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采血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课件_第1页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课件_第2页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课件_第3页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课件_第4页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脉采血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动脉采血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1选择题桡动脉穿刺角度()A:30-40度B:90度C:40-60度D:15-20度动脉穿刺首选哪个部位()A桡动脉B肱动脉C股动脉D足背动脉选择题桡动脉穿刺角度()2目的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判断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最好方法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可为医生确定治疗方案、调整药物、观察疗效等,提供准确的依据指导氧疗、机械通气各种参数的调节目的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判3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戴口罩,洗手。环境准备:安全,安静,光线充足,适宜操作。用物准备:无菌治疗盘一次性注射器、肝素盐水、橡皮塞、消毒液、棉签、纱布、一次性乳胶手套、化验单、体温表。核对,向患者解释,评估穿刺部位皮肤。测量体温。操作前准备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戴口罩,洗手。操作前准备4特殊的准备250ml的生理盐水+1支肝素钠配制成肝素稀释液(使用时间:24h)。一次注射器(2.5ml或5ml)抽取肝素稀释液,抽取2-3毫升完全湿润整个针管后弃去肝素稀释液残留在针头及针管内的稀释液即可起到抗凝作用并排净空气。橡皮塞。特殊的准备250ml的生理盐水+1支肝素钠配制成肝5动脉采血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课件6穿刺步骤选择合适的动脉,首选桡动脉,其次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不建议选用颈动脉。评估穿刺部位是否有溃疡、红肿。抽血量:一般1-2ml。抽血后:若针筒内有气泡,及时排除,并及时用橡皮塞封闭针头,恰当混匀。穿刺:桡动脉:30-40度股静脉:90度肱动脉:40-60度足背动脉:15-20度穿刺步骤选择合适的动脉,首选桡动脉,其次股动脉、肱动脉、足背7AIIen,s试验术者病人的尺和桡动脉用双手同时压迫后,嘱病人交替握拳和放松动作5-7次,至手掌部变苍白.术者松开对病人尺动脉的压迫,观察手掌颜色变化,若10秒内手掌颜色变正常,则Allen,s试验为阴性,说明尺动脉存在侧枝循环好,是桡动脉穿刺的适应证;若15秒后手掌仍未转红,为Allen,s试验为阳性,说明尺动脉在侧枝循环差,不能做桡动脉穿刺和插管。选桡动脉穿刺时应先做Allen试验。穿刺步骤AIIen,s试验选桡动脉穿刺时应先做Allen试验。穿刺步8足背动脉股动脉桡动脉

肱动脉

穿刺位置足背动脉股动脉桡动脉 肱动脉 穿刺位置9

桡动脉穿刺穿刺点的选择:一般寻找到桡动脉搏动最强点,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一字排开,由轻到重的压向桡动脉,感受桡动脉的波动感,选桡动脉搏动最强的点为穿刺点。穿刺体位选择:让患者手心朝上,把腕部垫高,使腕部处于过伸位,此时可以更好的暴露穿刺点,便于穿刺成功。桡动脉穿刺穿刺点的选择:一般寻找到桡动脉搏动最强点10进针角度选择:一般为30-45°右手持穿刺针于搏动最强点进针,然后缓缓回撤,直到见到回血,再向前少许推送穿刺针,若第一针穿刺未见回血,将穿刺针回撤至皮下,改变方向后进针,呈扇形穿刺,每次调整角度不宜过大,若仍未成功,则应拔出穿刺针,按压4-5分钟以上。

桡动脉穿刺进针角度选择:一般为30-45°右手持穿刺针于搏动最强点进针11穿刺角度:90度注意:压迫时间10分钟以上

股动脉穿刺穿刺角度:90度股动脉穿刺12股动脉股动脉13进针点穿刺点:在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间的间隙触摸足背动脉,操作者左手握着患者穿刺侧的脚,当脚向足底稍弯曲时最易刺入。进针点

足背动脉穿刺进针点穿刺点:在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间的间隙触摸足背动脉,操作者14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15标本混匀程度

与其他抗凝标本一样,不充分的混匀会增加凝血的发生,从而影响血色素和血胞压积结果的准确性混匀标本混匀程度

与其他抗凝标本一样,不充分的混匀会增加凝血的16分析前再次混匀,排出数滴血分析前再次混匀,排出数滴血17送检填写完整的血气化验单:包括体温、氧流量、氧浓度、姓名、床号、住院号等。注名明抽血时间,立即送检。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舒适体位。送检填写完整的血气化验单:包括体温、氧流量、氧浓度、姓名、床18标本的存放血液中含有可呼吸的活性细胞(白细胞、网织红细胞),它们在取样后仍然继续消耗氧气产生CO2,一般动脉血样本体外37℃保存,每10minPaCO2增加1mmHg,pH减少0.01。因此抽血后应立即送检,一般从标本采集到完成测定,时间不超过30min。标本的存放血液中含有可呼吸的活性细胞(白细胞、网织红细胞),19血气分析的意义1.血气分析是利用3个指标(pH、CO2、O2)测定动脉血气中具有生理效应气体(O2、CO2)分压及pH值的技术。2.其作用在于(1)了解有无缺氧和CO2潴留程度;(2)酸碱失衡类型程度;(3)重要的重症监护参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血气分析的意义1.血气分析是利用3个指标(pH、CO2、O20动脉血气分析常用指标及正常值动脉血气分析常用指标及正常值21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病人状态的稳定性治疗因素抗凝剂的影响标本的存放患者体温的影响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病人状态的稳定性22患者体温的影响温度会影响pH、PaCO2、PaO2的测定值。患者体温高于37℃,每增加1℃,PaO2将增加7.2%,PaCO2增加4.4%,pH降低0.015;体温低于37℃时,对pH和PaCO2影响不明显,而对PaO2影响较显著。体温每降低1℃,PaO2将降低7.2%因此,必须在化验单上注明患者的实际体温。

患者体温的影响温度会影响pH、PaCO2、PaO23注意事项:1、动脉血必须防止空气混入,取血后不可抽拉注射器,以免空气混入,若血标本有气泡,针头向上竖直即可排除。2、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避免从股动脉及下肢动脉采血。3、若饮热水、洗澡、运动后,需休息半小时再取血。4、如有特殊用药患者,应适当延长压迫止血时间(例如抗凝药物),尽量避免进行股动脉穿刺。5、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观念。注意事项:1、动脉血必须防止空气混入,取血后不可抽246、穿刺区皮肤如有破溃感染硬结皮肤病等不能穿刺取血7、选择桡动脉应保证侧支血运好的情况下穿刺,否则选择其他动脉。股动脉穿刺必须垂直进针,斜刺宜穿入静脉或神经,在膀胱充盈时斜刺入过深可造成出血感染。注意事项:6、穿刺区皮肤如有破溃感染硬结皮肤病等不能穿刺取血258、标本采集成功后一只手用棉签重压取血部位5~10分钟,另一只手迅速将针头刺入橡胶塞内,以隔绝空气,并充分揉搓血样标本,使其与抗凝剂混合并立即送检9、如标本不能立即送检,可放入0℃冰盒内保存,最长不超过两小时,避免细胞代谢耗氧,PaO2下降,PaCO2升高。10、拔针后注意观察局部情况,防止出血和发生血肿。注意事项:注意事项:26预充肝素注射器与专用血气针预充肝素注射器与专用血气针27先进的孔石装置采血时自动充盈,空气自动排出,避免血液与空气接触减少分析前对血液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血红蛋白氧合系统的误差因素提高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检测准确度。针帽、胶塞确保标本运送人员的安全减少标本分析前的误差提高结果的准确度特点分析先进的孔石装置特点分析28动脉采血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课件29选择题桡动脉穿刺角度(A)A:30-40度B:90度C:40-60度D:15-20度动脉穿刺首选哪个部位(A)A桡动脉B肱动脉C股动脉D足背动脉选择题桡动脉穿刺角度(A)30动脉采血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动脉采血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31选择题桡动脉穿刺角度()A:30-40度B:90度C:40-60度D:15-20度动脉穿刺首选哪个部位()A桡动脉B肱动脉C股动脉D足背动脉选择题桡动脉穿刺角度()32目的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判断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最好方法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可为医生确定治疗方案、调整药物、观察疗效等,提供准确的依据指导氧疗、机械通气各种参数的调节目的抽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判33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戴口罩,洗手。环境准备:安全,安静,光线充足,适宜操作。用物准备:无菌治疗盘一次性注射器、肝素盐水、橡皮塞、消毒液、棉签、纱布、一次性乳胶手套、化验单、体温表。核对,向患者解释,评估穿刺部位皮肤。测量体温。操作前准备护士准备:着装整齐,戴口罩,洗手。操作前准备34特殊的准备250ml的生理盐水+1支肝素钠配制成肝素稀释液(使用时间:24h)。一次注射器(2.5ml或5ml)抽取肝素稀释液,抽取2-3毫升完全湿润整个针管后弃去肝素稀释液残留在针头及针管内的稀释液即可起到抗凝作用并排净空气。橡皮塞。特殊的准备250ml的生理盐水+1支肝素钠配制成肝35动脉采血操作技术及注意事项--课件36穿刺步骤选择合适的动脉,首选桡动脉,其次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不建议选用颈动脉。评估穿刺部位是否有溃疡、红肿。抽血量:一般1-2ml。抽血后:若针筒内有气泡,及时排除,并及时用橡皮塞封闭针头,恰当混匀。穿刺:桡动脉:30-40度股静脉:90度肱动脉:40-60度足背动脉:15-20度穿刺步骤选择合适的动脉,首选桡动脉,其次股动脉、肱动脉、足背37AIIen,s试验术者病人的尺和桡动脉用双手同时压迫后,嘱病人交替握拳和放松动作5-7次,至手掌部变苍白.术者松开对病人尺动脉的压迫,观察手掌颜色变化,若10秒内手掌颜色变正常,则Allen,s试验为阴性,说明尺动脉存在侧枝循环好,是桡动脉穿刺的适应证;若15秒后手掌仍未转红,为Allen,s试验为阳性,说明尺动脉在侧枝循环差,不能做桡动脉穿刺和插管。选桡动脉穿刺时应先做Allen试验。穿刺步骤AIIen,s试验选桡动脉穿刺时应先做Allen试验。穿刺步38足背动脉股动脉桡动脉

肱动脉

穿刺位置足背动脉股动脉桡动脉 肱动脉 穿刺位置39

桡动脉穿刺穿刺点的选择:一般寻找到桡动脉搏动最强点,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一字排开,由轻到重的压向桡动脉,感受桡动脉的波动感,选桡动脉搏动最强的点为穿刺点。穿刺体位选择:让患者手心朝上,把腕部垫高,使腕部处于过伸位,此时可以更好的暴露穿刺点,便于穿刺成功。桡动脉穿刺穿刺点的选择:一般寻找到桡动脉搏动最强点40进针角度选择:一般为30-45°右手持穿刺针于搏动最强点进针,然后缓缓回撤,直到见到回血,再向前少许推送穿刺针,若第一针穿刺未见回血,将穿刺针回撤至皮下,改变方向后进针,呈扇形穿刺,每次调整角度不宜过大,若仍未成功,则应拔出穿刺针,按压4-5分钟以上。

桡动脉穿刺进针角度选择:一般为30-45°右手持穿刺针于搏动最强点进针41穿刺角度:90度注意:压迫时间10分钟以上

股动脉穿刺穿刺角度:90度股动脉穿刺42股动脉股动脉43进针点穿刺点:在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间的间隙触摸足背动脉,操作者左手握着患者穿刺侧的脚,当脚向足底稍弯曲时最易刺入。进针点

足背动脉穿刺进针点穿刺点:在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间的间隙触摸足背动脉,操作者44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45标本混匀程度

与其他抗凝标本一样,不充分的混匀会增加凝血的发生,从而影响血色素和血胞压积结果的准确性混匀标本混匀程度

与其他抗凝标本一样,不充分的混匀会增加凝血的46分析前再次混匀,排出数滴血分析前再次混匀,排出数滴血47送检填写完整的血气化验单:包括体温、氧流量、氧浓度、姓名、床号、住院号等。注名明抽血时间,立即送检。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舒适体位。送检填写完整的血气化验单:包括体温、氧流量、氧浓度、姓名、床48标本的存放血液中含有可呼吸的活性细胞(白细胞、网织红细胞),它们在取样后仍然继续消耗氧气产生CO2,一般动脉血样本体外37℃保存,每10minPaCO2增加1mmHg,pH减少0.01。因此抽血后应立即送检,一般从标本采集到完成测定,时间不超过30min。标本的存放血液中含有可呼吸的活性细胞(白细胞、网织红细胞),49血气分析的意义1.血气分析是利用3个指标(pH、CO2、O2)测定动脉血气中具有生理效应气体(O2、CO2)分压及pH值的技术。2.其作用在于(1)了解有无缺氧和CO2潴留程度;(2)酸碱失衡类型程度;(3)重要的重症监护参数,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血气分析的意义1.血气分析是利用3个指标(pH、CO2、O50动脉血气分析常用指标及正常值动脉血气分析常用指标及正常值51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病人状态的稳定性治疗因素抗凝剂的影响标本的存放患者体温的影响采血过程中影响结果的相关因素病人状态的稳定性52患者体温的影响温度会影响pH、PaCO2、PaO2的测定值。患者体温高于37℃,每增加1℃,PaO2将增加7.2%,PaCO2增加4.4%,pH降低0.015;体温低于37℃时,对pH和PaCO2影响不明显,而对PaO2影响较显著。体温每降低1℃,PaO2将降低7.2%因此,必须在化验单上注明患者的实际体温。

患者体温的影响温度会影响pH、PaCO2、PaO53注意事项:1、动脉血必须防止空气混入,取血后不可抽拉注射器,以免空气混入,若血标本有气泡,针头向上竖直即可排除。2、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避免从股动脉及下肢动脉采血。3、若饮热水、洗澡、运动后,需休息半小时再取血。4、如有特殊用药患者,应适当延长压迫止血时间(例如抗凝药物),尽量避免进行股动脉穿刺。5、操作过程中注意无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