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说课稿_第1页
《三国鼎立》说课稿_第2页
《三国鼎立》说课稿_第3页
《三国鼎立》说课稿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国鼎立》说课稿胡素青三个方面:说教材、说教学流程、说特色说教材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的重点课。本课主要介绍了国家从分裂到局部统一的过渡时期的历史,上承汉文化,下启西晋统一全国。教材内容比较单薄,对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不足。我利用多媒体来开发课程资源,采用地图在课件上的直观呈现来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表现欲强、思维活跃。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事物的认识常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课件中我主要用地图和图片来使抽象历史形象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时间、特点、结果和影响;②魏、蜀、吴三国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以及三国经济发展概况;③通过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来体验学习中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过程。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读图能力;通过学生搜集资料、讲等讲叙作战过程等形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展示自我的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认识到每一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客观条件。但是,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特别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主观能动性也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还激发学生渴望统一、热爱和平的情感。使学生形成主动了解历史知识、研读历史资料的愿望,形成古为今用运用历史经验的愿望。4、教学重难点分析(1)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我突出重点的策略是看图说史强化记忆。(2)难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中曹操一胜一负的原因。难点难在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分析和综合能力,突破的关键在于牢牢把握“论从史出”的利刃。说教学流程1、教学方法为了顺利实现目标,突破重难点,结合学生认知规律,我选择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拓展延伸”的学法。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关键在于: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还原历史,组织学习活动。2、过程设计教学过程的三环节实质是:导入—新授—拓展。共七个环节,分别如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教学环节一情境导入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目的: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本课学习。

教学环节二:展示教学目标目的:让学生了解教学目标,明白本课学习要求

教学环节三:学生自主学习,首先突破本课重点。

这个环节,我让学生合作学习,从课本中提取相关信息,完成填表竞赛卡,暂不评价学生的合作学习成果,让学生随学习深入自主校对。这样来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实现初步感知。

教学环节四:

教学环节五:生生互动,合作探究,有效突破难点

教学环节六:拓展延伸,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

幻灯片定格在《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上,并结合右边两则材料,回答材料后面的两个问题,学生回答后,再问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北方有实力的割据政权有哪些?(让学生通过感性了解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理性认识人民对和平统一的向往。明确袁、曹势力,引出曹操为统一北方壮大势力而采取了哪些措施?)难点突破:曹操在两次战役一胜一败的原因。分三步探究:(1)、官渡之战前袁绍和曹操的实力对比如何?结果如何?

(2)、赤壁之战前曹操和孙刘的实力对比又如何?结果如何?

(3)、曹操在这两次战役中分别是一胜一败,你认为原因有哪些?说明了什么?这个难点并不难:官渡之战中曹操善于用人,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战略战术应用得当。如接受许攸的建议,突袭火烧袁绍大军粮草。赤壁之战中曹操自恃自己实力强大,骄傲轻敌,战略战术应用错误。如战船用铁链连接,遭到孙刘火攻。说明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强大,也没有绝对的弱小。只要谋划得当,弱者同样可以战胜强敌;也说明骄兵必败,得人才者得天下。目的:通过对曹操在两次战役中一胜一败原因分析,培养综合分析、总结归纳能力、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人才意识。

拓展延伸一:通过对两场战争曹操一胜一败原因的分析,拓展延伸请同学们思考: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学生回答,我归纳总结:①谦虚谨慎,骄傲必败;②重视利用自然条件;③培养观察思考的习惯;④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提醒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拓展延伸二:对三国鼎立影响的评价。有人说,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它结束了东汉末年长期的黑暗统治和军阀混战,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同时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国都采取了一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不仅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也揭开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序幕,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为我国当时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因此是历史的进步。也有人说,三国鼎立打破了我国封建社会从秦朝到东汉长达400余年的大一统时期,是历史的倒退。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告诉学生:首先,三国鼎立局面形成,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的必然结果,它结束了东汉末年长期的黑暗统治和军阀混战,实现了几个大范围的局部统一。同时,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国都采取了一些措施,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因而分裂中也孕育了统一的因素。不仅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也揭开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序幕,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为我国当时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因此是历史的进步。目的:培养学生历史辩证思维能力、科学评价历史事件能力。

教学环节六、小结:梳理巩固师生共同回顾,图文示意,梳理板书。1、启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完成了局部统一,相对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是历史的进步,也为后来西晋完成统一打下了基础。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归纳出“一种局面、两大战役、三国鼎立、四位人物、五个时间”的知识点。形象地展示了历史的发展脉络,帮助学生实现历史知识树的建构。教学环节七、达标测评选择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战役是()A.赤壁之战 B.城濮之战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2、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A.赤壁之战 B.三顾茅庐 C.官渡之战 D.巨鹿之战3、下列人物在三国时期中最先称帝的是()A.刘备 B.孙权 C.曹操 D.曹丕4、三国时,以今天南京作为都城是()A.东汉 B.魏 C.蜀 D.吴5、230年,孙权派卫温将军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即今天的()A.海南岛 B.台湾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6、三国时,为开发我国西南地区做出巨大贡献的是()A.曹操 B.曹丕 C.诸葛亮 D.孙权快速抢答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是谁?答:曹操。说出东汉末年的两次以少胜多的战役。答: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曹操生活在三国时期,这句话有没有错误?答:错。4、221年蜀国的建立者是诸葛亮,对吗?答:错,蜀国是刘备建立的。5、三国时期的夷州是指今天的什么地方?答:台湾。说特色我认为在这节课的设计上,突出了四大特色。1、充分运用多媒体,注重培养学生“动脑、动嘴、动手”能力,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既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在教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