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酶活力因素曲线分析课件_第1页
影响酶活力因素曲线分析课件_第2页
影响酶活力因素曲线分析课件_第3页
影响酶活力因素曲线分析课件_第4页
影响酶活力因素曲线分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的本质原因:降低反应活化能★反应活化能:反应物进入活化状态所需的能量。(类似于跨栏时栏的高度)(只调节能够反应的反应速度)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因此加快了反应速度。即:在催化反应中,只需较少的能量就可使反应物进入活化态。★某反应在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度不同,本质原因是反应活化能的不同。★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活化能水平被降得更低,显示出高效性。自由能反应过程[活化分子]过渡态(活化态)初态反应物S平均能量水平较低终态产物P反应前后自由能之差酶催化过程的活化能(酶使活化能更低)非催化过程的活化能催化后活化能的减少值无机催化剂11.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的本质原因:降低反应活化能★反应活化能比较:酶与无机催化剂相同点:①改变反应速度,但本身的质、量不变;

【但是,所有酶都必须参与反应过程!】②只能催化热力学允许进行的反应;③加快v,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不改变平衡点;④降低活化能,使v加快。不同点:①高效性;②专一性(酶对底物);③多样性;④易变性;⑤反应条件的温和性;⑥酶活性受到调节、控制;⑦有些酶的活性需要辅助因子。2比较:酶与无机催化剂相同点:不同点:2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

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增加量,或底物的消耗量=酶活力=酶的催化效率底物浓度酶酶浓度酶活性温度抑制剂或激活剂等pH竞争性抑制可逆(降低酶活性,但不使酶变性)抑制剂作用机制(形成氢键)非竞争性抑制

不可逆使酶永久性失活

(抑制剂与酶共价连接)3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酶活性易受多种因素制约,常用坐标图来表示.在解读坐标图题型时,要注意以下要点:●看坐标轴含义——了解两个变量的关系●看曲线走势——掌握变量的增减快慢特征与意义●看特殊点——理解特殊点的意义(起止点、拐点、交叉点)●看不同曲线的异同——理解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酶作用曲线4酶活性易受多种因素制约,常用坐标图来表示.酶作用曲线4反应速度的测定:▲测定反应速度时,可以测定产物增加量或底物减少量。▲如果底物过量,则测定底物减少量不容易精确,而产物从无到有,便于测定,只要方法灵敏。据图分析回答:▲如何计算反应速度(v)?

△浓度

V==斜率

t▲描述反应速度变化的特征:

v只是在最初一段时间保持恒定,随着时间延长,v逐渐下降直到0。▲反应速度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底物浓度的降低,产物浓度的增加,pH或温度的变化等。产物浓度时间反应速度时间?最初阶段最初阶段5反应速度的测定:▲测定反应速度时,可以测定产物增加量或关于酶的常见曲线图【关注坐标轴的含义】1.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的本质原因:降低反应活化能。2.开始时的反应物总量、酶浓度均不变。

时间——产物浓度;时间——反应物浓度。每图再增加:①酶浓度增加一倍;②反应物浓度增加一倍。3.底物浓度——反应速度。再增加:①酶浓度增加一倍;

②加入竞争性抑制剂;

③非竞争性抑制剂4.酶浓度——反应速度。再增加:①底物浓度增加一倍;

②温度降低10℃;

③反应开始时加入一定量的不可逆抑制剂。5.温度——酶活性。再增加:①嗜冷微生物、嗜热微生物的酶【加酶洗衣粉、TaqDNA聚合酶】

②人体内呼吸作用酶活性与环境温度;6.pH——唾液淀粉酶活性。再增加:①胃蛋白酶;②肠肽酶。6关于酶的常见曲线图【关注坐标轴的含义】1.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描述曲线①的特征(分段、准确);解释曲线变化的原因(底物浓度降低,产物浓度增加,可能pH或温度发生变化等)●在①的基础上,酶浓度增加一倍的曲线【②】●在①的基础上,反应物浓度增加一倍的曲线【③】☆4条竖线提示:斜率、拐点的变化。①②③反应物浓度时间改变纵坐标含义●比较①与②●比较①与

③产物浓度时间①②③2.开始时的反应物浓度、酶浓度均不变。

时间——产物浓度;时间——反应物浓度。

每图再增加:①酶浓度增加一倍;②反应物浓度增加一倍。7●描述曲线①的特征(分段、准确);①②③反应物时间改变纵坐描述曲线特征:(当酶浓度、温度和pH恒定时)在底物浓度很低的范围内,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继续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增加转慢;达到最大后保持不变。解释:酶数量一定时,底物浓度越大,形成的酶—底物复合物越多;达到一定程度后,有限的酶全部与底物结合而达到饱和。

BC段有限的酶被饱和,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再增加底物浓度,底物浓度并不影响酶的活性。3.底物浓度——反应速度8描述曲线特征:3.底物浓度——反应速度8②酶浓度增加1倍,曲线发生怎样的变化?

如图的红色曲线。

【理解走势、斜率、拐点等特征性变化】相同底物浓度下,酶浓度越高,形成的酶—底物复合物越多,v越大;酶浓度越高,使酶饱和需要的底物浓度越大。说出曲线几段的限制因素。③请举出两种能够影响这一曲线形状的因素。

酶浓度、温度和pH等思考:①限制OA段的因素是底物浓度;限制BC段的因素是酶浓度。9②酶浓度增加1倍,曲线发生怎样的变化?思考:9底物浓度反应速度酶浓度增加一倍;【红线,注意斜率和拐点变化】底物浓度反应速度温度或PH改变;【红线,注意斜率和拐点变化】10底物浓度反应酶浓度增加一倍;【红线,注意斜率和拐点变化】底物3.底物浓度——反应速度(酶浓度不变)

再增加:加入竞争性/非竞争性抑制剂

O

底物浓度反应速率②③①●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性地与酶的活性部位结合。它既与酶结合,又与酶分离,即酶与竞争性抑制剂的结合是可逆的。竞争性抑制剂的效应取决于抑制剂与底物的相对浓度。增加底物浓度,使反应液中的底物分子%增大,进而使v不断接近vmax,即竞争性抑制剂可以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降低抑制剂与酶结合的概率,以缓解抑制。因此②表示竞争性抑制剂加入后的情形,随底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减弱并接近正常的最大反应速度。曲线③属于非竞争性抑制剂作用情形,类似于不可逆抑制剂霸占酶。因此,存在非竞争性抑制剂相当于降低了酶的浓度,曲线斜率变小,很快达到最大。113.底物浓度——反应速度(酶浓度不变)

再增加:加入竞争性▲某些抑制剂能可逆地与酶结合和分离。可逆抑制剂可分为竞争性抑制剂

和非竞争性抑制剂。①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都结合在酶活性部位上,从而阻止酶与底物的结合。★可通过增加底物浓度而解除抑制。VVmax无抑制剂底物浓度加竞争性抑制剂●使v下降的原因:酶(E)与抑制剂(I)结合,使部分酶被抑制剂占据而不能再同时与底物结合,但EI不能生成产物。●增加底物浓度,使反应液中的底物分子%增大,进而使v接近vmax。【E总】=【E游离】+【ES】+【EI】●例如:喝酒能治疗甲醇中毒。因为甲醇与乙醇竞争性结合酶的活性部位。竞争性抑制剂竞争性抑制剂的效应取决于抑制剂与底物的相对浓度。改变S/I的比值可证明之。抑制剂——能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12▲某些抑制剂能可逆地与酶结合和分离。可逆抑制剂可分为竞争解读:加入竞争性抑制剂;【蓝线】底物浓度反应速度酶浓度限制vV受底物浓度限制底物浓度反应速度●竞争性抑制剂既与酶结合,又与酶分离。●竞争性抑制剂的效应取决于抑制剂与底物的相对浓度。●增加底物浓度,使反应液中的底物分子%增大,进而使v不断接近vmax。●可通过增加底物浓度而解除抑制。竞争性抑制剂13解读:加入竞争性抑制剂;【蓝线】底物浓度反应酶浓度限制vV受②非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结构毫无关系,其结合的部位不是酶活性部位,酶与非竞争性抑制剂结合后改变了活性部位的空间结构,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只要有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总有相应数量的酶不能与底物结合,损失“无法弥补”,结果与不可逆抑制剂的效果相似。加非竞争性抑制剂无抑制剂Vmax底物浓度Vmax变小●●非竞争性抑制剂“损失”掉的酶★非竞争性抑制剂的效应取决于抑制剂的浓度。增加底物浓度并不能克服抑制。14②非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结构毫无关系,加非竞争性抑制剂无抑制剂解读:非竞争性抑制剂.【紫线】底物浓度反应速度酶浓度限制vV受【底物】限制●只要有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总有相应数量的酶被霸占而不能与底物结合,相当于降低了酶的浓度。●损失“无法弥补”,结果与不可逆抑制剂的效果相似。●非竞争性抑制剂的效应取决于抑制剂的浓度。●增加底物浓度并不能克服抑制。底物浓度反应速度非竞争性抑制剂“损失”掉的酶15解读:非竞争性抑制剂.【紫线】底物浓度反应酶浓度限制vV受【抑制剂【C1P60】

16抑制剂【C1P60】16●有些酶必需在有激活剂的条件下才具有活性。下列是有关某种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图所示。根据结果判断,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该酶的激活剂B.35分钟后试管Ⅱ中底物已被消耗殆尽C.该酶在80℃的环境下已经失活D.该酶在中性环境中的活性比在弱碱性环境中高●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时,反应物的体积和反应时间的关系,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A.a、b、c表示温度,则a>b>cB.a、b、c表示酶的浓度,则a>b>cC.a、b、c表示底物的浓度,则a>b>cD.a、b、c表示pH,则a>b>c17●有些酶必需在有激活剂的条件下才具有活性。下列是有关某种酶的●青霉素为何能够阻止细菌的繁殖?青霉素为何对一般的人无害?但人又为何不能滥用抗生素?【阻止细菌繁殖的原因】:抑制细菌形成细胞壁的酶,即:是细胞壁合成酶的抑制剂。【无害的原因】:人没有合成细胞壁的酶。但青霉素对某些人来说是过敏原。【不能滥用】:①青霉素会杀死肠道中对人体有益的细菌,降低免疫力和维生素的供应;②增加了对病原菌的选择压力,加速了耐药性进化。●为何用含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能筛选出酵母菌和霉菌等?青霉素是细菌细胞壁合成酶的不可逆抑制剂。真菌的细胞壁与细菌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不同,合成细胞壁有关的酶也不同。青霉素对酵母菌和霉菌中合成细胞壁的酶不起作用。●不可逆抑制剂如很多毒气和有机磷农药能对乙酰胆碱酯酶产生不可能抑制作用,一旦被抑制,肌肉受到连续刺激将处于永久收缩状态。18●青霉素为何能够阻止细菌的繁殖?青霉素为何对一般的人无害?但4.酶浓度——反应速度曲线解读::在底物足够大(足以使酶饱和),而又不受其他因素影响下,v与酶浓度成正比。酶浓度反应速度

再增加下列曲线:

①②③①底物浓度增加一倍;②温度降低10℃;③反应开始时加入一定量

的不可逆抑制剂。194.酶浓度——反应速度曲线解读::在底物足够大(足以使酶饱③反应开始时加入一定量不可逆抑制剂,使部分酶失活,当加入的酶量使重金属离子完全与酶结合后,继续加入的酶开始表现酶活力,此时v与酶浓度变化的直线关系不变。④温度降低10℃酶浓度反应速度②底物浓度增加1倍①底物浓度低③开始时加入不可逆抑制剂解释曲线①:相同底物浓度下,酶浓度与v成正比。因为:酶浓度越高,形成的“酶—底物”复合物越多④温度降低10℃,分子运动速度减慢,与酶结合的底物减少,v减慢。②底物浓度增加1倍,相同酶浓度下形成的“酶—底物”复合物越多20③反应开始时加入一定量不可逆抑制剂,使部分酶失活,当加入的酶温度影响分子运动。温度高,则反应物自由能提高,与酶的接触机会多。但温度过高,酶变性失活。(超过60℃,大多数失活)思考:酶的最适温度是个体生长的最适温度吗?不一定。不同的酶对生长所起的作用可能不同,有的甚至起抑制或破坏作用。人体温的相对恒定有何意义?体温的相对恒定对于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5.温度——酶活性解释①:较低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与酶结合的底物越多,v越大。温度过高,酶逐渐失活。

曲线终点则为0,因为高温使酶变性失活;但曲线起点不为0,因为低温下酶活性弱但不变性。温度酶活性曲线在最适温度两侧不对称,因为酶对高温很敏感。21温度影响分子运动。温度高,则反应物自由能提高,与酶的接触5.温度酶活性●●●耗氧量/产热量/代谢强度

203040温度(℃)温度酶活性嗜冷微生物,如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嗜热微生物如:TaqDNA聚合酶人体内细胞的呼吸作用酶活性与环境温度的关系人离体细胞的呼吸作用酶活性与环境温度的关系22温度酶活性●●●耗氧量/温度酶活性嗜冷微生物,如加酶洗衣●为何酸雨能杀死很多水生生物?酸雨改变了水环境的pH,影响了水生生物细胞内酶的活性和细胞膜的稳定性,甚至使包括酶在内的所有蛋白质变性失活,细胞死亡。6.pH——酶活性

2468pH酶活性

唾液淀粉酶肠肽酶胃蛋白酶●添加胃蛋白酶和肠肽酶(胰蛋白酶)的相应曲线。●解释唾液淀粉酶活性曲线:过酸、过碱都不可逆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变性失活。●胃蛋白酶在小肠腔中能发挥催化作用吗?不能。因为小肠腔中的碱性环境使胃蛋白酶变性失活。像其它蛋白质一样,胃蛋白酶被胰蛋白酶和肠肽酶分解,最终变成氨基酸。●使酶变性失活的因素主要有:强酸、强碱、高温、紫外线、金属离子等【注意温度、pH与酶活性关系的异同】23●为何酸雨能杀死很多水生生物?6.pH——酶活性●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37℃,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下图。(1)该酶作用的底物是蛋白质。

(2)在14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底物量一定,底物已被消耗尽。(3)若增加胰蛋白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原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见上图(4)若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值由2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不变,原因是在pH2时酶已经失活。(5)右图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C24●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37℃,p◆下左图表示某有机物加入相应的水解酶后,置于0℃至80℃环境中,有机物被分解的总量与温度的关系。据图判断把这些混合物(包括某有机物,分解的产物,催化剂)作降温80℃→0℃处理,其关系图应为◆下左图示某有机物加入催化剂后置于25º℃→-25℃的环境中有机物的分解量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如果将之再置于-25℃→25℃的环境中,则此时有机物分解量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25◆下左图表示某有机物加入相应的水解酶后,置于0℃至80℃环境◆右图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曲线和时间的关系,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酶反应的最适温度B.酶因热而失活C.酶反应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D.酶反应速度和酶量的关系

时间生成物量40℃30℃50℃20℃60℃70℃◆下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时气体产生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由图可知①有多种酶参与②最适pH是7③最适温度是40℃④50℃时酶逐渐失活

⑤0℃时酶逐渐失活A.①③B.②⑤C.③④D.④⑤【可以认为酶的活性与时间没有关系。“信息”即结果和合理推论。要能写!】26◆右图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曲线和时间的关系,从图中不能获得◆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B.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右图表示单位时间内某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在一定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B.酶的最适pH是一定的,不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7℃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27◆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反应温度◆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的变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C.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D.图③表示胃蛋白酶在pH为10情况下反应速度与时间的关系28◆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的变化。有关图1产物CO2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注:酶浓度固定)◆(07广东)动物脑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谷氨酸脱羧酶,能专一催化1mol谷氨酸分解为1molγ-氨基丁酸和1molCO2。某科研小组从小鼠的脑中得到该酶后,在谷氨酸起始浓度为10mmol/L、最适温度、最适PH值的条件下,对该酶的催化反应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见图1和图2。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图2酶催化反应速率

随酶浓度变化曲线

(注:反应物浓度过量)29图1产物CO2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注:酶浓度固定)◆(0(1)在图1画出反应过程中谷氨酸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用“1”标注)●●●●●每分解1mmol谷氨酸则产生1mmolCO2。根据CO2浓度变化曲线,可得到严格的谷氨酸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2)当一开始时,将混合物中谷氨酸脱羧酶增加50%,画出理想条件下C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用“2”标注),说明原因其原因是:酶浓度与v成正比。酶量增加到1.5倍,v也是原来的1.5倍,完成反应的时间=30÷1.5=20min。当一开始时,降低反应温度10℃,画出理想条件下CO2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用“3”标注),说明原因。原因是:温度降低,酶活性降低但不失活,v下降.反应完成所需时间增加。30(1)在图1画出反应过程中谷氨酸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用“1(3)重金属离子能与谷氨酸脱羧酶按比例牢固结合,不可解离,迅速使酶失活【此为不可逆抑制剂】。在反应物浓度过量的条件下,向反应物中加入一定量的重金属离子后,请在图2中画出酶催化反应速率随酶浓度变化的曲线(请用“4”标注),并说明其原因。注:曲线4为一条不经过原点的平行直线,平移距离不限。其原因是:一定量的重金属离子使一定量的酶失活,当加入的酶量使重金属离子完全与酶结合后,继续加入的酶开始表现酶活力,此时v与酶浓度变化的直线关系不变。●很多神经毒气和有机磷农药能对乙酰胆碱酯酶产生不可逆抑制作用,一旦被抑制,肌肉受到连续刺激并处于永久的收缩状态。青霉素能对细胞壁形成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起不可逆抑制作用。31(3)重金属离子能与谷氨酸脱羧酶按比例牢固结合,不可解离,迅总结提醒:1.试题中出现的曲线图,可能会是完整曲线图的截取!如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2.探究酶活性的双因素实验中,可能会出现最适条件在不同情况下数值的不同。如在不同温度下的最适pH不同,或……。得出结论时要注意完整性。32总结提醒:1.试题中出现的曲线图,可能会是完整曲线图的截取!比较人体内酶、抗体、载体、激素、受体物质来源化学本质作用对象分布功能作用特点酶核糖体或少数情况下的细胞核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细胞内或细胞外特定反应物胞内或胞外(含消化腔)催化具体反应高效性,专一性,易变性抗体脊椎动物的浆细胞球蛋白细胞外液中的特定抗原血清、组织液、淋巴液及乳汁中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特异性载体附着型核糖体蛋白质被选择运载的物质生物膜协助特定物质的跨膜运输选择性激素(动物)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蛋白质、固醇类、氨基酸衍生物运输并作用于具有特定受体的完整细胞直接分泌到血浆提供特定的化学信息特异性,高效性,协同与拮抗等受体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糖蛋白)信号分子胞外(少数胞内)识别化学信息特异性33比较人体内酶、抗体、载体、激素、受体物质来源化学本质作用对象※拓展:①细胞中酶的种类和含量始终保持不变吗?试以周期中的细胞、萌发的种子为例说明之。答:细胞中酶的种类和含量是可变的。在细胞周期中,G1期RNA和蛋白质合成旺盛(与RNA和蛋白质合成有关的酶多,活性大),S期完成DNA复制(与DNA复制有关的酶多,活性大),G2:与合成RNA、微管蛋白、ATP等……;M期与ATP供能等有关的酶活性高,含量多。不同的物质合成,需要的酶有差异。种子萌发时,大分子贮藏物质发生水解作用,活性高、含量多的酶应是脂肪酶、淀粉酶、蛋白酶等水解酶,但不同类型种子,酶的种类和含量不同,如萌发的大麦种子,淀粉酶的含量高(但种子形成时,则相反)。34※拓展:34②同一个体不同类型细胞中的酶种类及活性都相同吗?不同类型细胞中酶的种类、数量有差异,这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活性也有变化。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与具有线粒体的细胞相比,呼吸酶的种类和活性有差异;同一细胞不同时期酶的种类和活性也不相同,如不分裂的细胞中几乎没有DNA聚合酶;细胞衰老时有的酶活性升高、酪氨酸酶等酶的活性则低;同种酶的活性也因温度等的不同而发生变化。35②同一个体不同类型细胞中的酶种类及活性都相同吗?351.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的本质原因:降低反应活化能★反应活化能:反应物进入活化状态所需的能量。(类似于跨栏时栏的高度)(只调节能够反应的反应速度)催化剂能降低反应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因此加快了反应速度。即:在催化反应中,只需较少的能量就可使反应物进入活化态。★某反应在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度不同,本质原因是反应活化能的不同。★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活化能水平被降得更低,显示出高效性。自由能反应过程[活化分子]过渡态(活化态)初态反应物S平均能量水平较低终态产物P反应前后自由能之差酶催化过程的活化能(酶使活化能更低)非催化过程的活化能催化后活化能的减少值无机催化剂361.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的本质原因:降低反应活化能★反应活化能比较:酶与无机催化剂相同点:①改变反应速度,但本身的质、量不变;

【但是,所有酶都必须参与反应过程!】②只能催化热力学允许进行的反应;③加快v,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但不改变平衡点;④降低活化能,使v加快。不同点:①高效性;②专一性(酶对底物);③多样性;④易变性;⑤反应条件的温和性;⑥酶活性受到调节、控制;⑦有些酶的活性需要辅助因子。37比较:酶与无机催化剂相同点:不同点:2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

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增加量,或底物的消耗量=酶活力=酶的催化效率底物浓度酶酶浓度酶活性温度抑制剂或激活剂等pH竞争性抑制可逆(降低酶活性,但不使酶变性)抑制剂作用机制(形成氢键)非竞争性抑制

不可逆使酶永久性失活

(抑制剂与酶共价连接)38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酶活性易受多种因素制约,常用坐标图来表示.在解读坐标图题型时,要注意以下要点:●看坐标轴含义——了解两个变量的关系●看曲线走势——掌握变量的增减快慢特征与意义●看特殊点——理解特殊点的意义(起止点、拐点、交叉点)●看不同曲线的异同——理解曲线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酶作用曲线39酶活性易受多种因素制约,常用坐标图来表示.酶作用曲线4反应速度的测定:▲测定反应速度时,可以测定产物增加量或底物减少量。▲如果底物过量,则测定底物减少量不容易精确,而产物从无到有,便于测定,只要方法灵敏。据图分析回答:▲如何计算反应速度(v)?

△浓度

V==斜率

t▲描述反应速度变化的特征:

v只是在最初一段时间保持恒定,随着时间延长,v逐渐下降直到0。▲反应速度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底物浓度的降低,产物浓度的增加,pH或温度的变化等。产物浓度时间反应速度时间?最初阶段最初阶段40反应速度的测定:▲测定反应速度时,可以测定产物增加量或关于酶的常见曲线图【关注坐标轴的含义】1.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的本质原因:降低反应活化能。2.开始时的反应物总量、酶浓度均不变。

时间——产物浓度;时间——反应物浓度。每图再增加:①酶浓度增加一倍;②反应物浓度增加一倍。3.底物浓度——反应速度。再增加:①酶浓度增加一倍;

②加入竞争性抑制剂;

③非竞争性抑制剂4.酶浓度——反应速度。再增加:①底物浓度增加一倍;

②温度降低10℃;

③反应开始时加入一定量的不可逆抑制剂。5.温度——酶活性。再增加:①嗜冷微生物、嗜热微生物的酶【加酶洗衣粉、TaqDNA聚合酶】

②人体内呼吸作用酶活性与环境温度;6.pH——唾液淀粉酶活性。再增加:①胃蛋白酶;②肠肽酶。41关于酶的常见曲线图【关注坐标轴的含义】1.催化剂加快反应速度●描述曲线①的特征(分段、准确);解释曲线变化的原因(底物浓度降低,产物浓度增加,可能pH或温度发生变化等)●在①的基础上,酶浓度增加一倍的曲线【②】●在①的基础上,反应物浓度增加一倍的曲线【③】☆4条竖线提示:斜率、拐点的变化。①②③反应物浓度时间改变纵坐标含义●比较①与②●比较①与

③产物浓度时间①②③2.开始时的反应物浓度、酶浓度均不变。

时间——产物浓度;时间——反应物浓度。

每图再增加:①酶浓度增加一倍;②反应物浓度增加一倍。42●描述曲线①的特征(分段、准确);①②③反应物时间改变纵坐描述曲线特征:(当酶浓度、温度和pH恒定时)在底物浓度很低的范围内,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成正比;继续增加底物浓度,反应速度增加转慢;达到最大后保持不变。解释:酶数量一定时,底物浓度越大,形成的酶—底物复合物越多;达到一定程度后,有限的酶全部与底物结合而达到饱和。

BC段有限的酶被饱和,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再增加底物浓度,底物浓度并不影响酶的活性。3.底物浓度——反应速度43描述曲线特征:3.底物浓度——反应速度8②酶浓度增加1倍,曲线发生怎样的变化?

如图的红色曲线。

【理解走势、斜率、拐点等特征性变化】相同底物浓度下,酶浓度越高,形成的酶—底物复合物越多,v越大;酶浓度越高,使酶饱和需要的底物浓度越大。说出曲线几段的限制因素。③请举出两种能够影响这一曲线形状的因素。

酶浓度、温度和pH等思考:①限制OA段的因素是底物浓度;限制BC段的因素是酶浓度。44②酶浓度增加1倍,曲线发生怎样的变化?思考:9底物浓度反应速度酶浓度增加一倍;【红线,注意斜率和拐点变化】底物浓度反应速度温度或PH改变;【红线,注意斜率和拐点变化】45底物浓度反应酶浓度增加一倍;【红线,注意斜率和拐点变化】底物3.底物浓度——反应速度(酶浓度不变)

再增加:加入竞争性/非竞争性抑制剂

O

底物浓度反应速率②③①●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性地与酶的活性部位结合。它既与酶结合,又与酶分离,即酶与竞争性抑制剂的结合是可逆的。竞争性抑制剂的效应取决于抑制剂与底物的相对浓度。增加底物浓度,使反应液中的底物分子%增大,进而使v不断接近vmax,即竞争性抑制剂可以通过增加底物浓度来降低抑制剂与酶结合的概率,以缓解抑制。因此②表示竞争性抑制剂加入后的情形,随底物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减弱并接近正常的最大反应速度。曲线③属于非竞争性抑制剂作用情形,类似于不可逆抑制剂霸占酶。因此,存在非竞争性抑制剂相当于降低了酶的浓度,曲线斜率变小,很快达到最大。463.底物浓度——反应速度(酶浓度不变)

再增加:加入竞争性▲某些抑制剂能可逆地与酶结合和分离。可逆抑制剂可分为竞争性抑制剂

和非竞争性抑制剂。①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结构相似,都结合在酶活性部位上,从而阻止酶与底物的结合。★可通过增加底物浓度而解除抑制。VVmax无抑制剂底物浓度加竞争性抑制剂●使v下降的原因:酶(E)与抑制剂(I)结合,使部分酶被抑制剂占据而不能再同时与底物结合,但EI不能生成产物。●增加底物浓度,使反应液中的底物分子%增大,进而使v接近vmax。【E总】=【E游离】+【ES】+【EI】●例如:喝酒能治疗甲醇中毒。因为甲醇与乙醇竞争性结合酶的活性部位。竞争性抑制剂竞争性抑制剂的效应取决于抑制剂与底物的相对浓度。改变S/I的比值可证明之。抑制剂——能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47▲某些抑制剂能可逆地与酶结合和分离。可逆抑制剂可分为竞争解读:加入竞争性抑制剂;【蓝线】底物浓度反应速度酶浓度限制vV受底物浓度限制底物浓度反应速度●竞争性抑制剂既与酶结合,又与酶分离。●竞争性抑制剂的效应取决于抑制剂与底物的相对浓度。●增加底物浓度,使反应液中的底物分子%增大,进而使v不断接近vmax。●可通过增加底物浓度而解除抑制。竞争性抑制剂48解读:加入竞争性抑制剂;【蓝线】底物浓度反应酶浓度限制vV受②非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结构毫无关系,其结合的部位不是酶活性部位,酶与非竞争性抑制剂结合后改变了活性部位的空间结构,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只要有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总有相应数量的酶不能与底物结合,损失“无法弥补”,结果与不可逆抑制剂的效果相似。加非竞争性抑制剂无抑制剂Vmax底物浓度Vmax变小●●非竞争性抑制剂“损失”掉的酶★非竞争性抑制剂的效应取决于抑制剂的浓度。增加底物浓度并不能克服抑制。49②非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结构毫无关系,加非竞争性抑制剂无抑制剂解读:非竞争性抑制剂.【紫线】底物浓度反应速度酶浓度限制vV受【底物】限制●只要有非竞争性抑制剂存在,总有相应数量的酶被霸占而不能与底物结合,相当于降低了酶的浓度。●损失“无法弥补”,结果与不可逆抑制剂的效果相似。●非竞争性抑制剂的效应取决于抑制剂的浓度。●增加底物浓度并不能克服抑制。底物浓度反应速度非竞争性抑制剂“损失”掉的酶50解读:非竞争性抑制剂.【紫线】底物浓度反应酶浓度限制vV受【抑制剂【C1P60】

51抑制剂【C1P60】16●有些酶必需在有激活剂的条件下才具有活性。下列是有关某种酶的实验,处理方式及结果如下表及图所示。根据结果判断,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该酶的激活剂B.35分钟后试管Ⅱ中底物已被消耗殆尽C.该酶在80℃的环境下已经失活D.该酶在中性环境中的活性比在弱碱性环境中高●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时,反应物的体积和反应时间的关系,解读此图可获得的信息是A.a、b、c表示温度,则a>b>cB.a、b、c表示酶的浓度,则a>b>cC.a、b、c表示底物的浓度,则a>b>cD.a、b、c表示pH,则a>b>c52●有些酶必需在有激活剂的条件下才具有活性。下列是有关某种酶的●青霉素为何能够阻止细菌的繁殖?青霉素为何对一般的人无害?但人又为何不能滥用抗生素?【阻止细菌繁殖的原因】:抑制细菌形成细胞壁的酶,即:是细胞壁合成酶的抑制剂。【无害的原因】:人没有合成细胞壁的酶。但青霉素对某些人来说是过敏原。【不能滥用】:①青霉素会杀死肠道中对人体有益的细菌,降低免疫力和维生素的供应;②增加了对病原菌的选择压力,加速了耐药性进化。●为何用含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能筛选出酵母菌和霉菌等?青霉素是细菌细胞壁合成酶的不可逆抑制剂。真菌的细胞壁与细菌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不同,合成细胞壁有关的酶也不同。青霉素对酵母菌和霉菌中合成细胞壁的酶不起作用。●不可逆抑制剂如很多毒气和有机磷农药能对乙酰胆碱酯酶产生不可能抑制作用,一旦被抑制,肌肉受到连续刺激将处于永久收缩状态。53●青霉素为何能够阻止细菌的繁殖?青霉素为何对一般的人无害?但4.酶浓度——反应速度曲线解读::在底物足够大(足以使酶饱和),而又不受其他因素影响下,v与酶浓度成正比。酶浓度反应速度

再增加下列曲线:

①②③①底物浓度增加一倍;②温度降低10℃;③反应开始时加入一定量

的不可逆抑制剂。544.酶浓度——反应速度曲线解读::在底物足够大(足以使酶饱③反应开始时加入一定量不可逆抑制剂,使部分酶失活,当加入的酶量使重金属离子完全与酶结合后,继续加入的酶开始表现酶活力,此时v与酶浓度变化的直线关系不变。④温度降低10℃酶浓度反应速度②底物浓度增加1倍①底物浓度低③开始时加入不可逆抑制剂解释曲线①:相同底物浓度下,酶浓度与v成正比。因为:酶浓度越高,形成的“酶—底物”复合物越多④温度降低10℃,分子运动速度减慢,与酶结合的底物减少,v减慢。②底物浓度增加1倍,相同酶浓度下形成的“酶—底物”复合物越多55③反应开始时加入一定量不可逆抑制剂,使部分酶失活,当加入的酶温度影响分子运动。温度高,则反应物自由能提高,与酶的接触机会多。但温度过高,酶变性失活。(超过60℃,大多数失活)思考:酶的最适温度是个体生长的最适温度吗?不一定。不同的酶对生长所起的作用可能不同,有的甚至起抑制或破坏作用。人体温的相对恒定有何意义?体温的相对恒定对于维持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5.温度——酶活性解释①:较低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与酶结合的底物越多,v越大。温度过高,酶逐渐失活。

曲线终点则为0,因为高温使酶变性失活;但曲线起点不为0,因为低温下酶活性弱但不变性。温度酶活性曲线在最适温度两侧不对称,因为酶对高温很敏感。56温度影响分子运动。温度高,则反应物自由能提高,与酶的接触5.温度酶活性●●●耗氧量/产热量/代谢强度

203040温度(℃)温度酶活性嗜冷微生物,如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嗜热微生物如:TaqDNA聚合酶人体内细胞的呼吸作用酶活性与环境温度的关系人离体细胞的呼吸作用酶活性与环境温度的关系57温度酶活性●●●耗氧量/温度酶活性嗜冷微生物,如加酶洗衣●为何酸雨能杀死很多水生生物?酸雨改变了水环境的pH,影响了水生生物细胞内酶的活性和细胞膜的稳定性,甚至使包括酶在内的所有蛋白质变性失活,细胞死亡。6.pH——酶活性

2468pH酶活性

唾液淀粉酶肠肽酶胃蛋白酶●添加胃蛋白酶和肠肽酶(胰蛋白酶)的相应曲线。●解释唾液淀粉酶活性曲线:过酸、过碱都不可逆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变性失活。●胃蛋白酶在小肠腔中能发挥催化作用吗?不能。因为小肠腔中的碱性环境使胃蛋白酶变性失活。像其它蛋白质一样,胃蛋白酶被胰蛋白酶和肠肽酶分解,最终变成氨基酸。●使酶变性失活的因素主要有:强酸、强碱、高温、紫外线、金属离子等【注意温度、pH与酶活性关系的异同】58●为何酸雨能杀死很多水生生物?6.pH——酶活性●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37℃,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下图。(1)该酶作用的底物是蛋白质。

(2)在140分钟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底物量一定,底物已被消耗尽。(3)若增加胰蛋白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原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见上图(4)若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值由2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度将不变,原因是在pH2时酶已经失活。(5)右图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度和温度关系的是C59●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37℃,p◆下左图表示某有机物加入相应的水解酶后,置于0℃至80℃环境中,有机物被分解的总量与温度的关系。据图判断把这些混合物(包括某有机物,分解的产物,催化剂)作降温80℃→0℃处理,其关系图应为◆下左图示某有机物加入催化剂后置于25º℃→-25℃的环境中有机物的分解量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如果将之再置于-25℃→25℃的环境中,则此时有机物分解量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60◆下左图表示某有机物加入相应的水解酶后,置于0℃至80℃环境◆右图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曲线和时间的关系,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酶反应的最适温度B.酶因热而失活C.酶反应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D.酶反应速度和酶量的关系

时间生成物量40℃30℃50℃20℃60℃70℃◆下图表示不同温度下酵母菌发酵时气体产生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由图可知①有多种酶参与②最适pH是7③最适温度是40℃④50℃时酶逐渐失活

⑤0℃时酶逐渐失活A.①③B.②⑤C.③④D.④⑤【可以认为酶的活性与时间没有关系。“信息”即结果和合理推论。要能写!】61◆右图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曲线和时间的关系,从图中不能获得◆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下降B.当反应温度由t2调到最适温度时,酶活性上升C.酶活性在t2时比t1高,故t2时更适合酶的保存D.酶活性在t1时比t2低,表明t1时酶的空间结构破坏更严重◆右图表示单位时间内某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在一定范围内,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B.酶的最适pH是一定的,不随温度升高而升高C.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7℃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62◆右图表示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反应温度◆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的变化。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关系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C.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D.图③表示胃蛋白酶在pH为10情况下反应速度与时间的关系63◆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的变化。有关图1产物CO2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

(注:酶浓度固定)◆(07广东)动物脑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