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外部形态-上课课件_第1页
昆虫外部形态-上课课件_第2页
昆虫外部形态-上课课件_第3页
昆虫外部形态-上课课件_第4页
昆虫外部形态-上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昆虫学基本知识教学内容昆虫纲基本特征昆虫外部形态昆虫体躯构造昆虫头部头部分区触角构造、功能及类型口器构造及类型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舔吸式口器捕吸式口器昆虫胸部翅的构造及类型胸足构造及类型昆虫腹部昆虫体壁昆虫内部器官及生理昆虫内部器官位置昆虫消化系统-消化道基本构造昆虫循环系统昆虫呼吸系统昆虫排泄系统昆虫内生殖系统昆虫神经系统昆虫内分泌系统昆虫生物学昆虫发育和变态昆虫个体发育阶段昆虫卵期昆虫幼虫期昆虫蛹期昆虫成虫期昆虫变态级变态类型昆虫年生活史及休眠和滞育昆虫行为、习性第一节昆虫体躯的大小、形状和体向1昆虫体躯的大小sizeofinsect竹节虫stickinsect第一节昆虫体躯的大小、形状和体向3昆虫的体向indicationoforientationofinsectbody

在描述昆虫时,常给昆虫体躯各部分位置作定向。前方或头向anterior,cephalic(head)

后方或尾向posterior,caudal(tail)

背向dorsal

腹向venter

中向mesal

侧向lateral

图30昆虫的体向第一节昆虫纲基本特征昆虫的身体由一系列的环节分别集合为,头、胸和腹三个体段。头的体节愈合,体节上的附肢特化形成口器和触角。胸部三个体节分为前、中、后胸,这三节紧密相连,不能自由活动。各具一对分节附肢—胸足;中胸和后胸背板向外延伸形成两对翅。胸部是运动中心。腹部9-11节,有气门和外生殖器。附肢大部分已退化。昆虫是外骨骼系统,体壁是骨骼,内含几丁质。昆虫是变态发育。产卵器第二节昆虫的头部一、头部分区

1、额:头的正面,额缝之下,口上沟之上,其上着生单眼。2、唇基:口上沟之下和上唇之间。

3、头顶:额之上,两复眼之间,也叫颅顶。

4、颊区:位于额颊沟和后头沟之间,复眼之下,颊下沟之上,在头的两侧面。

5、颊下区:是在颊下沟之下的一条狭小的骨片,位于两侧

6、后头区:位于后头沟与次后头沟之间。7、次后头区:是在后头区后方围绕头孔的拱形骨片。二、触角基本构造和功能触角构造:昆虫触角着生在头部的额区,是由柄节、梗节、鞭节三部分构成。柄节:基部一节,连接头壳。梗节:一小节,调整鞭节方向。鞭节:多小节,着生感觉器官。触角功能:感听觉;感嗅觉;感触觉作用。触角能接收信息,与外界取得联系-感觉器官。触角类型:多数种类柄节和梗节没特化。鞭节变化形成各种类型。常见如下。触角类型是昆虫识别重要依据。1.丝状触角2.刚毛状触角1.丝状:呈线状,各节形状相同,如在螽斯、蟋蟀、雌蛾中2.刚毛状:鞭节1至数节极小。如蝉、蜻蜓。刚毛状触角单眼5.念珠状触角6.锤状触角5.念珠状触角鞭节各节球状连成念珠状,如白蚁触角6.锤状触角:鞭节端部几节膨大锤状9.鳃片状触角10.具芒状触角9.鳃片状触角:端部3-7节扩展呈片状,可以开合,如同鱼鳃,金龟甲类特有触角类型。10.具芒状触角:仅3节,鞭节仅一节,上着生一个芒。蝇类特有触角类型昆虫触角类型与昆虫识别的关系

蝴蝶与蛾蝶-锤状触角蛾-丝状触角蜻蜓目-蜻蜓蜻蜓目-豆娘脉翅目-蚁蛉蚁蛉与蜻蜓蜜蜂与食蚜蝇蜜蜂-膝状触角蝇-具芒状触角蜜蜂与食蚜蝇绿豆象雌雄触角不同雄虫雌虫雄虫栉齿状触角;雌虫锯齿状触角。口器基本构造-蝗虫口器上唇方片状盖住食物上颚一对,块状坚硬,主要切磨食物。下颚一对,把持食物下唇一个托挡食物舌中间吞咽食物口器3种基本类型:咀嚼式:用于取食固体食物;吸收式:将液体食物吸入消化道。嚼吸式:咀嚼和吸收兼备。二、昆虫口器构造和类型(二)刺吸式口器基本构造(蝽象口器)上唇三角片状退化上颚口针:一对较粗,且端部具有倒齿,包在下颚口针外面保护下颚口针。取食时交替刺入寄主组织中。下颚:一对口针在上颚口针内合成食物管和唾液管下唇:延长成喙,包在口针外面保护口针。舌:退化抽吸食刺吸式口器昆虫对作物的为害吸食植物汁液,造成营养不良。传播许多病毒病。刺吸式口器取食造成的微伤口,是病毒病主要传播途径。被害部位变色或畸形,有些同翅目害虫能排泄蜜露,招致霉汚病。刺吸植物汁液或动物血液,如蚊子、臭虫、蝉等。猎蝽椿象头(三)虹吸式口器-蝶、蛾特有口器触角复眼口器-喙下唇须虹吸式口器构造:口器一部分特化成中空虹吸管,只能吸食花蜜、露水。鳞翅目昆虫成虫(蝶、蛾)特有口器类型。虹吸式口器为害:这种口器本身一般不会对作物造成伤害。只有个别种类可以吸食一些成熟葡萄等汁液,伤害不大。但幼虫咀嚼式口器,蚕食植物。是农业害虫的重要类群之一.舔吸式口器:口器末端特化成吸盘状喙,吸食表面液体食物.口器(六)捕吸式口器捕吸式口器:左右上下颚合成中空螯状.捕食动物。(五)舔吸式口器昆虫胸部基本构造前胸背板中胸小盾片第三节昆虫的胸部昆虫的胸部由三节构成。分别是前胸、中胸、和后胸。胸部是运动中心,有两对翅膀和三对胸足。胸部肌肉发达,体壁高度硬化,各节的硬化程度与该节着生的翅或者足的发达程度有关。昆虫的每一胸节由背板、腹板、侧板组成。假想脉序翅脉名称前缘脉C(Costa):位于翅的前缘,为不分支的凸脉,最为强大。亚前缘脉

Sc(Subcosta):为分二枝或不分枝的凹脉。

径脉R(Ridius):分5枝,第一支R1为凸脉,第二支Rs为脉,其再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共4条脉。中脉M(Media):位于翅的中部,主干凹,再分2枝,前中脉MA为凸脉,分二枝M1和M2。后中脉MP为凹脉。2-2分4枝,MP1-MP4.肘脉

Cu(Cubitus):主干凹脉,分二枝,Cu1凸脉,Cu2凹脉,Cu1常再分为Cu1a和Cu1b。

臀脉

A(Analveins):位于臀区内,分3枝,1A、2A、3A,常为凸脉。2.翅脉和假象脉序翅脉是由气管变化而来。翅脉的分布形式叫脉序,又叫脉相。脉相十分稳定。脉序是识别昆虫重要依据。昆虫学家根据纵脉凹凸相间,最适合飞行动能学这一观点,设想将全部昆虫脉相归纳起来的基本形式:称为假想脉序,也称模式脉序。(1)膜翅翅透明,翅脉明显(2)覆翅蝗虫前翅。翅狭长,较膜翅厚,半透明,保护身体和后翅。3.翅的类型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不同类型,翅的类型是昆虫分类识别的重要依据。常见以下8种类型。(3)鞘翅甲虫昆虫前翅。坚硬革质,翅脉不明显。保护身体和后翅。蝴蝶和蛾类特有。膜质的翅被有鳞片。(4)鳞翅(7)缨翅蓟马缨翅缨翅目昆虫蓟马特有。膜质的翅,狭长,脉纹简单,外缘有缨状毛翅的连锁3.翅钩式连锁1.翅轭式连锁2.翅僵式连锁4.翅抱式连锁(8)毛翅毛翅目昆虫-石蛾特有的翅的类型,膜质的翅面被有细毛。二、昆虫胸足构造和类型二、胸足的构造及类型Thoraciclags

三对胸足分别叫作前足Forelegs、中足Middlelegs和后足Hindlegs,着生在侧腹面。每足由六大节组成,由基部开始分别称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趾节)。基节Coxa:短而粗壮,圆筒形或圆锥形或其他形状。转节Trochanter:除蜻蜓和某些姬蜂可再分为两节外,均为一节,很短小。腿节Femur:尤其是在步行的昆虫中,此节最长大,最粗壮。如蝗虫的后足。为了增加强度,其上常具隆脊或颗粒状内陷。胫节Tibia:一般细长,其上常具成排的刺,末端或前部侧方常具胫节距。其上的刺和距常被用来识别种类,如叶蝉与飞虱的区别。胫节上常具听器,如螽斯、蟋蟀、蝼蛄等。在蚜虫的性蚜中,其雌蚜的后足胫节上具有伪感觉孔。跗节Tarsus:可再分为1-5节,每一节以膜相连。在跗节下方常具垫状的构造,叫跗垫。跗节在识别种类上非常有用。例如在鞘翅目分科中,此为一主要的依据:瓢虫为隐3节,天牛和叶甲为隐4节。芫菁为异节类,以及区分步甲和伪步甲。足的特化很多都发生在跗节上,如蜜蜂、蝼蛄。前跗节Pretarsus:为最末端的构造。典型的前跗节由一对侧爪和在爪间的一个膜质的中垫组成。爪下常具爪垫,蝇类能够在光滑的表面上竖立或下垂行走,就是靠的爪垫。有时在爪的基部,由掣(che)爪片上发生一个突起,叫爪间突,爪间突呈刚毛状或垫状,在盗虻中,其为刚毛状。具有爪间突便不会有中垫。爪的形状常被用来分类。足常有许多变化,随生活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但常见的足可归纳为以下7种类型:三对胸足分别叫作前足,中足,和后足着生在侧腹面。每足由六大节组成,由基部开始分别称为: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趾节)。基节Coxa:短而粗壮。转节Trochanter:除蜻蜓和某些姬蜂可再分为两节外,均为一节,很短小。腿节Femur:此节最长大,最粗壮。胫节Tibia:一般细长,其上常具成排的刺,末端或前部侧方常具胫节距。跗节Tarsus:可再分为1-5节,每一节以膜相连。在跗节下方常具垫状的造,叫跗垫。跗节在识别种类上非常有用。例如在鞘翅目分科中,此为一主要的依据:瓢虫为隐3节,天牛和叶甲为隐4节。前跗节Pretarsus:为最末端的构造。典型的前跗节由一对侧爪和在爪间的一个膜质的中垫组成。爪下常具爪垫,蝇类能够在光滑的表面上竖立或下垂行走,就是靠的爪垫。有时在爪的基部,由掣(che)爪片上发生一个突起,叫爪间突,爪间突呈刚毛状或垫状,在盗虻中,其为刚毛状。具有爪间突便不会有中垫。爪的形状常被用来分类。足常有许多变化,随生活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但常见的足可归纳为以下7种类型:

昆虫胸足基本构造和类型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2)捕捉足(2)捕捉足:基节长大,腿和胫节内缘具尖刺,形如折刀,如螳螂的前足。

(3)开掘足:胫节扁而宽并具齿,与扁齿状的跗节共同组成,用于掘土,如蝼蛄和蝉的若虫前足。

前胸背板(3)开掘足(1)步行足:适于步行,没有明显的特化。例如螳螂的中后足此为基本类型。(4)跳跃足(4)跳跃足:蝗虫后足腿节发达,胫节细长。胫节外侧和末端有刺,由胫节的突然伸直而跳跃。蚤类善跳,但足未特化,三对足向后逐一强大。

(5)游泳足(5)游泳足:足扁宽,具有长缘毛,如同桨状,见于水生昆虫中,如龙虱、水龟虫、划蝽等、但水黾不是(6)抱握足(7)携粉足(6)抱握足:跗节具有吸盘状构造,用以夹持雌虫,如雄龙虱的前足。

(7)携粉足:胫节扁宽,两侧有长毛相对环抱,用以携带花粉,又叫花粉篮;基跗节膨大,具成排的硬毛,用以刮除身体上的花粉,叫花粉刷。见于蜜蜂总科中的蜜蜂、熊蜂和花蜂的后足。第四节昆虫的腹部1.雌性外生殖器FemaleGenitalia

又叫产卵器(Ovipositor),它往往是一管状构造,司产卵之用。典型的产卵器由三对产卵瓣(Vavulae)组成。由第8节腹节附肢的端肢节特化来的叫第一产卵瓣FirstVavulae,因其位于腹面,又叫腹产卵瓣VentralVavulae,其基部有第一载瓣片Firstvalvifers;由第9腹节附肢特化来的叫第二产卵瓣SecondVavulae,或叫内产卵瓣InnerVavulae,基部有第二载瓣片Secondvalvifers;位于背面的叫第三产卵瓣ThirdVavulae,又叫背产卵瓣BorsalVavulae,它是由第9腹节附肢基肢节的外长物特化而来。

尾须产卵器一、腹部的基本构造腹部是昆虫的第三个体段,通常为9—11节或更少,节间以膜质相连。腹腔内包藏着内脏器官,末端除外生殖器和尾须,几乎没有其他的附肢,腹部是昆虫代谢和生殖的中心。

二、腹部的附肢腹部的附肢主要为外生殖器、尾须、幼虫的腹足等,其中,外生殖器是最重要的附肢。(一)外生殖器雌雄虫的外生殖器仅一部分是由附肢特化而来。以上讲述的昆虫器官,均为个体器官,即这些器官的存在是为了维持个体的生命;而外生殖器则是种的器官,它是为了延续种的存在。它代表着种,因此在种的识别中,外生殖器是一个最具决断性的器官,无论其他性状如何有差异,外生殖器是不会有变化的。

雌虫产卵器类型蝗虫及直翅目:其内产卵瓣退化,而由背、腹产卵瓣行使职能。产卵瓣的形状变化很大,蝗虫为锥形,螽斯为马刀形、镰刀形,蟋蟀为矛形。蝗虫靠产卵瓣的一张一合来开掘土壤,将整个腹部伸下,在两产卵瓣之间靠一小指状的导卵器产卵。而其他的则靠产卵瓣的前后运动,将产卵瓣伸下,卵由其间产出。通过产卵瓣来正确识别昆虫的不同的类群和分辩雌雄。同翅目:如蝉和叶蝉。其三对产卵瓣均正常,虽然第8节腹板退化。在三对产卵瓣中,由腹和内产卵瓣司产卵功能,背产卵瓣腹面呈凹槽状,用于包藏另两对产卵瓣,而成为一个保护性的鞘状器官。蜂类:尤其是针尾组的蜂类,其构造与同翅目相似,但其腹和内产卵瓣相结合,组成一个管状的针刺,基部与毒腺相连,而成为螫(shi)刺,背产卵瓣起保护作用。卵则由产卵器基部的生殖孔产出。鳞翅目等:这些昆虫的附肢消失,没有特化的产卵器。腹部末端几节细长,呈套管状,可以伸缩,叫伪产卵器。而实蝇的末端骨化强烈,可以刺穿果皮。2.雄性外生殖器Malegenitalia

又叫交配器Copulatoryorgan,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第9节的附肢或刺突演化而来的抱握器Harpagones。抱器在鳞翅目等目中可见,但大多数已消失。二是由第9腹板后节间膜的外长物演化而来的阳具Aedeagus,它可分为外面呈鞘状的阳茎片Tegmen,在阳茎片的前部为两叶状的阳基侧突Parameres,后部为阳基Tegmenbasal。阳茎片可完全愈合。在阳茎片里面。是柔软的阳茎Penis,由它完成交配作用。交配器在不同类群中差异很大,它的形态常常是种类鉴定地重要依据。

蠼螋尾须衣鱼尾须中丝(二)尾须Cerci尾须为第11节的附肢,着生在肛上板与肛侧板之间的膜上。只有在较低等的昆虫中存在。它分节或不分节,有的很发达,如革翅目的蠼螋。蜉蝣尾部的三根长丝中,两侧为尾须,中央的叫中尾丝,它是由第11背板特化而来。第二篇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八章昆虫的腹部第二节外生殖器1产卵器鳞翅目、鞘翅目和双翅目昆虫都无特化的产卵瓣,产卵器是由腹部末端可以伸缩的几节变细形成,产卵时可伸出很长,称伪产卵器。

图118双翅目昆虫的产卵器第二篇昆虫的外部形态

第八章昆虫的腹部第三节昆虫腹部的非生殖性附肢3有翅亚纲昆虫幼期腹部的附肢3.2陆生全变态昆虫幼虫的腹足

膜翅目叶蜂类幼虫的腹足常为6~8对,有的可多达10对,着生在第2~7、或至第8、或至第9和第10腹节上。叶蜂幼虫的足式306001。图129叶蜂的幼虫的腹足第五节昆虫体壁

护蜡层——拟蜡类、蜡质蜡层——蜡质……不透性上表皮:多元酚层——多元酚脂腈层——脂腈素表皮层:外表皮:骨蛋白、脂类…………坚韧性内表皮:几丁质、节肢蛋白…展延曲折性体壁皮细胞层:活细胞层,有些特化成毛、鳞及各种腺体基底膜:极薄的膜

体壁与化学防治的关系:化学杀虫剂必须接触虫体并透过体壁进人体内,才能起到杀虫作用。但昆虫体表具有微毛、小刺、鳞片等,药液不易接触虫体,且体壁上表皮层有蜡质,药液更不易黏着虫体、穿透体壁起杀虫作用。一般而言,幼龄比老龄幼虫体壁薄;膜区比骨片部分薄;感觉器官是最薄。如口器、触角、翅、跗节、节间膜和气孔部位较薄。药剂容易透过。人工合成的杀虫剂,都是根据昆虫体壁特性而制造的。如有机磷杀虫剂、拟除虫菊酯类等,都对昆虫体壁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药剂的毒效成分溶解于蜡质,为药剂进入虫体打开通道,能很快的杀死害虫。人工合成的灭幼脲类,能使中毒昆虫几丁质的合成受到阻碍,不能生出新的表皮,幼虫蜕皮受阻而死。第二章昆虫内部器官及生理本章教学内容内部器官的位置消化系统-消化道德基本构造昆虫的循环系统-背血管昆虫的呼吸系统-气管昆虫的排泄系统-马氏管昆虫的内生殖系统昆虫雌性内生殖系统昆虫雄性内生殖系统昆虫的神经系统昆虫内分泌系统第一节昆虫内部器官位置第一节昆虫内部器官及内部器官位置位置昆虫内部器官按生理功能分为消化、排泄、呼吸、循环、神经、生殖和内分泌等系统。各系执行自己的特殊功能外还互相配合,完成昆虫个体的生命活动和繁衍种群。昆虫的体壁是昆虫的骨骼,内附着肌肉,体壁围成的体腔内部充满血液,称为血腔。各种器官都浸浴在血液中。中间是消化道;消化道背面是背血管;消化道腹面是腹神经索。第二节昆虫消化系统1.消化系统的基本构造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唾液腺两部分构成。消化道是从口到肛门两端开口的管状构造,昆虫种类不同,食性不同,消化道也不同。但基本构造都是由前肠、中肠、后肠三部分构成。如蝗虫的消化系统

前肠前接咽喉,后连中肠,是运送和暂时贮藏食物的部分,并有部分消化作用。主要由1对涎腺分泌的唾液进行消化。咀嚼口器的昆虫在前肠有的还有嗉囊和砂囊,用以贮藏和磨碎食物。中肠的前端有贲门瓣,后端有幽门瓣。中肠是消化和吸收食物中养分的主要器官。内部生有细胞,能分泌消化液,分解食物和吸收养料。有些昆虫如蝗虫等,中肠前端肠壁向外方突出形成胃盲囊,可增加中肠的分泌和吸收面积。后肠是幽门至肛门,包括回肠、结肠和直肠。后肠有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和无机盐,形成和排泄粪便等功能。

昆虫的种类不同,营养方式也有差异,消化道不同。取食固体的咀嚼式口器的昆虫,消化道比较粗短;以液体为食的刺吸口器昆虫,消化道比较细长。

2.昆虫消化作用与化学防治的关系

昆虫消化食物,主要依赖消化液中各种消化酶的作用,把醣、脂肪、蛋白质等水解为单糖、甘油脂、肪酸和氨基酸等,才被肠壁所吸收进入血腔。这种分解消化作用,必须在稳定的酸碱度下才能进行。各种昆虫中肠的酸碱度也不一样,多数昆虫中肠液酸性,如蝗虫为pH5.8-6.9,甲虫为pH6-6.5,蜜蜂为pH5.6-6.3。但鳞翅目昆虫蝶、蛾类幼虫多碱性,pH8.5-9.9之间。同时昆虫肠液还有很强的缓冲作用,不因食物中的酸或碱而改变中肠的酸碱度。具有胃毒作用的杀虫剂,通过害虫的取食随食物从口腔进入中肠。药剂被溶解后由中肠细胞所吸收,通过肠壁渗透到血液中,很快被送到全身,引起中毒死亡。药剂在消化道中能否溶解并被吸收与中肠液酸碱度、缓冲溶液的性质有关。例如敌百虫在碱性条件下可形成毒性更高的敌敌畏。苏云金杆菌在碱性肠液中有利于杀虫有效成分伴胞晶体解离。因此,敌百虫和苏云金杆菌对鳞翅目幼虫效果好。近年来研究的拒食剂,能破坏害虫的食欲和消化能力,使害虫不能继续取食,以至饥饿而死。而三氮苯类对蝶蛾类幼虫和甲虫类都有效。其次是有机锡类,如毒菌锡、薯瘟锡等对棉卷叶虫、马铃薯甲虫、菜蛾幼虫都有拒食作用。第三节昆虫的循环系统背血管构造及血液循环:背血管的前段称为大动脉,开口于脑的后方。从腹部第二节开始,每一节一个膨大的心室,组成心脏。心室又有心门与体腔相通。由于心脏和背、腹膈有节奏的收缩,血液通过心门进人心脏,由大动脉的开口喷出,流到头部及体腔内部。各心室之间也有防止血液回流的心室瓣,因此血液在背血管内可以不断向前流通。心脏有节奏的收缩和扩张,加上背膈与腹膈的波动,以及辅助搏动器官的作用,使血液在虫体内作定向的流动,便形成血液的循环。昆虫的血液循环特点:开放式循环,血液只有一段途程流经背血管,其它在血腔和器官间流动。内部器官浸浴在血液中,直接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昆虫的血液中,无血红细胞没有运载氧气的功能。血液循环把营养物质,运输到各个组织,把各组织新陈代谢的废物运送到马氏管排出体外。将激素运送到作用部位。此外,血液还有吞噬异物产生免疫,伤口愈合等功能。背血管-心脏心室动脉第四节昆虫排泄系统2.其他排泄机能:脂肪体。脂肪体是一些游离在血腔中的片状、疏松的构造。能吸附血液中多余的有害物质。尿盐细胞:能够吸收贮存体内的代谢产物尿酸盐化合物结晶的脂肪细胞。肾细胞:双核细胞,能吸取血液中的废物加以分解,把一部分沉淀物贮存在细胞内,把另一部分可溶性物质排出细胞,再通过马氏管的吸收排出体外。蜕皮:昆虫的蜕皮也具有排泄的作用,因为蜕去的表皮中就含有皮细胞排出的氮素和钙素化合物,以及色素等分解产物,所以也有一定的排泄作用。马氏管1.马氏管:昆虫的排泄器官主要马氏管。马氏管着生在消化道的中肠与后肠交界处,由后肠的肠壁向外突出形成的一些管状构造。浸溶在血液里,从血液中吸收各组织代谢产生的废物,如酸性尿酸钠和酸性尿酸钾等。这些废物被吸人马氏管后便流人后肠,经过直肠时大部分的水分和盐基被肠壁回收,形成的尿酸晶体随粪便一同排出体外。它的功用相当于高等动物的肾脏。马氏管的形状和数目随昆虫种类而不同。少的只有两条,如介壳虫等;多的可达150条以上,如飞蝗、蝼蛄等。但也有些昆虫的马氏管已退化,如蚜虫等。第二节昆虫呼吸系统昆虫的呼吸系统是气管式呼吸。气管和微气管分布到各个组织和器官上,直接进行气体交换。器官的开口是气门。

1.呼吸系统的基本构造昆虫的呼吸系统主要由许多具有弹性的气管组成。由气门开口于身体两侧,进行气体交换。气管主干通常有2条、4条或6条,纵贯体内两侧,主干间有横气管相连。由主干再分出许多分枝,愈分愈细,最后分成许多微气管,分布到各组织的细胞间或细胞内,把氧气直接进行气体交换。气门一般都是疏水性的,水不会侵入气门,但油类却极易进入。油乳剂的作用,除能直接穿透体壁外,大量是由气门进入虫体。因此,油乳剂是杀虫剂较好而广泛应用的剂型。第五节昆虫的内生殖系统1.雌性内生殖系统构造雌性内生殖系统由于雌雄性别不同,生殖器官的构造和功能差别很大。

1.雌性生殖器官的基本构造:雌性生殖器官由l对卵巢及其相连的输卵管、藏精囊、生殖腔和附腺等组成。(1)卵巢:卵巢是产生卵子的地方。由若干卵巢小管构成,一般有4条、6条或8条、多达100-200条。卵巢小管的末端集合附着在体壁上,基部集中开口于侧输卵管。(2)侧输卵管和中输卵管:两条侧输卵管又汇合成中输卵管,开口于生殖孔,将成熟卵排入生殖腔。(3)生殖腔:是精子和卵子结合的场所。(4)藏精囊:能把1次交配获得精子保存在囊中,使以后所产的卵都由此获得受精。藏精囊上生有藏精囊腺,其分泌液可使精子长期存活。昆虫可以一次受精多次产卵。(5)附腺:附腺分泌物能把产出的卵子黏着在物体上,或把许多卵黏着一起形成卵块,有的形成卵鞘或卵囊,把卵包在里面。例如螳螂的卵鞘。雌性昆虫在性器官成熟时,能分泌性外激素引诱雄虫飞来交配,我们常利用这种性外激素诱杀雄虫。或田间施放性外激素使雄虫找不到正确的交尾目标。雌虫产下没受精的卵。此外,还可根据解剖观察雌虫卵巢管内卵子发育进度,预测其产卵为害时期。一级为卵未形成级,卵巢管内还分辨不出小的卵粒;二级为卵粒可辨级,肉眼能看到卵巢管内的卵粒形状,卵粒小于产出的卵;三级为卵粒成熟级,肉眼能看到卵在巢管内,卵粒大小接近于已产出的卵,并堆积于中输卵管内,说明即将产卵。

2.昆虫雄性生殖系统雄性生殖系统由l对睾丸、输精管、贮精囊、射精管、阳茎和生殖附腺组成。(1)睾丸:即精巢,也是成对的,较同种的卵巢小。每个精巢包含有许多精小管,精小管一般为管状构造,是产精的重要场所。(2)输精管:当精子成熟时,就通过输精管进入贮精囊。(3)贮精囊:暂时贮存精子的地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