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pneumonia,SAP)卒中相关性肺炎1内容一、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定义二、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三、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五、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综合治疗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内容一、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定义2卒中后肺炎的发生率为7%~22%,是卒中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并导致医疗费用急剧增加,2003年德国科隆Hilker等提出了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对这一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为提高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疗水平,神经内科、呼吸科、感染科及ICU专家共同讨论,制定了共识。卒中后肺炎的发生率为7%~22%,是卒中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3一、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定义
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pneumonia,S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卒中患者罹患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其发病群体为卒中患者,与卒中后机体的功能障碍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一、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定义
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4二、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1.临床诊断:卒中发生后胸部影像学检测发现新出现或进展性肺部浸润性病变,同时合并2个以上临床感染症状:(1)发热≥38℃;(2)新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伴或不伴胸痛;(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啰音;(4)外周血白细胞≥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同时排除某些与肺炎临床表现相近的疾病如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等二、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5二、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2.病原学诊断:临床通常应用气管内吸引、肺泡灌洗、保护性毛刷采集下呼吸道标本,并进行细菌定量培养;3种标本分别采用106、104、103CFU/ml为阈值。超过阈值浓度生长的细菌判断为病原菌,低于阈值浓度的为定植或污染菌。推荐尽可能积极采用病原学诊断方法,以提高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断的准确性。
CFU菌落形成单位二、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2.病原学诊断:临床通常应用气管内吸6三、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卒中诱导免疫抑制是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因素。其他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卒中的严重程度、类型、部位、意识水平、喂养方式、心房颤动、糖尿病、吞咽障碍以及是否机械通气等。其中吞咽障碍是肺炎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发生率为37%~78%。三、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卒中诱导免疫抑制是卒中相关性肺7MeiselC,SchwabJM,PrassK,etal.Centralnervoussysteminjury-induc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J]NatRevNeurosci,2005,6:775一786卒中后免疫抑制促发感染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MeiselC,SchwabJM,PrassK,et8会厌谷滞留吞咽障碍、误吸导致肺炎
误吸穿透梨状窝滞留会厌谷滞留会厌谷滞留吞咽障碍、误吸导致肺炎
穿透梨状窝滞留会厌谷滞留9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筛查)Stroke.2005;36:2756-2763.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筛查)Stroke.2005;3610吞咽障碍与肺炎发病率Stroke.2005;36:2756-2763吞咽障碍与肺炎发病率Stroke.2005;36:275611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众多方法对预防卒中相关肺炎有帮助,包括翻身拍背、口腔分泌物或者痰液引流等;为防止交叉感染,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后应该规范化洗手,戴手套和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护目镜,特殊患者可以入住隔离房间;如肠道可以耐受尽早肠内营养;需要气管插管或者机械通气的患者尽量避免选择经鼻气管插管,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有条件时行声门下吸引,尽早拔管。其他的方法还有减少使用H2受体阻滞剂或者质子泵抑制剂等。针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特殊性,特别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众多方法对预防卒中相关肺炎有帮助,包12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1.喂养的管理:喂养管错位如置于食管或误入支气管是喂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以导致卒中相关肺炎。x线检查是判断喂养管位置的金标准,昏迷、镇静或者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的患者首次喂养前进行x线检查核实喂养管的位置有一定的意义;如果喂养过程中发生误吸或者怀疑喂养管移位,应再次通过x线检查核实喂养管位置。存在幽门梗阻、胃瘫、食管反流或者误吸的患者,采用幽门后置管喂养的方式可以减少肺炎的发生。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13肠内营养途径选择肠内营养途径误吸危险有无鼻空肠管或鼻十二指肠管鼻胃管经皮内镜下空肠置管(PEJ)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时间长于6周JAMA.2008;300(23):2731-41.长期营养的首选肠内营养途径选择肠内营养途径误吸危险有无鼻空肠管或鼻胃管经皮14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持续仰卧位会增加胃食管反流和误吸的风险。几个针对ICU中机械通气患者的研究发现与平卧位相比床头抬高30~45度可以显著降低吸入的发生。抬高床头是否会降低卒中患者的脑灌注压还存在争议。因此如果没有禁忌证,卒中患者进行喂养时床头应抬高>30度。定期监测胃内容物残留量预防吸人性肺炎的方法存在一定的争议,但这是常用防止误吸的方法。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持续仰卧位会增加胃食管反流15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2.吞咽功能管理:陈胜云等研究了152例急性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发现吞咽障碍的早期评估及康复降低了吸人性肺炎的发生率(P<0.01)。Hinchey等研究了253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现正规吞咽功能筛查也能降低肺炎发生率(P<0.01)。急性卒中后进行吞咽功能的早期评估、筛查和康复有助于降低肺炎的发生。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2.吞咽功能管理:16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3.选择性消化道净化治疗:选择性消化道净化(selecteddecontaminationofthedigestivetract,SDD)是通过局部使用抗生素杀灭口咽部和胃肠道的条件致病性需氧菌,避免其移行和易位,以预防重症患者肺炎的发生。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3.选择性消化道净化治疗:选择性消化17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Silvestri等对21个RCT研究共4902例ICU患者进行了荟萃分析,发现SDD可以降低病死率(P<0.001)。2009年荷兰deSmet等对13个ICU5939例患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发现SDD和选择性口咽净化治疗(selectiveoropharyngealdecontamination,SOD)可以降低28d病死率,并且没有增加细菌耐药的发生。2006年Gosney等首次对急性卒中患者进行了SDD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3例急性卒中患者。治疗组发生肺炎l例,对照组7例,P=O.029。目前应用SDD还存在一定的争议。重症卒中患者使用SDD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支持。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Silvestri等对21个RCT研18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4.避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近年来,急性卒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试验取得了矛盾的结果。为此,2009年vandeBeek等对相关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发现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尽管不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但是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各国指南都不推荐使用抗生素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4.避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近年来,急19五、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综合治疗
1.积极治疗原发病。2.化痰及痰液引流:应用盐酸氨溴索等药物稀释痰液;定时翻身、拍背、变换体位和吸痰,促进分泌物排出;痰液淤积或者有明确吸入者可用支气管镜吸引。3.营养支持: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或者营养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不能肠内营养者可以进行肠外营养。4.低氧血症:对此应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动态监测血气分析,最好使氧分压保持在60mmHg以上。5.对症治疗:体温>38.C给予退热(药物或者物理降温)、补充液体,止咳、平喘。五、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综合治疗
1.积极治疗原发病。20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1.初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一旦临床上怀疑卒中相关性肺炎,应该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治疗。初始经验性抗生素选择应该考虑到药物的抗菌谱、抗菌活性、药物动力学以及当地流行病学特点等因素。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21n=50540%23%29%10%OlivierLeroy,ChristianVandenbussche,CecileCoffinier,etal.Community-acquiredAspirationPneumoniainIntensiveCareUnits:EpidemiologicalandPrognosisData.AmJRespirCritCareMed1997;156:1922–1929.流感嗜血大肠和克雷白杆菌为主n=50540%23%29%10%OlivierLeroy22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其推荐初始治疗用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第三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临床有效率可达79%。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其推荐初始治疗用药:阿莫西林-2349%16%12%22%El-Solh,A.A.,Pietrantoni,C.,Bhat,A.,etal.(2003).Microbiologyofsevereaspirationpneumoniaininstitutionalizedelderly.AmericanJournalofRespiratoryCriticalcare,167,1650–1654.普雷沃和梭状菌军团菌等非典型病原体未检出49%16%12%22%El-Solh,A.A.,Pi24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单药治疗建议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或碳青霉烯等;联合用药建议头孢曲松+阿奇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阿奇霉素。需氧菌感染患者43例中,39例得到了充分治疗。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单药治疗建议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5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2007年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胸科协会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诊疗指南指出吸入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是G一肠杆菌和(或)厌氧菌,针对性治疗一线用药选择β内酰胺类或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等),重症感染或者耐药菌感染者可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2007年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26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热病2010)中报道了90例吸入性肺炎患者经胸壁穿刺培养的结果:厌氧菌34%,G+球菌26%,肺炎克雷伯杆菌25%。初始经验性治疗推荐:首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次选头孢曲松+甲硝唑或者莫西沙星。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热病2010)中报道了90例27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发病前长期在护理院生活的患者或者曾经有抗生素接触史者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几率较高,可以应用万古霉素或者利奈唑胺。不动杆菌的感染率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而且耐药率逐年升高,建议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或者舒巴坦制剂。Hilker等的研究中,卒中相关性肺炎混合感染占12%,其中伴真菌的感染主要是白色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张道培等研究显示:卒中相关性肺炎真菌感染者占42.5%.主要是白色念珠菌,多为混合感染。真菌感染病情复杂,需要根据确切的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药物,不建议常规经验性应用抗真菌药物。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发病前长期在护理院生活的患者或28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抗生素选择应该依据患者的严重程度,如果病情严重或者有脓毒症应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初始经验性选择抗生素前应该及时留取标本做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为进一步调整抗生素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除上述抗生素的选择方案外,依据当地的流行病学特点选择抗生素也非常重要。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抗生素选择应该依据患者的严重程29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2.给药方式及疗程卒中相关性肺炎推荐初始治疗应该选用静脉制剂,一旦临床症状改善且胃肠道功能正常即改为口服制剂,疗程最短5d,平均7—10d。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很难清除,传统的10一21d的疗程更为可靠。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2.给药方式及疗程30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3.疗效的判定和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方案的调整:一般通过白细胞计数、体温等指标判断肺炎临床缓解,综合分析指导临床用药。对于重症肺炎,胸部x线的改善往往滞后于临床指标,用其判断临床有无改善的价值是有限的。经过有效的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通常在48—72h内就有明显的临床改善。如果已经进行了病原学检查,72h后应根据病原学结果降阶梯选用窄谱抗生素。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3.疗效的判定和经验性抗生素治31总结1.卒中相关性肺炎是卒中后严重的并发症。应该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高度重视;2.尽可能采用病原学诊断的方法,以提高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断的准确性;3.卒中患者应该加强基础护理、无菌操作、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以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总结1.卒中相关性肺炎是卒中后严重的并发症。应该引起临床工作32总结4.急性卒中患者应该进行吞咽功能的早期评估、筛查和康复;x线检查是确定喂养管位置的金标准,对于昏迷、镇静或者咳嗽反射减弱/消失的患者进行X线检杳可以避免喂养管错位;存在误吸风险的卒中患者最好采用幽门后置管的方式进行喂养;如果没有禁忌证,卒中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时床头至少抬高30度;定期监测胃内容物残留量是常用的防止误吸的方法;总结4.急性卒中患者应该进行吞咽功能的早期评估、筛查和康复;33总结5.卒中患者应该加强口腔护理,重症卒中患者可选择实施选择性口咽部净化或者选择性消化道净化治疗;6.不推荐使用全身性抗生素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发生;7.广谱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是经验性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常用药物;重症患者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再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采取降阶梯治疗策略。总结5.卒中患者应该加强口腔护理,重症卒中患者可选择实施选择34谢谢谢谢35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pneumonia,SAP)卒中相关性肺炎36内容一、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定义二、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三、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五、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综合治疗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内容一、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定义37卒中后肺炎的发生率为7%~22%,是卒中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并导致医疗费用急剧增加,2003年德国科隆Hilker等提出了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对这一概念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为提高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疗水平,神经内科、呼吸科、感染科及ICU专家共同讨论,制定了共识。卒中后肺炎的发生率为7%~22%,是卒中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之38一、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定义
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pneumonia,S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卒中患者罹患感染性肺实质(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质)炎症。其发病群体为卒中患者,与卒中后机体的功能障碍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一、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定义
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39二、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1.临床诊断:卒中发生后胸部影像学检测发现新出现或进展性肺部浸润性病变,同时合并2个以上临床感染症状:(1)发热≥38℃;(2)新出现的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加重,伴或不伴胸痛;(3)肺实变体征,和(或)湿啰音;(4)外周血白细胞≥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同时排除某些与肺炎临床表现相近的疾病如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等二、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40二、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2.病原学诊断:临床通常应用气管内吸引、肺泡灌洗、保护性毛刷采集下呼吸道标本,并进行细菌定量培养;3种标本分别采用106、104、103CFU/ml为阈值。超过阈值浓度生长的细菌判断为病原菌,低于阈值浓度的为定植或污染菌。推荐尽可能积极采用病原学诊断方法,以提高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断的准确性。
CFU菌落形成单位二、卒中相关性肺炎的诊断2.病原学诊断:临床通常应用气管内吸41三、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卒中诱导免疫抑制是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因素。其他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卒中的严重程度、类型、部位、意识水平、喂养方式、心房颤动、糖尿病、吞咽障碍以及是否机械通气等。其中吞咽障碍是肺炎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其发生率为37%~78%。三、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
卒中诱导免疫抑制是卒中相关性肺42MeiselC,SchwabJM,PrassK,etal.Centralnervoussysteminjury-induc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J]NatRevNeurosci,2005,6:775一786卒中后免疫抑制促发感染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MeiselC,SchwabJM,PrassK,et43会厌谷滞留吞咽障碍、误吸导致肺炎
误吸穿透梨状窝滞留会厌谷滞留会厌谷滞留吞咽障碍、误吸导致肺炎
穿透梨状窝滞留会厌谷滞留44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筛查)Stroke.2005;36:2756-2763.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筛查)Stroke.2005;3645吞咽障碍与肺炎发病率Stroke.2005;36:2756-2763吞咽障碍与肺炎发病率Stroke.2005;36:275646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众多方法对预防卒中相关肺炎有帮助,包括翻身拍背、口腔分泌物或者痰液引流等;为防止交叉感染,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后应该规范化洗手,戴手套和口罩,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护目镜,特殊患者可以入住隔离房间;如肠道可以耐受尽早肠内营养;需要气管插管或者机械通气的患者尽量避免选择经鼻气管插管,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有条件时行声门下吸引,尽早拔管。其他的方法还有减少使用H2受体阻滞剂或者质子泵抑制剂等。针对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特殊性,特别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众多方法对预防卒中相关肺炎有帮助,包47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1.喂养的管理:喂养管错位如置于食管或误入支气管是喂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可以导致卒中相关肺炎。x线检查是判断喂养管位置的金标准,昏迷、镇静或者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的患者首次喂养前进行x线检查核实喂养管的位置有一定的意义;如果喂养过程中发生误吸或者怀疑喂养管移位,应再次通过x线检查核实喂养管位置。存在幽门梗阻、胃瘫、食管反流或者误吸的患者,采用幽门后置管喂养的方式可以减少肺炎的发生。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48肠内营养途径选择肠内营养途径误吸危险有无鼻空肠管或鼻十二指肠管鼻胃管经皮内镜下空肠置管(PEJ)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PEG)时间长于6周JAMA.2008;300(23):2731-41.长期营养的首选肠内营养途径选择肠内营养途径误吸危险有无鼻空肠管或鼻胃管经皮49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持续仰卧位会增加胃食管反流和误吸的风险。几个针对ICU中机械通气患者的研究发现与平卧位相比床头抬高30~45度可以显著降低吸入的发生。抬高床头是否会降低卒中患者的脑灌注压还存在争议。因此如果没有禁忌证,卒中患者进行喂养时床头应抬高>30度。定期监测胃内容物残留量预防吸人性肺炎的方法存在一定的争议,但这是常用防止误吸的方法。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持续仰卧位会增加胃食管反流50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2.吞咽功能管理:陈胜云等研究了152例急性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发现吞咽障碍的早期评估及康复降低了吸人性肺炎的发生率(P<0.01)。Hinchey等研究了253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现正规吞咽功能筛查也能降低肺炎发生率(P<0.01)。急性卒中后进行吞咽功能的早期评估、筛查和康复有助于降低肺炎的发生。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2.吞咽功能管理:51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3.选择性消化道净化治疗:选择性消化道净化(selecteddecontaminationofthedigestivetract,SDD)是通过局部使用抗生素杀灭口咽部和胃肠道的条件致病性需氧菌,避免其移行和易位,以预防重症患者肺炎的发生。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3.选择性消化道净化治疗:选择性消化52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Silvestri等对21个RCT研究共4902例ICU患者进行了荟萃分析,发现SDD可以降低病死率(P<0.001)。2009年荷兰deSmet等对13个ICU5939例患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发现SDD和选择性口咽净化治疗(selectiveoropharyngealdecontamination,SOD)可以降低28d病死率,并且没有增加细菌耐药的发生。2006年Gosney等首次对急性卒中患者进行了SDD随机对照研究,纳入203例急性卒中患者。治疗组发生肺炎l例,对照组7例,P=O.029。目前应用SDD还存在一定的争议。重症卒中患者使用SDD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支持。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Silvestri等对21个RCT研53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4.避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近年来,急性卒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试验取得了矛盾的结果。为此,2009年vandeBeek等对相关研究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发现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尽管不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但是可以显著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尽管如此,到目前为止各国指南都不推荐使用抗生素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四、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4.避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近年来,急54五、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综合治疗
1.积极治疗原发病。2.化痰及痰液引流:应用盐酸氨溴索等药物稀释痰液;定时翻身、拍背、变换体位和吸痰,促进分泌物排出;痰液淤积或者有明确吸入者可用支气管镜吸引。3.营养支持: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或者营养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不能肠内营养者可以进行肠外营养。4.低氧血症:对此应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动态监测血气分析,最好使氧分压保持在60mmHg以上。5.对症治疗:体温>38.C给予退热(药物或者物理降温)、补充液体,止咳、平喘。五、卒中相关性肺炎的综合治疗
1.积极治疗原发病。55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1.初始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一旦临床上怀疑卒中相关性肺炎,应该经验性选择抗生素治疗。初始经验性抗生素选择应该考虑到药物的抗菌谱、抗菌活性、药物动力学以及当地流行病学特点等因素。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56n=50540%23%29%10%OlivierLeroy,ChristianVandenbussche,CecileCoffinier,etal.Community-acquiredAspirationPneumoniainIntensiveCareUnits:EpidemiologicalandPrognosisData.AmJRespirCritCareMed1997;156:1922–1929.流感嗜血大肠和克雷白杆菌为主n=50540%23%29%10%OlivierLeroy57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其推荐初始治疗用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第三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临床有效率可达79%。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其推荐初始治疗用药:阿莫西林-5849%16%12%22%El-Solh,A.A.,Pietrantoni,C.,Bhat,A.,etal.(2003).Microbiologyofsevereaspirationpneumoniaininstitutionalizedelderly.AmericanJournalofRespiratoryCriticalcare,167,1650–1654.普雷沃和梭状菌军团菌等非典型病原体未检出49%16%12%22%El-Solh,A.A.,Pi59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单药治疗建议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苄西林-舒巴坦或碳青霉烯等;联合用药建议头孢曲松+阿奇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阿奇霉素。需氧菌感染患者43例中,39例得到了充分治疗。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单药治疗建议哌拉西林-他唑巴坦60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2007年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胸科协会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pneumonia,CAP)诊疗指南指出吸入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是G一肠杆菌和(或)厌氧菌,针对性治疗一线用药选择β内酰胺类或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等),重症感染或者耐药菌感染者可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2007年美国感染性疾病协会/61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热病2010)中报道了90例吸入性肺炎患者经胸壁穿刺培养的结果:厌氧菌34%,G+球菌26%,肺炎克雷伯杆菌25%。初始经验性治疗推荐:首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次选头孢曲松+甲硝唑或者莫西沙星。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热病2010)中报道了90例62六、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发病前长期在护理院生活的患者或者曾经有抗生素接触史者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几率较高,可以应用万古霉素或者利奈唑胺。不动杆菌的感染率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而且耐药率逐年升高,建议应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或者舒巴坦制剂。Hilker等的研究中,卒中相关性肺炎混合感染占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抚顺市税务系统遴选面试真题带详细解析含答案
- 小学生显微镜讲解课件
- 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提升策略
- 健康课牙齿课件
- 2025年绥化出租车从业资格证考试
- 2025年蚌埠教练员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
- 2025年芜湖机动车教练员考试
- 慢阻肺的护理诊断措施
- 小学生教育指导课件
- 单位正规化管理课件视频
- 如何经营管理一家酒店
- 安全员晋升述职报告
- 教育行业的未来趋势全方位的性教育服务模式
- 《房地产价值评估》课件
- 高压电力电缆保护方案
- DBJ33T 1271-2022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吊篮安全技术规程
- 古诗《乐游原》课件
- 规划设计框架合同模板
- 安全心理学-应激及事故创伤的心理救援
- 生命安全与救援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人行自动门安全要求》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