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α衰变同时放出γ射线课件原子结构原子核(选考)2原子核与放射性核能波与粒子第十五章原子结构原子核(选考)2原子核与放射性核能波与粒一、天然放射现象1.天然放射现象:某些元素
放射某些射线的现象称为天然放射现象,这些元素称
.2.三种射线的本质:α射线是
,β射线是
,γ射线是
.自发地放射性元素氦核流电子流光子流一、天然放射现象自发地放射性元素氦核流电子流光子流二、原子核的衰变1.定义:原子核自发地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为
的变化叫原子核的
.2.分类(1)α衰变:
同时放出γ射线.(2)β衰变:
同时放出γ射线.新核衰变二、原子核的衰变新核衰变3.半衰期(1)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
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2)半衰期的大小由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部本身的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
.
(如压强、温度等)或
(如单质或化合物)无关.4.放射性同位素有些原子的原子核电荷数
,但质量数
,这样一些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半数物理状态化学状态相同不同3.半衰期半数物理状态化学状态相同不同三、核能1.核力:
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做核力,它是短程力.2.质量亏损:原子核在核反应前后的
.3.质能方程(1)方程:
.(2)物理意义:物体的质量和能量间有一定联系,即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当物体的能量增加或减小ΔE,它的质量也会相应地减少或增加Δm,ΔE与Δm的关系是ΔE=Δmc2.核子质量之差E=mc2三、核能核子质量之差E=mc24.获得核能的方式(1)重核裂变:重核俘获一个中子后分裂成两个(或多个)中等质量核的反应过程.重核裂变的同时放出几个中子,并释放出大量核能.如:
.
应用:原子弹、原子核反应堆4.获得核能的方式(2)轻核聚变:某些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的反应过程,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核能.要想使氘核和氚核结合成氦核,必须达到几百万度以上的高温,因此裂变反应又叫
反应.如:
.应用:氢弹热核(2)轻核聚变:某些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的反应过程,同时释四、光电效应1.金属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发射出
的现象叫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2.光电效应规律(1)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ν0,只有入射光的频率ν
ν0时,才能产生光电效应.电子大于四、光电效应电子大于(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
,只随着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
.(3)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4)在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无关增大(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只随着入射光的五、康普顿效应X射线散射时,部分散射光的波长变长,波长改变的多少与散射角有关,这种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六、波粒二象性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子既有粒子的特征,又有波的特征.实物粒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也具有波粒二象性.粒子能量E=hν.粒子动量p=.五、康普顿效应应用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进行核反应方程和核反应类型的判断在原子核的核反应过程中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作为判断反应方程是否正确的依据.应用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进行核反应方程和核反应类型的判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原来静止的放射性同位素,它所放射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径迹在磁场中是两个内切圆,圆的半径之比是7∶1,如图15-2-1所示,那么的衰变方程是()A.B.C.D.图15-2-1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原来静止的放射性同位素,它所放射的原来静止的放射性同位素,发生放射性衰变时所放射出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径迹在磁场中是两个内切圆,说明放射出的粒子与反冲核是异性的带电粒子,由此可以判断所发生的衰变是放出负粒子的衰变,轨道圆的半径为r=,而静止的原子核衰变的过程中两个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半径与带电量成反比,由此可以确定,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原来静止的放射性同位素,发生放射性衰变时所放射出的粒本题中根据两个内切圆来判断粒子的种类,要用到动量守恒定律和判断洛伦兹力方向的左手定则,所以,在核反应中,有时也要综合利用其他部分的物理知识进行求解.
本题中根据两个内切圆来判断粒子的种类,要用到动变式训练1:原子序数大于83的所有元素,都能自发地放出射线,这些射线共有三种: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每放出一个α粒子,原子序数减少4B.原子核每放出一个α粒子,原子序数增加4C.原子核每放出一个β粒子,原子序数减少1D.原子核每放出一个β粒子,原子序数增加1变式训练1:原子序数大于83的所有元素,都能自发地放出射线,
解析:由于a粒子是氦的原子核,内部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原子序数为2,核子数为4.而b粒子是电子,质子数和中子数为0,原子序数为0,所以,原子核每放出一个a粒子,被a粒子带走2个质子,原子序数减少2,而原子核每放出一个b粒子,原子核内将有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并产生一个电子,产生的电子放出了,但原子核内增加了一个质子,原子序数增加1,正确答案为D.解析:由于a粒子是氦的原子核,内部有2个质子近年来科学家在超重元素的探测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科学家们在观察某两个重离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应时,发现所生成的超重元素的核经过6次α衰变后成为,由此可以判定该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依次是()A.124,259B.124,265C.112,265D.112,277近年来科学家在超重元素的探测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科学家们在观直接利用核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来进行计算.核衰变方程为Z=100+12=112,A=253+24=277,答案D正确.这是一个多次衰变的问题,反应物只能根据最后的产物和两个守恒定律来确定,注意:多次衰变问题可以在一个核反应方程中体现出来.直接利用核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来进行计算.核变式训练2:(2010.全国卷Ⅰ)原子核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核,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放射性衰变①、②和③依次为()A.a衰变、b衰变和b衰变B.b衰变、b衰变和a衰变C.b衰变、a衰变和b衰变D.a衰变、b衰变和a衰变变式训练2:(2010.全国卷Ⅰ)原子核答案:A答案:A利用质能方程和质量亏损,计算核反应过程中释放核能的大小.根据不同的题设条件和不同的核反应特征,归纳几种计算方法.(1)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用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质量亏损(Δm)的千克数乘以真空中光速的平方(c=3×108m/s),即ΔE=Δmc2.(2)根据1原子质量单位(u)相当于931.5兆电子伏(MeV)能量,用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质量亏损的原子质量单位乘以931.5MeV.(3)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利用质能方程和质量亏损,计算核反应过程中释放核能的大已知氘核质量为2.0136u,中子质量为1.0087u,核的质量为3.0150u.(1)写出两氘核聚变成的核反应方程;(2)计算上述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3)若两氘核以相等的动能0.35MeV做对心碰撞即可发生上述核反应,且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则反应中生成的核和中子的动能各是多少?已知氘核质量为2.0136u,中子质量为1.0087u,(1)应用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不难写出核反应方程为(2)由题给条件可求出质量亏损为Δm=2.0136u×2-(3.0150+1.0087)u=0.0035u所以释放的核能为ΔE=931.5×0.0035MeV=3.26MeV(1)应用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不难写出核反应方程为(3)因为该反应中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即转化为核和中子的动能.若设核和中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速度分别为v1、v2,则由动量守恒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得m1v1-m2v2=0,Ek1+Ek2=2Ek0+ΔE.(3)因为该反应中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即转化为解方程组,得Ek1=(2Ek0+ΔE)=×(2×0.35+3.26)MeV=0.99MeVEk2=(2Ek0+ΔE)=×(2×0.35+3.26)MeV=2.97MeV解方程组,得变式训练3:一个铀核衰变为钍核时释放出一个α粒子,已知铀核的质量为3.853131×10-25kg,钍核的质量为3.786567×10-25kg,α粒子的质量为6.64672×10-27kg,在这个衰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等于
J(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变式训练3:一个铀核衰变为钍核时释放出一个α粒子,已知铀核的解析:质量亏损Δm=mU-(mTh+mα)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ΔE=Δmc2=[mU-(mTh+mα)]c2=[3.853131-(3.786567+0.0664672)]×10-25×(3×108)2J=8.7×10-13J
解析:质量亏损Δm=mU-(mTh+mα)基础训练1.如图1522所示,使某放射性元素发出的射线垂直进入匀强电场,按图中标号判断()A.1的穿透本领最强B.3的速度最大C.3的电离本领最大D.1是由原子放出的,2、3不是图1522基础训练1.如图1522所示,使某放射性元素发出的射线垂基础训练
解析:由图可知,射线3带正电,是a射线,其电离作用大而穿透能力弱,速度小;射线1带负电,是b射线,是接近光速的电子流;射线2不带电,是γ射线,其穿透本领最强,而电离作用最弱,速度为光速.答案:C基础训练解析:由图可知,射线3带正电,是a射线,其基础训练
2.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X经a衰变得到新核Y,新核Y经b衰变得到另一个核Z,则这三个原子核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Z的中子数比核X少2B.原子核Z的质子数比核X少1C.原子核Z的中子数比核Y多1D.原子核Z的质子数比核Y少1B基础训练2.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X经a衰变得到新核Y基础训练
3.关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越短,表明有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衰变速度越大B.放射性元素的样品不断衰变,随着剩下的未衰变的原子核的减少,元素的半衰期也变短C.把放射性元素放在密封的容器中,可以减慢放射性元素衰变的速度D.降低或增大压强,让该元素与其他物质形成化合物,均可以减小衰变速度基础训练3.关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基础训练
解析: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能反映元素衰变的速度,半衰期越短,表明有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衰变速度越大,选项A正确;半衰期由元素原子核的结构决定,与外界因素无关,因此,选项B、C、D均错.答案:A基础训练解析: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能反映元素衰变的速基础训练
4.1999年12月30日,我国等离子物理研究所承担的“九五”重大科学工程HT—7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获得稳定的准稳态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放电时间已超过10s,这是我国可控核聚变研究的重大进展,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列属于核聚变的有()
基础训练4.1999年12月30日,我国等离子物基础训练
解析:A属于b衰变,B属于重核的裂变,D是人工核反应.
答案:C基础训练解析:A属于b衰变,B属于重核的裂变,D是基础训练5.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a粒子轰击铍核Be,铍核转变为碳核C,同时放出b射线
B.b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受到激发而产生的
C.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的贯穿能力很强
D.利用γ射线的电离作用,可检查金属内部有无沙眼和裂纹基础训练5.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基础训练
解析:b射线是原子核中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时放出的,检查金属内部的裂纹是利用γ射线的穿透能力.答案:C基础训练解析:b射线是原子核中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基础训练
6.(2010×福建卷)14C测年法是利用14C衰变规律对古生物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若以横坐标t表示时间,纵坐标m表示任意时刻14C的质量,m0为t=0时14C的质量.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14C衰变规律的是()基础训练6.(2010×福建卷)14C测年法是利用14C基础训练答案:C基础训练答案:C基础训练
7.用某种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现将该单色光的光强减弱,则()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少C.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减少D.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基础训练7.用某种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基础训练
解析:由光电效应方程Ek=hν-W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由入射光的频率决定,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A、B错.由光子说知:当光强减弱时单位时间内入射到金属表面的光子减少,因而激发出的光电子也减少,C对.答案:C基础训练解析:由光电效应方程Ek=hν-W知光电子基础训练
8.中子n、质子p、氘核D的质量分别为mn、mp、mD,现用光子能量为E的γ射线照射静止氘核使之分解,反应方程为γ+D―→p+n.若分解后的中子、质子的动能可视为相等,则中子的动能是()A.[(mD-mp-mn)c2-E]B.[(mp-mn-mD)c2+E]C.[(mD-mp-mn)c2+E]D.[(mp-mn-mD)c2-E]基础训练8.中子n、质子p、氘核D的质量分别为mn基础训练
解析:此题关键在于根据能量守恒及质能方程进行分析:由于该核反应是受光照射,因此实物粒子质量和增加而不是亏损,即Dm=mp+mn-mD;根据该反应能量守恒得:E=DE+2Ek,选项C正确.答案:C基础训练解析:此题关键在于根据能量守恒及质能方程基础训练
9.U衰变为Rn需经过m次a衰变和n次b衰变,则m,n分别为()
A.2,4B.4,2C.4,6D.16,6
解析:由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得238=222+4m,92=86+2m-n,联立解得m=4,n=2.B基础训练9.U衰变为Rn需经过提升训练10.本题中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E经a衰变成为F,再经b衰变成为G,再经a衰变成为H.上述系列衰变可记为下式:
另一系列衰变如下:已知P是F的同位素,则()提升训练10.本题中用大写字母代表原子核.E经a衰提升训练A.Q是G的同位素,R是H的同位素B.R是E的同位素,S是F的同位素C.R是G的同位素,S是H的同位素D.Q是E的同位素,R是F的同位素提升训练A.Q是G的同位素,R是H的同位素提升训练
解析:根据题意P、F是同位素,设它们的质子数为A,在上述衰变式中由a衰变质子数减少2和b衰变质子数增加1,推出各对应原子核的质子数如下:A+2EAFA+1GA-1HAPA+1QA+2RAS可见S、P、F是同位素,R和E是同位素,Q和G是同位素.
答案:B
提升训练解析:根据题意P、F是同位素,设它们的质α衰变同时放出γ射线课件α衰变同时放出γ射线课件原子结构原子核(选考)2原子核与放射性核能波与粒子第十五章原子结构原子核(选考)2原子核与放射性核能波与粒一、天然放射现象1.天然放射现象:某些元素
放射某些射线的现象称为天然放射现象,这些元素称
.2.三种射线的本质:α射线是
,β射线是
,γ射线是
.自发地放射性元素氦核流电子流光子流一、天然放射现象自发地放射性元素氦核流电子流光子流二、原子核的衰变1.定义:原子核自发地放出某种粒子而转变为
的变化叫原子核的
.2.分类(1)α衰变:
同时放出γ射线.(2)β衰变:
同时放出γ射线.新核衰变二、原子核的衰变新核衰变3.半衰期(1)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
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2)半衰期的大小由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内部本身的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
.
(如压强、温度等)或
(如单质或化合物)无关.4.放射性同位素有些原子的原子核电荷数
,但质量数
,这样一些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半数物理状态化学状态相同不同3.半衰期半数物理状态化学状态相同不同三、核能1.核力:
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做核力,它是短程力.2.质量亏损:原子核在核反应前后的
.3.质能方程(1)方程:
.(2)物理意义:物体的质量和能量间有一定联系,即物体具有的能量与其质量成正比.当物体的能量增加或减小ΔE,它的质量也会相应地减少或增加Δm,ΔE与Δm的关系是ΔE=Δmc2.核子质量之差E=mc2三、核能核子质量之差E=mc24.获得核能的方式(1)重核裂变:重核俘获一个中子后分裂成两个(或多个)中等质量核的反应过程.重核裂变的同时放出几个中子,并释放出大量核能.如:
.
应用:原子弹、原子核反应堆4.获得核能的方式(2)轻核聚变:某些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的反应过程,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核能.要想使氘核和氚核结合成氦核,必须达到几百万度以上的高温,因此裂变反应又叫
反应.如:
.应用:氢弹热核(2)轻核聚变:某些轻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核的反应过程,同时释四、光电效应1.金属在光(包括不可见光)的照射下,发射出
的现象叫光电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光电子.2.光电效应规律(1)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ν0,只有入射光的频率ν
ν0时,才能产生光电效应.电子大于四、光电效应电子大于(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
,只随着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
.(3)入射光照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10-9s.(4)在发生光电效应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无关增大(2)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只随着入射光的五、康普顿效应X射线散射时,部分散射光的波长变长,波长改变的多少与散射角有关,这种现象称为康普顿效应.六、波粒二象性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光子既有粒子的特征,又有波的特征.实物粒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等)也具有波粒二象性.粒子能量E=hν.粒子动量p=.五、康普顿效应应用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进行核反应方程和核反应类型的判断在原子核的核反应过程中遵循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在很多情况下,可以作为判断反应方程是否正确的依据.应用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进行核反应方程和核反应类型的判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原来静止的放射性同位素,它所放射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径迹在磁场中是两个内切圆,圆的半径之比是7∶1,如图15-2-1所示,那么的衰变方程是()A.B.C.D.图15-2-1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原来静止的放射性同位素,它所放射的原来静止的放射性同位素,发生放射性衰变时所放射出的粒子与反冲核的径迹在磁场中是两个内切圆,说明放射出的粒子与反冲核是异性的带电粒子,由此可以判断所发生的衰变是放出负粒子的衰变,轨道圆的半径为r=,而静止的原子核衰变的过程中两个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半径与带电量成反比,由此可以确定,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原来静止的放射性同位素,发生放射性衰变时所放射出的粒本题中根据两个内切圆来判断粒子的种类,要用到动量守恒定律和判断洛伦兹力方向的左手定则,所以,在核反应中,有时也要综合利用其他部分的物理知识进行求解.
本题中根据两个内切圆来判断粒子的种类,要用到动变式训练1:原子序数大于83的所有元素,都能自发地放出射线,这些射线共有三种: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每放出一个α粒子,原子序数减少4B.原子核每放出一个α粒子,原子序数增加4C.原子核每放出一个β粒子,原子序数减少1D.原子核每放出一个β粒子,原子序数增加1变式训练1:原子序数大于83的所有元素,都能自发地放出射线,
解析:由于a粒子是氦的原子核,内部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原子序数为2,核子数为4.而b粒子是电子,质子数和中子数为0,原子序数为0,所以,原子核每放出一个a粒子,被a粒子带走2个质子,原子序数减少2,而原子核每放出一个b粒子,原子核内将有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并产生一个电子,产生的电子放出了,但原子核内增加了一个质子,原子序数增加1,正确答案为D.解析:由于a粒子是氦的原子核,内部有2个质子近年来科学家在超重元素的探测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科学家们在观察某两个重离子结合成超重元素的反应时,发现所生成的超重元素的核经过6次α衰变后成为,由此可以判定该超重元素的原子序数和质量数依次是()A.124,259B.124,265C.112,265D.112,277近年来科学家在超重元素的探测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科学家们在观直接利用核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来进行计算.核衰变方程为Z=100+12=112,A=253+24=277,答案D正确.这是一个多次衰变的问题,反应物只能根据最后的产物和两个守恒定律来确定,注意:多次衰变问题可以在一个核反应方程中体现出来.直接利用核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来进行计算.核变式训练2:(2010.全国卷Ⅰ)原子核经放射性衰变①变为原子核,继而经放射性衰变②变为原子核,再经放射性衰变③变为原子核.放射性衰变①、②和③依次为()A.a衰变、b衰变和b衰变B.b衰变、b衰变和a衰变C.b衰变、a衰变和b衰变D.a衰变、b衰变和a衰变变式训练2:(2010.全国卷Ⅰ)原子核答案:A答案:A利用质能方程和质量亏损,计算核反应过程中释放核能的大小.根据不同的题设条件和不同的核反应特征,归纳几种计算方法.(1)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用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质量亏损(Δm)的千克数乘以真空中光速的平方(c=3×108m/s),即ΔE=Δmc2.(2)根据1原子质量单位(u)相当于931.5兆电子伏(MeV)能量,用核子结合成原子核时质量亏损的原子质量单位乘以931.5MeV.(3)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利用质能方程和质量亏损,计算核反应过程中释放核能的大已知氘核质量为2.0136u,中子质量为1.0087u,核的质量为3.0150u.(1)写出两氘核聚变成的核反应方程;(2)计算上述核反应中释放的核能;(3)若两氘核以相等的动能0.35MeV做对心碰撞即可发生上述核反应,且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则反应中生成的核和中子的动能各是多少?已知氘核质量为2.0136u,中子质量为1.0087u,(1)应用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不难写出核反应方程为(2)由题给条件可求出质量亏损为Δm=2.0136u×2-(3.0150+1.0087)u=0.0035u所以释放的核能为ΔE=931.5×0.0035MeV=3.26MeV(1)应用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不难写出核反应方程为(3)因为该反应中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即转化为核和中子的动能.若设核和中子的质量分别为m1、m2,速度分别为v1、v2,则由动量守恒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得m1v1-m2v2=0,Ek1+Ek2=2Ek0+ΔE.(3)因为该反应中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即转化为解方程组,得Ek1=(2Ek0+ΔE)=×(2×0.35+3.26)MeV=0.99MeVEk2=(2Ek0+ΔE)=×(2×0.35+3.26)MeV=2.97MeV解方程组,得变式训练3:一个铀核衰变为钍核时释放出一个α粒子,已知铀核的质量为3.853131×10-25kg,钍核的质量为3.786567×10-25kg,α粒子的质量为6.64672×10-27kg,在这个衰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等于
J(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变式训练3:一个铀核衰变为钍核时释放出一个α粒子,已知铀核的解析:质量亏损Δm=mU-(mTh+mα)根据爱因斯坦质能方程ΔE=Δmc2=[mU-(mTh+mα)]c2=[3.853131-(3.786567+0.0664672)]×10-25×(3×108)2J=8.7×10-13J
解析:质量亏损Δm=mU-(mTh+mα)基础训练1.如图1522所示,使某放射性元素发出的射线垂直进入匀强电场,按图中标号判断()A.1的穿透本领最强B.3的速度最大C.3的电离本领最大D.1是由原子放出的,2、3不是图1522基础训练1.如图1522所示,使某放射性元素发出的射线垂基础训练
解析:由图可知,射线3带正电,是a射线,其电离作用大而穿透能力弱,速度小;射线1带负电,是b射线,是接近光速的电子流;射线2不带电,是γ射线,其穿透本领最强,而电离作用最弱,速度为光速.答案:C基础训练解析:由图可知,射线3带正电,是a射线,其基础训练
2.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X经a衰变得到新核Y,新核Y经b衰变得到另一个核Z,则这三个原子核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核Z的中子数比核X少2B.原子核Z的质子数比核X少1C.原子核Z的中子数比核Y多1D.原子核Z的质子数比核Y少1B基础训练2.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X经a衰变得到新核Y基础训练
3.关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越短,表明有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衰变速度越大B.放射性元素的样品不断衰变,随着剩下的未衰变的原子核的减少,元素的半衰期也变短C.把放射性元素放在密封的容器中,可以减慢放射性元素衰变的速度D.降低或增大压强,让该元素与其他物质形成化合物,均可以减小衰变速度基础训练3.关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基础训练
解析: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能反映元素衰变的速度,半衰期越短,表明有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衰变速度越大,选项A正确;半衰期由元素原子核的结构决定,与外界因素无关,因此,选项B、C、D均错.答案:A基础训练解析: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能反映元素衰变的速基础训练
4.1999年12月30日,我国等离子物理研究所承担的“九五”重大科学工程HT—7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获得稳定的准稳态等离子体.等离子体放电时间已超过10s,这是我国可控核聚变研究的重大进展,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列属于核聚变的有()
基础训练4.1999年12月30日,我国等离子物基础训练
解析:A属于b衰变,B属于重核的裂变,D是人工核反应.
答案:C基础训练解析:A属于b衰变,B属于重核的裂变,D是基础训练5.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a粒子轰击铍核Be,铍核转变为碳核C,同时放出b射线
B.b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电子受到激发而产生的
C.γ射线是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它的贯穿能力很强
D.利用γ射线的电离作用,可检查金属内部有无沙眼和裂纹基础训练5.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基础训练
解析:b射线是原子核中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子时放出的,检查金属内部的裂纹是利用γ射线的穿透能力.答案:C基础训练解析:b射线是原子核中一个中子转化为一个质基础训练
6.(2010×福建卷)14C测年法是利用14C衰变规律对古生物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若以横坐标t表示时间,纵坐标m表示任意时刻14C的质量,m0为t=0时14C的质量.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14C衰变规律的是()基础训练6.(2010×福建卷)14C测年法是利用14C基础训练答案:C基础训练答案:C基础训练
7.用某种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现将该单色光的光强减弱,则()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少C.单位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课程总结计划
- 篮球运动员伤病预防计划
- 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社会实践活动计划
- 2025-2030中国定制的自动注射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安全限位开关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社会工作师徒带教计划
- 2025年秋学期冀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家长沟通计划
- 2025年金融行业继续教育工作计划
- 2025-2030中国婴幼儿哺育用品行业市场需求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奶粉包装行业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高血压护理查房ppt
- 科学技术奖励项目专家评分表
- 锦屏二级水电站厂区枢纽工程测量方案
- 山西安全资料地标表格
- 心理学专业英语总结(完整)
- 新人教版七年级初一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测试卷
- 白内障手术操作规范及质量控制标准(2017版)
-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 淡化海砂项目规划实施方案(76页)
- 声屏障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 蜡疗技术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