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变法教案7【人教版】_第1页
商鞅变法教案7【人教版】_第2页
商鞅变法教案7【人教版】_第3页
商鞅变法教案7【人教版】_第4页
商鞅变法教案7【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教学设计复习旧课1: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及其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表现。时代特征:大变革、大发展、大转折。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和各种礼乐制遭到破坏,出现郡县制、官员任免制、专制君主制等。①贵族政治逐渐走向官僚政治,如政治上实行世卿世禄制——贵族垄断政权,到选官制度出现军功、事功选拔制,各级官员由国君直接任免;经济上,从封邑制到俸禄制。封邑制又叫食邑制,俸禄制是官员按时领取工资,封邑制是赏给贵族一片地,那一片地中的人本来交给朝廷的粮食税款都交给那个贵族。俸禄制是官僚政治的体现,封邑制是贵族政治的体现。②地方分权逐渐走向中央集权,如商之方国,周之封国,皆有较大独立性,到对地方的管理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中央任免。③君权有限逐渐走向君主专制,如商周君主对王畿可以直接统治,对方国、封国则间接统治,到中央、地方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④分裂混战逐渐走向全国统一,如西周初年有800诸侯国,到春秋初年,还剩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二三十个诸侯国了(大国七个,即战国七雄,还有若干小国)。局部统一是走向全局统一的基础。经济上,铁器、牛耕的推广,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迅速发展,产生地主经济与小农经济等,出现新兴地主、自耕农、个体手工业者、职业商人等阶层。农业:青铜时代向铁器时代过渡;从原始粗放型农业向精耕细作农业过渡;集体耕作向个体耕作过渡;井田制瓦解,土地国有向土地私有过渡。手工业:夏、商、西周时期只有官营手工业,不存在民间私人经营手工业和商业,就是所谓“工商食官”。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私营手工业,工商食官制的衰落。商业:出现商业史上的第一次飞跃性发展,出现私营商业,产生了许多职业商人,商人社会地位较高。文化上,私学兴起,学校教育和学术文化由官府、贵族垄断发展到民间、平民分享,即由“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形成了“诸子百家”等不同的士和不同的学派(学者多、学派多),出现了“百家争鸣”和人文主义思想。复习旧课2:百家争鸣的焦点有哪些?“诸子百家”有何共同的思想主张?第一,人的本性是善的还是恶的?孔子认为:“性相近”,即,人的本性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孟子认为:“人性善”,即,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荀子及法家思想家认为:“人性恶”,即,人的本性是邪恶的。第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关于普通的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孔子提出“爱人”的主张,即认为:在讲求等级(礼)的前提下,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墨子提出“兼相爱”的观点,即主张:人与人应互敬互爱,不分等级。关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问题。孟子从“人性善”的理论出发,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认为百姓是善良的,因此建议统治者要重视百姓。荀子从“人性恶”的理论出发,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认为百姓是可恶的、可怕的,所以建议统治者要警惕百姓。韩非子“君贵民轻”。第三,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荀子提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他不仅科学地指出: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而且断言:人可以利用自然!老子则认为,作为万物之源的“道”是不可认识的,万事万物又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人是无为的,即主张,人应顺应自然。第四,如何治国?孔子主张“德治”。孔子从“性相近”(即,人的本性没有什么区别)的理论出发,提出对百姓进行思想上的教化,使百姓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孟子主张“仁政”。孟子从“人性善”(即,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的角度出发,要求统治者给民以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宽刑薄赋,使民众得以维持最起码的生活。荀子用“仁义”“王道”施政。法家思想家也认为,人性是好利的,从这个角度出发,他们认为要实行“法治”。老子与庄子都认为,作为万物之源的“道”是不可认识的,所以,对于国家应采取“无为而治”的办法。墨子从小生产者的角度出发,提出“兼爱”与“尚贤”的主张。共同的思想主张:“大一统”。复习旧课3:指出井田制的内容和性质。内容:①土地属于国王所有,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授土、授职、授民),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买卖和转让(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②受封者要交一定的贡赋。③受封者强迫庶民和奴隶集体耕种。④劳动产品归受封者所有。性质:土地国有制度(《诗·小雅·北山》说:“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家天下时代,“王有”相当于现在所谓的“国有”“公有”)。复习旧课4:分析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原因和双重影响。其一,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出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垦荒热潮,井田之外大量的荒地得到开垦,隐瞒在私人手中,成为私田,不向国家登记,不向国家纳税(土地私有化的第一种途径:开垦私田,井田之外出现私田)。其二,周王室衰微,兼并战争频繁,周王和诸侯无法再控制土地和人民,开始出现土地的出租、转让、赏赐与争夺,加剧了土地私有化的进程(土地私有化的第二种途径:井田本身的私有化)。其三,庶民和奴隶大量逃亡,井田上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难以为继)。一是逃跑到边远地区开荒耕种,成为自耕农;二是贵族开辟和耕种大量私田,需要大批劳动力,为了招徕劳动人手,改变剥削方式,让劳动者保留一部分产品(地租),导致庶民、奴隶逃来,成为佃农(没有土地或缺少土地靠租种他人土地的农民)。庶民、奴隶的逃亡,导致井田制维持不下去。井田制度已无法激励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公田逐渐荒芜。《公羊传》何休注说:当时“民不肯尽力于公田”。《诗经•齐风•甫田》云:“无田diàn佃)甫田,维莠骄骄。无怀远人,劳心忉忉。”甫田(tián),大田、公田。莠(yǒu有):杂草;狗尾草。骄骄:犹“乔乔”,高大貌。忉dāo忧愁;忧伤。其意:种田不要种公田呀,只有野草长的茂盛。怀念不要怀念远方的人呀,白白地忧心惆怅。其四,诸侯国的税制改革和变法运动,承认和确立土地私有。春秋时期诸侯国相继实行税制改革,通过征税来承认土地私有。如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初,为开始的意思;税亩就是按土地亩数对土地征税,即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征税。公田和私田在实际上的差别取消了,这表明鲁国正式宣布废除井田制,承认私田的合法存在。“初税亩”不再凭借所有者的身份收取贡赋,而是凭借国家统治者的身份依靠政治权力按土地数量征税。又如齐国管仲改革,实行“相地而衰征”,相,视也;衰,差等也;征,征取也。“相地”,就是审查土地的肥瘠及其产品质量,“衰征”,就是按等差来征税。秦实行了“初租禾”的征税方法,“租”是土地税,“禾”是粮食,即按照田亩的多少来征收租税。“税”是建立在充分承认私有财产权基础之上的概念,不承认私有财产权,就没有“税”概念,没有私有财产,就没有税收,也就是说,征税的前提是承认私有财产权,因为纳税是纳税人用自己拥有的财产中的一部分来支付给政府,而不是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交给政府,或者说,税是政府从属于纳税人的私有财产中索取一部分。所以政府征收你的土地税,实际上就是政府承认你的土地所有权。

在人类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征税权一直政府单方面强制行使的。英国《大宪章》对政府的征税权有所约束,有宪政之意义。近代西方出现许多先进观念,如“没有代表就不纳税”,否则就是专制;“未经同意就不能征税”,否则是劫掠。战国时期诸侯国通过变法运动,通过法律形式来确立土地私有。如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法令规定,允许人们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从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度,确立了土地私有制。积极影响:其一,极大地调动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二,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和封建统治的维护。消极影响:其一,将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其二,造成土地兼并严重,影响国家税收和社会稳定。复习旧课5:指出土地兼并的含义、途径、原因、表现和影响。含义: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人手中。途径:买卖(极少数非法抢占)。原因:土地私有;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土地兼并严重一些);人口增加,人多地少等。表现:地主兼并农民;地主兼并地主;商人兼并土地等。结果:严重影响了国家的税收,古代很长一段时期内,贵族、官僚、大地主免交或少交土地税,同时隐田逃税现象严重;失地农民增多,造成社会两极分化,直接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为工商业发展提供劳动力。复习旧课6:历代抑制土地兼并有哪些措施?①实行土地国有,不准土地买卖。土地私有,必有买卖,而买卖是土地兼并的主要途径。故限制私有,不许买卖,此为主要之法也。如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均田制、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平均地权、新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等。②清丈全国土地,消除隐田逃税。隐田逃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土地兼并。大量兼并土地,财富增加,而无需交税,人皆趋利,故加剧了土地兼并。故方田(意指清丈土地,切实掌握各地耕田数字,杜绝隐田逃税现象)均税(是以“方田”丈量的结果为依据,制定税数),地多多交税,此为辅助之法也。如北宋王安石变法“方田均税法”、明朝张居正改革“清丈土地”等。张居正改革在清丈土地的基础上,各地还编制了新的鱼鳞图册。鱼鳞图册是旧时为征收赋税和保护土地所有权而编制的土地登记簿册,是一种管理土地赋税的办法。始于南宋,至民国、解放初年,仍然有具册之举。③没收地主土地,分配农民耕种。将地主的土地直接予以没收,分配给农民私有、自耕。如中共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此法为非常之法也。④抑制私商发展,防止财富集中抑商与抑制土地兼并,互为因果。中国古代大官僚大商人大地主三位一体的现象日益严重,大官僚、大商人普遍投资土地,造成产业资本缺乏,造成土地兼并。第1课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一、春秋战国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1、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力量。(1)生产力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并逐步推广认识生产力的三次里程碑:第一里程碑:生产力是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第二里程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三里程碑:生产力是创造财富的能力;资本是第一生产力。传统观点,生产力三要素包含:人、产品、工具三个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其中的“人”是决定性的因素,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出现新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又称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主要内容: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三项内容。所有制形式:井田制遭到破坏,出现了大量私田。劳动者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奴隶主贵族强迫奴隶集体耕作遭到破坏(人身占有),出现个体农民(人身依附,或者依附于土地,如自耕农,或者依附于地主,如佃农)和新兴地主;出现私营手工业者;出现职业商人。由人身占有为主到人身依附。佃农依附于地主,自耕农依附于土地,前者是一种依附性租佃关系(李根蟠观点),后者编户以后,不许无故迁移。到唐宋,出现租佃契约关系,佃户与地主之间,主要是经济关系、交换关系,一方纳租,一方收租,完纳地租,或租期界满,佃户可按本人意愿,与地主、土地脱离,另行租佃。分配形式:私田主人不缴纳私田产品;出现封建地租。(3)出现新的阶级关系:阶级关系是生产关系在社会结构上的反映。生产关系是阶级关系的基础。伴随着土地国有制的崩溃和土地私有制的出现,阶级关系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封建依附关系开始产生和发展起来。此前的阶级关系有贵族、平民、奴隶。或者奴隶主与奴隶。新兴地主的产生:①收取地租的旧贵族(或者改变了剥削方式的旧贵族),由旧贵族分化而来,改变剥削方式,把土地划分为小块,招徕逃亡奴隶和破产平民耕种,从中收取地租。他们当然仍保持卿大夫、士等贵族身份,所以称之为贵族地主。类似于英国的新贵族。②获得土地赏赐的将士(军功地主)③购买土地的平民(大商人、个体手工业者等)。复习: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产阶级的来源: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买办、华侨。英国圈地运动引起了阶级结构的变化,产生了新贵族(圈占土地后或自己经营或出租他人经营的贵族;在农村雇工经营农场或牧场的商人、富农,他们或者被赠送,或者购买了贵族爵位)和农业工人。俄国1861年改革导致农民分化,贫雇农依靠出卖劳动力为主,成为农业无产阶级;富农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业,成为农业资产阶级;中农经营自己的土地,成为农业小资产阶级。俄国1861年改革导致地主分化,他们在自己的土地雇佣劳动力,从事资本主义经营,地主经济转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地主转变为资本主义农场主。自耕农的产生:①垦荒种地的奴隶和平民,一部分奴隶和平民自己垦荒种地,获得了小块土地的私有权,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贵族奴隶主的控制和束缚,成为自耕农。②破落的逃亡贵族,一部分贵族,由于种种原因转化而为自耕农,例如晋国的范氏和中行氏,被赵氏战败后流亡齐国,其子孙就“耕于齐”。又如楚国大夫伍奢次子伍子骨,在其父被杀后出奔到吴,一度“耕于鄙”。这种自耕农,随着奴隶制的瓦解,数量不断增加。佃农的产生:原来耕种井田的奴隶。从上可以看出,新的阶级关系包括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自耕农、佃农),他们是在旧的阶级关系分化、瓦解的基础上产生的。贵族有的成为新兴地主,有的成为自耕农;平民有的成为新兴地主,有的成为自耕农;奴隶有的成为自耕农,有的成为佃农。新兴地主阶级的产生,和欧洲新兴资产阶级产生一样,他们要求政治上掌权,只不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新兴地主是通过改革、变法的方式掌权的,而欧洲很多国家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掌权的。2、政治上:新兴地主与旧贵族之间、官与民之间矛盾激化(1)新兴地主与旧贵族之间矛盾激化:贵族按照出身世袭权力,基本上垄断了政权。新兴地主要求政治上掌权,要求按照品德、能力、军功选拔官吏;要求建立专制统治和中央集权,以保护小农经济的正常运行(前提:政局稳定)(2)官与民之间矛盾激化:战争频繁,过重的兵役、徭役和赋税,厌战、逃亡、反抗等严重。役:分差役和募役,剥削劳动力和劳动时间,侵犯农时。赋税:剥削劳动成果。孔子主张爱惜民力;孟子主张“仁政”,“勿夺农时”,薄税;老子主张小国寡民;墨子主张非攻等。3、军事上:国与国之间矛盾加深,兼并战争更加频繁兵源兵种作战方式战争规模目的春秋国人当兵野人不当兵车兵在军队中占有主要地位,步兵地位低下;春秋后期出现了水军,主要是水战和运输军队步兵、战车结合编制的车战为主,主要是青铜兵器规模一般较小,双方投入兵力有限,战争持续时间也很短争霸,争做中原诸侯的领袖(控制对方,迫使对方承认自己的霸主地位)战国编户齐民制度下的普遍兵役制度,大量农民成为军队的主要兵源步兵跃居为主要兵种,车兵地位下降,大规模骑兵装备军队是以步战为主的多兵种协同作战,车战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铁兵器普及一场战争双方投入兵力空前,战争持续时间也变的越来越长,数月乃至数年不等兼并,即统一天下,消灭对方,攻城略地灭国所以,在战争频繁的时代,各国都在追求富国强兵,富国强兵是改革变法的内在动力。4、文化上:法家学说主张顺应形势进行政治改革,主张依法治国,主张建立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主张实行文化专制主义,主张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二、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变法,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做重大的变革。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变法事件有:魏国的李悝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齐国邹忌的改革、韩国申不害的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戊戌变法等。改革,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所以,“改革”范围更广,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方面的变革;“变法”,上层建筑方面的变革。1、春秋时期赋税制度的改革:目的:承认土地私有;解决财政困难,增加财政收入。表现:(1)齐国:齐桓公改革或者管仲改革(公元前685年)。内容:发展农工商业;建立和发展常备军;相地而衰征,相,视也;衰,差等也;征,征取也。“相地”,就是审查土地的肥瘠及其产品质量,“衰征”,就是按等差来征税。也就是说,不论公田、私田,按照多少、好坏征税。尊王攘夷,就是尊重周朝王室,承认周天子的共同领袖的地位;联合各诸侯国,共同抵御戎、狄等部族对中原的侵扰。盐铁专卖。管仲最大的创新在于他在税赋收入之外增加了专营收入,并将之制度化。在农耕时期,盐和铁是最为重要的两大支柱性产业。盐的专卖,开放盐池让民间自由生产,然后由国家统一收购,为了维持国家对盐的垄断权,防止盐价因生产过度而大跌,管仲下令对煮盐的时节进行控制,只准在头年的十月到第二年的正月这四个月的农闲季节煮盐,到了仲春二月,农事开始,就不许聚众煮盐。由于控制了盐业的销售和产量,进而控制了价格。在冶铁业上,管仲实行的是国有民营。他首先严厉地强调了国家对所有矿山资源的垄断,所谓“泽立三虞,山立三衡”,他出台法令宣布,只要一发现矿苗,就马上要由国家保护和封存起来,禁止擅自闯入。在垄断了资源之后,管仲又控制了铁器的定价权,并对所生产出来的铁器进行统购统销。在这些前提之下,管仲开放冶铁作坊业,允许由民间商人自主经营,其增值部分,民商得七成,政府得三成。盐铁专卖制度始自管仲,它对后世政权产生了重大且根本性的影响。影响:齐桓公成为了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另:复旦周振鹤认为,如果齐国统一全国,就可能:经济上,农工商并重(不会重农抑商);政治上,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不会中央集权);思想上,不强求思想一律(不会箝制思想)。(2)鲁国:实行“初税亩”(公元前594年)。公元前594年,初,为开始的意思;税亩就是按土地亩数对土地征税,即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征税。公田和私田在实际上的差别取消了,这表明鲁国正式宣布废除井田制,承认私田的合法存在。(3)秦国:实行“初租禾”(公元前408年)。实行了“初租禾”的征税方法,“租”是土地税,“禾”是粮食,即按照田亩的多少来征收租税。结果: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征税的前提是承认私有财产权,因为纳税是纳税人用自己拥有的财产中的一部分来支付给政府,而不是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交给政府)2、战国变法:目的:(1)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建立地主阶级统治(解决新兴地主与旧贵族之间矛盾)(2)控制民众(解决官民之间矛盾)(3)富国强兵,增强国力(解决国与国之间矛盾)(4)发展封建经济(地主经济、小农经济等)表现:(1)魏国:李悝变法(魏国人。七雄最早变法者,故地在今山西一带,北方)提出了“尽地力”的重农政策(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劝教农民提高土地亩产粮食),革除旧有的阡陌封疆,鼓励自由开垦土地,提倡在一块土地上杂种各种粮食作物,要求农户在住宅周围栽树种桑,充分利用空闲地扩大农户农副业生产。增产者赏,减产者罚,事实上破坏了井田制。“尽地力”是中国古代在利用土地上的基本指导思想,即开发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包括增加可耕地面积和提高土地单产两方面含义。魏国人口密度大,地少人多,属于精耕细作的思想。实行“平籴法”(抑商政策)。设置“常平仓”的政策,其功能一是储粮备荒,赈济灾荒,一是调节粮价,平抑物价。在年成好的时候,政府以平价收购余粮作为储备,使粮食价不至于暴跌;荒年时再以平价出售,保证粮价不至于暴涨。用这种方法限止商人的投机活动,保护农民利益,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籴dí,买进粮食,与“粜”相对。粜tiào,卖粮食。“常平仓”历代皆有。现在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由国家、省、市、县四级构成。由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管理,有总公司的直属粮库,有委托省、市、县管理的粮库。运用贵时抛售、贱时收买的方式,防止富商大贾从中谋取巨利,以求稳定市场价格的经济思想和经济措施,称为“平准”。中国商业史学会有《平准学刊》、《货殖学刊》。平准:平稳物价。货殖: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制定《法经》。《法经》与《十二铜表法》比较:产生的时代及各自的地位相似:都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分别被认为是中华法系及罗马法系的起源和基础。两部法典共同具有古代法律文化的简朴性、原始性、野蛮性:所谓简朴性,是指构成古代法律秩序的法律规范体系并无科学的分类和层次,体现在法典的体例上就是诸法合体,民刑不分、实体法程序法不分。原始性、野蛮性,《法经》体现了法家重刑主义的思想,各种肉刑如笞、诛、膑、刖、宫等,还规定了大量的连坐刑,抹上了浓厚的暴力杀戮的色彩,《十二铜表法》保留了一些比较野蛮的习惯法,第八表中第十四条规定:“在行窃时当场被捕之奴隶,则鞭打之,并把他从崖上抛下。”第二十三条规定“伪证被揭穿者,应从塔尔贝斯山崖上抛下。”不同的背景、渊源:经济基础不同,《法经》产生于战国初期,是建立在新兴的封建的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十二铜表法》建立在高度发达的奴隶制商品经济基础上的。立法目的不同,《法经》由上及下,反映了当时的贵族及新兴的封建士大夫的加强、维护其地位的意志;《十二铜表法》由下及上,是平民与贵族斗争胜利的产物,反映了平民在政治、经济、法律地位上的要求。思想渊源不同,受到儒学“重礼”思想影响,《法经》在废除世卿世禄的同时,却又正式确认了与封建等级相适应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礼”是法的渊源之一;《十二铜表法》在立法思想上是受到“梭伦立法”的影响的,而“梭伦立法”的核心思想便是推行奴隶制下的“民主政治”及承认“私人所有制”。立法倾向不同,《法经》刑法相对发达,民法相对滞后;《十二铜表法》则私法、诉讼法相对发达,而刑法相对滞后。“法治”精神不同,《法经》是帝王手中的镇压工具,击溃了奴隶制等级秩序,却又带来封建等级秩序,毫无民主性、平等性;《十二铜表法》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具有民主性和平等性。结论:中西方法律文化传统的分歧,早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法经》和《十二铜表法》中就已经开始。《法经》和《十二铜表法》从相同的起跑线上出发,却划出了两条截然相反的轨迹,也划清了中西方法律文化传统中间那道清晰的界线。丁凌华:中国古代法律特点:重视刑法,轻视民法。民法是保护个人财产方面的权益(中:刑法至上。西:民法至上)皇帝诏令的法律效力高于成文法。特权法。“官当”(用夺爵位、除名籍和免官来抵罪),贵族、官员拥有减免刑罚的特权。重实体法,轻程序法。只要结果正确,程序无所谓;重口供,严刑拷打;行政、司法合一,县令审理案子。道德问题法律化。中国,“礼”是法的渊源之一,法律的伦理化倾向特别突出,《十二铜表法》中已然显示出法律和道德相分离。道德与法律是两种社会秩序的维持手段,道德法律化是古代乃至当今法律实践中经常出现且不断引起纷争的问题。如“见死不救”,能否入罪?入罪就是道德问题法律化。(2)楚国:吴起变法(卫国人,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南方)吴起为楚悼王分析楚国的弊端说,楚国贫弱的原因是“大臣太重,封君太众”,即大臣的权势太大,威胁着国君的权力;受封食禄的贵族太多,影响着国家的财政税收。吴起变法,从打击大贵族入手。内容:打击了旧贵族。封君三世收其爵禄,即取消封君(泛指拥有爵位和封地的人,即贵族)三代以后子孙的爵禄,将节约的财富用于强兵;强令旧贵族迁往新征服的人稀地广的地区(目的:变相没收他们的土地;带去了劳动人手,开荒生产,解决地区发展的不平衡性)淘汰并裁减无关紧要的官员,削减官吏俸禄,将节约的财富用于强兵。制定法律,要求官员秉公执法,禁止私人请托(在台湾的语境中,“关说”指当官者利用职权干扰正常执法或行政活动,与我们所讲的“说情”意思大抵相近。2013年9月王金平关说案,9月8日下午,马英九召开记者会,对“立法院长”王金平涉及“关说案”发表“沉痛声明”,称“立法院长”若涉入司法关说,将是非常严重的耻辱,而身为台湾地区领导人的他无从回避,呼吁民众支持司法独立)结果: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国贵族趁机发动兵变攻打吴起。贵族们用箭射伤吴起,吴起拔出箭逃到楚悼王停尸的地方,将箭插在楚悼王的尸体上,大喊:“群臣叛乱,谋害我王。”贵族们在射杀吴起的同时也射中了楚悼王的尸体。楚国的法律规定伤害国王的尸体属于重罪,将被诛灭三族。楚肃王继位后,命令尹把射杀吴起同时射中楚悼王尸体的人全部处死,受牵连被灭族的有七十多家。阳城君因参与此事逃奔出国,其封地被没收。吴起的尸身也被处以车裂肢解之刑。吴起死后,他在楚国的变法宣告失败。此后,楚国虽一度出现宣威盛世,但总的趋势是在走下坡路,直至灭亡。“楚不用吴起而削弱,秦行商君而富强”(《韩非子·问田》),后来历史的发展完全证实了这一点。三、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1、春秋称霸、战国初期改革与相对落后:东周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分为春秋、战国。春秋战国分界线,历来说法不一。一般以周元王元年,即前475年,为战国始年。秦国是西周时期的一个诸侯国,起源于今天水地区。西周第八代国王周孝王因秦的祖先非子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分封在秦(今天水市),秦国多位国君在对西戎的战争中战死,长期的征伐使秦人尚武善战,同时为拱卫中原做出了一定贡献。(1)秦穆公为春秋五霸之一一作秦缪公(缪古同“穆”,恭敬)。在位39年,谥号“穆”。布德执义曰穆,属于表扬性的谥号,是秦国著名的开明君主。《资治通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秦穆公走失了一匹马,岐山脚下的农民捉得并分给三百个人一起吃了它。(秦穆公的)官吏追捕到了(食马的人),想按照法律来处置他们。秦穆公说:“有德才的人不因为畜生而杀人。我听说吃马肉而不喝酒,就会伤及身体。”于是便给酒他们饮。后来秦穆公攻打晋国,(那)三百人听说秦穆公被晋军围困,拿着锐利的武器以死相救,来报答给马肉吃的恩德。这次秦穆公擒获了晋侯班师回国。秦穆公立志称霸,因此非常重视人才,这里叙述关于秦穆公重视人才的两个著名的故事——问贤伯乐、羊皮换贤。秦穆公在位期间,意欲插手中原,却不料中途被晋所阻,崤之战中秦军主力全军阵亡,秦穆公染指中原的计划破产。穆公果断的调整国策,将战略目标定在西戎的游牧部族,向西方发展,二十多个戎狄小国先后归服了秦国,秦国辟地千里,成为西部地区霸主。为四百年后秦统一中国奠定了第一块基石。《史记》载“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讨伐戎王获胜。于是,土地增加,比原国土扩大十二倍,开辟之地有千里之阔。这样,秦穆公便称霸西戎了。分封制,天子畿内千里之地,公侯皆方百里,后用“百里之命”以称诸侯国。从百里之国到千里之国,扩大十二倍,基本符合史实。秦穆公死后,殉葬的人数达177人。苏轼作《秦穆公墓》一文,为其辩解,认为是自刎殉主,完全是“士为知己者死”,今人不理解“古人感一饭,尚能杀其身”这种杀身图报的尚义精神,反而以今日的世俗之见责难古人,相比之下,愈见古人之可敬,今人之可伤。(2)秦简公实行“初租禾”。秦简公(前428年-前400年),在位15年,秦献公的叔祖父,是战国时期秦国君主。前408年在国内开始按亩征收禾稼作为租税,这是秦国国内合法承认土地私有化的标志。(3)秦献公改革:秦孝公的父亲,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84—前362年在位。秦献公早年流亡魏国29年,回国继位后在秦国国内进行改革。为秦孝公时期的商鞅变法奠定了基础,是秦国实现崛起的奠基人之一。废除了秦国实行了300多年的以人殉葬制度,受到了秦国民众的赞扬。秦国长期被东方各国视为异类并瞧不起,人殉制度是极其重要的一条。秦献公废除这项制度,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避免青壮年劳动力被白白地杀死。此前,秦国的奴隶主贵族以殉葬人的数量和质量来显示自己的身份,秦国每年都要杀死大量的青壮年奴隶。废除以人殉葬,为秦国存活了大量的劳动力,对秦国的农业和工商业生产非常有利。作为殉葬制度的变通措施,秦国的奴隶主贵族开始以陶俑代替真人殉葬。秦国地多人少,献公鼓励多生,奖励多生儿子的人。献公还吸引周边国家和部族的人到秦国种地、放牧,与本国人一视同仁,不许歧视这些外来户。通过这些措施,秦国的人口数量明显提高,原来的很多荒田得到了开垦。将都城从位于秦国西部的雍(今陕西宝鸡市凤翔县)迁到了秦国东部、地近河西地的栎阳(今陕西临潼北渭水北岸。栎,多音字,地名读yuè)。秦国定都栎阳共二世三十五年,秦孝公十三年迁都咸阳。向东迁都一方面是向国人表明他要夺回西河之地重振秦国国威的决心,另一方面是要摆脱奴隶主聚集的旧都雍的束缚。在献公的领导下,秦人看到了秦国复苏的希望,许多人都追随献公建功立业来到了栎阳,栎阳很快就成为秦国新的政治和军事中心,代替了雍的地位。秦国总体战略非常清楚,从其政治中心的迁移便可以看出。先是从天水一带迁到汧,后到眉县附近,又至平阳,再到雍城,之后是泾阳,然后是栎阳,最后是咸阳。整个过程除了最后一次以外,从地理上看都是在东迁,由此便可以勾画出秦国的总体战略——东向。最后一次从栎阳到咸阳的迁都虽然从地理上看是往西,但从实际意义上来说,还是在为其东向战略服务。秦国历史最引人入胜的地方也在于此:自建国以后,其总体战略非常清楚,除了实力所限无力东出以外,历代君主无不是在寻求向东发展。其总体战略的连贯性,包括后来对商鞅之法的长期坚持,以及秦昭王晚期开始的寻求统一天下的目标。无一不显示出其超越常规之处。秦国自从建国以后无意中形成的东向总体战略,主要是由于当时的地缘政治所限。按照当时的看法中国是天下的中心,周围都是异族。当时的中国,仅仅包括黄河长江沿岸之间,西至黄土高原的地区,秦国正好处在西北角上,这样的形势,实际上类似于依在墙角,唯一的出路就是东向。为什么不向北部或者西北部发展?秦国虽然长期与外族杂居,但其文明仍旧是以农业为主,一旦越过此线,受自然条件限制,将会很难耕作,所以东向才是其出路。初步制定户籍制度。户籍制度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登记制度;一是管理制度。它是统治者征调赋役、落实行政管理、执行法律的主要依据,也是国家对农民实行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的重要途径。秦献公把五户人家编为一伍,农忙时互相帮助,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如果有人犯法,实行连坐。因而人人自危,互相监督,秦国的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推广县制。献公把蒲、蓝田、善、明氏等边境地区改建成县,由自己直接掌握,派官吏代表自己进行管理。献公的力量得到了很大的加强。(4)关中相对落后:当时偏居关中,比关东的中原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都要落后。关中之名,始于战国时期,一般认为西有散关(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取意四关之中。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关中地区是中华民族人文初祖轩辕黄帝和神农炎帝的起源地。有关中平原,即渭河冲积平原(页18地图),土地肥沃,河流纵横,气候温和,农业发达,是历史上最早被称为“天府之国”的地方。中国北方自古有两大经济区,即关东经济区(中原经济区)和关中经济区。关东经济区(即中原经济区)是最古老的一个经济区,这个经济区夏商时代都立国于此,夏朝都城阳城在今河南登封(少林寺所在地),商朝初期都城在亳bó(今河南郑州),最后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甲骨文出土,中国文字博物馆,袁林所在地,中国第八大古都),夏商政治中心都在今河南一带,关东地区。从西周初年开始,政治中心西移,定都镐京(今西安),关中经济区崛起,并很快发展起来。全国经济中心于是由关东转移到关中。前771年,西方民族犬戎南下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平王将都城迁往洛邑(今河南洛阳)。东迁后初期,大片土地又被戎人占去,部族相互攻伐,经济社会备受摧残,关中经济一落千丈。平王东迁之前,异族入侵时,秦襄公是少数几个勤王的诸侯之一,东迁之时,又亲自率兵护送。所以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歧以西之地”,并宣布“戎无道,侵夺我歧、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所以平王东迁以后,秦国迅速开始了自己的发展。首先就是夺取周平王封赐的歧西地区,进而完全占领岐山一带。之后秦国顺势向岐东地区发展,把自己的领土向东扩张,逐渐扫平了关中的外族,吞并了这一地区的小诸侯国,坚定地向东推进,使日后有了染指中原地区的地理条件。到战国初期,大家都看不起关中的秦地百姓,认为他们是夷戎之族,不遵教化。到战国后期,秦国空前强大,其他地方的百姓又仰视秦民。2、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和机遇:有利条件:(1)国君权力比较集中,贵族势力相对较弱长期战争,加上几次改革,君权加强,贵族削弱。秦国是较早实行郡县制的国家,这种新国家体制相对于周的分封制度已然是一种进步,这表明秦国此前虽然不强,但还是紧跟着时代的步伐,没有落后,而这种政治制度也为商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另一方面,秦国建国较晚,加之久处西陲边缘,所以一开始受周王室的各种影响就很小,在变法中旧贵族反对势力相对较弱,变法也就相对容易一些。(2)法家学说得到上下认同法家主张政治改革,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3)当地民风质朴,具有尚武精神由于有长期同西北地区外族斗争的传统,所以秦国上下具有较强的军国意识,这使得任何命令的执行都会比较顺利。秦国民风强悍而质朴,这也是中原国家所没有的。商鞅变法正好遇上这些,这是为何其法律残酷但是却能执行的一大原因。机遇:(1)东进阻力削弱前403年,由周威烈王册命晋国三家卿大夫为诸侯国,与晋侯并列;前376年,韩、赵、魏废晋静公,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韩、赵、魏三国又被合称为“三晋”。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春秋后期至战国前期政治斗争内容的变化,国际间大国诸候争霸→一国内卿大夫专权,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原为姜子牙之姜氏),一般认为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秦国东进最大的阻力——晋国一分为三,力量大大削弱。(2)人才聚集——不拘一格招纳各国人才一是秦国的人才政策好。“唯才是举”的提法出自汉朝灭亡时期的曹操,但是,“唯才是举”的行为,最早就是秦国的人才原则,不问出身、不问地域。秦国不是经济高地,却是人才高地,与1980年代以来“孔雀东南飞”不同,与移民美国不同。从平民中选拔人才当官,实行最为彻底的就是战国时期的秦国。秦国与其他东方国家不同,自己缺乏教育基础(东方国家很多私学),但是,秦国深知人才的重要性。而周朝的教育制度和官员选拔制度又不能用,因此,当东方诸国都开始按孔子的民间教育模式培养人才的时候,秦国的人才方针就是招纳天下人才,不管来自哪个国家,不管出身如何,秦国都表现欢迎,并加以重用。这在当时的秦国叫做“客卿”。我们可以列出秦国客卿长长的名单:百里奚、蹇叔、商鞅、张仪、甘茂、魏冉、杜仓、范睢、蔡泽、吕不韦、李斯等,其他如荀卿、韩非等也可以算入其列。可以说,春秋战国时期,没有一个国家像秦国这样几乎来者不拒地招纳各种人才。如果没有这些来自其他“国家”的人才,秦国不会强大。到战国时期,秦国贵族等级制度已经衰落,而东方六国贵族等级制有所保留,对平民为官限制不多。秦国对于来自平民的人才,没有多少限制,可以直接做高官。官员的选拔只有一个标准:才能。出身不限、国家不限。秦国在实施这个人才原则的时候,比东方六国要彻底得多,以至于当时天下的人才,大多都以投奔秦国为目标。很多出自平民的读书人,之所以选择秦国而放弃母国,是因为他们认为,没有封建制度的秦国,他们会更有前途,李斯就是一例。当秦国发现,修建郑国渠的郑国是来自东方国家的间谍时,有人建议把所有客卿都驱逐出境,李斯历数客卿对秦国的贡献,最终没有使这个驱逐政策实施。由此也可见秦国国君长期以来的人才政策,没有发生过严重的倒退。高考题:(2013年高考新课标)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二是士人的崛起和自由流动(大量的“游士”)春秋后期出现的私学,打破了周朝封建制度下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受教育的传统。很多人都模仿孔子的方式,招收学生推广教育。私学导致“士人的崛起”,并且能够自由流动,被称为“游士”。但由于办学者的思想观念的不同,私学特色也不相同。相比之下,孔子的儒家教育,功利色彩较淡,而法家、兵家、纵横家之类,功利色彩很重。因此,在社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孔子的学生长期没有被要求现实利益立竿见影的政治人物广泛接受,也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在功利色彩浓厚的教育内容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对自己学以致用的要求,也表现出明显的急功近利,学习的目的为了做官发财,变成学习投资的回报。但是,“唯才是举”也有危害。在社会竞争激烈的年代,国家所需要的才能,个人在与他人竞争中能够胜出的才能,容易急功近利,要求立竿见影,一些具有长远性的政策被忽略。而且,只重才能,不重道德,使得秦国招纳的人才很多都太注重个人利益。他们发挥自己的卓越才华,为秦国的强大做出了贡献;但是,他们自私自利、个人利益为重的道德原则,反过来也伤害了秦国。当国君英明时,还可以制约他们,当国君昏庸或鞭长莫及时,后果极其严重。秦国的客卿很多结局都很悲惨,不能不说是他们缺乏道德、追逐个人利益的结果。而秦朝的迅速灭亡,很大程度上也与此有着必然关系。(3)列国结盟拒绝秦国参加秦孝公,秦献公之子,在位24年。公元前361年,21岁的秦孝公登基。秦地处偏僻西部,不能参加中原各国诸侯的结盟,不为各国重视,大家都用夷狄的态度对待秦国,还不时派兵侵夺其土地。秦孝公感到秦国外受强邻欺压,决心奋发图强,改变国家落后的面貌。有人认为,战国初期中国的秦国类似于后面欧洲的俄国,地理位置偏僻,人口稀少,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都比较落后,被人看不起。秦孝公相当于俄国的彼得大帝,受到很大刺激,以为是莫大的耻辱,发愤图强,推行变革。第2课“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商鞅的几个名字:姬鞅,其祖本姓姬,周族后裔。卫鞅,卫国人,以国为姓氏。公孙鞅,是公子王孙,是高级贵族,又叫公孙鞅。一说姬姓公孙氏,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故当称为公孙鞅,不叫姬鞅。商鞅或者商君,孝公封其地在“商”,以封地为姓氏。此“商”,今陕西商洛市商州区,建有“商鞅广场”,广场中心的大型主题性城市雕塑“商鞅”也成为该市的标志性雕塑。贾平凹有长篇小说《商州》,贾平凹是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人,现居住陕西省西安市,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商州是贾平凹成功之根基,文学之源泉。贾平凹的故土情结、商州情结很浓,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包括《小月前本》、《鸡窝洼人家》、《腊月·正月》、《远山野情》、《黑氏》等中短篇小说和长篇《商州》、《浮躁》,反映商州地区的变迁。贾平凹作词、谭晶演唱——“秦岭最美是商洛”。写作根据地,乡土作家——“接地气”式的创作:鲁迅的绍兴,沈从文的湘西,萧红的呼兰河,张爱玲的上海,贾平凹的商州,莫言的高密,陈忠实的陕北白鹿原,张炜的胶东,马原的西藏,苏童的苏州,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马尔克斯的马贡多,杜拉斯的湄公河岸等。“立木为信”故事: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扛到北门去,赏十金,不信;赏五十金,有人扛了,结果赏了,树立了朝廷的威信。王安石的《咏商鞅诗》: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一、经济改革——以农求富:1、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阡陌,田间小路,小田界。纵者(南北方向)称为“阡”,横者(东西方向)称为“陌”。封疆,田间大路,大田界。开,挖开,一说“设置”。“为田开阡陌封疆”,有多种理解(页25“学习延伸”),大致的意思是,废除井田制原有的大小田界——阡陌封疆。目的似乎有二,一是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取消井田(公田)与井田(公田)之间、井田(公田)与私田之间的界限,承认土地私有制,大约相当于学校拆围墙,扩大学校范围,或者拆柏林墙;二是原有的阡陌封疆可以成为新的耕地,扩大耕地面积。公元前408年秦简公“初租禾”已经承认秦国的土地私有制。商鞅的“开阡陌封疆”正式以法令的形式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国家干预经济):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徭役;因弃农从商,或游手好闲而贫穷者,全家罚为官奴等。商鞅变法的“抑商”:商鞅姓商不重商。含义:不是取消商业,是抑制商业(统一度量衡,有利于商业发展,说明商鞅也承认商业是社会的一种职业分工,商业也有客观作用);抑商是手段,重农是目的;不是抑制官营商业,是抑制私营商业。即农商关系上,重农抑商;在官营私营关系上,重官营商业抑私营商业。认识:只有农业是生产性的,才能创造财富;商业不能创造财富,与富国无益。重视农业轻视商业,含有重生产轻流通的意思。西方重商主义认为,流通产生财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提出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提出剩余价值论。重商主义政策,赖建诚《亚当·斯密与严复》页2:是16—18世纪西欧诸国实行的经济政策之通称,各国重商主义政策内涵不尽相同,共同之处是国家通过关税等保护政策,经由工业生产和对外贸易,来积累国家财富,国家财富表现在贵重金属——金银的数量上。重商主义偏好扩展殖民地。措施:(1)直接控制从事工商业的人数,以免影响农业人口的增加;必修2页17“学思之窗”,制止弃农经商,未经允许从商者罚作官奴(2)对商业征收重税;(3)国家独占山泽之利,实行盐铁专卖;必修2页17“学思之窗”。(4)管制粮食贸易,不准商人从事粮食买卖;以上二者限制商人的经营范围。(5)提高粮食收购价格,鼓励农业生产的发展,让商人感到无利可图,放弃经营等。以上思路:控制经商的人数、范围,对商业征收重税。3、统一度量衡:方便税收、交换和发放俸禄,加强集权制度。俸禄:政府按规定给予各级官吏的报酬。商周时期因官职同爵位相一致,并且世代相袭,俸禄实际上是封地内的经济收入(不包括上缴给政府的部分)。即俸禄表现为土地形式,封地的大小是各级官吏的俸禄标准。春秋末期至唐初主要以实物作为官吏的俸禄。秦国的官俸有五十石、一百石以至五百石、六百石以上等级别。石,作为计量单位,古汉语中读shí,今读dàn。容量单位,10斗为1石;重量单位,120市斤为1石;地积单位,具体数量各地不一,有以10亩为1石的,也有以1亩为1石的。二、政治改革:1、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建立军功爵制爵位按照出身高低(血缘)继承、世袭,到按照军功大小授予。废除了旧的世卿世禄制,今后将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军功爵制发展为后来著名的二十级爵。各级爵位均规定有占田宅、奴婢的数量标准和衣服等次,出现军功地主。贵族没有军功者,要剥夺其贵族身份。而所谓私斗,并不是指一般人打架,而是指“邑斗”。“邑”是指一般的城镇,被奴隶主所占有。奴隶主之间为了争夺土地、财产,经常发生争斗。新法规定不准私斗,目的在于削弱奴隶主的势力,加强封建中央集权。严惩私斗的作法是:为私斗者,各以情节轻重,处以刑罚。综上,奖励“农战”作为秦国的基本国策。2、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什伍连坐法居民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将什、伍作为基层行政单位。按照编制,登记并编入户籍,责令互相监督。一家有罪,九家必须连举告发,若不告发,则十家同罪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发“奸人”的与斩敌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这与后代的保甲制度相同。同时规定,旅店不能收留没有官府凭证者住宿,否则店主也要连坐。目的在于控制和剥削百姓。3、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以县为地方行政单位。后来,秦在新占地区设郡,郡的范围较大,又有边防军管性质,因之郡的长官称郡守。后来郡内形势稳定,转向以民政管理为主,于是郡下设若干县,形成秦的郡县制。县令、郡守由君主直接委派,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贵族君主制到专制君主制。三、文化改革燔诗书而明法令。焚烧《诗经》,《尚书》为代表的儒家书籍,目的是为了排除儒家复古思想的干扰。是文化专制,是愚民政策。制定秦律:采用李悝的《法经》,并改法为律,颁行秦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秦律修订,作为全国统一的法律颁行各地。秦律特点之一轻罪重刑。法制史上法律名称的演变:1、刑:本意“惩罚”“刑杀”。中国最早的法律都叫“刑”,如禹刑、汤刑、九刑(西周时期成文刑书的总称,沿袭商朝的五刑制度——墨、劓、剕、宫、大辟共五刑,又增加了赎、鞭、扑、流等四种刑罚等。2、法:战国李悝变法改“刑”为“法”,法平如水,代表公平,追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追求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3、律:本意“音律”。商鞅变法改“法”为“律”,强调统一、协调、稳定和普遍适用等,从中央集权出发,认为统一、协调比公平更重要。商鞅变法以后,历代法典多称“律”,一直到清代(如唐律、《大明律》《大清律》等)。例外的是:后周、宋代(宋朝没有像唐、明清那样的律典名称,宋朝继承的法律名称没有沿用唐律,而是沿用了后周的“刑统”名称,结果就有了特殊的《宋刑统》。刑统:刑法和刑律统类的简称)、元代(元朝建立后,即下诏禁用金律,并着手制定法律,先后颁布了《至元新格》、《风宪宏纲》、《大元通制》、《至正条格》等法令)。四、社会改革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大锅饭,培养懒人;规定凡一户之中有两个以上儿子到立户年龄而不分居的,加倍征收户口税,分家后国家户税会增加等。户口税:中国古代封建政府以户为单位按资产征收的税。户税始于战国时的齐国。商鞅变法后推行按户征税,又叫“户赋”。中国古代赋税制度含义很广泛,一般包括:以人丁为依据的人头税,即丁税;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户税;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或者田赋;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其他苛捐杂税。目的在于推行和发展小农经济,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和财政收入。五、商鞅变法成功原因和特点:1、成功原因:(1)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变法成功的根本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