,精心设计预习题,有效地检查评价,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习惯上得到沉淀,在学习方法上得到不同的收获。
2、教师的课前预习内容要规范化,还要根据学生的现有的知识程度和学习特点来制定。课前预习内容要有可操作性,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口、手等器官的作用,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脑充分地运转,使其养成边读边想边写的良好习惯。切实要求学生亲自参与并主动去做,逐渐养成未预习不入课堂的习惯。5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一、课前预习要有一定的要求
1、二、要先让学生体验预习的好处,尝到它的甜头,自主地进行有效预习。“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能产生的效果,在于课堂中在老师的有效组织和引导下,学生在充分的课前预习准备的情况下,通过学生之间真正的合作交流过程,让学生在熟悉的教学情景里,以愉悦的心情在课堂讨论中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在听、说、想、写等综合性合作交流过程中收获知识,领悟学习方法。它的有效性展现必须建立在学生课前有效预习的前提和基础上,没有学生的课前充分准备工作就没有课堂上显著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的前期阶段,要先指导学生在课堂内进行集体预习,先让学优生进行配合示范,再让其他学生模仿尝试或重复尝试,使全班学生了解只要按老师教的方法预习并不难,而且这样预习后上课就有话说,敢发言。学生开始时尝到了预习的甜头,之后就会主动去预习了。
6二、要先让学生体验预习的好处,尝到它的甜头,自主地进行有效预
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看懂课本”最重要,新课标数学教材例题中的图文信息就是按“先学后教”思路编写,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学会看、读懂并理解课本例题,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每当接手一个新班,我们第一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预习。不是简单告诉学生预习的方法,而是老师把自己怎么学习的过程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懂得独立自主操作。三、课前预习必须教会学生如何“看懂课本”。7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看懂课本”最重要,新课标数学案例1:小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例2的课前准备。(p90页)
预习目标是:看、读懂例2图文的内容,抓住例题中学习伙伴的启发来找到小数比较大小的几种方法,并用自己的话写在书上。(请详看箭头方框中的内容)
8案例1:小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例2的课前准备。(p题目中是用统计表写了4位同学的跳远成绩,分别是小明0.9米、小刚1.2米、小强1.15米、小林0.88米,学习伙伴要求你帮忙排出名次)。右边的女同学的方法是将这些数量都化成了复名数来比较。0.9米=90厘米,1.2米=120厘米,1.15米=115厘米,1.2米=120厘米,因为120>115>90>80,所以排名为小刚第一,小强第二,小明第三,小林第4。9题目中是用统计表写了4位同学的跳远成绩,分别是小明0.9米、看懂图中的皮尺刻度,先找到0.8米,因为0.8米=80厘米,他们很快找到了。0.08米=8厘米,0.88米=0.8米+0.08米,它在尺子上的刻度用红点标上记号。同样的办法让大家去找0.9米、1.15米、1.2米,10看懂图中的皮尺刻度,先找到0.8米,因为0.8米=80厘米,
例题的思路:
方法一:0.9米=90厘米,1.2米=120厘米,1.15米=115厘米,1.2米=120厘米,因为120>115>90>80,所以排名为小刚第一,小强第二,小明第三,小林第4。注意点:比较大小单位必须统一。
方法二:中间的小男孩想到的方法是在皮尺上来比较。我要大家先看懂图中的皮尺刻度,先找到0.8米,因为0.8米=80厘米,他们很快找到了。0.08米=8厘米,0.88米=0.8米+0.08米,它在尺子上的刻度用红点标上记号。同样的办法让大家去找0.9米、1.12米、1.2米,并请大家把做的过程写在小黑板上。11例题的思路:11
方法三:右边的女同学的方法是将这些数量都化成了复名数来比较,大家读了女同学的话:“1.2米是1米20厘米……”就明白了她的意图(我纠正了书上的说法“1.2米是1米2分米……”,并向大家说明了纠错的道理)。在我的引导下方法出来了:1.2米=1米20厘米、1.15米=1米15厘米、0.9米=90厘米、0.88米=88厘米。因为1米20厘米>1米15厘米>90厘米>80厘米,所以小刚第一名、小强第二名……。
同时我还引导大家从分数的角度来思考,果然王翔同学讲了他的思想,因为牵涉到带分数,我就劝停了,同时表扬了他积极思考、爱动脑筋。经过详细的课前预习指导,学生就大致了解了预习的基本方法和过程。12方法三:右边的女同学的方法是将这些数量都化成了复名数来比没想到在我表扬了王翔之后,又有学生提出了别的方法:第二学习小组的王浩同学就说了一种不同的方法来比较例2中数量的大小,他说:“0.88中含有88个0.01,0.90中含有90个0.01,1.20中含有120个0.01,1.15中含有115个0.01,所以1.2米>1.15米>0.9米>0.88米。
(你看,多好的想法,由此我也开了眼界,明白了作为教师要学会蹲下来倾听学生的交流,从学生的课堂生成中领悟出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来。)13没想到在我表扬了王翔之后,又有学生提出了别的方法:第二学1414151516161717四、教会学生在预习中积极观察、独立思考读题中遇到的问题,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并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交流。新课标中多次提到:1、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2、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3、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践。18四、教会学生在预习中积极观察、独立思考读题中遇到的问题,学会我认为:预习中既要积极思考问题,又要学会看、听懂别人发言(包括学习伙伴的话)和要用自己的话来进行表达理解的过程。因为:1、作为教材或练习中的内容(客体),在人的大脑(主体)经过加工充分思考找到合适的答案,并且让不同的学生个体有不同的认识;2、现有教材例题中编者以学习伙伴的对话方式启示了多种解题方法,要及时引导学生去读懂;3、作为一名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孩子们的话他们自己容易听懂,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将想到的看法说出来,并且用适合学生听的“学生口气”来讲;19我认为:预习中既要积极思考问题,又要学会看、听懂别人发言(包4、我们以前采用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课堂中往往引导大家从一个方向去思考,用一种教师的官方语言来表达,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未对问题进行深加工。尽管经过了许多次的重复机械训练,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却成了悬空的目标,这些的教训我们要引以为戒;5、课堂合作交流就是希望学生们敢于在课堂上发言并且有话可说,而且能听清他人的表达的意见。在交流过程中虽然同学对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会有不同的见解,但在热烈地讨论中可以产生共鸣,达成统一的认识。
为此,我围绕这个目标进行了一些实践。204、我们以前采用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课堂中往往引导大1、我看懂了:同学们正在进行广播操比赛。2、有效信息:①每个方阵中有8行,每行有10人;②3个方阵人数一样多;③问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3、我会编题:学校进行广播操比赛,分为三个方阵,每个方阵有10排,每排有8人,问3个方阵有多少人?案例2: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例1。211、我看懂了:同学们正在进行广播操比赛。案例2:小学三年级数1、我读懂了:同学们在举行体操比赛。2、有效信息:①每个方阵中有8行,每行有10人;②3个方阵人数一样多;③问3个方阵共有多少人?我会编题:学校进行体操比赛,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8人,问3个方阵有多少人?这句话告诉我3个方阵的人数一样多。我读懂了:它的意思是10排乘以每排8人再乘以3个方阵就等于3个方阵的人数,它是综合式。221、我读懂了:同学们在举行体操比赛。这句话告诉我3个方阵的人我的课前预习目标就是:1、看、读懂例1的图文内容,抓住学习伙伴的话认真思考。2、找出题中的数学有效信息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来,读懂、应用有效信息重新编题。3、读懂例题中的几种不同解法并用自己的话讲明白。第一学习小组汇报:我们看懂了:1、同学们正在进行广播操比赛。2、有效信息:①每个方阵中有8行,每行有10人;②3个方阵人数一样多;③问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3、我会编题:学校进行广播操比赛,分为三个方阵,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问3个方阵有多少人?(你看学生抓住课本现有资源进行了认真探究,观察的非常详细并有了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话表达得很清楚。)
23我的课前预习目标就是:1、看、读懂例1的图文内容,抓住学第二学习小组汇报:我们读懂了:1、同学们在举行体操比赛。2、有效信息:①每个方阵中有10排,每排有8人;②3个方阵人数一样多;③问3个方阵共有多少人?我会编题:学校进行体操比赛,分成3个方阵,每个方阵有10排,每排8人,问3个方阵有多少人?(这里,他们在学习伙伴的启发下进行了积极思维,学会了用自己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分别用“行”和“排”两个完全不同的量词来表达。同一个问题两个小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找到了不同的解决办法,在学到新方法的同时也给了同学们启发:只要肯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
24第二学习小组汇报:我们读懂了:1、同学们在举行体操比赛。你看了上面两组的这些汇报,觉得同学们还听不明白吗?当时的课堂反应非常好,大家都好像听到了熟悉的语言,听到了大家心中要说的话,当时就有同学指出了汇报中的几个小错误,同时大家都从眼神中露出会意的表情。因为同学们都用了自己的语言来表达题意,作为同龄人当然很容易接受。上面2个小组,既采用了“学习伙伴”启发的方法,又从另一个角度说出了另一种编题的办法。
这种课堂生成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们的学习方法不仅仅是书本和老师传授的,真正好的学习方法来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现和探究过程中的领悟。本例中以“排”为单位来观察和计算也是一种极合理的计算方法。25你看了上面两组的这些汇报,觉得同学们还听不明白吗?当时的我就本例引导大家遇到问题要深入思考,明白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思考,就会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第三学习小组就引伸出另外两种解题方法:A、①先求3个方阵有多少行?8×3=24(行),算理:有3个方阵,每个方阵有8行,8×3就是3个方阵的行数;②再求3个方阵有多少人?24×10=240(人)算理:每个方阵24行,每行10人,24×10就是3个方阵的人数;B、①先求3个方阵有多少排?10×3=30(排),算理:每个方阵有10排,有3个方阵就是3个10相加等于30排;②再求3个方阵有多少人?8×30=240(人),算理:(略),你读了以后肯定会认定这两种解题方式学生都很容易接受,并且其中的思路很明显。26我就本例引导大家遇到问题要深入思考,明白从不同的角
第1学习小组的两个解题方法是依据书上“学习伙伴”的话来做的,其中一个是以每个方阵中从行的角度观摩分成2步计算的。另一个是用综合式的方法。其它小组的解题方法都是大家通过交流讨论悟出来的。我之所以极力在课堂中强调学生尽可能用自己的话说题,用自己的话来表达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把“学习伙伴”的话弄明白。通过学生通俗易懂的言语交流来引起大家对学习的兴趣和提高课堂合作交流的效率,是因为学生在用这种预习方法给课堂有效教学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其中“学习伙伴”的话起了举一反三的关键引导作用。
27第1学习小组的两个解题方法是依据书上“学习伙伴”的话来做五、预习要充分用好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课本的作用能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效果当然好,但目前绝大部分农村小学还不具备这种条件。我们可以充分用好当前的教材,因为:
(1)教材中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圈紧扣在一起,都是孩子们熟悉的事,所举例容易被学生接受。
(2)例题和练习题多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形象的画面和有趣的对话来布置教学情景,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
(3)现在的教材都采用启发式的手段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思考方式来读懂课文,而不是过去的“灌输式”学习方式。28五、预习要充分用好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课本的作用能利用多(4)教学内容的编排虽以单元的形式出现,但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和数学的内容编排都具有显著的整体性,是围绕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交际的基本能力,让学生养成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阅读、倾听、表达和交流、发展合作的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和创造潜能为目的进行的。
(5)小学数学中有两条线索,一是数学知识的线索,这是明线,另一条就是数学思想方法,是一条暗线,它是编者写教材的指导思想蕴含了多种学习方法,在学习中领悟学习方法是课堂教学的目的,也是编者编写教材的目的。所以我认为与其千方百计地寻找和自创其它好的课堂教学设计,不如真正地花时间去读懂现有教材,走进编者的心灵,借编导老师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来上好每一堂课。29(4)教学内容的编排虽以单元的形式出现,但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我听懂了:喇叭声中告诉一个有效信息:这个团体操有60人表演。详细看图:60人分成了2组,每组中有5个小圈围成。“学习伙伴”及时提出了问题:“每个圈有多少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她们又及时进行了图的启发:左边的女同学说:“60÷2=30,30÷5=6”就是启发大家分2步思考用除法来做。右边的男同学说:“60÷2÷5=6,每个小圈有6人。”就是引导大家用综合式的思路来思考。你看教材中的指导够详细了吧!案例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例230我听懂了:喇叭声中告诉一个有效信息:这个团体操有60人表演。课本情境图中2组同学在进行扇子舞表演,喇叭声中告诉一个有效信息:这个团体操有60人表演,由于图中是孩子们的表演就很吸引学生们的注意.详细看图,每组中有5个小圈围成,“学习伙伴”及时提出了问题: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且又及时进行了图意思考的启发:左边的女同学说:“60÷2=30,30÷5=6”就是启发大家分2步思考用除法来做。右边的男同学说:“60÷2÷5=6,每个小圈有6人。”就是引导大家用综合式的思路来思考。你看教材中的指导够详细了吧!
我是这样使用教材的:在课前预习中给学生以预习提纲的方式,指导大家就例2的基本素材用自己的话写出你从中找到的数学有效信息。(1)有60人表演团体操;(2)分成了2组,每组又分成了5个小圈。31课本情境图中2组同学在进行扇子舞表演,喇叭声中告诉一个有(3)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再根据现有的有效信息编题,然后抓住题意用线段图表达出来。根据学习伙伴上面的引导分成2步来列式计算:
a、每个小组有多少人?60÷2=30(人)
b、每个小圈有多少人?30÷5=6(人)
?人60人30人?人32(3)求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再根据现有的有效信息编题,然后抓住并引导学生及时说了算理:a.把60人分成2组就是把60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b.把30分成5个小圈就是30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30÷5=?例2中告诉学生怎样分步解决将一个数二次平均分配的生活实际问题,由于它采用的是学习伙伴的口气和吸引儿童的图象,所以学生们乐意接受且学习效果高。我们班有三分之二的同学可以在课前预习中读懂例题,能够用自己的话把解题的过程和算理说(写)出来,再通过合作交流的手段就能够让绝大部分同学自主地接受例2中的解答方法及课堂生成的新办法。接着课文中安排的“做一做”和练习题也是以启发的方式来出题,以启迪学生思维为目的来编题,通过课本练习中的几种类型的作业完成过程,本单元的知识要点同学们就掌握得差不多了。33并引导学生及时说了算理:a.把60人分成2组就是把6预习要防止几种倾向:
1、给学生课前布置预习任务,没有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认为课前预习仅是简单的复制,动员学生充分利用参考书,学生靠抄购买的参考资料,准备的东西雷同。这种做法要坚决杜绝。
2、由于学生没有领会预习的方法,强制性要求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准备。迫于教师的重压,书上是写了,有些同学还写了许多,却都是一些废话,课堂中的交流展示是一些很普通的东西,耽误了课堂教学时间。34预习要防止几种倾向:1、给学生课前布置预习任务,没有教会3、同一小组内的课前预习内容一致,是在大组长的指导下完成的,缺乏学生个人的思想,这样预习下的合作交流“只能培优,不能普九”。4、由于老师的课前预习指导不到位,造成学生对学习不深入,在预习过程不能用自己的话诠释学习体会,只能抄书上或参考书中的答案来敷衍。这样预习后合作交流产生不了思维碰撞的火花和吸引学生的课堂氛围,学习效果低下,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情趣。353、同一小组内的课前预习内容一致,是在大组长的指导下完成我的做法:1、先让大家从理论上了解怎么进行有效课前预习,然后老师手把手地教会大组长按预习目标去找到相关内容,教会他们在课本上进行预习的步骤、方法、格式,传授预习经验,并同步教会大组长进行小组和班级合作交流实践。
2、让大组长实践课堂展示,领悟老师刚刚教会的课前预习内容对汇报的作用。同时体会做好预习方法。大组长会了再在课堂让大组长一对一教会小组长,并指导实践课堂展示。在小组长们基本熟悉的前题下再带领大家行动起来。
3、在组长们基本熟悉的前题下再带领全班学生行动起来。36我的做法:1、先让大家从理论上了解怎么进行有效课前预习,
我的课前预习做法有一点是和他人有所不同的:预习拒绝从教辅资料或参考书上抄标准答案!
我认为标准答案会制造思想的懒汉,更将窒息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现在许多学校都有导学案。好的导学案,就在于不给答案只提示思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完善答案,否则就把学生的思想“圈”住了。因此,我坚决反对学生使用带有标准答案的辅助材料进行预习。我认为任何人都有惰性。如果有了现成答案,何苦千方百计去寻找新的东西呢?37我的课前预习做法有一点是和他人有所不同的:预习拒绝从教辅
这样“裸学”式预习会带来两个结果:一,学生没有近路可走,只得老老实实去读书;二,给学生一个信念:对某个事情事物的认识有自己的想法就是好的。
这就如小孩学步,开始踉踉跄跄,后来就能独立走,再后来就学会跑了。学生一开始只能表达一点自己浅显甚至不着边际的想法,后来说得多了,就各有各的观点,有的就有交叉,有交叉就有闪光点,他们对某个计算题、操作题、应用题逐渐就有了自己独特的认识。有了自己的解法,达到一定的思想境界,他们就会自觉、广泛地去查阅资料来验证或和同学讨论,批判性地看问题、找答案。38这样“裸学”式预习会带来两个结果:一,学生没有近路可走谢谢大家!39谢谢大家!39谈小学数学课前有效预习
40谈小学数学课前有效预习1赖配根主任在《思想照亮课堂》中对我的课堂做了以下评价:“听一听刘忠民和他团队的课,就不难发现:尽管其形式不过是让学生自己展示、合作、交流,教师退居幕后,可是课堂秩序之井然,学生发言之深刻独到,生生交流之深之广,都与一般所谓的新课改课堂不同。
这样的课堂可以用两个词概括:活跃、深刻。
因为这一模式抓住了教学的两个“牛鼻子”:一是竭尽全力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二是千方百计让学生学会合作,在对话合作中共同成长。”41赖配根主任在《思想照亮课堂》中对我的课堂做了以下学生为什么要进行课前预习(1、新课改的基本精神是要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预习习惯,学生就能不断地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逐步培养一种探索的精神,这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2、我们都希望学生在课堂中能主动积极发言,能说会道的学生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要让学生在课堂敢说、能说、会说,前提就是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对学习内容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并初步形成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上才能畅所欲言、思维碰撞、激发灵感。42学生为什么要进行课前预习(1、新课改的基本精神是要激活学生的(3、我们的教学模式一个核心要义:让学生习惯乃至热爱独立思考,并以呈现自己独特的思想为荣——就是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因为自学是展示之本,展示是课改之魂。课堂的精彩在于学生,学生的精彩表现在于自学。而“课前预习”,是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手段。(4、预习可以查缺补漏、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促进课堂有效生成,张扬学生个性,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43(3、我们的教学模式一个核心要义:让学生习惯乃至热爱独立思考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一、课前预习要有一定的要求
1、教师在尊重学生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和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的原则上,课前预习也要由易到难,由扶到放,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课前预习目标设计,精心设计预习题,有效地检查评价,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学习习惯上得到沉淀,在学习方法上得到不同的收获。
2、教师的课前预习内容要规范化,还要根据学生的现有的知识程度和学习特点来制定。课前预习内容要有可操作性,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口、手等器官的作用,还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大脑充分地运转,使其养成边读边想边写的良好习惯。切实要求学生亲自参与并主动去做,逐渐养成未预习不入课堂的习惯。44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一、课前预习要有一定的要求
1、二、要先让学生体验预习的好处,尝到它的甜头,自主地进行有效预习。“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能产生的效果,在于课堂中在老师的有效组织和引导下,学生在充分的课前预习准备的情况下,通过学生之间真正的合作交流过程,让学生在熟悉的教学情景里,以愉悦的心情在课堂讨论中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在听、说、想、写等综合性合作交流过程中收获知识,领悟学习方法。它的有效性展现必须建立在学生课前有效预习的前提和基础上,没有学生的课前充分准备工作就没有课堂上显著的教学效果。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的前期阶段,要先指导学生在课堂内进行集体预习,先让学优生进行配合示范,再让其他学生模仿尝试或重复尝试,使全班学生了解只要按老师教的方法预习并不难,而且这样预习后上课就有话说,敢发言。学生开始时尝到了预习的甜头,之后就会主动去预习了。
45二、要先让学生体验预习的好处,尝到它的甜头,自主地进行有效预
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看懂课本”最重要,新课标数学教材例题中的图文信息就是按“先学后教”思路编写,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学会看、读懂并理解课本例题,完成自主学习任务。每当接手一个新班,我们第一要做的就是教会学生预习。不是简单告诉学生预习的方法,而是老师把自己怎么学习的过程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懂得独立自主操作。三、课前预习必须教会学生如何“看懂课本”。46小学生数学课前预习“看懂课本”最重要,新课标数学案例1:小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例2的课前准备。(p90页)
预习目标是:看、读懂例2图文的内容,抓住例题中学习伙伴的启发来找到小数比较大小的几种方法,并用自己的话写在书上。(请详看箭头方框中的内容)
47案例1:小学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例2的课前准备。(p题目中是用统计表写了4位同学的跳远成绩,分别是小明0.9米、小刚1.2米、小强1.15米、小林0.88米,学习伙伴要求你帮忙排出名次)。右边的女同学的方法是将这些数量都化成了复名数来比较。0.9米=90厘米,1.2米=120厘米,1.15米=115厘米,1.2米=120厘米,因为120>115>90>80,所以排名为小刚第一,小强第二,小明第三,小林第4。48题目中是用统计表写了4位同学的跳远成绩,分别是小明0.9米、看懂图中的皮尺刻度,先找到0.8米,因为0.8米=80厘米,他们很快找到了。0.08米=8厘米,0.88米=0.8米+0.08米,它在尺子上的刻度用红点标上记号。同样的办法让大家去找0.9米、1.15米、1.2米,49看懂图中的皮尺刻度,先找到0.8米,因为0.8米=80厘米,
例题的思路:
方法一:0.9米=90厘米,1.2米=120厘米,1.15米=115厘米,1.2米=120厘米,因为120>115>90>80,所以排名为小刚第一,小强第二,小明第三,小林第4。注意点:比较大小单位必须统一。
方法二:中间的小男孩想到的方法是在皮尺上来比较。我要大家先看懂图中的皮尺刻度,先找到0.8米,因为0.8米=80厘米,他们很快找到了。0.08米=8厘米,0.88米=0.8米+0.08米,它在尺子上的刻度用红点标上记号。同样的办法让大家去找0.9米、1.12米、1.2米,并请大家把做的过程写在小黑板上。50例题的思路:11
方法三:右边的女同学的方法是将这些数量都化成了复名数来比较,大家读了女同学的话:“1.2米是1米20厘米……”就明白了她的意图(我纠正了书上的说法“1.2米是1米2分米……”,并向大家说明了纠错的道理)。在我的引导下方法出来了:1.2米=1米20厘米、1.15米=1米15厘米、0.9米=90厘米、0.88米=88厘米。因为1米20厘米>1米15厘米>90厘米>80厘米,所以小刚第一名、小强第二名……。
同时我还引导大家从分数的角度来思考,果然王翔同学讲了他的思想,因为牵涉到带分数,我就劝停了,同时表扬了他积极思考、爱动脑筋。经过详细的课前预习指导,学生就大致了解了预习的基本方法和过程。51方法三:右边的女同学的方法是将这些数量都化成了复名数来比没想到在我表扬了王翔之后,又有学生提出了别的方法:第二学习小组的王浩同学就说了一种不同的方法来比较例2中数量的大小,他说:“0.88中含有88个0.01,0.90中含有90个0.01,1.20中含有120个0.01,1.15中含有115个0.01,所以1.2米>1.15米>0.9米>0.88米。
(你看,多好的想法,由此我也开了眼界,明白了作为教师要学会蹲下来倾听学生的交流,从学生的课堂生成中领悟出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来。)52没想到在我表扬了王翔之后,又有学生提出了别的方法:第二学5314541555165617四、教会学生在预习中积极观察、独立思考读题中遇到的问题,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并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交流。新课标中多次提到:1、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2、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3、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践。57四、教会学生在预习中积极观察、独立思考读题中遇到的问题,学会我认为:预习中既要积极思考问题,又要学会看、听懂别人发言(包括学习伙伴的话)和要用自己的话来进行表达理解的过程。因为:1、作为教材或练习中的内容(客体),在人的大脑(主体)经过加工充分思考找到合适的答案,并且让不同的学生个体有不同的认识;2、现有教材例题中编者以学习伙伴的对话方式启示了多种解题方法,要及时引导学生去读懂;3、作为一名有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孩子们的话他们自己容易听懂,我们就要引导学生将想到的看法说出来,并且用适合学生听的“学生口气”来讲;58我认为:预习中既要积极思考问题,又要学会看、听懂别人发言(包4、我们以前采用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课堂中往往引导大家从一个方向去思考,用一种教师的官方语言来表达,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未对问题进行深加工。尽管经过了许多次的重复机械训练,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却成了悬空的目标,这些的教训我们要引以为戒;5、课堂合作交流就是希望学生们敢于在课堂上发言并且有话可说,而且能听清他人的表达的意见。在交流过程中虽然同学对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会有不同的见解,但在热烈地讨论中可以产生共鸣,达成统一的认识。
为此,我围绕这个目标进行了一些实践。594、我们以前采用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课堂中往往引导大1、我看懂了:同学们正在进行广播操比赛。2、有效信息:①每个方阵中有8行,每行有10人;②3个方阵人数一样多;③问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3、我会编题:学校进行广播操比赛,分为三个方阵,每个方阵有10排,每排有8人,问3个方阵有多少人?案例2: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例1。601、我看懂了:同学们正在进行广播操比赛。案例2:小学三年级数1、我读懂了:同学们在举行体操比赛。2、有效信息:①每个方阵中有8行,每行有10人;②3个方阵人数一样多;③问3个方阵共有多少人?我会编题:学校进行体操比赛,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8人,问3个方阵有多少人?这句话告诉我3个方阵的人数一样多。我读懂了:它的意思是10排乘以每排8人再乘以3个方阵就等于3个方阵的人数,它是综合式。611、我读懂了:同学们在举行体操比赛。这句话告诉我3个方阵的人我的课前预习目标就是:1、看、读懂例1的图文内容,抓住学习伙伴的话认真思考。2、找出题中的数学有效信息并用自己的话写出来,读懂、应用有效信息重新编题。3、读懂例题中的几种不同解法并用自己的话讲明白。第一学习小组汇报:我们看懂了:1、同学们正在进行广播操比赛。2、有效信息:①每个方阵中有8行,每行有10人;②3个方阵人数一样多;③问3个方阵一共有多少人?3、我会编题:学校进行广播操比赛,分为三个方阵,每个方阵有8行,每行有10人,问3个方阵有多少人?(你看学生抓住课本现有资源进行了认真探究,观察的非常详细并有了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话表达得很清楚。)
62我的课前预习目标就是:1、看、读懂例1的图文内容,抓住学第二学习小组汇报:我们读懂了:1、同学们在举行体操比赛。2、有效信息:①每个方阵中有10排,每排有8人;②3个方阵人数一样多;③问3个方阵共有多少人?我会编题:学校进行体操比赛,分成3个方阵,每个方阵有10排,每排8人,问3个方阵有多少人?(这里,他们在学习伙伴的启发下进行了积极思维,学会了用自己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分别用“行”和“排”两个完全不同的量词来表达。同一个问题两个小组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并找到了不同的解决办法,在学到新方法的同时也给了同学们启发:只要肯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
63第二学习小组汇报:我们读懂了:1、同学们在举行体操比赛。你看了上面两组的这些汇报,觉得同学们还听不明白吗?当时的课堂反应非常好,大家都好像听到了熟悉的语言,听到了大家心中要说的话,当时就有同学指出了汇报中的几个小错误,同时大家都从眼神中露出会意的表情。因为同学们都用了自己的语言来表达题意,作为同龄人当然很容易接受。上面2个小组,既采用了“学习伙伴”启发的方法,又从另一个角度说出了另一种编题的办法。
这种课堂生成给了我很大的启示:我们的学习方法不仅仅是书本和老师传授的,真正好的学习方法来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现和探究过程中的领悟。本例中以“排”为单位来观察和计算也是一种极合理的计算方法。64你看了上面两组的这些汇报,觉得同学们还听不明白吗?当时的我就本例引导大家遇到问题要深入思考,明白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思考,就会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顺着这个思路想下去,第三学习小组就引伸出另外两种解题方法:A、①先求3个方阵有多少行?8×3=24(行),算理:有3个方阵,每个方阵有8行,8×3就是3个方阵的行数;②再求3个方阵有多少人?24×10=240(人)算理:每个方阵24行,每行10人,24×10就是3个方阵的人数;B、①先求3个方阵有多少排?10×3=30(排),算理:每个方阵有10排,有3个方阵就是3个10相加等于30排;②再求3个方阵有多少人?8×30=240(人),算理:(略),你读了以后肯定会认定这两种解题方式学生都很容易接受,并且其中的思路很明显。65我就本例引导大家遇到问题要深入思考,明白从不同的角
第1学习小组的两个解题方法是依据书上“学习伙伴”的话来做的,其中一个是以每个方阵中从行的角度观摩分成2步计算的。另一个是用综合式的方法。其它小组的解题方法都是大家通过交流讨论悟出来的。我之所以极力在课堂中强调学生尽可能用自己的话说题,用自己的话来表达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把“学习伙伴”的话弄明白。通过学生通俗易懂的言语交流来引起大家对学习的兴趣和提高课堂合作交流的效率,是因为学生在用这种预习方法给课堂有效教学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好处,其中“学习伙伴”的话起了举一反三的关键引导作用。
66第1学习小组的两个解题方法是依据书上“学习伙伴”的话来做五、预习要充分用好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课本的作用能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效果当然好,但目前绝大部分农村小学还不具备这种条件。我们可以充分用好当前的教材,因为:
(1)教材中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圈紧扣在一起,都是孩子们熟悉的事,所举例容易被学生接受。
(2)例题和练习题多采用了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形象的画面和有趣的对话来布置教学情景,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
(3)现在的教材都采用启发式的手段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思考方式来读懂课文,而不是过去的“灌输式”学习方式。67五、预习要充分用好教材,最大限度地发挥课本的作用能利用多(4)教学内容的编排虽以单元的形式出现,但整个小学阶段语文和数学的内容编排都具有显著的整体性,是围绕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交际的基本能力,让学生养成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阅读、倾听、表达和交流、发展合作的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和创造潜能为目的进行的。
(5)小学数学中有两条线索,一是数学知识的线索,这是明线,另一条就是数学思想方法,是一条暗线,它是编者写教材的指导思想蕴含了多种学习方法,在学习中领悟学习方法是课堂教学的目的,也是编者编写教材的目的。所以我认为与其千方百计地寻找和自创其它好的课堂教学设计,不如真正地花时间去读懂现有教材,走进编者的心灵,借编导老师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来上好每一堂课。68(4)教学内容的编排虽以单元的形式出现,但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我听懂了:喇叭声中告诉一个有效信息:这个团体操有60人表演。详细看图:60人分成了2组,每组中有5个小圈围成。“学习伙伴”及时提出了问题:“每个圈有多少人?”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她们又及时进行了图的启发:左边的女同学说:“60÷2=30,30÷5=6”就是启发大家分2步思考用除法来做。右边的男同学说:“60÷2÷5=6,每个小圈有6人。”就是引导大家用综合式的思路来思考。你看教材中的指导够详细了吧!案例3: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解决问题例269我听懂了:喇叭声中告诉一个有效信息:这个团体操有60人表演。课本情境图中2组同学在进行扇子舞表演,喇叭声中告诉一个有效信息:这个团体操有60人表演,由于图中是孩子们的表演就很吸引学生们的注意.详细看图,每组中有5个小圈围成,“学习伙伴”及时提出了问题:每个小圈有多少人?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且又及时进行了图意思考的启发:左边的女同学说:“60÷2=30,30÷5=6”就是启发大家分2步思考用除法来做。右边的男同学说:“60÷2÷5=6,每个小圈有6人。”就是引导大家用综合式的思路来思考。你看教材中的指导够详细了吧!
我是这样使用教材的:在课前预习中给学生以预习提纲的方式,指导大家就例2的基本素材用自己的话写出你从中找到的数学有效信息。(1)有60人表演团体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0068-2-83:2025 EN-FR Environmental testing - Part 2-83: Tests - Test Tf: Solderability test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for surface mounting devices (SMD) by the wettin
- 【正版授权】 IEC/IEEE 80005-1:2019/AMD1:2022 EN-FR Amendment 1 - Utility connections in port - Part 1: High voltage shore connection (HVSC) systems - General requirements
- 2025至2030中国甲硫氨酸甲磺酰氯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理发行业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评估分析
- 成人推拿培训课件
- 学习动力与教学效果的关联性研究
- 企业智慧交通系统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 教育行业劳动法规定解读
- 儿童健康教育的全面普及与提高研究
- 企业与政府协作推动的智慧城市治理策略研究
- 物业经理接待日制度
- 数独教案-完整版
- 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安全培训
- 后厨管理制度与章程内容
- 【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2 知识点默写小纸条(空白默写版)
- 情景与情境的区别与联系
- 公务员考试经验分享培训课件
- (高级)数据安全管理员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实操题
- 初三化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 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服务合同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