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文言虚词的推断解析_第1页
2016届文言虚词的推断解析_第2页
2016届文言虚词的推断解析_第3页
2016届文言虚词的推断解析_第4页
2016届文言虚词的推断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虚词的推断方法树人中学高三语文组杨福安2016.3.15------2016.3。17考纲内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实力层级:B级(理解)“考纲”解读“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其一:“常见”:指《大纲》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其二:“在文中”:1、依据语言环境进行分析2、常见用法(非词典用法)◎考情分析◎1.浙江卷近几年每年都考查了虚词,从所考的虚词来看都是一些常见的、其用法在教材中反复出现过的虚词。2.虚词的考查是文言文阅读的一道传统题、重点题,每年都单独考了文言文虚词,有时在文言文的翻译中还要间接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浙江卷题型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015年高考浙江卷)A.臣子之恭也

欲将以有为也B.及冬,则有边事

欲苟顺私情,则告知不许C.颐指而办

吾尝跂而望焉D.贤之不行已也如是夫

夫晋,何厌之有浙江卷题型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015年高考浙江卷)A.臣子之恭也

将以有为也B.及冬,则有边事

欲苟顺私情,则告知不许C.颐指而办

吾尝跂而望焉D.贤之不行已也如是夫

夫晋,何厌之有【答案】C【解析】A项,前一个“也”字表示推断语气,后一个“也”字表示陈述语气。

B项,前一个“则”表示顺承关系,译为“那么”,后一个“则”表示转折关系,译为“却”。

C项,都是表示修饰关系的连词。

D

项,前一个“之”起到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后一个“之”字表示宾语前置。浙江卷题型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014年高考浙江卷)A.随人而问章句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B.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无如寡人之专心者C.君于贻孙言故旧之分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亦以卒后嗣之愿云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浙江卷题型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014年高考浙江卷)A.随人而问章句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B.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无如寡人之专心者C.君于贻孙(作者)言故旧之分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亦以卒(完成)后嗣之愿云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答案:C解析:文言虚词。两个“于”,都是介词,表示“对于”;A第一个“而”连词,表顺承,其次个“而”连词,表转折。B第一个“者是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记,翻译为“……的人”,其次个“者“是语气助词。D选项第一个“以”是“用来”,其次句“以”表示“凭借”。文言虚词推断方法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2011山东A.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故燕王欲结于君

B.拱手而问曰朝济而夕设版焉

C.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D.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此亡秦之续耳

解析:答案C.表条件,那么。A、介词,给;介词,跟。B、表修饰,连接状语;表转折。D、取独;的方法一:代入筛选法高考文言虚词题一般有四组,共八个句子,除原文外,其余4个句子一般都选自中学教材,句式和考点基本相同。因此,做题时,我们先将教材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说明出来,然后将此义项代入到前一句中,再结合语境,看是否能翻译通顺,如能,那么这两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就相同,如不能,那就意味着这两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这是解答虚词用法题的常用方法。课堂训练----走进高考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2011四川卷)

A.欲一见而不能吾尝终日而思矣

B.先生岂其人邪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试问徽之先生何在君何以知燕王

D.告(之)以特来候谢之意掭以尖草,不出【解析】答案:D解析:A.表转折,却/表修饰;B.那,那个/确定,表祈使语气;C.哪里/什么;D.用、拿。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2012安徽卷A.遂发愤以卒(死亡)B.填淤则舟楫不通木欣欣以向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因潜请(探望)于布政(官名)辰公D.既为方伯所知月出于东山之上秦王为赵王击缶【解析】A项两个“以”都是连词表修饰,相当于“而”,连接修饰语与被修饰语。B项第一个“那么”,连词;其次个“则”,转折连词。C项第一个“于”,介词,向;其次个“于”是介词,从。D项第一个“为”,介词,表被动;其次个“为”,介词,替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2012湖南卷)A.遗善为闾里传/为焦仲卿母所遣B.其惧人之拒我也/夫人之相与(交往),俯仰一世C.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D.终身其行斯言乎/其自视也,亦若此也【解析】A项:两个“为”均表被动,B项:两个“之”均为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C项:两个“以”均作介词,说明为“用、拿”,D项:第一个“其”语气副词,或许、或许,其次个“其”代词,可译为“它们”。①先妣抚之甚厚。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之”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师道之不传”是主谓短语,作“久矣”的主语,“之”用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是结构助词,可不译。

考题导析方法二:语法分析法一般来说,一些虚词出现在确定的语法结构中,就基本上限制了这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因此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并开引河,导之入淮

灾民赖之无失所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

(2012年高考广东卷)以其顽(顽皮),闭之空室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2011安徽卷)第一个“之”是助词,的,其次个“之”是代词,沙洲阻水。第一个“所”是名词,处所,其次个“所”是所字结构,不译。第一个“之”是代词,这里指代先生,其次个“之”,是用在主谓之间,不要翻译课堂训练蟹六跪而二螯。

连接两个名词,表并列关系,相当于“和”;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连接两个有递进关系的谓语动词,表递进关系,相当于“并且”;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连接两句有因果关系的句子,表因果关系,相当于“因而”;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连接两句有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转折,相当于“但是”;

考题导析

方法三:语境分析法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的意义和用法,必需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2010年天津卷忽有人被发粗衣,自天而降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第一个“而”是连接状语和谓语中心动词的,表修饰,相当于“地”。其次个“而”是连接两句有因果关系的句子,表因果,相当于“因而”;

课堂训练2011年江西卷

A.持节发仓粟以赈之作《师说》以贻之B.上贤而释之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A两个以都表目的

B、表承接于是,就/表转折,却走进高考6、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2014湖南圣人为屋()居,冀免()二者()患而已矣A.而

B.则

所C.以

D.且

所“以”与“而”的用法作连词可以相通;“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引出对象;选C项。以,表目的是对的。“二者()患”最终一个是“之”,助词。前文是说太古人有的在树上筑巢,有的在地下挖穴,这两种状况都有不利的地方,所以就造屋来居住,希望免受上面两种状况的危害。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句中,表停顿句末表疑问语气

考题导析方法四:位置推断法同一个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就不同,担当不同的语法结构,那么它的意义也很可能不相同。课堂训练钦听其论学吾其无意于人世矣2012四川卷在句中用在动词的后面,一般作代词在代词或名词后面一般作语气副词第一个“其”,代词,他;其次个“其”,生怕、其实,副词。

考题导析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多于南亩之农夫这是定语后置句,“客”是中心语,“有吹洞箫者”是定语,“者”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记,这是宾语前置句,不知是谓语,句读、惑作不知的宾语这是介宾短语后置句,于南亩之农夫是介宾短语,于是介词“比”的意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