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3白杨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2e7a37b2e38812cdd1bdc7a0ea44f3/0b2e7a37b2e38812cdd1bdc7a0ea44f31.gif)
![五年级下册3白杨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2e7a37b2e38812cdd1bdc7a0ea44f3/0b2e7a37b2e38812cdd1bdc7a0ea44f32.gif)
![五年级下册3白杨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2e7a37b2e38812cdd1bdc7a0ea44f3/0b2e7a37b2e38812cdd1bdc7a0ea44f33.gif)
![五年级下册3白杨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2e7a37b2e38812cdd1bdc7a0ea44f3/0b2e7a37b2e38812cdd1bdc7a0ea44f34.gif)
![五年级下册3白杨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2e7a37b2e38812cdd1bdc7a0ea44f3/0b2e7a37b2e38812cdd1bdc7a0ea44f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白杨主备人:潍坊市实验小学田秀青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晰、伞、抚”等6个生字,正确读写“戈壁、清晰”等词语,认真指导书写“疆、陷”两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3.运用按照课文顺序围绕题目“白杨”扩充句子,串联重点句子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通过理解爸爸介绍白杨的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体会边疆建设者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情怀。4.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同相似之处,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教学重难点:1.通过理解爸爸介绍白杨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是重点。2.感悟白杨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同相似之处,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是难点。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边疆建设者的资料:如屯垦戍边的生产建设兵团战士、支边人员以及参加边疆建设的其他人员等等。2.教师准备一些相关的资料、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尝试自学课前自学提示:1.我会读(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2)在课文中标注自然段序号,标圈生字,画生词,不明白的运用查字典或是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2.我会写正确书写本课由6个生字组成词语:清晰、大伞、抚摸、介绍、新疆、陷入。3.我会做(1)运用按照课文顺序围绕题目“白杨”进行扩充句子,串联重点句子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2)了解白杨的特点,划出相关句子读一读。4.我会查搜集有关边疆建设者艰苦生活和劳动环境的资料。5.我要问二、检查反馈(一)检查朗读出示课文中生字组成的词语及两个重要四字词。清晰插嘴分辩抚摸介绍新疆陷入大伞浑黄一体高大挺秀生自读——开火车读——男女分读——齐读(二)指导书写:1.清晰的“晰”字左边是“日”,有阳光的照耀,看东西才清晰。2.新疆的“疆”字不要丢掉“土”,祖国的边疆一寸土地不能少。3.“陷”字右下方笔顺容易错误,学生一起书空。(三)我会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根据课文顺序,围绕题目“白杨”进行扩充串联。预设:1.在去新疆的火车上看到白杨。2.白杨高大挺秀。3.父子三人讨论白杨树。4.爸爸借白杨树表达心愿。5.爸爸看到小白杨风沙中成长非常高兴。串联扩充的重要部分概括课文内容:课文写了父亲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去往新疆的火车上看到路旁的白杨树,他们高大挺秀,父子三人望着窗外的白杨展开讨论,爸爸借表达了自己的心愿。总结:这种按照文章顺序围绕题目进行扩充句子,串联重点句子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称之为“题目扩充法”。(四)我会查交流资料预设:1.1969年春,几十万支边青年听党的话服从组织分配,到新疆的农牧区、生产建设兵团等地方支援新疆建设工作。在生产劳动中,他们不怕艰苦困难,勇于承担最艰巨的任务,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他们的誓言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把祖国的边疆建设得更美丽。”由于支边青年的到来,许多地方改变了劳动力缺乏的局面,超额完成了各季作物的收获和播种任务。2.1955年7月,由8个民族36名工人组成的青年钻井队挺进克拉玛依,这里荒芜人烟,自然环境十分恶劣,最高温度超过50摄氏度,冬天低温达零下40摄氏度,用水要到40公里外用骆驼驮,十三级大风能把帐篷刮起。就在这样的环境里钻井队开发出了克拉玛依一号油井。1960年,克拉玛依产油量达到160万吨,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油田。(五)我要问预设:爸爸为什么看到“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会微笑?(如有这个疑问,可请学生跟随汇报交流理解)三、重点探究(一)自主探究1.出示思考的问题:(1)白杨具有怎样的特点?请划出语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2)爸爸仅仅是在赞叹白杨吗?对于新疆之行,孩子们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2.根据预习情况,小组探讨交流。3.班级交流(1)认识白杨的特点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写白杨特点的句子:第一处: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从窗口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第二处:“你看那树多高!”“你看它多直!”第三处: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很快的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白杨树很坚强,不软弱不动摇。生自由有感情朗读这三个句子。交流白杨的特点:①高大挺秀(第一、二处句子):第一处: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从窗口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第二处:“你看那树多高!”“你看它多直!”出示浑黄一体的沙漠,火车在行驶,出现一片白杨的课件,引导学生联系看到的白杨的生长环境,理解高大挺秀:在茫茫的戈壁滩上,没有山,没有水,没有人烟,天地间浑黄一体,能看到这仅有富有生机的白杨树,感觉绿得可爱、灵动。对照图片,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白杨具有坚强不屈第三处句子: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这么高大。哪儿需要它,它就很快地在哪儿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遭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要求学生用“从————词句看出白杨————的特点”的句式汇报预设:A.从“从来”这个词语看出白杨一直都是这样高大。B.从“哪儿”一词看出白杨树在什么样的地方都能生长,可能是沙漠中、高原上、原野里、大路旁、校园中……只要是需要它的地方,它就会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默默付出。生命力很强。教师变换地点引领学生一遍遍朗读感悟,体会白杨树适应性强的特点:教师:沙漠需要它,学生:它就很快地在沙漠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教师:高原需要它,学生:它就很快地在高原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这就是适应性极强的白杨树!C.从“不管”、“总是”这对关联词语可以看出白杨非常坚强,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能顽强生长。在学生解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运用分拆句子的方法,体现白杨树在任何恶劣的环境中都毫不动摇,加深学生对白杨坚强不屈的体会。PPT出示句子,男女分读:遇到风沙,它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遇到雨雪,它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遇到干旱,它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遇到洪水,它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教师小结:无论在哪里,无论在什么环境下,白杨像中流磔柱一样牢固坚定。这就是白杨适应性强、坚强不屈的品格。指导学生声情并茂朗诵爸爸赞叹白杨的这段话。指导背诵这一自然段。PPT出示“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两组关联词语,引导学生自由背诵这一自然段。生自由背诵后指名背诵一起背诵。(2)理解爸爸的心愿“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对于新疆之行,孩子们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结合课文和查阅的资料为文中的孩子们解答一下。预设:A.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指生读,男女分读,全班共读。B.他们不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要在新疆工作?为什么要接他们到新疆去读书?新疆是个怎样的地方?C.通过交流资料知道,建国初期,新疆需要大批建设者。爸爸妈妈相应党的号召,离开繁华城市,来到这里,用自己的青春和激情建设新疆。原来的新疆非常荒凉,大部分地区是戈壁和荒漠,飞沙走石,寸草不生。温差大的令人难以想象,最高温度超过50摄氏度,冬天低温达零下40摄氏度,用水要到40公里外用骆驼驮,十三级大风能把帐篷刮起。但建设者克服了种种困难,让新疆变得越来越美丽富足。爸爸接孩子们到新疆读书,是因为他热爱新疆,想让孩子们也像他们一样扎根新疆,为新疆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3)学习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利用板书对照新疆建设者和白杨之间的相似点。白杨爸爸(建设者)高大挺秀从来品德高尚适应力强哪儿……哪儿不怕艰难坚强不屈不管……总是扎根边疆小结:新疆的建设者和白杨具有相似的品格,爸爸借赞叹白杨来赞美边疆建设者们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白杨树是边疆工作者坚强不屈的象征,是克服种种困难为人民做贡献的象征。这种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与它相似的人的一种品格的方法就是借物喻人。(4)解释上课伊始的疑问:“爸爸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爸爸为什么会微笑?预设:高大的白杨指爸爸自己,身边的几棵小树即指他的孩子们。他看到小白杨能在恶劣的环境下成长,感到他的儿女肯定能像小白杨一样在边疆扎根成长,感觉到新疆建设又有了新的生力军,所以嘴角浮起一丝欣慰的微笑。师小结:边疆的建设者们:“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儿孙。”好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啊!点拨提升。四、课堂总结1.通过抓重点词句理解白杨的特点和爸爸心愿,了解边疆建设者建设边疆、扎根边疆的志向和无私奉献的精神。2.学习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的借物喻人写作方法。五、拓展练笔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像白杨一样的建设者,比如治病救人的医生,勤劳朴实的石油工人,起早贪黑的环卫工人。我们也来歌颂一下他们吧。出示:()从来就这样()。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写一段话。学生自由写话,教师巡视。六、作业设计1.摘抄爸爸赞美白杨的一段话。2.拓展阅读课后诗歌《帐篷》、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丛书之《胡杨仰止》《白杨礼赞》。七、板书设计:3.白杨借白杨喻爸爸(建设者)高大挺秀从来品德高尚适应力强哪儿……哪儿不怕艰难坚强不屈不管……总是扎根边疆八、教学反思:《白杨》是一篇借物喻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媒体行业内容创作授权合同
- 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合同
- 建材购销合同简单范本
- 协议酒店年度合同
- 标准体育场地租赁合同范文
- 技术开发委托合同范本
- 进出口合同的履行
- 员工借调服务合同
- 道路交通事故纠纷法律知识一本全-记录
- 基于膜解剖的腹腔镜与机器人结直肠肿瘤手术学-随笔
- 医院物业服务组织机构及人员的配备、培训管理方案
- 外观判定标准
- 江西上饶市2025届数学高二上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护理团体标准
- 工行人工智能风控
- 2023风电机组预应力混凝土塔筒与基础结构设计标准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 一年级的成长历程
- 2024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正月十五元宵节介绍课件
- 病毒性肺炎疾病演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