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二十二单元 法律与教化 课件_第1页
高中历史第二十二单元 法律与教化 课件_第2页
高中历史第二十二单元 法律与教化 课件_第3页
高中历史第二十二单元 法律与教化 课件_第4页
高中历史第二十二单元 法律与教化 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十二单元法律与教化一图·定时空一表·明攻略课题备考攻略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复习时把握一个“主题”,两大“核心”和三个“阶段”(1)一个“主题”:中国古代法治与教化的发展及其两者关系的演变(2)两大“核心”:政治事功(法治)与伦理劝导(教化)(3)三个“阶段”:①先秦时期:儒法之争;②秦汉至隋唐:以礼入法;③宋元至明清:礼法融合课题备考攻略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复习时把握一个“渊源”,两大“法系”和三大“特征”(1)一个“渊源”:古罗马法律及其实践成为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2)两大“法系”:①“法官制定的法律”的英美法系;②以成文法为渊源的大陆法系(3)三大“特征”:①国家层面:权力制衡、三权分立;②个人层面:强调保护个人权利;③实践层面:坚持程序公正、无罪推定课题备考攻略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复习时把握一个“核心”,两大“主题”和三个“时期”(1)一个“核心”: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革命(2)两大“主题”: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三个“时期”:①改革开放前:法治建设曲折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谱写新篇;②改革开放后:法治建设进入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大大加强;③中共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弘扬传播必备知识·拓展融合一、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1.先秦时期:(1)法治思想。(2)德治与法治之争。儒家法家人物孔子和孟子商鞅和韩非核心主张①人性___,主张德治②为政以德,施仁政于民③通过_________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①人性___,主张法治②君主不谈礼义,要以___________驾驭臣下,赏罚分明③“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善道德礼义恶法、术、势儒家法家评价①德治思想具有积极意义②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无助于国君们实现_________①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各国_________的愿望②指引秦国富国强兵,最终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强国抱负君主专制2.秦汉至隋唐时期:时期特点表现秦汉律令合一(1)秦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2)汉朝制成《九章律》(3)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魏晋律令儒家化(1)原因: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魏明帝设_______,专用儒家思想解释律令(2)表现:以亲属之间的_________为量刑原则(3)目的: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律博士尊卑亲疏时期特点表现隋唐礼法结合(1)撰成《_________》,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2)对“孝”特别重视,强化基层教化(3)提倡礼治,颁行《___________》唐律疏议大唐开元礼3.宋元至明清时期:(1)法律的制定。时期概况宋朝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以唐律为制定蓝本,如《_______》元朝对唐宋法律整体上弃而不用,但在_________中广泛援引唐律明朝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在司法实践中重视“例”,数次重修《_________》;开创了_________的体例清朝沿袭《大明律》,重视例,制定了《_________》天圣令司法实践问刑条例律例合编大清律例(2)基层教化。宋朝北宋_______创造了乡约,其撰写了《吕氏乡约》明朝①明后期,乡约改讲明太祖_______的“六谕”②六谕主劝谕,有禁约成分,使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③明朝儒学士人常引用《大明律》解释六谕清朝乡约基本延续明朝模式,内容变成了康熙帝的“圣谕十六条”和雍正帝的《_________》,也常引用《大清律例》吕大钧朱元璋圣谕广训【素养点拨】1.从时空观念的角度概括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发展变化和中国古代社会治理思想的演变历程,体会中国古代法律和社会治理思想发展的阶段特征。2.运用相关史料,论证中国古代法律中礼法结合、以礼入法、以礼教化的特点。认识其目的是维护中央集权、小农经济、儒家伦理道德,起到了稳定社会、道德自律的积极作用。3.理解中国古代法律与教化重视人本,重视血缘亲情,重视家国一体的情怀,其既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之一,也是中国古代国家治理方式,是同一时期优于西方国家之处。二、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1.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1)渊源:罗马法的发展。共和国时期公元前450年左右,《___________》颁布帝国时期法律制度更加完善,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编纂《_____________》中古时期①“日耳曼法”形成,成为_________审判的依据;②教会根据基督教神学,制定和颁布了教会法;③11世纪后,欧洲国家出现了研究和宣传罗马法的运动,促进了罗马法的传播十二铜表法罗马民法大全庄园法庭(2)发展。①英美法系:②大陆法系:背景13世纪以后,法国王权加强,统一法律的步伐加快,法律体系日益成熟过程a.1789年大革命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b._____年,拿破仑颁布了《法国民法典》c.《法国民法典》与此后制定的四部法典统称为“拿破仑法典”影响拿破仑法典与此前颁布的法律,构成了法国的成文法体系,最终确立了法国的资产阶级法律制度。后来,逐渐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或“民法系”1804方面特征表现国家权力结构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法律由_____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_____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法律内容注重保护个人权利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2.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1)基本特征。议会法院方面特征表现司法实践坚持_________和无罪推定建立了_____制度和陪审团制度从民众中产生陪审团,参与案件审理和判决,使民众能够直接参与法律事务无罪推定原则指的是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被视为无罪程序公正律师(2)局限。①确认了私有财产制度,每个人财产的多少决定着法律地位的高低。②对个人权利的认定也有逐渐改进的过程。直到20世纪,黑人、原住民和妇女还在为享有完全的公民权积极斗争。3.宗教伦理与教化:(1)基督教的影响。文化上搜集和抄录经典,保存了古典文化,宣讲了基督教教义教育上①开办学校,有宗教学校和_____学校②主要讲授宗教内容,学习内容以宗教为目的③教授算术、几何、天文、音乐、文法、修辞和_____日常生活介入人们的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几乎所有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社会伦理道德告诫人们必须孝敬父母,不许偷盗、奸淫、杀人、贪恋别人财物等,要求人们_________世俗逻辑逆来顺受(2)宗教改革后的新教。主张①反对教皇权威,主张信徒自己阅读《圣经》②提倡节俭和_________的态度③鼓励人们发财致富影响①仍坚持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束缚人们的行为,麻醉人们的思想②排斥其他教派,引起多次宗教冲突,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积极入世【素养点拨】1.从时空观念的角度把握近代西方法律制度和教化所处的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2.通过概述英国法律体系完善过程和法国“民法系”的形成过程,认识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共同特点,明确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法官地位的不同。3.运用唯物史观及有关理论,说明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局限性,辩证地评价法律制度和宗教教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三、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1.新中国的法治建设:时间成就20世纪50年代(1)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等法律、法令(2)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初步奠定了中国_________的基础“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法治建设时间成就改革开放后至80年代(1)_____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等一批基本法律,中国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90年代(1)为满足全面推进社会主义_________建设的要求,___________第一次完整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1999年,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2000年以来(1)_____年,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2)到2010年,我国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1982市场经济中共十五大2004时间成就中共十八大以来(1)切实贯彻落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方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2)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3)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时间概况改革开放前(1)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2)全社会形成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_________,关心集体、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_________,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新型人际关系80年代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90年代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_________活动,促进了社会风气的好转政治氛围行动准则文明行业时间概况_____年中共中央颁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_________工作的若干意见》,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础工程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_________的高度规划思想道德建设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_____________的战略任务中共十八大形成社会主义___________,成为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_________1994学校德育以德治国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价值追求【素养点拨】1.从时空观念的角度概述新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认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阶段特征。2.新时期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和国家长治久安,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3.从家国情怀的角度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崇尚法治的精神和民主法治意识。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探究点一中国古代法治的发展演变

【情境素材】1.德治与法治之争史料一周代的礼乐主要流行于士及士以上的贵族阶层中,“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其主要功能是明确贵族间的尊卑关系,规范贵族的行为①,对于下层人民来说,礼乐是不适用的。……维系宗族政治的礼乐制度②,在战国时代已丧失殆尽。经过变法运动,法律制度普遍建立起来,法律取代了礼乐③,成为维护新的政治秩序的主要工具。——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思维交互】:(1)据史料一,概括周代传统礼乐的主要作用,并指出法家对待传统礼乐的态度。◆【微点拨】提示:作用:明确贵族尊卑,规范贵族行为;与分封制和宗法制相配合,维系宗族政治秩序。态度:用法律取代礼乐。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正确解释历史现象关键信息由画线信息①②,可以得出传统礼乐的作用由画线信息③,可以得出经过变法后,法律取代了礼乐史料二韩非主张在法面前,不存在贵族和平民之分①,除了君主外,所有臣民一旦触犯法律都必须受到惩处。这是对西周以来“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等级制度的彻底否定。韩非说:“圣王之立法也,其赏足以劝善,其威足以胜暴,其备足以必完法。”他认为立法、执法的主体是“圣王”,法律是君主利益和意志的体现②。【思维交互】:(2)据史料二概括韩非法治思想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出现的历史背景。◆【微点拨】提示:观点:以法治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维护专制统治;法由君主制定;君主拥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历史背景:生产力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崛起;诸侯争霸;宗法分封制瓦解,礼崩乐坏。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关键信息由画线信息①②,可以得出其观点历史背景结合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分析2.中华法系的形成发展史料一中华法系的法律原理结构图【思维交互】:(1)根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法系的特点。◆【微点拨】提示:以德为主,以刑为辅;儒、法、道三家思想的融合;重视自然;具有习惯法的痕迹。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关键能力调动与运用知识——说明历史现象关键信息由图片信息:“德礼”“刑罚”“春”“秋”“阴”“阳”及图片中的层级结构,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总结即可史料二中华法系被公认是世界五大法系之一,独树一帜,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陈顾远先生在《从中国法制史上看中国文化的四大精神》一文中,将中华法系的特质和基本精神概括为:“天下为公的人文主义”“互负义务的伦理基础”“亲亲仁民的家庭观念”“扶弱抑强的民本思想”①。中华法系的这些特点取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②。【思维交互】:(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中华法系“独特性”的主要原因。试说明研究古代法律有何现实意义。◆【微点拨】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关键能力解读有效历史信息、正确解释历史事物关键信息由画线信息②,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主流思想的发展演变等方面概括原因即可由画线信息①,从现代社会的法制建设、社会的和谐发展、国家形象、社会伦理等方面概括意义即可提示:原因: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经济上,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王朝统治的经济基础;文化上,儒家思想在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中居核心地位。现实意义:借鉴古代法律的成果,完善法制建设;以民为本的思想,利于民众社会关系的协调、和谐;礼法结合,有助于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礼仪的文明国家;家国相通,伦理与政治的结合,维护中国社会的稳定。【史论阐释】一、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1.刑为主,诸法合一:中国封建时代颁行的法典,基本上都是刑法典,但它包含了有关民法、诉讼法以及行政法等各个方面的法律内容,形成了民刑不分、诸法合体的结构,且始终以刑法为主,并以统一的刑法手段调整各种法律关系。2.德主刑辅,以礼入刑:多种思想的发展对我国古代法律的影响非常深刻,而其中最重要的沉淀物便是“德主刑辅、以礼入刑”的理论和实践。3.法有等级,法外特权:封建帝王首先享受法外特权,其次是统治集团的成员,在不危害皇权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享受法外特权。4.以法治吏,维护统治:封建专制制度下,中国古代社会所说的人治其实就是官治。为了发挥官治的作用,那就需要治官,控制官吏的权力,防止权力滥用。二、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1.过程:(1)两汉时期,这是儒家思想法律化的开始阶段。春秋决狱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开端。(2)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深入阶段。这一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渗透到立法领域,律文与原法律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向纵深迈出了具有实质意义的一步。(3)隋唐时期,这是中国法律儒家化的最后完成阶段。《唐律疏议》使儒家思想和封建法律融为一体,从而也形成了儒法合流的法律体系。2.影响:(1)确立儒家法律指导思想的地位,强调德治。(2)确立了法律的一些基本原则,一些儒家思想的精义注入法律中升华为封建法律的基本原则。(3)儒家基本政治思想融入法律之中,逐渐形成一系列符合儒家思想的具体法律观点。(4)中国法律的儒家化促进了司法队伍的儒家化。【名家评史】材料从《法经》到《大清律》,中国封建法典具有明晰的因革关系,长期以来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素有中华法系之称。中国古代“法自君出”,君主始终掌握国家的最高立法权,一切法典、法规皆以君主名义颁行,皇帝的诏书往往成为法律。中国古代法律,强调遵行礼教,强调纲纪伦常,礼的许多内容被直接写进法律。同样的行为不一定同罪,同样的罪名不一定同样处刑,行为人的等级身份和血缘关系成为定罪量刑的必要前提。——叶孝信《中国法制史》解读:

从材料信息“自成体系,独具特色”可知中国古代的法律自成体系,特色鲜明;“法自君出”反映了皇帝掌握立法权;“强调遵行礼教”反映了以礼入法、以礼入刑、礼法并行。探究点二近代西方的法律制度与伦理教化【情境素材】1.近代西方法律的特点史料一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①。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构成了“英美法系”。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了《法国民法典》。《法国民法典》继承了罗马法传统,很快推广到欧洲各地,形成了“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有以下共性②:法律由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议会制定,行政机构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行政权,法院根据法律独立掌握司法权,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③。——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卷》【思维交互】:(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近代法律体系与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微点拨】提示:不同:欧洲法律体系特别强调法律至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法律体系,司法实践中坚持程序公正等;中国古代法律则强调法律为君主统治服务,人治色彩强烈,突出教化作用。原因: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较快、程度较高,欧洲君主专制统治相对薄弱;中国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关键能力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关键信息由画线信息①②③,可以得出近代西方法律的特点原因可以从政治、经济等角度概括史料二陪审制度是国家机关吸收普通公民参加审判民事、刑事案件的制度,在世界各国的司法实践中被广泛应用。根据其形式的不同,分为陪审制和参审制两种。以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法系,主要采用“陪审制”。在这种制度下,陪审团负责认定事实,法官负责适用法律①;以法国为代表的大陆法系采取“参审制”,法官与陪审员之间没有明确的职能分工,他们共同组成合议庭,共同评议案件,投票裁决②。【思维交互】:(2)近代西方建立陪审团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积极性?◆【微点拨】提示:目的:保证司法实践过程的每个程序的公开公正,使民众能够直接参与法律事务。积极性:有利于保障司法民主、司法公正和司法独立,防止权力的滥用和司法的腐败,促进整个社会法律意识的提高。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历史问题关键信息由画线信息①②,可以得出陪审制度的目的在于坚持司法程序的公开积极性可从保障司法独立、提高法律意识等方面进行概括2.宗教改革后的伦理教化史料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它强调,要想成为上帝的选民,除了靠上帝预先安排之外,还必须在自己的事业上有所作为。新教伦理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①,而且把劳动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一个人是虔诚的信徒,首要条件就是他必须做好自己的世俗工作——劳动,只有努力完成好自己的工作,才可以更好地荣耀上帝②。即使是经济上富有的人也不能逃避劳动。新教禁欲主义的节俭必然要导致资本的积累③,强加在财富消费上的种种限制,使资本用于生产性投资成为可能,从而也就自然而然地增加了财富。

——摘编自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思维交互】:新教伦理财富观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种财富观念对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微点拨】提示:内容:新教伦理鼓励劳动致富、禁欲节俭,劳动的目的是荣耀上帝。影响:新教财富观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提供理论依据;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正确解释和认识历史现象关键信息由画线信息①②,可以得出新教财富观的内容由画线信息③,可以得出新教财富观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史论阐释】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主要区别1.法律渊源不同。大陆法系是成文法系,其法律以成文法即制定法的方式存在。英美法系的法律渊源既包括各种制定法,也包括判例。2.诉讼程序不同。大陆法系的诉讼程序以法官为重心,具有纠问程序的特点。英美法系的诉讼程序以原告、被告及其辩护人和代理人为重心,具有抗辩式的特点,同时还存在陪审团制度。3.法律适用不同。大陆法系习惯用演绎形式,英美法系习惯用归纳的形式。4.法律分类不同。大陆法系分为公法和私法,英美法系分为普通法、平衡法。公法指宪法、行政法、刑法以及诉讼法;私法主要是指民法和商法,英美法系的基本结构是在普通法和平衡法的分类基础上建立的。5.法律编纂不同。大陆法系倾向法典形式,英美法系倾向单行法。当代英美法系虽然学习借鉴了大陆法系制定法传统,但也大都是对其判例的汇集和修订。精准预测·命题前瞻1.先秦时期,儒家在治国方略上经历了孔子的“以德治国”、孟子的“仁政”和荀子的“君主的‘德’最重要”等主张。这反映了此时儒家 (

)A.反对法家的法治主张B.追求理想的人治政治C.缺乏治国的明确标准D.渴望人伦秩序的规范【解析】选B。材料中三位儒家代表人物都主张德治,但没有明确反对法治,故A错误;他们都将德治作为理想的人治政治,故B正确;德治就是他们治国的明确标准,故C错误;材料论述的是儒家的治国方略,与人伦秩序的规范无关,故D错误。【拔高训练】出土文献秦简《法律答问》有如下法条解释:“(父)擅杀子,黥为城旦舂。”“殴大父母(祖父母),黥为城旦舂。”(城旦舂:一种强制服役的徒刑,男犯筑城,女犯舂米。)这突出说明秦律 (

)A.厉行轻罪重罚B.保留原始习俗C.条文细密完备 D.维护伦理秩序【解析】选D。材料“(父)擅杀子,黥为城旦舂”“殴大父母(祖父母),黥为城旦舂”说明秦统治者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