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分类号密级UDC单位代码10553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论文题目中国杂交水稻在孟加拉国的推广现状及对策研究EnglishTitleStudyonCurrentSituationandMeasuresofDevelopmentofChineseHybridRiceinBangladesh研究生姓名曾红校内教师陈跃进教授校外导师杨忠炬研究员专业领域作物研究方向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与推广提交论文日期年月日论文答辩日期年月日答辩委员会主席论文评阅人学位授予日期二〇一四年五月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研究生签名:时间:年月日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同意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研究生签名:时间:年月日校内导师签名:时间:年月日校外导师签名:时间:年月日
摘要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农业方面利用高端的科学技术首创了一项先进的水稻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稻的出产量,及时的解决我国粮食短缺的问题,保障了我国人民温饱的困难,也为增加我国的粮食产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世界之上以生产水稻为主的主要国家之一的孟加拉国,其基本的种植水稻的基本情况是每年种植水稻达到1000多万公顷,但是产量还是比较低的。本文主要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加深入的了解杂交水稻在孟加拉国的推广和应用的情况,以便推动我国杂交水稻的推广和应用。本文首先分析孟加拉国种植水稻的基本现状,运用农业推广的综合理论与杂交水稻技术推广的实际经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杂交水稻在孟加拉推广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国家对研究杂交水稻的技术培训、资金投入、政策措施跟不上,影响推广的力度和效果;推广体系不健全,技术人员严重不足,技术掌握不全面,工作效率低等。针对于杂交水稻在国际推广过程中出现的困境约束条件,及时的提出合理的策略,解决水稻制种、杂交水稻、水稻生产和引进市场方面出现的困难,为杂交水稻的快速推广提高了有力的条件,加快杂交水稻技术在孟加拉国向生产力转化的过程,同时促进相关产业的外向型发展。关键词:杂交水稻;孟加拉国;推广现状;制约因素:策略研究AbstractInthe1970s,Chinainitiatedahigh-endtechnologyinriceproduction-hybridrice,andincreasedtheproductiontoalargedegree.Later,theagriculturalextensionofhybridricemadegreatcontributioninincreasingriceproduction,relievingthefoodshortageandsecuringChinesepeople’sbasicneedinfood.ByanalyzingthebackgroundofhybridriceproductioninBangladeshanddifficultiesandproblemsinitsinternationalmarketing,thepaperraisesreasonablesolutionsinhowtoachieveafastpopularizationofhybridrice.Bangladesh,oneofthecountrieswithricebeingtheirmaincrop,hasarice-cultivatingareaamountingtomorethan10-million-hm2.Ithasmadeobviousprogressesinresearchandextension.ThispaperresearchesthebasicsituationofriceproductioninBangladesh,aimingtofurtherdeveloptimelyandeffectivecountermeasurestotheproblemsofseedproduction,hybridriceproductionandmarketing.Basedontheinvestigationonthecurrentsituation,especiallythedifficultiesandproblems,ofpromotinghybridriceinBangladesh,thepaperaimstomakeitselfanin-timeanalysisandsummaryofthemandputforwardwithsomecountermeasures,whichcanalsocontributetotheagriculturalextensionsystemofhybridriceinChina.Keywords:Hybirdrice;Bangladesh;Currentsituation;SolutionsPAGE37目录摘要 IIAbstract I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国外水稻育种技术 23.2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 34研究方法 4第二章杂交水稻优势概述 51我国杂交水稻技术优势 51.1我国的水稻杂交技术领先于其他国家、并具有很强大的竞争力 51.2杂交水稻有着广阔的国际市场 51.3中国的种子业务在海外开发的状况 52杂交水稻技术国际推广概述 63杂交水稻在孟加拉国推广的意义 94本章小结 11第三章孟加拉杂交水稻发展现状分析 131孟加拉国杂交水稻推广状况 132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孟加拉国推广的现状分析 142.1水稻的杂交技术在育种和普及方面的进展 142.2关于杂交水稻的种植方面 152.3孟加拉国在栽培方面进行的技术研究 162.4孟加拉国杂交水稻育种现状 153杂交水稻技术在孟加拉国推广面临的问题 163.1国家政策问题 163.2企业及人才问题 173.3栽培条件和生产技术问题 183.4杂交水稻技术推广的连续性问题 184本章小结 18第四章杂交水稻技术在孟加拉国推广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191杂交水稻固有特性的制约 192孟加拉国农业技术推广水平偏低 193孟加拉地区特有自然环境的制约 204我国对杂交水稻技术出口的限制 215孟加拉国的政策限制 196杂交水稻种子出口行业存在高风险性 207本章小结 22第五章杂交水稻在孟加拉国的推广策略 231努力改进育种的速度与水平 231.1因地制宜 231.2培育优良品种 231.3强化合作 232降低成本 233加强对杂交水稻科技人员和农民的培训 244加大宣传 245杂交水稻的未来和前景 256本章小结 25结语 26参考文献 27致谢 31第一章绪论1研究背景20世纪70年代,我国在农业方面采用科学手段始创了一项很好的的技术,大大的增加了水稻的生产量。之后的杂交水稻被推广和运用过程中,解决我国粮食短缺的问题,保障了我国人民温饱的困难,也为增加本国的粮食产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现在的非洲和部分亚洲地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国家是孟加拉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都面临着粮食缺乏的重要问题,所以,根据目前的这种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FA0)认可了杂交水稻,并把杂交水稻首选为解决贫困地区粮食问题的重要技术。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展了中国杂交水稻在孟加拉国的推广现状及对策研究。2研究意义1.中国杂交水稻的成功应用和广泛种植,为增加粮食的产量开拓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并及时提出了有效运用的新途径,为解决我国的粮食短缺问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在国际上,为其他贫困、粮食供应不足的国家解决了重大的粮食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获得了国际上各国的一致认同,杂交水稻的发展迅速,并产生了优秀的影响力[11-14]。就目前情况而言,中国杂交水稻在国际上已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杂交水稻还得向更好地方向发展,但是其中出现了一些发展障碍。针对杂交水稻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促进我国水稻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杂交水稻技术在国际范围内的应用,这不仅可以解决全球范围内粮食不足所带来的问题,特别是能解决孟加拉国等人口大国的粮食供应不足的的问题,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增进与孟加拉国的联系与友谊,对我国的经济、政治的快速发展都有重大的作用。目前,杂交水稻的种植越来越受到国际上的认可,我国的杂交水稻事业在国际上也获得了可乐的发展,我国杂交水稻技术不断完善,有利于我国的杂交水稻的大力推广,从而实现我国杂交水稻种子行业等各有关行业的稳步发展,实现种植国际化,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使我国的经济政治稳定发展,加快了我国与国际接轨的进程,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为我国带回大量的经济利益,促进我国的发展[2]。文章论述了在国际方面,我国杂交水稻的发展进程,并说明了我国杂交水稻在国际的发展及技术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在此基础上,加大了我国杂交水稻在国际范围内的种植域的扩大,增强我国的杂交水稻的地位,应用于贫困地区,可有效降低粮食不足的问题,缓解世界级的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有效解决粮食不足问题。3国内外研究现状3.1国外水稻育种技术
就当今社会而言,世界上水稻育种的发展方向是培养出新株型,即达到国际水稻新的育种目标“超级稻”。若此目标实现,2005年培育出的超级稻品种将会达到每公顷产量13-15吨,显然,这个目标已经实现,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效。然而,现在大多数国家依然处于传统育种的阶段,普遍采用杂交育种的常规手段[3]。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推动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目前基因工程是各国科学家所普遍采用的现代生物技术,因为其手段可以培育出高产,优质,抗性强的水稻新品种,所以已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水稻育种手段。所谓基因工程,就是主要采用转基因技术,将一些水稻原本没有的性状,即控制优良性状的外源基因导入水稻,这样一来,不同植物之间基因的交流丰富了基因库,还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某些遗传资源的不足,极大地推动了水稻育种的发展进程。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pec介导法和电注射法[4]。但在实际应用中,基因枪转组法是应用最广泛、获得转基因最多且成功率最高的方法。据悉,日本最近在水稻育种方面有了新飞跃: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稻的产量,主要原因是他们把水稻原本不含有而玉米植株中含有的PEPC基因提取出来,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该基因导入水稻中,之一改变使得水稻的光合作用能力增强了11%。另一方面,据国内外科学家共同指出,大米胚乳中因缺乏维生素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米的营养价值[5]。因此,经各国科学家的共同努力,现己从高等植被和菌种中仿造出4个关键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这些酶转入水稻中,弥补大米缺乏维生素而影响价值的缺点。就现在国际形势而言,生物技术、转基因育种、航天育种、辐射育种等新型育种手段已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6]。由此看出,生物技术在国际上以形成一种风尚,引领了世界技术的潮流,以其巨大的魅力给水稻育种方面带来了新突破,为世界粮食储备创造了空间。3.2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我国紧跟时代脚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杂交水稻的研究已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其研制成功的案例为我国在世界农业发展进程中开创造了辉煌先河[31]。我国在杂交育种方面取得的成就使得我国水稻单产大幅提高,不仅缓解了我国粮食紧缺的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其他国家对水稻的开发与研究,为世界多个国家的粮食供应做出重要贡献。我国杂交水稻的首次研究是在1964年,到1973年,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取得了技术上的成果,随后,在1974年,我国选育出了具有高产优势的杂交水稻组合,选育完成之后,我国开始进行大范围的试种,并获得良好成效。由于我国杂交水稻获得良好收益,到1976年,我国杂交水稻在国际范围内开始广泛种植。经过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断研究,杂交水稻技术不断更新,所取得的成果更加优秀,不仅将我国的国际地位提高,让世界看到我国的实力,在杂交水稻领域不断创新,开创了提高水稻产量的新方法,同时使我国的遗传研究技术位列前茅[7]。到20世纪后期,我国的水稻单产量位居世界之前,更令人惊奇的是,我国的水稻种植总面积并不大,但粮食产量却位于世界第一。我们所说的杂交水稻,是用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遗传基因不同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得到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采用这种方法,可以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在种植时可以得到能够生产优良后代的种子,这种种子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很大提高[8]。由此看来,杂交水稻在生产上具有很大的优势,生产具有优良性状的后代和提高产量通常就用这种方法。水稻之所以可以容易培育出杂交种子,是因为它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现象。生长旺盛,根系发达,抗逆性强等一系列优势,使得利用水稻的杂种优势发挥其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水稻产量。当然,水稻的优势之下也存在很多的育种缺陷。如:水稻属于自花授粉植物,最令人头疼的是雌雄蕊的问题,它们不仅生在同一朵颖花里,而且很多小颖花给人工去雄造成很多大的难度。因此,长期以来水稻的杂种优势未能得到应用。杂交水稻的成功是由美国人亨利·毕彻实现的,所以他被公认为杂交水稻之父。早期的发现因受技术的限制,总会有一定的缺陷存在,阻碍科学的进步与发展。但不可否认,亨利·毕彻的确为水稻杂交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荣获世界粮食奖项是当之无愧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日本在此领域也获得了很大的进步,提出了很多理论,听起来很管用,可以实现,而且会创造很大的经济效益,但往往结果不如人愿。日本科学家的设想是好的,但一经投入实践,却得不到很好的预想结果。如:三系选育法以及用野生雄性不孕株等方法来培育杂交水稻[9]。在我国,袁隆平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它为加强和协调杂交水稻的科学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为鼓励袁隆平在杂交水稻上的研究再创辉煌,1984年6月特地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袁隆平不辱使命,不断创新,为解决我国粮食短缺的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我国的杂交水稻已在世界范围内取的广泛培育,如美国、越南、印度、印尼、巴基斯坦、厄瓜多尔等的试种、示范都获得很大成功。有实例显示:在2002年的时候,印尼苏门答腊广泛种植我国杂交水稻500亩,取得了极大地正面反响,我国的杂交水稻平均亩产600多公斤,而种植当地良种的田地,亩产仅达300多公斤。4研究方法近几年来,伴随着杂交水稻在国际上的不断地推广和应用,其影响在国际上也迅猛剧增,杂交水稻的发展也逐渐的获得可贺的进步。要实现我国水稻在世界领域的传播和发展,加快我国种子行业的进步,增强我国杂交水稻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政治地位,提高我国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而使人民的收入水平有所增加,需要我们加大对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应用[9]。并且,实现杂交水稻在国际范围内的应用,对推动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良好的关系,巩固经济基础,加强我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和政治意义的作用不可小觑。本文利用搜集大量的有用资料和查阅相关的图书,针对我国杂交水稻在孟加拉国的推广和应用情况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个人观点。第二章我国杂交水稻优势概述1我国杂交水稻技术优势1.1我国的水稻杂交技术领先于其他国家、并具有很强大的竞争力中国的水稻杂交技术在加入WTO组织以后,中国的水稻杂交技术在国际上是具有极强的竞争力的一个项目,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在技术方面领先其他国家很多,二是杂交水稻拥有全部的自主的知识产权。这就是我们具有很强竞争力的表现。我国的外贸发展和杂交水稻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外贸发展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在国际上不具备竞争力,但是杂交水稻两者具备,所以发展杂交水稻具有很重要的现实的意义[19]。1.2杂交水稻有着广阔的国际市场全球水稻种植面积有1.5亿公顷,其中50%的稻田是可以一年之内种植收获两次,这些地区的播种总面积为2.3亿公顷,世界上70%的土地是适合发展杂交水稻种植业,而外国的种植面积都还不足2%。所以这样的情况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发展空间,也是促进我们经济发展的巨大的商机。我们要把握住。1.3中国的种子业务在海外开发的状况目前,我国各大杂交水稻种子公司的重要产业包括海外出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竞争愈演愈烈,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时,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显得尤为重要。1.3.1隆平高科隆平高科公司与国外的很多政府企业都有长期的合作,也是我国种子出口量最大的企业,该公司一直注重海外市场的开拓,几乎包括亚洲的全部国家和地区,但是力量分散,所以在国际竞争中没有占有绝对的优势。1.3.2湖北种子集团湖北种子集团自2008年以来就以出口量50%的速度连续六年稳步增长,而2010年以出口水稻种子2500吨的量位居全国第一。该公司主要出口到孟加拉国,占到该国出口量的45%在此国占有绝对的优势,之后又积极开展其他国家的杂交水稻种子出口业务。像美洲的国家、巴基斯坦、等已经开拓了很多的业务。为我国的杂交水稻业提供了平台。1.3.3四川国豪公司因为中印两个国家的政府相互搭桥的关系,国豪同印尼在工作上已经成了很好地合作伙伴,于2011年,印尼进口了大约3500吨的杂交水稻种子,这些水稻种子都是由国豪公司提供的。不仅如此,国豪还成立了自己的研究室,主要目的是对热带水稻进行相应的研究。在中国这样的公司不只是一家,还有禾嘉、银荃、丰乐以及成都种子总公司等,他们有的已经开辟了国际市场,有的正在向杂交水稻国际市场进军。单纯的从四川来看,取得国家进口经营许可的种子公司就达21家,其中出口的杂交水稻种子就已经超过了12000000kg,他们的出口量已经接近全国总出口量的80%。以上的这些公司,大多是采用种子直销的方式来开辟的海外市场。然而,这种现象也不是全部,例如隆平高科,已经转变了方式,选择在国外开展育种项目。但在中国,目前对于海外杂交水稻市场的开辟完全不够成熟,与国外一些先锋的跨国公司进军中国玉米市场相比还差得很远[20]。2杂交水稻技术国际推广概述1964年,我国在“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的带领下,在我国积极开展杂交水稻研究。经过近12年的潜心研究,最终在1976年取得巨大成功,我国的杂交水稻比传统水稻更高产,品质更优良,因此,在我国开始大面积推广。从此,我国粮食紧缺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21]。1980年,杂交水稻就逐渐登上了国际舞台,拉开了杂交水稻国际化的序幕。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联合国粮农组织为解决国际粮食紧缺的问题,极力宣传杂交水稻的种植,并将其列为首选战略措施。经过这样的活动,许多国家包括印度和越南也积极向我国学习水稻种植技术,并且逐渐种植杂交水稻,成为除中国之外生产杂交水稻和大面积成功应用杂交水稻的国家。我国的杂交水稻对世界的粮食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为了使世界更多地区解决粮食问题,袁隆平院士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为首席顾问,湖南的杂交水稻研究所里20多名专家也被聘请为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我国不会止步于此,也不会满足于现状,所以,为促使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地的发展,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也积极对外进行技术交流,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促进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发展。我国不仅注重与国外的技术交流,也特别重视我国自身的发展。我国在杂交水稻的研究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举办了50余期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为一些来我国学习杂交水稻育种的人提供技术支持。杂交水稻是我国的技术专利,在1980年的时候,我国将该项技术授予美国,这在当时、在国际上都有重大的影响。杂交水稻的产生,在解决我国的粮食不足的问题上发挥了重大作用,1990年左右,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承认杂交水稻技术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重要技术。袁隆平等我国的多位科研专家经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诚聘,曾经多次去到印度、孟加拉、菲律宾等多个国家进行杂交水稻技术的讲授与传授。自从1980年起,我国创办了多次全球性的杂交水稻技术知识的教授,培养出了近四百名的高级技术人员,这些技术人员来自全国的30多个国家。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受到世界各国的帮助,在其帮助下,我国的专利技术有了突飞的发展,获得了显著的效益,并受到极大的关注。现如今,杂交水稻的宣传、实验播种已经在三十多个国家进行,其中杂交水稻的商业化生产已经在4个国家中进行,还有多个国家的商业化生产正在进行中,或处在实验种植阶段[12]。在2005年的时候,国际性联合组织水稻研究中心发表了最新的总结性言论,就水稻研究取得的最终成果召开了国际性会议。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杂交水稻的种植数量越来越多,除中国本土以外,在亚洲其地区种植杂交水稻的土地数量达到了近二百公顷,世界上其他地区也有好多种植杂交水稻的。在世界上,除中国本土外,还有四个大国已经将杂交水稻实行了市场性的应用。这四个种植杂交水稻的大国有印度,美国,菲律宾和越南[22]。越南从1980年起,从我国直接进口杂交水稻种苗,在其北方的种植区种植,并且获得了较高的收益。再往后的几年中,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在越南逐年扩大,据2004年的统计表明,越南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达到60万公顷,占到其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8.8%,单位产米量达到6.3吨,与当地的水稻相比,其产量增加40%。2010年,越南的计划是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00万公顷。总的来说,越南是引进我国杂交水稻技术与实践运用最为成功的国家。菲律宾引进了两类的杂交水稻,一种是我国纯种杂交水稻,另一种是其他与我国杂交水稻培育出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据2012年统计,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达到3000公顷,单位产米量达到9吨,与当地水稻的单位产米量相比翻一番。据2012年统计,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达到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8%,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达到30万公顷。到2012年计划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达到150万公顷,从而解决粮食不足问题,使人民满足温饱。同样是种植杂交水稻大国的印度,在与我国交流了一系列的学习经验后,也已经培养出了适合本国种植的杂交水稻。印度是一个广泛种植杂交水稻的国家,由于粮食短缺问题较严重,印度更选择了种植高产量的杂交水稻。根据调查结得知,2010年,在印度,杂交水稻的种植达到近70公顷,单位产米量比原先种植的水稻增产近21%左右。由于看到了高产量的收入,印度在2009年时,种植的杂交水稻达到100万公顷,在2010的时候,数量将会进一步加大,达到300万公顷。最近几年时间里,多个国家向我国学习杂交水稻栽培技术,并且,这些国家的杂交水稻的引进都获得成功。比如:柬埔寨、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等等,在这些国家中已经有多个开始了商业化的种植生产,并取得了较高效益。总而言之,杂交水稻的发展正处在上升阶段,具有极为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也存在不足,就杂交水稻的发展跨越性和潜力来评论的话,某些国家的研究依然保持在研究阶段,并没有大面积的普及[23]。3杂交水稻在孟加拉国推广的意义杂交水稻是我国首创的先进农业领域的科学技术,为世界粮食产量的大幅度的增长做出了有效的贡献,同时这一技术也为孟加拉国解决零食问题提供了保障。2.1“东方魔稻”——解决孟加拉国粮食短缺问题的首选战略措施从1964年,开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就在我国开始研究杂交水稻的项目。经过12年的苦心研究,在我国开始了广泛的推广使用。由此开始,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利用杂交稻成果的国家。在外国人看来,我国的杂交水稻是一种魔稻,所以,杂交水稻又被称为“东方魔稻”。杂交水稻国际化是从农业科研成果转让开始的。为解决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问题,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特意将推广杂交水稻列为首选战略措施,首先在印度、越南等国家实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此后,这两个国家开始大面积的使用杂交水稻。在联合国与中国各个组织强力合作与支持下,杂交水稻技术在国际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在多个国家开始广泛的生产使用,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孟加拉国[24]。根据数据结果得知,到2013年为止,除中国外,种植杂交水稻的国家面积达到300多万公顷。孟加拉国在使用后得到了良好的收获,开始大量的种植,水稻增产达百分之二十多。与孟加拉国合作后,不仅展开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并开展了多种技术示范,根据当地的特点进行改变,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中国的杂交水稻与当地的水稻相比,有明显的优势所在,增产更多,适应性更强。受到孟加拉国农民的欢迎。从目前的情况看,种植水稻的国家多达一百多个。种植面积在各个国家不断的增加。据专业人士推算,杂交水稻将会不断的迈向世界的最前端,为世界的粮食数量与安全做出贡献。近年来,孟加拉国面临着粮食短缺的问题,迫切的想引进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以提高粮食数量[25]。这些现状的存在,为杂交水稻走进孟加拉国市场提供了机遇,也为杂交水稻在孟加拉国的发展前景开阔了市场。2.2“杂交水稻外交”——增强中国现代农业技术在孟加拉国的影响力杂交水稻的创始人袁隆平很早就有了用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想法,为了使这种想法实现,他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在研究成功后,他希望杂交水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提高世界上粮食生产不足国家的生产力,同时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而杂交水稻在孟加拉国的推广,也提高了我国农业技术在孟加拉国的影响力。中国领导人在出访以水稻种植业为主的国家时,都谈到了有关水稻种植的农业合作问题,其中菲律宾、孟加拉国等国家都非常关注与中国在杂交水稻方面的合作,甚至还特别指明要与中国合作进行水稻种植。孟加拉国领导人在很久以前就曾参观过中国的水稻种植业,并且对中国的水稻种植叹为观止,回国后立即召集人民种植水稻,借鉴中国的经验,水稻产量十分可观,并且多次邀请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到他们国家进行访问。联合国聘请袁隆平教授担任推广杂交水稻的顾问,帮助更多的国家解决粮食生产问题,同时邀请了其他国家在水稻种植行业有杰出成就的专家参加这次活动。中国政府就曾经派出专家多次赴越南、缅甸、孟加拉国等国家对其水稻的发展做出指导。为了加大杂交水稻在东南亚的发展,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杂交水稻科技研究中心就与东南亚水稻发展技术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且长期派专家前往指导技术发展。同时在湖南省会长沙市对来自东南亚,南亚,非洲等以水稻为主的30多个国家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40多天的杂交水稻的专业技术培训。此次活动给世界各国输送了数千名专业的技术人员。这次活动向世界宣传了中国在杂交水稻方面的先进技术和优秀的农业推广经验,在世界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获得了世界国家的高度赞扬和对中国技术人员的称赞。东帝汶农业部长表示,中国的这次活动使长期处于饥饿的东帝汶有望摆脱贫困,并带来经济的稳步发展[26]。2.3推进“走出去”战略,促进我国农业技术走入孟加拉国杂交水稻在孟加拉国推广活动还促进了其他相关产品的出口,并增加了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贸易的合作。并且使我国与孟加拉国在高科技交流方面加深,带动我国与孟加拉国在农业技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推进两国农业的发展。海外技术的推广会通过加大输入技术力量和资本,对人才和其他要素进行了重要的规范,为中国农业的“走出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我国农业走入孟加拉国,走入东南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虽然近几年中国的杂交水稻产业在孟加拉国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我国的杂交水稻产业现在,只是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尚小,每年杂交水稻的出口量仅是15000万吨左右[27]。水稻杂交在孟加拉国的推广,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有政策的限制和其它一些国家贸易壁垒的因素,造成推广实践中的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首先,我们应该规范对孟加拉国的杂交水稻出口,包括出口的途径,出口的品种,出口的地区等,来保护杂交水稻的知识产权。对要出口的水稻,杂交水稻推广会对此进行严格的实名登记,记录水稻的名称、种类以及一些其他必要的东西来确保出口杂交水稻的合法性。采用这种制度也是对水稻的知识产权进行了严密的法律保护。其次,我们应充分利用杂交水稻的知识产权来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发展与建设。在我国发起的杂交水稻国际推广会上,会与一些外国的政府机构、国际组织、个人大的企业建立长期稳步的合作与发展的关系,这就必然涉及到我国杂交水稻专有技术和专有品种的知识产权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应小心谨慎的处理好这个问题,既保护了知识产权又不伤害国家关系。杂交水稻技术在孟加拉国全面应用之前,应事先在孟加拉国申请品种的专利权,这不仅保护知识产权,增加国家的经济收益,而且能使杂交水稻在孟加拉国得到更全面的应用。最后,杂交水稻在孟加拉国的推广不是会一项简单的工程,如果想要完美的完成这项工程,这就要求国家制定详细的计划去完成他。我们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适销对路”的销售策略,制定相应的符合实际的发展的计划和销售策略。在近期内还是要以杂交水稻种植的主要地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然后在以这些地区为中心,慢慢地向其他地区辐射,扩大销售量。同时我们还应该继续扩大试种的地区,并且要不断的向孟加拉国周边国家地区进行传播。在发展策略上,就应该继续走“本地化”的道路,把杂交种子的公司搬到孟加拉国,把生产、销售、服务体系建立的更好,并节约生产成本[28]。4本章小结本章对我国杂交水稻进行简单阐述,对我国杂交水稻技术的先进性进行评论,探讨其广阔的国际市场开发前景,介绍目前我国种子业务在海外开发的状况。同时,从解决粮食问题的战略措施、杂交水稻技术在国际的影响力以及推广杂交水稻技术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影响方面介绍了杂交水稻技术推广的意义所在,并概述了杂交水稻技术在国际推广方面的现状。第三章孟加拉杂交水稻发展现状分析孟加拉国是位于南亚次大陆东北部三角洲平原上的国家,东、西、北三面与印度毗邻,南面濒临孟加拉湾,东南面与缅甸接壤,海岸线长约550公里。全国85%的地区为平原,东南部和东北部为丘陵地带。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湿热多雨,全国划分为达卡、库尔纳、吉大港、拉吉沙希、锡莱特和巴里萨尔六个行政区,国土面积约为14.75万平方公里。全国有恒河下游Padma、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贾木纳河)、梅格纳Meghna、卡纳夫里Karnaphuli、提斯塔Teesta等包括支流大小河流230多条,内河航运线总长约为6000公里。人口有1.163亿多人,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100多人,75%的人口住在农村,60%的人口的生活以农业为主,被人称为“水泽之乡”和“河塘之国”的孟加拉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密集的国家之一。该国人民最主要的粮食是水稻,而在总播种面积1396万公顷中,现在的水稻种植面积已经占的77%。孟加拉国在1993年的时候,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开始进行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到了1996年,国际水稻研究所对其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给予相当的认可,正因为此许多世界大企业纷纷赞助与支持孟加拉国的杂交水稻研究。由于高等的农业大学和学院、国家和个人的农业单位及种子公司建立起了一个由很多科学家组成的技术协作小组,就现在的状态来看,孟加拉国的水稻杂交技术已经成熟了很多。根据往年的经验来看,在大多数的年份里,一般每年水稻的收成都在两千万吨左右,这个产量是远远不能满足国内每年对粮食的需求的,基于这个现状,所以每年需要从别的国家进口一百万吨至两百万吨的水稻。1孟加拉国杂交水稻推广状况作为世界第4大水稻生产国孟加拉,水稻是该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常年水稻播种面积约1100万公顷。该国水稻的播种面积为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7%,产量为粮食产量的94%。表1为孟加拉在3个阶段的水稻生产概况。表1孟加拉水稻生产概况Tab.1ProfileofriceproductioninBangladesh年份播种面积(104公顷)总产量(104吨)平均产量(吨/公顷)1970-197197410971.132000-20011070.82484.42.322008-200910802931.82.71自1971年以来水稻产量已经翻番70%的水稻品种为国际水稻研究所的改良品种。2000年的总产量实现了国家首次粮食自给,创历史新高,且播种面积占世界水稻总播种面积7.2%,产量占世界水稻总产量5.9%。但人口增长迅速,耕地面积增长缓慢,每年孟加拉不得不进口200万吨大米来满足供给。1993年孟加拉开始研究杂交水稻。在1996年6月孟加拉农业部制定了杂交水稻发展计划,将灌溉稻区Boro季节(11月至翌年5月)确定为发展杂交水稻的目标地区。中国农业部在2005年与孟加拉农业部签署了杂交水稻科技合作协议。2007年大批中国、菲律宾等公司进入孟加拉开发杂交水稻。表2为孟加拉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与进口种子等的发展变化。表2孟加拉杂交水稻发展变化Tab.2DevelopmentandchangeofhybridriceinBangladesh年份种植面积(104公顷)制种面积(公顷)制种产量(吨/公顷)种子进口量(吨)2000-20011.46271.002002001-20022.311381.092152002-20033.591981.163502003-20045.181081.686212004-20059.52721.8110802005-200618.94481.5222502006-200742.112501.5546502007-200864.715141.5577552008-200981.015001.8782002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孟加拉国推广的现状分析2.1水稻的杂交技术在育种和普及方面的进展在1993年,孟加拉国仅仅把水稻的杂交技术作为鉴定和发现不合格的品种和杂交水稻组合的标准,随着研究的深入,在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应的进展。因此1999年起,孟加拉国对水稻杂交项目的研究更加重视,并列入了国家项目和一系列的国家重点项目,以此为契机,中国还派去两名中国湖南杂交水稻研究所的高级技术员对孟加拉国的研究技术进行了评价。2000年的南南合作,使中国与孟加拉国在水稻研究方面的关系更近了一步,中国的三名技术员在此次合作中到孟加拉国进行指导与学习。众所周知,属于热带气候的孟加拉国位于热带,早些年间是很缺乏水稻品种的,而是通过评价和鉴定从其他国家引进一系列的水稻产品得到适合孟加拉国的热带环境的相应的水稻品种的。科学研究和实验表明,由IRRI引进的野败型不育系和一些可以恢复的恢复系,能适合孟加拉国的热带环境而进行繁殖和生存[39]。在1997年的时候,有三十多种杂交水稻作为适合孟加拉国生存的品种被科研人员选取进行了一系列对比实验,其中有两种杂交水稻符合孟加拉国的生存条件,大大增加了当地水稻的产量。如果想将这两种类型的水稻进行大面积推广,这些实验基础是不够的,因此又进行了下一系列的性价比实验,并进行多次试种,终于在2002年,孟加拉国的科研人员研究出了适合本国家种植的杂交水稻品种,并且开始在他们国家的一些地区进行种植[40]。研制出的这个新品种具有很好的抗性,他的生长周期相对于其他的水稻不是很长,并且它具有很适合孟加拉国的环境的特点的同时,该品种产出的米也好吃。当今社会,孟加拉国已经将这种新品种进行大面积种植,并且将这种新品种与当地的优良的品种进行了一系列的测交,选出了新的恢复系和新的不育系[29]。除此之外,孟加拉国的一些私人的种子公司又从印度引进了一些新的组合的种子。与此同时,中国的一些杂交产品也加入了孟加拉国的这次杂交试验,中国的这些杂交水稻虽然在孟加拉国的种植过程中取得了增产的结果,但是中国的水稻所结的米却不是那么的好吃,但是经过一系列的实验后,中国也有一种杂交水稻被引进了孟加拉国,并且在孟加拉国进行了试种。在1998的时候,孟加拉国在国内进行了大规模的试种,其中试种的杂交水稻主要是引自于中国和印度。在1999年的时候,孟加拉国的一些私人企业也对很多的水稻品种进行了大量的试种,在这些试种中孟加拉国合理的选择种植基地和种植条件,在2010的时候在国内种植水稻的面积达到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2.2关于杂交水稻的种植方面孟加拉国在引进的时候不仅仅是引进,还对这些品种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想要通过他们的努力研究出更加适合他们国家的杂交水稻产品,并且将得到的高品质杂交水稻进行大规模的种植。近年来中国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为150万公顷,占水稻种植总面积58%,且其产量约是水稻种植面积的66%。孟加拉国也在开展自己的杂交水稻项目,并在不断扩大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但孟加拉的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面积与当地的水稻种植面积相比不足10%。2.3孟加拉国在栽培方面进行的技术研究孟加拉国杂交水稻的研究所对较适合他们国家的两种产品在不同的时期进行了实验,想要得到较适合他们生长的插秧期,实验显示,在每年的12月15日左右到次年的1月10日左右的时候进行移植插秧水稻的产量很高。这两种产品一种在12月25日产量最高,另一种在1月25日移植产量最高。但是结果还显示,在每年的1月25之后才开始移植栽培的杂交水稻的产量是很低的,并且日期越往后,产量越低。所以,我们可以得知,孟加拉国的水稻较适合在12月25日到1月25日之间进行种植。除此之外,对于我们所施加的肥料也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显示,氮的含量对水稻的种植是很重要的,一般氮的含量在160kg/公顷以内或者是左右的时候,水稻较适合生长,并且所施加的肥料越多产量越高。2.4孟加拉国杂交水稻育种现状2.4.1不育系及恢复系引进与选育不育系及恢复系引进与选育孟加拉从事杂交水稻育种工作的单位主要有孟加拉水稻研究所(TheBangladeshRiceResearchInstitute,BRRI)、孟加拉农村发展委员会(TheBangladeshRuralAdvancementCommittee,BRAC),SupremeSeedCo.Ltd.等。20世纪90年代BRRI引进IRRI、中国和印度的杂交水稻亲本材料进行观察研究,中国不育系V20A、珍汕97A高感病虫,引自IRRI和印度的不育系有IR58025A,IR67684A,IR68275A,IR68281A,IR68888A,IR70960A,IR73328A,PMS10A等,发现IR58025A等少数不育系表现较好。本世纪初引进中国不育系金23A,II-32A,D汕A、冈46A和IRRI不育系IR78362A,IR79155A,IR80156A等,并利用IRRI和中国不育系培育出了本地不育系BRRIlA,BRRI3A,BRRI9A,BRRIlOA等,现正处于研究应用阶段。1996年孟加拉引进农林PL12,IR68945一4-33一4一14,IR71018一13一73一3等3个光温敏核不育系用于两系杂交水稻研究。孟加拉利用中国和IRRI不育系测交选育出了IR29723一143-3一3R,BR482一5一4一4一9R,BR827一35一2一1一IR等几个较好的恢复系。2.4.2杂交稻组合的引进与选育1998-2010年孟加拉审定或认定的杂交水稻组合有69个。孟加拉通过国家审定的杂交水稻组合
HybridricecombinationsregisteredandreleasedbythegovernmentofBangladesh.品种
审定名
Proposedlocalname审定
时间
Year
approved引种或育种单位
BreedinginstitutionAmarsiri一11998GangesD.Co.Alok一62011998ACIIAHS一1000012000AftabBahumukliFarmsLtd.7.F一312001AftabBahumukliFarmsLtd.HybridRiceNo.99一52001SupremeSeedCo.Ltd.HS一2732003SupremeSeedCo.Ltd.GP一4(Jagoran)2003BRACTinpata一402005TinpataQualitySeed
BangladeshLtd.Taj一1(GRA一2)2006NationalSeedCo.Ltd.HTM一4
(SonarBanla一6)2006MollikaSeedCo.Ltd.HTM一3032006EastWestSeed
BangladeshLtd.HTM一7072006NorthSouthSeedLtd.LP一1082006SeaTradeFertilizerLtdLUYOU一2
(Surma一1)2006SyngentaBangladeshLtdTinpatasuper2006TinpataQualitySeed
BangladeshLtd.ACI一22006ACILP一1062007AftabBahumukliFarmsLtdS一2B(Krishan一2)2007MuktapurBhandarHRM一02
(Sharathi一14)2007MetalSeedCo.Ltd.HB一09(Aloron一2)2007AyeshaAbedFoundationLtdWBR一2
(Modhumoti一2)2007UnitedSeedStoreLtdLP一OS2007AftabBahumukliFarmsLtdArizetaz2008BayerCropScienceLtd.Hira62008MitaliAgriseedLtd.Lili12008LilianCo.Sampad2008ACIFormulationLtd.AgroGl2008EnergypacAgroLtd.Panna12008QualitySeedCo.BRRIHybriddhan22008BRRIMalati82009UnitedSeedCoBRAGShakti32009BRACGolden12009AlphaSeedCo.Shankar32009ACIFormulationLtd.Lili102009TropicalInternationalBRRIHybriddhan42010BRRILoknath一5031998MacdonaldBD(Pvt)Ltd.CNSGC一6
(SonarBangla一2)1998MollikaSeedCo.Ltd.BRRIhybriddhan12001BRRIZF一372001AftabBahumukliFarmsLP一502002AftabBahumukliFarmsAlok一930242003ACIHB一A2005BRAGRicher一1012005ChensCropScience
BangladeshLtdTaj一2(GRA一3)2006NationalSeedCo.Ltd.HTM一2022006EastWestSeed
BangladeshLtd.HTM一6062006NorthSouthSeedLtd.LP一702006AftabBahumukliFarmsLtdLUYOU一3
(Surma一2)2006SyngentaBangladeshLtdTinpata一102006TinpataQualitySeed
BangladeshLtd.ACI一12006ACIBW001(Jagoran一3)2006BRACHR一422(Sunna一4)2007SyngentaBangladeshLtd.HRM一O1(Agrani一7)2007MetalSeedCo.Ltd.RuposhiBangla一I2007KamalSeedCo.LtdSupremeHybrid一5
(Heera一5)2007SupremeSeedCo.LtdWBR一5
(Modhumoti一5)2007UnitedSeedStoreLtdHG一202(Manik一2)2007SiddiqueSeedsCo.Ltd.Jamuna2008AutocropCo.Hira42008SupremeSeedCo.LtdRajkumar2008ACIFormulationLtd.Falan2008FXCropLtdAgroG22008EnergypacAgroLtd.TK62008NipaTradingInternationalBRRIHyhriddhan32009BRRIBRACShakti22009BRAGHM6042009MetalSeedCo.Swachchhal2009NorthernSeedCo.Mongal2009NorthernSeedCo.ChinaKing22009CamelInternational3杂交水稻技术在孟加拉国推广面临的问题我们仅仅看到了孟加拉国在杂交水稻方面取得的进步和成就,但是孟加拉国也需要认识到他们想要在杂交水稻方面取得更大的进度,还有很多的难题要解决。3.1国家政策问题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保护我们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我国政府制定了严格谨慎的政策来限制杂交水稻技术的出口,采用了许多严格的限制性措施,例如按照我国现行的《进出口农作物种子(苗)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三系杂交水稻品种在审定五年后才能出口;两系杂交水稻严格限制出口;亲本种子原则上不允许出口[30]。在很大程度上,这些限制性措施制约了杂交水稻技术的非法外流,切实地保护了我们自身的利益;但是,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这些措施对杂交水稻的国外推广和对国际种子市场开发已经形成了许多阻碍,延缓了我们对国际杂交水稻种子市场占领的步伐,导致在国际种子市场激烈的竞争中,我国种子企业处于劣势地位。总的来说,加强政策管理很重要,这是急需改善的方面,不管是国家还是政府,都缺少强烈的观念,没有做到对杂交稻进行深入推广,同时,也缺少政府的资金投入与支持。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人们对杂交稻认知的缺失,都是值得我们加以重视的。3.2企业及人才问题孟加拉的种子公司看到了推广杂交水稻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巨大的市场潜力,有不少公司主动要求与中国种子企业开展杂交水稻推广合作,也收到了良好效果。但由于孟加拉的杂交水稻研究与开发起步较晚,杂交水稻技术的基础十分薄弱;加上孟加拉政府对杂交水稻在财力上的投入十分有限,且对进口杂交水稻种子设置了层层政策障碍;同时,开拓杂交水稻市场存在资金投入较大而利润回报较慢的特点,因此,孟加拉国中积极投入杂交水稻推广的农业种子公司不多。另外,孟加拉方面的公司的有关设施条件还很差,专业技术人才相当匮乏,种子销售网络急待建设等都需要逐步解决。除此之外,从事杂交稻育种、种子生产和推广工作的人力严重不足;研究设施不健全;育种、种子生产及推广机构不协调;国营和私人种子公司基础设施脆弱;种子生产体系、检测体系和管理体系不健全等等一系列推广系统的问题也是制约杂交水稻技术推广的因素。注重人力的培养很关键,这关系到产品的推广强度与范围。我国在杂交稻生产工序中,对于人才的需求很紧缺,特别是在进行水稻的种植与培育,种子的生产等过程中,这都是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参与的。改善设施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在育种和种子生产方面都是需要进行相关的措施改进的,也希望相关的机构进行共同努力。3.3栽培条件和生产技术问题孟加拉的水稻种植技术和传统农作习惯十分落后,在栽培技术和措施上比较简单粗放,例如播种秧苗量过高,导致弱苗甚至许多苗死亡,或者杂草从生,大片倒伏及稻瘟病等,因而其单位面积产量较低。因此,如果不依靠先进的杂交水稻栽培技术指导和健全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不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经验和积累,那么,杂交水稻不仅不能发挥他应有的优势,而且还会浪费种子和肥料等农资成本,势必影响杂交水稻的大面积推广[31]。另外,加强技术改革,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棘手的问题需要解决,这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工作人员要摆正好心态,用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克服,这是对员工的基本要求。3.4杂交水稻技术推广的连续性问题由于各方面的种种原因,我们把技术推广到某个地区后,没有继续保持技术支持,使得推广失效,这就是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连续性问题。例如,为了培训杂交水稻技术人员,进行小面积推广示范,中国分别于2000年和2005年在孟加拉国举办了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当时取得了很好效果。但直到现在,前面所做的成绩和效果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继续工作,也变得不再明显了。这样,就浪费了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因为一般需要在国家审定后试验示范3年后,品种才可推广,但由于没了后续跟进工作,前面的工作都将是前功尽弃,基本上又将重来。总之,由于时间、空间以及资金等原因,我国在孟加拉的杂交水稻技术推广的连续性不够。4本章小结本章先对孟加拉国的杂交水稻的推广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对该国年产量、总种植面积以及杂交水稻的进口种子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对我国杂交水稻技术在孟加拉国推广的现状做了分析,从面积、产量、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最后总结杂交水稻技术在孟加拉国推广中所面临的问题,例如国家政策、企业推广及技术人才、栽培条件、生产技术以及技术支持的连续性等问题。第四章杂交水稻技术在孟加拉国推广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根据孟加拉国的国情,以及各地区的农业发展水平和制约因素,总结了一些导致在孟加拉推广杂交水稻技术存在问题关键性的原因。1杂交水稻固有特性的制约杂交水稻技术在国际开发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的特殊性,是因为其种子的生产和使用具有季节性、区域性等特点[43-45]。主要表现为:①制种周期长,开放性强,品种保护困难。与一般水稻生产周期一样,杂交水稻的制种周期需要3-4个月的时间,而且,制种面积大,生产场地开放性强,使得亲本的保护非常困难。②杂交水稻品种的区域适应性有限制。相对于常规水稻来讲,虽然杂交水稻在技术上有许多优势,但具体的一个品种,与其他大多数农作物品种一样,具有特定的适应性,使得每个品种表现出不同的区域性。2孟加拉国农业技术推广水平偏低最近几年,我国虽然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对于灌溉设施不断完善和改进,推进了各种优惠政策,进行价格补贴,鼓励各大私营企业投资种子生产设备,增加财政倾斜力度,但是从大局上看,农民对水稻生产的投入非常少,各种设施也非常落后,这些影响水稻生产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除。在发达国家,农业总产值的0.6%-1.0%被农技推广经费所占,而发展中国家却在0.2%-0.5%左右,总体经费不足且人均经费更少[32]。由于财政紧缺,“卸包袱”现象在各地政府比较常见,将很多推广服务进行市场化运作,导致人员流失,于是出现了很多“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此外,限制我国在孟加拉国进行农业技术推广的因素还有很多,例如推广部门和科研部门的隔离,推广网络的欠缺等。另一方面,农民由于农药、肥料、农机具等生产成本高,因此对水稻生产的投入普遍不足,病虫危害现象增加,导致减产。农民想通过合作社购买农机具,而多数合作社又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农民只能靠手工劳作,这也增加了劳动成本。3孟加拉地区特有自然环境的制约孟加拉全境85%的地区为平原。大部分地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湿热多雨。夏季最高温度高达45℃,雨季平均温度为30℃,境内纵横着河流湖泊,水系极其发达,光、温、水、土资源十分丰富,非常适宜水稻种植。但孟加拉国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因为水稻对气温光照的影响也很敏感。水稻是喜温作物,要求大于10℃的积温在4900℃/日以上。表3是水稻在各个生长时期对日平均气温的要求以及在非正常气温要求下会出现的病症。表3水稻对气温的要求Tab.3Remperaturerequirementsofrice生长状态日平均气温会出现的病症早稻三叶期以前低于12℃三天以上感染绵腐病,出现烂秧、死苗后季大于40℃易受灼伤15-17℃以下分蘖停止,造成僵苗不发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分裂期15-17℃以下颖花退化、不实粒增加、抽穗延迟抽穗开花期20℃以下三天易形成空壳和瘪谷35-37℃以上结实率下降灌浆结实期23℃以下物质运转减慢28℃以上呼吸消耗增加高产稻田有机质含量一般要求2-4%高产稻田有机质含量一般要求2-4%全氮含量0.13-0.23%,其中水解性氟占全氮的5-10%全磷含量0.l%以上(每亩有效磷5千克以上或13-70ppm左右)全钾含量在1.5%以上(每亩速效钾0.5千克以上或每克土中含钾8-10毫克以上)图1土壤中有机含量分配情况Fig.1Distributionofsoilorganiccontent4我国对杂交水稻技术出口的限制在杂交水稻技术方面,我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经历了40多年的杂交水稻技术研发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每年直接从事杂交水稻的研究推广工作的研究员有10万多人,杂交水稻技术属于中国自主创新知识产权,但过去中国保护力度不够,给中国知识产权造成很多损失[33-38]。因此,我国制定了很多限制性措施,采取了非常谨慎的态度,限制杂交水稻技术出口。2001-2008年中国企业出口杂交稻种子数量年份数量(万公斤)20012502002280200335020044202005480200667020077202008800注:数据是全国十家企业整理得出①两系杂交水稻的品种必须在审定五年后才能出口。对于新育成的一些性状优势比老组合更强的杂交组合,不能及时出口的话,将会给我国杂交稻种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造成严重影响。同时,我们针对目标国特有的区域性所育的品种,因为其在国内的表现,很可能不符合通过国内的审核标准。并且原则上不允许亲本出口,使得海外制种的审批工作困难。②在我国,农业方面,国家种子管理机制与国际上的种子管理在管理种子机制出现了严重的脱轨现象。随之继续运用原来的计划经济,在管理种子发面出现了严重的僵化现象。对我国出口杂交水稻有一定的阻碍。在杂交水稻技术出口时,很多进口国要求提交种子检验书,该书是由国际种子检测协会出具的。但由于我国台湾是国际种子检测协会成员之一,因此中国大陆一直未加入国际种子检测协会。那么,很多企业的种子出口订单都没有办法完成,由于无法提交国际种子检测协会颁发的种子检验证书[39-42]。孟加拉国的政策限制为了保护民族种业,孟加拉国对外资本进入还采取限制措施,规定外资本投资股份比例不准超过50%,即不能控股。外资公司目前主要从事玉米和蔬菜种子的竞争,尚未大规模参与水稻种子市场。种子公司数量的增加和多元化发展,给一些种子企业带来机遇的同时,竞争也日趋激烈。要求种子公司重新进行登记注册,有效区域在省内经营的,注册资会500万元以上;有效区域全国经营的,注册资本必须在3000万元以上。但根据统计分析,目前国内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的种子公司还不到100家,上亿元的仅有7家,还没有一家种子公司的市场份额能达到全国市场份额,没有净资产超过10亿元或年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的公司。目前我国主要的杂交水稻种子出口企业仅有几十家。全国种业50强(来源中国种子协会评选)和主要从事种子业务情况表序号企业名称从事杂交水招种子业务情况1中国种子集团公司玉米、杂交稻种子2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公司玉米种子3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玉米种子4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杂交稻、玉米、棉花、油菜种子5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杂交稻、玉米、油菜、棉花种子6山西屯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玉米种子7四川国豪种业有限公司杂交稻种子8黑龙江北大荒种业集团有限公司玉米、大豆、常规稻种子9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杂交稻、蔬菜种子10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杂交稻种子11三北种业有限公司玉米、大豆种子12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杂交稻、玉米、棉花种子13湖南隆平高科农平种业有限公司杂交稻种子14湖北荆楚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智能穿戴设备研发计件工资劳动合同参考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个性定制装修合同保密条款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车买卖合同特别关注车辆交易合同格式
- 2025版互联网金融服务保证担保借款合同书
- 二零二五年度新能源车辆制造劳务分包合同安全协议
- 2025房地产与学校智慧教室共建合同模板
- 二零二五版高层住宅混凝土施工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电商绿色物流代运营服务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版企业公益活动策划合同
- 2025年花岗石石材企业员工培训服务合同规范
- 人工智能辅助软件开发项目进度管理计划
- 高中英语词汇3500词(必背)-excel版
- GB/T 45236-2025化工园区危险品运输车辆停车场建设规范
- 川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眼外伤病人的护理查房
- 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服务成本取费导则(2024版)
- 学校食堂配送服务方案
- 2025年绿色能源项目合作协议范本3篇
- 计算机应用基础培训课件
- DB37T 3657-2019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技术规范
- 2022浪潮英信服务器NP5570M5用户手册 V1.0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