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 复习题_第1页
文艺心理学 复习题_第2页
文艺心理学 复习题_第3页
文艺心理学 复习题_第4页
文艺心理学 复习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名词解释21艺术典型(177)所谓典型,就是一种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深广的概括性、性格丰富而又有机统一的圆整的人物形象。22意境(181)意境,是由客观景象与主观情趣互渗交融而生成的趋于空灵的艺术天地。28召唤结构(253)伊赛尔指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这种不确定性与空白构成本文的基础结构,即本文的召唤结构。29期待视野(254)前理解包括前拥有、前观念和前假定,从前理解中产生出期待系统,姚斯称之为“期待视野”。30共鸣(261)在声学中,共鸣是指两个物体振动频率相等或相近,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共振而视振幅急剧增大、声音骤然加强的现象。文艺学借用过来,用以指称人们在欣赏文艺作品时常常出现同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相同或相似情感的精神感应现象。25现实主义(333)是艺术中一种偏于反映现实,要求按事物本来的样子描写,力图真实再现现实存在的生活图景的创作倾向。26理想主义(333)是艺术中一种偏于超越现实、要求按实物应该有的样子描写,力图真诚表现主体向往的生活情景的创作倾向。37古典主义(339)是一种强调继承传统、贯通古今,要求遵循规范、恪守规则,重视理智的驾驭、追求形式典雅的创作倾向。38浪漫主义(339)是一种强调个性显现、要求手法变异,反对千人约束而寻求新的突破,注重情感的宣泄而导致形式相对“无序”的创作倾向。复习思考题第三章艺术创作1简述创作激情的特点(107-108)深刻性。肤浅的情感仅与感性欲念相关联,不能体现人性的深度,也就缺少必要的文化价值。别林斯基认为,“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高洁性。这是一类审美化的情感,超越直接的功利欲念。在柏拉图的“马车”喻中,情欲是一匹不受理智制约的黑马,而代表激情的白马才是车夫的天然盟友。真挚性。真挚的情感赋予作品以生命的活力和清水出芙蓉的形态,虚假的情感没有动人的力量且使作品显得矫揉造作。2创作激情可分为几类?它们各自的特点怎样?激情种类与风格类型有何关系?(111-116)创作激情可以分为英雄激情、爱恋激情、感伤激情和讽刺激情。英雄激情是一种要求建功立业,实现某种远大理想,确证主体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历史地位的强烈感情,开拓进取,奋发向上,它突出体现了人类心灵超越显示的潜在天赋。爱恋激情是一种求稳守成的感情,眷恋着一具体对象,渴望与之生活在一起以期获得人生的诗意,达到生存的自由、和谐、圆满,它超越生理需求、超越直接功利。感伤激情是一种喟叹只现实生活的缺陷,痛惜美好东西的失落的缠绵情感,在它消极的形态里包含着某种积极的追寻。讽刺激情是一种对丑恶事物或事物的丑陋方面强烈憎恶与高度蔑视的情感,出于憎恶和蔑视,它对对象做清醒而有力的鞭挞和嘲笑。创作激情与风格形态存在着对应关系:英雄激情对应壮美风格,爱恋激情对应优美风格,感伤激情对应弱美风格,如果喜剧风格也算一种类型的话,讽刺激情正好与之对应。3为什么说“艺术思维”不只是“形象思维”(123-124)艺术思维是一种以形象思维为主,兼抽象思维和灵感思维的思维类型。艺术活动中尽管形象与直感成分最浓,但绝不只是运用形象思维,它祈求认识对象却超越科学活动的那种执着,它追寻人生境界又不必如宗教活动那样脱离现实,所以,艺术思维既有知性成分的渗透,又需要借助于灵感和顿悟,是此方能将有限与无限、“是什么”和“应该怎样”等对立倾向有机结合起来。4艺术思维存在怎样的三维构架?(125-129)艺术思维的三维构架可以如下图表示:情感(缘情)表象(体物)酒神日神浪漫古典理想(言志)艺术思维有三大基元——表象、情感、理想。表象的运动是艺术思维的躯干,情感赋予艺术思维以生气,理想构成艺术思维的灵魂。三者作为艺术思维的基元,缺一不可;它们分别结合,便构成艺术思维的三个向度。其一,表象与情感的结合即严格意义上的形象思维。一方面,表象引起相关的情感,即刘勰所谓的“情以物迁”,另一方面,主题的情感投注于表象“物以情观”。表象赋予情感以具体的形态,情感制约着表象的变异。其二,情感和理想的结合形成酒神精神,奠定了浪漫主义倾向的心理基础。它的活动表现为内在激情向外涌流和跌宕起伏,由“志”帅“情”呈现,突出体现心灵的意向性活动。其三,表象与理想的结合形成日山精神,代表造型力量,与古典主义倾向密切联系,使“象”趋向于“志”而有序,突出体现了心灵的观照性活动。6艺术创作过程一般包含哪三个阶段?(136)艺术创作过程存在三大阶段可以用郑板桥所说的“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来表达,即审美感知、艺术构思和符号传达。7谈谈你对艺术直觉的理解(139-142)在西方,“直觉”原意“观看”,西方哲学以之指称主体对外部世界或内在心灵的直接认识及其能力。汉语所谓的“直觉”当是由“直观”、“觉察”和“觉悟”三重意义构成。艺术直觉,简言之,是一种依据事物的感性外观,瞬时间直截把握其生命情调乃至体验到人的诗意生存境界的能力。有以下基本特点:首先,艺术直觉集中表现在对有关人类生存境遇的食物的观照中,且始终执着于对象的感性外观。艺术直觉不仅是一种认知能力,同时还是一种造型能力,对象的形成成为心灵旨趣的载体,并且形式自身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其次,艺术直觉渗透着浓郁的情感,赋予对象以生命情调和精神品格。再次,艺术直觉指归于获得宇宙人生的感悟,呈现诗意的境界。综上,艺术直觉是介于科学直觉与道德直觉之间的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兼有认知与评价成分,是“感物”与“兴会”的统一,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由外而内的观照合由内而外的呈现的有机结合。与其它相关能力相比,艺术直觉显然有着自身突出的特点,最基本的是其结果展示的直接性;从逻辑的空间结构看,它具有深刻性;从发生的时间维度看,它具有瞬间性;从内在的形成机制看,它具有潜意识性。完整的艺术直觉应该是心灵三层次的贯通,在审美活动中,它们正好对应于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三境层。8谈谈你对艺术灵感的理解(144-147)所谓灵感,外在地看是一种偶然的、突发的精神亢奋状态,内在地看是一种经过长时间的潜心酝酿、往往在不经意的情况下豁然开朗,从而获得创造性成果的心理活动过程。灵感的偶然性是指灵感往往是期而不至,却可能不期而至,主体不可逆料它何时到来,更谈不上有意识地驾驭它。恰如谢榛所感叹;“尽日觅不得,有时还自来。”突发性是指灵感“来不可遏,去不可止”;亢奋性意味着灵感是心灵深处迸发的创造性火花,是对日常自我的辉煌超越。正如爱迪生所说,“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灵感的到来需要一定的条件。首先要有丰富的贮藏,其次要有潜心的追求,再次要有虚静的心境。在艺术创作中,灵感往往帮助艺术家启动艺术思维,在艺术构思的节骨眼上也常常需要灵感加以疏通思维。但是一般灵感只作用与艺术构思的关键点上,艺术构思过程还需要其他思维形式的参与。而且仅从灵感中迸发出来的形象大多是粗糙的雏形,还需要冷静的加工和完善。第四章艺术作品2谈谈艺术品的层次划分(161)五分法:风格层、媒介层、物象层、认识评价层、哲学意味层。而风格层、媒介层和物象层都是诉诸人们的视听,诉诸人们的感官感受的,因此可以合并为感性外观层。3艺术品的三级形式该如何排列?()5试比较典型与意境的异同典型是一种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深广的概括性、性格丰富而又有机统一的圆整的人物形象。意境是由客观景象与主观情感互渗交融而生成的趋于空灵的艺术天地。第五章艺术形态1艺术形态学主要包含哪些层次?(203)艺术形态系统主要呈现四个层次,处于最底层的是艺术体裁,与之毗邻的是艺术种类,再上一层是艺术品种,最顶层是艺术类型。3为什么说文学是综合艺术首先,综合艺术的媒介具有声音和画面的双重功能。文学的符号是语言,语言的能指是音响形象,语言的所指虽是概念,但也可以构成形象的画面,影视剧的脚本可以证明这一点。其次,综合艺术的形象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中双向度展开。文学仅就外部形式而言,就既诉诸听觉——因而朗读成为必要,又诉诸视觉——句式的排列。综合艺术可能偏重于再现与表现,或兼而有之。文学是表现与再现的统一,描摹客观物象与表达内心情感同样重要。它是反映与超越的统一,既真实记录现实生活又追求理想。第六章艺术鉴赏1结合阅读现象学、文艺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的相关观念,说明艺术欣赏的再创造性质(252-255)艺术欣赏之所以具有创造性,就在于主体与对象的各自特点,以及二者相结合而实现作品“具体化”的过程。从作品本身看,它有许多未定点或意义空白,存在一种召唤结构,向观赏者的自由提出呼吁,邀请他参与意义的构建。伊塞尔认为,欣赏的过程其实包含着“完型”(格式塔)倾向,这种完形倾向由于欣赏者自己的独特选择而不可避免地带有个人色彩。从欣赏主体看,他一般存在相关的某些知识储备和领悟能力,或者说存在一种“前理解”。从前理解中产生出期待系统,姚斯称之为“期待视野”,当作品与自己的期待视野相一致的时候,接受者往往失去兴趣;当作品超出、校正自己的期待视野时,接收者则兴味盎然。一方面是艺术本文中存在着“召唤结构”,一方面是接受主体心灵中存在“期待视野”,二者的融合是一个“具体化”的过程。具体化实际是一个意义重建的过程,它必然包含着鉴赏者的再创造成分。在具体化过程中,创作者的视界与欣赏者的视界实现融合。2共鸣的产生与艺术形式有关吗?请予分析。(261-263)共鸣指的是用以指称人们在欣赏文艺作品时常常出现同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相同或相思情感的精神感应现象。艺术品的外形式是创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质显现,以文学为例,做睥睨的艺术形式至少在三个方面影响着情感的传达。一是语音方面,包括音步、音高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作家的表情达意。二是修辞方面,如反问句强化陈述内容。三是句群方面。(联系P262)艺术品的内形式作为题材的组织结构,最先存在于创作者的心灵里,一旦欣赏者心中形成类似的结构,于是“心有灵犀一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