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矿山岩体原岩应力及其重新分布
本章介绍:(应力分布规律)
原岩应力孔周围应力分布围岩极限平衡支承压力及其分布第二章矿山岩体原岩应力及其重新分布1第一节岩体中的原岩应力一、原岩应力概念:1、原岩应力——未受开采影响的岩体内,由于岩体自重和构造运动等原因引起的应力。(原始应力)
自重应力构造应力2、原岩应力组成地温应力——膨胀(收缩)应力——流体压应力——未开采前,地下空间已形成原岩应力场;在较大范围内,原岩应力场分布不均;不均衡应力场随围岩变形及时间推移将趋于平衡温度形成变形矿物水解或氧化水体压力第一节岩体中的原岩应力未开采前,地2二、自重应力:
铅直应力:水平应力:其中:——侧压系数
(1)金尼克:(弹性侧压理论)一般则(2)海姆:(静水压力理论)
二、自重应力:3三、构造应力:1、构造应力——由地壳构造运动在岩体中引起的应力(板块、火山、升降)
现代构造应力地质构造残余应力
构造应力难以区分构造应力场——构造运动形成:板块挤压——板块移动,挤压边界引起(横向);地幔热对流——地幔上下封闭对流形成;岩浆侵入——岩浆侵入挤压、冷凝收缩(局部)三、构造应力:构造应力难以区分构造应力场——构造运动42、构造应力特点:
1)构造应力以水平应力为主;因为地壳运动以相互挤压为主;2)分布不均,在构造区域附近最大;3)具有明显的方向性;4)坚硬岩层中明显,软岩中不明显;5)
构造应力目前尚难以计算,只能实测。2、构造应力特点:53、构造应力(最大主应力)的现场判断:1)水平巷道,破坏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且两帮破坏程度较顶底破坏程度大时;2)垂直巷道,巷帮发生对称性破坏时,沿破坏连线方向;3)与褶皱脊线(褶曲轴)、逆断层走向垂直;4)沿X形节理(断裂)锐角平分线方向;5)与纵张节理走向一致。
3、构造应力(最大主应力)的现场判断:6四、原岩应力分布基本规律:(1)实测铅直应力基本等于上覆岩层重量;附图(2)水平应力普遍大于铅直应力;(3)平均水平应力与铅直应力比值随深度增加而减小;附图(4)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一般相差较大。
(考虑构造应力后,水平应力作用明显)四、原岩应力分布基本规律:7深度垂直应力与深度成正比深度垂直应力与深度成正比8深度RT平垂应力比值随深度增加而减小深度RT平垂应力比值随深度增加而减9第二节岩体中的弹性能地下岩体处在复杂和强烈的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场中。地下赋存的煤层或岩层在应力作用下,体积和形状发生变化产生变形,这种变形是外力做功的结果。岩体受外力作用而产生弹性变形时,在岩体内部所储存的能量,称为弹性应变能。一、岩体中的弹性变形能在自重应力场中,对于深度为H的开采条件。岩体所受到的应力为:岩体体积改变能:岩体畸变能:第二节岩体中的弹性能岩体体积改变能:岩体10二、岩体弹性能的特征
事实上岩体受到外为作用时不仅产生弹件变形、同时还有塑性变形发生。有时认为岩体畸变能将被塑件变形所吸收和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因此,通常讲的岩体内积聚的弹性能指的是岩体体积改变能。另外,采矿活动破坏原岩应力状态,在岩硐周围岩体内形成应力集中,应力集中系数K=3~5。高应力导致岩体内积聚的弹性能增长一个数量级。这种大量能量的突然释放,将产生一系列矿山动压现象,应引起人们关注。二、岩体弹性能的特征事实上岩体受到外为作用时11第三节“孔”周围的应力分布介绍:圆孔等压、圆孔不等压、椭圆、矩形等孔周围应力分布。应力集中——受力体内,孔周围局部区域应力高于其它区域应力的现象。应力场简化:(1)将巷道及回采空间简化为各种理想的单一形状的孔,如圆形、椭圆形及矩形等。(2)巷道周围的岩体性质简化为完全均质的连续弹性体。(3)把均质连续无限或半无限弹性体中孔周边应力分布问题视为平面应变问题。第三节“孔”周围的应力分布12应力场分布形式:
随着侧压系数不同,可能有以下几种典型的应力力状态。应力场分布形式:13一、双向等压应力状态下,圆孔周围应力分布:
1、基本假设:
围岩均质、各向同性、线弹无粘性;双向等压;巷道无限长(平面应变);符合深埋条件()。
一、双向等压应力状态下,圆孔周围应力分布:142、双向等压圆形巷道平面应变问题基本方程:1)平衡微分方程:(极坐标系)(双向等压时,仅径向应力变化,切向应力无变化)
由径向静力平衡有:
化简得:
(,忽略高阶无穷小)
(1)2、双向等压圆形巷道平面应变问题基本方程:1)平衡微分方程:152)几何方程:
(应变与位移满足变形协调关系)径向变形由
则径向应变:切向变形由
则切向应变:故有几何方程:(2)(3)2)几何方程:(应变与位移满足变形协调关系)(2)(3)163)物理方程:(应力与应变符合虎克定律)
(平面应变问题:)
对于井巷岩石工程,在研究其应力分布及位移变形时,多利用圆孔作为研究基础,利用极坐标方程进行推导,比较简便。(4)(5)(6)3)物理方程:(应力与应变符合虎克定律)(4)(5)(617(1)(4)(5)(2)(3)五个方程可解五个变量:4)基本方程:消除无关量,求解(1)(4)(5)(2)(3)五个方程可解五个变量:4)基183、计算结果:4、讨论分析:1)圆孔周边应力
2)任一点的应力3)分布与方向角无关,圆孔任一方向应力分布相同;4)围岩内应力大小与弹性常数无关,与距孔边距离有关;5)双向等压时,圆孔周边全处于压缩应力状态;6)圆孔的影响半径为。7)双向等压圆孔应力集中系数最大为2。
3、计算结果:4、讨论分析:1)圆孔周边应力195、影响半径的确定:
影响半径——圆心到、增减达原始应力的5%处半径。
由有或即:——影响半径。(当时,)5、影响半径的确定:20二、双向不等压应力场内圆孔周围应力分布:
1、吉尔西解答:
(1898)二、双向不等压应力场内圆孔周围应力分布:21
2、围岩内沿主应力方向()应力分布:2、围岩内沿主应力方向(22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第二章)23三、圆孔周边()应力分布:1、应力集中分布图
单压双向不等压双向等压
K=3k=2.7k=2应力集中系数
三、圆孔周边()应力分布:242、圆孔应力分布结论:1)圆孔周围应力集中是局部的,应力集中程度随远离孔而减弱,并趋于原始应力;2)圆孔周边应力集中系数随围压增大而有所减弱;3)当λ<1/3时,沿最大主应力方向,孔周边一定范围内存在切向拉应力;当λ≥1/3时,围岩周边不产生切向拉应力;4)当λ=0时,沿最大主应力方向,孔周边一定范围内存在径向拉应力。2、圆孔应力分布结论:25四、椭圆巷道围岩的应力分布:
椭圆轴长比:
椭圆孔围岩应力分布一般规律:
(1)椭圆曲率大的一端,应力集中程度高;(2)围岩内应力集中随距离增加衰减很快;(3)单向应力状态时,沿主应力方向孔边附近有拉应力区存在。四、椭圆巷道围岩的应力分布:椭圆孔围岩应力分布一般规律:261)等应力轴比——周边各点应力相等时的轴比。
椭圆长轴方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周边应力相等。
椭圆周边切向应力计算公式:1)等应力轴比——周边各点应力相等时的轴比。椭圆周边27
2)无拉力(零应力)轴比——周边恰无拉应力时的轴比。
周边各点对应的无拉力轴比各不相同,应首先满足顶点、两帮中点无拉力轴比。
顶点无拉力轴比:两帮无拉力轴比:
(当时,优先考虑顶点,时优先考虑两帮)2)无拉力(零应力)轴比——周边恰无拉应力时的轴比。28五、矩形和其它形状巷道周边弹性应力分布:
一般规律:
周边最大应力为切向应力;周边应力与Eμ等弹性参数无关;在断面直长边易出现拉应力;在周边拐角处可产生很高的应力集中。五、矩形和其它形状巷道周边弹性应力分布:29六、多孔相互影响应力分布:1、断面相同两孔:当时:不会产生相互影响。当时:要产生相互影响。
为相互影响间距。λ=0时两个等径孔影响情况
(对4米跨度巷道,相互不产生应力叠加,两巷应相距几米?)六、多孔相互影响应力分布:302、大小不等相邻两孔:两孔相互影响间距为:间距无影响;λ=0时两个不等径孔影响情况间距有影响。
大小不等两孔间距小于影响间距时,产生应力叠加,其中小孔应力集中程度高于大孔。2、大小不等相邻两孔:313、同一水平多孔:间距越小,影响越大;孔越多,应力集中程度越高。3、同一水平多孔:32七、回采空间周围应力重新分布:不同方向临空,应力叠加;
在拐角处应力集中程度高;按临空自由面多少,应力集中程度有如下关系:
孤岛>半岛>拐角>单面七、回采空间周围应力重新分布:33小结:
(设围岩处于弹性状态)1、孔周围形成应力集中,最大切向应力发生在孔周边;
2、应力集中系数与孔形状有关,曲率大处集中系数大;3、应力集中系数与应力状态(侧压系数λ)有关;4、应力集中是局部的;5、孔的影响范围与孔径有关,孔径大影响范围大;小结:34第四节围岩的极限平衡与支承压力分布本节介绍:围岩极限平衡区及其应力分布、支承压力形成及其分布一、围岩内应力状态及“三区”的形成:
1、孔周围岩体的力学状态:
切向应力分布:(大——小)受力状态:(单向——三向)抗压强度:(低——高)
破坏顺序:(外——里)
极限平衡区第四节围岩的极限平衡与支承压力分布极限平衡区35
2、围岩三区的形成:塑性区:处处满足强度条件;
弹性区:满足虎克定律;
原始应力区:岩层破坏由巷道周边向里发展。原始应力区弹性区塑性区2、围岩三区的形成:原始应力区弹性区塑性区36二、圆孔极限平衡区应力分布:1、塑性区应力:无支护有支护二、圆孔极限平衡区应力分布:1、塑性区应力:无支护有支护37无支护应力分布无支护应力分布38有支护应力分布有支护应力分布392、塑性区半径(卡斯特纳方程)无支护有支护
卡斯特纳方程揭示了支护力对巷道围岩强度及应力分布的影响。
2、塑性区半径(卡斯特纳方程)无支护有支护40三、采场围岩极限平衡:1、力学分析:
在煤体内取一单元体;由水平方向静力平衡有:即:
由极限平衡条件有:
求微分:三、采场围岩极限平衡:41
将代入上式得:求解得:代入初始条件:(煤帮承载能力)解得:故有:
将代入上式得:422、煤壁前方应力分布:2、煤壁前方应力分布:43极限平衡区D弹性区E围岩分区减压区A增压区B稳压区C应力分区(二者有交叉)
一般以高于原岩应力5%为集中应力影响范围,以远可以认为是原始应力区(有时划归弹性区)。3、应力及围岩分区:极限平衡区D围岩分区减压区A应力分区(二者有交叉)44四、支承压力及其分布:1、支承压力概念:支承压力——回采空间周围煤岩体内应力增高区的切向应力。(支承压力是矿山压力的一部分)
2、支承压力的类型:
固定支承压力(固定边界)
移动支承压力(移动边界)
四、支承压力及其分布:453、回采工作面前后方支承压力分布:(P107)前方移动支承压力远远大于后方支承压力;工作面仅承受极少量压力作用。3、回采工作面前后方支承压力分布:(P107)前方移动支46
4、影响支承压力分布的主要因素:
1)回采空间尺寸及形状;2)回采空间顶板管理方法(支撑状态);3)顶板岩层及煤层岩性;4)采深;5)周围回采空间分布。
4、影响支承压力分布的主要因素:1)回采空间尺寸及形47
1——刀柱法;2——全部垮落法(充填法);3——大采高全垮法;4——大采深全垮法。不同采空区支撑条件下移动支承压力分布不同开采方法移动支承压力分布不同:不同采空48
第五节支承压力在底板中的传播1、集中载荷时应力传播规律:
由土力学得到:z—深度;r—距作用线水平距离第五节支承492、应力在煤层底板中的分布:煤柱、煤体下等应力线分布规律:
煤体边缘附近底板产生高应力集中;采空区下方一定范围内应力降低;多煤层同采时应力有相互干扰。2、应力在煤层底板中的分布:煤柱、煤体下等应力线分布规律:50演讲完毕,谢谢观看!演讲完毕,谢谢观看!51第二章矿山岩体原岩应力及其重新分布
本章介绍:(应力分布规律)
原岩应力孔周围应力分布围岩极限平衡支承压力及其分布第二章矿山岩体原岩应力及其重新分布52第一节岩体中的原岩应力一、原岩应力概念:1、原岩应力——未受开采影响的岩体内,由于岩体自重和构造运动等原因引起的应力。(原始应力)
自重应力构造应力2、原岩应力组成地温应力——膨胀(收缩)应力——流体压应力——未开采前,地下空间已形成原岩应力场;在较大范围内,原岩应力场分布不均;不均衡应力场随围岩变形及时间推移将趋于平衡温度形成变形矿物水解或氧化水体压力第一节岩体中的原岩应力未开采前,地53二、自重应力:
铅直应力:水平应力:其中:——侧压系数
(1)金尼克:(弹性侧压理论)一般则(2)海姆:(静水压力理论)
二、自重应力:54三、构造应力:1、构造应力——由地壳构造运动在岩体中引起的应力(板块、火山、升降)
现代构造应力地质构造残余应力
构造应力难以区分构造应力场——构造运动形成:板块挤压——板块移动,挤压边界引起(横向);地幔热对流——地幔上下封闭对流形成;岩浆侵入——岩浆侵入挤压、冷凝收缩(局部)三、构造应力:构造应力难以区分构造应力场——构造运动552、构造应力特点:
1)构造应力以水平应力为主;因为地壳运动以相互挤压为主;2)分布不均,在构造区域附近最大;3)具有明显的方向性;4)坚硬岩层中明显,软岩中不明显;5)
构造应力目前尚难以计算,只能实测。2、构造应力特点:563、构造应力(最大主应力)的现场判断:1)水平巷道,破坏具有明显的方向性,且两帮破坏程度较顶底破坏程度大时;2)垂直巷道,巷帮发生对称性破坏时,沿破坏连线方向;3)与褶皱脊线(褶曲轴)、逆断层走向垂直;4)沿X形节理(断裂)锐角平分线方向;5)与纵张节理走向一致。
3、构造应力(最大主应力)的现场判断:57四、原岩应力分布基本规律:(1)实测铅直应力基本等于上覆岩层重量;附图(2)水平应力普遍大于铅直应力;(3)平均水平应力与铅直应力比值随深度增加而减小;附图(4)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一般相差较大。
(考虑构造应力后,水平应力作用明显)四、原岩应力分布基本规律:58深度垂直应力与深度成正比深度垂直应力与深度成正比59深度RT平垂应力比值随深度增加而减小深度RT平垂应力比值随深度增加而减60第二节岩体中的弹性能地下岩体处在复杂和强烈的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场中。地下赋存的煤层或岩层在应力作用下,体积和形状发生变化产生变形,这种变形是外力做功的结果。岩体受外力作用而产生弹性变形时,在岩体内部所储存的能量,称为弹性应变能。一、岩体中的弹性变形能在自重应力场中,对于深度为H的开采条件。岩体所受到的应力为:岩体体积改变能:岩体畸变能:第二节岩体中的弹性能岩体体积改变能:岩体61二、岩体弹性能的特征
事实上岩体受到外为作用时不仅产生弹件变形、同时还有塑性变形发生。有时认为岩体畸变能将被塑件变形所吸收和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因此,通常讲的岩体内积聚的弹性能指的是岩体体积改变能。另外,采矿活动破坏原岩应力状态,在岩硐周围岩体内形成应力集中,应力集中系数K=3~5。高应力导致岩体内积聚的弹性能增长一个数量级。这种大量能量的突然释放,将产生一系列矿山动压现象,应引起人们关注。二、岩体弹性能的特征事实上岩体受到外为作用时62第三节“孔”周围的应力分布介绍:圆孔等压、圆孔不等压、椭圆、矩形等孔周围应力分布。应力集中——受力体内,孔周围局部区域应力高于其它区域应力的现象。应力场简化:(1)将巷道及回采空间简化为各种理想的单一形状的孔,如圆形、椭圆形及矩形等。(2)巷道周围的岩体性质简化为完全均质的连续弹性体。(3)把均质连续无限或半无限弹性体中孔周边应力分布问题视为平面应变问题。第三节“孔”周围的应力分布63应力场分布形式:
随着侧压系数不同,可能有以下几种典型的应力力状态。应力场分布形式:64一、双向等压应力状态下,圆孔周围应力分布:
1、基本假设:
围岩均质、各向同性、线弹无粘性;双向等压;巷道无限长(平面应变);符合深埋条件()。
一、双向等压应力状态下,圆孔周围应力分布:652、双向等压圆形巷道平面应变问题基本方程:1)平衡微分方程:(极坐标系)(双向等压时,仅径向应力变化,切向应力无变化)
由径向静力平衡有:
化简得:
(,忽略高阶无穷小)
(1)2、双向等压圆形巷道平面应变问题基本方程:1)平衡微分方程:662)几何方程:
(应变与位移满足变形协调关系)径向变形由
则径向应变:切向变形由
则切向应变:故有几何方程:(2)(3)2)几何方程:(应变与位移满足变形协调关系)(2)(3)673)物理方程:(应力与应变符合虎克定律)
(平面应变问题:)
对于井巷岩石工程,在研究其应力分布及位移变形时,多利用圆孔作为研究基础,利用极坐标方程进行推导,比较简便。(4)(5)(6)3)物理方程:(应力与应变符合虎克定律)(4)(5)(668(1)(4)(5)(2)(3)五个方程可解五个变量:4)基本方程:消除无关量,求解(1)(4)(5)(2)(3)五个方程可解五个变量:4)基693、计算结果:4、讨论分析:1)圆孔周边应力
2)任一点的应力3)分布与方向角无关,圆孔任一方向应力分布相同;4)围岩内应力大小与弹性常数无关,与距孔边距离有关;5)双向等压时,圆孔周边全处于压缩应力状态;6)圆孔的影响半径为。7)双向等压圆孔应力集中系数最大为2。
3、计算结果:4、讨论分析:1)圆孔周边应力705、影响半径的确定:
影响半径——圆心到、增减达原始应力的5%处半径。
由有或即:——影响半径。(当时,)5、影响半径的确定:71二、双向不等压应力场内圆孔周围应力分布:
1、吉尔西解答:
(1898)二、双向不等压应力场内圆孔周围应力分布:72
2、围岩内沿主应力方向()应力分布:2、围岩内沿主应力方向(73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第二章)74三、圆孔周边()应力分布:1、应力集中分布图
单压双向不等压双向等压
K=3k=2.7k=2应力集中系数
三、圆孔周边()应力分布:752、圆孔应力分布结论:1)圆孔周围应力集中是局部的,应力集中程度随远离孔而减弱,并趋于原始应力;2)圆孔周边应力集中系数随围压增大而有所减弱;3)当λ<1/3时,沿最大主应力方向,孔周边一定范围内存在切向拉应力;当λ≥1/3时,围岩周边不产生切向拉应力;4)当λ=0时,沿最大主应力方向,孔周边一定范围内存在径向拉应力。2、圆孔应力分布结论:76四、椭圆巷道围岩的应力分布:
椭圆轴长比:
椭圆孔围岩应力分布一般规律:
(1)椭圆曲率大的一端,应力集中程度高;(2)围岩内应力集中随距离增加衰减很快;(3)单向应力状态时,沿主应力方向孔边附近有拉应力区存在。四、椭圆巷道围岩的应力分布:椭圆孔围岩应力分布一般规律:771)等应力轴比——周边各点应力相等时的轴比。
椭圆长轴方向与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周边应力相等。
椭圆周边切向应力计算公式:1)等应力轴比——周边各点应力相等时的轴比。椭圆周边78
2)无拉力(零应力)轴比——周边恰无拉应力时的轴比。
周边各点对应的无拉力轴比各不相同,应首先满足顶点、两帮中点无拉力轴比。
顶点无拉力轴比:两帮无拉力轴比:
(当时,优先考虑顶点,时优先考虑两帮)2)无拉力(零应力)轴比——周边恰无拉应力时的轴比。79五、矩形和其它形状巷道周边弹性应力分布:
一般规律:
周边最大应力为切向应力;周边应力与Eμ等弹性参数无关;在断面直长边易出现拉应力;在周边拐角处可产生很高的应力集中。五、矩形和其它形状巷道周边弹性应力分布:80六、多孔相互影响应力分布:1、断面相同两孔:当时:不会产生相互影响。当时:要产生相互影响。
为相互影响间距。λ=0时两个等径孔影响情况
(对4米跨度巷道,相互不产生应力叠加,两巷应相距几米?)六、多孔相互影响应力分布:812、大小不等相邻两孔:两孔相互影响间距为:间距无影响;λ=0时两个不等径孔影响情况间距有影响。
大小不等两孔间距小于影响间距时,产生应力叠加,其中小孔应力集中程度高于大孔。2、大小不等相邻两孔:823、同一水平多孔:间距越小,影响越大;孔越多,应力集中程度越高。3、同一水平多孔:83七、回采空间周围应力重新分布:不同方向临空,应力叠加;
在拐角处应力集中程度高;按临空自由面多少,应力集中程度有如下关系:
孤岛>半岛>拐角>单面七、回采空间周围应力重新分布:84小结:
(设围岩处于弹性状态)1、孔周围形成应力集中,最大切向应力发生在孔周边;
2、应力集中系数与孔形状有关,曲率大处集中系数大;3、应力集中系数与应力状态(侧压系数λ)有关;4、应力集中是局部的;5、孔的影响范围与孔径有关,孔径大影响范围大;小结:85第四节围岩的极限平衡与支承压力分布本节介绍:围岩极限平衡区及其应力分布、支承压力形成及其分布一、围岩内应力状态及“三区”的形成:
1、孔周围岩体的力学状态:
切向应力分布:(大——小)受力状态:(单向——三向)抗压强度:(低——高)
破坏顺序:(外——里)
极限平衡区第四节围岩的极限平衡与支承压力分布极限平衡区86
2、围岩三区的形成:塑性区:处处满足强度条件;
弹性区:满足虎克定律;
原始应力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水产养殖产品包装设计与销售合同3篇
- 2024生物制药技术开发转让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物业节能管理合同:促进绿色建筑节能降耗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甲方与某公司现代农业劳务派遣与科技农业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环保型物业管理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电力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与环保审批合同3篇
- 《中学生违纪处理中》课件
- 表情科护士工作总结
- 2024瑜伽会馆股权投资与设备租赁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特种车辆安装与安全培训合同3篇
- 文物保护中的智能材料应用
- 2024政银企合作协议范本
- 外科手术抗凝药物停用指南
- 健康管理师培训课
- 农作物植保员培训课件
- 2024韩束品牌拆解-蝉妈妈
- 建筑企业合同管理培训课件
- 化工有限公司3万吨水合肼及配套项目环评可研资料环境影响
- 非急救转运公司计划书
- 2023年中国软件行业基准数据SSM-BK-202310
-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练习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