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琴泉职业高级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齐国管仲说:“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某研究者据此得出“中国精耕农业的产生与专制国家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的结论。该判断A.材料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B.材料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C.材料不充分、理解准确。结论合理D.材料不充分、理解不准确,结论不合理参考答案:D考点:精耕细作。结合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再联系材料,可知管仲认为治国方略中最要紧的是,必先禁止工商业中追求奢侈牟利之风,如此才能使民无所游食而务农垦田、积粟富国、强兵胜战、广地称王。材料没有提到专制制度。故选D。2.有人认为,与汉代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实质是指(
)
A.通过分散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
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分工较为科学合理
C.唐中央政府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
D.三省六部制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参考答案:A3.某国际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对在国际收支中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该组织是A.联合国B.世界银行C.欧洲联盟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参考答案: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于1945年12月,1947年正式运行。其宗旨与任务是稳定国际汇兑;协助建立多边支付制度;加强国际货币合作,通过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与材料的主旨相符,故D项正确。其它三项不符合题意。4.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宰相专权而实行的“合议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它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文中提到的三个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A.唐朝中书省、明朝的六部、宋朝的通判B.唐朝门下省、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汉朝的刺史C.汉朝的内朝、清朝的军机处、秦朝的御史大夫D.明朝的内阁、宋朝的二府三司、元朝的行中书省参考答案:B5.为解决下图所反映的问题,当时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郡国并行制
B.设立中朝
C.颁布“推恩令”
D.设立藩镇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根据图表中信息可以判断出是汉初的郡国并行制,为了解决这一弊病,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因此C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错误,可以排除;B项说法与图片信息不符,可以排除;D项说法不是汉朝的措施,设立藩镇应该是在唐朝,可以排除。本题答案为C。6.《中国经济史》在评述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时说:“耕用牛犁,使用铁器,是农业耕作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是划时代的进步。”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A.西周B.春秋战国C.唐代D.宋代参考答案: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犁牛耕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因此这一“革命性突破”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7.山东邹平农民刘宗水从1963年开始坚持每天写日记,记录和见证了半个世纪以来农村社会历史的变迁。其中1981年10月23日是这样记的:“到二队分地,过午四时,大片地已分完,只有自留地和饲料地未分”。材料中的“分地”A.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B.确立了市场经济发展目标C.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D.促进了多种所有制的发展参考答案:试题分析:此题属于知识理解运用层次,需要学生掌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对题目研读、解释、判断和推理。从题干中信息“1981年”、“分地”,可确定是改革开放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由于联产承包责任制只是让渡了土地经营权,所以排除A;这一时期主要目标是“搞活经济”,是在计划经济前提下引入了市场的作用,所以排除B;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有效发展是起于1984年,城市经济改革推行以后,所以排除掉D;计划经济前提下引入了市场的作用,激发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答案选择C。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造成下图所示的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国营企业改革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公有经济占绝对优势,联系所学,应是三大改造,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故A项正确;B是1958年;C是1978年以后;D是1984年。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三大改造。【名师点睛】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可归纳为“一、二、三、四”一个创举:和平“赎买”。两个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经济建设与改造并举。三项成果:初步奠定工业化基础;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单一公有制确立。四项准备:政权巩固、经济恢复、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中苏建交。9.古代雅典政治中,能够体现直接民主特点的是(
)A.五百人议事会
B.公民大会
C.十将军委员会
D.执政官制度参考答案:B10.“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反映的实质是()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参考答案:考点:4E:《十二铜表法》.分析: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解答:材料强调了罗马法律规定在个人财产遭到窃贼损害时可以杀死窃贼而不受惩罚,充分说明了法律对私有财产的保护高于个人生命的本质,故B正确;AC两项是表面现象而不是本质,故AC错误;D项含义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错误.故选B.11.钱穆认:“正因为土地私有,耕者有其田,才有了自由买卖,才开始兼并,才使贫者无立锥之地。”这一观点A.揭示了土地兼并产生的根源B.反对实行“耕者有其田”C.提出了土地兼并的解决办法D.表达了对农民的同情参考答案:A依据材料“正因为土地私有”“才有了自由买卖,才开始兼并”可知材料强调土地兼并的根源是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故A正确;B材料不能体现,排除;材料并没有提出解决土地兼并的方法,排除C;材料也不能体现对农民的同情,排除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正因土地私有”“才有了自由买卖,才开始兼并,才使贫者无立锥之地”即可解答。12.我们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最主要是因为
()A英国顽固推行殖民扩张政策
B中国政府奉行闭关锁国政策C中国经济军事技术的落后
D中国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参考答案:A13.1898年英国首相说:“大国的斗争已经不再像1830年或者甚至1860那样只限于欧洲问题,而是牵涉到遍布全球的市场和领土问题”。这种全球扩张的强大动力是()A.资本输出加强垄断 B.自由竞争商品输出C.推销机器抢夺资源 D.拓展领土张扬国威参考答案:考点:垄断组织的形成.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需要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牵涉到遍布全球的市场和领土问题”,联系时间“1898年”,结合所学解答即可.解答:注意题干信息“牵涉到遍布全球的市场和领土问题”,联系时间“1898年”,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高潮,资本输出加强垄断,故A项正确.BCD三项均不符合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史实,应排除.故选A.14.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葫芦,要把葫芦仔细看。”该诗说明军机大臣
(
)A.对皇命只需上传下达即可
B.是毫无地位的皇帝走卒C.接替丞相职权处理政事
D.需揣摩皇帝意图为其服务参考答案:D15.从15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殖民主义的特点主要表现为()①武力征服是其主要扩张手段②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产生是其主要动力③采用商业殖民方式,建立殖民贸易公司④掠夺财富、屠杀土著人、抢占土地是其主要活动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15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产生,当时殖民者采取武力征服、掠夺财富、屠杀土著人、抢占土地、商业殖民等方式,积极对外殖民扩张,故①②③④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项,ABC项排除。【点睛】“15世纪中期到18世纪末”是关键时间信息。16.美国《时代》周刊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该战役A.阻止了优势敌人的进攻B.克服了国民党投降危险C.打乱了日军的侵华部署D.体现了国共的联合抗日参考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可知该战役是在1937年抗战爆发的淞沪会战,淞沪会战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打乱了日军的侵华部署,故C正确;淞沪会战没有阻止了优势敌人的进攻,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淞沪会战,淞沪战役时国民党没有投降的危险,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淞沪会战,淞沪会战时国共还没有联合抗日,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联系所学淞沪会战的时间和意义分析解答。17.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认为,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作者旨在强调工业革命后A.科学技术水平不断革新 B.经济运行规则的变化C.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 D.旧规章制度阻碍发展参考答案:B根据题干中“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是指工业革命之后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代替了以前的重商主义,即经济运行规则的变化,故答案选B。A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原因;C项是工业革命的影响,但与材料不符;D项说法不全面。18.《世界文明史》指出:“《联邦宪法》(即l787年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为“警惕”专制政治,“制定者们”采取的措施有(
)①国家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部分
②国会可以随时对总统提出弹劾③总统任命的官员须经参议院的批准
④联邦法院有权审查行政或立法行为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的是1787年宪法,其中国会可以弹劾总统但不是随时就可以,美国实行的是三权分立,总统任命的官员须经国会的批准,联邦法院有权审查行政或立法行为,所以正确的是B项,CDA不符合题意。19.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罗马教廷建立了“东方事务部”“传教问题部”等海外传教机构;信贷机构、殖民贸易公司、交易所等商业金融机构纷纷建立。对以上现象出现的背景概括最为准确的是:A.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影响
B.宗教改革引发的连锁反应C.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D.殖民扩张的方式有所变化参考答案:答参考案:A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的影响【名师点睛】商业革命的表现:1、世界市场扩大。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上原来互相隔绝的地区沟通起来,这是世界各个地区之间联系加强的第一步。欧洲同非洲、美洲和亚洲之间的贸易日益发展,世界市场扩大了。2、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世界市场的扩大,意味着产品越来越多地再现在各国的市场上。美洲的许多农产品,如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传到欧亚大陆,改变了粮食生产结构;非洲的咖啡传到欧美,改变着欧洲人的消费方式和文化特点,而烟草的传播更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麦子、水稻等作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一起进入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人的经济生活。3、商路贸易中心的转移。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等商业城市衰落了,代之而起的是里斯本等城市,北海两岸的港口更是后来居上,逐渐占有海上贸易中心地位。20.《宋史·食货志》载:“南渡后,水田之利,富于中原,故水利大兴。”《后乐集》载:两浙一带,“所在围田遍满,昔之曰江曰湖,今皆田也。水稻种植遍及南方各地”。这段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南方耕地面积有所增加B.南方农田水利有较大发展C.江南的农业生产发展D.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参考答案:D材料反映的是宋朝时期,金朝大举入侵中原,北方农民纷纷南渡,随之而来的就是北方先进的技术传入南方,中国古代经济中心南移在南宋完成,故选D;ABC均是材料信息的体现,排除。21.明代蒲州商人范世奎经商西北,“义而资益巨,占良田数百亩”。乾隆时,浑源、榆次二州县富商大贾“且多置买田地”。上述材料表明明清时期A.商人仍遵循“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B.商业资本发展并开开始转化为产业资本C.晋商精明能干,敢于开拓新的领域D.官商勾结,搞垄断和特权交易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所讲的是商人发财之后,都购买了很多的田地,这就说明商人商人仍遵循“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所以答案选A。B、C、D材料都没体现到,所以都不选。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商业发展的评价22.在苏北农村流传的民谣:“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杀鸭子,鸭子叫的嘎嘎的!”这首民谣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参考答案:C小农经济。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筛麦子,磨面面”“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等信息可以看出,这体现的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封闭的特点,故C项正确。23.关于秦汉一统,黄仁宇认为统一的地理基础也不容忽视。他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专辟一章“土壤·风向·雨量”,指出黄土、黄河、风向和雨量等都是支持中央集权化大一统的要素。下面与他的观点相呼应的看法是A.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走向B.战国诸侯以农立国、相互竞争C.气象因素无法解释民族国家形成D.古代文明都以大河为中心,推行重农政策参考答案:BA中的“决定”一词太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从材料“黄土、黄河、风向和雨量等都是支持中央集权化大一统的要素。”可看出B与题干中的观点一致、相符,故选B;题干中的“风向和雨量”属于气象因素,黄仁宇的观点也是在解释自然因素对政治的影响,故C与题意不符,D中的“都”说法绝对,不合史实,故排除。点睛:根据材料信息“黄土、黄河、风向和雨量等都是支持中央集权化大一统的要素”可知黄仁宇指出的是农业和政治的关系,而B项中的“以农立国”与此呼应。24.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C.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D.积极发展“新经济”参考答案:D25.“它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指英法联军)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昔日京华景象正如洪水过地,荡然无存。”它使中国被迫签订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参考答案:B【详解】第一次鸦片战争,交战双方是中国和英国,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排除A;第二次鸦片战争,交战双方是中国和英法,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北京天津,被迫签订了《北京条约》,故选B;甲午战争不是从广州开始的,交战双方是中国和日本,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排除C;八国联军侵华是直接侵犯北京天津,侵略国不只是英国和法国,排除D。26.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法国大萆命前二十年,人口在増加,财富增长得更快……国家因战争负债累累;但是个人继续发财致富,他们变得更勤奋,更富于事业心,更有创造性……一场浩劫怎能避免呢?一方面是一个民族,其中发财欲望每日每时都在膨胀;另一方面是一个政府,它不断刺激这种新热情,又不断从中作梗,点燃了它又把它扑灭,就这样从两方面催促自己的毁灭。”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准确的是(
)A.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反封建革命的到来
B.贫富不均导致社会矛盾激化C.专制社会里,民主会变得越来越自私自利
D.等级制度导致民众对政府有不满情绪参考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了法国大革命。题干表达的观点是民众和政府间的矛盾,与社会贫富不均和等级制度无关,故排除B、D;题干没有体现“民主会变得越来越自私自利”的观点,故排除C;根据“发财欲望每日每时都在膨胀……一个政府,它不断刺激这种新热情,又不断从中作梗,点燃了它又把它扑灭,就这样从两方面催促自己的毁灭”可知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反封建革命的到来,故选A。27.《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1943年1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可以看出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
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D.中国摆脱外列强压迫参考答案:C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到“拒绝在合约上签字”,再到“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反映出中国在挽回主权,故A项错误;此时的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故B项错误;中国在不断挽回主权,外交上逐渐自强,故C项正确;此时的中国仍然处在帝国主义压迫下,故D项错误。28.下列关于近代英美法德国家元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英国的国家元首是首相,通过选举产生,是国家的权力中心B.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拥有行政权C.法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拥有行政权和军权D.德国的国家元首是皇帝,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内阁对皇帝负责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联系史实可知,英国的国家元首为英国的国王,国家权力中心是议会,故A.英国的国家元首是首相,通过选举产生,是国家的权力中心,这一说法错误。B.美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拥有行政权、C.法国的国家元首是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拥有行政权和军权和D.德国的国家元首是皇帝,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内阁对皇帝负责,以上说法均符合史实,故此题应选A项考点: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英法美德的政治·国家元首【名师点睛】本专题的各考点很少单独命题,—般试题将各国的政治体制进行对比,既有要求分析相同点的试题,也有要求分析不同点的试题。从考查的角度分析,对各国也有所不同:英国强调民主政治进程的渐进性,英国民主政治是英国社会发展的产物;美国强调法治建设和三权分立制度在美国民主政治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法国强调共和政体形成的艰巨性,重视对“艰巨性”原因的考查;德国强调其代议制民主政洽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29.16—17世纪,英国物价上涨了256%,工资上涨了145%。地租涨幅远远低于物价涨幅。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①英国成为海上霸主
②工业革命
③殖民掠夺
④奴隶贸易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参考答案:D略30.下表是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情况表(部分)年份支持中国的票数追随美国的票数弃权票数1965474720196646561719674558161968445723表中支持中国的票数下降的主要原因是A.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解体B.美国操纵联大,拒不接纳中国C.中国国内政策变动对中国形象的影响D.不结盟运动尚未兴起,中国缺乏第三世界支持参考答案:C表中支持中国的票数下降的时期正是“文革”时期,政局动荡和极“左”的内外政策对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严重的消极影响,C项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参考答案: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它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详解】结合所学可从分封制和宗法制各自的含义及其实质入手分析。从含义上看,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而宗法制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通过含义上的对比,我们可以知道,分封的主要依据是通过血缘关系实现,故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另一方面,只有通过层层的分封,形成森严的等级,才能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因此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从两种制度的实质上看,它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都是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37~1839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平均每年不到100万镑,1845年则增长到239万镑。……从1846年起开始下降。这一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为179万镑,比1845年降低了1/4。直到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也只有100万镑,甚至低于鸦片战争前的一些年份。……同时,上海附近的嘉定县,“往昔匹夫匹妇,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自洋布盛行,土布日贱,仅得往日之半耳。”在广州、厦门一带,也出现因倾销洋布导致妇女纺织半数停工的情况。——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材料二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时光,有些则去念拜菩萨。……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材料三15世纪末16世纪初,英国圈地运动最早从工商业较发达的东南部农村开始。地主贵族最初圈占公有地,后来圈占小佃农的租地和公簿持有农的份地。在宗教改革中,国王把没收的教会领地赐给亲信宠臣,或卖给乡绅、土地投机家、市民、商人和工场主。18~19世纪,英国城市工业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地主贵族为了生产肉类和商品粮以供应城市的需要,扩大投资,改善土地的生产能力,同时加速进行圈地。随着1701年条播机的发明,开始了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同期,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有关圈地的法案,共批准圈占269万公顷耕地和公有地。1845年以后,圈地运动已近尾声。——新浪网《圈地运动》材料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英国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了。”18世纪英国小说家哥尔斯密在《荒村》中描述圈地运动前后一个村庄时写道:“甜美微笑的村庄,草地上最可爱的村庄,你的游乐消散,你的魅力褪光;在你的茅屋之间看见暴君的手,荒凉使你的翠绿罩上一片忧愁。”(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华输出货物的特点,并分析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农村农民在近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矛盾现象。你怎样看待这一矛盾现象?(3)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圈地运动对英国农村农民的影响参考答案:(1)特点:1837~1845年大幅增加,1846年~1854年则下降。原因:工业革命后英国急需扩大市场;《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便利了英国对华输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抵制。(2)现象:一些人憎恨列强对华贸易给他们造成手工业破产;一些人却欢迎洋货加入新兴产业之中。看待:中国农村农民在近代化进程中,旧的生产方式受到冲击,新的生产方式又带来生机,后者更是发展的方向。(3)影响:在近代化进程中,英国封建经济变成了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资本主义化的新贵族,农民变成了雇佣劳动者,是一场革命;圈地运动实际上剥夺了农民土地,造成了农民的失业,农村荒凉破败【详解】(1)通过材料“1837~1839年,……有100万镑”可以看出,英国对华商品输出经历了一个先升后降的特点;再通过这两个阶段特点去分析各自出现的原因,上升是因为英国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华侵略的必然结果;下降是因为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的结果。作答时可以在这些角度去思考。(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往昔匹夫匹妇,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自洋布盛行,土布日贱,仅得往日之半耳”“出现因倾销洋布导致妇女纺织半数停工的情况”可以知道,一些人憎恨列强对华贸易给他们造成手工业破产;根据材料二“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出息不错”可以知道,一些人却欢迎洋货加入新兴产业之中。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中国农村农民在近代化进程中,传统生产方式受到冲击,新的生产方式得到发展,更是发展的方向。(3)根据材料三“15世纪末16世纪初,英国圈地运动最早从工商业较发达的东南部农村开始”“18-19世纪,加速进行圈地”可以概括出圈地运动的进程;联系所学可以知道,圈地运动对英国农村农民的影响有:15世纪末16世纪初,圈地运动开始,农村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因素,一些农民开始成为自由劳动力;17世纪圈地运动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农场进一步发展,大量农民成为农场和工场工人;18-19世纪前期,圈地运动推行全国,农村农民进入了近代化。对圈地运动的理解可从积极的和消极的两方面进行分析,如在近代化进程中,英国封建经济变成了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资本主义化的新贵族,农民变成了雇佣劳动者,是一场革命;圈地运动实际上剥夺了农民土地,造成了农民的失业,农村荒凉破败。3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华农耕为主体的经济形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西汉·晃错《论贵粟疏》(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产经营方式?(2分)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的知识概括这种生活方式特点。(4分)材料二
著名的(晋商)旅蒙商号大盛魁(注:创始人最初是肩挑小贩)……成为有影响的犬商号后,还在店内供奉着一条扁担、两个木箱、一块石头(曾作秤砣用),其意是警示商号后人不忘当年创业之艰难。……晋商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买卖成不成,仁义都要在”等。(2)材料二反映了明清时期我国商业发展有何新现象?(2分)依据材料概括晋商发达的主观因素。(4分)材料三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财物必屈……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与本,使天下各食起力。末计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所矣。
——贾谊《论积贮疏》(3)材料三是怎样看待农业和商业之间关系的?(2分)这一思想对后来明清时期社会发展有何影响?(4分)(4)综合以上问题,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4分)参考答案: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对于农商一列平视,从无重农抑商之主张。孟子以前之政治家,大多亦无重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橱柜购销与安装工程合同
- 招聘服务合同
- 内部施工合同协议
- 城市规划咨询顾问合同
- 家装使用装修合同
- 工业自动化设备采购及安装服务合同
- 电子商务平台运营合作合同
- Unit 2More than fun Presenting ideas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江海职业技术学院《现代文学与新女性》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摄影测量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川教版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 HYT 087-2005 近岸海洋生态健康评价指南
- (2024年)面神经炎课件完整版
- 小学六年级综合实践有趣的魔方世界课件
- 龙门吊重点技术规格书
- JJG(交通)054-2009 加速磨光机检定规程-(高清现行)
- H.248协议正常呼叫流程解析
- 玻璃水钻行业需求分析及生产工艺流程
- 上科教版五年级上册书法教案
- 宏伟公司财务管理目标与利益冲突案例
- (完整版)信息技术读书笔记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