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艺复兴文学
概述文艺复兴文学,了解各国文艺复兴文学的发展简况,主要代表作家和作品,掌握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悲喜混杂剧和流浪汉小说是文艺复兴的创造,七星诗社和大学才子是文艺复兴出现的文学团体。[学习提要]1.以人为中心,赞美人性的美好,反对神的权威。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一、人文主义文学的思想内容
2.宣扬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追求现实人生幸福。彼特拉克:“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3.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
薄迦丘《十日谈》:“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造成的,……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使生时同等的我们发生了贵贱之别。”莎士比亚《终成眷属》:“要是把人的血液倾注在一起,那颜色、重量和热度都难以区分。”“善恶的差别,在于行为的本身,不在于地位的有无。”(二幕三场)4.崇尚理性,反对蒙昧。培根:“知识就是力量。”
1.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因素结合,不拘泥细节的真实性。
2.表现人物激情,侧重道德心理刻画,不重物质经济关系的探索。二、人文主义文学艺术特征3.采用民族语言写作,各国民族文学诞生。
4.创造新体裁。
悲喜混杂剧流浪汉小说
悲喜混杂剧是文艺复兴文学的创造,它突破了古希腊罗马戏剧的悲剧、喜剧的严格界限,在一出戏里,悲剧喜剧因素结合。悲喜剧因素掺和在一起,丰富了作品的表现力,增强了艺术的感染力。悲喜混杂剧是18世纪市民剧的先驱。
流浪汉小说是文艺复兴文学的独创,是16世纪中叶的西班牙产生的一种新型小说。大多描写城市下层人物的流浪冒险,旅途见闻,并从下层人物的角度观察、讽刺一些社会现象。主人公多为流浪汉。代表作是佚名的《小癞子》,主人公小癞子是欧美小说史上的第一个流浪汉。
“流浪汉小说”(Picaresque)源于西班牙语picaro,意思是“违法者”、“无赖”,这个名称表明了流浪汉的身份特征。旅程模式
流浪汉小说是西方小说草创期的重要类型,对欧洲各国小说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德国格里美尔斯豪森的《痴儿西木传》(1668)英国笛福的《摩尔·弗兰德斯》(1722)法国勒萨日的《吉尔·布拉斯》(1735)作家记录主人公旅途中的经历,形成人物的人生之旅和叙述的旅程模式,因此可将这类小说称作旅程小说或路上小说。1.彼特拉克(第一个人文主义者)
代表作是抒情诗集《歌集》,主要歌咏诗人对女友劳拉的爱情。
三、意大利文学
十四行诗,意大利语sonetto,英语、法语sonnet。彼特拉克体押韵的格式是abba,abba,cde,cde。彼特拉克的十四行诗为欧洲抒情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后人尊称他为“诗圣”。
我的心迷乱了吕六同译我的心迷乱了,颤颤悠悠,在荒芜的田野上踽踽独行,当我瞥见地上一个脚印我惶遽不安了,仓皇逃窜。我寻觅不到一个避风的港口销声匿迹,躲避四周窥测的目光,因为失去欢乐的脸上,悲悲戚戚却清晰可见爱的火焰的跳动。而今我晓得,每一座山峰,每一片树林,每一湾溪水,每一株青草,都洞察我枉自遮掩的心灵奥秘。我从此不再踏上这般荒凉、这般崎岖的道路,可是爱情已然永远消逝,再也不会来到我的身旁,窃窃私语。2.薄伽丘《但丁传》《十日谈》对薄伽丘和《十日谈》的另一种解读
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发生了巨变,然而天主教会仍然严格地控制着意识形态,传统的社会道德规范及其理论基础——天主教教理,仍然神圣不可侵犯。薄伽丘没有、亦不可能对教会和抽象的教理提出疑问,更不可能对其批判和鞭挞,而只是以嬉笑、戏谑的手法,把发生巨变的社会现实真实地记录下来。他笔下记录的是“现代人”的形象,在现实生活中,这些人已经不太顾忌中世纪教会所宣扬的追求来世利益的伦理准则,他们从容地展示着自己的自然本性,愉快地用自己的力量、智慧和世俗美德为自己建设世俗的王国。从“绮思梦达殉情记”来看薄伽丘的爱情观
“尽管爱神心甘情愿地居住于高贵人的家里,但也绝不拒绝贫穷家庭的挽留,甚至有些时候,在穷人的家里,它也会如同在最富有的人家那样,像一个威力无比的主宰展示它的力量。”
——薄伽丘
“爱情的力量不是你我所管束得了的。”
——纪斯卡多
“人类向来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绮思梦达《十日谈》的人性层次《十日谈》的内容主要是描写人性,提倡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1)自然性:肯定情欲,歌颂爱情。
作品从两性关系反映人性的自然性。情欲故事大都写得粗鲁、直率,直接冲击禁欲主义,表现及时行乐。绿鹅的故事修道院的故事婚外情的故事
婚外情的故事
原因一:男女双方年龄悬殊。“自己已经老朽了,却偏要娶一个年轻的姑娘来做太太,这是件多么愚蠢的事啊!”
原因二:丈夫忌妒引起妻子不满,以偷情作为报复。“既是他庸人自扰,就要叫他妒火中烧,自焚其身。”
原因三:包办婚姻违背当事人意愿,以偷情做抗议。“要是当初我的爹娘把我许配给你的时候,替我的名誉设想一下,那该多好啊!”
2)社会性:要求平等,维护尊严。
人性的社会性表现之一是要求人的高贵与尊严。第四天“绮思梦达的故事”,公主斥责父王:“我要是找一个王孙公子来做情夫,那你就不会生我的气了。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世俗成见。……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
男女平等是小说的突出内容。第六天故事“菲莉芭胜诉”,“法律对于男女,应该一律看待,而法律的制订,也必须得到奉行法律的人的同意。……当时定下这条法律,女人并不曾同意而且也并没征求过我们女人的同意。所以这条法律可以说是一点也不公平的。”3)阶级性:肯定享乐,宣扬利己。
因经济关系,人在社会结成不同的社会集团,处于不同的阶级地位。阶级性通常指该阶级的思想意识和利益要求。
第七天故事第九“捉弄老贵族”。第八天故事第八“一报还一报”。4)个性:赞美聪明,歌颂进取。
文艺复兴时代,聪明机智是时代的新品质。作品有一系列故事称赞男女主人公的聪明机智,成为新的阶级的个性特征。第一天故事:“愚蠢往往使得人们从幸福的境界堕入苦痛万分的深渊,而聪明人却往往能凭着智慧,安然度过险境。……人类的智慧就是快乐的源泉。”第二天故事“女扮男装做官”。《十日谈》的艺术结构
10X10的框型结构:《十日谈》很规正地把100个故事框在10天这个时间框架里。书名10日,人物10人,每天故事10个,所讲时间10天,4个10,显示了数的和谐与排列的完整。形成边长为10的正方形,即10X10的框型结构。这是追求形式美的体现。
10X10+10的曲式结构:每天讲完10个故事后都是一首情歌结束,其比例是10:1,10天100个故事加10首情歌,形成10X10+10的文字曲式结构。显示了一种毕达哥拉斯式的数的比例的完整与和谐。表现出文艺复兴美学对美的比例的追求。《十日谈》的地位和影响
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开创了欧洲近代短篇小说的先河。
小说出版后,15世纪发行了10多版,16世纪发行了77版。英国乔叟《坎特伯雷故事集》取材《十日谈》,莎士比亚《辛白林》和《终成眷属》取材第二天故事第九和第三天故事第九。莫里哀《乔治·唐丹》取材第七天故事第四。莱辛《智者纳旦》取材第一天故事第三等。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
但丁:《神曲》
中世纪伟大诗人
彼特拉克:连接中世纪和新时代的桥梁
薄伽丘:《人曲》
“14世纪的伏尔泰”第一位勇敢地迈入近现代社会的文化巨人
中国小说的起步水准高《十日谈》——《三国演义》、《水浒传》
前者仅是短篇故事集,后者是鸿篇巨制的长篇小说,叙事成熟,人物丰满。明清小说发展缓慢1.七星诗社
七星诗社是16世纪法国文艺复兴的诗歌流派。由7个人文主义者组成,以龙沙为代表,以《保卫和发扬法兰西语言》为宣言。他们的诗歌肯定现实生活,歌颂自然和爱情。具有贵族倾向。杜贝莱四、法国文学
当你到了老年……
当你到了老年,晚上,烛光摇曳,你坐在炉火边,纺着纱,缠着线,象唱歌一样背诵着我的诗句,并且还惊讶地说。
“想当年我年青貌美,还曾得到过龙沙的赞美。”
这句话你的使女当时并没有听见,由于劳累,她早已双眼朦胧快入睡。龙沙的细语并没有使她醒过来,如泣如诉的诗句不断祝福你,那赞美之辞会永久流传。
那时我已长眠地下,成了飘忽不定的幽灵,在那香桃木的荫影下我将得到安息。而你那时也已到了风烛残年,蜷缩在炉旁,
为了自己当年过于骄傲,拒绝了我的爱情而深深后悔。请相信我,你要真正生活,别去等待明天,从今天起就请你来采撷那生活里的玫瑰。
——《致埃莱娜十四行诗》(1578),远方译2.蒙田《随笔集》
欧洲近代散文创始人怀疑论代表
“我研究的就是我自己,这就是我的形而上学和物理学。”“假如我们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我们还能知道什么呢?”3.拉伯雷《巨人传》
小说共有5部分,描写巨人家族三代国王高朗古杰、卡冈都亚、庞大固埃一代胜过一代,最后庞大固埃和朋友巴奴日远涉重洋,寻访神瓶。神瓶的启示是“喝”。即到智慧之泉,畅饮知识,畅饮真理,畅饮爱情。这是全书的精神总结。
“对于当时虚伪恶浊之社会,挟击甚力。”
——周作人《欧洲文学史》
所谓“巨人精神”,按文本原意,即“庞大固埃主义”(Pantagruelisme)。意即“大渴”或“极渴”。其一,是文学意义上“笑”的目的和效果。其二,是高度认知理性的提出。法郎士将其归纳为“渴望知识、渴望真理、渴望爱情”。
“渴于人生,饮以智慧,此实Rabelais之精义。其顺应自然,享受人生之意,亦随在见之。”
——周作人《欧洲文学史》“巨人精神”——“庞大固埃主义”:赞美人
1)体魄描写:巨人的体形巨大,力量无穷。卡冈都亚1岁10个月时,衬衫一件,用料1700公尺,帽子用料560公尺,鞋子用料750公尺,鞋底用1100张母牛皮。他的下巴有18层。放屁像吹大喇叭,撒尿冲死260418人。庞大固埃的舌头伸出来为军队蔽雨,作者从他的舌头爬进嘴里,足足走了两法里。巨人的巨“大”特征及其象征意义下体象征
作者描写巨人体魄,着重写下体。下体象征生殖,生命来自下体。
“庞大固埃放一个响屁,周围九法里的土地全都震动起来,臭气一熏,从地下长出来5300个小男人,又丑又矮,接着他又放了一个无声屁,长出来同样数目蹲着的小女人。”(第2部27章)当代文化的下体叙事
下体描写是一种革命,具有颠覆作用,以下充上的换位,颠覆社会秩序。它表示脱冕,表达民众平等意识。
下体描写的戏谑性影响了后世文学。电影《阿甘正传》(1994)开总统玩笑,表现以下对上的脱冕。
当代德国作家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采用下体叙事的视角,颠覆纳粹的法西斯统治,具有极大的讽刺性。2)吃喝描写
小说从头至尾贯穿“喝”的描写。巨人大吃大喝,食量惊人。卡冈都亚一顿晚餐的食材:
“16头公牛、三头母牛、32只小牛犊、63只哺乳期的小山羊、95只绵羊、300只糟小猪、220只鹌鹑、700只山鹬、400只阉鸡、6000只雏鸡,同样数量的鸽子、600只鹧鸪、1400只野兔、303只鸨子、还有1700只小阉鸡。……”
——第1部37章饮食与世界
人与世界联系的媒介是饮食。巨人生下来第一件事就是喝。这是他对世界的第一次认识。
苏联文论家巴赫金说:“这种人与世界在食物中的相逢,是令人高兴和欢愉的。在这里是人战胜了世界,吞食着世界,而不是被世界所吞食。”
——《拉伯雷研究》
《巨人传》的吃喝描写是一种全民性的飨宴,它是劳动与斗争取得胜利后的享受,以及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世界的征服。因此作者由衷地赞美吃喝,追求吃喝中的滋味。
“作者前言”写:“你们要拿出精于搜索、勇于探求的精神,把这几部内容丰富的作品好好地辨别一下滋味,感觉一下,评价一下;然后经过仔细阅读和反复思索,打开骨头,吮吸里面富滋养的骨髓。”
全民性的飨宴中国人的吃喝玩乐
饮食对中国人来说是享受,而不仅仅是为了生存。饮食的享受包括吃喝本身,享受美味佳肴;享受玩乐。吃喝与玩乐联系在一起,成为吃喝玩乐。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巨人传》的厨房《巨人传》的厨房是观光之地。它是欢乐的源泉,代表丰盛的食物与筵席的享受。第四部第十章写庞大固埃访问和平岛国王巴尼贡:“正在此时,约翰修士欢天喜地地跑回来,快活地大声嚷道:‘尊贵的巴尼贡万岁!冲着天主的肚子说话,他的厨房实在丰富。我就是从那里来的:食物堆积如山。我真巴不得把肚子尽量填满填足才好。……天主在上!为什么不先到主人丰盛的厨房里去呢?为什么不先观光一下活动中的肉叉、炉灶的排列、肥肉炖的程度、肉汤的冷热、准备的什么点心、打算上什么酒呢?这是经上的指示啊。’
”
《红楼梦》的厨房《红楼梦》的厨房是暴露寄生污秽之地。
“你们深宅大院,水来伸手,饭来张口,只知鸡蛋是平常物件,那里知道外头买卖的行市呢。……连姑娘带姐儿四五十人,一日也只管要两只鸡,两只鸭子,十来斤肉,一吊钱的菜蔬。你们算算,够作什么的?连本项两顿饭还撑持不住,还搁的住这个点这样,那个点那样,买来的又不吃,又买别的去。”
从对厨房的描写,可以看到在饮食飘香的后面,隐蔽着贾府人的吃里扒外。3)说笑描写
小说充满说笑精神,从作者到人物,对任何事情都有说有笑,大说大笑,无所顾忌,不避粗俗。
第4部53章写庞大固埃和他的伙伴拿《教皇敕令》开玩笑:
“‘告诉你们吧,’奥莫纳斯说道,‘那就是《敕令》,如果没有它,所有大学院的特权都将不存在。这是亏了我,你们才知道的!哈,哈,哈,哈,哈!’说到这里,奥莫纳斯又是打嗝,又是放屁,又是笑,又是喷唾沫,满脸出汗,把他那顶又高又大、四棱的教士帽摘下来递给身边一位少女,那个女孩子像拿到第一个要出嫁的信物一样,亲切地吻了它,然后非常高兴地顶在自己头上。”《巨人传》的广场语言。集市、广场集中了一切非官方的东西,它是官方世界之外的第二世界。广场语言是民间大众语言,充满民间的幽默诙谐,粗犷直率。4)知识描写
巨人的知识渊博,充满智慧,是文武双全的万能学者。
巨人的朋友巴奴日是智慧的代表。第3部4章写他用医学知识阐述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他说:“自然在人身上的关系,就是借出借入。……它们的组织系统就是不停地你借我取,我借你取,彼此都是借贷者。……胃脏吸收、消化、把食物变成糊状的东西。肠子把好的、有营养的成分吸收进去,把渣屑由特定的导管排泄出来。然后,好的成分输送到肝脏,由肝脏重新制造、生产血液。……借出是崇高的善举,借入是英勇的美德。对自私自利不肯借出的人,自然也给他一个处分,那就是各个器官的苦闷。”
特来美修道院是培养知识巨人的学校。文艺复兴理想国的描写:英国托马斯·莫尔《乌托邦》乌托邦王国、拉伯雷《巨人传》特来美修道院、莎士比亚《皆大欢喜》亚登森林。5)战争描写
小说描写巨人反对侵略战争,为和平而战,大义大无畏。比如约翰修士在敌人抢劫修道院时,杀死了13622个敌人。小说写:“修士出人意料地向他们冲过来,使出古代剑法,横七竖八、一阵好打,跟打猪猡似的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有的被打破脑袋,有的被打断胳膊,有的打折了颈项下面的脊骨,有的打坏了腰,打塌了鼻子,打瞎了眼睛,打裂了下颚,打掉了牙齿……看见一个想藏到浓密的葡萄秧里,他便像打狗似的拦腰一棍打过去,打断了他的脊骨。一个想逃命,被他一棍子从肛门里捅了进去。”
小说把战争当做过狂欢节。狂欢节是西方民间节日,它的表现形式是广场娱乐,民众盛会,集体飨宴,大众狂欢。第4部41章结尾写:“约翰修士带着他的人仍在不住地打和叉那些香肠人。后来还是庞大固埃下令收兵,才结束了一切战斗。那个妖怪在双方队伍里来来去去飞了好几趟,往地上扔下二十七桶芥末,然后才向天空飞去,嘴里还不住地叫着:‘狂欢节!狂欢节!狂欢节!’”
大众狂欢,是对官方文化的一种颠覆。
狂欢化精神即是狂欢节精神。狂欢化精神的最大特点是自由平等,角色互换,反对权威压迫。表现的是俗文化品格。6)航海描写
小说第4、5部写巨人航海旅行。巨人出游,广泛接触世界,了解世界,先后到达各岛,阅遍人间罪恶。
小说的讽刺精神主要表现在航海旅行中。巨人游历的各个岛国,都是现实罪恶的隐喻。作者以这些虚幻的岛国描写,突出抨击司法、捐税制度、官吏制度和教会腐败。比如,骗人国穿皮袍的猫,影射法官。穿皮袍的猫见人说的第一句话是:“金子,金子,金子!”
作者写:“穿皮袍的猫残忍凶恶,十分怕人:它们吞吃小孩,在铺着云石的地方狼吞虎咽。……它们巧取豪夺,弱肉强食,无恶不作。它们不分善恶,不是把人吊死,便是把人烧死。”7)贯穿情节的媒介:喝
巨人都好喝酒,能喝酒。小说情节贯穿喝的描写。连接情节发展、转换的媒介是“喝”。全书5部,每个章节和每部之间的衔接都是“喝”。全书结尾是“喝”。书中守护神瓶的祭司解释神瓶的谕示说:“我不跟你说:‘请你读这一章,请你念这个注释;’我却说:‘请你干了这一章,请你品品这一章,请你饮下去这一注释,……请你喝下去一本书。”(第5部45章)“喝”象征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渴求知识,追求幸福,开创新世界的愿望。19世纪法国作家法郎士解释“喝”:“请你们到知识的源泉那里……研究人类和宇宙,理解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规律……请你们畅饮真理,畅饮知识,畅饮爱情。”
维伽(1562-1635),戏剧家,西班牙民族戏剧之父。代表作《羊泉村》,描写农民反对贵族,杀死欺负民女的骑士团队长。全村团结一致不招供,国王被迫免于追凶。这是西方文学史最早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主要戏剧特点是情节生动,悲剧因素与喜剧因素融合在一起。
五、西班牙文学塞万提斯(1547-1616)
《堂吉诃德》塞万提斯的创作思想和艺术主张
阿美里科·卡斯特罗:认为塞万提斯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人文主义作家”。陈众议、王留拴《西班牙文学简史》
海涅:认为塞万提斯是“天主教作家”,是“罗马教会的忠诚的儿子”。海涅《精印本﹙堂吉诃德﹚引言》
贝尔(Bell):将塞万提斯定位于“受人文主义影响的天主教作家”。陈众议、王留拴《西班牙文学简史》
塞万提斯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描写的时候模仿真实,模仿得愈亲切,作品就愈好”,“凭空捏造越逼真越好,越有或然性和可能性,就越有趣味”。《堂吉诃德》(上)1.写作宗旨
塞万提斯在小说前言说:“我的愿望无非要世人厌恶荒诞的骑士小说。堂吉诃德的真人真事,已经使骑士小说立脚不住,注定要一扫而空了。”
《堂吉诃德》的基调:戏仿。所谓戏仿,即是带有讽刺性的滑稽模仿。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文体现象,是“对一位作者或文类的种种形式特点的夸张性模仿,它以语言上、结构上、或者主题上与所模仿者的种种差异为标志”。2.喜剧形象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的马是一匹瘦得皮包骨头的老马。堂吉诃德给它取了一个高贵的名字“驽骍难得”。堂吉诃德模仿骑士,把邻村的挤奶姑娘选为自己的意中人,取名叫杜尔西内娅,把她当天下第一美人来崇拜。其实是一个“身子粗粗壮壮、胸口还长着毛”的姑娘。1)喜剧性行为受封仪式:庄严场合——马棚;专业神职人员——客栈老板;
《圣经》——记账本;公主——妓女2)喜剧性冲突※
与幻觉的喜剧冲突
他本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梦想家,但又不合时宜地成为一个实行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他受到自己的内在嘲弄,把自己变得荒唐可笑。羊群——军队;穷客栈——古堡;风车——巨人;理发师的铜盆——骑士头盔;苦役犯——受害骑士。※
与劝阻者的喜剧冲突
劝阻者是堂吉诃德的街坊朋友,他们企图阻止堂吉诃德的发疯胡闹,堂吉诃德不予理睬。
堂吉诃德是一个追求理想的孤独者。他对自己的理想有执著的追求和坚强的道德观念,具有英勇无畏、忘我斗争的品德,他是一个不易打败的思想巨人。在此,堂吉诃德显示出他的英雄性,追求理想的孤独性。他生活在孤独中,孤独地追求,不为人们理解。※
与捉弄人的喜剧冲突
堂吉诃德在游侠中,受到各个阶层人的捉弄取笑。但他一律以骑士精神对待,形成了他和捉弄人之间的喜剧性冲突。
堂吉诃德和捉弄人的冲突反映出他的喜剧性格的悲剧成分。
堂吉诃德的悲剧是一种内在人性的悲剧,世界的荒谬和人们的轻视,使他的献身行动成为一种受苦难的悲剧。3.堂吉诃德形象意义
堂吉诃德是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个成功的正面喜剧形象。其独特的带有悲剧意味的喜剧性格,概括了各个时代强调主观动机,忽视客观效果,脱离实际的人的特征。他给人的启迪是,凡事要从实际出发,反对脱离实际的主观唯心主义。西班牙动画片(1978)
小说到电影
张玮山西大学2012硕士论文【摘要】:电影导演对文学名著进行改编很早就已经开始了。文学名著以其生动的情节、深刻的内涵和巨大的号召力吸引着每一位导演。小说《堂吉诃德》情节性强,人物形象生动活泼,在电影改编上具有很大优势,再加上这部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不可避免地吸引了很多导演的目光。他们通过电影这一艺术形式展现出自己对原著《堂吉诃德》的不同解读,每一位导演的作品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个人风格。本文以前苏联导演柯静采夫、美国导演奥逊·威尔斯和中国导演阿甘的三个不同版本的《堂吉诃德》电影作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研究,进而了解不同的时代背景、意识形态和导演个人特色在文学改编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前三章分别对柯静采夫、奥逊·威尔斯和阿甘的三个不同版本《堂吉诃德》电影作品进行分析。柯静采夫生活在20世纪中叶的苏联,他的作品带有前苏联特别的时代特点,唐吉诃德的悲剧式英雄和公爵一家的剥削阶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柯静采夫将堂吉诃德的精神提高到更高的层次,并且把原著中劳动人民的优点加以放大,将他们的形象塑造得更加正面。
奥逊·威尔斯的作品是在他去世之后,由他的助手用一堆电影素材拼接而成,所以情节并不完整,但是丰富的想象力和浓厚的奥逊·威尔斯的个人风格仍在作品中得以完美显现。堂吉诃德被奥逊·威尔斯认为是自己的化身,他就是一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对梦想执著充满热情。这是一部个人色彩浓厚的电影作品。
阿甘的《魔侠传之唐吉可德》对原著进行了大胆的改编,是一部极为典型的商业电影,这部作品的娱乐性、商业性远远超越了电影作品本身的意义。
第四章对三部作品之异同进行分析。
“异”主要集中在作品内涵的解读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生活在不同国家和时代的三位导演,对原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有不同的理解,表现在各自作品中则是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柯静采夫的唐吉诃德更具英雄性,奥逊·威尔斯的堂吉诃德更加富有冒险精神,而阿甘版本中的唐吉可德则是典型的武侠小说中的大侠。
而“同”则从人物形象、对原著情节的延续和肯定堂吉诃德精神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原著中堂吉诃德和桑丘的形象深入人心,这种在形象上的坚持是对原著的延续;作为一部世界名著有许多的经典情节为人所熟知,抛弃了这些经典就是抛弃了小说中的精华;堂吉诃德的冒险精神和对梦想的热情、执著被广泛肯定,这是堂吉诃德重要的精神内涵,所以不可避免地在三部作品中都得以延续。
一个是满脑子虚幻理想,持长矛来和风车搏斗,以显出骑士威风的堂吉诃德,另一个是要从美酒佳肴和高官厚禄中享受人生滋味的桑丘·潘沙。
他们一个是可笑的理想主义者,一个是可笑的实用主义者。但是堂吉诃德属于过去,桑丘·潘沙却属于未来。随着资产阶级势力的日渐上升,理想的人就不是堂吉诃德,而是桑丘·潘沙了。
——朱光潜4.堂吉诃德形象比较※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堂吉诃德与孙悟空《孙悟空和堂吉诃德——关于非理性暴力的思考》
※堂吉诃德与阿Q
堂吉诃德精神是一种理想主义,阿Q精神是一种精神胜利法。这两种精神都反映了人的精神状态和精神追求,需要互相补充。5.塞万提斯的影响
塞万提斯国际艺术节(CervantesInternationalArtFestival)
塞万提斯奖西班牙文化部为表彰杰出的西班牙语作家而设立。以塞万提斯命名。每年颁奖给在西班牙语文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西班牙和拉丁美洲作家。每年12月评出年度得主,次年4月23日(塞万提斯逝世的纪念日)在塞万提斯故乡的阿卡拉大学(UniversidaddeAlcalá)由西班牙国王亲自颁授,可说是西班牙语世界的文学最高荣誉,也因此有些评论说本奖是西班牙语世界的诺贝尔文学奖。
胡安·赫尔曼(中)在西班牙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级环保型内墙乳胶漆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3.1.1稻作文化的印记 教学设计
- Unit 2 Section A 3a-3c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2025至2030年中国窄型三角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固定机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化轻建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八面翻大型户外广告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Calcitonin-13C6-15N4-salmon-TFA-Salmon-calcitonin-sup-13-sup-C-sub-6-sub-sup-15-sup-N-sub-4-sub-TFA-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度高科技项目融资居间服务合同样本
- 2025至2030年自动平滑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发展汉语初级口语I-第11课课件
- 《柔性棚洞防护结构技术规程》
- 危险废物综合利用与处置技术规范 通则
-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 教育心理学课件(完整版)
- YYT 1898-2024 血管内导管导丝 亲水性涂层牢固度试验方法
- 2023年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试题及答案解析
- JIS-D1601-1995-汽车零部件振动试验方法
- 高血压肾病护理查房课件
- 基坑开挖影响周边环境与建筑物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