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失误及改进_第1页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失误及改进_第2页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失误及改进_第3页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失误及改进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的失误及改进朱前勇综述颜建华审校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日益完善,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reimplantationgeneticdiagnosis,PGD)的发展十分迅速,临床上可以鉴定性别,诊断多种单基因病及染色体病,全世界已有近百例婴儿经PGD后诞生。但临床上PGD仍存在20%左右的误诊率[1],主要在于微活检技术的有效性不足和PGD常用的两种分析方法,即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在利用单细胞做底物时存在着缺陷。许多学者针对这些原因开展了一些新的方法,本文就PGD的误诊原因及改进作一综述。1显微活检技术的有效性PGD无论从卵细胞的极体还是从卵裂球中取材,都需要运用微活检技术,这是PGD技术的-个难点。Reubinoff[2]报道:28%的卵细胞由于活检操作失误而不能用于PGD,原因在于分离紧密连接的卵裂球能损伤细胞膜。Shee[3]把常规活检时分别用来固定囊胚、酸溶透明带、抽吸卵裂球的3个吸管,减少为用2个,1个仍固定囊胚,另1个先用酸溶蚀透明带,然后把酸吸回再抽出卵裂球。这大大缩短了活检时间,且在透明带上溶开的孔径与吸管直径相同但略小于卵裂球的直径,从而避免活检后细胞质流出和细胞膜破裂。该法使活检的有效性提高了10%[3]。另外,Cieslak报道新开展的三维透明带部分切开术用于卵裂球活检,是在透明带上做一个V形切开(交叉裂口),造成一个三角边口,足够微吸管进入胚胎取出裂殖细胞。行胚胎活检时,转动胚胎直至V形切口置于3点处,固定胚胎,微管进入焦距,施少许压力向上压开三角形叶片即插入胚胎,能在不扭曲胚胎卵裂球夕卜形下吸出裂殖细胞,三角叶片在微管离去后复位,在移植过程中可保护胚胎。该术不同于用微针在透明带上造一裂口的传统方法,是—种安全、简单、有效的机械性透明带部分切开造口术。Markus用激光在透明带上打孔但尚未用于人胚检查。总之,如何提高显微活检技术的准确性及有效性还需进一步研究。2如何避免PCR中等位基因的缺失及提高PCR的效率1985年PCR技术建立后,Handyside于1990年首先应用于临床PGD,1994年Ray利用单细胞底物以PCR诊断囊性纤维病(CF)时,发现了等位基因的缺失现象(alleledrop-out,ADO),即以单细胞底物诊断单基因缺陷病时,如在杂合子的单细胞中,两个等位基因之一未被扩增。这是导致PGD误诊的主要原因。ADO在理论上由Navidi和Arnheim在1991年提出,1994年才在临床上引起足够重视。Grifo在1994年、Verlinsky在1996年相继报道过ADO导致误诊的病例。Ray在诊断CFAF508基因突变时,出现了25%的ADO率[4]。Levinson在1992年利用多重PCR鉴定胎儿性别的研究中其ADO率是21%。最低的ADO率是Storm在168个杂合子细胞的扩增中仅一个表现为ADO(0.6%)[1]。在原位PCR中,ADO的发生率也有12%[5]。ADO发生的原因主要为:①染色体嵌合体,尤其是除了具有二倍体细胞外,有些细胞是单倍体时,易致误诊,减少这类误诊的唯一办法是从1个囊胚中取2个细胞来分析。②在操作前溶细胞的方法对ADO率的影响较大,用强碱溶解,ADO率较低,Gitlin、Wu等用强碱和DTT及蛋白酶K两种方法溶细胞,然后用PCR诊断CFAF508时,ADO率分别为10%和19%。③PCR开始时的变性温度也非常关键,变性温度分别为90°C、93°C、96^时,用PCR诊断CFAF508基因突变时,ADO率依次为21%、13%、5%[6]。此外,为了降低ADO率,除了上述严格的溶细胞条件、变性温度外,许多学者建立了一些新方法。Findlay提出荧光PCR,即PCR产物通过荧光标记的引物被标记上了荧光,较容易检测,此项技术较常规PCR灵敏[7,8]oSermon利用荧光PCR诊断CFAF508突变,ADO率仅5%,用常规PCR对比则为21%[1]oKuliev[9]利用细胞的第一、二极体诊断B■地中海贫血时,从一个杂合子细胞中同时扩增二个突变基因,如扩增结果表现为纯合子,则表明出现了ADO。Sermon又介绍了多态PCR:扩增CF4508突变和其附近的具有多态性的第六内含子。根据两个位点的一致性结果来做出诊断是否出现了ADO,从而避免误诊[1]。3FISH和原位PCRFISH运用于PGD,首先是鉴别胎儿性别以避免性连锁遗传病的发生,因可同时检测X、Y染色体,准确性较PCR高;其次可用来诊断染色体非整倍体。重要的是FISH可以诊断复杂的染色体易位、转位等畸变,但目前关于这方面的进展不大,主要是卵裂球中期核染色体不易获得;且每例病人都要用一种特异的DNA探针,探针的制备又较繁杂,一般实验室无法开展。针对这种情况,许多学者进行了尝试:Munne[10]用自第一极体中获得的涂染染色体去分析第—极体中的染色体易位。共检测8例平衡易位携带者,其中5例已妊娠,2例健康的新生儿娩出,使平衡易位携带者的流产率从95%降到12.5%;Conn[11]用点探针检测罗伯逊易位携带者的非整倍体,亦获得一定效果。但这两种方法只能检测来自母体的易位情况,比较局限。湖南医科大学介绍了一种新的探针标记方法:直接对涂染探针进行PCR标记,通过合适的PCR引物扩增,把生物素渗入到被扩增的DNA链中,该技术缩短了探针制备的过程[12]。有专家预言:随着DNA探针标记技术、制备技术、杂交结果及图像分析技术的发展以及高分辨的FISH作图技术、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的问世,FISH会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尤其是染色体平衡易位的诊断将广泛应用于临床,从而可大大提高PGD的准确性和IVF的成功率。为了进一步提高以单细胞底物进行PGD的效率,Thornhill[13]提出了原位PCR:在固定于载玻片上的同一个单细胞上,先用PCR原位扩增,再用FISH检测。该技术可使性别鉴定、单基因病和染色体病的诊断同在一个细胞上进行,被称为目前最先进的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研究,目前PGD中应用原位PCR时,PCR的有效率为65%,FISH达85%。遗憾的是Rechisty报道ADO率较常规PCR高。相信随着引物设计及荧光PCR与原位PCR有效的结合,原位PCR的不足会得到克服且可能逐步替代FISH在PGD中的作用。4结语经过近10年的发展,利用PGD已能成功土地诊断囊性纤维化病、B-地中海贫血马凡综合征、Staeinert病、A1-抗胰蛋白酶缺乏病、Lesch-Nyhan综合征等近50种单基因病及染色体病。据美国的一项问卷调查:PGD避免了流产的痛苦,伦理上易于接受。但在临床应用中,PGD仍有几个问题值得重视。首先,由于试管婴儿成功率较低,妊娠率约20%,分娩率约10%,而接受PGD的病人一般都有正常的生育率,故对他们而言临床妊娠率低难以接受。其次,PGD费用昂贵,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如何降低PGD的费用,从而使PGD广泛开展,也是亟待解决的的问题。最后,PGD的历史较短,对经PGD而诞生的儿童的未来健康状况,尚需长时间随访。有理由相信,随着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日新月异,PGD的前景将是非常令人振奋的!作者单位:朱前勇(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妇产科重庆,400042)颜建华(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妇产科重庆,400042)参考文献WillyLissens,KarenSermon.Preimplantationgeneticdiagnosis:currentstatusandnewdevelopments.HumReprod,1997;12(80):1756ReubinoffBE,ShushanA.Preimplantationdiagnosisinolderpatientstobiopsyornottobiopsy.HumReprod,1996;11:207713,SheeUC,KuangHC,MingYW,etal.Thesimplifiedtwo-pipettetechniqeismoreefficientthantheconventionalthree-pipettemethodforblastomerebiopsyinhumanembryoes.FertilSteril,1998;69(3):569RayPF,WinstonRML,HandysideAH.Reducedalleledropoutinsingle-cellanalysisforPGDofcysticfibrosis.JAssistReprodGenet,1996;13(2):104RechitskyS,FreidineM,VerlinskyY.AlleledropoutinsequentialPCRandFISHanalysisofsinglecell(cellrecycling).JAssistReprodGenet,1996;13(2):115GitlinSA,LanzendorfSE,GibbonsWE.PCRamplificationspecificity:incidenceofallleledropoutusingdifferentSNApreparationmethodsforheterozygoussinglecell.JAssistReprodGenet,1996;13(2):107FindlayI,QuirkeP,HallJ.FluorescentPCR:anewtechniqueforPGDofsexandsinglegenedefcts.JAssistReprodGenet,1996;13(2):968,SermonK,LissensW,MessiaenL,etal.PreimplantationgeneticdiagnosisofMarfansyndromewiththeuseoffluorescentpolymerasechainreactionandtheautomatedlaserfluorescenceDNAsequencer.FertilSteril,1999;71(1):163KulievA,RechitskyS,VerlinskyO,etal.Preimplantationdiagnosisofthalassemias.JAssistReprodGenet,1998;15(5):219MunneS,MorrisonL,FungJ,etal.Reductionofspontaneousabortionaftterpreconceptiongeneticdiagnosisoftranslocations.JAssistReprodGenet,1998;15(4):290MunneS,JinglyFung,MichaelJ,etal.Preimplantationgeneticanalysisoftranslocations:case-specificprobesforinterphasecellanalysi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