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路原理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电路原理II课程英文名称:CircuitsTheoryII课程编号:204T0125学分:4学时:64先修课程:高等数学Ⅰ(一)、大学物理Ⅴ(一)适用专业:自动化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必修使用教材:吉培荣、佘小莉.电路原理.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开课单位:电气与新能源学院课程简介:课程以电路的基本定律、基本定理和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为主要内容,具有理论严密、逻辑性强和工程背景强的特点。课程教学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系统地教与学,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树立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增强“家国情怀”意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核心课与学位课,是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电路基本理论、学习和理解其它专业课程的入门课,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来实际应用、从事科学研究奠定扎实的电路理论和实践基础起着重要的作用。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通过本课程学习,强化“四个自信”,培养辩证思维能力,树立工程意识,提高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增强“家国情怀”意识。课程目标2:能将网络函数、频域分析法、复频域分析法等知识和分析方法用于自动化系统工程问题的表述。课程目标3:能够运用基尔霍夫定律、一般分析方法、频域分析法等电路知识和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知识对直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动态电路建立微分方程、代数方程组等数学模型并求解。课程目标4:能根据对象特征和性能要求,运用该门课程的定律、定理和分析方法等电路原理,正确表达和分析功率/最大功率计算、正弦稳态电路谐振、二端口网络等工程应用问题,体现出综合分析能力。课程目标5:通过课程具有启发和引导作用的课程教学方法进行评价,能认识到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课程目标6:通过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应用情况,以及对项目解决方案的归纳总结和提出问题的情况的考核分值进行评价,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对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三、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1.工程知识1.1:能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语言工具用于自动化系统工程问题的表述。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1.2:能够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知识对自动化系统工程的具体对象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求解。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32.问题分析2.2:能基于科学原理和数学模型正确表达自动化系统复杂工程问题。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412.终身学习12.1:能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认识到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512.2: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对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6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1章绪论、电路的基本概念和两类约束1.教学内容(1)了解电路原理在学科专业中的地位,了解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和区别;(2)掌握实际电路与模型电路;(3)掌握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4)掌握电能量与电功率的计算;(5)掌握集中参数电路与分布参数电路的概念;(6)掌握元件(电阻、电导、独立电源)的特性;(7)掌握拓扑约束;(8)了解电路的分类。2.重点难点:模型化的概念、关联参考方向、电阻(电导)和独立电源的特性、拓扑约束。3.课程思政融入点:通过注意电流的参考方向和电压的参考极性的标注,必须注意细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通过基尔霍夫定律和各元件模型的教学,将正确的科学观无形的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将立德树人内化到教学课程中,知行合一,德智融合。4.考核要点:KCL、KVL、电阻元件约束。5.教学方法:基于雨课堂+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6.作业安排:从1-1、1-2、1-3、1-6、1-7、1-9中选4-6题。。第2章电路的等效变换1.教学内容:(1)掌握等效变换和等效电阻的概念;(2)掌握电阻的各种连接及其等效变换;(3)掌握电阻星形连接与三角形连接的等效变换;(4)掌握实际电源两种模型的等效变换;(5)了解无伴电源的等效转移;(6)了解电源的不同连接方式及其等效变换。2.重点难点:等效变换的概念、等效变换的方法。3.课程思政融入点:依托电路等效变换过程教学,培养学生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和利用老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科学素养;通过对实际电源与理想电源的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要想发挥自己的最大作用,要努力减少或避免自身过多的“损耗”。4.考核要点:各种连接的等效、电源两种模型的等效变换。5.教学方法:基于雨课堂+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6.作业安排:从2-1、2-3、2-5、2-10、2-2、2-16中选4-6题。第3章电路分析的一般方法1.教学内容:(1)掌握支路约束和独立拓扑约束;(2)掌握支路法;(3)掌握网孔电流法;(4)了解寻找独立回路的系统化方法;(5)掌握回路电流法;(6)掌握节点电压法。2.重点难点:支路法,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3.课程思政融入点:对比各种方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总结的习惯、求真务实精神、工程伦理意识和发现电路中的对偶之美。4.考核要点: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5.教学方法:基于雨课堂+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6.作业安排:从3-1、3-2、3-4、3-6、3-9、3-13、3-15、3-16、3-17中选6-9题。第4章含受控电源的电路1.教学内容:(1)掌握受控电源的特性;(2)掌握含受控电源时的网孔电流法;(3)掌握含受控电源时的回路电流法;(4)掌握含受控电源时的节点电压法;(5)了解输入电阻与输出电阻。2.重点难点:受控电源的特性、含受控电源时的回路电流法、含受控电源时的节点电压法。3.课程思政融入点:通过对特殊情况时各种分析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不陷于教条主义、规格严格的工程意识。4.考核要点:含受控电源回路电流法、含受控电源节点电压法。5.教学方法:基于雨课堂+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6.作业安排:从4-2、4-3、4-8、4-10、4-13、4-14、4-18、4-19中选4-6题。第5章含运算放大器的电路1.教学内容(1)了解实际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特点(自学);(2)了解实际运算放大器的常用模型(自学);(3)掌握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性;(4)了解运算放大器特性的一些相关内容(自学);(5)了解有源电路和无源电路的概念与判断方法(自学)。2.重点难点:理想运算放大器的特性。3.课程思政融入点:从放大器到理想放大器,教会学生对于实际问题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4.考核要点:不做要求。5.教学方法:基于雨课堂+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6.作业安排:不做要求。第6章电路的基本定理1.教学内容(1)掌握叠加定理与齐性定理;(2)掌握替代定理;(3)掌握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4)掌握最大功率传输定理;(5)了解特勒根定理(自学);(6)了解互易定理(自学);(7)了解对偶原理。2.重点难点: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3.课程思政融入点:在现代电力系统中,静止无功补偿器、可控串联补偿器、矩阵式变频电路的应用可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减少非线性设备产生的无功和谐波,引入上述电路的实际应用案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专业素养、求真务实精神。4.考核要点: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5.教学方法:基于雨课堂+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6.作业安排:从6-1、6-3、6-7、6-9、6-13、6-17、6-19中选4-6题。第7章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1.教学内容(1)掌握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2)了解忆阻元件的特性(自学);(3)掌握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串联等效与并联等效;(4)掌握动态电路的方程;(5)掌握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换路定理;(6)掌握动态电路初始条件的确定。2.重点难点: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的特性、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的换路定理、动态电路初始条件的确定。3.课程思政融入点:在动态电路方程和初始条件确定的教与学中,向学生强调数学思维及数学手段在工程问题分析中的重要性、数学是解决工程问题的工具、工程问题要用数学语言来表述的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工程意识。4.考核要点:电容与电感的VCR、电容和电感的换路定理。5.教学方法:基于雨课堂+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6.作业安排:从7-1、7-3、7-5、7-6、7-7、7-9中选3-5题。第8章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1.教学内容(1)掌握RC电路的时域分析;(2)掌握RL电路的时域分析;(3)掌握一阶电路响应求解的三要素法;(4)掌握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5)了解二阶电路的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6)掌握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7)了解一阶电路的冲激响应;(8)了解二阶电路的阶跃响应和冲激响应(自学);(9)了解一阶电路正弦激励时的零状态响应(自学)。2.重点难点:RC、RL电路的时域分析、三要素法、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3.课程思政融入点:通过一阶电路求解思路的拓展和推导,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们遇见问题主动去思考,发现规律,用规律去研究、理解未知事物。4.考核要点:一阶电路响应求解的三要素。5.教学方法:基于雨课堂+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6.作业安排:从8-1、8-4、8-9、8-13、8-14、8-18、8-21、8-27、8-27中选6-9题。第9章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基础1.教学内容:(1)掌握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2)掌握正弦量的相量表示;(3)掌握相量形式的拓扑约束和元件约束。2.重点难点:正弦量的相量表示、相量形式的拓扑约束和元件约束。3.课程思政融入点:通过讲解电路模型不同表达形式,引导学生独立进行同一模型不同表达形式的关系和转化的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求真务实精神、工程伦理意识。4.考核要点:相量形式的拓扑约束和元件约束。5.教学方法:基于雨课堂+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6.作业安排:从9-1、9-3、9-6、9-10中选2-3题。第10章正弦稳态电路1.教学内容:(1)掌握阻抗和导纳及其串联与并联;(2)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3)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概念和计算方法;(4)了解谐振电路的定义及基本特点。2.重点难点: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3.课程思政融入点:通过电路相量模型与时域模型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及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将较为综合复杂问题化繁为简,在掌握基本概念、规律的基础上分析解决。通过提高功率因数,梳理学生节能降耗的意识,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考核要点:相量分析法、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5.教学方法:基于雨课堂+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6.作业安排:从10-1、10-5、10-8、10-16、10-24、10-26、10-28、10-30、10-33中选6-9题。第11章含耦合电感元件和理想变压器的电路1.教学内容:(1)了解耦合线圈的磁耦合;(2)掌握耦合线圈的同名端;(3)掌握耦合电感元件特性;(4)掌握变压器的耦合电感模型;(5)掌握耦合电感的去耦合等效;(6)掌握理想变压器特性;(7)了解理想变压器传输直流特性及分析(自学)。2.重点难点:耦合电感元件、理想变压器。3.课程思政融入点:在耦合电感电路分析教与学中,进一步向学生强调数学思维及数学手段在工程问题分析中的重要性、数学是解决工程问题的工具、工程问题要用数学语言来表述的概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工程意识。4.考核要点:耦合电感元件和理想变压器的元件约束。5.教学方法:基于雨课堂+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6.作业安排:从11-1、11-5、11-7、11-9、11-15、11-18中选4-6题。第12章三相电路1.教学内容:(1)掌握三相电源;(2)掌握三相电路的连接与结构;(3)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4)了解不对称三相电路;(5)掌握三相电路的功率及其测量。2.重点难点: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三相电路的功率及其测量。3.课程思政融入点:在专业教育中引入安全教育,增强学生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学生诚实友善品格,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4.考核要点:三相化一相方法、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5.教学方法:基于雨课堂+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6.作业安排:从12-1、12-2、12-4、12-10、12-15中选6-9题。第13章非正弦周期稳态电路1.教学内容:(1)了解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和信号的频谱;(2)掌握非正弦周期信号的有效值和平均功率;(3)掌握非正弦周期稳态电路的计算。2.重点难点:非正弦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和信号的频谱、正弦周期稳态电路的计算。3.课程思政融入点:通过分解非正弦电路信号及电路分析,培养学生分解、逐步分析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4.考核要点:正弦周期稳态电路的计算(叠加定理的应用)。5.教学方法:基于雨课堂+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6.作业安排:从13-3、13-4、13-7、13-9、13-15中选2-3题。第14章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1.教学内容:(1)掌握拉普拉斯变换及其性质;(2)掌握拉氏变换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3)掌握元件约束和基尔霍夫定律的复频域形式;(4)掌握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方法。2.重点难点:拉氏变换反变换的部分分式展开、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方法。3.课程思政融入点:通过电路复频域模型与时域模型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及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将较为综合复杂问题化繁为简,在掌握基本概念、规律的基础上分析解决。4.考核要点: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方法。5.教学方法:基于雨课堂+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6.作业安排:从14-1、14-2、14-3、14-5、14-9、14-11、14-18中选5-7题。第15章网络函数与频率特性1.教学内容:(1)掌握网络函数;(2)掌握网络的频率特性;(3)了解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自学)。2.重点难点:网络函数、网络的频率特性。3.课程思政融入点:通过求解网络函数和分析频率特性、谐振电路,使学生学会用联系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趋利避害,处理好人生发展中的各种矛盾。4.考核要点:网络函数的计算。5.教学方法:基于雨课堂+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6.作业安排:从15-1、15-2、15-5、15-6、15-10、15-13中选2-3题。第16章二端口网络1.教学内容:(1)了解二端口网络的概述;(2)掌握二端口网络的约束方程;(3)掌握二端口网络参数的相互转换;(4)了解二端口网络的等效电路(自学);(5)了解二端口网络的互联;(6)掌握二端口网络的网络函数;(7)了解二端口网络的特性阻抗(自学);(8)了解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自学)。2.重点难点:二端口网络的约束方程、二端口网络的网络函数。3.课程思政融入点:通过分解复杂电路为多个典型二端口电路的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利用科学方式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通过分组讨论,增加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及团队意识。4.考核要点:二端口网络约束方程的计算。5.教学方法:基于雨课堂+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6.作业安排:从16-5、16-8、16-9、16-13、16-17、16-23中选4-6题。五、教学内容对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支撑的课程目标讲课实验实践第1章绪论、电路的基本概念和两类约束41、2、3第2章电路的等效变换41、2、3第3章电路分析的一般方法61、2、3第4章含受控电源的电路3.51、2、3第5章含运算放大器的电路0.51、2、3第6章电路的基本定理41、2、3第7章动态电路的方程及其初始条件21、2、3第8章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61、2、3第9章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基础41、2、3第10章正弦稳态电路81、2、3第11章含耦合电感元件和理想变压器的电路41、2、3第12章三相电路61、2、3第13章非正弦周期稳态电路21、2、3第14章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61、2、3第15章网络函数与频率特性21、2、3第16章二端口网络41、2、3复习2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1.课程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占60%,过程性考核占40%。过程性考核包括线上中国大学MOOC网SPOC测试、参与讨论等20%和课堂讨论、课堂限时作答、纸质作业等80%。支撑毕业要求课程目标考核与评价方式合计平时成绩(40%)期末考试(60%)线上20%:SPOC测试、视频学习、线上讨论等线下80%:课堂讨论、课堂限时作答、纸质作业等闭卷考试指标点1.1课程目标2101525指标点1.2课程目标3102535指标点2.2课程目标4101525指标点12.1课程目标555指标点12.2课程目标65510总分占比%40601002.课程考核评分标准课程目标考核要求评分标准高于预期达到预期低于预期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课程目标2:能将网络函数、频域分析法、复频域分析法等知识和分析方法用于自动化系统工程问题的表述。(20分)平时表现交流讨论纸质作业SPOC测试课程考试23-2519-2212-18<12课程目标3:能够运用基尔霍夫定律、一般分析方法、频域分析法等电路知识和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知识对直流电路、正弦稳态电路、动态电路建立微分方程、代数方程组等数学模型并求解。(35分)平时表现交流讨论纸质作业SPOC测试课程考试32-3526-3121-25<21课程目标4:能根据对象特征和性能要求,运用该门课程的定律、定理和分析方法等电路原理,正确表达和分析功率/最大功率计算、正弦稳态电路谐振、二端口网络等工程应用问题,体现出综合分析能力。(25分)平时表现交流讨论纸质作业SPOC测试课程考试23-2519-2212-18<12课程目标5:通过课程具有启发和引导作用的课程教学方法进行评价,能认识到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自主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5分)平时表现交流讨论纸质作业SPOC测试543<3课程目标6:通过对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应用情况,以及对项目解决方案的归纳总结和提出问题的情况的考核分值进行评价,具有自主学习的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玛氏校招工作总结
- 2025年数学老师课堂教育方案
- 2025年学校暑期校本培训个人方案
- 2025年秋季幼儿园教研工作方案演讲稿
- 手术后病人的护理措施
- 2025年新生军训活动方案
- Excel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应用1
- 避孕知识培训课件微盘
- 武汉大学《普通微生物学微生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蚌埠二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自测卷(三)线下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形形色色的人》习作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色织物工艺设计2
- 液压系统符号
- 中考化学专题考点训练提升19 气体的制备(解析版)
- 年会颁奖晚会颁奖盛典简约PPT模板
- 绥江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建设方案
- 钳工-实操技能试题
- 三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 GB/T 755-2019旋转电机定额和性能
- GB/T 33474-2016物联网参考体系结构
- 上消化道早癌筛查须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