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三章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重点问题提示:1.不当得利的概念及其制度功能;2.给付型不当得利与非给付型不当得利的类型划分;3.给付型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4.非给付型不当得利;5.侵害型不当得利的构成;6.不当得利之债的效力;7.无因管理的概念及其制度功能;8.无因管理的成立要件;9.无因管理之债的效力。1第二十三章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
第一节不当得利
一、不当得利的概念及其制度功能二、给付型不当得利(一)给付型与非给付型不当得利的区分(二)给付型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三)不当得利请求权的排除2第二十三章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三、非给付型不当得利(一)概念及类型(二)非给付型不当得利次要性原则(三)侵害型不当得利(四)支出费用不当得利(五)追索型不当得利3第二十三章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四、不当得利之债的效力(一)返还标的(二)利益返还的范围4第二十三章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
第二节无因管理
一、无因管理的意义及制度功能二、无因管理的性质三、无因管理的成立要件(一)须管理他人的事务(二)须有为他人管理的意思(三)须无法律上或合同上的义务5第二十三章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四、无因管理的效力(一)阻却违法及发生债的关系(二)管理人的义务(本人的权利)6第二十三章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
课堂讨论法律适用问题:一、不当得利的法律适用1.在三人关系的不当得利关系中,谁得向谁主张不当得利请求权?本章建立给付型不当得利与非给付型不当得利两个基本类型,突显二者的规范功能、思考方法,使不当得利请求权问题更加明晰,更具论证的说服力。对此应首先审视受益人是基于何种事实取得利益,如果利益的取得是因给付行为而发生,则进一步考察该给付是否具有法律上的原因,若无,则判定其属于给付型不当得利,然后运用非给付型不当得利次要性原则,仅在有给付关系的当事人之间成立不当7第二十三章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
得利之债,从而排除第三人的非给付型不当得利的成立。例如,甲欠乙一百元,乙又欠丙一百元,乙向甲表示,直接将一百元清偿于丙即可。甲清偿后发现乙、丙间的债务并不成立,谁可向谁主张不当得利返还?丙无法律上原因而受有一百元利益,是基于甲的给与行为,但甲是依乙的指示而替代乙向丙为债务清偿,依其给付意思和给付目的,此应视为乙的给付行为,即丙受有利益是基于乙的给付行为,因此在乙、丙之间成立给付型不当得利,从而可以排除甲、丙间成立不当得利。8第二十三章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2.不当得利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的竞合。例如,甲向乙出租运动型自行车一辆,租赁关系终止后,乙拒不返还,继续使用一个月后,将车卖给善意第三人丙。甲对乙可以主张合同上的租赁物返还请求权、所有物返还请求权、侵权行为损害赔偿请求权、不当得利请求权。由此产生一个问题,不当得利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究竟是什么关系?对此民法规范未明确规定,学说上有不当得利请求权辅助性说与不当得利请求权独立性说。前者主张不当得利请求权仅限于当事人不能依其他请求权得到完全满足时,始能行使;后者主张不当得利请求权可以与其9第二十三章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他请求权独立并存,由此发生请求权竞合关系。我国民法通说采请求权竞合说,因为请求权是否成立,应各就其构成要件加以判断,不应受其他请求权的影响。《合同法》第122条对于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已采取竞合说。因此,对于不当得利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的关系,应肯定不当得利请求权的独立性,类推适用《合同法》第122条关于竞合的规定,由权利人选择其一行使请求权。
10第二十三章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3.在非给付型不当得利中,如果利益的取得并非得利人所乐意,例如甲擅自将乙的“现代”牌跑车改以“法拉利红”烤漆,该车的价值因而增加,但甲却异常讨厌红色,甲的耗费支出,对乙而言,并非其乐意所见,甲可否向乙主张不当得利?此为有名的“强迫得利”问题。对此学理上有各种学说,最具代表性的是所谓“取得利益主观化”理论,认为得利人是否受有利益,应以该利益对其个人主观上是否有益为断。但该说也强调,得利人不得任意主张主观上无利益取得,其是否主观认为未受有利益,须依个别的情况、特别的关系而加以判断,绝不可由“取得利益主观化”理论,轻易得出“有无受有利益,不是以客观决定,而是以主观决定”一般性结论。11第二十三章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二、无因管理的法律适用1.在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中,“有为他人管理的意思”是最为重要的一项要件,旨在决定无因管理的当事人,并限定无因管理的适用范围,无疑是无因管理的核心概念,最值得注意。但是,《民法通则》第93条规定的却是“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这一规定显然比“有为他人管理的意思”更为严格。按此规定,必然缩小无因管理之债的适用范围,影响其规范功能的发挥。因此,在具体适用该条规定时,应采取目的扩张解释,按照大陆法系民法无因管理理论的通说,以有为他人管理事务的意思为无因管理的成立要件,而不应拘泥于该法条所使用的用语。这不但是法律赋予无因管理之债的效力的根本原因,而且也是无因管理与侵权行为和不当得利的根本区别。12第二十三章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2.因“见义勇为”所受损失是否可以无因管理为由请求受益人赔偿?《民法通则》第109条将见义勇为发生的关系作为侵权行为所生之债,规定由侵害人赔偿,受益人也可以给予适当补偿。但是,将因见义勇为遭受损失所发生的关系规定在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部分,在理论上是欠妥当的。因为:第一,加害人应当赔偿受害人的损失,作为一般原则在民法通则第106条已有明确规定;第二,受益人的补偿责任不属于侵权责任,而属于无因管理所生之债;第三,受益人不是“可以给予适当补偿”,而是“应当给予补偿”。那种认为被救助人(受益人)无补偿救助人的法定义务的观点是不足取的,因为这是违反一般社会道德的,而且,被救助人的木然态度对社会道德的破坏远甚于见死不救。因此,对于因“见义勇为”所受损失的赔偿问题,应当适用《民法通则》第93条关于无因管理的规定,而不是第109条关于侵权行为的规定。13第二十三章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
课堂讨论
相关法律条文:1.《民法通则》第92条、第93条;2.《贯彻行民法通则的意见》第131条、第132条。14第二十三章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
课堂讨论
复习思考题:1.举例说明不当得利的构成。思考提示:根据不当得利的类型,分别就给付型不当得利与非给付型不当得利举例说明。2.无因管理与侵权行为、无权代理如何区分?思考提示:从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尤其是为他人管理的意思这一核心要件出发,即可进行区分。15第二十三章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3.某甲向银行取款时,银行工作人员因点钞失误多付给l万元。甲以这l万元作本钱经商,获利2000元。1个月后银行发现了多付款的事实,要求甲退回,甲不同意。问:下列有关该案的哪一表述是正确的?()A.甲无须返还,因系银行自身失误所致B.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C.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同时还应返还1个月的利息D.甲应返还银行多付的1万元,同时还应返还1个月的利息及2000元利润思考提示:某甲主观上为恶意,应当返还本金及利息,但因利用这部分资金所产生的利润不属于返还的范畴。16第二十三章不当得利与无因管理4.一天,气象台预报近期将有强台风。刘某见邻居张某家无人,房子又年久失修,于是花钱请人对张家的房子进行了修缮,花费了650元,刘某为此从银行提取未到期的定期存款先行垫付。但台风过后,张家的房子还是倒塌了。问:下列哪些表述是错误的?()A.刘某只能向张家请求返还650元B.刘某有权向张家请求返还650元及提前支取存款的利息损失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华东师大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人教A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湘师大新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新世纪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浙教版九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苏教版选修6历史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
- 共享中国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公司驾驶员劳动合同竞业禁止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宠物领养合同范本:宠物福利与责任4篇
- 无人化农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如何存款最合算》课件
- 社区团支部工作计划
- 拖欠工程款上访信范文
- 2024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英语试题(原卷版)
- 学生春节安全教育
- 《wifi协议文库》课件
- 《好东西》:女作者电影的话语建构与乌托邦想象
- 教培行业研究系列(七):出国考培的再研究供需变化的新趋势
- GB/T 44895-2024市场和社会调查调查问卷编制指南
- 道医馆可行性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