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白米中学2022年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主要表现在A.开展识字教育B.恢复高考制度C.通过《义务教育法》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参考答案:D2.“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炮声震地;筒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屋,不见烟火冲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外敌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B、说明中国人不勇敢,惧怕竹枪火炮C、说明吸食鸦片使中国人民内部相互残杀
D、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参考答案:D3.下图为中国人龚容(1538~1603,福建人,移居菲律宾,是当时最著名的从事印刷出版业的华侨)在马尼拉出版的汉文木刻本《无极天主正教真传实录》。它可用于研究①中国文化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②印刷术对欧洲宗教改革的推动③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④英国在东南亚的殖民统治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明末中外思想文化的交流。依据材料信息和所学可知,材料中“中国人龚容在马尼拉出版的汉文木刻本”反映了中国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刻本《无极天主正教真传实录》的名称及其记述体现了中西之间的文化交流,故①③正确;②④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排除。排除A、C、D,故选B。4.18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极大的不平衡性,中国、美国、西欧、印度的经济发展也因各自不同的国情而跌宕起伏,下图中所描绘的这四个国家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全球所占比重曲线图中,与中国相符的一条曲线应是参考答案:C5.“前者史家,不过记述人间一二有权力者兴亡隆替之事,虽名为史,实不过一人一家之谱牒”。此处梁启超批评了我国的传统史学的缺点是A.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
B.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C.知有事实而不知有理想
D.知有陈迹而不知有今务参考答案:B6.王安石变法中,为了解决北宋初期以来“更戍法”带来的弊端,而实行的措施是
A.保甲法
B.保马法
C.将兵法
D.设军器监参考答案:C7.北宋诗人苏轼在《石炭并引》记载:彭城旧无石炭(煤),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遣人访获取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南山栗林渐可息,北山顽矿何劳锻。为君铸作百炼刀,要斩长鲸为万段。下列对材料解析不准确的是(
)A.北宋已经开始使用煤作为冶铁燃料B.北宋时期由煤冶炼出来的兵器异常锋利C.北宋的冶铁供风形式有了很大的发展D.北宋煤的推广使用部分取代了木材的作用参考答案:C8.下图中所反映的现象能够出现的原因是(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①工业革命的完成②殖民帝国的确立③交通运输工具的先进④拥有“世界工厂”的优势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解析:工业革命的完成为其提供的雄厚的工业基础;殖民帝国的确立为其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交通运输工具的先进为其海外贸易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世界工厂”的优势为其向外输出商品提供了保障。9.元代规定官营作坊的工匠必须被编入专门的户籍且不得脱籍,而清代顺治年间,政府则明确宣布废除匠籍制度。与此相关的重要原因是(
)A.赋税制度的变化 B.封建制度的衰落C.民营手工业壮大 D.工商业市镇兴起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加入匠籍本身就免除赋税,赋税制度如何变化,都与匠籍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废除匠籍体现了工匠对封建社会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故B项正确;民营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属于两种不同的手工业类型,不能成为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工商业市镇兴起,与匠籍制度废除没有必然关联,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匠籍制度10.“除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有重大意义的商业革命。”这场“商业革命”的内容不可能包括
A.城市商业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B.乡村地区不能设市的规定被废除C.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D.以地域为基础的商帮及会馆兴起参考答案:D11.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国王掌控实权C.宪政制度确立
D.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参考答案:C考察英国的君主立宪制。1811年,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已形成,国王只是国家的象征,代表国家,履行一些必要的法律程序。大权掌握在内阁手中。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只是一个程序问题,是君主立宪政治的特点之一。故应选C。12.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教授在评论近代某一历史事件时写道:“其悲剧意义不仅在于他们失败的结局,更在于他们借助宗教猛烈冲击传统却不能借助宗教而挣脱传统的六道轮回,反封建的人没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这一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天平天国运动
参考答案:D13.《庄子?则阳》云:“丘里者,合十姓百名,而以为风俗”。《孟子?滕文公上》云:“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这说明战国时期A.分封制度渐趋瓦解 B.按血缘划地而居已不能维持C.小农经济渐趋形成 D.民间社会风俗出现颠覆变化参考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教材主干知识准确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丘里者,合十姓百名”、“乡田同井……则百姓亲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战国时期乡里不同姓氏生活在一起,按血缘划地而居的传统已发生了变化。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C、D两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14.《货币变局》一书中提到:“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一时代“好”在()①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②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③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④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参考答案:B15.下表反映的是1895年与1913年中国进出口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
)A.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B.经济逐渐丧失独立地位C.民族工业发展落后
D.贸易逆差得到扭转参考答案:B分值:(1分)本试题主要考查同学们读图即理解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分析题意,表格中的数字对比显示中国进出口均大幅增加,进出口货的结构反映出中国逐渐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这不是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故排除A,D项正确;贸易逆差情况更加严重,故排除B,表格中没有反映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容,故C排除;故正确答案为B。【考查方向】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易错点】分析题干信息不全面,不能通过材料信息的对比分析得出正确答案,误选C。【解题思路】:审题要抓关键的有效信息,结合图表中的数字对比分析即可,采取排除法。16.以下是陈独秀通信答问的部分问题辑录,所涉内容集中于“工人教育与工作时间”、“妇女、青年、劳动问题”、“工人底时间工资问题”、“劳动专政”等。上述通信答问最有可能发生在A.辛亥革命时期
B.新文化运动初期C.五四运动前后
D.全民族抗战时期参考答案:C17.1912年中华民国国歌歌词中有“揖美追欧,旧邦新造”之句,这体现了当时国人追求A.师夷长技以自强
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建立民主共和的新中华
D.用民主和科学改造社会参考答案:D18.《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嘱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鸦片战争前夕广州十三行的兴盛说明
A.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清政府积极寻求海外贸易
C.闭关锁国政策的松动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参考答案:D19.《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材料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是A.兴起于重工业
B.欧美国家间时发生C.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D.电力的广泛使用
参考答案:C20.关于汉赋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汉代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B.突出的特点是专重铺陈描述C.吸收了先秦《诗经》和楚辞的表现手法D.主要是描述下层人民的生活疾苦参考答案:D21.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C.建议以礼入法,以法护法
D.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参考答案:B22.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是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参考答案:B23.“咱们走吧。”“咱们不能。”“为什么不能?”“咱们在等待戈多。”下列美术作品与上述对白作品所反映的艺术表现手法相似的是
A.《日出?印象》
B.《干草堆》
C.《鲁昂大教堂》
D.《毕加索自画像》参考答案:D24.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在南非德班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巴西、印度、南非和中国组成的“金砖四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要求发达国家应率先大幅度减排,同时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转让技术。这说明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
①发达国家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
②加强国际合作十分必要
③区域集团化程度加快
④环境污染日益突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B25.一位学者形容16世纪的西班牙:“就像一张巨人之口,在吞进食物,咀嚼食物,仅仅是为了把它送进器官,除了经过的气味和偶尔粘在牙齿上的碎屑之外,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上述“没有留下任何东西”主要是指
(
)
A.没有发生“价格革命”
B.没有经受文艺复兴的洗礼
C.没有受到资产阶级革命风暴冲击
D.资本主义工商业没有发展起来参考答案:D26.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参考答案:D27.“(东汉末年)许武以二弟晏、普未显,欲令成名。乃共割财产以为三分,武自取肥田广宅奴婢强者,二弟所得并悉劣少。乡人皆称弟克让,而鄙武贪婪。晏等以此并得选举。”(《滹南遗老集引》)这段描述反映出A.政府大力表彰气节
B.东汉后期选举放松了标准C.家庭不断走向解体
D.乱世仍有人依循儒家规范参考答案:D28.下图是由厉以宁主编、1991年出版的《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的部分目录。据此推测该书的主题是A.清算“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
B.总结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理论成果C.记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历程
D.探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参考答案:D经济体制改革。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从目录中“经济改革战略的探讨”“企业集团的发展途径”“农村工业化”等信息可以看出,该书的主题围绕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这一中心而展开,故D项正确;ABC项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29.1842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96.94万英镑,1845年就上升为239.48万英镑。但以后却开始下降,1846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跌到120万英镑,其后大多年份在160万英镑左右徘徊,1854年还降至100万英镑以下,外国商品大量积压在口岸仓库中。这一现象的出现:A.导致中国在对英贸易中开始出现逆差
B.刺激西方列强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C.表明传统的经济结构仍没有发生变化
D.是中国实行关税保护政策的必然结果参考答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只有英国输华货物总值,无中国输英货物总值数据,无从判断中国在对英贸易中是否出现逆差,故A项错误;英国商品大量输入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故C项错误;从1842年至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逐渐减少,他们认为是在中国的侵略权益过少造成的,成为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之一,故B项正确;《南京条约》签订后协定关税,关税主权已经遭到严重破坏,不能形成关税保护,故D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名师点睛】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分类比较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继续原因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性质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扩大过程侵略国家英国英法两国,美俄帮凶侵略范围主要在长江以南沿海地区从沿海一直到北京危害和影响开放口岸和割地开五口、割香港岛增开十一口;英割九龙司地方一区,俄割100多万平方公里主权破坏领土、领海、司法、关税等主权进一步丧失,侵略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社会性质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30.“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此语讽刺的可能是A.九品中正制
B.察举制
C.世卿世禄制
D.八股取士参考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走向世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但在近代中国迈出这一步,并把这一步向前推进,却是坎坷的。尽管那些主张学习西方的早先的中国人,大都是激于外国侵略,耻己之不如人,要把别人打痛了自己的东西学过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报仇雪恨。……还有一层.为使中国放眼世界,不要徒以“汉官威仪”自诩,而要看到西方国家的发展,有所借鉴,改变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的落后状况。——陈旭麓主编《近代中国八十年》
材料二:20世纪初,对于清朝统治者当年强迫汉人接受的发辫,大多数人都主张剪去,并且认为“不剪发不算革命”“也不算时髦”。在服饰上,“一切前清官爵命服及袍褂、补服、翎顶、朝珠,一概柬之高阁”,人们穿衣“务趋自由平等的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一种完美时髦”。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是依据天赋人权等理性原则建立起来的理想社会模式,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的,属于新派人物。——摘编自王文泉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一位研究晚清乡土意识的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飘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近代中国人主张学习西方的原因。(4分)
(2)材料二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领域的哪些新气?试结合所学知谀分析这些新气象出现的原因。(6分)
(3)你是否认同材料三中的观点?请说明理由。(5分)参考答案:(1)西方列强不断侵略中国;学习西方先进军事科技,抵抗外来侵略(或报仇雪恨);放眼世界,借鉴西方先进文化,改变中国的落后状况。(4分,任答两点即可)(2)新气象:剪发辫,易服饰,接受西方生活习俗成为时尚。(2分)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民主思想的传播;进步人士的提倡;社会心理的认同等。(4分,任答两点即可)(3)认同: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极力宣传西方启蒙思想,但终因历次运动脱离群众尤其是农村中的广大农民,所以先进的思想对中国影响很小。(5分)或不认同: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对西方思想的宣传活动持久、深入,随着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的发生,先进思想观念已经广泛并逐渐深入人心。(5分)(任选一种观点回答即可)C.环境保护:(1)柳江(珠江,西江等均可),镉(4分)(2)矿山排水、工业废水(6分)3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西汉高祖7年规定,“民产子,复勿事二岁。”(《西汉会要》卷47)东汉章帝元和2年下诏,除规定“人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外,又“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东汉会要》卷28)唐太宗贞观元年正月发布《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聘及时诏》,规定“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媒媾,命其好合.……刺史县令已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如其劝导乖方,失于配偶,准户减少,以阶殿失。”《唐大诏令集》卷110)清康熙51年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元年又逐步实行“摊丁入亩”,取消了全部人头税。材料二:清朝前期人口变化与人均耕地情况表——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绘制材料三: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的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业史稿》材料四:据谭其骧、邹逸麟的研究,秦汉实关中时期,由于黄土高原的大量开垦,黄河每百年的决溢次数平均为5.7次。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利用方式以畜牧业为主,因而河水决溢每百年平均只有1.3次。隋唐五代时期,土地利用方式是半农半牧,河水每百年决溢为10.3次。北宋至明清时期,黄土高原都大量开垦农耕,河水每百年的决溢次数增加到375次……——张子珩《论生态环境对古代中国人口分布的作用》(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统治者推行的人口政策。为保证这一政策的落实,又采取了哪些措施?结合中国古代文明形态,分析古代统治者采取这些政策措施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前期人口数量的变化的特点。根据材料二、三、四,分析人口数量的变化导致了哪些社会问题?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口问题的看法。参考答案:(1)政策:鼓励人口增长。措施:调整税收政策;国家直接物质奖励;将人口数量作为官员政绩考核指标;鼓励婚嫁。原因:农业(耕)文明,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者的数量多少决定农业盛衰;人口的多少关系到赋税的征收、兵役和徭役的征发,是国家强盛与否的重要标志。(2)特点:人口增长迅速。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与耕地有限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养牛成本提高,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土地过度开垦,导致河水泛滥,破坏农业生产。在封建社会某些特定条件下,人口的增长是生产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一种历史表象;人口的骤增也会带来许多社会问题;应控制人口合理增长,提高人口素质、节约用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3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有学者在一次演讲中提到,过去二百年中,人类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规模化;第三次工业革命则是深度全球化背景下的“个性化”。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某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学者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参考答案:观点(2分)史论结合(8分)小结(2分)我赞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机械化”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珍妮纺纱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此后,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骡机、水力织布机等机器。不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也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进型蒸汽机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生产,工业革命在英国完成,并向欧美地区扩展,带动其他地区的工业化。由此可见,“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机械化”的说法是正确的。我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电气化”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各种各样使用电力的新发明纷纷涌现,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发电机和电动机的相继问世,使电力开始带动机器。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随后,电灯、电话、电车、电影和无线电报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电力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而新机器的发明和制造,反过来也推动了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力工业是最能代表最新技术成就。所以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鲜明特征是电气化。我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信息化”从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标志着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这次科技革命被称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它产生了一大批新型工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其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是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开辟了信息时代。20世纪90年代以来,它还带来了一种新型经济——知识经济。而且,以全球互联网络为标志的信息高速公路正在缩短人类交往的距离。所以说,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信息化
试题分析:本题设问开放,言之成理即可。观点可以就某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学者观点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论证环节第一等级:观点正确,理由充分,史实准确。(8~10分)第二等级:观点正确,理由欠充分,史实基本准确。(4~7分)第三等级:观点基本正确,理由不充分,史实不清。(1~3分)第四等级:观点不正确,不符合基本事实。(0分)34.“欲”与生俱来,源于内心的渴望,关系到人性完善以及人类生活的和谐。儒学大家们都将“欲”作为自己研究的重要问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材料二故圣人之制民,使之有欲,不得过节;使之敦朴,不得无欲;无欲有欲,各得以足,而君道得矣。﹣﹣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材料三欲是情发出来底。心如水,性犹水之静,情则水之流,欲则水之波澜,但波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酒水购销合同模板
- 2024三方运输合同的范本
- 2024购销水泥合同范文
- 标准房屋转让协议样本
- 2024房屋拆迁合同范本
- 2024机械设备购销合同范本
- 建筑材料销售合同模板:建筑材料买卖合同参考
- 2024居室装饰装修施工合同范本
- 2024年民事调解协议书参考范本
- 标准服务合同范例大全
- 工厂改造施工方案
-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词汇表
- 《春节的文化与习俗》课件
- 手机棋牌平台网络游戏商业计划书
-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发展的研究
- 医疗机构高警示药品风险管理规范(2023版)
- 一年级体质健康数据
- 八年级物理(上)期中考试分析与教学反思
- 国家开放大学《财政与金融(农)》形考任务1-4参考答案
- 2023银行网点年度工作总结
- 工厂反骚扰虐待强迫歧视政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