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面价值和摊余成本_第1页
账面价值和摊余成本_第2页
账面价值和摊余成本_第3页
账面价值和摊余成本_第4页
账面价值和摊余成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账面价值和摊余成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它是典型的"脚踏两条船",在采用摊余成本核算时,还要考虑公允价值的变动.其实在本质上它是按照摊余成本进行计算,在资产计量上还是按照公允价值进行的.以公允价值后续计量,可以计提减值准备。股票投资:不涉及摊余成本的计算。账面余额=一级科目结余的金额,账面价值=账面余额一计提的减值准备。债券投资:由于溢价、折价或者交易费用计入了“利息调整”明细科目,需要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涉及摊余成本的计算。摊余成本不包括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只有债券类涉及到摊余成本的问题,摊余成本和账面价值的差异主要在于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资本公积的数),因为公允价值的变动是不影响摊余成本的,但影响账面价值。简单的说,如有分录中“资本公积”数还有差额,那么摊余成本和账面价值就不等,差额就是资本公积的数,如果资本公积都转出了,余额为0了,那么账面价值和摊余成本就会相等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公允价值变动的处理比较特殊,它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了资本公积,而不是计入损益,所以在价值大幅贬损的情况下,需要通过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以便把这个大幅的价值贬损额反映到利润表中去。可供出售的摊余成本和账面价值不一回事。因为这个时候帐面价值要考虑一般的公允价值变动,而摊余成本就不考虑了。因为他们隶属不同的计量属性。谨记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后续计量应是在摊余成本基础上调整至公允价值,且只适合债权投资;股权投资只有公允价值。2.初始计量通常只有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两类。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的,摊余成本是不考虑公允价值暂时性变动部分的账面价值,如果真正发生减值了,那么此时账面价值就是它的摊余成本四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和摊余成本四类金融资产包括:(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和应收账款;(4)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账面价值是为了与当期的公允价值进行比较的,而摊余成本则是为了衡量投资收益的。所以,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不需要考虑摊余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资和贷款以及应收账款的处理非常相似,并且其账面价值与摊余成本时刻相等。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中,股票是没有摊余成本的,债券有,并且不一定等于账面价值。比如,可供出售债券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升,应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这将影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但不影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摊余成本。摊余成本可以理解为我还没有赚回的钱。比如,2000年1月1日购入平价发行的5年期债券,面值1000元,支付价款1000(包含交易费用),票面利率10%,此时实际利率也是10%,年末支付利息,最后一年末支付最后一年的利息并且归还本金。2000年12月31日,收到利息100元,此时的摊余成本=购入价格*(1+实际利率)-利息,还是1000元。这1000元在时间坐标轴从左向右看是摊余成本,从右向左看是未来的本金和利息在此时的现值。也就是,摊余成本是这个时点上我还没有收回的投资,是未来收到资产在此时的现值。1.金融资产账面价值的就算公式?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持有至到期投资:初始投资金额+按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持有至到期减值准备贷款应收款项:成本-减值准备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股票:初始投资成本+/-公允价值变动-减值准备债券:初始投资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按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账面价值的计算公式?原价-折旧-减值准备金融资产摊余成本的计算公式?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摊余成本:初始投资金额+按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初始投资成本+按实际利率计算的投资收益-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应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摊余成本1、投资者购买债券,实际上就是借钱给发行债券的一方。那么借了多少钱呢?比如支付了1000元购买面值是1250元的债券,这个1000元就是借给对方的钱,也就是初期摊余成本——实际付的钱。2、 “摊余成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本金,即借出的本金,所以取得时贷:银行存款1000元,按面值计入“持有至到期投资 成本”1250元。两者的差额250元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资一一利息调整”,要在以后每期逐渐摊销掉,将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由实付数调为票面数一一实际付的钱+-摊销掉的(朝面值方向调)3、 投资者应该获得的利息收益,比如第一期利息,应该用“期初摊余成本1000*实际利率比如10%=投资收益100”,“实际利率”就是市场上真实的利率。而按“面值1250*票面利率比如6%=75”得到的是当期实际收到的利息。这样两者有了差额25元,就是当期应该摊销的利息调整。第二期期初的摊余成本(剩余本金)是多少呢?在第一期收到了75元利息,而实际应该获得100元的,说明还有25元没收回,则可以理解成又借给对方25元,那现在借出的本金就是原来的1000元加上25元=1025元了 应收利息(实际利率计算)与实收利息(票面利率计算)差额4、 把握住摊余成本就是本金,比如发行债券,是别人借给自己钱,则最初的摊余成本就是实际收到的钱,与面值的差额也计入“利息调整”,在以后各期计算利息费用时摊销。“分期付款超过正常信用期实质上有融资性质的”,也相当于借了对方的钱,因为自己没有实际支付就获得了资产,那么借了别人多少呢?可以是现在就全部付款的话应支付的金额,也可以是将未来的应付款项折现,这就是借到的钱,即期初摊余成本。5、 摊余成本就是,把收到的钱和付出去的钱分为本金和利息两部份。本金冲帐面,利息确认投资收益或是利息的支出。6、 一个万能的公式解决所有跟实际利率有关的内容:摊余成本=实际支出+(实际应收利息-现金流入)7、实际利率法讲白了就是把当时在贷方的那个持有至到期投资一利息调整那个二级科目,一步步调整到借方,最后归0,当然如果一开始在借方,就调到贷方,那你每一期应该调整多少呢,这个就需要计算,根据实际利率(投资收益)跟票面利率(应收利息)来计算,这个算出来的差额就是你这一期调整理的数额。所以呢,其实摊余成本就好象是利滚利,好比是假如我们这个钱不是买对方的债券,而是用来投资其它的东西,我们一开始的10000,实际利率10%算到一年后我们有多少钱呢,然后对方支付给我们的利息就好比是我们在这一年中,收回的钱,所以最后,摊余成本又得把这部分扣除,算出来的就是真正的年末的本金和。8、 如果你借钱,摊余成本就是你目前还要还多少钱给人家。如果你投资,摊余成本就是人家目前还欠你多少钱没还。9、 债券折价,每年付的息不够还实际产生的利息,利息未还清的部分追加本金,下年计息基础增加;债券溢价,每年付的钱大于按照市场利率实际产生的利息,相当于将利息都还了,多余的部分还了本金,下一年的计息基础也减少。摊余成本=应付本金余额=帐面价值=实际支出+实际(应收)利息-现金收入期初本金+期初本金*折现率(即当年利息费)-当年还款额=下午初本金=期初本金-当年还本额=长期应付款余额-期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算公允价值变动时,一般是计提减值,是按照要求计算的这个时点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比较,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比较特殊,账面价值不一定等于摊余成本,如果之前有公允价值变动,公允价值变动的部分计入了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面成本和摊余成本就相差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数额,如果之前没这科目,或者这个科目余额是0,账面价值就等于摊余成本,你第一个红字的地方,之前没有出现公允价值变动,没有转入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科目,所以2055。5,是这个时点的摊余成本,也是公允价值变动前的账面价值,经过这个时点之后,公允价值变动了25.5,转入了资本公积一一其他资本公积,这以后的摊余成本和账面价值就不相等了,相差25.5,后面的计算如果涉及到投资收益的计算,就要用摊余成本,如果涉及到资产减值的计算就用账面价值,按照这个道理,你第二个问题,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是账面价值和公允价值比较,第五问的利息调整是先按照摊余成本计算出投资收益82.22,取差额算出利息调整17.78,2014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是2055.5-17.78=2037.72,这个时候的账面价值按照1问时候说的道理,应该和这个时候的摊余成本相差25.5,所以2037.72-25.5=2012.22,其实你也可以换个角度理解,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都是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了,2013年12月31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2030,说明这个时刻的账面价值就是2030,2014年12月31日的账面价值就是2030减去2014年的摊销数17.78,因为2013年12月31日债券的摊余成本和账面价值相差了25.5,到2014年12月31日,摊余成本减去了2014年的摊销数17.78,要想这个时点的摊余成本和账面价值还相差25.5就要账面价值也减去相同的摊销数。说的不知道你清楚了没有。计算公允价值变动用账面价值,计算投资收益,用实际利率*期初摊余成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摊余成本不一定等于账面价值,其他的金融资产用摊余成本计算的,账面价值等于摊余成本顺便说下第七个问:你看之前两个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一个在借方一个在贷方,都是25.5,这样这个科目余额是0,按照我说的第一个问的道理,账面价值又和摊余成本相等了,1900是2014年12月31日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就是这个时点的摊余成本,所以1900就是2014年12月31日的摊余成本,也是这个时点的账面价值,到2015年12月31日,中间也没有吹按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所以2015年12月31的摊余成本也就是这个时点的账面价值,如果在某一个时点上给了摊余成本要你和公允价值比较计算减值,你要把摊余成本调整为账面价值,调整的依据就是之前的“资本公积一一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为什么会有实际利率?实际利率是多少?比如说我花100万购买面值为125万的债券,票面年利率为4.72%。意味着:我投入100万,将获得每年125*4.72%=5.9万的利息,及125万元的本金。说明:我投入除了按4.72%收取利息外,到搠时候我还额外收到25万元的本金。而这额外的份额并非我到期时候的一次性收入,而是因为我今天的投入100万,被投资公司在经后期间备合予我的收益(只不过这份收益并未按每期利息给我而已)。根据权责发生制,我们要做的就是把25万额外的收益摊到每一个会计期间。也就是说,我们每期的收益并非5.9万,而是(5.9万+25万应摊销至当期的金额)。那么,我的利率还是4.72%么?100万*实际利率=(5.9万+25万应摊销至当期的金额)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外,摊余成本就是账面价值,所以就上面举例,摊余成本就是每一期,被投资公司还欠我多少钱。既:100+100*实际利率-本期收到利息5.95人喜欢喜欢回应推荐喜欢只看楼主MementoMori(StayHorny,StayFetish.)2014-06-2006:47:35摊余成本=初始确认金额-已收回或偿还的本金土累计摊销额-已发生的减值损失。这个公式只是从会计账面上列示摊余成本的计算过程。很多人理解摊余成本有困难,从现金流贴现法估值来说,资产价值取决于未来现金流和折现率,摊余成本是假定折现率一直不变,资产(或负债)未来现金流折现到计量时点的价值。所以,采用摊余成本计量时,市场利率发生变化不影响计量结果,但预期现金流发生变化时(比如贷款或债券因信用风险导致无法按照预计收回现金),则按修订后的现金流和既定的折现率来计算摊余成本,这样可能就涉及到减值问题。每期的摊销金额=上期摊余成本x既定利率;减值金额则是倒推出来的:减值计提或冲回二计提前的账面摊余成本一本期末摊余成本。如果是公允价值计量,资产未来现金流和市场利率(折现率)变化两者都会影响到资产价值;而摊余成本计量只受到未来现金流变化影响,折现率在整个计量期间是固定的。赞回应MementoMori(StayHorny,StayFetish.)2014-06-2010:13:01余额宝每日收益是如何计算的?作者:刘燕来源:《互联网金融与法律》 时间:2014年06月06日07:44:48【摘要】乍一看来,余额宝每日报告收益匪夷所思。余额宝本质上是一个货币市场投资基金,而任何投资基金都是随市场而波动的,为什么余额宝能每日报告收益?这既是一个会计确认问题,更与监管政策的设计有关。【摘要】余额宝上线以来以低门槛、高收益而备受网民追捧,其“每日收益播报”尤其温暖贴心。余额宝本质是货币市场投资基金,其投资均为固定收益类债券,收益可以实现确定,且市值波动通常不大,因此通常可以通过“摊余成本法”确定其收益而忽略其市价波动。具体而言,余额宝播报的每日万份收益=每日基金已实现收益/基金份额x10000。余额宝的份额=前一日基金份额+本日申购份额-本日赎回份额+每日红利结转份额。基金每日已实现收益=每日收入-每日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基金的收益包括投资于各类短期固定收益类证券取得的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等。基金的费用则包括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等。当基金的投资组合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净值上显现出来,俗称“跌破面值”。目前各类宝宝类货币市场基金资产配置高度集中于银行存款,当存款提前支取不罚息优惠政策取消后,流动性风险可能引发利息缺口,值得投资人与监管者警惕。余额宝自2013年6月13日上线以来,以低门槛、高收益而备受网民追捧。对广大网民来说,余额宝的“每日收益播报”尤其温暖贴心,众多宝宝拥趸每日晨起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看看“今天又赚到的早点钱”,顿时拥有了一天的好心情。某种意义上,余额宝把一项金融交易变成了一场草根同欢乐的财富游戏。乍一看来,余额宝每日报告收益匪夷所思。余额宝本质上是一个货币市场投资基金,而任何投资基金都是随市场而波动的,为什么余额宝能每日报告收益?这既是一个会计确认问题,更与监管政策的设计有关。本文将对余额宝每日报告收益的机理进行介绍,以期为公众理解余额宝以及相关的监管争议扫清一些技术性障碍。一、每日报告收益的会计原理与制度基础每日报告收益是余额宝最吸引人的特征。报告收益主要有两个指标:一个是每日万份收益(元),一个是7日年化收益率(%)。由于每份余额宝的净值为1元,所以每万份收益就是每天每一万块钱有多少收益,用公式表示为:每日万份基金收益=每日基金已实现收益/基金份额x10000。这是最核心的指标。在此基础上,余额宝会报告一些累计收益指标,如近一周收益,近一月收益,以及自开立余额宝账户起的累计收益。7日年化收益率则是以最近7日(含节假日)的收益折算的年资产收益率。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上面公式中的“每日基金已实现的收益”可能是一个令人困惑的概念。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和一般的证券投资基金的资产负债表都只报告净值,不会报告每天收益。因此,对于普通的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来说,投资者可以去申购、赎回,按照基金公布的每日净值进行,但并不知道基金每天赚了多少钱。货币市场基金为什么可以报告每日收益?1、收益确定性:固定收益类资产+摊余成本法对此,一个最粗略的解释是:货币市场基金投资的是短期的、固定收益类证券品种,不能投资于股票、可转债、衍生品这些不确定性比较强、收益与风险都比较大的金融工具。因此,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是比较确定的,就可以按照摊余成本法来每天确认已经赚得的收益。固定收益类证券的特点是收益率事先确定,通常体现为票面利率或者投资人与发行人协商议定一个收益率。同时,短期投资品种又有一个相对短暂的存续期限(即收益期间),在波动性不大的情形下可以把总收益平摊到每日,从而计算出理论上每天已经赚得了多少收益。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按照投资成本与固定收益率去均衡地计量每日收益的方式,在会计上是一种成本法的应用,暂时不考虑基金资产的波动性,仅考虑投资时确定的固定收益率。这个成本法又加上了“摊余”两个字,是因为期末账面上记录的投资证券的价值为当初的投资成本加上已经摊销的折价或溢价后的结果。在市场上购买债券或票据等,经常会遇到折价或溢价的情形,这是因为债券或票据的票面利率与购买时的市场利率不一样。例如:一个债券的票面利率是5%,面值100元;假如当前市场利率为6%,债券只给5%的利率肯定卖不动,因此只能打折卖,100元面值的债券卖95元才有人买,因为这样算出来的实际年收益率(=票面年利息5元/投资成本95)就和市场利率差不多了。反之,如果债券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发行人就会溢价出售债券。在投资人计算投资收益率时,溢价和折价都会被摊销:折价时,投资者最终获得的收益率会高于票面收益率,因为折价部分计入了收益中;溢价的时候则需要扣除一部分收益,所以实际获得的收益率要低于票面收益率。在对折价和溢价做摊销以计算收益的同时,相关债券资产的账面成本也要进行调整。按照历史成本计量的会计原则,当初记录的债券资产的成本是含折价或溢价在内的,期末时就需要加上已摊销的折价,或者减去已摊销的溢价,从而令账面成本逐渐向债券的面值靠拢,这样最终债券到期兑付本金时,投资人收到的现金与投资人账面上的债券价值是相等的。因此,每个报告期末债券资产的账面价值是摊销后的成本,也即“摊余成本”;而这种将摊销和成本法结合起来的会计处理方法就称为“摊余成本法”。上面是一种通俗的解释。若用我国货币市场基金相关监管文件的界定,“摊余成本法是指计价对象以买入成本列示,按照票面利率或协议利率并考虑其买入时的溢价和折价,在剩余存续期内平均摊销,每日计提损益。”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尽管监管文件称“平均摊销”,但实践中一般的做法是按照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并非平均摊销。余额宝也是如此。具体的摊销处理程序有点繁琐,这里不展开。2、市场波动问题的处理:浮动净值制度争议摊余成本法必然引发的一个问题是:货币市场基金是可以随时赎回的,赎回的时候是按净值(每一份额值多少钱)计价,所以不能光说票面上、理论上每天已经赚了多少收益,还需要看这个基金的资产在市面上是涨了还是跌了。任何一笔投资,当投资人在退出的时候,基金管理人还需要告知投资人之前投入的本金有没有损失,或者本金是不是更值钱了?赎回是退出,申购是加入,这个时候就要看证券投资组合的公允价值波动。如果波动不计,很可能导致报出来的净值比基金实际资产价值高或者低。不论高或者低,都会在申购进来的人或赎回退出的人与继续留在里面的人之间造成不公平的利益分配。有时是申购人占便宜了,有时是赎回的人占便宜了,有时是则可能是留在里面的人占便宜了,最后一种情形又叫做增厚或者稀释了现有权益人。举例来说,假定某基金刚成立时每份份额是1块钱,一个特定期间内假设赚了1毛钱,因为这个基金投资的是固定收益类债券,按持有期限算应计利息为1毛钱。但此时由于钱荒,市场收益率陡升,所有早前上市的债券都贬值了,基金持有的债券也下跌了1毛钱。因此,该基金的每个份额的净值是1块钱。因为它赚了1毛钱的账面收益,但是资产价值又下跌了1毛钱,两相抵消。然而,如果你不考虑基金资产的贬值损失,你会认为基金此时的净值是1块1。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要赎回,就得按1块1支付给他,退出者得到的就多于基金份额对应的资产实际价值,这样就会导致留下来的基金持有人利益被稀释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提出用市价计量,把资产价格的波动考虑进来一并处理,并报告浮动净值。在美国,从上个世纪70年代货币市场基金诞生开始,人们就在争议这个问题,到底应该采取固定面值还是浮动净值制度。做货币市场基金的人都不愿意用市价法或浮动净值,因为采用摊余成本法加上每日红利转增份额的操作,每天都可以报告“本金不变+持续收益”,这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非常大一一本金和银行存款一样安全,收益还比存款利息还高。一旦告诉投资者本金每天在波动,投资者肯定接受不了。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货币市场基金持有的是低风险、低收益的资产组合,所投资的工具期限较短,且通常会持有到期而非频繁转售,因此,通常情况下波动性本身就不大,也没有必要每日计算转售价格。美国基金管理人的行业协会ICI曾做过一项研究,对2000年至2010年间的货币市场基金的资产净值进行测算,发现基金资产组合转售价值与摊余成本差别通常不足0.1美分,偶尔会出现接近0.2美分的情形,四舍五入到1美分就看不出来了。换言之,只要基金份额的净值损失低于0.5分,精确到1美分报告净值时,四舍五入就会回到1美分的状态。在货币市场基金诞生之前,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在计算净值时,都会四舍五入到1美分,因此,货币市场基金也适用这种监管政策。在正常情况下,当以美元为报告单位时,若要体现波动,货币市场基金的净值基本上要报告到小数点后面4位数了,否则根本看不出来波动。所以,基金管理人认为,用市价法报告浮动净值没有意义。这也是货币市场基金保持1美元面值的由来,既有技术原因,也有心理原因和历史原因。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作为货币基金管理行业的监管者,在这个问题上也是几经反复。上个世纪70年代时主张把市价波动计算进来,80年代时又改成只要市价偏离程度不会跌破1美元面值,就继续用摊余成本法计价。这个不跌破1美元面值,实际是说只要下跌不超过0.005美元,或0.5美分,那就没有关系,四舍五入又入回来了。2008年金融危机中发生了ReservePrimaryFund(以下简称RPF)因持有雷曼票据而跌破面值事件后,围绕着固定面值与浮动净值的争议再起,目前尚未有定论。应该说,固定面值制度确实给货币市场基金一个非常好的营销卖点。相应地,从作为竞争对手的银行业的角度看,货币市场基金实行固定面值制度即使不是欺骗性,也是误导性的,应该改为实行浮动净值制度。与浮动净值相比,更和缓一点的处理方式是影子定价调整程序。所谓影子定价,是指基金管理人为避免按摊余成本法计算的基金资产净值与按市价法计算的净值发生重大偏离,在每一估值日,采用特定的估值技术对基金资产进彳丁重新评估的程序。若测定结果显示偏离度不大,则基金管理人无须调整基金资产净值,而是保留摊余成本法计量的结果。若评估结果显示偏离度过大,则基金管理人需要报告基金净值的波动,并相应调整资产组合,以避免摊薄基金持有人权益或造成其他不公平结果。3、我国目前的实践如前所述,货币市场基金每日报告收益,是摊余成本法的会计原理与固定面值监管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当然,为了避免异常市场情况下基金净值出现重大偏差,可以考虑用影子定价程序进行适度调整。我国现行货币市场实践正是如此。2005监管新规明确了货币市场基金可以采用“摊余成本法”对持有的投资组合进行会计核算,同时要求货币市场基金应采用合理的风险控制手段,如“影子定价”,对“摊余成本法”计算的基金资产净值的公允性进行评估。当“影子定价”确定的基金资产净值与“摊余成本法”计算的基金资产净值的偏离度的绝对值达到或超过0.25%时,基金管理人应根据风险控制的需要调整组合,其中,对于偏离度的绝对值达到或超过0.5%的情形,基金管理人应编制并披露临时报告。换言之,在余额宝等各类货币市场基金中,基金管理人在每个工作日都需要按照影子定价程序对基金资产投资组合进行公允价值评估,当投资组合的摊余成本与其他可参考公允价值指标产生重大偏离的,基金管理人就需要参照其他公允价值对投资组合的账面价进行调整。根据天弘增利宝2013年年报披露的信息,在2013年12月31日,天弘基金管理公司对增利宝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均为银行间市场债券,未持有交易所市场债券)测算的偏离度数据如下:其中,偏离金额=影子定价一摊余成本;偏离度=偏离金额/摊余成本法确定的基金资产净值。上述偏离度结果远低于监管政策设定的标准,因此天弘公司确认余额宝基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零。二、每日收益的计算过程在厘清了每日收益报告的原理与制度基础后,我们来看看余额宝的具体报告过程。核心指标是每日万份收益,其公式为:每日万份收益=每日基金已实现收益/基金份额x10000。这里有两个指标:基金份额,基金每日的收益。1、基金份额货币市场基金的基金份额与任何一个证券基金一样,每天有申购、有赎回,份额一直在变化。一般来说,开放式基金的份额确定方式是:前一日基金份额+本日申购份额-本日赎回份额。对于货币市场基金,还有一个因素,即每天红利的转投资。在理论上,每天已赚得的收益有一个分配过程,把收益直接转换成新的基金份额,保持基金份额的净值始终是1元钱。一般的证券投资基金需要投资者选择红利分配方式,是红利再投资还是要现金分红。货币市场基金不需要投资者去勾选“红利再投资”,而是基金合同里规定了直接结转,每日自动结转,从而保持基金净值永远为1.00元,便利投资者的申购与赎回。这也叫做“确定价原则”。由于每天的收益都体现为基金份额的增加,并成为下一日获得收益分配的基数,因此产生的另一个特点,也是宝宝们宣传爱用的一个噱头就是“每日复利”。当然,这是银行很敏感也很不高兴听到的,因为银行存款的利息一般是单利,而且通常半年才计一次。当然,实践中也有一些货币市场基金是每月红利转投资,不是每天都分红,但是宝宝们是每天都分红的,投资人可通过赎回基金份额获得相应的现金收益。与此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某一天基金收益为负(例如债券变现而出现损失)怎么办?是否相应地减少基金份额?答案是“不”:不缩减基金份额,而是报告投资者有一个负收益。《天弘增利宝货币市场基金招募说明书》说得很清楚:"……若当日净收益等于零时,则保持投资人基金份额不变;基金管理人将采取必要措施尽量避免基金净收益小于零,若当日净收益小于零时,不缩减投资人基金份额,待其后累计净收益大于零时,即增加投资人基金份额;若投资人赎回基金份额时,其当日收益将立即结清;……”因此,负收益与基金份额是可以分开的;如果投资者什么也不做,对于负收益可能不会有什么感觉,因为第二天的收益可能就把前一天的负收益给填补了。但如果投资者在这个时点赎回,负收益与份额就合二为一了,即基金份额净值低于1元,投资者只能按照低于1块钱的价格赎回,这时才会真切感受到损失。2、每日实现收益如前所述,由于影子定价程序的引入,基金每日已实现收益就需要在摊余成本法计量的会计利润的基础上,剔除因变动较大而被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用公式表示为:基金每日已实现收益=每日基金利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其中,“每日基金利润”是会计利润的概念,通过“收入费用”得到,即基金所持有的资产组合按摊余成本法计算的收益总和并扣除相关费用后的余额。基金的收益包括投资于各类短期固定收益类证券取得的利息收入、投资收益等。基金的费用则包括管理费、托管费、销售服务费等。由于余额宝迄今为止只发布三份定期报告(两份季报、一份年报),我们无法获知余额宝每日收入、费用的具体数额。但是,损益表揭示了其收入来源,资产负债表披露了投资组合结构,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借助天弘增利宝的每日收入确认会计政策而大致勾勒出其每日收益的计算过程。这里列示了简化后的余额宝天弘增利宝2013年损益表和期末资产负债表。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余额宝在2013年5月29日成立,并没有经历一个完整的公历年度或会计年度,只有7个月的收益,因此严格来说尚不能称为2013年度损益表。此外,与一般公司的损益表不同的是,余额宝的利润总额也就是余额宝的净利润,因为开放式基金本身无所得税纳税义务,是穿透型(pass-through),因此所得税费用为零。(1)余额宝的收入余额宝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利息收入。余额宝或者说货币市场基金投资于固定收益类产品(即债权类产品),且通常持有到期,因此主要的收益来源是利息收入。余额宝截止2013年12月31日取得利息收入19亿多元,其中银行存款利息收入18亿多元,占比94%左右。其次是债券利息,主要是国开行发行的金融债券,收益8000多万元,远远低于银行存款利息收入。此外还有一部分利息收入是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收入。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就是回购交易下的逆回购人的交易,类似于一种放贷,因此在资产端反映。这里简要解释一下回购交易。回购交易有回购方与逆回购方两个当事人,呈现两笔买卖行为:第一笔交易时,回购方把证券交给逆回购方,逆回购方把资金给回购方;一定时期后进行第二笔交易,逆回购方把证券还给回购方,回购方把更多的钱支付给逆回购方。第二笔交易中多于第一笔交易下的款项叫做“利息”或“回购溢价”,或者,如余额宝的损益表所显示的,叫做“买入返售金融资产收入”。回购交易的实质是以标的证券为担保的贷款,双方买卖的证券相当于担保品,回购方把担保品先交给逆回购方,逆回购方则把钱交给回购方用;此时逆回购方是贷款人,回购方是借款人。因此,逆回购方在第一笔交易下购买债券时相当于在放贷,放贷的同时他取得了债券作为一种担保,资产负债表里体现为一笔债权资产,叫做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相反,对于回购方(即借款人)来说,借来的这笔钱也要在资产负债表上面反映,体现在负债端,称为“卖出返售金融资产”。以余额宝为例,它既做逆回购方,也做回购方,所以资产负债表上会显示既有“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又有“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既有放款(投资),又有借款(融资),融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流动性,满足赎回的资金需求。第二类,投资收益,即买卖债券等投资工具取得的收入。余额宝2013年中这方面收益不多,只有1000多万元。第三类,其他收入,就更微乎其微了,包括债券分销的手续费返还18750元,其他收入1500元。因此,余额宝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1)银行存款利息收入;(2)债券利息收入;(3)回购交易下的利息收入;(4)投资收益。其中,银行存款利息占94%左右。在存款利息收入中,除了活期存款利息收入690万元、结算备付金利息收入1.2万元外,定期存款利息收入达到18.6亿元,即余额宝放在商业银行的协议存款贡献了18.6亿元利息收入,它成为余额宝最大的卖点一一“高收益”的基础。这也是银行业非常恼火的原因,不光是为他人做嫁衣裳,而且是为对手做嫁衣裳。上述收入来源与其在2013年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