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当阳高级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湖北省宜昌市当阳高级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湖北省宜昌市当阳高级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湖北省宜昌市当阳高级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湖北省宜昌市当阳高级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省宜昌市当阳高级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把“孝悌”“忠信”“礼”等都从属于“仁”的原则之下,以“亲亲”为出发点,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这是孔子的重要主张。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些主张均反映出A.儒家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B.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结合C.儒家用仁政掩盖等级秩序D.儒家实现了信仰和社会规范的统一参考答案:B从材料中的亲亲,父子君臣,孝悌忠信等等,可以看出儒家思想家把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结合在一起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看出对人欲的控制,A不正确;儒家强调等级,并不是掩盖等级秩序,C不正确;材料没有强调儒家要统一信仰,D不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要求学生结合儒家思想发展的过程以及内容特征来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搞清楚孔子孟子儒家思想的内容特征,其次要联系到材料中儒家思想与宗法关系的联系。2.“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材料中实现“法令由一统”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宗法制C.郡县制D.分封制参考答案:C【详解】由材料“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可以推断出应该是与秦始皇有关,而秦朝统一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故C项正确;A项是原始社会的权力继承制度,排除;B项是西周时期推行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权力继承制度,排除;D项是西周时期实行的地方行政体制,排除。【点睛】“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是关键信息。3.宋代是我国古代发行货币最多的朝代之一,但宋代也是历史上一个经常闹“钱荒”(一种铜币短缺现象)的朝代。据《宋史》记载,“比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人情窘迫,谓之钱荒”。宋代的“钱荒”现象①反映了商品经济繁荣

②说明国家财政困难③表明传统货币政策急需改革

④说明国家经济管理制度混乱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参考答案:H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及古代的经济政策C解析:铜钱,主要由铜铸成的钱币。自秦代以,以铜为主要原料的制作方式一直没有改变,铜便成为了货币经济的基础。中国的铜产量并不高,在长时期以铜钱为主要媒介的商品经济中,对铜的需求经常远远超过其开采量。因此,采用单一铜质货币的中国与同时拥有金、银等多种质地金属货币的中东及欧洲相比,就自然会被由“铜荒”引起的“钱荒”所困绕,③正确。与以前的历朝相比,宋代社会正处在由古代自然经济向近代商品经济转化的过程之中,其商品交易和市场影响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骤然增加,这就必然导致宋朝社会的“钱荒”问题及较之从前各朝更加突出,①正确。本题选择C项符合题意。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信息正确理解4.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是(

)A.《邸报》B.《戏报》C.《中外纪闻》

D.《昭文新报》参考答案:D5.中国古代主要流通钱币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为纸币如交子、会子、宝钞,金属货币白银、铁钱、铜钱,铜钱如半两钱、五铢钱、通宝钱,以下关于货币出现的先后顺序对应正确的是①白银

②交子

③五铢钱

④开元通宝

⑤咸丰通宝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②①⑤

C.③②④①⑤

D.③①②④⑤参考答案:B根据所学可知白银在明中叶成为正式货币;交子出现在北宋时期;五铢钱出现在汉武帝时期;开元通宝出现在唐代;咸丰通宝出现在清朝时期。因此正确顺序为③④②①⑤,本题答案为B。

6.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中所占的比重,由1937年的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的正常化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C.推行了全方位的外交政策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制裁参考答案:考点:FR: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FL: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分析:本题考查现代中国的外交.考查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解答:题干限定时间是“1965年”,中苏两国从1959年开始破裂,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所以中国加大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故B项正确.C项的外交政策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故排除C项.60年代中国与美国之间没有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也就谈不上与西方国家外交关系正常化和打破欧美对华经济制裁.故AD三项应排除.故选B.7.下列两组图片反映了中国社会不同时期,不同民族服饰的变化,第二组的变化与第一组的变化主要不同在于()A.近代化的反映

B.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C.民族融合的结果D.先进文化的辐射功能参考答案:A【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服饰变革第一组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鲜卑族和汉族的服饰,第二组图片反映了晚清的旗袍和近代的中山装,第二组的变化与第一组的变化主要不同是由于近代化的推动,故A项正确;旗袍和中山装主要受近代化影响,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范围过大,故B项错误;第二组图片与民族融合无关,故C项错误;旗袍和中山装主要是中国传统服饰和西方服饰的结合和借鉴,不是先进文化的辐射,故D项错误。8.下图所示是新疆出土东汉蜀锦“五星出东方(注:金、木、水、火、土星汇聚于东方的天文现象)利中国”护臂。该护臂工艺精美、文字激扬、意蕴丰富,它

A.证实了汉代丝织技术的西传B.展示了汉代蜀锦的工艺流程C.体现了汉代的天人感应观念D.反映了汉代长途贩运的兴盛参考答案:C【详解】材料中“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信息说明金、木、水、火、土星汇聚于东方,将有利于中国的征兆,这里的五星属于天文现象,符合汉代董仲舒倡导“天人感应”的理念,故C项正确;新疆出土的东汉蜀锦不能说明是汉代丝织技术的西传,故A项排除;材料并没有说明汉代蜀锦的制作工艺的流程,故B项排除;材料中新疆出土的东汉蜀锦并不能说明东汉时期长途贩运的兴盛,故D项排除。【点睛】题干关键信息是“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五星属于天文自然现象,这里天文现象和政治统治相联系,符合天人感应的思想。9.16世纪葡萄牙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向是(

)A.美洲

B.非洲和美洲

C.非洲和亚洲

D.非洲参考答案:C

10.右图是《农民画报》第一期封面,漫画中题词“农友们!快快组织起来啊!”从中可得知当时()A.辛亥革命爆发B.国民革命运动开展C.国民党围剿苏区红军D.解放战争爆发参考答案:B11.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参考答案:C12.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注意题中提供的关键信息:“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强调国共内战的爆发有一定因素的限制。A项是在1924年初,会议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B项西安事变是结束国共十年对峙,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标志,也不符合;C项是在1945年10月,国共双方确立了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的方针,符合题意;D项是在1949年,在解放战争的最后阶段,国共合谈达成《国内和平协定》,但最终国民党政府未在协定上签字,故排除D。C项正确。考点: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点评: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进行了两次政治谈判: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重庆谈判的召开,主要是由于蒋介石政府内战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完成,另外也是迫于当时国内要求和平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北平和谈也只是蒋介石的缓兵之计,希望可以“就地停战”和“划江而治”。两次和谈的破裂充分暴露了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13.某电视剧制作组布置一个三国初年周瑜书房的场景,根据史实判断其道具中搞错的是:①书案有毛笔、纸张②一本印刷的《孙子兵法》③墙上挂有《兰亭序》④几上放一个精美的青花瓷瓶A.①②④B.①④C.②③④D.③④参考答案:C14.下表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结论A鸦片战争后,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客观上为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条件B江南制造总局和发昌机器厂都是官办企业C一战期间,我国工业快速发展重工业暂时摆脱了列强控制D同盟会的《民报》和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对封建文化进行了系统批判参考答案: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维新思想外商企业在客观上刺激了民族企业的产生,故A项正确;发昌机器厂是民族企业,不是官办的,故B项错误;民族企业重点发展轻工业,重工业体系极为薄弱,故C项错误;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中,把孔子看成是托古改制的先人,没有批判封建文化,故D项错误。答案:A15.一位编剧编写了历史剧《7世纪商人张生的传奇》。经学者认定只有一项符合史实,它是A、张生非常助奋,所开店铺明天经营到深夜B、由于经营成功,他在长安城各处开了分店C、为了缓解疲劳,他经常到瓦子去休闲娱乐D、在行首的管理下,他积极向政府缴纳税收参考答案:D考点:本题以古代商业的发展为切入点重在考查学生对史料判断与运用的能力,历史事件和事件的记忆一直是学生比较困难事情,也是高考重点命题的对象,本题命题意蕴在此。考查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关键信息:7世纪。题干时间应是在唐朝。宋代商业经济的发展,突破了时空限制,因此,ABC项在7世纪是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故本题选择D项。16.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

)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B.孙中山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参考答案:D17.“从18世纪以来,讲科学理性、讲自由、讲人权、讲法治、讲个人的尊严,这些价值通过五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文化结构中间,就是文化传统所不可或缺的一些基本价值。”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院院长杜维明的这句话表明A.五四运动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五四运动彰显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C.五四运动弘扬了民主、科学精神

D.五四运动促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参考答案:C五四运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科学理性、自由、人权、法治、个人尊严”,这些西方资产阶级的启蒙思想通过五四运动在中国传播,表明五四运动弘扬了民主、科学精神;A、B、D三项虽然符合史实,但与题目中的材料没有关系;故选C。18.汉武帝“独尊儒术”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但到了唐代形成儒道佛三家鼎立局面,还出现了佛道先后问题,武则天把佛教列为第一,唐玄宗又把道教列为第一。这说明A.唐文化多元共荣 B.佛道社会基础薄弱 C.君权的极度强化 D.儒学地位相对稳固参考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唐朝时期的儒学,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史料并评述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唐朝文化的多元共荣及君权的极度强化,故无法得出A、C两项的结论;B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唐代形成儒道佛三家鼎立局面”不符,故排除;题目中的信息“唐代形成儒道佛三家鼎立局面”“出现了佛道先后问题”表明唐朝时期的儒学地位相对于佛教和道教而言,较为稳固,不需要统治者的大力推崇,故选D。19.据《南方人物周刊》记载:1935年,国民政府对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强行增持官股至50%,把这两家金融机构收归“国营”。中国银行的前身为大清的户部银行,后来又是北洋政府的国家银行,自其创办之始,就写明“官商各占股份50%”,只是从清末到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大部分股权落在了银行和商股手里。据此可知,1935年金融机构的调整A.反映了清末以来中央集权遭破坏的现实B.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C.实属官僚资本大肆掠夺民间资本的范例D.配合了正面战场的抗战参考答案:考点: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从清末到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大部分股权落在了银行和商股手里”可知,清末到北洋时期股权的变化反映了中央权力遭到破坏,不是1935年的调整反映的,故A项错误;二三十年代席卷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把原本处于世界经济边缘的中国也牵扯进来,缺乏世界竞争力的民营资本无法抵御经济危机的破坏狂潮,以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介入金融系统,有利于统合较弱的国内经济,故B项正确;从当时的经济环境考虑,政府的介入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民间资本崩溃的态势,有助于防止西方资本对国内民间资本的冲击,故C项错误;当时全面抗战还没有爆发,不存在正面战场,故D项错误。参考答案:B20.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淡化了历史认识中价值判断的表述是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

C.通商战争

D.夷匪犯境参考答案:A21.法国《人权宣言》第十条规定:“意见的发表只要不扰乱法律所规定的公共秩序,任何人都不得因其意见、甚至信教的意见而遭受干涉。”以下言论与材料体现的主张相一致的是(

)A、我的茅屋就是我的城堡,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B、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C、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D、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意见的发表只要不扰乱法律所规定的公共秩序,任何人都不得因其意见、甚至信教的意见而遭受干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言论自由的思想主张,伏尔泰的思想“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符合,因此选C。22.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进程中,经济的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国家分裂阻碍了政治的民主化

B.经济的发展消除了政治改革的诉求C.对外战争影响了国内民主的进程

D.皇权和贵族结盟掌握国家政权参考答案:D23.以下是民国初年成立的部分政党。据此可知,当时名称创立时间代表人物宗旨中华民国宪政党1912.3伍廷芳“博采民国宪法,确定纯粹中华政体”统一党1912.3张謇“巩固全国之统一,促进共和政治”共和党1912.5黎元洪“防止分裂,便利政务进行,实行共和政治”国民党1912.8孙中山、宋教仁“促成政治统一,维持国际和平”民主党1912.8梁启超“拥护法赋自由,调和社会利益”A.政党林立,国家分裂B.政治变革推动政治转型C.民主共和制不断完善D.革命党人积极参政议政参考答案:B24.奖励发明是有利于国家富强的政策。最早提出“倘有能造如外邦火轮车,一日夜能行七八千里者,准自专其利,限满,准他人仿造”的近代文献是(

)参考答案:C25.公元前5世纪,雅典军队统帅尼斯阿斯曾言:“男人就是城邦。”这里“城邦”的含义是指A.城墙、军队等物质因素

B.少数贵族的寡头政治C.公民构成的政治联合体

D.拥有公民权的雅典男子参考答案:C26.班固说:“古代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从卿大夫到庶人,各有等差。人们尊奉并服侍上级,而在下位的人也不会有逾越的念头。”接着又说:“五霸,三王之罪人也;六国,五霸之罪人也;四豪(信陵君等四君子),又六国之罪人也。”从材料中可以看到(

)A.夏商周与春秋的结束,是由于在下位的人没有逾越的念头B.从夏商周到春秋到六国抗秦再到战国,时间次序不可变更C.三王、五霸、六国、四豪都是古代人们严守身份等差的实证D.从夏商周到战国后期,政治特征呈现逐渐远离古代理想的趋势参考答案:D27.一个历史事实可以有若干事件构成,事件又可以由若干小事件构成,由此可以排出一系列事件的等级或层次,下列选项符合上述说法的是A.经济全球化——西欧一体化——欧元启用B.《王位继承法》——《权利法案》——光荣革命C.苏联的现代化道路——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工业化D.中途岛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阿拉曼战役参考答案:A解析:题干中明确指出事件之间有等级或层次,B选项中光荣革命后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相继通过的《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C选项中,应该这样描述,1917年十月革命后,苏维埃俄国走上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化道路。经过国内战争和新经济政策的国度,从20年代中期起,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开始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D选项中,三大战役是二战后不同战场的转折点,并列关系。28.公元前399年的天,按照一个月前雅典公民法庭的裁决,苏格拉底在监狱中服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苏格拉底慷慨赴死的法理意义在于A.法律只有被遵守才有权威性B.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C.天赋人权,人人生而自由平等D.公民法庭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参考答案:A【详解】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无罪,但他尊重陪审法庭的判决,因此苏格拉底慷慨赴死的法理意义在于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权威。故答案为A项。B、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均排除;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排除D项。29.1601年,荷兰人派出了56只大船和14个远征队再次来到印度尼西亚,一举将葡萄牙人赶出了东印度群岛。但荷兰人无法与老到的葡萄牙人竞争,因此在东印度群岛陷入了贸易的被动地位。为了扩大贸易,战胜葡萄牙人,荷兰人采取的应对举措是A.成立垄断对外贸易的殖民公司B.将殖民活动与奴隶贸易相结合C.发展手工工场,增强经济实力D.推行圈地运动,扩大原始积累参考答案:A【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7世纪初,荷兰商人为了扩大贸易,战胜葡萄牙人,在政府支持下成立垄断对外贸易的殖民公司——东印度公司,故A项正确;将殖民活动与奴隶贸易相结合的是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故B项错误;荷兰是商业国家,不是工业国家,故C项错误;推行圈地运动扩大原始积累的是英国,故D项错误。30.以下三幅图片选自《大脚到多变:中国百年间美女标准变迁》,反映了20世纪初到三十年代中国女人美丽标准的变化迹轨。从左到右分别为“会说洋文的大脚女人”、“自由婚姻的女人”、“有身段的才女”。出现以上标准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B.五四运动促进妇女解放C.西学东渐不断深化

D.妇女完全摆脱夫权束缚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26分)站在不同角度看待同一历史事件(人物)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认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人物言论帕尔默(美国史学家)1866年,英国在芝加哥有它的粮仓,在加拿大有它的森林,它的养羊场在澳大利亚,它的金矿和银矿在加利福尼亚和秘鲁,它喝从中国运来的茶叶,饮从东印度弄来的咖啡。梅雪芹(清华大学历史教授)英国作为最早实现工业革命的国家,煤烟污染最为严重;水体污染亦十分普遍。20世纪初期,美国的工业中心城市,煤烟污染也相当严重。德国工业中心上空长期为灰黄色烟幕所笼罩,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昼也需要人工照明。杰里.本特利(美国史学家)在工业化时代,职业道德内在化了,专业人员在业余时间致力于自我发展,他们热衷于阅读,并参加与商业或文化有关的课程。产业工人聚集在一起参加体育活动,欧洲的英式足球和美国的棒球在工业时代都成为大众运动。材料二

长期以来,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众说纷纭。1949—1978年,我国史学界不重视对李鸿章的研究,在为数不多的论著中,以否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多持肯定态度,对其评价更加客观、全面。——戴仕军《李鸿章研究概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三位学者分别是从哪一角度对工业革命进行的评价?并作简要说明。(9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推断1978年前后我国史学界对李鸿章评价的各自依据(8分),并分析对其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3)通过对以上材料探究,你认为影响史学家进行研究的因素有哪些?(3分)参考答案:(1)第一则材料,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了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或英国成为了“世界工厂”)第,二则第二则材料,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了工业革命造成工业化国家普遍严重的环境问题。第三则材料,从文化发展角度,分析了工业革命提升了市民的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工业化促进文体活动的广泛推广)。(角度各1分,说明各2分,有共9分)(2)依据:1978年以前的评价:认为李鸿章没有顺应时代的潮流,而是镇压农民起义、签订不平等条约出卖民族利益,是封建统治的维护者;(4分)1978年以后的评价:认为李鸿章主持了洋务运动,创办近代工业、近代海军、新式学堂,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是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人物。(4分)原因:1978年前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2分)1978年后,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分)从“左”倾错误到恢复“双百方针”,思想日益解放;史学观念的改变,史学研究由较为限制走向相对开放、自由。(后两点任答一点得2分)(以上答案均为参考答案,若考生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均可计分)(3)因素:所处的时代,政治、经济因素,立场,价值观等(4分,任答一点得2分,答两点得3分,其他表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解析:(1)依据材料一,分别提炼出从经济、环保、文化等角度,概括说明工业革命在各个领域产生的影响。(2)第一小问依据,结合材料二,按照1978年前后我国史学界对李鸿章的评价褒贬不一,既有肯定的,也有否定的,结合所学,肯定的从办洋务出发论证,否定的从洋务派不足之处出发论证;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考虑设问的相关事件限制,从1978年以前的“以阶级斗争为纲”、1978年以后工作重心的调整、“双百方针”的恢复等角度归纳。(3)综合上述材料,提炼共性因素,依次列举出时代背景、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立场、各自价值观等。

32.【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洪亮吉(1746—1809),祖籍安徽歙县,清乾嘉时期著名的诗人、学者,精通朴学、经学、训诂学、史学、舆地学,并因人口方面的学说而著称。其人口思想主要体现在《治平篇》和《生计篇》中,他指出:“然(土地)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又况有兼并之家,一人据百人之屋,一户占百户之田,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洪亮吉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办法:“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曰:君相有法乎?曰: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禁其浮靡,抑其兼并。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如是而已,是以君相调剂之法也。”——摘编自姜雪娥《浅谈洪亮吉的人口思想》等(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洪亮吉人口思想所反映的社会现象,并分析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洪亮吉人口思想的影响。参考答案:(1)现象:清初人口剧增,人地矛盾突出。成因:政局相对稳定,小农经济的发展,高产粮食作物的推广,赋役政策的调整等。(2)评价:①洪亮吉突破了传统知识分子的治学范围。②洪亮吉扬弃了传统人口的思想。洪亮吉否定了古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们将人口多视为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的观点,看到了人多的负面影响。③受时代所限,洪亮吉没有找到解决人口问题的钥匙,但却给后人以思想启迪。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清朝中期著名的学者洪亮吉的评述,旨在考查正确解读相关材料并评述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社会现象”由材料中的信息“然(土地)亦不过增一倍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即可得出“清初人口剧增,人地矛盾突出”的结论;第二小问“原因”结合相关所学可从清初政局的相对稳定、小农经济的发展、高产粮食作物的引进与推广、赋役政策的调整等角度思考作答。第(2)问,注意答案的全面性,“积极性”结合相关所学可从突破了传统知识分子的治学范围、扬弃了传统的“多子多福”的人口思想,看到了人口过多的负面影响、为后世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借鉴等角度思考作答;“局限性”结合相关所学可从受时代的局限,未能找到有效解决人口过多问题的办法等角度思考作答。33.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裂”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下列哪项属于其反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