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福建省说题竞赛.让我们成为“我们”PAGEPAGE6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中学.安小应鸟2013年福建省说题竞赛让我们成为“我们2013年福建省说题竞赛——关于2013年高考山东卷政治试题31(1)题的探讨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中学安小应鸟开场白世界上的每一片树叶都各具特色2013年的每一道高考题都与众不同而我,亦独一无二让我成为“我”让我们成为“我们”【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题的主题是《让我们成为“我们”——关于2013年高考山东卷政治试题31(1)题的探讨》。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本题进行分析:原题再现——命题意图——学情分析——解题思路——拓展延伸——试题评价——感悟反思。首先与大家一起来分享这道题。】【2013年高考山东卷31题通过两段淡雅清新的文字材料,紧紧围绕着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展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的思考,然后结合这两段材料设置了两道问题:(1)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2)
根据材料,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就如何合理开发文化遗产提出两条建议,并说明其哲学依据。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一小题。】一、原题再现(2013·山东卷·31题)(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但有些地方开发方式单一,缺乏特色;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打着“保护”的旗号过度开发,使其在“保护”中慢慢失去体温,失去未来。(1)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8分)(2)
根据材料,运用矛盾的相关知识就如何合理开发文化遗产提出两条建议,并说明其哲学依据。(8分)参考答案:(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使我们在文化发展中保持正确方向。(2)合理开发文化遗产应根据各地文化遗产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方式。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合理开发文化遗产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以保护为主,适度开发。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高考关系千家万户,事关国家大计,因此每一道高考题都是命题者千锤百炼、精雕细琢的结果。探究本题的命题意图,我认为有两方面的考虑。】二、命题立意三维目标考核1、知识: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文化的继承与发展。2、能力:(1)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2)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坚守,树立传承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现实意义命题力求达到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从而发挥考核水平、选拔人才的功能,也为高中教学提供导向性的作用。【2013年高考已经落下帷幕,根据山东省高考改卷老师的反馈,考生作答本题表现良好,命题意图基本实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三、学情分析启示启示【只有针对学情,多管齐下,我们的教学才能科学有效。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对本题命题意图和学生作答情况的分析,解答这道题就比较有把握了。解答本题,我认为应该分三步走。】四、解题思路(一)启动思维审题1、审设问:审范围(知识模块、单元、知识点)——《文化生活》第二单元《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的“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审类型——认识类:思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2、审材料:整体浏览材料,结合设问从题干中提取出有效信息或关键词,并进行圈点标注。(二)调用知识破题:文化遗产的重要性、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三)组织答案解题:1、梳理答题模式:知识点+材料(文化遗产、中华传统文化)2、注重答题规范标注序号(有序性)书写整洁(美观性)措辞严谨(严谨性)语言流畅(流畅性)【高考题是题中精粹,其功能除了考核学生,选拔人才外,对于平时的教学还有很重要的借鉴和训练的作用。除了原题讲练以外,我们还可以对原题进行变式和拓展,或者进行延伸,借此达到提高教学实效,增强学生能力的目的。】五、拓展延伸(一)变式与拓展1、结合《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请列举除了文化遗产外的四种“我们的文化基因”。(4分)答案要点: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2、结合《文化生活》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怎样“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10分)答案要点: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进行文化创新(途径)【通过对原题的变式和拓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对知识的运用更加自如,析题答题能力也得到相应的提高。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拓宽视野,把目光延伸到其它省市的高考卷或全国卷,把同类题(知识同类、材料同类、题型同类)整合起来,进行归类训练,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二)延伸(知识同类、材料同类)1、(2013·福建卷·29题)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B.引导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答案】A【解析】材料中中国式过年方式属于我国传统文化,至今人们仍然代代相传,有利于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而不能起到引领科技发展的潮流,排除B项。也不能汇集中华文化的大全,起不到这么大作用,排除C项。D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来,排除。2、(2013·新课标全国II·39题)(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材料一: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000人次,最多时约7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000人次以内。大量游客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材料二: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治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检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数字处理系统等。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2)结合材料二,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8分)【答案】①科技创新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物质技术手段;(3分)②科技创新带来更快捷、方便的文化传播手段和方式,促进了文化的交流;(3分)③科技创新是推动文化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因素。(2分)【解析】第(2)问考查《文化生活》中文化创新、科技创新的作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等相关知识。丰富了高考实现对考生进行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考查的形式。【(2013·福建卷·29题)和(2013·新课标全国II·39(2)题),这两题背景材料均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考核的知识点均指向第二单元中有关“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知识,把它们整合在一起进行归类训练,能够达到提高能力、举一反三的效果。但这两题题型不同,一题为因果型选择题,一题为分析说明类问答题,借此不同又可以进行不同题型的训练,可谓“一箭双雕”啊!】【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解题思路亦如此。面对同一道题,不同的教师会采用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指导方法,而所有的不同都应当是基于学生的不同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要从学情方面来考虑具体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只有这样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因类施教,才能够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自己”,“使我们成为我们”!】六、试题评价在2013年高考的浩瀚题海中,2013·山东卷·31题仅是沧海一粟,但在我眼中,却是一枚温润晶莹的珍珠,在浩如烟海的题库中熠熠生辉!优点:首先,它材料淡雅,主旨鲜明:本题通过文学化的语言渲染了我国独特的文化遗产,让人在对文化韵味的品味中感受独特的文化魅力,特别是那一句“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激起了人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本题选取文化遗产的相关材料,属于社会的重点、持续热点问题,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时代感,体现出试题有较高的信度,也体现出理论联系实际的政治学科特点,有利于引导学生走出书本和课堂,关注国家、关注社会,实现了考纲考点、教材重点、社会热点的有机统一。其次,它设问巧妙,层次分明:本题通过精心设问来实现考查目标,设问注重结合材料,并非考查单一知识点,对知识的跨度有一定的要求,融合了《文化生活》第四课的主要知识;设问对思维的品质和质量具有较高的要求,注重考查思维过程和方法。题中“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直接指向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查。试题有较高的效度,对考生作答所需的知识、能力水平的要求层次清晰、难易适度,正确处理了试题难度与区分度的关系,在平和中实现了区分和选拔的功能,也为今后的高考备考教学提供指导思路。第三,它突出能力,引领思想:本题突出“能力立意”,注重对考生基于情境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查,体现高考规定的能力考查要求。熟悉的热点材料,全新的设问形式,让考生在获取、解读情境的有效信息中考查他们的应变、迁移能力。本题注重对考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试题立意积极深刻,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现象,思考社会现实。通过优美的文字材料和富有哲思的设问来引领和考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观点和方法,来观察、分析和思考社会现象,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树立传承和保护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商榷:本题从材料的选择、文字的表达、设问的精确来说,都可谓题中极品,然而事无完美,我认为本题有两处值得商榷。一是本题采用的文字材料和设问的文学性较强,设问兼具文学与哲思要求,对考生的考核跨越了单一的政治学科,还指向语文能力和素养,从政治学科的角度而言具有相对不公平性。二是从参考答案的设置来看,我认为有两点有待完善。我们来看原题的参考答案。本题着重围绕着文化遗产展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思考,因此应当补充对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表述;再者从答题规范来看,本题应当是两个要点,可是没有分点分段,这对学生平常的作答训练会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良好答题习惯的养成。因此,我对本题答案作了适当调整,我想这样会更完整有序。以上仅是我的一孔之见,请专家批评指教!】原题参考答案调整后的参考答案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使我们在文化发展中保持正确方向。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要保护文化遗产,守护我们的文化标志。②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③第一、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保护传统文化的独特性,才能“使我们成为我们”。第二、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要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使我们在文化发展中保持正确方向。七、感悟与思考2013年高考山东卷31题很小,在浩瀚题海中仅是小小浪花一朵,而这道题却给了我深深地感悟与思考,让我感悟到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树立两种意识:要有主体意识:教与学是一个有机整体,教师必须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体验学生的学习感受,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采用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式学习。要有差异意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个体发展的程度是有差异性的,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更要尊重学生的差异,针对学生的不同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自己!这两种意识最终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夏季校园安全演讲稿(29篇)
- 关于人事业务工作的个人总结(3篇)
- 大学生车工实习报告
- 小学生消防安全的讲话稿范文(9篇)
- 2025年度拓展培训工作计划
- 钢材购销合同简单范本
- 秘书实习工作总结
- 2024年房地产销售年终总结范例
- 2025年全国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板
- 中国输液挂钩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
- HG∕T 3792-2014 交联型氟树脂涂料
- 中国大豆加工发展现状简析
- 2024年海南省高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 GJB5765-2006 军用机场场道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 JJG 705-2014液相色谱仪行业标准
- 公司合作计划书
- 2016-2023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跨领域联合诊疗(MDT)管理法规
- 光伏电站运维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 保安员考核评分标准与细则
- 四年级竖式计算大全100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