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概述课件_第1页
生态学概述课件_第2页
生态学概述课件_第3页
生态学概述课件_第4页
生态学概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2005年10月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2005年10月1第一篇城市生态

第一章生态学概述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起源与发展第二节生物生存环境第三节生态因子及其作用第四节种群第五节群落第六节生态系统第一篇城市生态第一章生态学概述2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一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和无机环境相互关系及机理的科学。二它包括4个层次的内容: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怎样生活和它们为什么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的科学。2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3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4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一生态学的定义3生态学的起源与分类三生态学的起源生态学(尤其是基础生态学)来源于生物学。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古生物学四生态学的分类研究单元: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栖息场所:森林、草原、沙漠、农田、城市、海洋、淡水生态学生态学的起源与分类三生态学的起源4五生态学的发展

生态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十九世纪以前的生态学—生态学的萌芽阶段第二个阶段十九世纪的生态学—生态学的初创阶段第三个阶段二十世纪前半叶的生态学—生态学的形成阶段第四个阶段二十世纪后叶以后的生态学—生态学的发展阶段五生态学的发展生态学的发展分为四5第二节生物生存环境一生物的能量环境1.光照强度光:2.光质3.光照长度

随空间变化纬度海拔高度温度:随时间变化季节变化昼夜变化第二节生物生存环境一生物的能量环境6第二节生物生存环境二生物的物质环境

1大气圈:大气的组成:氮气78.9%,氧20.95%,氩气0.93%,还有微量元素占0.03%。

2大气的分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

3水圈:能利用的淡水约占全部淡水的20%,只有

0.5%能直接取用于河水。

4岩石圈和土壤圈:岩石圈:地球表面30-40km厚的坚硬地壳层土壤圈: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第二节生物生存环境二生物的物质环境7第二节生物生存环境三生物圈: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这几个圈层交接的界面所组成。几点结论:1太阳系中唯一2能量外来3物质构造存在三大分类4植物、动物是相对主要的物质5人类的能力6人类诞生生物圈适应生物圈7人类是生物圈的特殊居民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第二节生物生存环境三生物圈: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8第三节生态因子及作用一生态因子的概念生态因子:组成生境的因素生境:一定时间内影响生命有机体的空间条件及其它条件综合。二生态因子的分类非生物因素:光、热、水、风等生物因素:动物、植物、微生物人为因素:砍伐、挖掘、采摘等第三节生态因子及作用一生态因子的概念9第三节生态因子及作用一生态因子的作用:1综合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4因子作用的阶段性5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二生态因子的作用方式:1拮抗作用2协同、增强和叠加作用3净化作用三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1限制因子规律2最低量(最小因子)定律3耐受性定律第三节生态因子及作用一生态因子的作用:10第四节种群种群的基本概念以及特征一种群的概念同一物种在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的个体的集合体.是具有潜在互配能力的个体.是构成物种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二种群特征1空间特征2数量特征3遗传特征第四节种群种群的基本概念以及特征11第四节种群三种群数量的动态参数

(一)出生率和死亡率

(二)迁入和迁出

(三)年龄结构与性比

(四)种群内禀增长率四种群增长的基本模式

(一)在无限环境中的指数增长

(二)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第四节种群三种群数量的动态参数12

两种群间可能存在的各种相互关系

关系类型关系特点竞争(--)彼此互相抑制捕食(+-)种群A杀死或吃掉种群B一些个体

寄生(+-)种群A寄生于种群B,并有害于后者

中性(00)彼此互不影响

共生(++)彼此互相有利,专性

互惠(++)彼此互相有利,兼性

偏利(+0)对A种群有利,对种群B无利害

偏害(-0)对A种群有害,对种群B无利害五两种群间可能存在的各种相互关系13第五节群落群落的基本概念及特征一群落的基本概念:是指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内的生物种群的集合二群落的特征:1群落中的优势种2群落的物种多样性3群落的中间关联性4群落的交错区和边缘效应5群落的稳定性第五节群落群落的基本概念及特征14第五节群落三群落与生镜生镜:群落具体生长的环境,不同生存条件综合的地域空间。四群落对环境的指示作用1植物群落的指示作用2生物群落对污染环境的指示作用第五节群落三群落与生镜15第六节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二生态系统理论:由英国科学家坦斯利在1935年首次提出,他生物与其所处环境为一个有机体,因此能更全面的反映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到目前为止,生态系统已成为现代生态学发展最快的领域第六节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概念:16第六节生态系统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两大部分与四个基本成分两大部分: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也称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或生命成分和非生命成分四四个基本成分: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非生物环境第六节生态系统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7生态系统一般图解

绿色植物—初级生产者以植物为生的动物肉食类土壤腐殖质分解物(异养植物、屑食性昆虫)死去的有机物质水无机物质Co₂o₂生态系统以外的无机物生态系统以外的有机物包括寄生植物生态系统一般图解

绿色植物—初级生产者以植物为生的18第六节生态系统五生态系统的结构

(一)空间结构:空间配置分布

(二)物种结构:数量方面分布特征

(三)营养结构1食物链: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彼此以食物联结起来的连锁关系。2食物网:各个食物链互相交错联结形成的网状结构。第六节生态系统五生态系统的结构19第六节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以及类型六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

1生态系统是动态功能系统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3生态系统是开放的“自持”系统4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的功能七生态系统的类型空间环境性质:淡水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自然生态系统、人工生态系统第六节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以及类型20第六节生态系统八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1生物生产:

1初级生产(植物生产)、2次级生产(动物生产)2能量流动:能量包括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形式的能熵值(系统通过熵值的变化来协调内部平衡)能量守恒定律。3物质循环:水循环、大气循环、沉积循环4信息传递: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行为信息等第六节生态系统八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21第六节生态系统九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的概念:广义概念、狭义概念。曲格平:是一定的动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各个对立因素通过相互制约、转化、补偿、交换等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阶段。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

1自然因素、2人为因素生态平衡失调标志:

1结构标志(缺陷)、2功能标志(受阻、中断)生态系统平衡的调节机制:

1反馈机制2抵抗力3恢复力第六节生态系统九生态平衡22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2005年10月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2005年10月23第一篇城市生态

第一章生态学概述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起源与发展第二节生物生存环境第三节生态因子及其作用第四节种群第五节群落第六节生态系统第一篇城市生态第一章生态学概述24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一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和无机环境相互关系及机理的科学。二它包括4个层次的内容: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怎样生活和它们为什么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的科学。2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3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4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第一节生态学的概念一生态学的定义25生态学的起源与分类三生态学的起源生态学(尤其是基础生态学)来源于生物学。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包括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古生物学四生态学的分类研究单元: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栖息场所:森林、草原、沙漠、农田、城市、海洋、淡水生态学生态学的起源与分类三生态学的起源26五生态学的发展

生态学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十九世纪以前的生态学—生态学的萌芽阶段第二个阶段十九世纪的生态学—生态学的初创阶段第三个阶段二十世纪前半叶的生态学—生态学的形成阶段第四个阶段二十世纪后叶以后的生态学—生态学的发展阶段五生态学的发展生态学的发展分为四27第二节生物生存环境一生物的能量环境1.光照强度光:2.光质3.光照长度

随空间变化纬度海拔高度温度:随时间变化季节变化昼夜变化第二节生物生存环境一生物的能量环境28第二节生物生存环境二生物的物质环境

1大气圈:大气的组成:氮气78.9%,氧20.95%,氩气0.93%,还有微量元素占0.03%。

2大气的分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

3水圈:能利用的淡水约占全部淡水的20%,只有

0.5%能直接取用于河水。

4岩石圈和土壤圈:岩石圈:地球表面30-40km厚的坚硬地壳层土壤圈: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第二节生物生存环境二生物的物质环境29第二节生物生存环境三生物圈: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这几个圈层交接的界面所组成。几点结论:1太阳系中唯一2能量外来3物质构造存在三大分类4植物、动物是相对主要的物质5人类的能力6人类诞生生物圈适应生物圈7人类是生物圈的特殊居民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第二节生物生存环境三生物圈: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30第三节生态因子及作用一生态因子的概念生态因子:组成生境的因素生境:一定时间内影响生命有机体的空间条件及其它条件综合。二生态因子的分类非生物因素:光、热、水、风等生物因素:动物、植物、微生物人为因素:砍伐、挖掘、采摘等第三节生态因子及作用一生态因子的概念31第三节生态因子及作用一生态因子的作用:1综合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4因子作用的阶段性5不可替代性和补偿作用二生态因子的作用方式:1拮抗作用2协同、增强和叠加作用3净化作用三生态因子的作用规律:1限制因子规律2最低量(最小因子)定律3耐受性定律第三节生态因子及作用一生态因子的作用:32第四节种群种群的基本概念以及特征一种群的概念同一物种在一定空间和一定时间的个体的集合体.是具有潜在互配能力的个体.是构成物种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群落的基本单位。二种群特征1空间特征2数量特征3遗传特征第四节种群种群的基本概念以及特征33第四节种群三种群数量的动态参数

(一)出生率和死亡率

(二)迁入和迁出

(三)年龄结构与性比

(四)种群内禀增长率四种群增长的基本模式

(一)在无限环境中的指数增长

(二)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第四节种群三种群数量的动态参数34

两种群间可能存在的各种相互关系

关系类型关系特点竞争(--)彼此互相抑制捕食(+-)种群A杀死或吃掉种群B一些个体

寄生(+-)种群A寄生于种群B,并有害于后者

中性(00)彼此互不影响

共生(++)彼此互相有利,专性

互惠(++)彼此互相有利,兼性

偏利(+0)对A种群有利,对种群B无利害

偏害(-0)对A种群有害,对种群B无利害五两种群间可能存在的各种相互关系35第五节群落群落的基本概念及特征一群落的基本概念:是指一定时间内居住在一定空间内的生物种群的集合二群落的特征:1群落中的优势种2群落的物种多样性3群落的中间关联性4群落的交错区和边缘效应5群落的稳定性第五节群落群落的基本概念及特征36第五节群落三群落与生镜生镜:群落具体生长的环境,不同生存条件综合的地域空间。四群落对环境的指示作用1植物群落的指示作用2生物群落对污染环境的指示作用第五节群落三群落与生镜37第六节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统.生态系统就是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自然系统。二生态系统理论:由英国科学家坦斯利在1935年首次提出,他生物与其所处环境为一个有机体,因此能更全面的反映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到目前为止,生态系统已成为现代生态学发展最快的领域第六节生态系统一生态系统的概念:38第六节生态系统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两大部分与四个基本成分两大部分: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也称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或生命成分和非生命成分四四个基本成分: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非生物环境第六节生态系统三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39生态系统一般图解

绿色植物—初级生产者以植物为生的动物肉食类土壤腐殖质分解物(异养植物、屑食性昆虫)死去的有机物质水无机物质Co₂o₂生态系统以外的无机物生态系统以外的有机物包括寄生植物生态系统一般图解

绿色植物—初级生产者以植物为生的40第六节生态系统五生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