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溶液的依数性课件_第1页
稀溶液的依数性课件_第2页
稀溶液的依数性课件_第3页
稀溶液的依数性课件_第4页
稀溶液的依数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稀溶液的依数性本章内容1.非电解质稀溶液的四个依数性之——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2.非电解质稀溶液的第四个依数——渗透压,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3.强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行为。第二章稀溶液的依数性本章内容本章重点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以及渗透压的相关计算。本章难点四个依数性之间相互转化的计算。本章重点溶液的性质有两类:一类:由溶质的本性决定,如:密度,颜色,导电性,酸碱性。另一类:由溶质粒子数目的多少决定。如: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溶液的渗透压,该性质称为依数性。溶液的性质有两类:第一节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一、蒸气压液相单位时间内蒸发出的气体分子数和由气相返回到液相内的分子数相等,气液两相处于平衡状态时的气相所具有的压力叫该溶液的蒸汽压。蒸汽压用符号p表示,单位(Pa)或千帕(kPa)。第一节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一、蒸气压几点说明:(1)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蒸气压,同一物质的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固体也具有一定的蒸汽压,但大多数固体蒸汽压都很小。如0℃时,冰的蒸汽压为0.61kPa。(3)根据蒸汽压大小,区分难挥发性物质及易挥发性物质。几点说明:二、溶液的蒸气压下降(1)实验:实验表明:含有难挥发性溶质的溶液(如葡萄糖水溶液)的蒸气压低于纯水的蒸气压。这种现象称为溶液的蒸气压下降。(2)原因: 水的部分表面被难挥发性溶质占据,因此单位时间逸出液面的水分子数相应减少纯溶剂

多溶液少二、溶液的蒸气压下降(1)实验:纯溶剂多溶液少(3)规律:对于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蒸气压下降符合Raoult定律。

对于只含一种溶质的稀溶液:Δp=p0-p≈=KbB溶剂的物质的量分数溶液的蒸气压纯溶剂的蒸气压p=p0xA质量摩尔浓度溶剂的物质的量分数溶液的蒸气压纯溶剂的蒸气压p=p0x∵xA+xB=1p=p0

xA=p0(1-xB)=p0–p0xB∴p0-p=p0xB令Δp=p0-p有

Δp=p0xB

Δp表示溶液的蒸气压下降。Δp≥0。推导过程:Δp≈KbB推导过程:Δp≈KbB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公式:由于nA>>nB,若取1000g溶剂,有则

Δp=K

bB

适用: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公式:上式说明:一定温度下,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与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而与溶质本性无关。Δp=p0-p≈KbB上式说明:一定温度下,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与溶第二节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一、溶液的沸点升高(一)溶液的沸点一定温度下,当溶液的蒸气压等于外压时,溶液沸腾,这时的温度称为沸点。第二节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一、溶液的沸点升高(二)溶液的沸点升高(1)实验表明,溶液的沸点要高于纯水的沸点。这一现象称为溶液的沸点升高(二)溶液的沸点升高(1)实验表明,溶液的沸点要高于纯水的(2)对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而言,沸点升高与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ΔTb与bB的关系:ΔTb

=Kb·bB

式中Kb为溶剂的沸点升高常数,它只与溶剂的本性有关。(2)对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而言,沸点升高与溶质的质量摩尔常见溶剂的T0b和Kb值溶剂Tb0/℃Kb/(K·kg·mol-1)溶剂Tb0/℃Kb/(K·kg·mol-1)水1000.512四氯化碳76.75.03乙酸1182.93乙醚34.72.02苯802.53萘2185.80乙醇78.41.22常见溶剂的T0b和Kb值溶剂Tb0/℃Kb/(K二、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一)凝固点:物质的固相的蒸气压与它的液相蒸气压相等时的温度。(例如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二、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一)凝固点:物质的固相的蒸气压与它的(二)凝固点下降(1)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凝固点Tf总比纯溶剂的凝固点低。(2)对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而言,凝固点降低正比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ΔTf=KfbB(Kf

为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水的Kf=1.86K·kg·mol-1

第二章--稀溶液的依数性课件常见溶剂的T0b

Kb和T0f

Kf值溶剂Tb0/℃Kb/(K·kg·mol-1)Tf0/℃Kf/(K·kg·mol-1)水1000.5120.01.86乙酸1182.9317.03.90苯802.535.55.10乙醇78.41.22-117.31.99四氯化碳76.75.03-22.932.0乙醚34.72.02-116.21.8萘2185.8080.06.9常见溶剂的T0bKb和T0fKf值溶剂Tb0/℃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的性质还有许多实际应用,汽车散热器的冷却水中常加入适量乙二醇或甘油,既可以防止冬天水结冰,又可以防止夏天水沸腾。

利用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都可测定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教而言,凝固点降低法不起破坏作用、且Kf值较大,故常用。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的性质还有许多实际应用,汽车散热器例、将0.900g某物质溶于60.0g水中,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了0.150℃,求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水的Kf=1.86K·kg·mol-1)例、将0.900g某物质溶于60.0g水中,三、难挥发性强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1)强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比理论计算值大原因: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自发地电离成带电荷的粒子,使其含有的粒子数比同浓度非电解质多。三、难挥发性强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2)计算强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时,必须引入一个校正因子。

ΔTb=iKbbBΔTf=iKfbBΠ=icBRT≈ibBRT校正因子i是一“分子”电解质解离出的粒子个数如AB型电解质,i趋近于2。(如KCl)AB2或A2B型电解质,i趋近于3。(如MgCl2)如AB型电解质,i趋近于2。(如KCl)例计算0.100mol·kg-1的NaCl溶液的凝固点。解NaCl为AB型电解质,i=2ΔTf(NaCl)=2×0.100mol·kg-1×1.86K·kg·mol–1=0.372K

Tf(NaCl)=-0.372℃。例计算0.100mol·kg-1的NaCl溶液的凝固第三节溶液的渗透压力渗透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极其常见,如在鲜嫩的蔬菜上撒上盐,立即会渗出水来,蔬菜因失水而发蔫。临床给病人输液,对药物浓度要求非常严格,如0.9%的生理盐水,浓度大于或小于0.9%都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此即临床上的等渗,低渗,高渗问题。第三节溶液的渗透压力渗透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极其常见,如在鲜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力1、渗透现象〔实验〕将葡萄糖溶液与纯水用半透膜隔开,不久可见葡萄糖的液面不断上升,说明水分子不断透过半透膜进入葡萄糖水热溶液中。

我们把溶剂水分子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的自发过程称为渗透。不同浓度的两溶液用半透膜隔开时,都有渗透现象发生。纯水葡萄糖水

h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力我们把溶剂水分子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的自2、渗透现象产生的原因由于葡萄糖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半透膜。膜两侧单位体积内水分子数目不等,单位时间内由纯水进入葡萄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目比由葡萄糖溶液进入纯水中的数目多。其净结果是使葡萄糖溶液一侧液面升高,溶液的浓度降低。

纯水葡萄糖水

h2、渗透现象产生的原因纯水葡萄糖水h3、渗透压力:溶液液面不断上升,产生的液体压力逐渐增大,在该压力作用下,溶液中的溶剂分子在单位时间内透过半透膜的数目增多。当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单位时间内从半透膜两侧透过的水分子数目相等,溶液液面不再上升,体系达到渗透平衡。纯水糖水

h溶液增高的这部分水的静压力就是溶液的渗透压。3、渗透压力:纯水糖水h溶液增高的这部分水的静压力就是溶渗透压:在一定的温度下,将纯溶剂与溶液与半透膜隔开时,恰能阻止渗透发生所需施加的外压力,称为该溶液的渗透压。用符号Π表示。纯水糖水渗透压:在一定的温度下,将纯溶剂与溶液与半透膜隔开时,恰能阻注意:若半透膜隔开的浓度不等的两个非电解质溶液,为了防止渗透现象发生,必须在浓溶液液面上施加一超额压力,此压力是两溶液渗透压力之差。例如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将浓溶液和稀溶液用半透膜隔开,欲阻止稀溶液的溶剂分子进入浓溶液,需要加到浓溶液液面上的压力,称为浓溶液的渗透压。F注意:若半透膜隔开的浓度不等的两个非电解质溶液,为了防止渗透二、溶液的渗透压力与温度及浓度的关系1、van’tHoff定律(稀溶液的渗透压力方程式) ΠV=nRT

Π=cBRT

说明:对稀溶液cB

≈bB,因此,Π=bBRT

8.314J·K-1·mol-1

kPa二、溶液的渗透压力与温度及浓度的关系1、van’tHo渗透现象在动植物的生命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医学上输液必需输等渗溶液。动物体内水份的输送。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份和营养。求算溶质的分子量。渗透现象在动植物的生命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三、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一)渗透浓度渗透浓度:渗透活性物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

符号:cos

单位:mol·L-1,mmol·L-1

指溶液中产生渗透效应的溶质粒子三、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一)渗透浓度指溶液中产生渗透效应(二)等渗,高渗和低渗溶液医学上的等渗,高渗和低渗溶液是以血浆的渗透浓度为标准确定的。临床上规定:cos=280~320mmol·L-1

的溶液为等渗溶液。cos>

320mmol·L-1的溶液称为高渗溶液。cos<280

mmol·L-1的溶液称为低渗溶液。(二)等渗,高渗和低渗溶液医学上的等渗,高渗和低渗溶液是以血在临床治疗中,当为病人大剂量补液时,要特别注意补液的渗透浓度,否则可能导致机体内水分调节失常及细胞的变形和破坏。常用补液:50g/L葡萄糖或9g/LNaCl;或0.28mol/L葡萄糖或0.15mol/LNaCl

在临床治疗中,当为病人大剂量补液时,要特别注意补液的渗透浓度例计算补液用50.0g·L-1葡萄糖溶液和9.00g·L-1NaCl溶液(生理盐水)的渗透浓度。解葡萄糖(C6H12O6)的摩尔质量为180g·mol-1,NaCl的摩尔质量为58.5g·mol-1,例计算补液用50.0g·L-1葡萄糖溶液和9.00g·(三)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在医学上,习惯把电解质、小分子物质统称为晶体物质,由它们产生的渗透压力称为晶体渗透压力。胶体渗透压:白蛋白、球蛋白等大分子物质称为胶体物质,由它们产生的压力统称为胶体渗透压力。人体血浆的渗透压力主要来源于晶体渗透压(705.6kPa),胶体渗透压只占极少一部分(3.3kPa)。(三)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在医学上,习惯把电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盐平衡胶体渗透压:维持血管内外水盐平衡说明:细胞膜允许水分子自由透过,无机盐离子不易自由透过。毛细血管闭允许水分子、离子和小分子物质自由透过。晶体渗透压:维持细胞内外水盐平衡例、已知293K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2.338kPa,将6.840g蔗糖(C12H22O11)溶于100.0g水中,计算蔗糖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和蒸气压。例、已知293K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2.338kPa,将6.解p=p0xA=2.338kPa×0.9964=2.330kPa解1.人体血浆的凝固点为-0.501℃,正常人体温度为37℃

,人体血液的渗透压是多少?例题讲解ΔTf=KfbB1.人体血浆的凝固点为-0.501℃,正常人体温度为372.某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在-0.25℃

时结冰,该溶液在25.0℃

时的蒸汽压为多少?(已知纯水在25℃

时的蒸汽压为3130Pa)ΔTf=KfbB2.某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在-0.25℃时结冰,该溶液在25第二章稀溶液的依数性本章内容1.非电解质稀溶液的四个依数性之——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2.非电解质稀溶液的第四个依数——渗透压,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3.强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行为。第二章稀溶液的依数性本章内容本章重点溶液的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以及渗透压的相关计算。本章难点四个依数性之间相互转化的计算。本章重点溶液的性质有两类:一类:由溶质的本性决定,如:密度,颜色,导电性,酸碱性。另一类:由溶质粒子数目的多少决定。如:溶液的蒸气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溶液的渗透压,该性质称为依数性。溶液的性质有两类:第一节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一、蒸气压液相单位时间内蒸发出的气体分子数和由气相返回到液相内的分子数相等,气液两相处于平衡状态时的气相所具有的压力叫该溶液的蒸汽压。蒸汽压用符号p表示,单位(Pa)或千帕(kPa)。第一节溶液的蒸气压下降

一、蒸气压几点说明:(1)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蒸气压,同一物质的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固体也具有一定的蒸汽压,但大多数固体蒸汽压都很小。如0℃时,冰的蒸汽压为0.61kPa。(3)根据蒸汽压大小,区分难挥发性物质及易挥发性物质。几点说明:二、溶液的蒸气压下降(1)实验:实验表明:含有难挥发性溶质的溶液(如葡萄糖水溶液)的蒸气压低于纯水的蒸气压。这种现象称为溶液的蒸气压下降。(2)原因: 水的部分表面被难挥发性溶质占据,因此单位时间逸出液面的水分子数相应减少纯溶剂

多溶液少二、溶液的蒸气压下降(1)实验:纯溶剂多溶液少(3)规律:对于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蒸气压下降符合Raoult定律。

对于只含一种溶质的稀溶液:Δp=p0-p≈=KbB溶剂的物质的量分数溶液的蒸气压纯溶剂的蒸气压p=p0xA质量摩尔浓度溶剂的物质的量分数溶液的蒸气压纯溶剂的蒸气压p=p0x∵xA+xB=1p=p0

xA=p0(1-xB)=p0–p0xB∴p0-p=p0xB令Δp=p0-p有

Δp=p0xB

Δp表示溶液的蒸气压下降。Δp≥0。推导过程:Δp≈KbB推导过程:Δp≈KbB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公式:由于nA>>nB,若取1000g溶剂,有则

Δp=K

bB

适用: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溶液的蒸气压下降公式:上式说明:一定温度下,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与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而与溶质本性无关。Δp=p0-p≈KbB上式说明:一定温度下,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蒸气压下降与溶第二节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一、溶液的沸点升高(一)溶液的沸点一定温度下,当溶液的蒸气压等于外压时,溶液沸腾,这时的温度称为沸点。第二节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一、溶液的沸点升高(二)溶液的沸点升高(1)实验表明,溶液的沸点要高于纯水的沸点。这一现象称为溶液的沸点升高(二)溶液的沸点升高(1)实验表明,溶液的沸点要高于纯水的(2)对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而言,沸点升高与溶质的质量摩尔浓度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ΔTb与bB的关系:ΔTb

=Kb·bB

式中Kb为溶剂的沸点升高常数,它只与溶剂的本性有关。(2)对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而言,沸点升高与溶质的质量摩尔常见溶剂的T0b和Kb值溶剂Tb0/℃Kb/(K·kg·mol-1)溶剂Tb0/℃Kb/(K·kg·mol-1)水1000.512四氯化碳76.75.03乙酸1182.93乙醚34.72.02苯802.53萘2185.80乙醇78.41.22常见溶剂的T0b和Kb值溶剂Tb0/℃Kb/(K二、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一)凝固点:物质的固相的蒸气压与它的液相蒸气压相等时的温度。(例如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二、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一)凝固点:物质的固相的蒸气压与它的(二)凝固点下降(1)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凝固点Tf总比纯溶剂的凝固点低。(2)对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而言,凝固点降低正比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而与溶质的本性无关。ΔTf=KfbB(Kf

为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水的Kf=1.86K·kg·mol-1

第二章--稀溶液的依数性课件常见溶剂的T0b

Kb和T0f

Kf值溶剂Tb0/℃Kb/(K·kg·mol-1)Tf0/℃Kf/(K·kg·mol-1)水1000.5120.01.86乙酸1182.9317.03.90苯802.535.55.10乙醇78.41.22-117.31.99四氯化碳76.75.03-22.932.0乙醚34.72.02-116.21.8萘2185.8080.06.9常见溶剂的T0bKb和T0fKf值溶剂Tb0/℃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的性质还有许多实际应用,汽车散热器的冷却水中常加入适量乙二醇或甘油,既可以防止冬天水结冰,又可以防止夏天水沸腾。

利用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都可测定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相比教而言,凝固点降低法不起破坏作用、且Kf值较大,故常用。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降低的性质还有许多实际应用,汽车散热器例、将0.900g某物质溶于60.0g水中,使溶液的凝固点降低了0.150℃,求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水的Kf=1.86K·kg·mol-1)例、将0.900g某物质溶于60.0g水中,三、难挥发性强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1)强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比理论计算值大原因: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自发地电离成带电荷的粒子,使其含有的粒子数比同浓度非电解质多。三、难挥发性强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2)计算强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时,必须引入一个校正因子。

ΔTb=iKbbBΔTf=iKfbBΠ=icBRT≈ibBRT校正因子i是一“分子”电解质解离出的粒子个数如AB型电解质,i趋近于2。(如KCl)AB2或A2B型电解质,i趋近于3。(如MgCl2)如AB型电解质,i趋近于2。(如KCl)例计算0.100mol·kg-1的NaCl溶液的凝固点。解NaCl为AB型电解质,i=2ΔTf(NaCl)=2×0.100mol·kg-1×1.86K·kg·mol–1=0.372K

Tf(NaCl)=-0.372℃。例计算0.100mol·kg-1的NaCl溶液的凝固第三节溶液的渗透压力渗透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极其常见,如在鲜嫩的蔬菜上撒上盐,立即会渗出水来,蔬菜因失水而发蔫。临床给病人输液,对药物浓度要求非常严格,如0.9%的生理盐水,浓度大于或小于0.9%都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此即临床上的等渗,低渗,高渗问题。第三节溶液的渗透压力渗透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极其常见,如在鲜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力1、渗透现象〔实验〕将葡萄糖溶液与纯水用半透膜隔开,不久可见葡萄糖的液面不断上升,说明水分子不断透过半透膜进入葡萄糖水热溶液中。

我们把溶剂水分子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的自发过程称为渗透。不同浓度的两溶液用半透膜隔开时,都有渗透现象发生。纯水葡萄糖水

h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力我们把溶剂水分子透过半透膜进入溶液的自2、渗透现象产生的原因由于葡萄糖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半透膜。膜两侧单位体积内水分子数目不等,单位时间内由纯水进入葡萄糖溶液中的水分子数目比由葡萄糖溶液进入纯水中的数目多。其净结果是使葡萄糖溶液一侧液面升高,溶液的浓度降低。

纯水葡萄糖水

h2、渗透现象产生的原因纯水葡萄糖水h3、渗透压力:溶液液面不断上升,产生的液体压力逐渐增大,在该压力作用下,溶液中的溶剂分子在单位时间内透过半透膜的数目增多。当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单位时间内从半透膜两侧透过的水分子数目相等,溶液液面不再上升,体系达到渗透平衡。纯水糖水

h溶液增高的这部分水的静压力就是溶液的渗透压。3、渗透压力:纯水糖水h溶液增高的这部分水的静压力就是溶渗透压:在一定的温度下,将纯溶剂与溶液与半透膜隔开时,恰能阻止渗透发生所需施加的外压力,称为该溶液的渗透压。用符号Π表示。纯水糖水渗透压:在一定的温度下,将纯溶剂与溶液与半透膜隔开时,恰能阻注意:若半透膜隔开的浓度不等的两个非电解质溶液,为了防止渗透现象发生,必须在浓溶液液面上施加一超额压力,此压力是两溶液渗透压力之差。例如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将浓溶液和稀溶液用半透膜隔开,欲阻止稀溶液的溶剂分子进入浓溶液,需要加到浓溶液液面上的压力,称为浓溶液的渗透压。F注意:若半透膜隔开的浓度不等的两个非电解质溶液,为了防止渗透二、溶液的渗透压力与温度及浓度的关系1、van’tHoff定律(稀溶液的渗透压力方程式) ΠV=nRT

Π=cBRT

说明:对稀溶液cB

≈bB,因此,Π=bBRT

8.314J·K-1·mol-1

kPa二、溶液的渗透压力与温度及浓度的关系1、van’tHo渗透现象在动植物的生命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医学上输液必需输等渗溶液。动物体内水份的输送。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份和营养。求算溶质的分子量。渗透现象在动植物的生命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三、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一)渗透浓度渗透浓度:渗透活性物质的物质的量除以溶液的体积。

符号:cos

单位:mol·L-1,mmol·L-1

指溶液中产生渗透效应的溶质粒子三、渗透压力在医学上的意义(一)渗透浓度指溶液中产生渗透效应(二)等渗,高渗和低渗溶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