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022年山东淄博高青县招考聘用驻厂安监员5人强化练习卷捌【3套】带答案详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1bb880ffd3ca45e728fb1469b288412/a1bb880ffd3ca45e728fb1469b2884121.gif)
![2022年01月2022年山东淄博高青县招考聘用驻厂安监员5人强化练习卷捌【3套】带答案详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1bb880ffd3ca45e728fb1469b288412/a1bb880ffd3ca45e728fb1469b2884122.gif)
![2022年01月2022年山东淄博高青县招考聘用驻厂安监员5人强化练习卷捌【3套】带答案详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1bb880ffd3ca45e728fb1469b288412/a1bb880ffd3ca45e728fb1469b2884123.gif)
![2022年01月2022年山东淄博高青县招考聘用驻厂安监员5人强化练习卷捌【3套】带答案详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1bb880ffd3ca45e728fb1469b288412/a1bb880ffd3ca45e728fb1469b2884124.gif)
![2022年01月2022年山东淄博高青县招考聘用驻厂安监员5人强化练习卷捌【3套】带答案详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1bb880ffd3ca45e728fb1469b288412/a1bb880ffd3ca45e728fb1469b28841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住在富人区的她2022年01月2022年山东淄博高青县招考聘用驻厂安监员5人强化练习卷【3套】带答案详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65题)1.下面不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是:
A、巴比伦
B、埃及
C、雅典
D、印度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为国情社情常识。
四大文明古国,是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关于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统称,分别是古巴比伦(位于西亚)、古埃及(位于北非)、古印度(地域范围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位于南亚)、中国,不包括雅典,C选项说法错误,本题选非,当选。
故本题选C。
2.对于国家实力与国际话语权之间的关系,我们的舆论往往作片面的理解,认为国际话语权的大小根本取决于国家实力的大小。当然,这种观点似乎来自当今世界一个令人迷惑的现象,即最为强大的美国拥有最强的国际话语权,传统强国比较集中的欧洲也拥有很大的国际话语权。但是,美国和欧洲之所以拥有强大的国际话语权,并非仅仅因其实力强大,更是因为他们的话语中所包含的观念创新性引导着大多重要国际议题的设置,他们话语中的逻辑性和说服力较强等等。虽然不能否认实力强大对于话语权是一个积极性因素,但国际话语权从来不是按国家的实力大小来分配的,在某些问题或领域,一些实力小的国家比一些实力大的国家拥有更多话语权的情况比比皆是。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国家的实力决定了国际话语权的强弱
B、强化话语质量对提升国际话语权至关重要
C、国际话语权为个别实力强大的国家所掌控
D、国家实力对话语权影响在不同领域中不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第一句说认为话语权大小取决于国家实力是片面的,第二、三句意在说美国和欧洲有大的话语权不仅是实力大,主要是观念创新性,逻辑性和说服力强,最后一句在举例说有些小国家的话语权也多,进一步说明实力不是主要的,话语中的内涵才是重要的。所以选B。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与文段的内容相悖,文段最后说到“国际话语权从来不是按国家的实力大小分配的”,所以A错。
C选项:文段没有体现“掌控”,而且文段最后也说到,一些实力小的国家也有更多话语权,所以C错。
D选项:文段重点不是在说国家实力对话语权的影响,所以D错。
故本题选B。
3.整数64具有可被它的个位数字所整除的性质。试问在10和50之间有多少个整数具有这种性质:
A、15
B、16
C、17
D、1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整除问题
第二步:分析解题:
若个位是1,则所有数字都可以被1整除,共有11、21、31、41等4个数字;
若个位是2,则所有数字都可以被2整除,共有12、22、32、42等4个数字;
若个位是3,则十位必须是3的倍数才能被3整除,只有33这1个;
若个位是4,则十位必须是偶数才能被4整除,有24、44这2个;
若个位是5,则所有数字都可以被5整除,共有15、25、35、45等4个数字;
若个位是6,则十位也必须被3整除才可以,有36这1个;
若个位是7,则十位必须被7整除才行,没有;
若个位是8,则十位必须是4的倍数,有48这1个;
若个位是9,则十位必须是9的倍数,没有;
因此,一共有4+4+1+2+4+1+0+1+0=17个。
故本题选C。
4.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_______中。这里所谓的礼治也许就是通常所谓的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_______,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形态
歧义
B、模式
偏差
C、情态
误解
D、形势
干扰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从第二空入手。
第二空:本空前后为解释关系。
根据横逗可知,本空前后为解释关系。关键信息是“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说明人治会造成人们对社会秩序的错误理解。
C选项“误解”指错误的理解,符合题意,恰当。
A选项“歧义”指(同一语言文字)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意义,有两种或几种可能的解释;与“理解错误”不相符,排除。
B选项“偏差”指有差异。语义程度太轻,排除。
D选项“干扰”是扰乱、妨碍。无法体现出“理解错误”的意思,且“引起干扰”搭配不当,排除。
第一空代入验证。
社会情态,搭配恰当。
故本题选C。
5.所有学术水平突出的教授都深受学生爱戴,而所有学术水平突出的教授都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因此,有些深受学生爱戴的教授不主张只关注学术前沿问题。上述论证的成立需补充的前提是:
A、只关注学术前沿问题的教授不受学生爱戴
B、学术水平突出的教授不主张只关注学术前沿问题
C、注重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教授都深受学生爱戴
D、部分注重培养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教授不主张只关注学术前沿问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
①所有水平突出→受爱戴,所有水平突出→注重基础,
②有些受爱戴→不主张只关注学术前沿
第二步:分析选项
要使②成立,需要在受爱戴的教授与关注学术前沿之间建立联系。
A选项:关注前沿是对题干结果的否后,属于逆否推理,不是前提,所以A不选。
B选项:在学术前沿与水平突出的教授之间建立了联系,可以作为成立的前提,当选。
C选项:没有表明与学术前沿的关系,无法作为前提,所以C不选。
D选项:部分注重基础的教授无法直接在受爱戴与学术前沿之间建立联系,所以D不选。
故本题选B。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成语“南橘北枳”是与晏婴出使楚国有关
B、苏武牧羊的地点在今天的贝加尔湖一带
C、东汉使者班超同时也是《汉书》的作者
D、西汉张骞与唐代鉴真出行的方向不同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为中国古代史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班超是东汉著名军事家、外交家,出使西域31年;《汉书》(又称《前汉书》),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并非班超。C选项说法错误,本题选非,当选。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借机羞辱,晏子以“南橘北枳”的道理说服楚王。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B选项:天汉元年,苏武奉命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即现在俄罗斯的贝加尔湖畔,扬言公羊生子才放他回国,苏武19年持节不屈,直到始元六年才获释回汉。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D选项:西汉张骞向西行出使西域,唐代鉴真向东行东渡日本,方向不同。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故本题选C。
知识拓展:
“南橘北枳”出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齐使晏子出使楚国,楚王用犯了偷盗罪的齐国人来羞辱他,晏子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意思是淮南的橘树,移植到淮北就变为枳树,比喻同一事物因环境条件不同而产生差异。
7.(1)变单一种植为多种经营(2)农户喜建新居(3)大白菜卖不掉(4)出口创汇(5)改变投资方向将以下句子进行排序最为恰当的是:
A、(3)-(5)-(1)-(4)-(2)
B、(3)-(1)-(5)-(2)-(4)
C、(5)-(3)-(1)-(4)-(2)
D、(5)-(3)-(4)-(1)-(2)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为事件排序。
“大白菜卖不掉”是事件的开端,“农户喜建新居”是事件的结果,首句为(3),尾句为(2),排除B、C、D选项。
故本题选A。
8.下述特定时间里,气温最高的是:
A、夏季阴天正午
B、春季晴天14时
C、春季晴天正午
D、夏季晴天日出前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为生活相关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夏季日照比春季强烈,温度更高,而正午一般是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间段。所以选A。
第二步:分析选项
B、C选项:春季温度通常低于夏季,均排除。
D选项:夏季日出前温度相对偏低,排除。
故本题选A。
9.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始终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以往的改革从技术商品化、科技运行机制、组织结构、人事制度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着力在微观组织层面。改革进程发展到今天,需要更多地从宏观管理层面思考问题。换句话说,改革已经改到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政府管理者自己头上。政府科技资源配置的理念需不需要转变?对科技活动管理的模式需不需要改变?管理科技活动的组织机构需不需要调整?回答了这三个问题,才有可能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应从政府管理角度思考科技体制改革问题
B、进行国家科技体制的深层次改革迫在眉睫
C、明确政府职责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前提
D、科技与经济相脱节是我国科技体制的弊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第一句介绍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第二三四句强调当前科技体制改革需要从宏观管理层面即政府管理角度考虑问题。最后介绍了政府管理角度改革的具体方面。A项符合题意,正确答案选择A。
第三步:分析选项
B选项:文段没有论述进行国家科技体制的深层次改革的紧迫性,所以B错。
C选项:文段没有提及“明确政府职责”的相关问题,所以C错。
D选项:选项只是文段一部分内容,无法全面概括文意,所以D错。
故本题选A。
10.“快递”是一个典型的新业态,它对城市治理根本的挑战在于打破了原有的治理常规,塑造了新的街头治理景观。街头摊贩或许变少了,但摊贩经济却未必减少,它只不过不再依赖于街头巷尾的人员聚集,而是依赖于线上线下的精准匹配。传统意义上的城管执法冲突的确是减少了,但每天针对电动车摆放等服务管理工作却在急剧增加。以前,交警主要针对有车一族进行执法,但现如今针对“快递小哥”这类群体的交通执法在急剧增加。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A、新业态对街头治理提出新要求
B、互联网使一些传统商业的实现形式发生了改变
C、快递新业态的发展是缓解城管执法冲突的有效手段
D、新业态的出现对城市治理是挑战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细节判断题
第二步:分析题干
文段倒数第二句说“传统意义上的城管执法冲突的确是减少了,但每天针对电动车摆放等服务管理工作却在急剧增加”,说明城管执法冲突不能得到缓解,选项C说法错误,所以选C。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文段第一句说“新业态打破了原有的治理常规”,说明新业态对街头治理提出新要求,符合文段,本题选非,所以A不选。
B选项:对应文段第二句,符合文段,本题选非,所以B不选。
D选项:文段第一句说“新业态对城市治理根本的挑战在于打破了原有的治理常规,塑造了新的街头治理景观”,说明新业态的出现对城市治理是挑战,符合文段,本题选非,所以D不选。
故本题选C。
11.我们知道,各种物质都有气体、液体、固体三种状态,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这三种状态可以互相转化。但是,如果温度超过374℃,那么无论把压力增加到多大,水蒸气也无法变成水,如果压力足够高的话,它的密度会大大高于气体而接近水的密度。这样的状态与气体、液体、固体都不同,被称为物质的第四种状态——超临界态,而374℃被确定为“超临界温度”。处于超临界状态的物质,就被称为“超临界流体”。这段文字之后作者最有可能说明的是:
A、物质达到第四种状态的化学途径
B、哪些物质不会进入“超临界状态”
C、“超临界流体”的性质及相关特点
D、“超临界温度”对物质形态的影响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语句衔接题
第二步:分析结构
整个文段最后的落脚话题是“超临界流体”。所以文段接下来阐述的内容应该围绕“超临界流体”展开论述,承接文段尾句的新话题,所以选C。
故本题选C。
12.在成文法背景下,法官没有主动创造法律的_______,但在出现法律模糊、空白等情形时,法官只能通过解释法律来发展和_______立法。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责权
补充
B、权利
完成
C、权力
完善
D、授权
促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空:本空为词语辨析。
根据后文只能通过解释法律来发展立法可知,法官没有创造法律的权力。
C选项“权力”符合题意,保留。
A选项“责权”指职责与权力,文段没有体现“职责”的意思,排除。
B选项“权利”侧重利益、好处;不强调“权力”,排除。
D选项“授权”是职责的再分配过程;只强调了“职责”,排除。
第二空:本空为并列关系。
根据“和”可知,本空为并列关系。“发展和_______立法”,“完善”与“发展”并列,“完善立法”为固定搭配。
故本题选C。
13.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012-安徽-078】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题干图形相似且组成元素同中有异,优先考虑叠加关系。
第二步:题目详解
突破口:题干图形相邻两图有公共部分,考虑去同存异。
本题规律:
九宫格优先看横行。
前两行中,图1和图2去同存异得到图3,第三行应遵循此规律,?处图形与A选项一致。
故本题选A。
14.一只船沿河顺水而行的航速为30千米/小时,已知按同样的航速在该河上顺水航行3小时和逆水航行5小时的航程相等,则此船在该河上顺水漂流半小时的航程为:
A、1千米
B、2千米
C、3千米
D、6千米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流水行船问题
第二步:分析解题
船的逆水航行速度为30×3÷5=18千米/小时;
因此水流速度为(30-18)÷2=6千米/小时;
所以该船顺水漂流半小时的航程为6×0.5=3千米。
故本题选C。
15.清凉∶盛夏
A、喧嚣∶子夜
B、局促∶广场
C、安详∶长眠
D、萧瑟∶深秋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对应关系。
第一步:分析题干
清凉的反义词是炎热,盛夏是炎热的,后者与前者的反义词构成属性对应关系。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喧嚣的反义词是安静,子夜是安静的,与题干关系一致,当选。
B选项:局促的反义词是从容,从容与广场无关系,排除。
C选项:安详的反义词是慌张,慌张与长眠无关系,排除。
D选项:萧瑟的反义词是繁荣,繁荣与深秋无关系,排除。
故本题选A。
16.“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谁的名言:
A、班固
B、司马迁
C、刘醒龙
D、司马光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为文学常识。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故本题选B。
知识拓展:
班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代表作有《汉书》《白虎通义》《两都赋》等。
刘醒龙,当代著名作家,长篇小说《天行者》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
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代表作有《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等。
17.如下图所示,在△ABC中,已知AB=AC,AM=AN,∠BAN=30°。问∠MNC的度数是多少:
A、15°
B、20°
C、25°
D、3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几何问题
第二步:分析解题
根据题意,∠B=∠C,∠AMN=∠ANM;
又因为∠AMN=∠MNC+∠C,且∠B+∠BAN=∠ANM+∠MNC;
所以2∠MNC=30°,∠MNC=15°。
故本题选A。
18.在互惠关系中,一个微小的支持可能形成较大回报的责任感,类似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_______”所蕴含之意。正是这种责任感生成了以一种行为回报另一种行为的持续性关系。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投桃报李
B、礼尚往来
C、来鸿去燕
D、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空前后为解释关系。
根据“类似于”可知,本空前后为解释关系。关键句是“微小的支持形成较大回报”,对应“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都是在指小的付出获得大的回报。
故本题选D。
词义解释:
投桃报李:比喻彼此善来善往,以礼相待。
礼尚往来:借指用对方对待自己的态度和方式去对待对方。
来鸿去燕:比喻行踪漂泊不定的人。
19.下列关于声音的常识,说法错误的是:
A、人耳可以听到的声音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
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是固体大于液体
C、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是因为声波波长较长,容易发生反射现象
D、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强弱,音色主要指声音的特色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为物理相关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声音的波长比较长,在空气里的传播时容易发生衍射现象,即比较容易绕过障碍物。所以才有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现象,C项说法错误,本题选非,当选。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项:声音的音调高低由频率决定,人耳能听见的声音的频率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称为超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人类均无法听到。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B项: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气体、液体和固体是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声的介质。声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气体液体固体。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D项: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俗称音量),由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单位:分贝dB);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高音、低音),由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单位:赫兹Hz);音色因物体材料的特性而不同。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故本题选C。
20.下列关于仿生生物学的应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子弹头列车——翠鸟
B、发光纤维——萤火虫
C、维克罗尼龙搭扣——苍耳
D、全天然空调系统建筑——非洲白蚁巢穴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为生物相关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B选项:发光纤维是指受光或放射线照射能发出比照射光波长更长的可见光的纤维,没有利用仿生生物学。萤火虫利用专发光细胞中的化学物质,通过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的光子来发光。二者原理不同,不构成仿生生物学,本题选非,当选。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子弹头列车,从翠鸟细长的喙部得到灵感,设计出更加符合空气动力学特性的新型子弹头列车,不仅解决噪音难题,还将列车耗电量降低了15%,速度提升了10%。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C选项:苍耳种子上的芒毛有一个个小钩子,正是这些小钩子抓住了衣服上的纱线,使得除去这些鬼针草的种子很费事。瑞士发明家乔治利用苍耳的原理,采用苍耳形状结构,发明了维克罗尼龙搭扣。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D选项:非洲白蚁会建造巨大的巢穴系统,即使在炎热干燥的非洲草原上,巢穴内部却总是能自己保持恒温和湿润。设计师麦克·皮尔斯研究了白蚁巢穴的结构,在韦首都哈拉雷市的东门购物中心和办公大楼设计出了全天然空调系统建筑。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故本题选B。
21.一对热恋期情侣之间的对话如下:女生问:“我是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生?”男生答:“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我得看完世界上所有女生后才能回答!”要使以上对话中男生的论证基本成立,最需要假设的前提是(
)。
A、男生用情专一,不会见异思迁
B、世界上所有女生在“漂亮”上是可以比较的
C、“漂亮”是一种客观属性且有评判标准
D、男生可以在有生之年看完世界上所有女生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简单题暂无解析)
22.就在“古典音乐注定是―种小众艺术”成为―种基本共识时,这个艺术门类的门槛却被新技术撬动了。之前,古典音乐使尽浑身解数,试图吸引新受众而不得,新技术却展现了另一种可能性,如果有适当的机会,人们其实渴望了解古典音乐。以这段文字作为开头,文章接下来最可能论述什么:
A、古典音乐的新魅力
B、古典音乐的受众群体
C、新技术促进古典音乐传播的方式
D、新技术在古典音乐传播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语句衔接题
第二步:分析结构
第一句说新技术撬开了古典音乐,第二句说技术为吸引古典音乐新受众提供另一种可能,所以文段接下来要具体说怎么吸引新受众,即一种吸引受众的传播方式。
故本题选C。
23.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犯罪目的直接体现犯罪故意的内容,是犯罪动机的具体指向。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报复乙致乙重伤,甲的犯罪目的是报复他人
B、甲嫉妒乙偷乙财物,甲的犯罪目的是占有乙的财物
C、甲为兄弟义气杀人,巩固友情是甲的犯罪目的
D、甲为吸毒资金实施抢劫,满足吸毒需要是甲的犯罪目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法律类定义判断。
第一步:关键信息------①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危害社会的结果;②犯罪目的直接体现犯罪故意的内容。
第二步:题目详解
B选项:甲犯罪故意的内容是偷乙的财物,甲的犯罪目的是占有乙的财物,说法正确,当选。
A选项:甲犯罪故意的内容是使乙重伤,说明甲的犯罪目的是重伤乙而非报复他人,说法错误,排除。
C选项:甲犯罪故意的内容是杀人,说明甲的犯罪目的是杀人而非巩固友情,说法错误,排除。
D选项:甲犯罪故意的内容是抢劫,说明甲的犯罪目的是抢劫而非满足吸毒,说法错误,排除。
故本题选B。
24.在人类寻求安定的社会秩序的过程中,法律始终只是一种实现路径,并不是所有的社会关系都能依靠法律有效调整,也并不是所有的立法都能解决现实中的复杂问题。轻视立法固然不可取,但把眼界过于集中在立法的书面活动上,动辄呼吁加强规则制定,也未必是一种追求法治的理性态度。根据这段文字,作者批判的是什么观点或态度:
A、重立法而轻执法
B、重法治而轻道德
C、社会问题应当通过立法解决
D、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法治的前提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第一句介绍立法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第二句强调轻视立法不对,但过分追求立法也并不是追求法治的理性态度。所以作者批判了过分重视立法的态度,C项符合此意,正确答案选择C。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选项“轻执法”的内容原文没有提及,所以A错。
B选项:选项“轻道德”的内容原文没有提及,所以B错。
D选项:选项没有提到文段论述的主体“立法”,所以D错。
故本题选C。
25.关怀∶无微不至
A、准确∶分毫不差
B、挣扎∶日落西山
C、呐喊∶声嘶力竭
D、憔悴∶望眼欲穿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语法关系。
第一步:分析题干
无微不至常用来描述关怀十分细心,周到,二者构成修饰关系。
第二步:分析选项
C选项:声嘶力竭常用来描述呐喊用尽全力,也构成修饰关系,所以选C。
A选项:分毫不差指准确,二者为近义关系,所以A错。
B选项:日落西山太阳已落到西山,指时近黄昏,喻指处于衰落时期,与挣扎无明显逻辑关系,所以B错。
D选项:望眼欲穿形容盼望殷切,与憔悴无明显逻辑关系,所以D错。
故本题选C。
26.虽然中国人认同自己是中间阶层和中上阶层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国家,但是对未来个人生活水平提高的预期,则要明显高于其他国家。那些从收入、财富和消费角度来说都已达到或超过中等水平的人,是过去30多年发展的受益者。他们的收入几乎年年增长,物质生活水平步步提高,这使他们对未来寄予更高期望,而这种高期望又会带来不满足感和焦虑心态,使他们总觉得还未达到理想的中产生活状态,还需要拼命努力追求。以下说法最可能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A、较强的物质欲望追求以及由此导致的不满足感和缺乏安全感,使得中等收入阶层的认同感不强
B、中国人个性较为含蓄谨慎,即使达到中等收入或高收入水平,还会说自己是中下层或下层
C、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公共服务质量相对较差,使一些人没有中产的生活状态和安全感
D、不仅要把金钱和物质视为人生目标,更要把精神追求、道德文明水平和社会责任感作为个人价值更主要的体现方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文段首先提出中国人认同自己是中间阶层和中上阶层的比例明显低于其他国家,接着进一步分析那些已达到或超过中等水平的阶层由于对未来的期望更高,产生了不满足感和焦虑心态,所以文段的重点为“这”后面的部分,A选项的表述与文段重点的意思接近,所以选择A。
第三步:分析选项
B选项:B选项强调的是中国人的个性让阶层的认同感不强,而文段强调的是不满足与焦虑的心态,所以B错。
C选项:“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公共服务质量相对较差”文中没有提及,所以C错。
D选项:“精神追求、道德文明水平和社会责任感”文中没有提及,所以D错。
故本题选A。
27.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020四川下058】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④⑥,②③⑤
C、①②⑤,③④⑥
D、①②⑥,③④⑤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题干图形相异,优先考虑数数量、对称、一笔画、曲直、连接形式等;最后考虑找共性。
第二步:题目详解
突破口:图②为五角星变形,为一笔画图形,优先考虑笔画数。
本题规律:
图①④⑥为两笔画图形,图②③⑤为一笔画图形,应为一组。
故本题选B。
28.某企业组织80名员工一起去划船,每条船乘客定员12人,则该企业最少需要租船多少条:
A、7
B、8
C、9
D、1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计算问题
第二步:分析解题:
每条船坐12人,80÷12=6……8;
则每个员工都可以坐到船,需要6+1=7条船。
故本题选A。
29.现代社会中对公共事务的探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与一般的“公共知识分子”和媒体不同,智库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应基于科学的分析和论证,而非情绪的宣泄和价值判断的争议。智库要尽可能从自己一手得到的材料和客观事实出发进行研究,完成对复杂资料的筛选和判断,建立持之以恒的预测分析系统。作者通过这段文字主要想表达:
A、智库是一个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专业机构
B、智库的运作具有相当高规格的要求
C、智库应该科学客观地参与公共事务的探讨
D、智库对公共事务的探讨比一般的“公共知识分子”和媒体更深入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文段第一句说智库对公共事物的参与应基于科学的分析和论证,第二句说智库要从材料和客观事实出发进行研究,这两句是并列的重点,因此总结即可,选项C的“科学客观”是对文段重点的高度概括,所以选C。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不够具体,具体怎么参与才是重点,所以A错。
B选项:偏离了“公共事务”这一主题,所以B错。
D选项:过于片面笼统,不够具体,所以D错。
故本题选C。
3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相生相克,五行相克次序:金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木,木克金
B、佛家的六根是指色、身、香、味、触、法
C、唐玄宗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繁荣景象,被史学家称为“贞观之治”
D、《易经》中的八卦是指乾卦、坤卦、离卦、坎卦、兑卦、震卦、艮卦、巽卦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为正误判断。
第一步:分析考点
八卦亦称经卦、单卦,三爻卦。由阳爻“---”、阴爻“--”排列而成。每三根爻组成一卦,共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所以选D。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中,五行相克规律指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排除。
B选项:佛家的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而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排除。
C选项:“贞观之治”发生在唐太宗时期;而唐玄宗时期的治世被称为“开元盛世”。排除。
故本题选D。
31.人体∶肝脏∶解毒
A、动物∶麋鹿∶四不像
B、广告∶商业广告∶宣传
C、树木∶叶子∶光合作用
D、微量元素∶锌∶记忆力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对应关系、包含关系。
第一步:快速排除
肝脏有解毒功能,为功能对应关系。
A选项:麋鹿又称四不像,为全同关系,排除。
第二步:仔细分析
肝脏的人体的组成部分,为组成关系。
B选项:商业广告是一种广告,为种属关系,所以B错。
D选项:锌是一种微量元素,为种属关系,所以D错。
C选项:叶子是树木的组成部分,叶子有光合作用的功能,与题干关系一致,当选。
故本题选C。
32.计算机时代,字库就在我们每个人手边,当我们在电脑上用文字处理软件打出一篇文章,想要给它换上一种好看的字体时,我们其实就已经在与字库打交道了。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目前我国汉字字库仅421款字体,而比邻的日本,汉字字库则多达2973款。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我国汉字字库数量不及日本
B、我国汉字的字体不及日本
C、计算机时代,字库是文字处理的必需品
D、我国汉字字库的字体不够多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第一句介绍计算机时代字库与人们联系紧密的背景,第二句通过转折关联词“但”进行转折强调我国汉字字库少,并以与日本的对比,加强我国汉字字库少的论述。对应选项D。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文段只是通过与日本的比较加强论证我国汉字字库不够多,并非重在比较本身,且“字库数量”表述不准确,文段说的是“字库中的字体数量”,所以A错。
B选项:题中说的是字体数量不及日本多,而非字体不及日本,偷换概念,所以B错。
C选项:“必需品”无从体现,所以C错。
故本题选D。
33.“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这些话出自:
A、李世民
B、赵匡胤
C、朱元璋
D、康熙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为中国古代史常识。
“罢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是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题干这句话出自《明太祖实录》,明太祖即朱元璋。
故本题选C。
34.从所给的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019黑龙江(公检法)073/四川056】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题干图形相似且组成元素相同,优先考虑位置关系。
第二步:题目详解
突破口:每个图元素相同,但是位置不一样,像火柴棍的移动游戏,考虑旋转或翻转。
本题规律:
从图1开始观察,图1变化两条线得到图2,图2及后续变化遵循此规律,故?处应由图4变动两条线得出,只有D选项符合。
故本题选D。
35.老师∶学生
A、教师∶职工
B、编辑∶读者
C、师傅∶学徒
D、演员∶经纪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对应关系。
第一步:分析题干
老师教导学生,为职业与教导对象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分析选项
C选项:师傅教导学徒,与题干关系一致,当选。
A选项:教师属于职工,为种属关系,排除。
B选项:编辑为读者编辑文章,但不构成教导对象的对应关系,排除。
D选项:演员需要经纪人,但经纪人不是演员的的教导对象,排除。
故本题选C。
36.下面句子中,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A、一个天使般的微笑若能化解一个人多年的苦闷,就应该是无价的,也应该是摆脱困境的有效方法之一
B、葵花子、西瓜子和小核桃等炒货,都是小孩子们深受欢迎的食品
C、地铁紧张施工时,隧道突然发生塌方,工段长奋不顾身,用身体掩护工友的安全,自己却负了重伤
D、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B项:语序不当。“小孩子们深受欢迎的食品”应该改成“深受小孩子们欢迎的食品”。所以B错。
C项:搭配不当。“用身体掩护工友的安全”中“掩护”与“安全”搭配不当,可以去掉“的安全”。所以C错。
D项:介词错误。“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应把“对……管理上”应改为“在……的管理上”,介词使用错误。所以D错。
故本题选A。
37.卷尺∶(
)
相当于
硬币∶(
)
A、直尺;人民币
B、长短;软硬
C、刻度;面值
D、家具;账户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对应关系。
将选项依次代入题干。
A选项:卷尺与“直尺都是测量工具,为并列关系;有的人民币是硬币,有的人民币不是硬币,为交叉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B选项:卷尺可以衡量长短,为对应关系;硬币与软硬无明显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C选项:卷尺上有刻度,为对应关系;硬币上有面值,为对应关系,前后关系一致,当选。
D选项:卷尺可以测量家具尺寸,为功能对应关系;硬币可以存入账户,为位置对应关系,前后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本题选C。
38.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常会面临选择,要么选择风险小,报酬低的机会;要么选择风险大,报酬高的机会。究竟是在个人决策的情况下富于冒险性,还是在群体决策的情况下富于冒险性?有研究表明,群体比个体更富有冒险精神,群体倾向于获利大但成功率小的行为。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研究结论:
A、在群体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
B、个体会将其意见与群体其他成员相互比较,因其想要被其他群体成员所接受及喜爱,所以个体往往会顺从群体的一般意见
C、在群体决策中,很可能出现以个体或子群体为主发表意见、进行决策的情况,使群体决策为个体或子群体所左右
D、群体决策有利于充分利用其成员不同的教育程度、经验和背景,他们的广泛参与有利于最高决策的科学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分析题干
群体倾向于获利大但成功率小的行为,更富有冒险精神。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说明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极端,且可能错过最佳决策,即更冒险,支持题干,所以选A。
B选项:个体会偏向于群体,但未提及群体意见是否更富有冒险精神,属于无关项,所以B错。
C选项:说明群体可能被个体所主导,而不是比个体决策更具有冒险精神,削弱题干,所以C错。
D选项:题干中未提及决策的科学性与成功率,属于无关项,所以D错。
故本题选A。
39.购票∶乘车∶到达与(
)在内在逻辑关系上最为相似。
A、报名∶参赛∶领奖
B、下单∶付款∶送达
C、排队∶用餐∶点餐
D、毕业∶就业∶失业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时间顺承关系。
第一步:分析题干
先购票,再乘车,最后到达,是同一主体发出的行为,为时间顺承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先报名,再参赛,最后领奖是同一主体发出的行为,与题干关系一致,当选。
B选项:下单、付款的主体与送达的主体不一致,排除。
C选项:先点餐,再用餐,与题干词语顺序不同,排除。
D选项:毕业与就业没有明显的先后顺序,排除。
故本题选A。
40.全球最大的旅游网站TripAdvisor近日公布的《全球女性出游调研报告》显示,43%的中国女性受访者曾独自出游,略高于41%的全球平均水平。在全球近10000名女性受访者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女性表示,独自出游给自己带来很多变化,不仅可以领略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36%),还可以使自己更加自信(43%)、更加独立(56%)。与此同时,45%的中国女性受访者还认为,独自出行使她们构建了新的人生观,这一比例远远高于15%的全球平均水平。因此,中国女性较国外的女性更独立。以下最能质疑上述论证的是:
A、美国女性在很多方面比中国女性更独立
B、独自出游只是衡量独立性的一个方面
C、中国的女性婚后还保留着自己的姓氏
D、网站的统计结果是不具有公信力的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寻找因果
原因:中国女性独立旅行的比例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结果:中国女性较国外的女性更独立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美国女性”与“国外女性”不同,不能削弱题干,所以A错。
B选项:说明独立旅行不是衡量独立性的唯一标准,因此不能根据独立旅行的比例说明是否更独立,削弱题干,保留。
C选项:“保留自己的姓氏”与“女性是否独立”无关,所以C错。
D选项:“不具有公信力”质疑了原因的真实性,削弱题干,保留。
D选项质疑原因,B选项切断原因和结果之间的联系,切断联系的削弱力度强于削弱原因,因此B选项削弱力度强于D选项。
故本题选B。
41.艺术必须拒绝融入现实,从而保持一种_______的姿态。艺术之美所包含的自由、欢悦与人性是日常现实所_______的,同时也不会为纷繁的日常现实所消蚀,所掩盖。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鹤立鸡群
匮缺
B、出类拔萃
缺少
C、与众不同
缺乏
D、卓尔不群
匮乏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空:本空为语义关系。
根据“艺术必须拒绝融入现实,从而保持一种_______的姿态”,说明艺术跟其他的不一样,对应“与众不同”、“卓尔不群”。
再由“艺术之美”可知,“保持一种_______的姿态”是褒义的,“与众不同”是中性词,排除。答案锁定为D。
第二空:本空为语义关系。
艺术之美所包含的自由、欢悦与人性是日常现实所没有的,“匮乏”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词义解释: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与众不同:跟大家不一样。
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卓尔不群:超乎寻常,与众不同。
42.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2014青海069】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题干中图形都有明显的意义,首先考虑功能指代。
第二步:题目详解
突破口:题干图形明显指代各种运动,考虑共性。
本题规律:
题干所有人物都手持一种运动器材。选项中只有C选项的人物手持运动器材。
故本题选C。
43.请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009湖南070】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题干为嵌套图形,常考考点有套接方式、形状对比、数量对比、移动、交点——边交点和内交点等。
第二步:题目详解
突破口:图形均为正方形外框内含不同种类的元素,优先考虑形状和数量规律。
本题规律:
第一组图形,内部嵌套图形依次为圆、三角形、正方形,且嵌套层数依次为1,2,3。
对第二组应用规律,故?处内部嵌套的图形应为三角形,排除A、C选项,嵌套层数应为3,排除D选项。
故本题选B。
4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020联考/河南058】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题干图形相似且组成元素相同,优先考虑位置关系。
第二步:题目详解
突破口:每行每个图元素相同,但是元素方向不同,考虑移动。
本题规律:
第一行,图1旋转180°得到图2,图2左右翻转得到图3,第二行验证符合此规律。
第三行应用此规律,?处图形应由图2左右翻到得到,对应B选项。
故本题选B。
45.同符查找∞∈∽*≡∟∝→
≤≌≠∧×⊕∝←∽
≧∽+*∞¥↓⊙∝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相同字符:∽,∝。共2个。
故本题选B。
46.发源于长白山的松花江滋养了东北大地,与东北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松花江表述错误的是:
A、松花江是东北境内航运价值较大的河流
B、松花江流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C、松花江是中国黑龙江最小的支流
D、吉林市位于松花江沿岸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为国情社情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松花江是黑龙江在中国最大的支流。C选项说法错误,本题选非,当选。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松花江作为东北重要的航运通道,通航里程约1500公里,通航期一般为4月中旬至11月上旬,是东北境内航运价值较大的河流。
B选项:松花江流经吉林、黑龙江两省;流域面积55.72万平方公里,涵盖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地区,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D选项:吉林市满语名为“吉林乌拉”,意为“沿江的城池”,松花江在吉林市河段冬季沿河两岸会出现雾凇奇观。
故本题选C。
47.下列四种情形中,轮子X与轮子Y的旋转方向一致的是: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应用定理-------传送带连接两个齿轮,传送带交叉时齿轮旋转方向相反;不交叉时旋转方向相同。两个相互咬合的齿轮,其旋转方向相反。
第二步:题干解答:
根据传送带传送定理,可知D选项正确。
故本题选D。
48.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来自四个国家的五位代表被安排坐在一张圆桌。为了使他们能够自由交谈,事先了解到以下情况:甲是中国人,还会说英语;乙是德国人,还会说汉语;丙是英国人,还会说法语;丁是日本人,还会说法语;戊是日本人,还会说德语。请问如何安排?
A、甲丙戊乙丁
B、甲丁丙乙戊
C、甲乙丙丁戊
D、甲丙丁戊乙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根据丙、戊不能自由交谈,排除A。
根据甲、丁不能自由交谈,排除B。
根据乙、丙不能自由交谈,排除C。
故本题选D。
49.审慎原则并不是不尊重科学,而是对科学应用的务实态度。科研成果的取得及其社会认可,往往代表着巨大的经济利益甚或科学家的终身成就,这就很难保证科学家不会放松科学原则要求而违规;科研成果的社会化往往与企业利益相连,企业逐利时难免会刻意隐瞒危害。由于科研的未知性因素和危险的发现难度及时间跨度过大,即使科学家和企业都秉承道德原则,也很难保证能发现科研成果的潜在危害。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对科学成果的应用应当秉承谨慎态度
B、科研成果应用的潜在危险无法被预测
C、科学附带的经济效益腐化了科学精神
D、道德原则是科学研究首要遵循的原则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第一句说审慎原则是对科学应用务实的态度;第二句通过两个分号引导三个并列小分句解释说明了为什么要审慎对待科学应用。文段属总分结构,所以重点为第一句话,选项A就是对重点的同义替换,所以选A。
第三步:分析选项
B选项:解释说明的部分内容,片面、非重点,所以B错。
C选项:文段中说的是科学家为了经济效益腐化精神,并不是说经济效益本身,所以C错。
D选项:“首要遵循的原则”无中生有,且D项相关内容出现在解释说明部分,非重点,所以D错。
故本题选A。
50.研究人员发现一颗距离地球仅16光年的行星上具有与地球相似的温度和气候条件,因此很有可能在这颗行星上发现生命存在的迹象。如果上述结论成立,需要下列哪项作为前提假设?
A、该行星上的生命存在条件与地球上的类似
B、该行星距离地球的距离越近越好
C、研究人员还需经过长期的观测才能发现这颗行星上的生命迹象
D、生物必须要在固定的温度和气候条件下才能存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第一步:寻找因果
原因:离地球仅16光年的行星上具有与地球相似的温度和气候条件
结果:很可能在这颗行星上发现生命存在的迹象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说明该行星上的生命存在条件与地球上的类似,将“与地球相似的环境”与“生命存在”进行搭桥,是比较好的常见前提项,所以A项符合。
B选项:说明该行星距离地球越近越好,并没有谈到距离和生命存在之间的关系,和题干论证过程无关,无关项,所以排除B。
C选项:说明还需要长期观测才能发现生命迹象,是在谈需要多久发现生命问题,和题干中论证过程无关,无关项,所以排除C。
D选项:说明生物需要固定的温度和气候才能存活,并未说明固定的温度和气候到底是怎样的,是否和地球相似就叫固定的温度和气候没有明确给出,不明确项,所以排除D。
故本题选A。
51.年逻电春
A、%℅≌∮
B、%」≌∮
C、%♀〗♂
D、‰」≌∮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年:%,
逻:」,
电:≌,
春:∮。
故本题选B。
52.一些科学家认为,在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击中了现在的尤卡坦半岛,因此导致了恐龙的灭绝。这些科学家认为:如此一击抛掷了大量的碎片到大气中,从而阻挡了阳光、冷却了空气。对于食草恐龙来说,如果没有充足的阳光和食物资源,那么它们将会灭亡,并且没有恐龙能够长期在低温中生存。然而,这批科学家同时确信:小行星产生的大多数碎片会在六个月内到达地面,以至于无法让植物消失和让恐龙冻僵。下列哪项如果为真,能为解决上述科学家们的信念和事实之间的明显差异提供支持:
A、食草恐龙的灭绝使食肉恐龙失去了食物来源
B、恐龙很容易受到由小行星碎片所引发的空气污染的影响,以致于产生致命的呼吸问题
C、碎片聚合成的粉尘能够减少约20%的阳光,从而使地表温度降低7到10摄氏度
D、那颗小行星的直径至少为9.6公里,对于通过撞击和由其引起的海啸来杀死恐龙已经足够大了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为争议题
中公选A;华图选B;其他选D。
第一步:寻找矛盾点
小行星并不能让植物消失和恐龙冻僵。但是小行星撞击尤卡坦半岛导致了恐龙灭绝。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小行星产生的碎片会在六个月内到达地面,此时植物还没有消失,食草恐龙热仍然是有食物的,即食草恐龙不会灭绝,那么食肉恐龙也不会因为食物灭绝。不能解释题干矛盾,所以A错。
B选项:该选项说明恐龙是受到小行星碎片带来的致命的空气污染而灭亡的,即恐龙的灭亡虽不是小行星碎片直接导致的,但是和小行星碎片有关,可以解释题干,所以选B。
C选项:该项只能说明粉尘对地表温度的影响,但没有说明地表温度降低对恐龙的生存产生的影响,不明确选项,所以C错。
D选项:说明虽然恐龙会因为小行星撞击后引起的海啸死亡,并未提及小行星碎片阻挡阳关、冷却空气和恐龙灭绝间的关系,不能解释题干矛盾,所以D错。
故本题选B。
注:争议题是指各家答案不一样的题目。我们收录的各机构答案均来自于网络且有完整答案及解析截图,如果出现在我们公布完争议题答案后各机构更改答案,我们很开心。欢迎来电来函从知识层面探讨。
53.按照唯物辩证法原理,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B、思维是人脑的存在形式
C、运动就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D、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为马哲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思维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思维是人脑的存在形式,违背了唯物辩证法的立场和原则,B选项说法错误,本题选非,当选。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C选项: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D选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在自然界中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也没有绝对运动的物体,整个宇宙就是由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本题选非,排除。
故本题选B。
54.酸奶∶奶酪
A、木头∶桌子
B、豆浆∶豆腐
C、干冰∶冰块
D、土壤∶沙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并列关系。
第一步:快速排除
酸奶和奶酪都是奶制品,为并列关系。
A选项:木头可以用来制作桌子,为原材料对应关系,排除。
D选项:沙尘指空中扬起的细沙粒和尘土;土壤是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二者无明显关系,排除。
第二步:仔细分析
酸奶和奶酪的主要原材料都是牛奶。
C选项: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冰块是固体水,原材料不同,排除。
B选项:豆浆和豆腐是两种不同的豆制品,且主要原材料都是大豆,与题干关系一致,当选。
故本题选B。
55.说到食品安全的治理,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中国依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个方面的制度建设不够完善。面对现实,人们自然而然将问题引向法律法规制度、政府监管体系、社会治理机制的完善。这一指向当然是正确的,政府也沿着这些方向做了许多努力。但是这类治理方案的一个问题是,“远水解不了近渴”。作者引用“远水解不了近渴”想要表达的意思是:
A、中国短时期之内无法真正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B、相关法律及机制建设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
C、作为发展中国家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难度极大
D、想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做好长期工作的准备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词句理解题
第二步:分析题干
根据“这一指向当然是正确的,政府也沿着这些方向做了许多努力”,可知是通过法律法规制度、政府监管体系、社会治理机制的完善来去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最后一句“但是”表示转折,引出这类治理“远水解不了近渴”,说明了通过法律法规制度、政府监管体系、社会治理机制的完善不能快速解决当下的食品安全问题,所以选B。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选项未提到文段的“治理方案”话题,所以A错。
C选项:选项未提到文段的“治理方案”话题,所以C错。
D选项:选项未提到文段的“治理方案”话题,所以D错。
故本题选B。
56.申请(
)之于
批准
相当于
准备起跑
之于(
)
A、同意
领奖
B、审核
冲刺
C、产权
资金
D、学校
球鞋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本题题干为对应关系。
将选项依次代入题干。
A选项:同意和批准为近义关系;起跑和领奖无明显关系,排除。
B选项:申请、审核、批准为项目申报的三个程序;准备、起跑、冲刺为跑步的三个动作过程,前后均为时间顺承的对应关系,当选。
C选项:申请产权为动宾关系;先准备,再起跑,为时间顺承对应关系,排除。
D选项:申请学校为动宾关系;先准备,再起跑,为时间顺承对应关系,排除。
故本题选B。
57.下列各句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这一系列措施预示着我国建筑业正趋向节能时代,敏感的企业为之欢呼雀跃,因为建筑节能市场蕴含着无限商机。
B、这里虽然没有百灵鸟的踪影,但是有许多暄闹而美丽的鸟儿在河边栖息,或路过这里。
C、它是一个巨大的悖论,当你注视它的恶浊,它会腾起耀眼的光亮,当你模拜它的伟力,它会转过身让你看一看疮痍斑斑的后墙。
D、一个人没有了跳动的脉膊,就无法生存下去;一个民族有了强大的文化支撑,才能挺起自己的脊梁骨,才能生生不息,迸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B项:“暄闹”,错别字“暄”,应改为“喧”,所以B错。
C项:“模拜”,错别字“模”,应改为“膜”,所以C错。
D项:“脉膊”,错别字“膊”,应改为“搏”,所以D错。
故本题选A。
58.甲乙两地铁路线长188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开出一辆动车,每小时行驶160千米,3小时后,从乙地到甲地开出一辆高铁,经4小时后与动车相遇,则高铁每小时行驶:
A、180千米
B、210千米
C、200千米
D、190千米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追及、相遇问题。
第二步:分析解题
两车相对行驶,相遇时,甲动车行驶3+4=7小时,乙高铁行驶4小时;
设乙高铁的速度为x千米/小时
由两车相遇时走完全程,可列方程:
160×7+4x=1880;
解得x=190。
故本题选D。
59.定义:①社会组织:指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②社会设置:指用来满足社会基本需要的社会结构中相对稳定的一组要素。③社会分层:指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典型例证:(1)在古罗马,人们的社会身份有贵族、骑士、平民和奴隶。(2)一个社会生养后代、教育年轻人的功能一般由家庭来完成。(3)公务员之间的友好关系大多是在共同的工作中建立起来的。上述典型例证与定义存在对应关系的数目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为争议题
中公选D;华图选C;其他选C;
本题题干为多定义。
第一步:关键信息
(1)社会组织: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
(2)社会设置:满足社会基本需要,社会结构中相对稳定的一组要素;
(3)社会分层: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
第二步:题目详解
例证(1),人们的社会身份有贵族、骑士、平民和奴隶,体现了按照一定的标准将人们区分为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符合社会分层的定义,当选。
例证(2),家庭的功能是为社会生养后代、教育年轻人,体现了满足社会基本需要,也是社会结构中相对稳定的一组要素,符合社会设置的定义,当选。
例证(3),公务员之间的友好关系,属于人与人之间的某种联系,但不属于群体,同时未体现满足社会基本需要的社会结构或高低不同的等级序列,不符合定义,排除。
符合定义的个数为3个。
故本题选D。
注:争议题是指各家答案不一样的题目。我们收录的各机构答案均来自于网络且有完整答案及解析截图,如果出现在我们公布完争议题答案后各机构更改答案,我们很开心。欢迎来电来函从知识层面探讨。
60.在中国,约有百分之七十的人为了工作将孩子交给父母帮带,但付给父母帮带费还是个比较生疏的概念。有专家认为,从法律上讲,父母确无给子女带孩子的义务。_____并无义务,______有收取一定报酬的权利。反对者则认为,______亲情账都一笔笔算清,变现为金钱,______父母与子女之间就会沦为最肤浅、最可怕的市场关系。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B、虽然,但是,如果,那么
C、既然,就,因为,所以
D、既然,就,如果,那么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第一、二空:本空为语义关系。
由“父母确无给子女带孩子的义务”可知给子女带孩子可以收取报酬。
A选项、B选项“虽然…但是”为转折关系,“无义务”和“收取一定报酬”并非转折关系,排除。
第三空、第四空:本空为语义关系。
由“反对者则认为,…就会沦为最肤浅、最可怕的市场关系”可知是反对者通过假设收取报酬可能产生的结果来表示反对。
D选项“如果…那么”为假设关系,符合题意,保留。
C选项“因为…所以”为因果关系,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D。
61.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2021黑龙江公检法071】
A、如图所示
B、如图所示
C、如图所示
D、如图所示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题干图形相异,优先考虑数数量、对称、一笔画、曲直、连接形式等;最后考虑找共性。
第二步:题目详解
突破口:图2为“回”字变形,是典型的两笔画图形,优先考虑笔画数。
本题规律:
题干图形笔画数依次为1、2、3、4,故?处图形笔画数应为5。
选项图形笔画数依次为1、6、5、3,只有C选项符合。
故本题选C。
62.下列关于世界著名科学家的贡献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表,这一发现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B、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科学家,他对许多学科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C、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使人类对物质构成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
D、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沉重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小麦C。解析:
本题为物理相关常识。
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万有引力定律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条定律,并非“物质构成”。
故本题选C。
63.资料显示高跟鞋最初是由波斯人发明,16世纪,高跟鞋文化传入欧洲,成为当时的服装潮流,甚至连贵族也争相_______。到了大约17世纪30年代,欧洲女性开始穿高跟鞋,以带动潮流。17世纪70年代,当时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规定,只有他的宫廷人员才可穿高跟鞋。及至启蒙时代,当时的人_______,关注高跟鞋的实用性而非为潮流而穿。直到18世纪中叶,男士穿着高跟鞋被视为笨拙象征,所以不再穿着。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效仿
洗尽铅华
B、模仿
返璞归真
C、追捧
返璞归真
D、追逐
洗尽铅华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本题从第二空入手。
第二空:本空前后为解释关系。
根据横逗可知,本空为解释关系,关键句是“关注高跟鞋的实用性而非为潮流而穿”,即空处体现出关注点回归到鞋的实用性上。
B选项、C选项“返璞归真”指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符合题意,保留。
A选项、D选项“洗尽铅华”指洗掉伪装世俗的外表;与“实用性”无关,排除。
第一空:本空为语义关系。
根据“高跟鞋文化成为潮流”,说明人们都在追随这种潮流。
B选项“模仿”指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与“潮流”搭配不当,排除。
C选项“追捧”指追逐捧场;符合语境。
故本题选C。
64.生物学家认为,人体有两个大脑系统存在,一个是头颅中的大脑系统,另一个是胸腹内的“第二大脑”系统。下列诗词描写的活动与“第二大脑”系统有关的是:
A、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B、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
C、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D、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本题为生物相关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第二大脑”实际上也就是肠道内的神经系统,由分散在食管、胃、小肠、结肠组织上的神经元、神经传感器和蛋白质组成。与头颅中的大脑工作原理一样,它们相互之间也快速传递着信息,独立地感知、接受信号,并作出相关的反应,使人产生“愉悦”和“不适”的感觉,但它不能像真正意义上的大脑那样具有思维功能。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出自宋朝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用“肠断”表达悲痛之情,符合“第二大脑”系统的定义。所以选D。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出自唐朝王维的《老将行》,大意为自从被摈弃不用就开始衰朽,这一生过得不踏实,直到白发苍苍。与“第二大脑”无关,排除。
B选项:“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出自宋朝晏殊的《浣溪沙》,大意为岁月有限,一去不复再,令人唏嘘悲痛。与“第二大脑”无关,排除。
C选项:“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出自于宋朝晏殊的《浣溪沙》,大意为花朵凋零我深感无奈,似曾相识的燕子从远方归来。与“第二大脑”无关,排除。
故本题选D。
65.对于个体和一个国家来说,人的生存是首先要解决的头等大事,虽然环境保护已越来越多地被提及和关注,但比起解决“吃饭”问题,始终要屈居第二的。这也是发展中国家为什么多重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的原因,并非看不到教训,而是谋求发展的艰巨任务使得各国不得不走捷径,优先选择煤炭这种低廉可靠、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还能促进就业的发展型能源。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是:
A、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样重要
B、发展中国家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先污染后治理
C、解决温饱问题比保护环境更重要
D、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忽略了环境保护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第一步:判断题型------本题为态度观点题,方法为总结原文、选择最优
第二步:寻找重点
文段第一句介绍了人的生存是头等大事,环境保护比起解决“吃饭”问题,始终要屈居第二;第二句“这”指代前文,得出结论:发展中国家重复先走污染后治理之路,然后进一步解释说明。所以文段重在说明发展中国家先解决生存发展问题后解决环境保护。B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当选。
第三步:分析选项
A选项:文段叙述了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先污染后治理,所以A错。
C选项:文段强调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做法,选项表述过于笼统,所以C错。
D选项:选项“忽略环境保护”表述过于绝对,所以D错。
故本题选B。
66.忠实与通顺,作为翻译的标准,应该是统一的整体,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与原意大相径庭的文字,不管多么通顺,都称不上是翻译;同样,译文词不达意也起不到翻译的作用。替换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面目全非
B、截然相反
C、南辕北辙
D、迥然不同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划线部分:本部分为词语辨析。
“大相径庭”指彼此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
根据“不管多么通顺,都称不上是翻译”可知,空处所填词语需表达是“不相同”之意。
“迥然不同”形容相差得很远,很明显不一样;二者意思相近,可替换。
故本题选D。
词义解释:
面目全非:模样变得与原先完全不同。形容变化极大(多含贬义)。
截然相反:“截然”即界限分明的样子。“相反”即完全相反的意思。
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67.一般情况下,银行利率提高,股票价格会:
A、随之上升
B、不受其影响
C、随之下降
D、不稳定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墙布行业市场集中度、企业竞争格局分析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2025年01月上半年铜川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带编入伍高校毕业生(3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轻化工程基础》课件
-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程(慕课版 双色版 第3版) 课件汇 卢晓慧 第1-5章 创新与创新能力 - 创业机会发掘与团队组建
- 《社会行为说课》课件
- 《etf基金如何套利》课件
- 2025至2031年中国喷油器锻件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季风环流》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铝喷塑封头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风险收益原理》课件
- 2025年中华工商时报社事业单位招聘12人历年高频重点模拟试卷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与案例分析(第3版)课件 吕淑然 第1-4章 绪论-应急预案编制与应急管理
- Starter Unit 1 Hello!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2025年初中语文:春晚观后感三篇
- Unit 7 第3课时 Section A (Grammar Focus -4c)(导学案)-【上好课】2022-2023学年八年级英语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新目标Go For It!)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解读讲座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高一(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 省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东方航空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微生物燃料电池MF》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