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送别经典悟千古离情——《雨霖铃》第二课时离别诗专题阅读鉴赏教学设计成都市田家炳中学莫斌一、教材分析古诗词以其丰富的意象、含蓄的意境、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文学形式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古诗词教学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与人格美的重任。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教材从必修一至必修五,其中涉及诗词选编的单元占据了四册,从必修一必修四。但在这四册中,必修一选录的是现当代诗词,必修二至必修四选录的则是古典诗词,选录的都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经典优秀的篇目,共选录了诗词22篇。必修教材严格按照时间顺序纵向排列,选取了唐代以前的诗歌,唐诗和宋词。各代都选取了最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品,集中于《诗经》、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柳永等这类名家。但古典诗词选录的总数量不多,范围有所局限,很多著名诗人的作品都有入选。这样的课程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也难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更无法让他们充分认识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新课标强调要注重课程实施的整合。怎样进行有效地课程整合,进而提升学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课题。王荣生把教材选文分为定篇、例文、样本、用件四种类型。他认为,“定篇”的材料应该是一篇完整的,没有经过任何删改的经典作品。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学生重点学习经典作品的“丰厚内涵”。柳永的《雨霖铃》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也是柳词和有宋一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词中,作者将他离开汴京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这样的经典名篇当作定篇来教学,既可以让学生了解柳永词的风格,又可以以此篇带动其它抒写离情别意诗篇的品读与鉴赏。对此词作进行定篇赏析之后,怎样进行课程整合,提升学生对离别诗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呢?恰好我校编写的古典诗词校本课程《生命镏金》中选录的许浑的《谢亭送别》和林逋的《点绛唇》均为抒写离情别绪的千古名篇。两首词作中,作者将惜别时的愁绪表达得凄楚哀婉。两首词作在写法上也广为人们称道。《谢亭送别》的前联以青山红叶的明丽景色反衬别绪,后联以风雨凄凄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点绛唇》以春草比喻离情,显然受了李煜的影响。而且,现代诗歌和歌曲中也有抒写离情的经典作品。于是,我进行了一节关于离别诗读写结合的专题阅读,这样既可以达到由鉴赏一首诗到鉴赏一类诗的目的,又可以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感悟、写作能力,从而最终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二、教学设想整个课时分为“导入新课·赏析品鉴·拓展提升·创美升华”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导入新课,以学生配乐朗诵自己仿创的诗词导入,营造氛围,激发学生鉴赏兴趣。第二环节:赏析品鉴,这一环节重在学生用第一课时学到的鉴赏方法,赏析品鉴这两首词作,教师适时点拨,诵读词作贯穿其中。第三环节:拓展提升,这一环节分两步,一是结合上面两首诗词,以及前面鉴赏的书写离别的诗歌,总结离别诗的特征,以期达到由鉴赏一首诗到鉴赏一类诗的目的;二是欣赏现代抒写离别的诗歌和歌曲,贯通古今,让学生对离别诗有更深的感悟。第四环节:创美升华,让学生创作离别诗,读写结合,提升学生的感悟、写作能力,从而最终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三、学情分析所教学班级的学生为高二文科班学生,他们有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而且,通过第一课时对《雨霖铃》词作的赏析品鉴,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鉴赏方法,因此,教学时,主要以学生赏析品鉴为主,教师根据学生鉴赏情况进行点拨,从而提升学生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积淀传统文化,陶冶人文情怀。四、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用第一课时学到的鉴赏方法,赏析品鉴这两首词作,进一步提升学生诗词鉴赏能力。2、总结离别诗的特征,丰厚离别诗词的文化积淀。3、读写结合,引导学生感悟真情,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五、教学重点诵读、品鉴和创作诗词,提升学生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六、教学难点《谢亭送别》中衬托手法和《点绛唇》中比喻手法的鉴赏。七、教学方法诵读法、交流展示法、自主合作学习法、点拨法和情境教学法。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营造氛围学生配乐朗诵自己仿创的词作。雨霖铃·长歌高二九班何鹏剑胆琴心,素衣弱冠,壮志凌云。久等十年空虚,仍徐行,如今而立。挨到铅华洗尽,长庚也伴身。暮遮席,青丝白去,此生宫商角徴羽。
清酒金樽予豪情!酹江月,笑醉今朝平。君本无意夜吟,怎堪那,沁脾佳醴。男儿孤行,来世长歌风流天涯。唯愿是江湖侠客,不为戎马停。定风波
高二九班王婕泪痕不干风不已,孤身影单只一人,抬眼望去君已远,离去?伤未倾尽愁漫漫。日日思君不见君,如何,与君相逢一春秋袭寒帐凉夜何长,怎敌,蚀骨相思不得消。望海潮高二九班蒋朝金风自海还,云随帆尽,故人一去不返。寒意凄切,凉心半截,独守寂寞憔悴。霜落寸草断,雪漫百花残,相思无声。红豆绵绵,鸳鸯聚散,长离恨。雨霖铃
高二九班邓加庆罅隙华日,车水马龙,贵胄人家。宾朋把酒言欢,畅饮时,火树银花。皆言郎才女貌,谁闻旧人哭。想当年,红颦青纱,忍不住潸然泪下。忆往昔海誓山盟,离人泪,远不过山水重重。人生何处相逢?少年梦,竹马青梅。今生缘分,本是一纸休书断送。便再是情根深种,也是一场空。师:在他们仿创的诗词中,我们可以读到他们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生命镏金》,赏析品鉴两首经典的古典诗词吧。(二)《谢亭送别》《点绛唇》赏析品鉴1、学生诵读两首诗词。谢亭送别【唐】许浑劳歌一去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点绛唇【宋】林逋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余花落处,满地和烟雨。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2、赏析品鉴《谢亭送别》(许浑)。请同学们找出你认为《谢亭送别》中描写得美的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鉴赏性文字。(方法提示:意象意境手法炼字)学生自主赏析交流,教师点拨。下面摘录的是学生鉴赏《谢亭送别》(许浑)的赏析文字。生:《谢亭送别》诗歌前两句写友人乘舟离去和出发后所见江上景色。古代有唱歌送行的习俗。“劳歌”,送客时唱的歌,后来遂成为送别歌的代称。劳歌一曲,缆解舟行,从送别者眼中写出一种匆遽而无奈的情景气氛。第二句以乐景衬哀情,时值深秋,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这明丽之景乍看似与别离之情不大协调,实际上前者恰恰是对后者的有力反衬。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生②:《谢亭送别》第三句极写别后酒醒的怅惘空寂,第四句却并不接着直抒离愁,而是以景作结。但由于这景物所特具的凄黯迷茫色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读者完全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的萧瑟凄清情怀。这样以景结情,比起直抒别情的难堪来,不但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神伤的情韵。3、赏析品鉴《点绛唇》(林逋)请同学们找出你认为《点绛唇》中描写得美的诗句,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段鉴赏性文字。(方法提示:意象意境手法炼字)学生自主赏析交流,教师点拨。下面摘录的是学生鉴赏《点绛唇》(林逋)的赏析文字。生①:《点绛唇》最后“王孙”三句,是全词之主旨。它让我想起了李煜的“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凝望着亲人渐行渐远,慢慢消失了,唯见茂盛的春草通往四方之路,茫茫无涯。结尾处词人以景结情,渲染了无限惆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给人留下无穷的想像。生②:《点绛唇》写春色用“乱生”二字,可见荒芜之状。“谁为主”之问,除点明园的荒凉无主外,还蕴含着作者对人世沧桑、繁华富贵如过眼烟云之慨叹。生③:《点绛唇》“余花”两句,写无主荒园细雨中春色凋零,绚烂的花朵已纷纷坠落,连枝头稀疏的余花,也随蒙蒙细雨而去。“满地和烟雨”,境界阔大而情调哀伤,虽从雨中落花着笔,却包含着草盛人稀之意。眼看“匆匆春又归去”,词人流露出无可奈何的惆怅情怀。4、学生自由朗读这两首词。诵读提示:通过刚才同学们的赏析品鉴,我们已经深刻地理解了两首词凄楚哀婉的别离情景,读时语速应慢一点,语调要低沉一点。5、指名学生配乐朗诵这两首诗词。(三)拓展提升1、离别诗特征总结(1)四人小组讨论完成下列表格。师:我们赏析品鉴了两首离别诗词,请大家结合上面两首诗词,以及我们前面鉴赏过的书写离别的诗歌,完成下列表格。常见意象常见离别时间、地点常见习俗常见情感
常见手法v小组投影展示(3)师生根据小组展示的情况进行补充。常见意象杨柳、酒、月、落花、落叶、班马、烟波、夕阳等常见离别时间、地点秋季或春季清晨或傍晚西楼、长亭、劳劳亭、南浦、路口、驿站等常见习俗折柳送别、饮酒饯别、唱歌相送常见情感1、依依不舍的留念(离愁别恨)2、情深意长的勉励
美好的祝愿3、坦陈心志的告白
常见手法情景交融、直抒胸臆、虚实结合、以乐景写哀情、衬托、渲染、比喻、拟人等2、现代诗、歌曲欣赏师:重团圆、怨离别,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多少人的心弦,在古典诗词的长河中,离别的诗篇总是那么真挚感人。其实,“悲欢离合”,乃古往今来人们心中永恒的旋律。今天,书写离情别绪的诗文依旧蓬勃,下面我们来欣赏台湾现代诗人席慕容的《渡口》。(1)台湾现代诗人席慕容的《渡口》欣赏渡口席慕容让我与你握别/再轻轻抽出我的手/知道思念从此生根/浮云白日山川庄严温柔/让我与你握别/再轻轻抽出我的手/华年从此停顿/热泪在心中汇成河流/是那样万般无奈的凝视/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而明日/明日又隔天涯李叔同先生创作的校园歌曲《送别》片段师:现代,不仅有离别的美丽诗篇,还有脍炙人口的歌曲,下面我们来欣赏李叔同先生创作的校园歌曲《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3)台湾歌手周传雄的《送别》片段长亭外古道边/现在的你过得好吗/天之涯旅人没有家/思念的夜伤感伴雨下(三)创美升华1、以“离别”为话题,写一段话。师:经典意象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总是点缀着各种各样的离别,下面,就让我们以“离别”为话题,写一段话。2、学生创作3、交流展示学生创作诗词示例:醉眼望断/马儿渐行渐远/相思了无数遍/换来的只是一刻的相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聘用合同
- 建筑工地安全事故赔偿合同协议书
- 投资担保合同实施细则
- 建房包工不包料合同
-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合同书
- 度住宅租赁合同转让协议
- 借款补充合同集锦
- 战略合作伙伴合同书
- 医用耗材采购合同
- 三方债务重组合同样本
- 水文工程施工方案
- 学校食堂餐厅管理者食堂安全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延长石油(集团)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病原微生物安全
- 玻璃电动平移门施工方案
- 车站信号自动控制(第二版) 课件 1-基础.理论
- 2.1大都市的辐射功能-以我国上海为例(第一课时)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 长鑫存储校招在线测评题库
- 2023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洞察暨生态图谱报告1
- 《中医妇科总论》课件
- 事业单位考试综合应用能力(综合管理类A类)试卷及解答参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