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许昌市中心医院职业健康检查程序性文件PAGE162-职业健康检查程序性文件
许昌市中心医院二〇一四年六月二十五日
目录第一章组织和管理1.1组织结构…………91.2职业健康检查组织机构框图……………………91.3职业健康检查相关工作负责人岗位职责………101.3.1机构技术负责人职责……………………1.3.2机构质量控制负责人职责……………………1.3.3职业健康检查部门负责人职责………………1.3.4职业健康检查检验中心专业负责人职责………1.3.5职业健康检查影像中心负责人职责…………1.3.6职业健康检查设备科负责人职责……1.4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相关科室岗位职责…………131.4.1体检中心工作职责……………1.4.2检验中心工作职责……………1.4.3影像中心工作职责……………1.4.4内科、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皮肤科工作职责………………1.4.5功能科、超声科工作职责……………………1.5职业健康检查各相关专业人员岗位职责………171.5.1仪器保管员职责………………1.5.2检验中心安全管理员职责……………………1.5.3检验组长职责…………………1.5.4检验者职责……………………1.5.5影像中心医师职责……………1.5.6X线摄影室、CT室、MRI室、骨密度检测室岗位职责……1.5.7肺功能室岗位责任制…………1.5.8心电图、B超室岗位责任制…………………1.5.9脑干诱发电位测听室岗位职责………………1.5.10档案员岗位职责………………1.6保护委托方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规定………22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2.1质量方针和目标…………………222.1.1质量方针……………2.1.2质量目标…………2.1.3服务承诺………………2.2质量管理体系评审……………232.2.1质量管理日常控制制度………………2.2.2医院(科室)质量控制………2.2.3检验人员质量控制…………2.2.4差错事故处理制度……2.2.5《职业健康检查质量管理手册》执行情况检查制度(纠错制度)…2.3《职业健康检查质量管理手册》执行情况检查制度…………26第三章仪器设备管理制度3.1仪器设备安全使用规定…………263.2仪器设备的购置、保管、使用、维修制度……273.3仪器设备的检定、校验和标志化管理制度……29第四章档案管理制度4.1档案管理的范围…………………294.2档案管理的要求…………………294.3档案柜及归档要求………………304.4档案管理的内容…………………304.5档案的安全保存与保密…………304.6档案统计报告制度………………31第五章影像中心岗位职责及工作制度5.1医师职责…………325.1.1放射、CT、MRI、DSA诊断医师职责………325.1.2放射、CT、MRI、DSA技术人员职责………345.1.3护师职责………………………355.2影像设备的管理与保养…………355.2.1机房规章制度…………………355.2.2床边机规章制度………………375.2.3C型臂X5.2.4大型医疗设备的保养规程……………………385.2.5磁共振成像设备组件及其保养维护…………395.2.6X线、CT、DSA检查的辐射防护…………405.2.7注射室操作规程………………405.3工作制度………………………415.3.1工作制度总则…………………5.3.2接诊(巡诊)制度……………5.3.3值班制度………………………5.3.4会诊制度………………………5.3.5临床—影像疑难病例讨论会制度……………5.3.6病例随诊随访制度……………5.3.7检查室工作制度………………5.3.8暗室工作制度和技术管理…………………5.4.9登记室工作制度………………555.3.10借片制度……………………5.3.11医师组诊断质量的管理制度……………5.3.12技术工作质量的管理制度…………………5.3.13医疗差错判定标准…………5.3.14集体读片制度………………5.3.15CR图象工作站工作制度5.3.16影像诊断报告检查制度……………………5.3.17X线防护制度………………5.3.18医用X线及个人防护的防护要求…………615.3.19受检者个人防护制度5.3.205.3.215.3.225.3.23科内进修人员的培训计划5.3.24进修实习人员培训计划5.3.25带教人员规章制度5.3.26许昌市中心医院放射性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5.3.27放射防护制度5.3.28放射工作场所个人剂量监测制度…………5.3.29放射工作场所个人剂量监测注意事项5.3.30影像中心放射防护管理职责5.3.31第六章检验中心岗位职责及工作制度6.1检验中心安全管理员职责………746.2检验组长职责……………………746.3检验者职责………………………756.4感染性材料管理工作制度………766.5生物安全工作自查制度………766.6生物安全管理及培训制度………776.7安全管理制度……………………776.8实验室资料档案管理制度………786.9实验室人员准入制度…………796.10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806.11实验室意外和突发事故处理预案……………826.12员工健康管理制度……………836.13安全管理制度…………………836.14标本接收及保存制度…………846.15标本转运离心处理制度………856.16标本组责任管理职责…………866.17不合格标本处理制度…………876.18差错事故和投诉处理制度……………………876.19废弃物品消毒处理制度………886.20环境卫生分区清洁制度………896.21急诊检验工作制度……………896.22检验报告单审核发送制度……………………906.23检验后标本保存和销毁制度…………………906.24检验科消毒隔离制度…………916.25检验中心质量管理工作制度…………………926.26质量控制管理小组及职责……………………936.27检验中心档案管理制度………946.28检验中心工作制………………946.29检验中心人员紧急替代制度…………………956.30检验中心室间质评物执行制度………………966.31检验中心室内质控物执行制度………………966.32检验中心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制度……………976.33感染监控小组职责……………986.34检验中心疑难标本讨论制度…………………996.35实验垃圾分类处理制度………996.36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1006.37检验中心意外和突发事故处理预案………1026.38室间质评结果双报制度……………………1036.39验后标本保存和销毁制度…………………1036.40质控组责任管理职责………104第七章功能科岗位职责与工作制度7.1功能科主任职责………………1057.2功能科副主任医师职责………1067.3功能科主治医师职责…………1067.4功能科医师职责………………1067.5功能科工作制度总则…………1077.6功能科差错缺点奖惩标准……………………1087.7功能科超声室设备保养维护制度……………1107.8功能科晨会制度………………1107.9功能科定期质量评价制度……………………1107.10功能科各种检查申请报告制度……………1117.11功能科工作制度……………1127.12功能科急诊病人检查、报告时间登记制度………………1127.13功能科教学科研制度………1137.14功能科介入室消毒制度……………………1137.15进修医生管理制度…………1147.16功能科考勤制度……………1157.17功能科-临床科室联席会议制度……………1167.18功能科心电图出诊制度……………………1177.19功能科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制度……1177.20功能科诊断报告检查制度…………………1187.21功能科质量管理制度………1197.22功能科资料管理制度………1207.23临床-功能科疑难病例讨论会制度………1207.24心电图出诊制度……………1217.25功能科候诊制度……………1217.26医疗差错及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1227.27业务学习、业务考核制度…………………1237.28教学科研制度………………1247.29科室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制度………1247.30功能科病例随访制度………1257.31功能科集体读片制度………1257.32功能科人员紧急替代制度…………………1267.33功能科上级医师审核制度…………………1267.34功能科疑难病例讨论制度…………………1277.35功能科值班、交接班制度…………………1277.36功能科质量管理制度………1287.37功能科质量控制标准………1307.38活动平板运动负荷试验的安全应急预案…………………130第八章超声室岗位职责与工作制度8.1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职责………………1318.2超声诊断主治医师职责……………………1328.3超声诊断医师(士)职责………1338.4超声检查的质量控制…………1348.5B超室工作制度………………1378.6超声穿刺室要求………………1378.7超声科感染管理制度…………1378.8超声科工作制度………………1388.9超声介入室紧急意外情况处理预案…………1388.10超声介入室无菌操作规程…………………1398.11超声介入室消毒隔离制度…………………1398.12质量管理指标………………1408.13带教人员规章制度…………1408.14会诊制度……………………1408.15值班制度……………………1418.16交接班制度…………………1418.17疑难病例讨论制度…………141第九章病理科工作制度9.1临床—病理疑难病讨论会制度………………1429.2病理科诊断报告检查制度……………………1429.3病理学会诊制度………………1439.4跟踪、随访制度………………1449.5安全管理制度……………………1449.6外检室、技术室安全管理制度………………1459.7医疗差错判定标准……………1479.8病理学检查资料的管理………1489.9仪器设备管理制度……………1489.10病理科设备的管理与保养制度……………1499.11病理科工作制度……………1509.12病理科质量管理制度………1509.13医师组诊断质量的管理制度………………1519.14病理科质量控制制度………1529.15科室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制度………1549.16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书写要求……………1559.17病理学诊断报告书的基本内容……………155第一章组织和管理1.1组织结构许昌市中心医院是许昌市唯一一家三级综合医院,具有明确的组织和管理结构,以及质量管理、技术运作和服务支持系统,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科室主要有体检中心、影像中心、检验中心、功能科、超声科、病理科、临床各相关科室,体检中心负责职业健康检查日常工作,质量控制管理办公室在质量控制负责人领导下,负责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全程质量控制。1.2职业健康检查组织机构框图院长:牛峰(技术负责人)副院长:樊建勋(质量控制负责人)质量控制办公室质量控制办公室体检中心体检中心影像中心检验科超声科临床各科负责人:田锦芳负责人:张国富负责人:郑文亮负责人:张文辉负责:科主任人员:16人人员:30人人员:51人人员:29人职责:体检的必要检验检查职责:体检必要影像检查。职责:体检必要检查职责:体检必要超声检查临床体检1.3职业健康检查相关工作负责人岗位职责1.1.3.1.1.1.1.1.1.1.3.1.31.31.3.2.3主持《1.31.31.3.31.3.3.1在医院技术负责人和质量控制负责人的领导下,根据职业健康检查需要组织开展相应体检工作,并对本部门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质量全面1.3.3.21.3.3.31.3.3.41.31.3.3.6组织检查本科室执行《职业健康检查质量管理手册》的情况,并将检查报告上报质量控制管理办公室及医务1.3.3.71.3.4职业健康检查检验1.31.31.31.31.3.4.5负责本科室检测人员的1.31.3.4.7组织检查本科室执行《职业健康检查质量管理手册》的情况,并将检查结果报告医院1.31.31.3.5职业健康检查1.3.5.1在医院技术负责人和质控负责人的领导下,对本科室X线、CT1.3.5.2指导放射科、CT室、MRI室、骨密度检查室等医师对职业健康检查1.3.5.3着重负担1.31.3.5.5能熟练掌握X线机、CT机、MRI、骨密度检测仪的1.3负责全院设备维修及保养。1.4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相关科室岗位职责1.4.1体检中心1.4.1.1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执行上级颁布的加强劳动卫生、预防职业危害的方针、政策、法令和法规,执行国家各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本院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1.4.1.2根据上级卫生主管部门及单位(企业)要求,结合相关规定,负责制定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计划,报主管领导及1.4.1.3协助医教科负责执行上级与本地区1.4.1.4负责本地区新增工人的就业前体检,有毒有害岗位职工体检,职工离岗前体检,协助单位(企业)1.4.1.51.4.1.6负责职业健康检查信息的登记、统计、报告工作。1.31.31.31.3.6.4督促、协助医院职业健康检查相关部门做好仪器设备按检定周期送检和自校工作,对于超过检定周期未检定或检定不合格者,有权做出停用的决定,严格实行标1.31.3.6.6对不执行仪1.4.2检验中心1.4.21.4.2.21.4.21.4.21.4.21.4.21.4.21.4.21.4.31.4.3.1爱岗敬业严格执行国家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法律、法规及医院各项规章制度。1.4.3.21.4.3.3承担医院委托的职业健康检查项目1.4.3.4掌握科室检查仪器的一般原理、性能、使用技术,遵守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不得在影像中心1.4.3.51.4.3.61.4.3.7负责1.4.4内科、外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1.4.4.11.4.4.21.4.4.31.4.4.41.4.4.51.4.5功能科、超声科工作1.4.5.11.4.5.21.4.5.31.4.5.41.4.5.51.4.5.61.4.5.71.4.5.81.4.5.91.5职业健康检查各相关专业人员岗位职责1.5.11.5.11.5.11.5.1.3掌握科室仪器设备分布位置、工作状况、使用情况和检定(校验)、检验周期,协助职业健康检查质量管理办公室作好仪器设备检定(校验)、检验和标志1.5.11.5.11.5.11.5.2检验中心1.5.21.5.2.2安全监督管理的范围1.5.2.2.1剧毒、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保管、使用情况1.5.2.2.2实验室“三废”处理情况1.5.2.2.3消防器材的更换、布置情况1.5.21.5.21.5.21.5.31.5.3.11.5.3.21.5.3.31.5.3.41.5.3.51.5.3.6根据《职业健康检查质量管理手册1.5.41.5.4.11.5.4.21.5.4.31.5.4.41.5.4.51.5.4.61.5.4.71.5.51.5.5.11.5.5.2负责职业健康检查X线、CT、MRI、骨密度1.5.5.3掌握X线机、CT机、MRI、骨密度检测仪1.5.5.41.5.6X线摄影室、CT室、MRI室、骨密度检测室1.5.6.1在各相关专业负责人的领导下,上岗人员必须爱护各种影像设备,进行经常性保养,及时调整机房温度和湿度,保证各项1.5.6.21.5.6.31.5.6.41.5.71.5.7.11.5.7.21.5.7.31.5.7.41.5.7.51.5.7.61.5.81.5.8.11.5.8.21.5.8.31.5.8.41.5.8.5工作1.5.8.61.5.8.71.5.8.81.5.8.91.5.9脑干诱发电位1.5.9.11.5.9.21.5.9.3测听方法应标准、规范,严格按照(ZBG49-2007)1.5.9.41.5.9.51.5.9.61.5.101.5.10.11.5.10.21.5.10.31.5.10.41.6保护委托方的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规定为保护每位职业健康检查者的个人隐私,医院各参与健康检查的科室人员应严格遵守卫生部有关保密性个人隐私的规定,各参与科室工作人员有义务保护每位健康检查人员的个人资料和隐私,不得随意将职工个人健康检查信息透露给人,体检中心在健康检查结果报告返回单位时要与单位主管此项工作负责人做好对接工作以免档案的丢失。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2.1质量方针和目标2.1.1质量方针质量第一2.2.1.2.1坚持“质量第一公正科学优质高效”的质量方针,及时向医院及相关部门提供公正、科学、准确、可靠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和结果,检验、检查报告差错率为零,及时准确的发出检验、检查报告单,仪器设备完好率达到95%2.12.2.12.1.3.22.1.3.3结果准确:检验2.2质量管理体系评审为了保证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质控方针、质控目标实现总体有效,保证质量控制体系的持续正常运行,医院每月由质控办、医务科组织相关部门对体检中心工作质量进行一次综合检查评审,质控办、医务科负责具体实施。当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发现工作运行中管理体系不能有效运行时,组织临时质量管理评审。质量管理评审由质量保证负责人主持,最高管理层和专业科室负责人参加。在执行过程中,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对手册进行修改:(1)本室组织机构或管理职责有重大变化;(2)编制手册所依据的有关标准、法规有较大变动;(3)在实施中发现手册内容不适用本室实际情况;(4)其他导致必须修改的情况。手册的修改由质量控制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经其审核后,报技术负责人批准。2.4.2.4.1.1检测质量控制实行质量管理部门、2.4.12.4.12.4.1.2.4.12.4.12.4.2.4.2.1检验中心2.4.2.2体检中心2.4.2.32.4.2.42.4.2.4.3.1空白试验2.4.3.2准确度试验2.4.3.3平行双样试验2.4.3.4绘制标准曲线2.4.3.52.4.42.4.4.12.4.4.2差错或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报告领导及有关部门,必2.4.4.3对每起事故和差错,要进行登记、报告,实事求是地弄清2.4.4.42.4.5《职业健康检查质量2.4.5.1《职业健康检查质量2.4.5.2质量控制部门不定期对职业卫生服务工作相关科室执行《职业健康检查质量2.4.5.3每月2.4.5.42.4.5.5相关科室和个人执行《职业健康检查质量管理手册2.3《职业健康检查质量管理手册》执行情况检查制度2.3.1质控办协助医教科制定年度职业健康检查2.3.2对新改版职业健康检查2.3.3各科室在职业健康检查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循职业健康检查2.3.42.3.5每半年各相关科室上报执2.3.6第三章仪器设备管理制度3.1仪器设备安全使用规定3.1.13.1.2精密贵重仪器设备要实行“三定”原则3.1.3.1.4精密贵重仪器的各种资料,如:出厂时所带的一切技术文件“说明书、产品合格证、装箱单、图纸、保证书、起用日期3.1.3.1.3.1.3.1.3.1.3.2仪器设备的购置、保管、使用、维修制度3.2.13.2.3.2.3.2.3.2.3.3.2.7一切仪器设备未经仪器设备管理人员同意3.2.3.2.3.3仪器设备的检定、校验和标志化管理制度3.3.13.3.3.3.3.3.3.3.第四章档案管理制度4.1档案管理的范围记录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类:质量管理记录和检测技术记录。4.2档案管理的要求4.2.1复现性4.2.2科学性原始记录应该用钢笔或签字笔如实填写,字迹清晰,内容真实、完整。记录错误应由记录人在原记录上画两道横线,在其上方写上正确的记录。原始记录应有职业健康检查人员(4.2.3完整性4.2.44.2.54.3档案柜及归档要求4.4.14.4.24.4.4档案管理的内容4.44.44.4.34.4.5档案的安全保存与保密4.4.4.4.4.4.4.6档案统计报告制度为使档案资料具备科学依据,以便总结职业健康检查的经验及规律、指导工作,按《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的相关规定执行,特制订本制度。4.4.4.4.4.6.5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应当按统计年度汇总职业健康检查结4.第五章影像中心岗位职责及工作制度5.1医师职责5.1.15.1.1.1住院医师职责5.1.1.1.15.1.1.1.25.1.1.1.35.1.1.1.45.1.1.1.5掌握X线、CT、MRI、DSA5.1.1.1.65.1.1.2主治医师职责5.1.1.2.1在科主任的领导和主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5.1.1.2.2着重承担疑难病例和高干、外宾病人的检查、诊断和治疗工作,积极参加院内组织的相关学科的学术会议,参加教学和科研工作。5.1.1.2.3协助科主任具体负责住院医师工作,主持每天的集体阅片,审签住院医师及进修医师的诊断报告。5.1.1.2.4具体负责组织科内或本专业组内业务学习,学习讨论及其他行政管理工作。5.1.1.3主任、副主任医师职责5.1.1.3.1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行政管理工作。5.1.1.3.2制订本科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5.1.1.3.3根据本科任务和人员情况进行科学分工,保证对病员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治疗。5.1.1.3.4定期主持集体阅片,审签重要的诊断报告单,亲自参加临床会诊和对疑难病例的诊断治疗,经常检查放射诊断、治疗和技术质量。5.1.1.3.5经常与临床科室取得联系,征求意见,改进工作。5.1.1.3.6组织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升、调、奖、惩的意见。学习、使用国内外的先进医学技术,开展科学研究。督促科内人员做好资料积累与登记、统计工作。5.1.1.3.7担任教学,搞好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5.1.1.3.8组织领导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检查工作人员防护情况,严防差错事故。5.1.1.3.9确定本科人员轮转、值班和休假。5.1.1.3.10审签本科药品器材的请领与报销,经常检查机器的使用与保管情况。5.1.2放射、CT、MRI、DSA技术人员职责5.1.2.1技士职责5.1.2.1.1在技师,医师的指导下,负担所分配的各项技术工作。5.1.2.1.2按照技师、医师要求,负责进行X线、CT、DSA、MRI的摄影及暗室工作。5.1.2.1.3配合技师进行机器设备的安装,检修,保养和清洁,保管工作。5.1.2.1.4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按时完成培养计划,定期做好业务小结。5.1.2.1.5参加和配合技术革新工作。5.1.2.1.6参加集体评片,提高投照质量。5.1.2.2技师职责5.1.2.2.1在科主任的领导和主管技师的指导下完成各项业务技术工作。5.1.2.2.2负责常规X线、CT、DSA、MRI的摄影及暗室工作,参加较复杂的技术操作。5.1.2.2.3负责机器设备的保养,管理工作,督促检查本科人员遵守技师操作规程。5.1.2.2.4协助上级技师开展技术革新,指导技士,进修生,实习生的技术操作。5.1.2.2.5参加集体读片,评片,不断提高影像各亚专业技术。5.1.2.3主管技师职责5.1.2.3.1在科主任和主任技师的领导下,负责并参加技术组日常工作。5.1.2.3.2参加较复杂的技术操作和摄影技术的质量评级并指导技师、技士的技术工作。5.1.2.3.3负责摄影设备的使用,参加设备的调试,保养,验收和鉴定工作,并制定设备的操作规程。5.1.2.3.4组织本专业组的业务学习,承担实习生、进修生的教学工作,做好技师、技士的培养工作。5.1.2.3.5参加并设计专业组的科研和技术革新工作,不断学习国内外的新技术。5.1.3护师职责5.1.3.1预约检查的时间,建立患者的医学信息档案。严格登记程序,避免漏登、错登。5.1.3.2接待就诊患者,按程序合理安排诊疗顺序。5.1.3.3负责监督并告知候诊病员将随身携带的金属物品取出不得带入机房。5.1.3.4负责每日病员的造影剂的注射工作,熟悉室内急救药品和器材的性能,放置位置,随时做好急救工作。5.1.3.5认真核对病人的姓名,编号后发放报告单,谨防发错。按照规定,办理借片手续,做到借片去向明确,及时收回,防止资料丢失。5.2影像设备的管理与保养5.2.1机房规章制度5.2.1.1工作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工作严肃认真,对病人热情礼貌,坚守工作岗位,密切配合医生工作。5.2.1.2非本机器操作人员,未经许可严禁使用。5.2.1.3保持机房内整洁,非本科工作人员谢绝入内。5.2.1.4熟悉和掌握X线拍片机、透视机、胃肠机、乳腺机、CR、CT、MRI、DSA机及暗室的使用操作程序。5.2.1.5每日读片会前开机预热,开空调。5.2.1.6常规球管训练,检查病人前先做球管预热,不许在未预热状况下检查病人。5.2.1.7常规表面清洁,并检查机器各部分的运转状态,出现故障及时记录,并向上级技师报告。5.2.1.8工作人员衣着整洁。5.2.1.9仔细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和号码。5.2.1.10简述摄片过程及注意事项:5.2.1.10.1摄片时尽量缩小照射野,减少散射线。5.2.1.10.2患者准备:一律脱鞋或换鞋套(急诊例外),颈部及头颅摄片要取下病人耳环、发夹、项练及其它挂饰。5.2.1.10.3摄片结束后,及时记录摄片条件,并签名。作好机器复位。5.2.1.10.4控制台操作,床上摄片需取下病人钥匙、金属物品、钢笔等物品。5.2.1.10.5控制台不得甩硬棒等来代手操作。5.2.1.10.6操作时注意周围有无障碍物及诸附件有无固定。5.2.1.10.7机器操作出现故障时应记录在本子上。5.2.1.11看会诊单编号码,以防错号。5.2.1.12病人检查后机器复位,然后打扫卫生5.2.1.13病人检查后,填写曝光条件并签名。5.2.1.14下班前,要及时关机、关灯、关空调。5.2.2床边机规章制度5.2.2.15.2.2.2注意机器电源是否足够。5.2.2.3注意机器是否正常,有否错误信息提示。5.2.2.4检查机器运动及球管活动是否灵活。5.2.2.5进病房拍片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如胶片、铅字)。5.2.2.6机器运输要处于安全位置。5.2.2.7下班时要及时充电。5.2.2.8注意机器清洁卫生,每日清洁一次,每周大扫一次。5.2.2.9核对病人姓名、年龄、性别及X线、CT、MRI、DSA号码。5.2.2.10技术员签名。5.2.35.2.3.1机器处于安全位,即C型臂放到最低位,球管在下,影像增强器在上,且左右旋转都应置于0度位置。5.2.3.2连接显示器和C臂X线机的电缆插头拔出绕于所设位置并捆好。5.2.3.3脚开关挂于所设位置。5.2.3.4运输时显示器转90度与其控制台成垂直,同时必须有两人协作推引。5.2.3.5开机前把地线连接好,提前15分钟开机预热。5.2.3.6用消毒后的布套把球管、C臂及增强器包扎好。5.2.35.2.3.85.2.3.9如停电或人为使机器无电时,应先关掉显示器后的开关,等插头上通电后再打开开关。5.2.3.10在无工程师指导或无特殊指令下,不得随意更改摄片机上的对比度和密度值。5.2.3.11出现故障随时记录并及时报告上级。5.2.35.2.3.13每日工作结束后,须清洁机器上的污物,注意不能用酒精擦洗。5.2.3.14每周做一次机器大清洁。5.2.4大型医疗设备的保养规程5.2.4.1使用大型设备MRI、CT、DSA机时,必须按照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工作,同时对室内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控,负有对机器正常运行所需的经常性保养及监督非专机操作人员使用机器的责任。5.2.4.2非本机器操作人员,未经许可,严禁使用。5.2.4.3保持机房内清洁,非本科室工作人员谢绝入内。5.2.4.4常规表面清洁,并检查机器各部分的运转情况。5.2.4.5建立健全机器使用登记制度,进行交班,如有故障,请及时与器材科联系,及时排除故障,并登记。5.2.5磁共振成像设备组件及其保养维护操作人员必须取得大型医疗仪器上岗证,熟悉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各种组件,从而方便今后的日常维护。5.2.5.1主磁体:对主磁体外部的维护,首先要保证一干净,恒定温度,和恒定湿度的环境,专业工程师必须每半年对其维护一次,特别对磁场均匀度的校正。5.2.5.2计算机:对其保养也需保证一定的湿度、温度和空气净化度,操作人员在没有专职MRI工程师的情况下不可开起面板,非专机操作人员不得使用。5.2.5.3梯度放大器、射频放大器要求保证合适的温湿度和空气净化度。工程师每三月或半年维护一次。5.2.5.4主操作台:是MRI正常运转的指挥系统,安置于操作室中,必须有恒定的适度和空气净化设施。5.2.5.5病人检查床:是一种于主磁体配套的设备,安置在扫描室内,每日的清洁和定期的维护也是非常必要的。5.2.5.6表面线圈:表面线圈是MRI系统保证成像质量的关键。对软制线圈不可过分折叠和弯曲,不得用锐利器刺伤其表面。固定设置的线圈不可撞击重物。对表面线圈表面的污物应用清洁剂擦干,不得用有机溶剂擦洗。5.2.5.7其他辅助配件:配电柜、UPS电源、水冷机、及空调装置要保持其干净,工程师每三月或半年维护一次。5.2.5.8心电门控仪、周围门控仪,呼吸门控仪:是保证MR图像不受心跳,血管搏动,呼吸运动伪影干扰的一种辅助设备,工作人员对其保养必须保持其表面的清洁,不得随意折叠或放置,以免损伤其内的线路而致其工作异常。5.2.5.9照像机:是MR成像系统图像后处理的关键设备之一,对其环境要求同主操作台。5.2.5.10自动洗片机:使处理MR图像质量始终如一的关键,因此,管理好洗片机及其重要。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操作,使用中注意冲洗胶片的质量变化,根据洗片机的使用频率,定期维护电动机、链条、润滑各转动轴承,检查各循环通道的通畅情况,更新已被损坏的滚轴和管道,清洗各个滤过器,更换不能使用的过滤器。定期清洗,及时进行洗片机药水的更换。5.2.6X线、CT、DSA检查的辐射防护5.2.6.1X线、CT、DSA检查的规范化,根据临床要求严格控制扫描范围。5.2.6.2扫描中尽可能取得病人的合作,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扫描。5.2.6.3扫描时,尽可能无陪护或少陪护,以减少陪护人员的辐射。5.2.6.4扫描时,在不影响诊断的情况下,尽可能缩小扫描野,降低扫描剂量。5.2.6.5对被检查的病人,应做好扫描区以外部位的遮盖防护。5.2.6.6定期检测扫描机房的X线防护和泄漏等情况。5.2.7注射室操作规程5.2.7.1准备病人:将登记好的病人按序﹑根据检查部位进行准备;腹部病人喝水,盆腔患者憋尿、灌肠。对病人进行说明,并询问有无过敏史。5.2.7.2造影剂注射:待病人平扫完毕后,需注射造影剂时,护士应向患者或家属进行说明,并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及其他相关问题。5.2.7.3过敏反应的处理:轻者给予地塞米松10mg肌注,非那根25mg静推。5.2.7.4划价:患者检查完毕后,根据检查部位的情况,划好价格,住院病人到记帐室记帐,门诊病人到门诊收费处交费。5.3工作制度5.3.15.3.1.1影像中心各项检查与治疗,必须由临床各科医师按照规定认真填写申请单,经审核后方可登记检查和治疗。常规检查当日完成,各种特殊检查,事先预约登记,并按预约日期来科检查。5.3.1.2重要及特殊检查,应由负责医师、技师详细了解病史、各种临床资料,并检查患者,确定可否进行特殊检查和选择最佳的检查方法,术前与患者及家属谈话,并办理签字手续。5.3.1.3危重患者或具有危险性的检查技术,检查中应有临床医师监护患者,以便随时进行抢救。5.3.1.4各种检查的原始资料,如:X线片、CT片、造影片、电影片、录像软盘、MPI片等均由影像中心统一保管,严格执行借阅手续。造影原片、CT原片、电影片、MPI原片等一律不外借,临床医师要借阅原片必须到影像中心登记室借片,不得出科。5.3.1.5执行集体阅片制度。以影像中心或科室为单位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主持,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断,诊断报告必须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5.3.1.6实行放射、CT、MRI、DAS、介入专家(主任、副主任医师)会诊、门诊制度,定期举行临床讨论会,努力做到影像综合诊断及优选应用的原则。建立并实行影像—临床—病理对照研究制度。5.3.1.7健全各种管理体制,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全科的人事、财物、医、教、研指定专人具体管理。加强安全保卫,注意四防(放火、防盗、防爆、防电击)。5.3.1.8严格操作规程,注意安全和防护,定期实行有害作业人员的体格检查和保健。5.3.1.9严格各种资料(机器的档案、医、教、研资料)的管理。未经允许不得个人复制、外借。5.3.1.10定期召开科主任及全科会议,总结和布置工作,传达院长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工作部署、安排等。5.3.1.11加强在职人员的继续教育和更新知识,组织专业人员对职工的晋升实行全面考核,提出书面意见,报请人事部门。5.3为提高诊疗质量,减少患者的往还时间,及时做出正确检查和诊断特定接诊或巡诊制度。5.3.2.1每日指定一名医师负责接诊(巡诊)工作,做到坚守岗位,主动接待患者。5.3.2.2负责审核影像检查申请单上各项内容,必须及时给予补充、修改,或与临床医师联系。5.3.2.3制定扫描方式、程序、部位、位置、选层。随时与各检查室技术人员联系,确保检查质量。5.3.2.4在当日值班主治医师指导下,解决疑难病例的检查与诊断,处理急诊的诊断。5.3.2.5协助特殊检查室工作,遇有特殊情况(定位及选层等)给予帮助。5.3.2.6随时与影像中心联系,协调各科的工作,维持有效的工作秩序。5.3.2.7由于临床和患者的特殊需要,视具体情况出临时报告,方便患者和临床。5.3.2.8接诊(巡诊)医师参加技术组评片工作。5.3.35.3.3.1合理安排值班医师及技术员。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值班医师及值班技术员应密切配合,负责急诊患者影像检查。5.3.3.2医师全面负责急诊患者的影像诊断和治疗工作,包括与临床医师的讨论会诊,对疑难病例应请二线医师协助、指导。未设二线医师或当时无上级医师可出临时或口头报告,待次日请示上级医师后作出诊断报告。5.3.3.3技术员除完成急诊外,还应整理当天摄片。将照片、申请单、封套核对归交登记保管组或医师组。5.3.3.4值班医师和技术员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做好值班记录。5.3.3.5值班人员必须认真负责所在岗位和场所的安全保卫和清洁卫生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向院总值班室报告,次日向科主任汇报。5.3.3.6值班岗位要有明显的标志如指示红灯等,方便患者寻找。5.35.3.4.1医院各科提出会诊,有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以上的医师参加,会诊医师应做好准备,疑难病例应主动征询上级医师意见。5.3.4.2全院性会诊应有科主任或派副主任医师以上的医师参加。5.3.4.3由医务科组织的,有外院专家参加的会议,由科主任或指派主任或副主任医师参加。5.3.4.4患者及其家属带外院片要求阅片会诊,应挂专家号。5.3.4.5经常组织放射、CT、MRI与临床科疑难病例讨论,一方面解决医疗问题,另一方面可进行临床教学。5.3.5临床5.3.5.1临床—影像病例讨论会,是临床医生和影像医师相互联系的方式,是提高诊治水平的重要措施,同时可进行临床教学。5.3.5.2影像中心与临床相关对口专业科室定期举行疑难病例的讨论会。一般每2周一次。5.3.5.3有门诊和病房工作的各科和专业组主治医师提出病例,做好准备,详细介绍临床资料,提出临床诊断和需要讨论的问题。5.3.5.4影像医师对所提出的病例,影像检查情况作全面详细的介绍,提出影像讨论和诊断。5.3.5.55.3.5.6主持会议者进行总结。5.3.5.7规定每月定期进行病例随诊,总结经验教训。5.3.5.8根据青年医师(包括实习和进修医师)的要求,结合临床病例来进行专题讲座和临床教学。5.3病例随诊制度是检验诊治质量,总结经验提高诊治水平,积累科研教学资料的一项重要措施。5.3.6.1建立专册记录有关资料,按病房设专人负责,对手术及出院患者的病例详细查阅,核对影像及手术病理及出院最后诊断,进行登记。5.3.6.25.3.6.3根据影像—手术病理诊断对照符合情况进行分级。1级:诊断正确;2级:诊断部分正确;3级:漏诊、误诊。5.3.6.4按专业和专题集中查阅病例,与科研及教学相结合,积累科研资料。5.3.6.5临床—影像病例讨论会和定期病例随诊(参阅第五节)。5.3.6.6各专业组或科室建立索引、登记卡。5.3.6.7有计算机管理的单位,应输入计算机。5.35.3.7.1保持检查室整洁卫生,室内机器,机械和用具处于工作和使用状态。机械设备有专人负责,严格交接班制度。5.3.7.2机器发生故障,机器负责人及时向组长和维修人员报告,并向维修人员详细说明故障的现象,共同分析故障的原因,并详细记录。5.3.7.3严格管理,提高机器工作效率,建立机器使用登记制度。5.3.7.4仔细阅读申请单,根据接诊(巡诊)医师及临床要求,选择最佳的扫描方法和扫描体位,必要时与接诊医师联系,共同研究确定检查方法。5.3.7.5热情接待患者,耐心解释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更衣或除去金属或不透明装饰品,并详细解答患者的提问。5.3.7.6工作应该仔细认真,摄片时要做到三查十对:5.3.7.6.1查申请单,核对姓名、性别、族别、年龄、ID号、住院号、检查部位和位置。5.3.7.6.2查患者,核对检查部位、脏器、、范围。5.3.7.6.3查检查条件,核对扫描程序、时间和其它参数。5.3.7.7老幼、重症及残疾患者应给予特殊照顾。摆位置要轻柔和迅速,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危重患者要有护士陪同,婴幼儿要有家长照顾。5.3.7.8检查完毕,帮助患者下离检查台,填好各种记录,告知患者何时就诊看结果。5.3.7.95.3.7.10各检查室内严禁吸烟,会客聊天。下班前检查机器、电源、电器、门窗确保安全。5.3.8暗室是处理摄片的重要场所。摄片质量的优劣与暗室工作有着重大关系。因此必须制订各种操作规程与技术管理指标并要严格执行。5.3.8.1X线胶片及其它感光材料的管理5.3.8.1.1胶片存放环境应具备在低温(14±2摄氏度)通风良好,相对湿度50%以下,远离放射源,无化学气体,安全等条件。5.3.8.1.2应有健全的领取支出帐目,领取与支出帐目登记清楚。5.3.8.1.3胶片应按有效期的先后次序存放,应先用近期失效的胶片。5.3.8.1.4开封后的胶片要严格管理,存片箱一定要密封不得漏光。箱内放置干燥剂。根据工作量的多少,确定开封存储的胶片量,一般备足1-4日即可。5.3.8.1.5在存储箱内存放的开封胶片,不需要事先将隔层纸和胶片包装盒除掉。5.3.8.1.6不同规格的裁切片,也应有隔层纸。5.3.8.2室内清洁卫生的管理5.3.8.2.1室内物品、用具必须保持清洁整齐,并且要有固定的存放位置,以便在暗光下取用。5.3.8.2.2地面、墙壁要保持清洁,不潮湿、无灰尘。5.3.8.2.3工作台上一定要整齐清洁,无灰尘及纤维物飞扬,避免这些灰尘吸附在胶片上或落入增感屏上。5.3.8.2.4工作台要与洗片槽远离,避免药液污染胶片与增感屏。5.3.8.3暗室照明管理5.3.8.3.1室内白光照明灯光不宜太亮,一般控制在25W左右,避免影响工作人员的暗适应。5.3.8.3.2红灯是暗室工作人员操作用照明灯,一定要安全装在工作台上方和自动洗机输片口处的上方50—100CM处,安全度试验:将未曝光的胶片分五段,用黑纸遮盖,放在洗片机入口处或工作台上面,每隔一分钟,抽取一段,最后一段不曝光,经显定影处理后观察胶片的密度变化,要求每一段与第五段的密度无变化,则为安全。当更换灯泡或更换滤过片及缩短红灯距离时,必须再次按上述方法进行测试。5.3.8.3.3暗室门窗要绝对安全,无漏光现象,人在暗室内无任何灯光下静坐20分钟,观察门窗无灯光摄入。5.3.8.3.4室内墙壁应用深绿色无光油漆,避免门窗不小心漏光时墙壁反射光。5.3.8.3.5暗室通风良好。5.3.8.4暗室与洗片架的管理5.3.8.4.1暗盒一定要经常保持清洁,增感屏上一定要绝对无污染物(纸片、毛发、指纹、显定影液污迹、保护膜与增感屏层脱落等)。5.3.8.4.2暗盒增感屏密闭情况的规定:在装好胶片的暗盒上放置金属网测板,进行X线照像测试。胶片显定影后,用放大镜观察影片的各个区域有无模糊现象,则为正常,可实用。否则必须进行处理,方可用于摄影。5.3.8.4.3洗片架要采用优质不锈钢或优质塑料制品,须经常保持清洁无药锈、药膜污染。四个夹片夹子要齐全且弹性好,根据本科室工作量的多少,备足每种规格的洗片架。胶片与洗片架的规格应一致。5.3.8.55.3.8.5.1洗片桶要求采用优质不锈钢,陶瓷或塑料制品,要经常保持清洁,显、定影液桶要分开,绝对不能混合使用。根据工作量多少可采用5-40加仑的显、定影桶,须经常检查有无破损。5.3.8.5.2存放显、定桶的冲洗槽用水泥,塑料或不锈钢等制品。必须保持清洁卫生,要用冷、热水调温,溢水口,漂洗,流水冲洗等设备,工作量大时,可采用双桶定影法与双槽水冲洗法(即流水冲洗槽分为两槽,以1/3冲洗槽作为第一冲洗,2/3冲洗槽作为第二水洗,这样冲洗节水而效果好)双桶定影,可以节省定影液且效果好。5.3.8.5.3手工操作洗片提示,显、定影液要保持18-20摄氏度,流水冲洗水要保持16-20摄氏度,水流速度不宜太快,胶片经30分钟冲洗后即可达到冲洗目地。水冲洗是否充分不能目测。现介绍一种冲洗程度试验方法如下:配方①高锰酸钾1克②无水碳酸钠5克③蒸馏水100毫升试验方法如下:取250毫升蒸馏水,放入一个清洁的容器内加入上述药液1毫升,溶液呈紫色。将已经水冲洗过的胶片捞出,把胶片上的水滴入试验液体中,经30秒钟后,如果溶液变为橙色或由橙色变为黄色,证明水冲洗不够充分,如果紫色不改变,证明水冲洗已经充分。5.3.8.6常规显、定影液使用管理5.3.8.6.1显、定影液配制时,应严格按正规操作程序,采用50-53摄氏度优质蒸馏水或沸腾沉淀的水配制。5.3.8.6.2显、定影液配制好后,要迅速加冷蒸馏水,使药液降至20摄氏度,然后静放24-48小时方可使用,不洗像时显影液要漂浮盖,让盖板直接接触液面,可防止空气接触药液面使其氧化。显影液标准温度在18-20摄氏度之间,PH值约在10-11.5之间。显影药效力衰减测量法如下:①片条初显测试法:采用胶片条,在白光下将胶片放入被测试的显影液中,胶片留一半在药液上方,观察胶片的变化,刚好胶片变为黑色,即为初显,计算从放入到初显的时间,如果初显时间超过55秒(液温18-20摄氏度)证明药力已失效需要换药水。②胶片显影面积计算法:根据不同药液不同胶片,在一定容量的显影液中,能够洗14*14寸的胶片。③模片密度变化测试法:将感光仪或铝梯照的胶片,经固定时间显影,用密度计测量某一固定区的密度,观察密度衰减情况,用以控制药液衰减效力。添加补充液或改变药温,使显影的胶片保持一定黑化度水平。5.3.8.6.3定影液配好后冷却至20摄氏度即可使用。工作量大的单位,最好使用双桶定液法,即将一桶中期定影液作为第一桶定影液新配置的定影液作为第二桶定影液,如此循环使用,可使定影迅速加快,而且定影效果好。5.3.8.6.4定影液的效力和定影容量标准④定影液效力测试是将目前使用的胶片条,在暗室下将胶片条一半插入定影液中,同时记录定影时间,如果透明超过10分钟(定影液温度20摄氏度)即可考虑废弃。⑤用PH计或PH试纸测试定影液,并保持在PH值2-5之间。⑥采用计算定影胶片面积数量的方法,根据现用胶片与定影的品种,与定影效力测试法结合,制订出每桶(5或10加仑)可定影胶片数量,每日统计定影胶片数量,当达到规定指标后,即可废弃旧液,更新新的定影液。5.3.8.7自动洗片机的使用管理(一)安装安装前必须详细阅读说明书,按说明书要求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用具准备:扳手、改锥、水平仪、水温计等。2.房室准备:安装位置选择,墙壁开洞大小,排风道安装等。3.上下水准备:有冷热水源供给,下水道通畅符合要求。4.电源准备:装配电源盘,其功率应符合自动洗片机要求。(二)1.机器安装的位置要适当,使用操作方便,机器必须安装在水平状态,以免影响使用效率。2.排风管道与上下水管道要求不漏水,管道通畅。3.安装接电源时要仔细检查核对机内接线方法,机器电压与供电电压是否一致。4.通电试验:①开机前三个容积槽内放满溶液,以免循环泵与加热器损坏。②检查各槽及管道有无漏液。③安放胶片机内的滚筒架,注意齿轮吻合是否良好。④通电后观察齿轮的运动方向及药液的流动方向。⑤检查加热系统、通风系统工作是否良好。⑥检查传片系统,溶液补给系统以及延时动作是否正常。如果不正常可按系统加以排除。5.测试:①测试显影是否稳定。②干燥温度是否稳定在正常范围内。③测试显、定影液的补充量是否符合额定要求。④测试送片延时是否准确。⑤测试输片速度是否符合机器说明书的要求,发现不正常,应及时进行纠正。6.机器使用:将配好的显、定影液灌入机内各溶液槽内,再将已照好的胶片输入机内试洗,胶片输出后观察洗片效果,必要时根据胶片优劣进行反复调试有关数据。(三)机器操作规程1.必须严格熟练掌握机器的操作规程。2.开机先打开自来水总开关,检查水温要控制在16-25摄氏度之间。3.接通电源,按动洗片机上的电源开关。4.观察“READY”指示灯。亮灯表示洗片机正在加温,灯灭表示洗片机内显影液已超过规定温度,灯在闪烁表示药液处在正常温度。5.按下启动钮,自动洗片机即进入洗片状态。6.将已照得胶片从输入口送入机内,要求将胶片横放输入以免药液补充过量。7.当胶片安全进入机内之后,洗片机发出声响,方可输入第二张片子。8.最后一张胶片全部进入机内以后,约3分钟,洗片机转为等待状态,下一次洗片时须再次按动启动按钮,这时洗片机转入工作状态。9.等全部胶片洗完后,可开启亮灯。10.关机:全部胶片处理完毕后,关掉电源开关,如果不是连续洗片,间隔超过1小时可以关机,以免浪费电源和消耗机器,最后切掉总电源,关掉总水闸,开启机器盖板与干燥剂,进行散热。(四)机器保养首先了解机器的基本结构,掌握各部件的装卸方法,以便进行清洁保养与药液更换,熟悉机器的各项技术指标。才能正确的使用机器。制动洗片机是现代暗室工作的精密仪器。机内装得药液为酸碱性,对机器部件有腐蚀,日常对机器要很好的保养,方能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故障。为此必须按以下保养制度执行:1.日保养:每日晨先用软抹布擦拭输片托盘和机壳,保持清洁。开始工作前先输入一张清洁片,将滚轴上与药液表面上的氧化物用清洁片清除,避免正式洗片时污染胶片,另外也可试验机器状态良好。出现“卡”片现象,必须立即停机,排除故障。每日关机后必须打开机盖,干燥剂散热,放掉水洗槽中的水,用纱布擦掉机器驱杆及框板上污染的药液。2.周保养:每当更换一次新药液时,应将机器进行一次大清扫,清洗各槽内的药液,可放入15克漂白粉,然后灌满清水,开机30分钟,也可用专门配制的清洗液清洗。清洗各槽架、滚轴及导向板等,可在清水中用纱布擦洗,溅出的药液必须擦洗干净。冲洗各管道和过滤器,检查各传输管道有无磨损、扭曲现象。3.季度保养:每季度进行一次保养,检查传输系统,链条拉力是否正常,检查管道有无漏液、堵塞,测试胶片检测开关是否灵敏。另外检测的项目如下:(1)显影液温度是否同预测值温度一致。(2)显影、定影液补充量是否正常。(3)药液循环时间是否正常。(4)各延时时间是否符合要求。5.3.8.8暗室常规制度:5.3.8.8.1上班后先搞好室内卫生。5.3.8.8.2准备好当日所需各种规格的胶片。5.3.8.8.3冲洗洗片槽和自动洗片机(按保养规定)5.3.8.8.4用铝梯胶片和方格胶片试洗,检查药液效果。5.3.8.8.5洗片时先洗1-2张胶片,观察洗片效果,用密度计测量其黑化度达到满意后方可大量洗片,洗片时一定要认真仔细,避免差错,保证质量,要与摄影室密切配合。5.3.8.8.6中午和下午下班后,要打开洗片机盖板散热。5.3.8.8.7机器运作时不可离人,要随时注意机器是否有异常情况,如发现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报告机修组。5.3.8.8.8做到及时洗片及时换片。5.3.8.8.9收支帐目要清楚。5.3.8.8.10每日统计洗片数量,以便监测洗片药液的效力情况。5.3.8.8.11下班时要检查门窗、水电,确保安全。5.3.8.8.12暗室禁止吸烟,会客等。5.3.8.8.13暗室接班时,要认真清点室内设备和物品并交流工作经验。5.3.9一、登记室工作内容(一)影像中心各种检查(普通摄片和特殊检查)一律登记编号,登记时一定要核对影像编号、病案号、患者姓名、扫描部位等项目。(二)要正确划价,记帐,住院患者要核对住院号,记帐,杜绝漏帐。(三)负责造影等特殊检查的预约工作,指导患者做好检查前的准备。(四)对急诊(包括床边像)接申请单后立刻登记,并通知技术员或医师及时进行检查,并记录时间。(五)做好工作量的统计,每日上报。二、影像中心资料的管理(一)每日整理诊断用片及报告,进行核对(专科编号、病案号、姓名、片数等),发现差错及时改正,做到差错不出科,并通知有关人员。(二)将临床医生申请单和本科报告书粘贴,放入片套,归档。(三)将影像各专科诊断报告分门诊和病房,分别发送,并请收者签字。(四)临时病例的患者,将片子、申请单、报告一并放入临时片袋。由患者根据临时病例来取。一般保存一年,过期不取者,由科决定处理。(五)定期整理片架,按序号核对,并清扫片架和片库。(六)对心血管造影、DSA、CT、MRI片等特殊检查,要强化管理建卡,登记归档,妥善保管,原始大片不出科。5.3.10一、凡本院医师借片,必须填写借片条(或记录本登记),并按期归还,若丢失者要追究责任。二、进修医师、实习医师借片,除本人签字外必须有本院上级医师签字。三、门诊患者借片,须履行借片手续。四、外单位借片,一律凭外院借片申请单,并履行借片手续,用毕归还。如不能如期归还者,须来科续借。五、凡属示教片、科研片一律不外借,一般可来科阅片,特殊病例须来协商,经科主任或有关负责人同意并签字后方可借出。5.3一、加强接诊、巡诊、详细了解病人的临床资料,选择正确的检查程序与方法。二、影像各专业科由高年资医师主持阅片、会诊,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断。三、由住院医师书写诊断报告,主治医师以上审核签发。四、疑难病例由总住院医师组织全科会诊讨论,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高年资专业人员主持。五、报告书写要规范化。(附:诊断报告的要求与格式)5.3.12一、技术组长负责制,全面负责技术组的工作,组织调配各类技术员(主管技师、技师、技士、实习和进修技士)的分工协作,并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二、专机负责制与定期轮转相结合,以利于专业技术的相对稳定,保证质量和对青年专业人员的培训。三、评片制是保证和照片质量的主要措施之一,由技师或主管技师主持每日的评片会,评出每个技术员的照片等级,并及时征询意见总结经验。四、组织技术员业务学习,解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介绍新的技术和方法。五、参加地区或全国的技术组学术研讨会,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改进技术。六、操作工作的规范化是稳定和提高照片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5.3.13一:一般差错:1:错检查、扫描病人或部位搞错,号码、信息输入错误,损坏或遗失照片需重新检查者。2:诊断报告写错姓名、左右部位,已发出者,未按规定时间发出报告者,(疑难病例除外)。3:未按操作规程操作造成胶片报废者。4:胶片归档错误,致使无法查找或丢失胶片或资料者。5:因责任或技术原因致使重要特殊检查失败者。6:各种特殊检查的预约超过规定时间,延误诊治者。7:报告单写错姓名、号码、并已发出,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二:严重差错:1:因错检查扫描病人部位而导致治疗错误,但未造成不良后果者。2:诊断用照片显示不清楚,因责任或技术水平导致漏诊误诊者。3:因责任心不强,对机器设备保管使用不当造成损坏影响工作者。4:上班或值班时间擅离职守者。5.3.141.集体读片以各专业科室为单位,有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以上人员主持,解决疑难病例的诊断。诊断报告须有主治医师以上人员审核签发。2.读片人员前一天须阅读相关资料、申请单中的要求、诊断、影像表现,认真翻阅资料书刊等以便第二天读片时的讲解及准确性。3.由当日报告医师主读,介绍临床病史、辅助检查结果、分析影像表现、鉴别诊断,提出初步诊断意见,各位医师发表意见进行讨论,最后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总结,形成集体诊断结论。4.对疑难病例和典型病例指定专人进行随访。5.认真书写每份报告,并有上级医师审核。5.3.151.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操作规程使用机器,严禁野蛮操作及非本室人员操作。2.认真交接班,查对工作站,机器在运行中如发现故障及时汇报科主任及设备科,并负责记录故障及处理过程并签名。3.操作人员坚守工作岗位,与PCR终端及报告人员密切联系合作,发现错误及时纠正。4.操作人员要根据病情需要调整窗宽、窗位,图象后处理,对占位病变、结石等标出尺寸,处理完后在申请单上签名,严禁人情片。5.做好机房,机器卫生清洁及保养工作。5.3.16医学影像的报告质量影响着整个医院的医、教、研工作水平的提高。加强工作质量管理是我中心的重要内容之一,影像诊断报告是一份重要的临床档案资料,必须认真书写,要求文字简洁,语句通顺,表达准确,字迹端正,并且要用正楷签名,诊断报告的检查审核由科室主任或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来完成。并实行双签字。检查内容包括:一、一般项目: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影像编号、检查和报告日期、住院和门诊号、申请科室、病室和床位、检查方法、检查部位和体位均应逐项填写清楚。二、叙述部分:应在全面观察基础上,分清主次,按顺序描述异常影像所见,先病变部分,其次是先天变异,后为解剖变异,与诊断有关的阴性结果也应加以说明,复查时应与原片进行对比,需要时辅以简明示意图。三、诊断意见:应以影像表现为依据,结合有关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逻辑推理,以得出合乎客观的诊断结论,临床和影像表现典型者肯定诊断;影像缺乏特征性,可符合临床诊断;临床和影像均无特征性而难以结论时,可提出某种或某些诊断可能性,以及进一步检查随访的建议,最后填写报告日期和报告医生签名。5.3.17X线防护制度(许昌市中心一、认真学习、贯彻和宣传国务院44号令《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和卫生部34号令《医用X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保证管理规定》等法规、规章,熟悉放射防护标准、规范。掌握放射防护达标单位要求,并组织实施,做好各项宣传工体。二、经常检查、督促医用诊断X线机工场所放射防护制度,受检查者个人防护制度,射线装置及环境检测制度,个人剂量监测制度和健康管理制度的执行。三、配合放射防护监督监测机构做好射线装置及其防护、机房环境的监督监测工作,组织放射工作人员的就业前及就业后定期健康检查,做好个人剂量监测仪的收发工作,做好各项监测资料的管理工作。四、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反射防护基本档案资料,并做好动态的记录。完成监督部门下达的各项资料登记、上报工作。五、经常向单位主管领导汇报放射防护工作情况,并提出工作建议。六、根据自治区放射防护监督机构的安排,加入全区放射防护网络,并积极参加活动。5.3.18医用X线及个人防护的防护要求一、X线机,应在防护检查合格后使用。二、机房围墙要用1或2毫米的铅板防护,高度不低于2米,机房门、窗要用同样处理,观疗窗铅玻璃要达到防护要求。三、小型X线机移动手闸线接长,并在手闸上装上曝光指示灯,使工作人员尽量远离射线。四、中、大机房控制台与X线球管要隔室安装。五、全科医技人员要学习和贯彻国家防护法。六、操机人员要掌握射线防护知识,并要经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七、X线检查,尽量采用高KV,低MA,加遮光筒和滤线器。八、近身操作要戴铅围裙、穿铅衣、戴铅帽。九、孕妇、婴幼而尽量少做X线检查。十、操机人员要定期佩带剂量测光器。5.3.1一、在无适当屏蔽防护的情况下,侯检者不得停留在X射线检查室。二、不允许妊娠妇女或18岁以下的人来扶持病人进入X线检查室。三、在X射线透视时,使用影像增强器,应避免延长透视时间,增加患者不必要的受照剂量。四、在进行X线摄影时,要选取适当的照射体位,对患者非受检的辐射敏感器官应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避开有用线束的直接照射。五、在进行X射线透视时,应使用高电压、低电流,厚过滤透视条件,使患者皮肤表面入射剂量率在5MGY/min-1以下。六、对青少年做X线检查时,应注意做好非投照部位的防护工作。七、育龄妇女受孕期间,特别是妊娠3-10周的妇女:非急救等特殊需要,不得进行各种X线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分离操作(教案)
- 稀土沸石抗菌吸附卫生尿裤(征求意见稿)
- 中小学冬至传统节日主题班会教案
- 上海市县(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期末考试((上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教案
- 卫生行业信息管理系统调查表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5届高三教学质量摸底检测生物试题(含答案)
- 职业学院海洋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医用眼罩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光学字符识别装置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DB11/T 147-2015-检查井盖结构、安全技术规范
- 室内移动脚手架施工方案及流程
-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回民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 校园文化知识讲座
- 开展法律宣传知识讲座
- 连锁经营与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书
- 傅青主女科之带下病
-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项复习:病句的辨识与修改
- 法院服务外包电子卷宗随案生成扫描服务方案
- 浙教版劳动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铁血将军、建军元勋-叶挺 (1)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