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地质复习要点_第1页
普通地质复习要点_第2页
普通地质复习要点_第3页
普通地质复习要点_第4页
普通地质复习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基本概念1.地质学:是关于地球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的知识体系。是研究地球及其演变的一门自然科学。2矿物:是指在地质作用下天然形成的结晶状纯净物(单质或化合物)。绝对的纯净物是不存在的,所以这里的纯净物是指物质化学成分相对单一的物质。三大岩:岩浆沿着地壳薄弱带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温度降低,最后冷凝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有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早已形成的沉积岩)风化剥蚀的产物经搬运、沉积和硬结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变质岩:是岩浆岩、沉积岩甚至变质岩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活动性流体的影响下发生变质形成的岩石。喷出作用: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凝成岩的过程称为岩浆喷出作用。侵入作用:岩浆在地壳内部活动、演化直至冷凝成岩的过程称为侵入作用。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剥蚀作用:是将分化产物从岩石上剥离下来,同时也对未风化的岩石进行破坏,不断改变着岩石的面貌,这种作用称为剥蚀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作用在地壳表层、主要由地球以外的能——太阳辐射能、日月引力能所引起的地质作用。内动力地址作用:地球的旋转能、重力能和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等引起整个地壳物质成分、地壳内部构造、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地质作用。土壤:是指覆盖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特征的,能够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物质层。地下水的有关作用:地下水的地质作用包括剥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剥蚀作用地下水的剥蚀作用是在地下进行的,所以又称为潜蚀作用。按作用的方式分为机械潜蚀作用与化学溶蚀作用机械潜蚀作用。地下水在流动过程中,对土、石的冲刷破坏作用化学溶蚀作用:地下水可溶解可溶性岩石所产生的破坏作用,又称喀斯特作用。搬运作用地下水将其剥蚀产物沿垂直或水平运动方向进行搬运。地下水主要进行化学搬运。沉积作用包括机械沉积作用和化学沉积作用,以化学沉积作用为主。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水雪融水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块的特殊洪流。海底扩张:由于地幔对流,玄武岩浆由洋中脊涌出、冷却,形成新的洋壳,推动早期形成的洋壳向两侧移动;同时老的洋壳在海沟处俯冲并返回软流圈的洋壳物质循环的过程。板块:地球岩石圈层被洋中脊、海沟、转换断层等构造活动带分割形成的不连续板状岩石圈块体。负荷地质作用:地表的各种土层、风化岩石碎屑、基岩及松散沉积物等由于自身的重量,并在各种外因所促成的条件下产生的运动过程。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厚约60~120公里,为地震高波速带。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的上部,由花岗质岩、玄武质岩和超基性岩组成。硅铝层和硅镁层:硅铝层即花岗岩层,地壳上部康拉德面以上的圈层。其化学组成与花岗岩相近,主要由铝硅酸盐类构成,故称硅铝层。硅镁层即玄武岩层,地壳下部康拉德面以下的圈层。其化学组成与玄武岩相近,也主要由铝硅酸盐类构成,而镁的含量与铝接近,明显高于花岗岩层,故称硅镁层。风化壳:由风化残余物质组成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或者说已风化了的地表岩石的表层部分,就称为风化壳或风化带。丰度:同位素在自然界中的丰度,又称天然存在比,指的是该同位素在这种元素的所有天然同位素中所占的比例。丰度的大小一般以百分数表示。人造同位素的丰度为零。克拉克值:每一种化学元素在地壳中所占的平均比值。熔浆:熔岩:是已经熔化的岩石,以高温液体呈现,常见于火山出口或地壳裂缝,一般温度介乎于摄氏700度至1200度之间,虽然熔岩的黏度是水的十万倍,但也能流到数里以外后才冷却成为火成岩。地层层序律:在层状岩层的正常序列中,先形成的岩层位于下面,后形成的岩层位于上面。这一原理称地层层序律,也称叠覆原理。化石层序律:相同岩层总是以同一叠覆顺序排列着,并且每个连续出露的岩层都含有其本身特有的化石,利用这些化石可以把不同时期的岩层区分开。通俗地讲,就是“含有相通化石的地层的时代相同,不同时代的地层所含的化石不同”新构造运动:所谓新构造运动主要是指喜马拉雅运动(特别是上新世到更新世喜马拉雅运动的第二幕)中的垂直升降。一般来说,新构造运动隆起区现在是山地或高原,沉降区是盆地或平原。地质学中一般把新近纪和第四纪(前23Ma—现代)时期内发生的构造运动称为新构造运动。古构造运动:轴面:是由一组相邻褶皱面的枢纽连成的面枢纽:,在褶皱的各个横剖面上,同一褶皱面的各最大弯曲点的联线叫做枢纽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河谷阶地:就是由于河床的下切作用而形成的阶地,大部分河流由于水流的冲刷作用,河床是不断下切的,就会形成在河床与河的两岸形成类似阶梯状的阶地。雪线:终年积雪区的下部界限。冰川:或称冰河是指大量冰块堆积形成如同河川般的地理景观。在终年冰封的高山或两极地区,多年的积雪经重力或冰河之间的压力,沿斜坡向下滑形成冰川。冰碛物及其特征:冰川堆积物叫冰碛物。其具有如下特征:(1)无分选性,大小岩块与沙砾混杂在一起:(2堆积物上下性质差不多,无明显层理:(3)岩块或砾石无定向排列现象:(4)碎屑多具棱角,磨圆较差:(5)冰碛石和冰飘砾表面上常可见到冰擦痕:(6)纯为机械堆积:(7)冰碛物内部保存的孢子花粉应是寒冷型的。冰期:地球表面覆盖有大规模冰川的地质时期。洋流:海洋中的水体研固定方向流动称为洋流。潮坪:一种沙质或泥质的几乎是水平的海岸沼泽化平坦地,这种平坦地随着潮水的升降而交替地被淹没或露出,亦称潮间带。波切台:由于海蚀崖及其下部新的海蚀崖的继续形成的这种反复作用,使海蚀崖不断向陆地方向节节后退,海岸带不断拓宽,结果海蚀崖底部至低潮浅之间形成一个向海洋方向微倾斜的平面。浊流:是一种富含悬浮固体颗粒高密度水流,其密度大于周围海水,在重力驱动下顺坡向下流动。泻湖:海岸带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波筑台:发育在滨海地区、通过海水对岸边的侵蚀、其崩塌的碎屑在水下堆积成的平台。简要总结1.风的地质作用:风的地质作用是一种纯机械性质的作用。风的地质作用包括风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1)风蚀作用:吹扬作用风本身的冲击力及上升流产生的上举力将地面碎屑吸扬到空中或剥离原地的作用。磨蚀作用风以挟带的砂砾为工具,运动中对地表面岩石的碰撞、磨擦旋磨作用。(2)搬运作用:悬运很细小的砂粒、尘土,在紊流上举力作用下,悬浮在空中随风向前漂移。跃运沙粒在风作用下沿地面呈跳跃式向前移动。风的跃运与流水中的跃运不同。(3)沉积作用:A.风速减缓——风在前进中如遇到碍障物(土丘、大石块、树井)。B.遇阻堆积——受阻后,使得一些风运物迎风坡、背风坡均有沉积。C.降尘——风运物中的悬运物,当遇到温冷所团时,或降雨进,粉尘与水滴结合在一起降到地面(一般<0.05mm)冰川的地质作用:冰川活动对地表岩石和地形的破坏和建造作用的总称。包括冰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冰川地质作用在极地、高纬度和高山寒冷地区占显著地位。冰蚀作用冰川活动破坏组成冰床的岩石和地形的作用,又称刨蚀作用。冰蚀包括掘蚀和磨蚀两种作用方式,而几乎没有溶蚀作用。冰床附近的冰体因受挤压,融点降低融化成水,渗入下伏冰床的裂隙或孔隙中,水体因压力降低而冻结。随冰体和融水的反复融化和冻结,它们的体积反复收缩和膨胀,致使组成冰床的基岩或土体发生崩解。崩解的碎屑(包括原来的碎屑)又会被再冻结,并入冰川中,并随冰川迁移。以后新鲜冰床继续重复遭受上述作用,不断加深拓宽,这种作用称为掘蚀。冰川在运动途中,因自身产生的强大挤压力,所挟带的岩屑对冰床进行研磨,使基岩床面和岩屑都遭受磨损,这种作用称为磨蚀。冰川搬运作用冰川在运动过程中把它携带的碎屑物转移到他处。冰川的搬运作用包括载运和推运两种方式。冰川运动时,冰川内部和表面的碎屑物都会随冰川迁移,犹如传送带传送物体,这种搬运方式叫载运。载运是冰川搬运作用的主要方式。推运是冰川前端以巨大的推力将冰川前端地面上岩屑向前推进,这种搬运方式只发生在冰川前端位置前进的条件下。由于冰川是固态物质,冰运物相对位置在搬运途中很少变化,因此冰川搬运作用不具按大小、比重的分选现象。冰川沉积作用包括融坠、推进和停积等3种方式。融坠是指由于冰川表层或边缘部分消融,从其中散落的碎屑物就地进行堆积的一种沉积方式。当冰川前端位置向前推移时,它会象推土机那样把铲刮的物质堆积起来,这种沉积方式称为推进。此外,若冰川在运动途中遇到障碍物,受挤压,融点降低而融化,散布其中的碎屑物就地堆积,这种沉积方式称为停积。海岸带的沉积作用:海岸带的沉积主要表现为海相沉积物中经常夹有陆相沉积物。其沉积作用具体有以下及方面:(1)海滩沉积作用:海滩沉积海滩是在海岸地带由碎屑沉积物堆积而成的平坦地形。在山区河流的入海口或基岩海岸附近,沉积物主要由砾石组成,这种海滩称为砾滩。砾石具有较高的磨圆度,扁圆形砾石常具定向性排列,砾石长轴基本与海岸平行,最大扁平面倾向海洋。主要由砂组成的海滩叫沙滩。在波浪的长期作用下,砂粒具有良好的分选性和磨圆度,成分单一,不稳定矿物少,以石英砂最为常见。沙滩表面具有不对称波痕,内部具有交错层理.(2)潮坪沉积在宽阔平缓的海岸地带,波浪波及不到只有高潮时海水才能到达,因而这里以潮汐作用为主,此地带称为潮坪。潮流动能小于波浪,仅能把细砂、粉砂和粘土搬运到潮坪上沉积。(3)沙坝及沙嘴沉积当海浪从沙质海底的浅水区向岸推进时,在水深约等于两个波高处,进浪与底流相遇。波浪的破碎使动能减小,所携带的泥沙便堆积下来,开始形成水下沙埂,沙埂进一步增高加宽,形成平行于海岸的长条形垅岗,称为沙坝。沙嘴也是由沙粒堆积而成的长条形垅岗,它一端与海岸相连,另一端伸入海中。它的形成过程与沿岸流有关。由于海岸曲折,每一股沿岸流并不随之曲折,当沿岸流推动砂粒前进时,因惯性使砂粒进入海湾区,然后减速发生沉积。另外,两股反向沿岸流相遇时,能量相互抵销,也能使砂粒沉积形成沙嘴。地球的基本圈层:地球圈层分为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两大部分。地球外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地球内圈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基本圈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此外在地球外圈和地球内圈之间还存在一个软流圈,它是地球外圈与地球内圈之间的一个过渡圈层,位于地面以下平均深度约150公里处。这样,整个地球总共包括八个圈层,其中岩石圈、软流圈和地球内圈一起构成了所谓的固体地球。地球各圈层在分布上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固体地球内部与表面之上的高空基本上是上下平行分布的,而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则是相互渗透甚至相互重叠的,其中生物圈表现最为显著,其次是水圈.。地壳的化学成分:已知元素中大约有92种存在于地壳之中。主量元素有时也称为常量元素,是指那些在岩石中(≠地壳中)含量大于1%(或0.1%)的元素,在地壳中大于1%的8种元素都是主量元素,除氧以外的7种元素在地壳中都以阳离子形式存在,它们与氧结合形成的氧化物(或氧的化合物),是构成三大类岩石的主体,因此又常被称为造岩元素。地壳中重量百分比最大的10个元素顺序是:O>Si>Al>Fe>Ca>Na>K>Mg>Ti>H,若按元素的原子克拉克值(原子个数),则原子个数最多的元素是:O>Si>H>Al>Na>Mg>Ca>Fe>K>Ti。Ti、H(P)在地壳中的重量百分比虽不足1%,但在各大类岩石中频繁出现,也常被称为造岩元素。矿物的鉴定方法:矿物鉴定常规方法采用各种类型的偏、反光显微镜,对岩石矿物的各种参数进行测定。深入研究采用如X衍射仪、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波谱-能谱仪、红外光谱仪等,对偏、反光显微镜各种有疑问的参数进行校正,岩石矿物鉴定人员应深入野外采集第一手资料,岩石矿物鉴定重于微观,但必须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室内与野外相结合。地质年代表: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物理或机械风化造成岩石分解。机械风化的主要过程为海蚀,海蚀把碎屑物及其它微粒的大小减少。生物死亡后,腐烂分解形成一种腐植质(胶状的物质),是一种有机酸,对岩石起腐蚀作用。地壳表层岩石经机械破碎,化学风化后形成的松散物,再经过生物的化学风化作用,增加了有机物质---腐殖质,这种具有腐殖质、矿物质、水和空气的松散物质叫做土壤。化学风化包含岩石成分的改变,常常引致其形态的崩溃。这种风化会在一段期间反复发生。岩浆的起源与演化:熔融与部分熔融。岩浆从源区分离之后,温度、压力等条件发生了改变,随即开始了岩浆演化历程,从原生岩浆演化出派生岩浆,生成了多种岩石。主要有:分异作用、岩浆混合作用、同化混染作用(1)、分异作用:原来成分均匀的岩浆,在没有外来物质加入的情况下,依靠岩浆自身的演化,最终形成不同组成的火成岩。(2)岩浆混合作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成分的岩浆以不同的比例混合,形成一系列过渡类型岩浆的作用。(3)同化混染作用:岩浆熔化或溶解围岩或捕虏的围岩碎块,将改变岩浆的成分,当熔化或溶解较彻底时,称同化作用;不彻底时可有未熔物质的残留,称为混染作用。岩浆演化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作用往往是多种作用的结合。比如,岩浆的同化混染作用和岩浆的分离结晶作用可能是同时发生的;分离结晶作用和更原始岩浆的再注入可能是同时发生的。变质作用的因素:所谓变质作用因素,主要指的是引起岩石发生变质作用的外部因素,即物理、化学方面的因素。具体说来,主要是温度、压力以及具化学活动性的流体。(1)在变质作用中,温度是一个主要的因素。大部分变质作用是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发生的。例如高岭石在热力作用下,形成红柱石和石英的矿物组合。温度升高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生成吸热的矿物组合;温度降低则引起放热反应,即温度的变化可决定变质作用的方向。(2)压力可分为均向压力(负荷压力)、流体压力和定向压力(应力)。(3)化学活动性的流体,通常指的是气态或者液态的水溶液,因为在水溶液中经常含有不同数量的CO2、硼酸、盐酸、氢氟酸和其他挥发份,这些物质大大增强了水溶液的化学活动性。当这些溶液在岩石孔隙和裂隙中(分别称为粒间溶液和裂隙溶液),由于压力差或溶液中活动组分的浓度差而引起流动时,便对周围岩石发生交代作用。也就是说可以产生组分的迁移(带入带出),形成与原岩性质迥然不同的变质岩石。此外渗透于矿物颗粒间的粒间溶液对矿物彼此间的反应还能起接触剂的作用,通过这种溶液作为媒介,促进组分的溶解和沉淀,从而促进矿物的重结晶作用。水和碳酸还直接参与组成含水和含碳酸的矿物。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影响水化(温度降低)和脱水作用(温度增高),碳酸盐化和去碳酸盐化作用的进行。再者,水溶液对岩石的重熔温度影响很大。具化学活动性的流体,在变质作用中是普遍而重要的,但在一般条件下,它不能作为变质作用中的一个独立的强度因素。只有在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才得以使原岩发生变质作用。在变质过程中,上述各种变质作用因素不是孤立的,通常都是同时存在,互相配合和互相制约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在一般情况下,温度常作为主导因素,配合着压力和溶液的活动。变质作用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还应指出,变质作用的发生和进行还与原岩的物质组分、结构、构造密切相关,例如石灰岩经变质后发生重结晶形成大理岩,而处于相同变质条件下的石英砂岩几乎可以没有什么变化。因而在研究变质岩的变质作用因素及其变质过程时,应结合地质情况和变化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岩溶作用发生的主要条件:一、岩石的可溶性:可溶性岩层是发生溶蚀作用的必要前提,一般质纯,层厚的石灰岩岩溶十分发育。岩石的可溶性是指构成岩石的所有矿物或部分矿物的可溶性。岩浆岩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难溶于水。变质岩除大理岩外,也难以被水溶解。这就决定了地表水、地下水在岩浆岩和绝大多数变质岩分布地区难以进行化学溶蚀作用。而化学沉积或生物沉积的碳酸盐类岩石,硫酸盐类岩石便成为溶蚀作用的主要对象。

二、岩石的透水性

水要在岩石中运动,就要受到岩石透水性的限制。可溶性岩石的透水性。主要取决于岩石的孔隙度和裂隙发育及连通情况。岩石中的孔隙及裂隙的存在,一方面可以为水流提供通路,另一方面也增大了岩石与水的接触面积,使溶蚀作用更快和更容易发生。

碳酸盐类岩石中有许多原生孔隙,如颗粒之间的孔隙,或生物骨架间、生物体腔间的孔隙,还有晶粒之间的孔隙。测量岩石的比重和容重,可以得到该岩石的孔隙度。石灰岩的孔隙度一般在0.2%~34%之间,变化非常大。碳酸盐岩的初始透水性取决于原生孔隙,但这些孔隙比较细小,连通性不好,所以对岩石透水性起的作用不如裂隙大。具溶蚀能力的水,首先沿裂隙进入岩石内部,在不断进行溶蚀循环的情况下,裂隙逐步扩大。裂隙越发育,水循环条件越好,溶蚀条件也越好。因而裂隙密集带和未胶结的断层破碎带都是岩溶发育的有利地段。

三、水的溶蚀力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碳酸盐的溶解是涉及气、液、固三相体系化学平衡的复杂过程仅以CaCO3为例来看,其溶解要受到水中CO2含量、温度、压力及水的pH值影响。

1.CO2气体对水溶蚀力的影响

水对碳酸盐岩的溶蚀力,主要取决于其所含的CO2。CaCO3在含有不同CO2水中的溶解度是极不相同。水中CO2含量越高,CaCO3的溶解度越大。

除了水中溶解CO2生成的碳酸,其它酸类同样解离H+而提高水中CaCO3的溶解度。天然条件下,对提高水的溶蚀能力有意义的是植物腐殖质产生的有机酸。

2.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温度和压力对碳酸盐类被水溶蚀的能力大小的影响主要是间接的,是通过对CO2在不同温度压力下溶解于水中特性的变化起作用。

3.pH值对水溶蚀性的影响

许多化合物的溶解度都与溶剂的pH值有关,既使一些非常难溶的物质,也会在pH值变动时改变其溶解特性。肉眼鉴定矿物的主要内容:就是用肉眼或借助放大镜、实体显微镜(双目显微镜)和一些简单工具(小刀、磁铁、条痕板等)观察矿物的外表特征,通过测定矿物的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硬度、密度、磁性、解理、结构和构造等特性来区分或确定矿物。论述转换断层与平移换断层及其区别:说转换断层就是在断层转换点转变为走向不同、力学性质也不同的“平移断层”.(1)平移断层沿整个断裂带的两侧长度都发生剪切错动,而转换断层的错动则局限于脊轴之间的bb′段,与脊轴相交处,即在b和b′点错动终止。(2)转换断层与平移断层的错动方向相反。转换断层为右旋错动,平移断层为左旋错动。威尔逊特别强调这一点,因为这正是转换断层与平移断层的根本区别所在。(3)平移断层随着断层运动时间的增长会使脊轴之间的错开距离(BB′)越来越大,而转换断层的bb′长度一般不会随时间增长而变长。地质作用:地质作用:凡是由自然动力所引起的地壳物质成分、内部结构以及外部形态发生变化和发展的过程称为地质作用。根据地质作用的能源不同,地质作用分为两大类: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内力地质作用:主要由地球旋转、重力、放射性元素蜕变及结晶相变、化学性质活泼的流体等在地球内部产生的动力,促使地壳或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及外部形态发生变化的过程。按作用的性质和方式,内力内力地质作用分为: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由地壳内运动引起地壳(或岩石圈)组成物质变形变位的机械运移过程称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它控制着地表海陆分布的轮廓和地形,是地壳发展演变的主导因素。地震是一种快速、短暂、突发的构造运动。是地壳运动或构造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岩浆在上升运移中与围岩相互作用,不断改变自身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最后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冷凝固结成岩浆岩。这种岩浆的形成、活动直至冷凝成岩的过程称为岩浆作用岩浆作用分为喷出作用和侵入作用。喷出作用:岩浆从地壳薄弱处溢出或喷出地表并冷凝成岩石的过程叫喷出作用(火山作用)有两种类型:1)裂隙式喷发岩浆沿地壳裂隙,较平静地一处地表,常为基性岩浆。2)中心式喷发岩浆沿近于圆筒形通道喷出地表,称为火山火山有火山通道、火山口、火山锥构成。又分为三种:(1)猛烈式喷发:常为酸性岩浆。其粘性大,气体不流畅,直到压力足够大时才爆炸式喷发。(2)宁静式喷发:常为基性岩浆。其粘性小,流动性大,气体流畅,阻力小。(3)中间式喷发:常为中性岩浆。其特点介于上述两者之间。2.侵入作用:岩浆沿着一定的通道上升运移,在地壳中于不同的深度适宜的物理化学条件下逐渐冷凝结晶,进而转化为固体状态的岩浆岩,这个活动过程就称为侵入作用。四、变质作用:地球上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随着地壳的不断演化,其所处的地质环境也在不断改变,为了适应新的地质环境和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它们的矿物成分、结构、构造都将发生一系列的改变。由地球内力作用促使岩石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发生变化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根据变质作用所处的地质环境以及引起变质作用的因素和变质作用进行的方式,变质作用可分为四种类型:(1)区域变质作用指在区域性大范围内,由温度、压力和化学活动性较强的流体共同参与和影响下,固体岩石所发生的一种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区域变质岩。2.动力变质作用:在地壳运动产生的构造应力(定向压力)作用下,使岩石发生变形、破碎和重结晶等系列变化。形成的岩石称为动力变质岩或构造岩。3.接触变质作用发生在岩浆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上。岩浆所带来的热量、化学活动性流体引起围岩发生重结晶、交代等系列变化。形成的岩石称为接触变质岩。4.交代变质作用指岩浆期后的气体和热液对已冷凝的岩浆岩体及其围岩发生不同程度的交代作用,使岩浆岩体和围岩的成分、结构和构造发生改变,称交代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称为交代变质岩。外力地质作用:以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日月引力能为能源,并通过大气、水、生物因素所引起的风、雨、冰雪、冰川、河流、海浪等营力产生各种地质作用,主要发生在地球表层。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等。构造运动的主要地质证据:所谓地质证据,就是通过沉积物或沉积岩的厚度、岩相变化、褶皱和断裂以及地层接触关系等来了解构造运动的状况。(一)岩相及厚度变化:岩相是指沉积岩生成时的自然环境、物质成分、结构构造以及所含生物的特征在岩石上的总体表现。比如说,地壳上升,沉积物的粒度变粗,厚度变小,甚至没有沉积物,而使地表遭受风化剥蚀(这是海退);如果地壳下降,沉积物的粒度变细,厚度加大(这是海进);如果地壳运动活动频繁,交替出现,自然沉积物的粗细就复杂多变。反之,如果地壳运动相对稳定,沉积物就趋于简单化。

总之,沉积岩的岩相变化,就意味着地壳运动的方向、速度变化;沉积岩的厚度变化却反映了升降运动的幅度(二)褶皱和断层:褶皱和断层是构造运动的直接表现。一般升降运动引起的褶皱,从形态上看常常是一些大型的宽缓的隆起和拗陷。产生的断层也主要是引张引起的正断层或高角度的逆断层。如汾渭地堑、莱茵地堑、东非裂谷和大洋中脊等。(三)地层的接触关系:地层的接触关系很重要,因为它是构造运动的集中表现。常见的地层的接触关系有整合、假整合和不整合三种形式.整合:指两套地层时代连续,岩层之间产状一致,互相平行,这说明它们在沉积时,其间没有发生间断现象。尽管有过升降运动的交替,但沉积物没有停止过。平行不整合又叫假整合:指两套地层重叠,产状基本一致,但时代不连续,其间缺失某些时代的沉积物(或地层).角度不整合:指两套地层的接触既不相互平行,地层时代又不连续,其间有地层缺失(沉积物发生过间断),这说明在第二套地层形成以前,曾发生过水平挤压运动和上升运动,使上下两套地层间成交角接触..板块的基本概念与划分:边界类型与相互运动:板块在软流圈之上运动,由地幔对流柱产生驱动力而运动。板块之间有三种相对运动方式:聚合、张裂与保守(错动)三种方式,所以板块之边界可分为张裂型板块边界、聚合型板块边界和错动型板块边界三种类型。聚合型板块边界是板块相互挤压的地区,在地貌上表现为海沟、火山岛弧、褶曲山脉等。张裂型板块边界是板块相互拉张的地区,在地貌上表现为裂谷、中洋脊等。错动型板块边界(保守性板块边界)是两个板块互相摩擦的地区,转形断层发育,其运动方式类似地表的走向滑移断层,因面积无改变而称之为保守性。褶皱和断裂的分类:一般依据褶皱的位态或其在空间的产状和褶皱的形态进行几何分类。1、位态分类或产状分类根据单个褶皱的枢纽及轴面的产状分为:①直立水平褶皱,轴面近于直立(倾角80°~90°),枢纽近于水平(0°~10°);②直立倾伏褶皱,轴面近于直立,枢纽倾伏角10°~70°;③倾竖褶皱,轴面和枢纽均近于直立;④斜歪水平褶皱,轴面倾斜(倾角20°~80°),枢纽近水平;⑤斜歪倾伏褶皱,轴面倾斜,枢纽倾伏;⑥平卧褶皱,轴面和枢纽均近于水平;⑦斜卧褶皱,轴面和枢纽的倾向和倾角基本一致,轴面倾角20°~80°。2、形态分类以在与褶皱轴相垂直的正交剖面上的形态进行划分分为3个类型:1型,等斜线在背形中成正扇形向内弧收敛,即内弧的曲率比外弧的大。根据其收敛的程度和层的厚度变化可进一步分为3个亚类:IA型褶皱的等斜线强烈收敛,褶皱层的厚度在转折端比翼部的薄,也称顶薄褶皱;IH型是理想的平行褶皱,等斜线垂直层面,上下层面互相平行,褶皱层厚度在各处相等,也称等厚褶皱;IC型褶皱的等斜线略微收敛,层的厚度在转折端比翼部的略厚。2型,等斜线互相平行,层的厚度在转折端明显大于翼部,但在平行轴面方向上测量的视厚度则各处相等。这类褶皱各层的曲率相同,各层形态相似,故称相似褶皱。3型,等斜线在背形中呈反扇形向外弧收敛,层的厚度在转折端明显大于翼部,也称顶厚褶皱。3、根据组成褶皱的各褶皱面之间的几何关系分类①协调褶皱,各褶皱面的弯曲形态一致或作有规律的变化,如平行褶皱和相似褶皱;②不协调褶皱,各褶皱面的弯曲形态彼此有明显的不同,层的厚度变化很不规则。在同一次构造变形中形成的有成因联系的一系列背斜和向斜组成有规律的几何型式。褶皱的组合型式是区域构造应力场、变形时的温压条件和组成褶皱岩层性质的综合反映。代表性的组合型式有3种:阿尔卑斯式褶皱,又称全形褶皱。由一系列线状褶皱组成褶皱带,所有褶皱的走向与褶皱带走向基本一致,背斜向斜连续波状的同等发育,不同级别的褶皱组合成巨大的复背斜和复向斜。侏罗山式褶皱,又称过渡型褶皱。断裂构造包括两类:按断裂两侧的岩是否发生明显的滑动,可分为节理、断层。节理是指岩石破裂后无显著位移的断裂构造;断层是指岩层或岩体沿断裂面发生较大位移的断裂构造。断层的要素有:断层面、断层线、断盘和断距等。按断层两盘相对移动的关系,断层类型可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平推断层、枢纽断层等。河流的地质作用:河流凭流水的机械冲击力、化学溶解力以及携带的碎屑物质对河谷的组成岩石和地形的破坏和建造作用的总称。河流的地质作用过程包括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三者前后衔接,互相联系。河流地质作用以机械作用为主,伴有化学作用。河流在大陆上分布极广,是塑造大陆形态和建造大陆沉积物的重要营力。河流的侵蚀作用河水破坏组成河床的岩石、松散沉积物的作用。河水破坏河床有3种方式:水力冲击(蚀);磨蚀(流水挟带的沙、砾对河床的磨损);溶蚀(流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解作用)。根据河水对河床的破坏方向,侵蚀作用可分为下蚀作用和侧蚀作用。河流的搬运作用河流将碎屑物质、化学溶液运往下游方向的作用。河流的搬运物质大部分来自片流、地下水、斜坡重力作用带入河中的机械碎屑或化学溶液,小部分是河流侵蚀河床的产物。河流的搬运方式包括机械搬运和化学搬运(溶运)。河流的沉积作用河流搬运物质的沉降和堆积作用。河流只发生碎屑物质的机械沉积作用,几乎不发生溶解物质沉淀和胶体物质凝聚的化学沉积作用,这是由于河水中溶运物质远不饱和,也缺乏适合于化学沉积的稳定环境。湖泊的地质作用:湖泊也是陆地上最常见的水体之一,由于湖水的流动性不强,加之地形封闭,所以,湖泊的沉积作用表现得最为明显。湖泊的沉积物有来自于河流的固体碎屑和可溶性矿物质,也有湖中生物死亡后的有机物质。干旱气候区的湖泊很多是无出口的不泄水湖,周围地区的可溶性矿物盐类通过地表径流不断汇聚于湖中,强烈的蒸发作用使湖水含盐度不断升高。当湖水浓缩至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时,矿物盐类便陆续沉淀析出,形成盐湖。区分主要矿物如长石和石英:区域地质调查的过程与内容:区域地质调查:对选定地区的地质矿产情况进行的综合性调查研究工作。其主要任务是运用地质学、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方法,阐明各类地质体(如地层、岩体)的产状、分布、组分、时代、演化及相互间的关系,查明矿产资源的种类和分布。区域地质调查通常是按统一的地形图国际分幅来进行的,也可根据需要在指定的区域进行。区域地质调查最基本最主要的工作方法是野外实地勘查和观测研究,并将所获得的地质信息填绘在地理底图上(见地质填图),并按一定格式记录下来(见地质编录)火山作用:火山作用是火山活动及其对自然界产生的影响的总称。包括在地面的影响和对地下的影响,例如:引起地震,改变地球面貌,形成熔岩高原、火山锥、火山地堑、火山构造凹地等地表形态;喷出碳酸气、火山灰和其他气体,改变大气成分及影响大气活动;分离出火山水,增加地球水圈质量;以及使地下水温度升高,造成温泉、矿泉、间歇喷泉;促进地球内部元素迁移,形成矿床等等。这些作用有的在火山喷发时表现出来,有的则在喷发前后长时期产生影响。火山喷发物的类型和特点:火山喷发按岩浆的通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裂隙式喷发,又称冰岛型火山喷发。喷发时岩浆沿地壳中的断裂带溢出地表。喷发温和宁静。喷出的岩浆为粘性小的基性玄武岩浆,碎屑和气体较少。基性熔岩溢出后形成广而薄的熔岩被或玄武岩高原。熔岩锥沿断裂带呈线状排列。另一类是中心式喷发。喷发时岩浆沿火山喉管喷出地面。根据喷出物的性质和喷发的强烈程度又分为多种:①夏威夷型喷发。没有强烈爆发,岩浆为基性熔岩,气体和火山灰很少。火山锥为盾形,顶部碗状火山口中有灼热熔岩湖和熔岩喷泉。②斯特朗博型喷发。具有中等程度爆炸,岩浆为中-基性熔岩,喷出物主要是火山弹、火山碴和老岩石碎屑,气体较多,火山锥为碎屑锥或层状锥。③培雷型喷发。具有强烈喷发爆炸,岩浆为粘稠的中、酸性,多气体。喷发时形成迅猛的火山灰流。火山锥为坡度较大的碎屑锥,顶部为岩穹,经风化火山颈突出地面。④乌尔坎诺型喷发。属强烈喷发的一种,粘性带有棱角的大块熔岩伴随大量火山灰抛出地面,形成烟柱,熔岩流少或没有,火山锥为碎屑锥或层状锥。⑤普里尼型喷发。爆炸特别强烈。这是由于熔岩在火山通道中冲破粘稠的岩浆“塞子”造成的。喷发时产生高耸入云的发光火山云和火山灰流。火山锥顶呈被炸坏的火山口。⑥超乌尔坎诺型喷发。喷出物主要是岩石碎屑和火山灰、气体,无岩浆,喷出物量不多,火山口低平;蒸气喷发型是连续的或周期性地喷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