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高原马铃薯生态气候条件分析_第1页
贵州高原马铃薯生态气候条件分析_第2页
贵州高原马铃薯生态气候条件分析_第3页
贵州高原马铃薯生态气候条件分析_第4页
贵州高原马铃薯生态气候条件分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高原马铃薯生态气候条件分析1.马铃薯生长发育对气象条件的要求马铃薯起源于南美洲气候冷凉的安第斯山山区。具有喜温凉湿润、喜光、不耐高温、十早的特性。但不同生育时期对温度、水分、光照的要求有一定差异。根据马铃薯生育特性,主要分为播种出苗、茎叶生长、块茎形成和块茎膨大期。1.1对温度条件的要求马铃薯性喜凉爽,不耐高温。在整个生育期间以平均温度竹一21°C为适宜,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温度的要求有一定差异。种薯在4一7C时开始萌芽,8一9C能正常发芽出苗,但出苗缓慢,12C以上出苗加快,18C出苗最快。茎叶生长的适宜温度在20C左右,温度低于7C停止生长,高于24C就会发生徒长,而且随着温度升高,呼吸作用加强,光合成的有机物质大量被消耗,基部叶片发黄脱落,叶面积减少,降低光合作用。当平均温度升至29C以上时,由于植株呼吸作用过强,引起生理失调,生长受阻。块茎形成和膨大期对温度反应敏感,要求适宜的温度为16一18C,高温对块茎增重不利,当温度为20C,块茎生长减慢,25C时块茎几乎停止生长,到30C完全停止生长。特别是夜间高温对块茎膨大非常不利,据研究,当日温30C,夜温17C时,平均每株块茎重为3659,而昼、夜温度均为23C时,平均每株块茎重只有1599,前者为后者的2.3倍。可见,高温和昼夜温差小,对马铃薯块茎膨大和高产影响是非常大的。1.2对光照条件的要求马铃薯是喜光作物,对光照的要求敏感。光照充足,特别是在强光下,光合作用增强,制造的有机物质较多,块茎形成较早,产量较高。但过强的光照,对植株生长也不利,尤其是后期容易衰老,生育期缩短,产量也不高。同时,马铃薯是短日照作物,在日照12一1311的条件下,块茎形成早,结薯期长,产量高。当日照在巧h以上时,茎叶生长繁茂,但结薯晚,产量下降。据研究,日照12h条件下,块茎形成可提早14d左右,同化作用比日照19h的高50%,同化产物向块茎输送速度也快5倍。但早熟品种对日照的反应不敏感,而晚熟品咱比较敏感,这是由于品种的特性决定的。1.3对水分条件的要求马铃薯的种薯由于本身含有75%以上的水分,在发芽全出苗期间可依靠其本身的水分发芽出苗;幼苗期间叶面积较小,需水也不多;现蕾至开花期块茎形成和膨大,需水量剧增,此时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50%以上。此时期水分充足,薯块膨大迅速,产量高;若缺乏水分,块茎膨大缓慢,影响高产,甚至会形成次生块茎和畸形薯。到了成熟期要求的水分又逐渐减少。据研究,在生长期中0一40cln土层内土壤湿度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80%为最适宜。全生育期的平均总雨量为3的一450Inln,分配均匀,就可获得丰收。2贵州高原马铃薯生态气候条件分析贵州地形复杂,高度相差悬殊,地域间气候差异大。因此,发展马铃薯生产要根据马铃薯生长发育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在结合当地热、水、光主要气候条件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合理布局,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2.1春马铃薯的热、水、光条件分析2.1.1温度条件贵州地势西高东低,中部高向南北倾斜,因而其温度分布呈现东高西低,中部低而南北高。西北部和中部海拔较高的地区,1一6月的温度都比较低,l月平均温度在4°C以下,6月平均温度在21r以下,气候温凉;南部、北部海拔以刀m以下地区1一6月的温度都比较高,1月平均温度多在7一10C之间,6月平均温度在24C以上,气候温热;其余地区的温度处于高寒地区和低热地区之间,气候温和。贵州高寒地区5,6月的平均温度非常适宜马铃薯块茎形成和膨大,在1700m以上的地区,7,8月的平均温度也在20C以下,春、夏、秋的生态气候条件都适宜马铃薯生育和优质高产。低热地区在3,4月的气候条件为适宜;一般地区以4,5月份为适宜。2.1.2降雨条件贵州雨量充沛,从春马铃薯生育期间的降雨总量看,1一6月各地均在3印一720lon之间,各月分布差异较大,1,2两月的降雨都不多,除东部地区和赤水河谷在30-以上外,其余大部份地区均在solnln以下;进人3月份除西北部降雨量不足3山几n外,其余地区多在30一60on之间,4月降雨多在印一l4()仙11之间,5月以后降雨更加充沛,多在140一Zoolnm之间。常年4,5月份的降雨量有利于马铃薯块茎形成和膨大。2.1.3光照条件贵州春马铃薯生育期间的日照时数在430一9701、之间。其地区分布为西南部多,东北部减少;l一6月西南部地区为570一97Oh,其余地区为4(X)—65Oh。2.2秋马铃薯的热、水、光条件分析2.2.1温度条件贵州秋马铃薯生育期间的温度呈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不同气候类型地区各月温度变化趋势不同,西北部高寒地区7,8月份的均温都在21C以下,to月均温在巧C以下,n月均温在9C左右;低海拔的高温地区8月均温在26C以上,到11月份的均温仍在13C以上;一般地区8月均温在21一25C之间,fl月均温在ro一13C之间。2.2.2降雨条件贵州秋马铃薯的降雨量呈由多到少的变化,8月各地降雨量在120-220-之间,9,ro月减少至70一15()~,11月为30一70〜之间;高寒地区9,ro月以及其它地区ro,fl月的降雨量多在50一130Inm之间,适宜马铃薯块茎形成和膨大对水分的要求。2.2.3光照条件贵州秋马铃薯生育期间(8—11月)的日照时数为430一55011,从夏到秋呈由多到少的变化,如8月多在170-2(X)h,9月多在110—14Oh之间,至10,11月多在50一120h之间。其地区分布是省的南部、西部边缘地区多,北部、东部边缘地区少,但差异不大。与春马铃薯比较,日照时数低值区的月平均时数,秋季比春季多;而高值区则春季比秋季多。3贵州栽培马铃薯的气候优势3.1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适宜马铃薯生长发育贵州大部份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3-17°C之间,年平均相对湿度在80%左右,这种生态气候条件非常适宜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贵州年降雨量为1《XX)—14《X)min之间,比华北平原将近多l倍,可见贵州的降雨量是非常充沛的,而且年际间变化不大。按照马铃薯全生育期要求的总降雨量300-450mln计算,则贵州各地春、秋季马铃薯生育期的降雨量均在350min以上。春马铃薯从3月下旬起,降雨量逐渐增多;秋马铃薯从10月中旬开始,降雨量明显减少,处于马铃薯生长发育对降雨量要求的适宜范围之内。3.2马铃薯生长季长,对高产稳产有利按马铃薯从播种一成熟收获作为全生育期,则春马铃薯全生育期达到110d左右,秋马铃薯达到7Od左右,就可获得较高产量。贵州马铃薯生长季(即从气温适宜播种一块茎成熟收获的天数)较长,春马铃薯在一般地区达到120—150d,高寒地区达140d以上,高温地区也有120d左右;秋马铃薯的生长季,全省各地均在lood左右。可见贵州大部份地区马铃薯的生长季是比较长的,不但能满足马铃薯生长发育的要求,而且容易获得高产稳产。3.3气候凉爽,利于块茎膨大和优质高产贵州大部份地区3一5月和9一11月的平均温度在ro一20C之间;西北部的高寒山区即使在盛夏季节的7,8月份,平均温度也在18一20C之间;低海拔的高温地区虽从5月开始平均温度在22C以上,夏季较炎热,但冬季不冷,即使在隆冬季节的l,2月份,平均温度也在7一10C之间,可以利用秋、冬、春季发展马铃薯生产。同时,高原面上经常有风吹拂,各月平均风速多在l一21记S之间。因此,气候显得特别凉爽,非常适宜马铃薯生长发育和块茎形成、膨大,可获得高产和优质。3.4日长较短,结薯早,结薯期长贵州纬度较低,日长(即日出全日人之间的时数)较短,3一5月日长多在11.5一13.sh之间,9一n月在ro.5一12.511之问,处于马铃薯块茎形成对日长要求的范围之内,有利于早结薯和结薯期较长。4马铃薯栽培的主要气象灾害贵州的气候条件对马铃薯栽培虽具有许多优势,但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性,常年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气象灾害。如冰雹、西部地区的春旱和低热地区的高温等都对马铃薯生产有一定影响。4.1冰雹灾害贵州境内终年均可出现降雹。据统计,全省平均每年有36.3d出现降雹,最多年有48d(1992年),最少有23d(1988年);一年中以春季(3—5月)降雹最多,出现频率高达76.1%,而夏、秋、冬各季均不到ro%;按月来说,4月份最多,出现频率为35.5%,其次是5月为21.2%,再次是3月为19.4%。降雹的地域分布是西北部、中部以西地区为多雹区,北部、南部及东部为少雹区。颗粒和密度较大的冰雹可以打掉植株叶子,影响生长发育,但马铃薯的再生能力较强,雹灾过后只要加强管理,仍可恢复生长。4.2西部地区的春旱灾害贵州西部和西南部地区,由于雨季较晚,常年均有春早发生。毕节一紫云一罗甸以西的各县春旱频繁,早情也最重,年平均春旱持续日数为20一30d,发生中早和重旱的频率达45%。由于十早缺水对块茎形成和膨大都非常不利,影响高产稳产和品质。4.3低海拔地区的高温危害贵州南部和赤水河谷地区,由于海拔较低,温度较高,对马铃薯生育不利。从4月下旬至9月下旬的旬均温都在20°C以上,夏半年有长达5个多月的温度较高,对块茎膨大不利。而且高温会使马铃薯长势变差,抗、耐病能力弱,易感染病毒,加速退化。高温还有利于某些病毒的繁殖和侵害。总的来说,高温对马铃薯产量和质量都有较大的影响。5马铃薯高产稳产的农业气象适用技术要获得马铃薯优质、高产、稳产,除选育良种,采用脱毒种薯、增施肥料和加强病虫害防治外,还必须根据各地的气候特点和变化规律,采取相应的农气技术和措施,才能趋利避害,夺取高产稳产和丰收。5.】掌握季节适时播种凡耕之本,在于适时。种马铃薯和种其它作物一样要抓住季节,适时播种,才能利于全苗、齐苗和块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膨大。根据春、秋季马铃薯播种一出苗对温度条件的要求进行分析得出:贵州一般地区春马铃薯在1月下旬一2月上旬播种,高寒地区在2月上、中旬播种,低热地区在l月播种为宜;秋马铃薯在一般地区8月中旬一9月上旬播种,高寒地区在8月上、中旬播种,1700m以上地区在7月下旬开始播种,低热地区在9月中、下旬播种为宜。此外,秋马铃薯播种期间温度较高,因此要选择土壤水分适宜,天气较稳定的阴天或晴天的早、晚时间播种,才有利于出苗、全苗和齐苗。5.2分厢、开沟种植马铃薯生育期间既怕涝、又怕旱,尤其是块茎成熟期间土壤渍水或过湿,都会造成降质和减产。我省春马铃薯成熟期间降雨量都很多,因此生产中要选择排灌良好的地块种植。同时要分厢打窝播种。地势较低而地下水位较高的田、土,要开好排水沟,要求边沟、腰沟和厢做到沟沟相通,以利于排水和灌溉,防涝抗早以及增加土壤的通透性,为块茎形成、膨大、提高产量品质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5.3高山留种,防止病毒感染和种薯退化贵州高原立体气候显著。气温随海拔升高而有规律降低,加上高山上的风速较大,因而高山上的温度较低,气候凉爽,日温差也较大,非常适宜马铃薯生长发育,植株生长健壮,抗病能力强,块茎较大,品质优。同时凉爽的气候条件还能抑制马铃薯病毒的感染和媒介活动的作用。因此用高山上栽培的薯块作种薯,可以大大减少马铃薯病毒感染,防止或减轻种薯的退化。5.4合理密植马铃薯同样要合理密植才能适时封行,充分利用热、水、光和土地资源,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和积累更多有机物质。同时封行之后,地面适当荫蔽,可降低地面温度,促进块茎生长,提高产量。播种过密,过早互相荫蔽,植株生育不良,产量不高。播种过稀,虽单株生育良好,但株数少,产量也不高。从贵州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看,马铃薯的种植密度,单作以5.2x1护一6.0x1护株/hn12,分带轮作以3.0x1护一4.5x1护/h时株为宜;肥沃土壤宜种稀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