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第三版)郭明瑞高教民法课件第七编40_第1页
民法(第三版)郭明瑞高教民法课件第七编40_第2页
民法(第三版)郭明瑞高教民法课件第七编40_第3页
民法(第三版)郭明瑞高教民法课件第七编40_第4页
民法(第三版)郭明瑞高教民法课件第七编4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十章侵权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导语在现实生活中,行为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一般准则。侵权责任法上适用的一般原则也是“行为人对自己的过错行为负责”,行为主体与责任主体是同一的。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也会发生责任主体与行为主体不一致。《侵权责任法》第四章“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着重解决的就是这种特殊责任问题。第六节学生伤害事故责任第五节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第四节网络侵权责任第三节使用人责任第二节暂时丧失心智者致人损害责任第一节被监护人致人损害责任第一节被监护人致人损害责任一、被监护人致人损害责任的概念和归责原则被监护人致人损害责任是指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时,监护人所应承担的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32条第1款规定:“无民事责任能力人、限制民事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第一节被监护人致人损害责任一、被监护人致人损害责任的概念和归责原则被监护人致人损害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无论监护人有无过错,即是否尽了监护责任,监护人都应承担侵权责任,而不能以尽到监护职责为由不承担责任。只不过监护人尽到监护责任的,可以减轻监护人的侵权责任。第一节被监护人致人损害责任二、被监护人致人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一)被监护人的行为具有客观违法性在被监护人致人损害责任中,实施侵权行为的主体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被监护人。由于被监护人不具有完全的意思能力,因而就其主观而言,其不一定意识到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因而,一般也就不存在被监护人的主观过错问题。但是,就被监护人的行为而言,则必须在客观上为法律所不容,即具有客观违法性。否则,不能产生被监护人致人损害责任。第一节被监护人致人损害责任二、被监护人致人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二)被侵权人受到了损害被监护人的行为须造成了他人损害,才能产生被监护人致人损害责任。这里的损害包括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也包括精神损害。第一节被监护人致人损害责任二、被监护人致人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三)被监护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只有被监护人的行为造成了他人的损害后果,才能产生被监护人致人损害责任。如果受害人的损害后果与被监护人的行为无关,则不发生被监护人致人损害责任问题。第一节被监护人致人损害责任三、被监护人致人损害责任的承担

《侵权责任法》第32条第2款规定:“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被监护人致人损害责任的承担主体是根据被监护人的财产状况来确定的:在无财产的被监护人造成他人损害的情况下,完全由监护人承担责任;在有财产的被监护人造成他人损害的情况下,先应由本人承担赔偿费用(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监护人只就被监护人财产不足以赔偿部分承担责任。第一节被监护人致人损害责任三、被监护人致人损害责任的承担在被监护人致人损害责任中,如果监护人有数个,则应当由与被监护人共同生活的监护人承担责任;如果与被监护人共同生活的监护人独立承担责任有困难,未与被监护人共同生活的监护人应与其他监护人共同承担责任。根据《民法通则的意见》第158条规定,“夫妻离婚后,未成年子女侵害他人权益的,同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确有困难的,可以责令未与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共同承担民事责任。”第一节被监护人致人损害责任三、被监护人致人损害责任的承担被监护人造成他人损害时,有明确监护人的,由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监护人不明确的,由顺序在前的有监护能力的人承担赔偿责任。如果顺序在前的有监护能力的人为数人,应由他们共同承担赔偿责任。第二节暂时丧失心智者致人损害责任一、暂时丧失心智者致人损害责任的概念和归责原则暂时丧失心智者致人损害责任是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其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失去控制下造成他人损害所应承担的侵权责任。暂时丧失心智者致人损害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第二节暂时丧失心智者致人损害责任一、暂时丧失心智者致人损害责任的概念和归责原则

《侵权责任法》第33条规定:“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没有过错的,根据行为人的经济状况对受害人适当补偿。”“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醉酒、滥用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二节暂时丧失心智者致人损害责任二、暂时丧失心智者致人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一)行为人是暂时丧失心智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暂时丧失心智者致人损害的行为人须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而不能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实施行为时须暂时没有意识或失去控制。如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实施行为时并不存在没有意识或失去控制的情形,则不能产生暂时丧失心智者致人损害责任。第二节暂时丧失心智者致人损害责任——二、暂时丧失心智者致人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二)实施了加害行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须在暂时没有意识或失去控制的情况下,实施了加害行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虽然没有意识或失去控制,但没有加害行为的,则不会产生暂时丧失心智者致人损害责任。第二节暂时丧失心智者致人损害责任——二、暂时丧失心智者致人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三)被侵权人受到了损害暂时丧失心智者的行为须造成了他人损害,才能产生暂时丧失心智者致人损害责任。被侵权人的损害包括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也可以是基于人身损害而发生的精神损害。第二节暂时丧失心智者致人损害责任——二、暂时丧失心智者致人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四)暂时丧失心智者的加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暂时丧失心智者的加害行为须是被侵权人所受损害的原因,即二者之间须存在因果关系。第二节暂时丧失心智者致人损害责任——二、暂时丧失心智者致人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五)行为人对自己暂时丧失心智具有过错暂时丧失心智者致人损害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因此,只有在行为人存在过错的情况下,这种责任才能成立。这里的过错是指行为人对暂时没有意识或失去控制存在过错,而不是指对损害后果具有过错。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醉酒、滥用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的,应当认定行为人具有过错。第二节暂时丧失心智者致人损害责任三、暂时丧失心智者致人损害责任的承担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3条规定,暂时丧失心智者致人损害责任的承担区分以下情形:其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尽管行为人在致害时因丧失心智而无过错,但其对行为时的心智丧失是有过错的,即因其过错导致暂无意识或失去控制,因此,行为人仍应承担侵权责任。第二节暂时丧失心智者致人损害责任——三、暂时丧失心智者致人损害责任的承担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3条规定,暂时丧失心智者致人损害责任的承担区分以下情形:其二,完全民事能力人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失去控制没有过错,则依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不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应根据行为人的经济状况对受害人适当补偿。其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醉酒、滥用麻醉药品或者精神药品对自己的行为暂时没有意识或者失去控制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三节使用人责任一、用人单位责任(一)用人单位责任的概念和归责原则用人单位责任是指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时,用人单位所应承担的侵权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34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第三节使用人责任——一、用人单位责任(一)用人单位责任的概念和归责原则根据这一规定,用人单位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只要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任务中造成了他人损害,用人单位就应承担侵权责任,而不能通过证明自己在选任或监督方面尽到了相应的义务而不承担责任。第三节使用人责任——一、用人单位责任(二)用人单位责任的构成要件

1.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有执行工作任务的行为用人单位工作人员的行为须是执行工作任务的行为,才会产生用人单位责任。工作人员按照用人单位的授权或指示进行工作的,即构成执行工作任务的行为。工作人员实施的与工作任务无关的行为,即使发生在工作时间内,也不属于执行工作任务的行为。第三节使用人责任——一、用人单位责任(二)用人单位责任的构成要件

2.用人单位工作人员的行为构成侵权行为用人单位工作人员执行工作任务的行为只有构成侵权行为,才能产生用人单位责任。在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时,如果工作人员没有过错,则工作人员的行为不产生侵权责任;在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时,如果工作人员的行为属于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无过错责任的情形时,工作人员的行为会产生特殊侵权的无过错责任。第三节使用人责任——一、用人单位责任(二)用人单位责任的构成要件

3.被侵权人受到了损害用人单位责任是工作人员在执行工作任务中造成他人损害的一种侵权责任,因此,只有工作人员的行为造成了他人损害,才能产生用人单位责任。这里的损害包括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也包括精神损害。第三节使用人责任——一、用人单位责任(二)用人单位责任的构成要件

4.工作人员执行工作任务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在用人单位责任中,受害人的损害后果应当是工作人员执行工作任务的行为所造成的,即工作人员执行工作任务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须具有因果关系。第三节使用人责任——一、用人单位责任(三)用人单位责任的承担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4条规定,用人单位责任的承担主体为用人单位。这里的用人单位,既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也包括个体经济组织。在劳务派遣期间,被派遣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责任主体为接受劳务派遣的用工单位。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则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第三节使用人责任——一、用人单位责任(三)用人单位责任的承担其他法律有追偿规定的,应当按照其他法律的规定执行,用人单位有权行使追偿权。

《物权法》第21条规定:“因登记错误,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登记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登记机构赔偿后,可以向造成登记错误的人追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54条规定:“律师违法执业或者因过错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由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承担赔偿责任。律师事务所赔偿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为的律师追偿。”用人单位也可以按照双方的约定行使追偿权。第三节使用人责任二、个人劳务损害责任(一)个人劳务损害责任的概念和归责原则个人劳务损害责任是指在个人劳务关系中,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或者自己受到损害时,接受劳务一方所应承担的侵权责任。个人劳务损害责任包括两种:一是个人劳务提供者致害责任,即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责任;第三节使用人责任——二、个人劳务损害责任(一)个人劳务损害责任的概念和归责原则二是个人劳务提供者受害责任,即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责任。

《侵权责任法》第35条规定,这两种责任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个人劳务提供者致害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在本质上,这种责任与用人单位责任属于同一种责任,只要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接受劳务一方就应当承担责任,不能以自己没有过错而不承担责任。个人劳务提供者受害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以接受劳务一方存在过错为条件。接受劳务一方没有过错的,则不承担责任。第三节使用人责任——二、个人劳务损害责任(二)个人劳务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的个人劳务提供者受害责任须接受劳务一方存在过错,而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个人劳务提供者致害责任则无须接受劳务一方存在过错。

1.提供劳务一方因个人劳务关系提供劳务而实施一定的行为在个人劳务提供者致害责任中,提供劳务一方的行为须构成侵权行为;而在个人劳务提供者受害责任中,提供劳务一方的行为无须构成侵权行为。第三节使用人责任——二、个人劳务损害责任(二)个人劳务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

2.被侵权人或劳务提供者受到了损害在个人劳务损害责任中,损害后果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基于这种损害后果而产生的个人劳务损害责任属于个人劳务提供者致害责任;二是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使自己受到损害。基于这种损害后果而产生的个人劳务损害责任属于个人劳务提供者受害责任。这两种损害后果主要是人身损害,当然也包括财产损害。第三节使用人责任——二、个人劳务损害责任(二)个人劳务损害责任的构成要件

3.提供劳务一方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无论是被侵权人的损害后果还是提供劳务一方的损害后果,都应当与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而实施的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否则,个人劳务损害责任不能成立。

4.接受劳务一方存在过错个人劳务提供者致害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因此,责任的构成只要具备前述三个条件即可。而个人劳务提供者受害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因此,责任的构成还须接受劳务一方存在过错。第三节使用人责任——二、个人劳务损害责任(三)个人劳务损害责任的承担

《侵权责任法》第35条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个人劳务损害责任的承担主体为接受劳务一方,具体而言:在个人劳务提供者致害责任中,接受劳务一方应当承担责任,在具备法定免责事由时,可以不承担承担或减轻责任。第三节使用人责任——二、个人劳务损害责任(三)个人劳务损害责任的承担接受劳务一方在承担责任后,能否向提供劳务一方行使追偿权,《侵权责任法》并没有规定。我们认为,接受劳务一方在对外承担责任外,原则上可以向有过错的提供劳务一方行使追偿权。在个人劳务提供者受害责任中,接受劳务一方有过错的,应当承担责任;接受劳务一方与提供劳务一方都有过错的,应当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第四节网络侵权责任一、网络侵权责任的概念和归责原则网络侵权责任是指网络用户或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时,网络用户或网络服务提供者所应承担的侵权责任。网络侵权责任不是指侵害某种特定权益的责任,而是指一切利用网络侵权而产生的责任。这些侵权责任属于一般侵权责任的范围,只不过是发生在网络空间而已。因此,网络侵权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第四节网络侵权责任二、网络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一)网络用户或网络服务提供者实施了加害行为网络侵权责任是发生在网络空间的一种侵权责任,因此,网络用户或网络服务提供者须利用网络实施加害行为,网络侵权责任才能成立。第四节网络侵权责任——二、网络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一)网络用户或网络服务提供者实施了加害行为在网络空间中,网络用户或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所侵害的民事权益主要包括:(1)人格权,如侵害他人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2)知识产权,如侵害著作权、商标权等;(3)财产权益,如窃取他人网络银行账户中的资金、窃取他人网络游戏装备及虚拟货币等。第四节网络侵权责任——二、网络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二)被侵权人受到损害网络用户或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实施的加害行为须造成了他人损害,才能成立网络侵权责任。这里的损害包括财产损害、精神损害,但不包括人身损害,因为网络侵权的对象不包括生命权和健康权。第四节网络侵权责任——二、网络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三)网络用户或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加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网络用户或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所实施的加害行为与被侵权人所受到的损害后果之间须具有因果关系,网络侵权责任才能成立。(四)网络用户或网络服务提供者存在过错网络侵权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因此,只有在网络用户或网络服务提供者存在过错的情况下,网络侵权责任才能成立。第四节网络侵权责任三、网络侵权责任的承担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网络侵权责任的承担主体为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所谓网络用户,是指接受网络服务的当事人,主要是指自然人;所谓网络服务提供者,是指为网络信息交流和交易活动提供中介服务的网络主体,包括技术服务提供者和内容服务提供者。第四节网络侵权责任——三、网络侵权责任的承担在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时,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应当与该网络用户对损害的扩大部分承担连带责任(《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2款)。如果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而未采取必要措施的,应当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侵权责任法》第36条3款)。第五节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一、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的概念和归责原则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是指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时,管理人或组织者所应承担的侵权责任。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7规定,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在公共场所的管理和群众性活动的组织中负有安全保障义务,以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第五节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二、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的构成要件(一)行为人实施了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行为所谓安全保障义务,是指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保护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义务。管理人或组织者没有采取积极的安全保障措施,就违反了安全保障义务。可见,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行为表现为不作为。第五节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二、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的构成要件(二)被侵权人受到了损害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违反了安全保障义务,须造成他人损害,才能产生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这里的损害包括人身损害和财产损害,也包括精神损害。第五节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二、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的构成要件(三)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在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中,因果关系是指不作为的因果关系,即管理人或组织者因怠于作为而造成了损害。这种因果关系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行为直接造成了他人的损害,这种不作为是造成损害的直接原因;二是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行为间接造成了他人损害,这种不作为是造成损害的间接原因,即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时,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第五节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二、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的构成要件(四)行为人存在过错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为过错责任,因此,行为人须存在过错,这种责任才能成立。这里的过错表现为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只要管理人或组织者没有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就可以认定其有过错。第五节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三、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的承担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7规定,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的承担主体为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其承担的责任分为以下两种情形:一是直接责任。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管理人或组织者应当承担直接责任。第五节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三、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的承担二是补充责任。因第三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时,由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如果管理人或者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则应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第六节学生伤害事故责任一、学生伤害事故责任的概念和归责原则学生伤害事故责任是指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以下简称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因教育机构失职而受到人身损害时,教育机构所应承担的侵权责任。第六节学生伤害事故责任——一、学生伤害事故责任的概念和归责原则根据《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学生伤害事故责任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具体有三种情形:一是无民事能力行为人在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害的,适用过错推定的过错责任原则,只要教育机构不能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就推定其有过错,应当承担责任;二是限制民事能力行为人在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害的,适用一般的过错责任原则,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为有过错。受害人对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即其过错承担举证责任;三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教育机构以外的第三人的原因而受害的,教育机构的责任适用一般的过错责任原则。第六节学生伤害事故责任二、学生伤害事故责任的构成要件(一)教育机构存在失职行为教育机构包括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这里的学校包括国家或社会力量举办的全日制中小学(含特殊教育学校)、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其他教育机构包括少年宫、电化教育机构等。在学生伤害事故责任中,教育机构须存在失职行为,即未尽到教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