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诸庄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诸庄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诸庄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诸庄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诸庄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河北省邯郸市诸庄中学高三历史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科举后备队伍的积累使不少生员对科举感到绝望,以至明中期以后发生了科举以来首次颇具规模的“反科举”运动。大批的生员、监生纷纷“弃举业”、“裂秀才冠”,往往自称“山人”,以自身学识与才华充当各衙门官员幕僚从而参与政治。这反映了当时A.知识分子对八股文的痛恨B.科举制已失去选拔公正性C.在野派幕后操纵国家政权D.明代政治体制已相当僵化参考答案:D不少生员对科举感到绝望,甚至爆发“反科举”运动,表明科举制发展到明朝已经阻碍了政治发展进程,因此材料信息反映了明代政治体制已相当僵化,故答案为D项。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反科举,不是针对八股文,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科举制的公平性问题,排除B项;生员、监生充当各衙门官员幕僚从而参与政治,并非操纵国家政权,排除C项。2.如图生平年表的主人是()A.胡适 B.奕? C.严复 D.容闳参考答案:考点:洋务运动.分析:本题生平年表为切入点考查洋务运动.考查容闳的生平和经历.考查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事迹的识记能力和对容闳生平和事迹的了解.答案:依据题干生平年表的内容,结合所学可知,此人是容闳.容闳于道光三十年毕业后考入耶鲁学院,为首名于耶鲁学院就读之中国人.同治二年,到安庆谒见曾国藩.同治三年冬,受曾国藩委派,为筹建江南制造局赴美采购机器,次年回国.所购100多种机器,成为第一个洋务企业﹣﹣江南制造总局的主要设备.故D项正确.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他的生平与经历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奕?是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人物,是满族贵族,其生平与经历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严复是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生平与经历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故选D.3.《后汉书·左雄传》记载:“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皆先诣公府,诸生试家法(经术),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以美风俗。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据材料可知,左雄建议东汉察举制要

①改变单凭“德”选拔人才的标准②规定察举年龄必须在四十岁以上③辅以考试来甄别察举对象的能力④结合科举制度多种途径选拔人才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参考答案:A考查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从材料“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可知,只要有才,可不比拘于年龄限制,故①③符合题意,②不合题意;科举制是隋唐以后实行的选官制度,故④错误。所以应选A。4.战国时期各国新兴地主阶级开展变法运动的理论依据是(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C.墨家学说

D.法家学说参考答案:D5.1894年7月11日《申报》发表《战必胜说》一文,从中国传统的战胜之道——天时、地利、人和来进行分析,认为日本东京地震是天心示警,此失天时;海口众多,处处可攻,此失地利;党派林立,人各一心,又失人和。而中国自仿行西法以来,“凡事皆一洗因循之习”,军队历练,民众同仇,所以对日本“尚何有惧哉”。这表明战前A.中国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B.国人对国情分析比较透彻C.日本丧失天时、地利、人和D.国人的心态盲目自信参考答案:D6.1950年1月18日新华社评论指出:“北京市军管会要收回的不是任何领事馆的‘办公地点和产业’,而是某些外国根据不平等条约而占据的中国地产。”该评论

A.反映了中苏结盟之后加快清除资本主义势力

B.说明近代以来民族革命尚未胜利C.体现了“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

D.表明抗美援朝战争迫在眉睫参考答案:C7.南非钻石大王塞西尔·罗得斯(英)十分坦率的说:“我坚持认为,我们是世界上第一流的种族;在这世界上,我们居住的地方愈多,对人类就愈有利。如果有上帝的话,我想,它希望我做的是,在非洲英国人的地图上,尽可能多地绘上红色。”,罗德斯的本质目的是A.鼓吹种族优越论

B.鼓吹帝国主义侵略扩张

C.强制推行英国的工业化模式

D.强化冷战对抗参考答案:B8.1998年5月3日,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1999年1月1日,欧元成为货币,各金融市场以欧元结算,……2000年7月1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成为统一的欧洲货币。”这表明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得到进一步加强②有利于欧盟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④西欧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④参考答案:C9.某一时期,非洲、美洲、亚洲和澳大利亚提供自然资源和农产品,英国、欧洲和美国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带动了海上运输和陆地运输的发展。人类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而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这一时期是A.新航路开辟时期B.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C.早期殖民扩张时期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参考答案:D【详解】根据“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结合所学可知,欧洲、北美洲和日本都积极开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劳动分工,故D正确;西班牙、葡萄牙开辟了新航路,不能产生“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的效果,排除A;材料反映这一时期促进了国际分工和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后,故排除B;早期殖民扩张时期不可能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排除C。10.日本学者服部龙二在《日中邦交正常化》中说:“短时间、一口气达成的谈判以及妥协,不免产生了诸多的负面遗产。”他认为中日邦交正常化(

)A.两国尚有许多矛盾和分歧

B.有利于中日两国经济合作

C.应该通过谈判尽快实现

D.反对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参考答案:A11.《近代中国对民主的追求》中讲到,“1912年建立的中华民国是一次搬用西方共和制度的勇敢的实验,它埋葬了君主制度,普及了民主观念。”对材料中中华民国的建立是“一次搬用西方共和制度的勇敢的实验”理解不正确的是A.制定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B.仿效了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和总统制C.实行责任内阁制,限制总统权力D.总统掌行政,参议院立法,司法独立参考答案: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民国参照了西方的三权分立、民主共和、责任内阁制等,制定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国民国临时约法》,故ACD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中华民国仿效了三权分立,实行了五权分立制度,实行的是责任内阁制,不是总统制,故B项错误,但是符合题意。所以本题答案为B项。12.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党惨败,工党获胜组阁。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最后胜利

B.工党提出了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

C.人们担心丘吉尔强烈反苏导致战争再起

D.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引起选民不满参考答案:B13.“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同属一个学派的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B.“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C.“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D.“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参考答案:A

14.“它在注重重新审视、发现和弘扬古典文学艺术的同时,还以批判、求实的精神,勇敢地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材料中的“它”A.萌发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B.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C.摧毁了罗马教会神权统治D.设计出资本主义社会蓝图参考答案:B【详解】据材料“它在注重重新审视、发现和弘扬古典文学艺术的同时,还以批判、求实的精神,勇敢地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可知,弘扬古典文学艺术,勇敢地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时期宣传人文主义,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B正确;萌发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是智者运动,A错误;摧毁了罗马教会神权统治是启蒙运动,C错误;设计出资本主义社会蓝图是启蒙运动思想家,故D错误。15.学者文德尔班在《哲学史教程》中描述:“在古希腊民主政治确立以前,古希腊人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既定的,神授的,也是最好的,以服从法律为最高职责。他们只知道服从命令,而不问命令从何而来,命令是否正当。在智者学派以前,无一人曾想到过检验一下法律,问一问法律自称的合法权力究竟基于什么。”这说明智者学派所起到的社会作用是A.推动雅典城邦民主制度的发展

B.推动了古希腊人的怀疑精神C.使雅典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D.推动了个人私欲的膨胀参考答案:B16.公元1175年,朱熹与陆九渊在江西信州鹅湖寺进行著名的哲学辩论会——鹅湖之会。黄宗羲曾对此评价:“先生之学,以尊德性为宗。夫苟本体不明,而徒致功于外索,是无源之水也。同时紫阳之学,则以道问学为主。”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①“先生”是陆九渊,“紫阳”是朱熹

②两人对伦理道德持相反的态度③“先生”是朱熹,“紫阳”是陆九渊

④两人探寻世界本源的方法不同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参考答案:C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根据材料“而徒致功于外索,是无源之水也”其主张反省内心,故“先生”应是陆九渊,而“紫阳”应是朱熹;王阳明主张反省内心,朱熹主张格物致知,两人探寻世界本源的方法不同;两人都重视伦理道德,故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17.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中说:“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也;两不平等者相遇,无所谓道理,权力即道理也。”该主张意在A.说明国际社会中强权政治盛行

B.阐释道理是平等与权力的基础C.强调民族平等有利于世界进步

D.激发国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参考答案:答案:D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变法革新,救亡图存,从材料来看,其主张应是激发国民救亡图存的民族意识,故答案为D项。A项对材料理解不全面,材料中还有“两平等者相遇,无所谓权力,道理即权力也”的情况,排除;B项对材料理解错误,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18.下图是秦阳陵虎符,铜铸,中分为二,左右各有十二字铭文:“甲兵之符,右在

,左在阳陵。”发兵必须左、右半符验合方能生效。上文“右在”后空缺部分应是(

A.皇帝

B.太尉

C.御史大夫

D.丞相参考答案:A19.“由于被剥夺了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为了支持其自身工业发展并照顾其自身的失业问题,其他工业国家不得不寻求发掘新的市场。它们还通过各种限制措施,承担起保护其国内市场免受进口冲击的重担。一场近乎疯狂的走向自我保护的国家主义的运动开始了,其直接后果就是以关税、进口配额和国际协定等形式出现的一系列报复性和防御性措施的出台。”罗斯福这段话意在说明ks5u

A.美国的关税政策直接推动了本国工业的发展

B.高关税阻遏外国商品流人严重伤害美国经济

C.其它国家的关税政策导致美国建立关税壁垒

D.美国必须寻求新的市场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参考答案:B20.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

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距。但在这个帝国中A.联邦议会中的各邦地位平等

B.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C.帝国宰相向帝国议会负责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宰相参考答案:B2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德国君主立宪制B解析:结合《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判断。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符合宪法的规定,但各邦地位并不平等,帝国议会权力很小,帝国议会由成年男子选举产生,帝国政府无需向帝国议会负责,帝国首相有帝国皇帝任命,故选B。【思路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理解21.孔氏族规中规定:“忤逆父母,凌辱尊长及纵容妻妾辱骂祖父母、父母,一经闻四祠,苔责三十。甚,革胙(祭品)除派。”对这些族规解释不正确的是A.合乎三纲五常

B.体现了儒家道德规范C.体现宗法文化的延续性

D.有利于分配政治权力参考答案:D从材料看,孔氏族规对“忤逆父母,凌辱尊长”等行为进行了严格的约束,这合乎三纲五常,体现了儒家道德规范,故A、B正确;族规旨在规范家族内部的行为,体现了宗法文化的延续,故C正确。该族规主要适用于孔氏宗族内部,并非分配政治权力的需要,故D项不正确,符合题意。22.

中国古代盛行“五行相生”、“五德终始”说,朝代更替,五行更始,如周承火德,秦承水德,汉承土德。还配以对应的颜色。秦朝尚A.黑

B.白

C.红

D.黄参考答案:A23.美国汉学家白彬菊指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种变化使清政权在“中年”时走向昌盛,并最终延长了其寿命。作者旨在说明军机处的设立()A使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使专制下权力发生转移C.国家行政机构不断完善 D.借鉴了西方民主制度参考答案:B【详解】由材料可知,作者认为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从“直接的帝国个人专制”向“君臣联合行政”的转变,这说明在作者眼中,军机处的设立使专制下权力发生转移,对皇帝权力有所约束,故B正确。A项描述与材料“军机处实现了从‘君主专政’向‘大臣行政’”转变的描述相悖,排除;材料并未提及国家行政机构的演变,故无法得出行政机构不断完善的结论,排除C;军机处属于封建专制制度,不可能借鉴西方民主制度,故D排除。【点睛】本题解答的过程中,学生容易结合所学便轻易作出判断,提醒学生解题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先入为主,尊重材料才是提高成绩的不二法门。24.《新唐书·柳冲传》称:“隋承其弊,不知其所以弊,乃反古道,罢乡举,离地著,尊执事之吏。于是乎,士无乡里,里无衣冠,人无廉耻,士族乱而庶人僭矣。”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士族制度的衰落

B.九品中正制的废除C.科举制度的推行

D.士庶等级差别消失参考答案:C25.下面为某校高二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搜集的四幅图片。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主题是A.两极格局下的世界B.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D.区域集团化参考答案:B北约的成立和古巴导弹危机反映的是美苏两极格局以及带来的影响,不结盟运动反映的是两极格局下出现了多极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代表的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因此四幅图片的主题是二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故答案为B项。A、C项是政治格局的变化,D项是经济格局的变化,均不能涵盖四幅图片的总体信息,排除。26.“礼教始行,源溯春秋,谁挈五常规伦理;儒风独树,靡开汉武,公凭三策正乾坤。”这副楹联中的“公”是指(

)A.孔子 B.孟子C.荀子 D.董仲舒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从材料中“挚五常规伦理”、“儒风独树,麾开汉武”可知是董仲舒。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大一统”思想,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D项正确;ABC三项均排除。故选D。27.1962年PUNCH刊物登载的一幅漫画。漫画中: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和美国总统肯尼迪被画成了神话人物,他们使劲给一艘挂着“古巴”旗帜就要失事的小船吹风借力。此漫画反映了A.美苏为稳定局势而走向妥协

B.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加剧C.古巴内政受到美苏两国的干涉

D.美苏冷战导致古巴政局动荡参考答案:A28.“1912年史量才接办了《申报》,实行西方管理模式,并从美国购进新式印刷机投入生产。1920年,他被推选为世界报业大会副会长,多次与欧美报业进行交流。之后他又在《申报》增设文艺、儿童等栏目。九一八事变后,他在《申报》发表文章力挺抗日活动。”以下用不同史观解读该材料,不准确的是A.从社会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丰富了民众的文化娱乐生活B.从全球史观看,史量才担任报业大会副会长推动了世界报业交流C.从现代化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实行机器印刷、企业化管理D.从文明史观看,史量才在《申报》力挺抗日活动具有反帝爱国性质参考答案:D主要考查学生对各种史观的掌握。依据所学可知,D项是从革命史观的角度进行分析评价的,而不是文明史观。故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所以应选D。29.下表是明代米价表期间每公石平均价格(单位:公分银)每公斤银所能购得之米(单位:公石)14世纪后半期17.1958.1715世纪前半期10.8492.2215世纪后半期16.3561.1616世纪前半期20.1949.5216世纪后半期23.0043.4817世纪前半期32.1931.07平均18.0052.91对表格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明初大明宝钞升值和政府控制使银价上涨B.钱价上涨和白银增加导致白银购买力下跌C.赋税征银导致米价上升白银价格上涨D.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米价上升银价上涨参考答案:B表格显示从14-17世纪每公斤银所能购得之米逐渐下降,明朝时期实行白银,说明钱价上涨和白银增加导致白银购买力下跌,B正确;此时白银价格是下降,A和C错误;银价上涨的原因是白银增加,不是商品经济发展,D错误。30.阅读下面依据相关数据编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

GNP年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指数年增长率1968-1972年4.3%3.2%4.8%1973-1975年2.4%5.3%9.4%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的措施有①大力发展“混合经济”

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A.①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有着深厚的地方自治传统,被誉为“地方自治之母”。都铎王朝时期(1485—:1603年),地方自治开始向近代转变,治安法官取代郡长,逐渐拥有广泛的行政权力。斯图亚特王朝时期(1603-1688年),经历两次内战和共和国的实验,地方自治权限得到很大发展18世纪,治安法官按照地方习俗进行管理,完全不受议会法令的影响,地方自治发展到鼎盛时期。随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世纪后期开始出现国家立法机关主动控制地方自治主体的现象。1835年市政法案规定由领取薪水的行政人员来执行地方政府的工作,并对郡治安法官进行分权;1888年,英国下院通过了《地方政府法》,规定郡议会每年集会四次,居民成为自治主体;1894年制定颁布了《区、教区、乡议会法》,规定民选议会作为地方权力机关。随着各种机构的不断设置,地方逐步仰仗中央财政支持,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的行政监督。——摘编自孙宏伟《英国地方自治体制研究》材料二西方地方自治观念传入中国,始于道光年间,在内忧外患之下,:1907年清政府的地方自治序幕在江苏的“上江”(上元和江宁)两县拉开,自治局、调查局、调查官署局等自治机构先后成立。同年,清廷令各省设立咨议局。1908年开始,清政府先后颁布《洛议局章程》、《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府厅州县议事会议员选举章程》等,从而形成了由城镇乡自治到府厅州县自治的等级地方自治架构。但地方自治未脱离“官治”,自治章程严格规定业务范围、活动规则;在相关政策的宣讲过程中,出现了民众误会、反对等现象。1909年,各省议员赴京请愿速开国会,遭到清廷坚决拒绝,矛盾很快激化,地方自治运动逐渐脱离政府的控制。——编自丁旭光《近代中国地方自治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地方自治制度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地方自治与近代英国地方自治的相同之处,并说明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

参考答案:(1)特点:以自治传统为依托;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地方自治性由强转弱。影响: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增强了民众的民主管理意识;推动了近代化进程;为其他国家的地方自治提供借鉴。(2)相同:都以国家颁布的法律为依据;都建立自治机构,体现了民主管理色彩;中央政府的控制性很强;都推进了近代化进程。原因:中国:小农经济为基础;清政府以巩固封建统治为目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影响;民众缺乏缺乏民主意识。英国:资本主义为基础;以发展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为目;自由主义、民主政治思想的影响;民众自治意识强烈。

【详解】(1)特点:此问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考生需要以句子为单位对材料进行概括,才能得到事物的特点,如依据材料一“英国有着深厚的地方自治传统”、“英国下院通过了《地方政府法》可知,规定郡议会每年集会四次,居民成为自治主体;1894年制定颁布了《区、教区、乡议会法》,规定民选议会作为地方权力机关。随着各种机构的不断设置,地方逐步仰仗中央财政支持,中央政府加大对地方的行政监督”等信息概括即可。影响:依据材料一,结合第一小问的特点和所学可知,影响是促进了民主政治建设;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增强了民众的民主管理意识;推动了近代化进程;为其他国家的地方自治提供借鉴。(2)相同之处:对比材料一、二可知,相同点是都以国家颁布的法律为依据;都建立自治机构,体现了民主管理色彩;中央政府的控制性很强;都推进了近代化进程。原因:结合清朝和近代英国的经济、政治、思想史实解答即可。【点睛】本题考查对近代英国和清末地方制度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比较、归纳概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2.【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陈望道(1891-1977),浙江义乌人,近现代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1915年,陈望道赴日本留学并阅读马克思主义书籍。1919年陈望道回国后任教于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与进步师生一起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却遭到迫害。反动当局责令将他革职查办,出动警察包围学校,在全国声援下,当局被迫收回成命。此事使陈望道认识到,必须对旧制度进行根本的改革,他于1919年底返乡翻译《共产党宣言》。此前中国虽然早已有人介绍《共产党宣言》,但只是摘录,或半文半白。基于坚定的信念,陈望道在家宅旁一间破陋的柴屋里,克服寒冷等多种困难,依据英、日文文本,于1920年4月译成《共产党宣言》。后经陈独秀等人校阅,第一个《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于当年8月出版。至1926年5月,此书已相继印行17版。——摘编自邓明以《陈望道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出版的历史意义。参考答案:(1)中国的内忧外患;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2)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条件;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详解】(1)依据材料“1919年陈望道回国后任教于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与进步师生一起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及材料中时间信息结合所学从20世纪初中国内忧外患、无产阶级力量壮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推动、十月革命的影响等角度概括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背景。(2)依据材料“至1926年5月,此书已相继印行17版。”结合所学从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共产党的成立提供条件、推动民主革命的进程等方面简析《共产党宣言》中译本出版的历史意义。33.【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1979﹣1989年的阿富汗战争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自阿富汗独立开始,苏联就试图置阿富汗于自己的利益范围之内,不断对阿富汗予以经济、军事援助,苏阿关系获得了显著发展,特别是阿富汗人民民主党成立后即成为苏联在阿富汗的代理人。1978﹣1979年间,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内部纷争不断,同时阿富汗国内反政府运动的发展使人民民主党政权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决定武力干涉阿富汗内部事务,铲除阿明政权。就在苏联和人民民主党关系日益紧张的时候,阿富汗伊斯兰抵抗运动迅速发展起来,他们反对政府推行的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并在巴基斯坦和伊朗建立了反政府武装基地。美国对苏联入侵阿富汗做出了激烈的反应。里根上台后对阿富汙圣战者的援助渐趋公开化,加强了对圣战者的政治支持和军事援助,同时对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日内瓦谈判持消极、不配合的态度。在苏联的努力下,日内瓦协议终于在1988年4月得以签署。然而,日内瓦协议只解决了苏联撤军问題,战争并没有离开阿富汗。苏联撤军后,苏联和美国继续向交战双方提供武器援助,阿富汗随即陷入内战,使这场冲突留下了东西方对抗的痕迹。﹣﹣摘编自李琼《阿富汗战争与国际政治博弈》(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富汗战争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富汗战争的影响。参考答案:考点:UB:美苏争霸.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阿富汗战争的基本背景,要求学生结合美苏争霸时期的基本史实和两极格局的基本特征来分析材料.(2)本题主要考查阿富汗战争的影响,要求学生结合两极格局世纪美苏对峙的基本特征来分析材料.解答:(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阿富汗战争之所以爆发主要的原因是,阿富汗国内政治矛盾非常尖锐,苏联推行地区霸权主义政策,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在阿富汗境内扶持反苏联力量.(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阿富汗战争,导致了阿富汗国内政治混乱,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同时美国通过阿富汗战争牵制了苏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