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结婚率Generalmarriagerate课件_第1页
一般结婚率Generalmarriagerate课件_第2页
一般结婚率Generalmarriagerate课件_第3页
一般结婚率Generalmarriagerate课件_第4页
一般结婚率Generalmarriagerate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讲:婚姻与家庭课程:人口社会学马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第十讲:婚姻与家庭课程:人口社会学婚姻-家庭与人口变迁在古代和现代社会中,各国都有关于婚姻的(正式或非正式)法律和相应制度,婚姻与家庭的变化可能从几个方面对人口学研究的专题产生影响。1。婚姻是两性结合并繁衍后代的社会形式,初婚年龄、婚姻的稳定性、代际关系(抚育责任、财产继承等)会影响父母的生育意愿和总和生育率;2。婚姻的缔结可能与人口迁移相关,与城乡之间人口流动有关,改变人口的地理分布、城乡分布状况;3。婚姻状况和婚姻稳定性会影响死亡率和寿命,许多调查结果表明单身者(特别是男性)的平均寿命低于结婚者;4。当缔结婚姻和家庭结构发生变化时(如生育后代、婚姻破裂),会对双方特别是母亲的就业产生影响;同时,一个社会妇女受教育和就业的情况也会影响婚姻和家庭(择偶标准、结婚年龄、家庭规模等)。2婚姻-家庭与人口变迁在古代和现代社会中,各国都有关于婚姻的(人口社会学需要研究婚姻与家庭所以,人口的婚姻与家庭结构是人口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同时与其他领域密切相关。对于婚姻与家庭的研究有助于说明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里,其所属的人口在个人之间的日常关系(男女之间、代际之间、通过婚姻而形成的亲属关系)和人口“再生产”(生育、后代的抚养教育)等方面处于怎样一个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之中。3人口社会学需要研究婚姻与家庭所以,人口一.婚姻制度

传统上,“婚姻是男女两性依一定的法律、伦理和风俗的规定建立起来的夫妇关系。它是家庭成立的标志和基础”(佟新,2000:297)。问题:我们如何分析人类社会的婚姻制度?

4一.婚姻制度传统上,“婚姻是男造成不同婚姻制度的主要原因

今天美国加州法律正在讨论同性恋者(两男或两女)是否可以组成婚姻和家庭;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古代埃及法老实行兄妹通婚、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婚姻反映古代婚姻习俗)、在今天的世界各地,始终存在着多种婚姻形式:一夫一妻、一妻多夫(藏族)、一夫多妻(阿拉伯国家)、多夫多妻(如两兄弟娶两姐妹)、走婚(部分纳西族)等等;在一个国家内,在统一的法律下,法律承认的婚姻关系与事实上的“婚姻”或“准婚姻”、同居、婚外性关系,在客观世界里依然存在,在分析中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统”。(中国解放前的“妾”、“二房”、“外室”、改革后的“二奶”。)5造成不同婚姻制度的主要原因今天美国加州法律正在讨论同性恋者造成不同婚姻制度的主要原因

出现婚姻和维持婚姻的原因:动物繁衍后代、延续种族的天性与本能;对后代的保护、抚育、教育是高等动物的特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出(具有不同程度的稳定与持续性的)“家庭”,成为完成这一功能的基本单元。为了完成这些功能,必须使家庭成员之间在血缘关系方面具有确定性、财产的分享和继承具有合法性。问题:在各地人类社会中出现不同婚姻制度、不同婚姻形式的社会、经济、文化、宗教原因?

6造成不同婚姻制度的主要原因出现婚姻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婚姻研究(1)

藏族社会的阶级与分层:贵族、差巴和堆穷。

差巴为“纳税人”(taxpayer),

堆穷为“小户”(smallhouseholder)。

差巴属于有名姓的家庭,可通过世袭的方式一代一代地从庄园主那里得到一块具有相当规模的农田(“差地”)的使用权。一方面,只要差巴完成了对于庄园主应尽的责任(体现在实物、金钱、劳役等形式,例如他们必须饲养许多役畜以备庄园主随时征用),他的家庭就可以保存这块土地;另一方面,他被束缚在这块土地上不能随意离开。

7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婚姻研究(1)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婚姻研究(2)

堆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如差巴那样被束缚在一块土地上,但土地规模较小,而且是以个人名义承担下来,不像差巴那样是以家庭名义承担,而且后代不能继承,他们只向庄园主提供劳役服务,而且劳役摊派是以劳动力数量来计算的,每3个有这种责任的成年劳动力组成一个“帮”(gang),每天各个“帮”必须派一个劳力为领主劳动。所以,差巴的家庭规模大小对于其应承担的各类劳役等没有关系,而堆穷家庭的劳役责任数量则根据家中劳动力的多少增加或减少。责任的范围与承担责任的形式,是区分差巴和堆穷的最重要的标志。第二类堆穷完全没有土地,可以自由流动,但仍然有自己所属的领主,必须向领主纳税尽责。他们中许多人租种差巴的土地,并为差巴劳动作为回报。8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婚姻研究(2)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婚姻研究(3)

差巴的婚姻特点可归纳为“单一婚姻原则”(“monomarital”marriageprinciple)和“单一婚姻主干家庭”(“monomarital”stemfamily)。即差巴家庭中的每一代只能建构一个婚姻,这个婚姻的后代都是家族的直系成员并享有全部权利。家庭世袭继承的“差地”是不可分割的,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责任承担“家庭”向领主应尽的责任,也不愿放弃自己对于家庭财产的权利。所以为防止子女各自结婚所引起的在责任和权利两个方面的纠纷,一代中只能组成一个正式婚姻。如果一代中有许多儿子,他们只能共同娶一个妻子(一妻多夫),如有其他女儿则嫁出;如果只有一个儿子,那么他就只娶一个妻子(一妻一夫),如有其他女儿则嫁出;如果没有儿子而只有一个女儿,她将招赘一个丈夫(一妻一夫);如果没有儿子但有许多女儿,她们只能共同嫁给一个入赘的丈夫(一夫多妻)(Goldstein,1971:68)。因为各个差巴家庭的各代生育子女的情况(数量和性别比例)不尽相同,所以在这一原则之下,三种婚姻都会发生并在社会中同时存在。9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婚姻研究(3)差巴的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婚姻研究(4)

“单一婚姻原则”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在两代之间的“一妻多夫”婚姻。当长子尚未婚娶而妻子去世时,如果父子分别娶妻则会导致与兄弟分别娶妻相同的各自后代之间的权利与财产之争,所以一般会以长子名义娶妻而实际上为父子共妻,这种安排在婚前需得到新娘及其家属的同意,所生子女在名义上为儿子的后代。在上述“单一婚姻原则”下,所生的后代之间都是兄弟姐妹(不论是同父异母还是同母异父),并将在他(她)们的婚姻中继续贯彻“单一婚姻原则”。在各个家庭成员得到生理需求的同时,这种安排保证了一个家庭的“差地”、房屋和其他财产不会被两个婚姻各自的后代所分割。

10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婚姻研究(4)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婚姻研究(5)

由于堆穷对于其使用的土地和付出的劳役是以个人而不是以家庭来计算,维持家庭世袭对于“差地”的权利和财产以支付各类劳役的重要性就不存在了。所以在堆穷家庭中,不仅兄弟各自结婚并分开居住,成年儿子结婚后也时常与父母分家居住。只有极少数富裕并努力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堆穷(通常从事商业)家庭出现“一妻多夫”婚姻,其原因也是担心财产的分散(Goldstein,1971:72)。由于堆穷是西藏农村人口的主体,所以“一夫一妻”因此通常被简单地根据统计结果而认为是藏族婚姻的主要形式。

11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婚姻研究(5)二.婚姻的统计1.婚姻统计分类:

按照目前联合国有关统计指标,“婚姻状况”大致分为5类:(1)“未婚”:single,从未进行过正式的婚姻登记;(2)“在婚”:married,有配偶(包括再婚者和没有正式履行合法手续的分居);(3)“丧偶”:widowed,仅指丧偶后未再婚者;(4)“离婚”:divorced,仅指离婚后未再婚者;(5)“分居”:separated,履行正式合法手续的分居。

目前中国官方的婚姻统计只有前4类。

12二.婚姻的统计1.婚姻统计分类:12婚姻统计

以上4类或5类的婚姻统计,主要的统计对象是目前占绝大多数的“一夫一妻”婚姻。对于一些国家的“事实婚姻”或同居现象,各国有各自的具体法律和规定,来确定和保护当事人及其子女(婚生或非婚生)的各项合法权利(社会地位、经济利益如家族爵位的继承权、财产继承权等)。13婚姻统计以上4类或5类的婚2.政府关于结婚的法规:各国政府都制定了《婚姻法》,规定了本国的法定结婚年龄,允许办理结婚登记的官方机构,婚姻双方的义务与权利,并有禁止近亲通婚、禁止某些遗传疾病者结婚、禁止重婚和纳妾的条款。在办理结婚登记时,需要申请者提供婚姻状况、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证明文件。在中国,实际办理过程中曾一度需开单位介绍信以证明“未婚”,体检,某些部门职工结婚对象需政治审查。142.政府关于结婚的法规:各国政府都制定了《婚姻3.婚姻统计指标

(1)粗结婚率(Crudemarriagerate)=登记结婚全部人数/年均总人口数×1000‰;(2)一般结婚率(Generalmarriagerate):=登记结婚全部人数/年均15岁及以上总人口数×1000‰;(排除了没有达到结婚年龄人口数量的影响;各国可根据不同法定结婚年龄调整公式)153.婚姻统计指标(1)粗结婚率(Crudemarriag(3)年龄-性别结婚率(Age-sexspecificmarriagerate):=登记结婚某年龄组(男性/女性)人数/年均相应性别、年龄组人口数×1000‰;(在结婚率中还可进一步区分开“初婚”和“再婚”,两者之和为总结婚率)。ASSMRf=(Mxf/Pxf)×1000‰;

ASSMRf为女性年龄别结婚率,Mxf为X年龄组结婚人数,Pxf该地区X年龄组年均人口数;16(3)年龄-性别结婚率(Age-sexspecificm(4)总和结婚率(Totalmarriagerate):

∝TMRm(f)=Σ(Mxm(f)/Pxm(f));x=15Mxm(f)为一年内X岁年龄结婚人数;Pxm(f)为同年龄组人口数;总和结婚率的数值为:一年度15岁以上各年龄组男(或女)结婚人数/同期该年龄组男(或女)人数结果的总和;例如:1982年女性年龄别初婚率为:15岁(0.002),16岁(0.007),17岁(0.015),18岁(0.033),19岁(0.061),20岁(0.128),23岁(0.187),35岁以上(0,即不足千分之一);总和初婚率(不是终身结婚率)为:1.221(黄荣清,1989:167)。17(4)总和结婚率(Totalmarriagerate):(5)粗离婚率(Crudedivorcerate):=离婚人数/年均人口数×1000‰;(6)一般离婚率(Generaldivorcerate)=15岁以上离婚人数/年均15岁以上人口数×1000‰;(7)离婚比(Divorceratio):一定时期(某年度)内,离婚事件数与结婚总数之比;18(5)粗离婚率(Crudedivorcerate):18(8)不婚率:50岁的女性(55岁男性)没有配偶人数(包括始终单身、离婚和丧偶后未婚)占相应年龄组女性(男性)总人数的百分比,一些国家的女性不婚率(%):中国1982年(0.2),印度1971年(0.43);刚果1960年(0.6),埃及1960年(1.23),日本1975年(4.87),英国1971年(7.26);法国1975年(8.16);意大利1971年(13.81),瑞士1970年(15.22)。(9)结婚男女双方年龄差:与经济活动类型、宗教观念、地方风俗有关。(10)平均初婚年龄:

一年内所有初婚者的年龄总和/一年内初婚人数。19(8)不婚率:50岁的女性(55岁男性)没有配偶人数(包括始三.人口婚姻状况结构婚姻结构,即是属于几种婚姻状况(未婚、在婚、离异、丧偶、分居)的人数在(法定结婚年龄以上)总人口数各自所占的比重。反映人们对待婚姻的态度(是否结婚、在什么年龄结婚)、婚姻的稳定程度、对待再婚的考虑。各国的婚姻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别。20三.人口婚姻状况结构婚姻结构,即是属于几1.各国婚姻结构:1992年美国同居人口为331万户,独身者占人口的20%以上;瑞典离婚率高达45%;美国未婚生育在出生率中的比例增加,这样的母亲与孩子得到很高的社会福利;同性恋数字增加;单亲家庭比例增加(佟新,2000:300)。211.各国婚姻结构:1992年美国同居人口为331万2.中国婚姻结构特点:(1)传统上早婚:唐宋时男15,女13;明清时男16,女14;民国时期男18,女16;1950年《婚姻法》男20,女18,1980年《婚姻法》男22。女20;(2)婚姻具有普遍性:1990年普查结果,99%中国女性在30岁时都已结婚;50岁以上“终身不婚者”仅占0.23%;同时,文化水准越低,婚姻越普及,结婚年龄越早。(3)离婚率低:1995年“离婚”者仅占15岁以上人口的0.7%。但离婚比近年来逐年上升,1987年6.3%,1988年7.3%,1989年8.1%,仍在上升之中。

222.中国婚姻结构特点:(1)传统上早婚:唐宋时男15,女13中国婚姻状况的结构:1995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中:20%未婚,73.2%有配偶,0.7%离婚,6.1%丧偶。2001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中:19.14%未婚,72.34%初婚有配偶,1.76%再婚有配偶,0.99%离婚,5.77%丧偶。23中国婚姻状况的结构:1995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中:23各省区婚姻状况结构差异:24各省区婚姻状况结构差异:24历年结婚、离婚统计25历年结婚、离婚统计253.“婚姻挤压”现象:适婚年龄组中不平衡的性别比,可能扩大初婚男女年龄差别;中国、韩国、印度三国1970-1990年期间男女初婚年龄差的变化。

出生性别比的不平衡,将会导致婚姻双方年龄差、其他条件比较的变化,如18-20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没有找到同龄配偶的男性,只好追求更年轻、“条件”较差的女性;如果女性多于男性,“条件”较差的女性可能找不到配偶,男女年龄差可能会减小甚至出现女性年龄大于、条件优于男性的现象。263.“婚姻挤压”现象:适婚年龄组中不平衡四.婚姻与择偶中的社会学分析

1.婚姻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社会行为(家庭、家族、社区):贵族、王族的联姻往往是政治行为,在传统社会的婚姻选择中,个人往往要服从家庭、家族的利益。中国封建王朝的“和亲”政策,欧洲各王国之间的联姻,都反映出婚姻的社会背景。在实际生活中,婚姻往往是个人、家庭改变自身政治、经济状况(社会地位、财产等资源占有、社会网络资源、等等)的重要途径之一。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以爱情为主题的大多讲述的是出身不同阶级、社会地位的年轻人相爱后的爱情悲剧。27四.婚姻与择偶中的社会学分析1.婚姻不仅是个人行为,也2.择偶的范围:也称为“通婚圈”,首先排斥在当地习俗中禁止通婚(婚姻禁忌,如禁止乱伦、血亲通婚,一些民族禁止与其他宗教信徒、其他种姓通婚,等等)的人员,其次是优先选择、次优先选择的通婚范围,形成一个大致可以通婚的社会范围;同时,由于交通条件、接触的可能性、日后往来的便利,人们的通婚范围也往往局限于一个地理领域。在实际调查中,我们通常也可以发现农村人通婚的大致地理范围是本乡(公社),城市人通婚的地理范围也主要是本市。282.择偶的范围:也称为“通婚圈”,首3.择偶的条件:门当户对?

293.择偶的条件:门当户对?29双方家庭经济条件的比较

30双方家庭经济条件的比较30调查问卷设计对于婚姻双方(家庭、个人)的比较可从以下几个指标入手:结婚时(不是调查时)双方年龄差异比较;(初婚与再婚比较,有变化)结婚时(不是调查时)双方的家庭经济情况比较;结婚时(不是调查时)双方父亲的职业(社会地位)比较;结婚时(不是调查时)双方父亲受教育水平比较;结婚时(不是调查时)双方本人受教育水平比较;结婚时(不是调查时)双方职业(社会地位)比较;结婚时(不是调查时)双方个人收入比较。结婚时双方在民族成分、宗教、种姓、籍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别。结婚前双方居住地点距离:关于不同年代通婚地理距离的变化,可用来分析社会发展、交通条件、信息传递条件、人们地理流动性、城市化等对人们婚姻观念、择偶范围的变化。31调查问卷设计对于婚姻双方(家庭、个人)的比较可从以下几个指标五.家庭结构

1.什么是家庭:家庭是一个社会“子系统”和基本社会、经济单元,由(1)具有血缘关系、(2)经由婚姻,或经由(3)领养关系(在历史上,甚至包括奴隶、仆役)的人们共同组成,是由亲子组成的生育群体。婚姻是联系家庭成员的纽带,家庭成员之间(如夫妇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具有一定的社会义务和经济义务,这在各个国家以法律形式作出具体规定:父母要保护、养育孩子,孩子在父母生病、年老时要赡养、照料父母,等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家庭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一般来说,家庭是生产单位、生育单位、儿童的养育教育单位。32五.家庭结构1.什么是家庭:322.“家庭”的范围和内涵:

在同一个社会,人们谈到“家”时,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可能涵盖的范围、强调的内涵可能是不同的,具有某种“差序格局”的特点。各种社会中的家族体系,族谱、族规、族产。《红楼梦》的贾府内部,大“家”套着小“家”。《四世同堂》、《家》………332.“家庭”的范围和内涵:在同一个社会,人们谈到3.家庭结构的两个方面:(1)人口规模,

人口规模总的发展趋势:家庭的人口规模在逐渐减少。从“大家庭”转变为“小家庭”。美国1790-1980年期间,每户平均人数从5.79人降到2.75人;中国1953-2001年期间,每户平均人数从4.33人降到3.42人。每对夫妇平均生育数、人口的地理流动性(年轻人迁到外地后建立自己小家庭)、财产分配继承制度等都影响家庭人口规模。例如:我国牧区实行公社制时,蒙古族牧民的家庭变小,而实行家庭承包制后,家庭规模明显增大。343.家庭结构的两个方面:(1)人口规模,34(2)家庭类型社会学对于“家庭(一妻一夫婚姻)”的分类:(1)单身家庭:未婚个体,(2)核心家庭:一对夫妇与未成年子女,(3)主干家庭:有两代以上,每代只有一对夫妇,(4)联合家庭:至少同一代中有两对夫妇;(5)其他家庭(单亲家庭等)。有的文献仅区分“核心家庭”(一对夫妇和未婚子女两代人)和“扩展家庭”(包括三代或以上的成员)(波普诺,1999:394)。35(2)家庭类型社会学对于“家庭(一妻一夫婚姻)”的分类中国各类家庭比重1990年中国各类家庭数量分布:核心家庭67.3%(其中完整家庭57.8%,单亲家庭5%,父母分居家庭4.5%),三代直系家庭16.7%,单身家庭6.3%,一对夫妇户6.5%,其他3.2%。2000年中国家庭分类比例:

36中国各类家庭比重1990年中国各类家庭数量分布:364.家庭生命周期:家庭生命周期与相应的重要人口事件是个人的生命周期中与婚姻、家庭相关的部分:自结婚开始,每个孩子的出生,孩子离开家庭,孩子结婚后或自立门户(或与父母同住),到配偶双方死亡。374.家庭生命周期:家庭生命周期与相应的重5.家庭的变迁:(1)与婚姻制度、人们对待婚姻的态度密切相关:“单身贵族”组成特殊的“小家庭”群体;离婚率增高导致大量的单亲家庭;同居关系使得这种“非正式家庭”缺乏稳定性与法律保护;出现越来越多不要子女的青年夫妇;(2)与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法律规章相关:财产制度(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征收办法)、家庭“法人”代表的法律地位,父母能否决定成年子女法定继承财产的处理;每个家庭可能获得免税的财产限额;(3)与生产力、经济发展相关:随着高科技发展,财富主要集中于教育水准高、从事新兴产业的年轻人的工作所得,不是体现在传统财富(土地、金银)的家庭代际遗产继承。385.家庭的变迁:(1)与婚姻制度、人们对待婚姻的态度密切相

3939第十讲:婚姻与家庭课程:人口社会学马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第十讲:婚姻与家庭课程:人口社会学婚姻-家庭与人口变迁在古代和现代社会中,各国都有关于婚姻的(正式或非正式)法律和相应制度,婚姻与家庭的变化可能从几个方面对人口学研究的专题产生影响。1。婚姻是两性结合并繁衍后代的社会形式,初婚年龄、婚姻的稳定性、代际关系(抚育责任、财产继承等)会影响父母的生育意愿和总和生育率;2。婚姻的缔结可能与人口迁移相关,与城乡之间人口流动有关,改变人口的地理分布、城乡分布状况;3。婚姻状况和婚姻稳定性会影响死亡率和寿命,许多调查结果表明单身者(特别是男性)的平均寿命低于结婚者;4。当缔结婚姻和家庭结构发生变化时(如生育后代、婚姻破裂),会对双方特别是母亲的就业产生影响;同时,一个社会妇女受教育和就业的情况也会影响婚姻和家庭(择偶标准、结婚年龄、家庭规模等)。41婚姻-家庭与人口变迁在古代和现代社会中,各国都有关于婚姻的(人口社会学需要研究婚姻与家庭所以,人口的婚姻与家庭结构是人口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同时与其他领域密切相关。对于婚姻与家庭的研究有助于说明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里,其所属的人口在个人之间的日常关系(男女之间、代际之间、通过婚姻而形成的亲属关系)和人口“再生产”(生育、后代的抚养教育)等方面处于怎样一个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之中。42人口社会学需要研究婚姻与家庭所以,人口一.婚姻制度

传统上,“婚姻是男女两性依一定的法律、伦理和风俗的规定建立起来的夫妇关系。它是家庭成立的标志和基础”(佟新,2000:297)。问题:我们如何分析人类社会的婚姻制度?

43一.婚姻制度传统上,“婚姻是男造成不同婚姻制度的主要原因

今天美国加州法律正在讨论同性恋者(两男或两女)是否可以组成婚姻和家庭;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古代埃及法老实行兄妹通婚、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婚姻反映古代婚姻习俗)、在今天的世界各地,始终存在着多种婚姻形式:一夫一妻、一妻多夫(藏族)、一夫多妻(阿拉伯国家)、多夫多妻(如两兄弟娶两姐妹)、走婚(部分纳西族)等等;在一个国家内,在统一的法律下,法律承认的婚姻关系与事实上的“婚姻”或“准婚姻”、同居、婚外性关系,在客观世界里依然存在,在分析中实际上是一个“连续统”。(中国解放前的“妾”、“二房”、“外室”、改革后的“二奶”。)44造成不同婚姻制度的主要原因今天美国加州法律正在讨论同性恋者造成不同婚姻制度的主要原因

出现婚姻和维持婚姻的原因:动物繁衍后代、延续种族的天性与本能;对后代的保护、抚育、教育是高等动物的特征,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出(具有不同程度的稳定与持续性的)“家庭”,成为完成这一功能的基本单元。为了完成这些功能,必须使家庭成员之间在血缘关系方面具有确定性、财产的分享和继承具有合法性。问题:在各地人类社会中出现不同婚姻制度、不同婚姻形式的社会、经济、文化、宗教原因?

45造成不同婚姻制度的主要原因出现婚姻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婚姻研究(1)

藏族社会的阶级与分层:贵族、差巴和堆穷。

差巴为“纳税人”(taxpayer),

堆穷为“小户”(smallhouseholder)。

差巴属于有名姓的家庭,可通过世袭的方式一代一代地从庄园主那里得到一块具有相当规模的农田(“差地”)的使用权。一方面,只要差巴完成了对于庄园主应尽的责任(体现在实物、金钱、劳役等形式,例如他们必须饲养许多役畜以备庄园主随时征用),他的家庭就可以保存这块土地;另一方面,他被束缚在这块土地上不能随意离开。

46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婚姻研究(1)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婚姻研究(2)

堆穷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如差巴那样被束缚在一块土地上,但土地规模较小,而且是以个人名义承担下来,不像差巴那样是以家庭名义承担,而且后代不能继承,他们只向庄园主提供劳役服务,而且劳役摊派是以劳动力数量来计算的,每3个有这种责任的成年劳动力组成一个“帮”(gang),每天各个“帮”必须派一个劳力为领主劳动。所以,差巴的家庭规模大小对于其应承担的各类劳役等没有关系,而堆穷家庭的劳役责任数量则根据家中劳动力的多少增加或减少。责任的范围与承担责任的形式,是区分差巴和堆穷的最重要的标志。第二类堆穷完全没有土地,可以自由流动,但仍然有自己所属的领主,必须向领主纳税尽责。他们中许多人租种差巴的土地,并为差巴劳动作为回报。47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婚姻研究(2)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婚姻研究(3)

差巴的婚姻特点可归纳为“单一婚姻原则”(“monomarital”marriageprinciple)和“单一婚姻主干家庭”(“monomarital”stemfamily)。即差巴家庭中的每一代只能建构一个婚姻,这个婚姻的后代都是家族的直系成员并享有全部权利。家庭世袭继承的“差地”是不可分割的,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责任承担“家庭”向领主应尽的责任,也不愿放弃自己对于家庭财产的权利。所以为防止子女各自结婚所引起的在责任和权利两个方面的纠纷,一代中只能组成一个正式婚姻。如果一代中有许多儿子,他们只能共同娶一个妻子(一妻多夫),如有其他女儿则嫁出;如果只有一个儿子,那么他就只娶一个妻子(一妻一夫),如有其他女儿则嫁出;如果没有儿子而只有一个女儿,她将招赘一个丈夫(一妻一夫);如果没有儿子但有许多女儿,她们只能共同嫁给一个入赘的丈夫(一夫多妻)(Goldstein,1971:68)。因为各个差巴家庭的各代生育子女的情况(数量和性别比例)不尽相同,所以在这一原则之下,三种婚姻都会发生并在社会中同时存在。48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婚姻研究(3)差巴的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婚姻研究(4)

“单一婚姻原则”在实际应用中体现在两代之间的“一妻多夫”婚姻。当长子尚未婚娶而妻子去世时,如果父子分别娶妻则会导致与兄弟分别娶妻相同的各自后代之间的权利与财产之争,所以一般会以长子名义娶妻而实际上为父子共妻,这种安排在婚前需得到新娘及其家属的同意,所生子女在名义上为儿子的后代。在上述“单一婚姻原则”下,所生的后代之间都是兄弟姐妹(不论是同父异母还是同母异父),并将在他(她)们的婚姻中继续贯彻“单一婚姻原则”。在各个家庭成员得到生理需求的同时,这种安排保证了一个家庭的“差地”、房屋和其他财产不会被两个婚姻各自的后代所分割。

49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婚姻研究(4)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婚姻研究(5)

由于堆穷对于其使用的土地和付出的劳役是以个人而不是以家庭来计算,维持家庭世袭对于“差地”的权利和财产以支付各类劳役的重要性就不存在了。所以在堆穷家庭中,不仅兄弟各自结婚并分开居住,成年儿子结婚后也时常与父母分家居住。只有极少数富裕并努力提高自己社会地位的堆穷(通常从事商业)家庭出现“一妻多夫”婚姻,其原因也是担心财产的分散(Goldstein,1971:72)。由于堆穷是西藏农村人口的主体,所以“一夫一妻”因此通常被简单地根据统计结果而认为是藏族婚姻的主要形式。

50藏族地区的“一妻多夫”婚姻研究(5)二.婚姻的统计1.婚姻统计分类:

按照目前联合国有关统计指标,“婚姻状况”大致分为5类:(1)“未婚”:single,从未进行过正式的婚姻登记;(2)“在婚”:married,有配偶(包括再婚者和没有正式履行合法手续的分居);(3)“丧偶”:widowed,仅指丧偶后未再婚者;(4)“离婚”:divorced,仅指离婚后未再婚者;(5)“分居”:separated,履行正式合法手续的分居。

目前中国官方的婚姻统计只有前4类。

51二.婚姻的统计1.婚姻统计分类:12婚姻统计

以上4类或5类的婚姻统计,主要的统计对象是目前占绝大多数的“一夫一妻”婚姻。对于一些国家的“事实婚姻”或同居现象,各国有各自的具体法律和规定,来确定和保护当事人及其子女(婚生或非婚生)的各项合法权利(社会地位、经济利益如家族爵位的继承权、财产继承权等)。52婚姻统计以上4类或5类的婚2.政府关于结婚的法规:各国政府都制定了《婚姻法》,规定了本国的法定结婚年龄,允许办理结婚登记的官方机构,婚姻双方的义务与权利,并有禁止近亲通婚、禁止某些遗传疾病者结婚、禁止重婚和纳妾的条款。在办理结婚登记时,需要申请者提供婚姻状况、健康状况等方面的证明文件。在中国,实际办理过程中曾一度需开单位介绍信以证明“未婚”,体检,某些部门职工结婚对象需政治审查。532.政府关于结婚的法规:各国政府都制定了《婚姻3.婚姻统计指标

(1)粗结婚率(Crudemarriagerate)=登记结婚全部人数/年均总人口数×1000‰;(2)一般结婚率(Generalmarriagerate):=登记结婚全部人数/年均15岁及以上总人口数×1000‰;(排除了没有达到结婚年龄人口数量的影响;各国可根据不同法定结婚年龄调整公式)543.婚姻统计指标(1)粗结婚率(Crudemarriag(3)年龄-性别结婚率(Age-sexspecificmarriagerate):=登记结婚某年龄组(男性/女性)人数/年均相应性别、年龄组人口数×1000‰;(在结婚率中还可进一步区分开“初婚”和“再婚”,两者之和为总结婚率)。ASSMRf=(Mxf/Pxf)×1000‰;

ASSMRf为女性年龄别结婚率,Mxf为X年龄组结婚人数,Pxf该地区X年龄组年均人口数;55(3)年龄-性别结婚率(Age-sexspecificm(4)总和结婚率(Totalmarriagerate):

∝TMRm(f)=Σ(Mxm(f)/Pxm(f));x=15Mxm(f)为一年内X岁年龄结婚人数;Pxm(f)为同年龄组人口数;总和结婚率的数值为:一年度15岁以上各年龄组男(或女)结婚人数/同期该年龄组男(或女)人数结果的总和;例如:1982年女性年龄别初婚率为:15岁(0.002),16岁(0.007),17岁(0.015),18岁(0.033),19岁(0.061),20岁(0.128),23岁(0.187),35岁以上(0,即不足千分之一);总和初婚率(不是终身结婚率)为:1.221(黄荣清,1989:167)。56(4)总和结婚率(Totalmarriagerate):(5)粗离婚率(Crudedivorcerate):=离婚人数/年均人口数×1000‰;(6)一般离婚率(Generaldivorcerate)=15岁以上离婚人数/年均15岁以上人口数×1000‰;(7)离婚比(Divorceratio):一定时期(某年度)内,离婚事件数与结婚总数之比;57(5)粗离婚率(Crudedivorcerate):18(8)不婚率:50岁的女性(55岁男性)没有配偶人数(包括始终单身、离婚和丧偶后未婚)占相应年龄组女性(男性)总人数的百分比,一些国家的女性不婚率(%):中国1982年(0.2),印度1971年(0.43);刚果1960年(0.6),埃及1960年(1.23),日本1975年(4.87),英国1971年(7.26);法国1975年(8.16);意大利1971年(13.81),瑞士1970年(15.22)。(9)结婚男女双方年龄差:与经济活动类型、宗教观念、地方风俗有关。(10)平均初婚年龄:

一年内所有初婚者的年龄总和/一年内初婚人数。58(8)不婚率:50岁的女性(55岁男性)没有配偶人数(包括始三.人口婚姻状况结构婚姻结构,即是属于几种婚姻状况(未婚、在婚、离异、丧偶、分居)的人数在(法定结婚年龄以上)总人口数各自所占的比重。反映人们对待婚姻的态度(是否结婚、在什么年龄结婚)、婚姻的稳定程度、对待再婚的考虑。各国的婚姻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别。59三.人口婚姻状况结构婚姻结构,即是属于几1.各国婚姻结构:1992年美国同居人口为331万户,独身者占人口的20%以上;瑞典离婚率高达45%;美国未婚生育在出生率中的比例增加,这样的母亲与孩子得到很高的社会福利;同性恋数字增加;单亲家庭比例增加(佟新,2000:300)。601.各国婚姻结构:1992年美国同居人口为331万2.中国婚姻结构特点:(1)传统上早婚:唐宋时男15,女13;明清时男16,女14;民国时期男18,女16;1950年《婚姻法》男20,女18,1980年《婚姻法》男22。女20;(2)婚姻具有普遍性:1990年普查结果,99%中国女性在30岁时都已结婚;50岁以上“终身不婚者”仅占0.23%;同时,文化水准越低,婚姻越普及,结婚年龄越早。(3)离婚率低:1995年“离婚”者仅占15岁以上人口的0.7%。但离婚比近年来逐年上升,1987年6.3%,1988年7.3%,1989年8.1%,仍在上升之中。

612.中国婚姻结构特点:(1)传统上早婚:唐宋时男15,女13中国婚姻状况的结构:1995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中:20%未婚,73.2%有配偶,0.7%离婚,6.1%丧偶。2001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中:19.14%未婚,72.34%初婚有配偶,1.76%再婚有配偶,0.99%离婚,5.77%丧偶。62中国婚姻状况的结构:1995年中国15岁以上人口中:23各省区婚姻状况结构差异:63各省区婚姻状况结构差异:24历年结婚、离婚统计64历年结婚、离婚统计253.“婚姻挤压”现象:适婚年龄组中不平衡的性别比,可能扩大初婚男女年龄差别;中国、韩国、印度三国1970-1990年期间男女初婚年龄差的变化。

出生性别比的不平衡,将会导致婚姻双方年龄差、其他条件比较的变化,如18-20岁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没有找到同龄配偶的男性,只好追求更年轻、“条件”较差的女性;如果女性多于男性,“条件”较差的女性可能找不到配偶,男女年龄差可能会减小甚至出现女性年龄大于、条件优于男性的现象。653.“婚姻挤压”现象:适婚年龄组中不平衡四.婚姻与择偶中的社会学分析

1.婚姻不仅是个人行为,也是社会行为(家庭、家族、社区):贵族、王族的联姻往往是政治行为,在传统社会的婚姻选择中,个人往往要服从家庭、家族的利益。中国封建王朝的“和亲”政策,欧洲各王国之间的联姻,都反映出婚姻的社会背景。在实际生活中,婚姻往往是个人、家庭改变自身政治、经济状况(社会地位、财产等资源占有、社会网络资源、等等)的重要途径之一。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以爱情为主题的大多讲述的是出身不同阶级、社会地位的年轻人相爱后的爱情悲剧。66四.婚姻与择偶中的社会学分析1.婚姻不仅是个人行为,也2.择偶的范围:也称为“通婚圈”,首先排斥在当地习俗中禁止通婚(婚姻禁忌,如禁止乱伦、血亲通婚,一些民族禁止与其他宗教信徒、其他种姓通婚,等等)的人员,其次是优先选择、次优先选择的通婚范围,形成一个大致可以通婚的社会范围;同时,由于交通条件、接触的可能性、日后往来的便利,人们的通婚范围也往往局限于一个地理领域。在实际调查中,我们通常也可以发现农村人通婚的大致地理范围是本乡(公社),城市人通婚的地理范围也主要是本市。672.择偶的范围:也称为“通婚圈”,首3.择偶的条件:门当户对?

683.择偶的条件:门当户对?29双方家庭经济条件的比较

69双方家庭经济条件的比较30调查问卷设计对于婚姻双方(家庭、个人)的比较可从以下几个指标入手:结婚时(不是调查时)双方年龄差异比较;(初婚与再婚比较,有变化)结婚时(不是调查时)双方的家庭经济情况比较;结婚时(不是调查时)双方父亲的职业(社会地位)比较;结婚时(不是调查时)双方父亲受教育水平比较;结婚时(不是调查时)双方本人受教育水平比较;结婚时(不是调查时)双方职业(社会地位)比较;结婚时(不是调查时)双方个人收入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