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控制工程第1章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85559377187ff5f217c7cf4ece0c1fb/a85559377187ff5f217c7cf4ece0c1fb1.gif)
![空气污染控制工程第1章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85559377187ff5f217c7cf4ece0c1fb/a85559377187ff5f217c7cf4ece0c1fb2.gif)
![空气污染控制工程第1章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85559377187ff5f217c7cf4ece0c1fb/a85559377187ff5f217c7cf4ece0c1fb3.gif)
![空气污染控制工程第1章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85559377187ff5f217c7cf4ece0c1fb/a85559377187ff5f217c7cf4ece0c1fb4.gif)
![空气污染控制工程第1章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85559377187ff5f217c7cf4ece0c1fb/a85559377187ff5f217c7cf4ece0c1f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第二节大气污染及其来源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第四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第五节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第一章概论1.教学要求明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学习对象、内容和目的;了解大气的组成,掌握大气污染物的概念,以及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和影响;了解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概念。2、教学重点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3、教学难点大气污染的来源,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1.教学要求大气组成主要作用干洁空气主要成分N2生物体基本成分O2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次要成分CO2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O3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水汽成云至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固体杂质成云至雨的必要条件大气与空气大气:是指环绕地球的全部空气的总和环境空气:是指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二者区别:大气所指的范围比空气大一些大气组成及各成分的作用第一章概论大气组成主要作用干主要N2生物体基本成分O2维持生物活动的必1.1大气的组成1.2大气污染1.3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1.1大气的组成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1.1大气的组成5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主要成分次要成分水汽固体杂质生物体的基本成分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大气组成主要作用干洁空气O3N2O2CO2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1.1大气的组成5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主要次要水汽大气污染的概念: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1.2大气污染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概念:1.2大气污染第一章概论第一第一章概论大气污染的分类:
(1)根据大气污染影响范围分类:
①局部地区污染
②地区性污染
③广域性污染
④全球(或国际性)性污染。
(2)根据能源性质、大气污染物组成和反应分类:①煤烟型(或还原型)污染②石油型(或交通型或氧化型)污染
③混合型污染④特殊型污染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1.2大气污染第一章概论大气污染的分类:
(1)根据大气污染影①煤烟型污染主要污染源是燃煤。主要污染物是SO2、NOx、CO和微粒物质,它们遇上低温、高湿的阴天,且风速很小并伴有逆温存在的
情况时,一次污染
物扩散受阻,易在
低空聚积,生成还
原型烟雾。第一章概论①煤烟型污染主要污染源是燃煤。第一章概论②石油型污染
污染源主要是机动车(汽油车和柴油车)和机动船。主要污染物是CO、NOX和HC。在相对湿度较低的夏季睛天,交通污染严重的地区可能会出现典型的二次污染——光化学烟雾。它对人体、动植物、材料均会产生破坏作用,并且严重影响大气能见度。第一章概论②石油型污染
污染源主要是机动车(汽油车和柴油车)和机动船③混合型污染:包括以煤炭为主要污染源而排出的烟气、粉尘、二氧化硫及其它氧化物所形成的气溶胶;以石油为污染源而排出的烯烃和二氧化氮为主的污染物。此类污染,其反应更为复杂。如臭氧和烯烃反应生成的过氧化氢自由基等氧化物,可大大增加二氧化硫的氧化速率。④特殊型污染:主要产生于工厂生产过程中排出和发生意外事故释放的废气,如氯气、氟化物、金属蒸气或酸雾等所引起的污染。
第一章概论③混合型污染:包括以煤炭为主要污染源而排出的烟气、粉尘、二氧1.3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
★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1.3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
★温室效应第一章概★温室效应
定义:大气中CO2和其它微量气体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地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地现象。
危害:温度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1.3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
★温室效应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1★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具有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地功能,从而保护地球上各种生命地存在、繁衍和发展。
产生原因:CFCs、NOx、等物质向大气排放逐渐增多是导致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
危害:臭氧层破坏会导致皮肤癌和角膜炎患者增加,破坏地球生态等。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1.3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酸雨
定义: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称为酸雨。
产生原因:主要是因为化石燃料和汽车尾气排放的SO2、NOx在大气中形成硫酸和硝酸,又以雨、雪、雾等形式返回地面,形成“酸沉降”。危害:(1)损害水生、陆生生物:如鱼类和森林(2)对人体健康影响:使有毒重金属溶入饮用水
中,危害饮用者(3)腐蚀建筑材料、金属构件、油漆以及名胜古
迹等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1.3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
★酸雨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1.32.1大气污染物2.2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与发生量2.3中国城市的大气污染概况第一章概论第二节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2.1大气污染物第一章概论第二节大气污染物2.1大气污染物:由于人类活动或者自然过程排入大
气,并对人和大气产生影响的那些
物质。分类:
按存在状态分为气溶胶状态污染和气态污染物第一章概论第二节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2.1第一章概论第二节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1.气溶胶状态污染物(颗粒物):
气溶胶系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介质中的悬浮体。(1)粉尘(dust):由于固体物质的破碎、研磨、筛分、输送等机械过程或土壤、岩石的风化等自然过程形成的,1~200µm。(2)烟(fume):固体气溶胶,0.01~1µm。(3)飞灰(flyash):指随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的分散得较细的灰分。(4)黑烟(smoke):一般系指由燃料燃烧产生的能见气溶胶。一般将冶金过程和化学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气溶胶称为烟尘;将燃料燃烧过程产生的飞灰和黑烟,在不需仔细分时,也称为烟尘。在其他情况下,或泛指小固体颗粒的气溶胶时,则通称粉尘。(5)雾(fog):是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在气象中指造成能见度小于1km的小水滴悬浮体。第一章概论1.气溶胶状态污染物(颗粒物):第一章概论还根据粉尘颗粒的大小将气溶胶污染物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SP):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100µm的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PM2.5第一章概论还根据粉尘颗粒的大小将气溶胶污染物分为:第一章概2.气体状态污染物以分子状态存在:含S化合物含N化合物碳的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按形成机理:一次污染物:原始污染物;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
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生成的新
污染物第一章概论2.气体状态污染物第一章概论(1)硫氧化物主要指SO2和SO3、H2S硫氧化物来源:
化石燃料燃烧、以及含硫化物矿石的焙烧、冶炼等过程。二氧化硫
是一种无色的刺激性气体,腐蚀性很大,会严重刺激人的呼吸系统,使人出现咳嗽、嗓子疼、胸闷和感到呼吸受阻,刺激腐蚀人的肺部,可以造成肺气肿和支气管炎。并加重哮喘病情。
二氧化硫破坏植物的叶绿素,使植物脱水坏死。在适当条件下和飘尘结合在一起,或与水汽中的水蒸汽结合形成硫酸雾,硫酸雾微粒侵入人体肺部,可以引起肺水肿和肺硬化等疾病导致死亡。第一章概论(1)硫氧化物第一章概论(2)氮氧化物
NOX是NO、NO2、N2O、N2O3、N2O4、N2O5等的总称造成大气污染的NOX最主要是NO和NO2。氮氧化物来源:主要来源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以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最为严重。氮氧化物危害:1)氮氧化物可以转化为硝酸,是形成酸雨主要物质之一2)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物质3)是消耗臭氧的重要因子4)NO2对人有生理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城市居民产生急性呼吸道病变的一种原因5)可腐蚀织物、材料、破坏染料,使它褪色6)危害植物,使其组织受害而落叶,甚至枯萎第一章概论(2)氮氧化物第一章概论(3)碳氧化物指CO和CO2。
CO主要是由含碳化合物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有毒气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阻碍体内氧气的传输,使人体缺氧,导致死亡。
CO2是一种无毒的气体,是大气中的“正常”成分,主要来源于生物的呼吸和化石燃料等的燃烧。目前,大气中CO2浓度逐渐升高,每年上升0.4%。由于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地球升温,导致温室效应,从而形成全球气候变化。(4)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种类很多,从甲烷到长链聚合物的烃类。
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一般是C1-C10化合物,它不完全相同于严格意义上的碳氢化合物,因为它除含有碳和氢原子外,还常含有氧、氮和硫的原子。HC是自然界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主要指烷烃、烯烃和芳香烃等具有挥发性的有机物,它们主要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组成。碳氢化合物主要来源于自然界植物分解。第一章概论(3)碳氧化物第一章概论(5)
硫酸烟雾
硫酸烟雾系大气中的SO2等硫化物,在有水雾、含有重金属的飘尘或氮氧化物存在时,发生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硫酸雾或硫酸盐气溶胶。硫酸烟雾引起的刺激作用和生理反应等危害,要比SO2气体强烈得多。(6)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是在阳光照射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氧化剂之间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蓝色烟雾(有时带些紫色或黄褐色),其主要成分有臭氧、过氧乙酞基硝酸醋、酮类和醛类等。光化学烟雾的刺激性和危害要比一次污染物强烈得多。
第一章概论(5)硫酸烟雾第一章概论2.2大气污染物来源和发生量★大气污染源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以人为污染源为主。分类:空间:点源、线源、面源社会活动功能:生活、工业、交通分类统计:燃料燃烧、工艺生产、交通运输★大气污染物发生量●中国:煤烟型(SO2和烟尘TSP)●美国:交通运输和燃料燃烧,(NOx、SO2、VOC)第二节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第一章概论2.2大气污染物来源和发生量第二节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第2.3中国城市大气状况★煤烟型(SO2和烟尘TSP)为主,少数属于煤烟型与汽车尾气并重(北京、上海、广州等)★恶化趋势减缓、部分城市质量改善,但某些城市比较严重,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酸雨:区域广泛,成因复杂。酸雨面积占国土30%.第一章概论第二节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2.3中国城市大气状况★煤烟型(SO2和烟尘TSP)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1对健康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主要有三条途径:表面接触食入含有污染的食物和水吸入被污染的空气(最为重要的途径)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引起呼吸道疾病第一章概论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1对健康的影响大气污染物侵入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1对健康的影响★颗粒物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颗粒物的浓度和在其中暴露的时间。可以引起呼吸道疾病和心脏病。颗粒物的粒径也是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粒径越小,在大气中容易被吸入体内,且容易深入肺部粒径越小,粉尘比表面积越大,物理、化学活性越高,加剧了生理效应的发生和发展。此外这种颗粒物可以成为各种有害物质的载体第一章概论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1对健康的影响★颗粒物第一章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1对健康的影响★硫氧化物SO2在空气中达到(0.3-1.0)×10-6,会闻到气味。浓度≥0.5×10-6,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影响,在(1-3)×10-6,多数人开始收到刺激达到10×10-6时,刺激加剧,个别人出现支气管痉挛硫酸烟雾是SO2的二次污染物,即使浓度只相当于SO2的1/10,其刺激和危害也更加显著。动物试验表明:其引起的生理反应比单一SO2气体强4-20倍。第一章概论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1对健康的影响★硫氧化物第一章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1对健康的影响★CO
高浓度CO(>750×10-6)会阻止人体组织对氧的吸收,导致死亡。机理:CO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氧和血红蛋白合成氧合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对CO的亲和力大约为氧的亲和力的210倍。
COHb直接作用是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次要作用是阻止其余血红蛋白释放所载的氧,进一步降低血液的输氧能力。8h暴露,10-15ppm:辨别力损害;30ppm出现呆滞;100ppm,安全上限。眩晕、头痛、倦怠第一章概论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1对健康的影响★CO第一章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1对健康的影响★NOxNO的毒性是NO2的1/5。
NO2对呼吸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以破坏肺细胞,是哮喘、肺气肿和肺癌的可能病因。
Nox与碳氢化合物混合,在阳光照射下生成光化学烟雾,危害更为严重。★光化学氧化剂能使碘化钾的碘离子氧化的痕量物质,都称为光化学氧化剂。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可以导致咳嗽和注意力不集中。★有机化合物:致突变物和致癌物(肺癌)第一章概论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1对健康的影响★NOx第一章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2对植物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对植物的伤害,通常发生在叶子结构中。最常遇到的毒害植物的气体是:二氧化硫、臭氧、PAN、氟化氢、乙烯、氯化氢、氯、硫化氢和氨。污染物受污染的叶面颜色敏感植物SO2漂白色和乳白色菠菜、莴苣,棉花和苜蓿臭氧浅黄或棕红斑点菠菜、斑豆、西红柿、白松特别敏感PAN银白色或古铜色牵牛花氟化氢深棕色变成棕褐色叶变烧焦状。桃树、葡萄藤和唐菖蒲乙烯花朵凋落和叶子不能舒展兰花和棉花第一章概论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2对植物的影响大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3对器物和材料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对金属制品、油漆涂料、皮革制品、纺织品橡胶制品和建筑物的损害,包括玷污性损害和化学性损害。玷污性损害主要是粉尘、烟等颗粒物落在器物上面造成的,有的可以清扫冲洗除去,有的则很难除去。化学性损害是由化学污染物的化学作用时器物和材料腐蚀或损坏。第一章概论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3对器物和材料的影响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4对大气能见度和气候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温室效应●酸雨●形成“凝结核”,导致降水的增加或减少●散射和吸收损失,降低太阳辐射强度,气温降低第一章概论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4对大气能见度和气候的影响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4对大气能见度和气候的影响★对能见度的影响能见度:在指定方向上仅能够用肉眼看见和辨认的最大距离。影响污染物:●TSP●SO2和其它含硫化合物●NOx●光化学烟雾能见度计算公式:见教材p18第一章概论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4对大气能见度和气候的影响★对第四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4.1含义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基本点是防与治的综合,立足于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大气污染防治实质:为了达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控制目标,对多种大气污染控制方案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区域适应性等进行最优化选择和评价,从而得出最优的控制技术方案和工程措施。
第一章概论第四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4.1含义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基本第四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4.2措施全面规划,合理布置严格环境管理控制技术措施:实施清洁生产改变能源结构和布局
可持续能源战略提高利用效率无污染开采和燃烧技术替代和再生能源
综合性工业基地控制污染的经济政策:环境投资、污染和使用付费原则绿化造林安装废气净化装置第一章概论第四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4.2措施全面规划,合理布置第一第五节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5.1种类★用途: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警报标准★使用范围:
●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
第一章概论第五节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5.1种类★用途:★使用范围第五节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5.2空气污染指数及报告★分级:
●空气污染指数(API)计入项目包括:PM10、SO2、NO2、CO、O3●范围:0-500★计算方法:内插法★报告:污染分指数最大者为该区域的API,该污染物为首要污染物。当API<50时,不报告首要污染物第一章概论第五节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5.2空气污染指数及报告★分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第二节大气污染及其来源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第四节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第五节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第一章概论1.教学要求明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学习对象、内容和目的;了解大气的组成,掌握大气污染物的概念,以及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来源、性质和影响;了解大气污染控制方面的法规和标准体系;建立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的概念。2、教学重点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3、教学难点大气污染的来源,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1.教学要求大气组成主要作用干洁空气主要成分N2生物体基本成分O2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次要成分CO2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O3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水汽成云至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固体杂质成云至雨的必要条件大气与空气大气:是指环绕地球的全部空气的总和环境空气:是指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二者区别:大气所指的范围比空气大一些大气组成及各成分的作用第一章概论大气组成主要作用干主要N2生物体基本成分O2维持生物活动的必1.1大气的组成1.2大气污染1.3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1.1大气的组成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1.1大气的组成44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主要成分次要成分水汽固体杂质生物体的基本成分维持生物活动的必要物质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地面保温吸收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过量紫外线的伤害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地面保温大气组成主要作用干洁空气O3N2O2CO2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1.1大气的组成5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主要次要水汽大气污染的概念:
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引起某种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1.2大气污染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的概念:1.2大气污染第一章概论第一第一章概论大气污染的分类:
(1)根据大气污染影响范围分类:
①局部地区污染
②地区性污染
③广域性污染
④全球(或国际性)性污染。
(2)根据能源性质、大气污染物组成和反应分类:①煤烟型(或还原型)污染②石油型(或交通型或氧化型)污染
③混合型污染④特殊型污染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1.2大气污染第一章概论大气污染的分类:
(1)根据大气污染影①煤烟型污染主要污染源是燃煤。主要污染物是SO2、NOx、CO和微粒物质,它们遇上低温、高湿的阴天,且风速很小并伴有逆温存在的
情况时,一次污染
物扩散受阻,易在
低空聚积,生成还
原型烟雾。第一章概论①煤烟型污染主要污染源是燃煤。第一章概论②石油型污染
污染源主要是机动车(汽油车和柴油车)和机动船。主要污染物是CO、NOX和HC。在相对湿度较低的夏季睛天,交通污染严重的地区可能会出现典型的二次污染——光化学烟雾。它对人体、动植物、材料均会产生破坏作用,并且严重影响大气能见度。第一章概论②石油型污染
污染源主要是机动车(汽油车和柴油车)和机动船③混合型污染:包括以煤炭为主要污染源而排出的烟气、粉尘、二氧化硫及其它氧化物所形成的气溶胶;以石油为污染源而排出的烯烃和二氧化氮为主的污染物。此类污染,其反应更为复杂。如臭氧和烯烃反应生成的过氧化氢自由基等氧化物,可大大增加二氧化硫的氧化速率。④特殊型污染:主要产生于工厂生产过程中排出和发生意外事故释放的废气,如氯气、氟化物、金属蒸气或酸雾等所引起的污染。
第一章概论③混合型污染:包括以煤炭为主要污染源而排出的烟气、粉尘、二氧1.3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
★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1.3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
★温室效应第一章概★温室效应
定义:大气中CO2和其它微量气体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地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地现象。
危害:温度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1.3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
★温室效应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1★臭氧层破坏
臭氧层具有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地功能,从而保护地球上各种生命地存在、繁衍和发展。
产生原因:CFCs、NOx、等物质向大气排放逐渐增多是导致臭氧层破坏的主要原因。
危害:臭氧层破坏会导致皮肤癌和角膜炎患者增加,破坏地球生态等。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1.3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酸雨
定义: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称为酸雨。
产生原因:主要是因为化石燃料和汽车尾气排放的SO2、NOx在大气中形成硫酸和硝酸,又以雨、雪、雾等形式返回地面,形成“酸沉降”。危害:(1)损害水生、陆生生物:如鱼类和森林(2)对人体健康影响:使有毒重金属溶入饮用水
中,危害饮用者(3)腐蚀建筑材料、金属构件、油漆以及名胜古
迹等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1.3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
★酸雨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大气与大气污染1.32.1大气污染物2.2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与发生量2.3中国城市的大气污染概况第一章概论第二节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2.1大气污染物第一章概论第二节大气污染物2.1大气污染物:由于人类活动或者自然过程排入大
气,并对人和大气产生影响的那些
物质。分类:
按存在状态分为气溶胶状态污染和气态污染物第一章概论第二节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2.1第一章概论第二节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1.气溶胶状态污染物(颗粒物):
气溶胶系指沉降速度可以忽略的小固体粒子、液体粒子或它们在介质中的悬浮体。(1)粉尘(dust):由于固体物质的破碎、研磨、筛分、输送等机械过程或土壤、岩石的风化等自然过程形成的,1~200µm。(2)烟(fume):固体气溶胶,0.01~1µm。(3)飞灰(flyash):指随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排出的分散得较细的灰分。(4)黑烟(smoke):一般系指由燃料燃烧产生的能见气溶胶。一般将冶金过程和化学过程形成的固体颗粒气溶胶称为烟尘;将燃料燃烧过程产生的飞灰和黑烟,在不需仔细分时,也称为烟尘。在其他情况下,或泛指小固体颗粒的气溶胶时,则通称粉尘。(5)雾(fog):是气体中液滴悬浮体的总称,在气象中指造成能见度小于1km的小水滴悬浮体。第一章概论1.气溶胶状态污染物(颗粒物):第一章概论还根据粉尘颗粒的大小将气溶胶污染物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SP):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100µm的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PM2.5第一章概论还根据粉尘颗粒的大小将气溶胶污染物分为:第一章概2.气体状态污染物以分子状态存在:含S化合物含N化合物碳的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按形成机理:一次污染物:原始污染物;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
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生成的新
污染物第一章概论2.气体状态污染物第一章概论(1)硫氧化物主要指SO2和SO3、H2S硫氧化物来源:
化石燃料燃烧、以及含硫化物矿石的焙烧、冶炼等过程。二氧化硫
是一种无色的刺激性气体,腐蚀性很大,会严重刺激人的呼吸系统,使人出现咳嗽、嗓子疼、胸闷和感到呼吸受阻,刺激腐蚀人的肺部,可以造成肺气肿和支气管炎。并加重哮喘病情。
二氧化硫破坏植物的叶绿素,使植物脱水坏死。在适当条件下和飘尘结合在一起,或与水汽中的水蒸汽结合形成硫酸雾,硫酸雾微粒侵入人体肺部,可以引起肺水肿和肺硬化等疾病导致死亡。第一章概论(1)硫氧化物第一章概论(2)氮氧化物
NOX是NO、NO2、N2O、N2O3、N2O4、N2O5等的总称造成大气污染的NOX最主要是NO和NO2。氮氧化物来源:主要来源于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以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最为严重。氮氧化物危害:1)氮氧化物可以转化为硝酸,是形成酸雨主要物质之一2)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物质3)是消耗臭氧的重要因子4)NO2对人有生理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城市居民产生急性呼吸道病变的一种原因5)可腐蚀织物、材料、破坏染料,使它褪色6)危害植物,使其组织受害而落叶,甚至枯萎第一章概论(2)氮氧化物第一章概论(3)碳氧化物指CO和CO2。
CO主要是由含碳化合物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有毒气体。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阻碍体内氧气的传输,使人体缺氧,导致死亡。
CO2是一种无毒的气体,是大气中的“正常”成分,主要来源于生物的呼吸和化石燃料等的燃烧。目前,大气中CO2浓度逐渐升高,每年上升0.4%。由于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地球升温,导致温室效应,从而形成全球气候变化。(4)有机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种类很多,从甲烷到长链聚合物的烃类。
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一般是C1-C10化合物,它不完全相同于严格意义上的碳氢化合物,因为它除含有碳和氢原子外,还常含有氧、氮和硫的原子。HC是自然界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主要指烷烃、烯烃和芳香烃等具有挥发性的有机物,它们主要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组成。碳氢化合物主要来源于自然界植物分解。第一章概论(3)碳氧化物第一章概论(5)
硫酸烟雾
硫酸烟雾系大气中的SO2等硫化物,在有水雾、含有重金属的飘尘或氮氧化物存在时,发生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硫酸雾或硫酸盐气溶胶。硫酸烟雾引起的刺激作用和生理反应等危害,要比SO2气体强烈得多。(6)光化学烟雾
光化学烟雾是在阳光照射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氧化剂之间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蓝色烟雾(有时带些紫色或黄褐色),其主要成分有臭氧、过氧乙酞基硝酸醋、酮类和醛类等。光化学烟雾的刺激性和危害要比一次污染物强烈得多。
第一章概论(5)硫酸烟雾第一章概论2.2大气污染物来源和发生量★大气污染源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以人为污染源为主。分类:空间:点源、线源、面源社会活动功能:生活、工业、交通分类统计:燃料燃烧、工艺生产、交通运输★大气污染物发生量●中国:煤烟型(SO2和烟尘TSP)●美国:交通运输和燃料燃烧,(NOx、SO2、VOC)第二节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第一章概论2.2大气污染物来源和发生量第二节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第2.3中国城市大气状况★煤烟型(SO2和烟尘TSP)为主,少数属于煤烟型与汽车尾气并重(北京、上海、广州等)★恶化趋势减缓、部分城市质量改善,但某些城市比较严重,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酸雨:区域广泛,成因复杂。酸雨面积占国土30%.第一章概论第二节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2.3中国城市大气状况★煤烟型(SO2和烟尘TSP)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1对健康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主要有三条途径:表面接触食入含有污染的食物和水吸入被污染的空气(最为重要的途径)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引起呼吸道疾病第一章概论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1对健康的影响大气污染物侵入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1对健康的影响★颗粒物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颗粒物的浓度和在其中暴露的时间。可以引起呼吸道疾病和心脏病。颗粒物的粒径也是主要影响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粒径越小,在大气中容易被吸入体内,且容易深入肺部粒径越小,粉尘比表面积越大,物理、化学活性越高,加剧了生理效应的发生和发展。此外这种颗粒物可以成为各种有害物质的载体第一章概论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1对健康的影响★颗粒物第一章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1对健康的影响★硫氧化物SO2在空气中达到(0.3-1.0)×10-6,会闻到气味。浓度≥0.5×10-6,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影响,在(1-3)×10-6,多数人开始收到刺激达到10×10-6时,刺激加剧,个别人出现支气管痉挛硫酸烟雾是SO2的二次污染物,即使浓度只相当于SO2的1/10,其刺激和危害也更加显著。动物试验表明:其引起的生理反应比单一SO2气体强4-20倍。第一章概论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1对健康的影响★硫氧化物第一章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1对健康的影响★CO
高浓度CO(>750×10-6)会阻止人体组织对氧的吸收,导致死亡。机理:CO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氧和血红蛋白合成氧合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对CO的亲和力大约为氧的亲和力的210倍。
COHb直接作用是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次要作用是阻止其余血红蛋白释放所载的氧,进一步降低血液的输氧能力。8h暴露,10-15ppm:辨别力损害;30ppm出现呆滞;100ppm,安全上限。眩晕、头痛、倦怠第一章概论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1对健康的影响★CO第一章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1对健康的影响★NOxNO的毒性是NO2的1/5。
NO2对呼吸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以破坏肺细胞,是哮喘、肺气肿和肺癌的可能病因。
Nox与碳氢化合物混合,在阳光照射下生成光化学烟雾,危害更为严重。★光化学氧化剂能使碘化钾的碘离子氧化的痕量物质,都称为光化学氧化剂。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可以导致咳嗽和注意力不集中。★有机化合物:致突变物和致癌物(肺癌)第一章概论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1对健康的影响★NOx第一章第三节大气污染的影响3.2对植物的影响
大气污染物对植物的伤害,通常发生在叶子结构中。最常遇到的毒害植物的气体是:二氧化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控制器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手账装饰胶带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房车旅行路线与预订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地方特色凉菜馆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五行草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手工披萨连锁店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雪蓝毛纱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双联双控开关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年绿描吉祥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隔膜法氢氧化钠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上海市杨浦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考卷(含笔试答案无听力答案、原文及音频)
- 2024年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课题申报参考:法国汉学家弗朗索瓦·朱利安对中国山水画论的阐释研究
- 2025年北京生命科技研究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银行金融机构银行金融服务协议
- GB/T 27697-2024立式油压千斤顶
- 《消防机器人相关技术研究》
- 游泳馆安全隐患排查
- 《媒介社会学》课件
- 项目设计报告范文高中
-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团体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