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用化验单实验室结果判读血常规(一)®红细胞计数®参考值®成年男性(4.5-5.5)×1012/L®成年女性(4.5-5.0)×1012/L
临床意义®(1)生理性变化:增加:新生儿、高原居民。减少:生理性贫血,如妊娠后期和某些年老者。®(2)病理性变化:增加:相对增加:各种原因的脱水造成血液浓缩患者;绝对增加:先天性绀性心脏病和肺心病代偿性红细胞增加;真性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减少:病理性贫血,如造血不良(再生障碍性贫血),过度破坏(溶血性贫血)和各种原因的失血。
血常规(二)
血红蛋白®参考值:®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
®临床意义:见红细胞计数血常规(三)白细胞计数®参考值:成人:4.0-10.0×109/L
白细胞分类®参考值®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1-0.05®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7®嗜酸性粒细胞:0.005-0.05®嗜碱性粒细胞:0-0.01®淋巴细胞:0.2-0.4®单核细胞:0.03-0.08
血常规(四)®临床意义®(1)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0.5-0.7,临床上大多数白细胞的总数变化实际反应中性粒细胞的增多或减少。生理性变化:一般为增多,见于新生儿和妊娠晚期。病理性变化:增加:急性感染、急性创伤、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和白血病。减少:某些感染(如伤寒或某些病毒感染)、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理化因素的损害、自身免疫性疾病、脾功能亢进。
®(2)淋巴细胞:增多:某些急性传染病(如风疹、腮腺炎、百日咳)、某些慢性感染如结核、肾移植术后、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减少:主要见于放射病、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3)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某些感染(结核、伤寒、疟疾、心内膜炎)、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白血病、霍奇金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血常规(五)®血小板®参考值:100-300×109/L
®临床意义:®增多:骨髓增生性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大出血和术后、脾切除术后(一时性)。®减少:血小板生成障碍,如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破坏过度,如ITP、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苍、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尿常规(一)®酸碱度(pH)®【参考值】5~8
【临床意义】®pH增高:呼吸性碱中毒、胃酸丢失、服用重碳酸、尿路感染。®pH降低: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
尿常规(二)®比重(SG)
【参考值】1.015~1.025
®【临床意义】®增高:见于高热和脱水等血浆浓缩情况、尿中含造影剂或葡萄糖。®降低:临床意义更明显,见于由于慢性肾炎或肾盂肾炎造成的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尿崩症。®
®糖尿病和尿崩症均有尿量增加,但前者尿比重升高,后者降低,以之区别。
尿常规(三)
尿蛋白(Pro)定性定量试验
【参考值】Pro定性阴性(neg),Pro定量≤0.15g/24h
®【临床意义】
(1)功能性蛋白尿如剧烈运动、精神紧张等。
(2)体位性(直立性的)蛋白尿以青少年多见。
(3)病理性蛋白尿分为溢出性:如本周蛋白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肾性:如肾小球和肾小管疾病(炎症、血管病变、中毒等);肾后性:如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的炎症,肿瘤、结石等。
尿常规(四)
葡萄糖(Glu)
【参考值】定性:阴性(neg)、糖定量:<2.8mmol/24小时(0.5g/24小时)
®【临床意义】(1)血糖增高性尿糖饮食性尿糖(一次大量摄取糖类)、持续性尿糖(如糖尿病)、其他原因,包括甲亢、肢端肥大症、嗜铬细胞瘤。(2)血糖正常性尿糖,如家族性尿糖。尿常规(五)®酮体(Ket)®【参考值】阴性(neg)
®【临床意义】下列情况下酮体阳性:
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②非糖尿病酮症,如感染、饥饿、禁食过久;
③中毒;
④服用某些降糖药物,如降糖灵。
®需要注意的是尿化学方法不能检测β-羟丁酸,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由于酮体主要以β-羟丁酸为主,可能造成酮体估计不足。
尿常规(六)®胆红素(Bil)和尿胆原(Ubg)
®【参考值】均为阴性(neg)
®【临床意义】下列情况下阳性:®①溶血性黄疸:Bil阴性,Ubg阳性;®②肝细胞性黄疸:Bil和Ubg均为阳性;®③阻塞性黄疸:Bil为阳性,Ubg阴性。
尿常规(七)®亚硝酸盐(Nit)
®【参考值】®阴性(neg)
®【临床意义】®阳性为大肠埃希菌尿路感染。阴性不能排除,因为Nit阳性需要三个条件,即食物中有硝酸盐,尿液标本在膀胱停留时间超过4小时和感染的细菌有硝酸盐还原酶。
尿常规(八)®白细胞(Leu)®【参考值】<25.μl®【临床意义】®高于参考值应考虑尿路感染。需要注意的是:①尿干化学分析仪白细胞检测与尿沉渣镜检没有对应关系,尿白细胞增加应做尿沉渣镜检;
®②尿干化学检测的原理是检测粒细胞胞浆内的酯酶,不能与淋巴细胞反应。因此,在肾移植排异反应时或其他原因的淋巴细胞尿可能为阴性。
尿常规(九)®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潜血试验)(Ery或OB)
®【参考值】≤10.μl
®【临床意义】®>10.μl应考虑血尿,也应做尿沉渣镜检。与尿沉渣镜检相比,尿干化学检测Ery的优势在于它可检测红细胞形态遭到破坏后的血尿。
尿常规(十)®尿沉渣镜检
®【参考值】白细胞<5/HP(高倍镜视野)
红细胞<3/HP
®【临床意义】同白细胞(Leu)和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潜血试验)(Ery或OB)。
粪常规®颜色黄褐色成型便。®镜检①白细胞:正常粪便不见或偶见;②红细胞:正常粪便无红细胞;③细菌:主要为大肠杆菌和肠球菌;④虫卵。
®粪便潜血试验(occultbloodtest,OBT)
【参考值】潜血是指消化道出血少,肉眼无法观察到红色,且被消化液分解又在显微镜下不能发现红细胞。目前OBT广泛使用单克隆抗体技术,不受动物血红蛋白的影响。正常粪便OBT阴性。
®【临床意义】潜血阳性见:①消化道溃疡,呈间歇性;②消化道肿瘤,呈持续性间歇性;③其他,任何导致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或疾病,如药物、肠结核、Crohn病等。血清钾
【参考值】3.5~5.3mmol.L。需要注意的是如血清标本溶血可造成血钾假性升高。
【临床意义】®1.低钾血症(血清钾<3.5mmol/L)①摄入不足,如营养不良、食物中钾含量不足;②丢失过多,如长期频繁的呕吐、肾小管重吸收障碍、利尿剂使用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③胰岛素和葡萄糖同时使用造成血清钾进入细胞内。
®2.高钾血症(血清钾>5.3mmol/L)①摄入过多,如补钾时过多过快;②排泄困难,如肾衰、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长期大量使用潴留钾的利尿剂、长期低钠饮食;③细胞内钾大量释放,如溶血、大面积烧伤和组织挤压损伤。血清钠®【参考值】目前广泛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ISE),参考值为135~145mmol/L。
®【临床意义】®1.低钠血症(血清钠<135mmol/L)
(1)摄入不足如营养不良、食物中钠含量不足。
(2)丢失过多①消化道失钠,如长期频繁的呕吐、腹泻或因手术消化液的丢失;②肾性失钠,如肾小管重吸收障碍、利尿剂使用和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③体表失钠,烧伤、大量出汗后仅补水未补钠。®2.高钠血症(血清钠>145mmol/L)®(1)摄入水分不足造成血液浓缩。®(2)肾性失水如渗透性利尿(甘露醇和山梨醇脱水)、肾小管尿液浓缩功能障碍。
(3)体表失水如大量出汗。®(4)肾小管钠重吸收增加如长期使用ACTH和糖皮质激素。
血清氯【参考值】®目前广泛采用电极法,参考值为96~108mmol/L。
【临床意义】®1.低氯血症(血清氯<96mmol/L):®(1)摄入不足如营养不良、食物中NaCl盐含量不足。®(2)丢失过多①消化道失钠长期频繁的呕吐、腹泻或因手术消化液的丢失;②肾性失氯,如利尿剂使用抑制肾小管对氯的重吸收,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时肾小管对氯的重吸收不良。
(3)摄入水分过多,如尿崩症。
(4)呼吸性酸中毒。®2.高氯血症(血清氯>108mmol/L)临床意义较小,除高钠血症原因外,还见于低蛋白血症和呼吸性碱中毒。
血糖
®空腹血糖®【参考值】3.9~6.4mmol/L(70~120mg/dl)
®【临床意义】®1.增高①糖尿病;②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生长激素异常增高、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等;③应激性高血糖,如颅内压增高、心肌梗死等;④药物性,如噻嗪类利尿药。®2.降低①胰岛素分泌过多,如胰岛细胞瘤;②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分泌不足,如生长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不足;③严重的肝脏疾病;④生理性血糖降低,如饥饿和剧烈运动后。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参考值】®
2~31mmol/L
®【临床意义】®
CO2CP是指血浆中呈结合状态的CO2,反应体内的碱储备量。
血沉
®【参考值】®男<15mm/第一时间®女<20mm/第一时间
®【临床意义】®生理性增快:经期\妊娠\分娩\老年人\饭后可轻微增快。®病理性增快:炎症\结核病、风湿热、风湿性关节炎、心肌炎等;严重组织损伤及坏死:如大手术、大面积烧伤、心肌梗死等;恶性肿瘤、白血病等;高球蛋白血症等;各种贫血;高胆固醇血症。®减慢:意义较小,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肝功能(一)
®血清总胆红素(STB)和结合胆红素(CB)
【参考值】®血清总胆红素5.1~17.1μmol.L(0.3~1.1mg/dl),®血清结合胆红素1.7~6.8μmol/L(0.1~0.4mg/dl)。®【临床意义】®1.STB在17.1~34.2μmol/L之间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溶血性黄疸通常<85.5μmol/L,肝细胞黄疸通常<171μmol/L,阻塞性黄疸>171μmol/L。®2.CB.STB<20%,>50%为阻塞性黄疸。提示溶血性黄疸,20%~50%之间为肝细胞性黄疸。
肝功能(二)®血清氨基转移酶即转氨酶,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参考值】®ALT:5~25卡门单位(比色法),5~40U/L(连续监测法)AST:8~28卡门单位(比色法),8~40U/L(连续监测法)
®【临床意义】®
LT和AST增高具有临床意义,见于:①肝胆疾病: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变活动期、肝癌、脂肪肝、胆囊炎和胆管炎;②心肌损伤: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肌炎;③骨骼肌损伤:多发性肌炎;④药物及中毒性肝脏损害:药物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后者AST升高更明显)。
肝功能(三)®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参考值】®连续监测法成人:40~110U/L,儿童:<250U/L®比色法成人:3~13金氏单位,儿童:5~28金氏单位
®【临床意义】®1.病理性升高①肝胆疾病,主要为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②骨骼疾病。
2.生理性升高见于生长期儿童和妊娠中晚期。
肝功能(四)®γ-谷氨酰转移酶(GGT)
®【参考值】®连续监测法(37℃
®【临床意义】®增高具有临床意义,见于:®①胆道阻塞性疾病,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如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变;®②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变;®③药物及中毒性肝脏损害:药物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
肝功能(五)®血清总蛋白、白蛋白(A)、球蛋白(G)及A/G比值
【参考值】®血清总蛋白60~80g/L,白蛋白40~55g/L,球蛋白20~30g/L,A.G比值为:1.5~2.5∶1。
【临床意义】®1.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升高血清水分减少,总蛋白和白蛋白浓度升高。®2.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减低①肝细胞损害,合成减少;②营养不良;③丢失过多,如肾病综合征;④消耗增加,如重症结核、甲亢及晚期肿瘤等。
3.血清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庭护理居间合同样本
- 教育学工作汇报
- 窒息护理操作规程
- 矿山运输纠纷处理合同
- 膜性肾病诊疗规范
- 舞蹈工作室教练聘用合同范本
- 2024珠海市索卡科技技工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温州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清远市清新区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高级技工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1新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7.太阳教案
- 第二节欧洲西部
- 浅谈在小学五六年级开展性教育的必要性
- (完整版)二十四山年月日时吉凶定局详解,
- 降落伞拉直阶段轨迹及拉直力计算
- 天猫淘宝店铺运营每日巡店必做的事
- 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总体方案及底座设计
- 阀门螺栓使用对照表
- 光驱的读取偏移值度矫正数据
- 压力容器基础知识
- 教你写出漂亮字体——钢笔楷书字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