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税收违法“黑名单”相关知识税收违法“黑名单”相关知识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的概念和实施背景
二、税收违法“黑名单”系列工作的具体内容
三、税收违法“黑名单”
新公告解读
四、我省税收违法“黑名单”系列工作开展情况
五、税收违法“黑名单”系列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主要内容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的概念和实施背景
二、税收违法“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的概念和制定背景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的概念和制定背景(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的概念1.“黑名单”的含义2.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的概念
税总发〔2014〕83号文明确,公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工作,即为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的概念1.“黑名单”的含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列入国家规划“黑名单”为税收工作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部门间信息交换的有益实践为“黑名单”制度奠定了基础(二)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的实施背景税收违法“黑名单”实施背景税务部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部署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列入国家规划“黑名单”为税收工作带来新机遇6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国发201421号)中央文明委《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文明委2014
7号)2014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对“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等方面做出专门部署。6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二、税收违法“黑名单”系列工作的具体内容
二、税收违法“黑名单”系列工作的具体内容
(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1.录入。录入审核审批(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1.录入。(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2.公布。税务机关门户网站(内网、外网设立专栏同步公布)(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3.推送。包括对内和对外推送。对内向税务机关内部管理部门推送,具体包括向纳税服务部门、主管税务机关、进出口部门以及征管部门。对外向签署《合作备忘录》的相关联合惩戒部门推送,具体包括出入境管理部门、工商管理部门、征信部门以及法院等。(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3.推送。(二)对税收“黑名单”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1.参与联合惩戒的部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国家发改委、中央文明办、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工商总局等20个单位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二)对税收“黑名单”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1.参与联合惩戒的部2014年12月30日,国家税务总局与国家发改委、中央文明办、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商务部等20个部门,联合签署《关于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的合作备忘录》(发改财金〔2014〕3062号)。2015年6月2日,安徽省发改委联合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文明办、省高院、公安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等22个部门,联合签署转发国家二十一部委关于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的合作备忘录的通知(皖发改财金〔2015〕253号)2014年12月30日,国家税务总局与国家发改委、中央文明办(二)对税收“黑名单”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2.实施联合惩戒的对象税务机关根据《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简称公告)的规定,公布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所列明的当事人。(二)对税收“黑名单”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2.实施联合惩戒的对2为自然人的,惩戒对象为当事人本人为企业的,惩戒对象为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负有直接责任的财务负责人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的,惩戒对象为中介机构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以及相关从业人员134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为其他经济组织的,惩戒对象为其他经济组织及其负责人2为自然人的,惩戒对象为当事人本人为企业的,惩戒对象为企业及(二)对税收“黑名单”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具体内容3.实施联合惩戒的措施强化税务管理、通报有关部门;阻止出境;限制担任相关职务;金融机构融资授信参考;禁止部分高消费行为;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布;限制取得政府供应土地;强化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等18项联合惩戒措施。(二)对税收“黑名单”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具体内容3(二)对税收“黑名单”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4.实施联合惩戒的程序不同的惩戒措施配备不同的操作程序。阻止出境需要省级税务机关填写《边控对象通知书》,函请本省指定的边检机关办理边控手续。限制担任相关职务需要最高法将因税收违法行为被判处刑罚的当事人信息定期推送给工商总局。其他惩戒措施大多是需要税务总局将各级税务机关公布的案件信息推送给相关惩戒部门,供其实施联合惩戒。(二)对税收“黑名单”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4.实施联合惩戒的程(三)案件曝光和典型案例报送1.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介,采用微电影、动漫画、软新闻等多种方式,打造强大的宣传舆论。2.及时将优秀的典型案例材料上报总局、省局稽查局。总局、省局稽查局结合国家级、省级新闻部门进行更大范围的宣传。(三)案件曝光和典型案例报送1.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通过报
三、税收违法“黑名单”
新公告解读
三、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解读
(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的历史沿革1.总局先后出台2014年第41号公告、2016年24号公告。2.省局先后出台2014年11号公告、2015年第8号公告。3.目前正在施行的是总局2016年24号公告,其余公告均已全文废止。(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的历史沿革1.总局先后出台201(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1.新特点三个“更加”:(1)结构更加科学严谨。改变原《办法》对内容的简单分条罗列做法,开始对《办法》内容进行分门别类,进行分章节规定,更便于学习掌握。(2)内容更加丰富具体。更加切合工作实际。(3)表述更加简洁准确。(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1.新特点(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
(1)修改原办法第一条,明确《办法》制定的目的和依据。“为维护正常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惩戒严重涉税违法行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21号),制定本办法。”(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
(2)将实施联合惩戒写进《办法》第二条。“税务机关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向社会公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并将信息通报相关部门,共同实施严格监管和联合惩戒。”(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3)修改原办法第二条,取消“分级管理”的公布原则。取消案件级别,不再按金额大小区分总局级别、省局级别以及地市级别。(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4)修改原《办法》第三条对公布方法的规定。要求公布信息统一通过省局网站对外公布,同时规定公告栏、报纸等其他途径,市局及县局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对外公布,总局设立专栏链接各省。新《办法》将这部分内容移至第三章信息公布第八条。(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除抗税无金额要求以及兜底条款不变之外,其余案件标准均大幅放宽,并新增“私自印制、伪造、变造发票,非法制造发票防伪专用品,伪造发票监制章的”案件。(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①逃避缴纳税款:查补税款金额由500万元以上降为100万以上,“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放宽为“且任一年度查补税额占当年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②逃避追缴欠税:表述更加准确,由“查补”改为“欠缴”,税款金额由500万元以上降为100万以上。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③骗税:取消原《办法》查补税款金额500万以上的要求,改为无金额要求。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④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取消原《办法》虚开税款数额1000万元以上的要求,改为无金额要求。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⑤虚开普通发票:降低金额要求,将“票面额累计5000万元以上”改为“虚开普通发票100份或者金额40万元以上”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⑥新增“私自印制、伪造、变造发票,非法制造发票防伪专用品,伪造发票监制章的”,将其列入公布范围。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⑦降低对两书的要求。原《办法》要求查结,并且必须作出了《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两者缺一不可。新《办法》只要求符合上述类型的案件,两书具备其一,并且超过复议或者诉讼期或者复议裁判确定最终效力即可。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6)信息公布内容增加第七条第七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的信息可以一并公布。明确现有法代、负责人与违法事实发生时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不一致的,应一并公布。(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7)新增符合条件的案件“只录入不公布”以及“停止公布并撤出及通知”规定。新《办法》规定,对逃避缴纳税款和逃避追缴欠税案件的当事人,能缴清税款滞纳金罚款的,只录入系统作为信用记录永久保存,不向社会公布。对于公布后缴清的,停止公布并撤出,并通知实施联合惩戒的部门,是否解除惩戒由惩戒部门决定。根据第十二条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不公布和停止公布案件,在2年的动态管理期内,纳税信用等级仍判定为D级。(注意:所有公布案件适用2年动态管理期的规定仍然不变。)(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8)对工商行政管理、金融部门以及法院采取的惩戒措施进行归纳精简。统一表述为“税务机关将当事人信息提供给参与实施联合惩戒的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依法对当事人采取联合惩戒和管理措施”。(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9)新增向联合惩戒部门提供信息方式的规定。总局和省局通过约定方式推送,市以下是否推送,与同级相关部门协商决定。(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10)新增实行动态向联合惩戒部门更新信息的规定。(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11)修改对当事人提出异议的复核和处理机关。由“作出行政处理、行政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改为“实施检查的税务机关”。(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四、我省税收违法“黑名单”系列工作开展情况
四、我省税收违法“黑名单”系列工作开展情况
(一)总体情况1.录入、公布及推送情况。2014年9月-12月,全省国税系统累计公布、推送税收违法“黑名单”案件7起。2015年,全省国税系统累计公布、推送税收违法“黑名单”案件39起。2016年,全省国税系统累计公布、推送税收违法“黑名单”案件44起。2015年、2016年,该项工作在总局稽查局的分档考评中,共取得两次“好”等次,一次“较好”等次。(一)总体情况1.录入、公布及推送情况。(一)总体情况2.实施联合惩戒情况。省发改委将省国税推送的案件信息公布在信用安徽网站,供相关惩戒部门使用。其中,马鞍山国税局公布一户“黑名单”信息后,该违法企业受到马鞍山建设银行对其融资以及马鞍山市政府市政项目招投标的限制。(一)总体情况2.实施联合惩戒情况。(二)具体做法和要求1.具体做法按照“谁检查、谁录入”原则,各级国税局稽查局分别通过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系统录入黑名单案件信息,省局统一进行案件推送。各地负责录入案件的部门不一,由审理部门录入居多。案件曝光和典型案例报送由省局和各市局分别或联合开展。根据总局要求,“黑名单”案件公布从2016年10月起至系统升级前,由按季度改为按月公布、推送。(二)具体做法和要求1.具体做法(二)具体做法和要求2.录入要求参照皖国税稽便函〔2016〕42号要求,结合系统截图演示。(1)更改系统案件公布标准。(二)具体做法和要求2.录入要求2.录入要求(2)“公布级别”栏选择2.录入要求(2)“公布级别”栏选择2.录入要求(3)处理处罚录入(必有其一;不能均为0)2.录入要求(3)处理处罚录入(必有其一;不能均为0)(3)处理处罚录入(必有其一;不能均为0)(3)处理处罚录入(必有其一;不能均为0)2.录入要求(4)符合案件公布标准的偷税和逃避追缴欠税案件信息,在公布前已缴清税款、滞纳金和罚款,按照《公布办法》规定不予公布的,须按照上述要求录入信息系统,并按照皖国税稽便函〔2016〕42号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报送相关报表。(5)各地录入后,审核前,联系省局进行人工复审。审核无误后,继续流程。2.录入要求(4)符合案件公布标准的偷税和逃避追缴欠税案件信五、税收违法“黑名单”系列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五、税收违法“黑名单”系列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一)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系统面临新升级2017年,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系统将并入金税三期管理系统,设立金税三期重大税违法案件管理模块。(一)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系统面临新升级(二)“黑名单”制度将列入全省2017年度创新项目根据省局领导要求,“黑名单”制度列入明年全省稽查创新项目,将围绕工作方式、方法等进行创新。(二)“黑名单”制度将列入全省2017年度创新项目(三)高度重视和防范“黑名单”制度可能带来的执法风险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向社会公布并提供给参与联合惩戒的单位后,将形成当事人的失信记录,并对其权益产生重大影响。如果公布或提供的信息不准确,就会造成联合惩戒措施无法落实,甚至出现惩戒对象错误,给税务机关带来执法风险。(三)高度重视和防范“黑名单”制度可能带来的执法风险THANKS谢谢聆听THANKS谢谢聆听
税收违法“黑名单”相关知识税收违法“黑名单”相关知识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的概念和实施背景
二、税收违法“黑名单”系列工作的具体内容
三、税收违法“黑名单”
新公告解读
四、我省税收违法“黑名单”系列工作开展情况
五、税收违法“黑名单”系列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主要内容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的概念和实施背景
二、税收违法“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的概念和制定背景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的概念和制定背景(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的概念1.“黑名单”的含义2.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的概念
税总发〔2014〕83号文明确,公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工作,即为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的概念1.“黑名单”的含义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列入国家规划“黑名单”为税收工作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部门间信息交换的有益实践为“黑名单”制度奠定了基础(二)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的实施背景税收违法“黑名单”实施背景税务部门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部署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列入国家规划“黑名单”为税收工作带来新机遇58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国发201421号)中央文明委《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的意见》(文明委2014
7号)2014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对“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等方面做出专门部署。6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二、税收违法“黑名单”系列工作的具体内容
二、税收违法“黑名单”系列工作的具体内容
(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1.录入。录入审核审批(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1.录入。(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2.公布。税务机关门户网站(内网、外网设立专栏同步公布)(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3.推送。包括对内和对外推送。对内向税务机关内部管理部门推送,具体包括向纳税服务部门、主管税务机关、进出口部门以及征管部门。对外向签署《合作备忘录》的相关联合惩戒部门推送,具体包括出入境管理部门、工商管理部门、征信部门以及法院等。(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3.推送。(二)对税收“黑名单”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1.参与联合惩戒的部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国家发改委、中央文明办、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人民银行、海关总署、工商总局等20个单位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二)对税收“黑名单”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1.参与联合惩戒的部2014年12月30日,国家税务总局与国家发改委、中央文明办、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财政部、人民银行、商务部等20个部门,联合签署《关于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的合作备忘录》(发改财金〔2014〕3062号)。2015年6月2日,安徽省发改委联合省国税局、省地税局、省文明办、省高院、公安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等22个部门,联合签署转发国家二十一部委关于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的合作备忘录的通知(皖发改财金〔2015〕253号)2014年12月30日,国家税务总局与国家发改委、中央文明办(二)对税收“黑名单”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2.实施联合惩戒的对象税务机关根据《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简称公告)的规定,公布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所列明的当事人。(二)对税收“黑名单”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2.实施联合惩戒的对2为自然人的,惩戒对象为当事人本人为企业的,惩戒对象为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负有直接责任的财务负责人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的,惩戒对象为中介机构及其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以及相关从业人员134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为其他经济组织的,惩戒对象为其他经济组织及其负责人2为自然人的,惩戒对象为当事人本人为企业的,惩戒对象为企业及(二)对税收“黑名单”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具体内容3.实施联合惩戒的措施强化税务管理、通报有关部门;阻止出境;限制担任相关职务;金融机构融资授信参考;禁止部分高消费行为;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布;限制取得政府供应土地;强化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禁止参加政府采购活动等18项联合惩戒措施。(二)对税收“黑名单”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具体内容3(二)对税收“黑名单”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4.实施联合惩戒的程序不同的惩戒措施配备不同的操作程序。阻止出境需要省级税务机关填写《边控对象通知书》,函请本省指定的边检机关办理边控手续。限制担任相关职务需要最高法将因税收违法行为被判处刑罚的当事人信息定期推送给工商总局。其他惩戒措施大多是需要税务总局将各级税务机关公布的案件信息推送给相关惩戒部门,供其实施联合惩戒。(二)对税收“黑名单”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4.实施联合惩戒的程(三)案件曝光和典型案例报送1.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通过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介,采用微电影、动漫画、软新闻等多种方式,打造强大的宣传舆论。2.及时将优秀的典型案例材料上报总局、省局稽查局。总局、省局稽查局结合国家级、省级新闻部门进行更大范围的宣传。(三)案件曝光和典型案例报送1.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通过报
三、税收违法“黑名单”
新公告解读
三、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解读
(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的历史沿革1.总局先后出台2014年第41号公告、2016年24号公告。2.省局先后出台2014年11号公告、2015年第8号公告。3.目前正在施行的是总局2016年24号公告,其余公告均已全文废止。(一)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的历史沿革1.总局先后出台201(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1.新特点三个“更加”:(1)结构更加科学严谨。改变原《办法》对内容的简单分条罗列做法,开始对《办法》内容进行分门别类,进行分章节规定,更便于学习掌握。(2)内容更加丰富具体。更加切合工作实际。(3)表述更加简洁准确。(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1.新特点(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
(1)修改原办法第一条,明确《办法》制定的目的和依据。“为维护正常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惩戒严重涉税违法行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21号),制定本办法。”(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
(2)将实施联合惩戒写进《办法》第二条。“税务机关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向社会公布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并将信息通报相关部门,共同实施严格监管和联合惩戒。”(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3)修改原办法第二条,取消“分级管理”的公布原则。取消案件级别,不再按金额大小区分总局级别、省局级别以及地市级别。(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4)修改原《办法》第三条对公布方法的规定。要求公布信息统一通过省局网站对外公布,同时规定公告栏、报纸等其他途径,市局及县局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对外公布,总局设立专栏链接各省。新《办法》将这部分内容移至第三章信息公布第八条。(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除抗税无金额要求以及兜底条款不变之外,其余案件标准均大幅放宽,并新增“私自印制、伪造、变造发票,非法制造发票防伪专用品,伪造发票监制章的”案件。(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①逃避缴纳税款:查补税款金额由500万元以上降为100万以上,“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放宽为“且任一年度查补税额占当年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②逃避追缴欠税:表述更加准确,由“查补”改为“欠缴”,税款金额由500万元以上降为100万以上。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③骗税:取消原《办法》查补税款金额500万以上的要求,改为无金额要求。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④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取消原《办法》虚开税款数额1000万元以上的要求,改为无金额要求。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⑤虚开普通发票:降低金额要求,将“票面额累计5000万元以上”改为“虚开普通发票100份或者金额40万元以上”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⑥新增“私自印制、伪造、变造发票,非法制造发票防伪专用品,伪造发票监制章的”,将其列入公布范围。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⑦降低对两书的要求。原《办法》要求查结,并且必须作出了《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两者缺一不可。新《办法》只要求符合上述类型的案件,两书具备其一,并且超过复议或者诉讼期或者复议裁判确定最终效力即可。2.新内容(5)大幅度修改案件标准,降低公布门槛。(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6)信息公布内容增加第七条第七款,对负有直接责任的涉税专业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的信息可以一并公布。明确现有法代、负责人与违法事实发生时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不一致的,应一并公布。(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7)新增符合条件的案件“只录入不公布”以及“停止公布并撤出及通知”规定。新《办法》规定,对逃避缴纳税款和逃避追缴欠税案件的当事人,能缴清税款滞纳金罚款的,只录入系统作为信用记录永久保存,不向社会公布。对于公布后缴清的,停止公布并撤出,并通知实施联合惩戒的部门,是否解除惩戒由惩戒部门决定。根据第十二条规定,对于符合条件的不公布和停止公布案件,在2年的动态管理期内,纳税信用等级仍判定为D级。(注意:所有公布案件适用2年动态管理期的规定仍然不变。)(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8)对工商行政管理、金融部门以及法院采取的惩戒措施进行归纳精简。统一表述为“税务机关将当事人信息提供给参与实施联合惩戒的相关部门,由相关部门依法对当事人采取联合惩戒和管理措施”。(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9)新增向联合惩戒部门提供信息方式的规定。总局和省局通过约定方式推送,市以下是否推送,与同级相关部门协商决定。(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10)新增实行动态向联合惩戒部门更新信息的规定。(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11)修改对当事人提出异议的复核和处理机关。由“作出行政处理、行政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改为“实施检查的税务机关”。(二)税收违法“黑名单”新公告的新变化2.新内容四、我省税收违法“黑名单”系列工作开展情况
四、我省税收违法“黑名单”系列工作开展情况
(一)总体情况1.录入、公布及推送情况。2014年9月-12月,全省国税系统累计公布、推送税收违法“黑名单”案件7起。2015年,全省国税系统累计公布、推送税收违法“黑名单”案件39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资阳市2025年初三第二轮复习测试卷化学试题(四)含解析
- 重庆化工职业学院《化工设计软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省沂水四十里中学2025年初三5月学业能力调研化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山西省永济市2025年初三下学期第9周周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键盘技巧三》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林业大学《书法篆刻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酒泉市安西县2025年小升初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SAP企业培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开大学《高等数学A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昌工学院《知识产权专业英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双碳全景系列培训第一章碳达峰、碳中和
- 2024年矿山救护工(高级技师)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企业盈利能力探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2400字】
- 2025年4月自考自考13013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押题及答案
- 鲁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适合山东科学技术版教材)
- 智慧闭店小程序操作指引
- 无人机驾驶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1年版)
- 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2024年《建筑节能》理论考试题库(浓缩500题)
- 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及异烟肼耐药突变检测试剂盒(荧光PCR熔解曲线法)(CSZ2300045)
- 穗的构造与穗分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