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1页
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2页
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3页
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4页
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同步练习1.郁达夫为某历史人物的祠堂题写了“拨云手指天心月,拔剑光寒倭寇胆”的对联。结合以下人物的突出事迹,他赞扬的应是()A.岳飞 B.郑和 C.戚继光 D.郑成功2.《明史》记载:“自是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兵革,岁省费什七。”其原因是()A.鞑靼与明修好互市 B.瓦剌首领接受明朝册封C.长城修筑阻止了蒙古南下 D.明朝平定了蒙古贵族叛乱3.史料记载:“人尝谓辅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更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据此判断,该辅臣的身份是()A.御史大夫 B.刺史 C.同平章事 D.内阁首辅4.下列措施与加强中央集权无关的是()A.颁布“推恩令” B.实行行省制度C.废除宰相制度 D.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5.明太祖在遗诏中说:“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据史书的记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八天之内,他平均每天要批阅奏札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为减轻负担,顾问国事,明太祖设立

()A.政事堂 B.中朝 C.殿阁大学士 D.内阁6.“纵观明代内阁发展史,除了张居正当国的十年外,几乎在所有重大事件上,内阁都难于以自己的意志左右局势,在各种政治风云中,大多扮演着失败的角色。”这反映出明代内阁()A.决策权受到严重限制B.阻碍了明代社会发展C.成为政治斗争牺牲品D.是为皇帝服务的工具7.明朝解缙曾说:“国初至今将二十载,无几时不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明初法律制度不完备 B.明初政治形势不稳定C.明初君主专制强化 D.明初强调以法治国8.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材料反映了明代内阁()A.实际掌控宰相的行政权力 B.逐渐发展为中央决策机构C.成为六部的法定上级机构 D.地位提高但职能基本未变9.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A.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 B.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C.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 D.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10.《剑桥中国明代史》中记载:“这些炙手可热的翰林学士开始成为皇帝的主要顾问和作为皇帝与官僚体制之间的承上启下的人,他们逐渐地左右了外廷的六部,内阁似乎恢复了以前中书省的气象。”该记载表明明朝()A.形成新的中央行政运行体制 B.内阁正式统领六部百官C.内阁取得中书省的全部职权 D.皇权受到了内阁的制约11.吴宗国先生在《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中说:“明代的特点与其说是集权,不如说是分权,是中央决策群体的扩大、行政权的进一步增大和政务处理的高度程式化。皇帝几十年不见大臣,这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而在明代则成为一个现实。”这说明明朝官僚制()A.保证了明朝的长治久安 B.以儒学作为统治的正统C.与皇权是制约平衡关系 D.并不完全是君主的工具12.明史记载:“(1425年)夏四月壬寅,帝(仁宗)闻山东及淮、徐民乏食,有司徵(征)夏税方急,乃御西角门诏大学士杨士奇草诏,免今年夏税及科粮之半。士奇言:“上恩至矣,但须户、工二部预闻。”帝曰:“救民之穷当如救焚拯溺,不可迟疑。”。”材料反映明朝()A.皇权空前强化 B.内阁参与决策C.内阁统领六部 D.六部之位形同虚设13.吕思勉先生认为:“明代政治的败坏,实始于成祖时。其一为用刑的残酷,其二为宦官的专权,而两事亦互相依倚”。其中,明代宦官专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封建专制统治腐朽C.皇帝不过问政治 D.宦官把持朝政大权14.明代,文官编织了名目繁多的社会关系网,并美其名曰“谊”,如“出生于一省一县,是为‘乡谊’。同一年考中举人或进士,是为‘年谊’”,还有婚谊、恩师之谊等。“谊”现象的出现()A.易造成对专制皇权的威胁 B.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C.推动了基层行政效率提升 D.增强了领导阶层内部凝聚力15.据学者研究发现,16世纪明朝出现的所谓“嘉靖大倭寇”(1522-1566,明世宗年号)实则是“假寇”,确切说是“中国之害”。原因是“寇与商是同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这种“假寇”出现的原因是()A.商人与倭寇勾结 B.严厉的海禁政策C.商人的地位低下 D.日本海盗的骚扰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384年,朱元璋创立卫所制,其源于隋唐府兵制并吸取了历史上屯田经验,是明朝最主要建军制度。自京师达州县要地皆设卫所,外统于都司、内统于五军都督府,固定屯戍。在地方设都司,辖若干卫,一卫辖5个千户所,5600人;都司之下,冲要府县设千户所、百户所,其下设总旗及小旗。1393年,全国共有内外卫547个,所2563个,兵额达270万人。卫所隶属五军都督府和兵部;征戍训练听命兵部,遇有战事,兵部奉旨从卫所调军,任领兵官率军出征,战争结束官军各回卫所,统调分离、将不专军、军不私将。卫所军丁源于军户,寓兵于农,军户世袭,除籍困难。军丁在营,分守备屯田二部,守屯结合,屯田养兵;宣宗后,军人生活水平及社会地位日渐低下,逃兵逐增,倭寇之乱,戚继光招募民兵取代卫所兵。——摘编自《明朝军事制度改革》(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元璋创立的卫所制度的特点。(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的卫所制度。17.材料

明代云南、贵州、四川等地,自然条件差别甚大,少数民族众多。明初平定西南各省后,承袭元朝的土司制度,“西南夷来归者,即用原官授之”。土司的官职有宣慰使、宣抚使、安抚使、土知府、土知州、土知县等。这些土司官职,大多由各族的首领世袭。土司必须定期向明朝朝贡,明朝也回报以丰厚的奖赏。土司的士兵听从朝廷和都指挥司的调发。杨氏在播州统治期间,豢养“涅手军”,土官“人皆世禄,自用其法”,任意压迫和剥削统治区内的各族人民。万历年间平定播州土司杨应龙叛乱后,在该地设遵义、平越二府有的地区也先后以各种原因被改土归流。但明朝在推行这一政策时,受到土官的抵制而不断反复。——摘编自曹大为等主编《中国大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的作用。参考答案:1.C2.A3.D4.C5.C6.D7.C8.D9.D10.A11.D12.B13.B14.A15.B16.(1)特点:遍布全国各要地;军队规模庞大;双重管理,统调分离;寓兵于农,守屯结合;军户世袭,控制严格;军丁社会地位低。(2)明朝的卫所军事制度,是统治者继承和吸收了先代经济军事制度的结果;其建立保证了皇帝对军队地方的控制,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其寓兵于农,守屯结合,保证了国家的兵员和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特别是边疆的卫所设立,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