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中学化学高二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中学化学高二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中学化学高二下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有机物A与NaOH的醇溶液混合加热得产物C和溶液D。C与乙烯混合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反应生成的高聚物。而在溶液D中先加入硝酸酸化,后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A的结构简式可能为()A. B.C.CH3CH2CH2Cl D.2、25℃时,将浓度均为0.1mol/L、体积分别为Va和Vb的HA溶液与BOH溶液按不同体积比混合,保持Va+Vb=100mL,Va、Vb与混合液的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点c对应的溶液中有:c(B+)+c(BOH)=0.1mol•L-1B.点b对应的溶液中有:c(B+)=c(A-)C.曲线甲表示BOH溶液的体积与pH的关系曲线D.在由点a到点c的过程,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镀铜铁制品镀层破损后,铁制品比破损前更容易生锈B.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molC.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明水的电离是放热反应D.Na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Ca(OH)2固体,CO32-水解程度减小,溶液的pH减小4、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蛋白质析出,再加水也不溶解B.人工合成的具有生命活性的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是1965年我国科学家最先合成的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D.浓HNO3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是由于浓HNO3和蛋白质发生颜色反应5、按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顺序排列的一组物质是()A.盐酸、空气、醋酸、干冰B.冰醋酸、海水、硫酸钠、乙醇C.蛋白质、油脂、烧碱、碳酸钙D.胆矾、漂白粉、氯化钾、硫酸钡6、下列有关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都是先排内层后排外层B.Fe2+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54s1C.各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数按p、d、f的顺序分别为1、3、5D.同一原子中,1s、2s、3s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相同7、已知S2O8n-离子和H2O2一样含过氧键,因此也有强氧化性,S2O8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把Mn2+氧化成MnO4-离子,若反应后S2O8n-离子生成SO42-离子;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离子数之比为5:2则S2O8n-中的n值和S元素的化合价是()A.2,+7 B.2,+6 C.4,+7 D.4,+48、聚丙烯酸酯的结构简式可表示如图所示,可以由丙烯酸酯加聚得到。下列关于聚丙烯酸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聚丙烯酸酯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C.单体为CH2=CH-COORD.1mol分子中有n个碳碳双键。9、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物质的性质应用A次氯酸有酸性可用于漂白、杀菌消毒B纯碱能与酸反应可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C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工业上可用作制冷剂D晶体硅的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A.A B.B C.C D.D10、复旦大学教授吴宇平研制的水溶液锂电池体系,最终能实现电动汽车充电10秒即可行驶400公里的目标,其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电极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易于吸附气体B.a电极为电池的正极,金属锂发生氧化反应C.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D.装置中用导电隔离层将电极锂与水溶液隔开的目的是防止金属锂与水发生反应11、已知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单位是kJ•mol-1.根据如表所列数据判断,错误的是()元素I1I2I3I4X500460069009500Y5801800270011600A.元素X的常见化合价是+1价B.元素Y是IIIA族元素C.若元素Y处于第3周期,它的单质可与冷水剧烈反应D.元素X与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XCl12、现有①浓硫酸、②硝酸铵、③氰化钾、④苯、⑤浓硝酸、⑥双氧水⑦氨水、⑧汞8种化学药品,下列有关在瓶上应贴的危险化学品标志正确的是()A.贴标签a的可以是:②④⑥ B.贴标签b的可以是:②⑥⑦C.贴标签c的可以是:③⑧ D.贴标签d的只有:①⑤13、下列有关金属晶体的判断正确的是A.简单立方堆积、配位数6、空间利用率68%B.体心立方堆积、配位数6、空间利用率68%C.六方最密堆积、配位数8、空间利用率74%D.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配位数12、空间利用率74%14、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不正确的是(

)①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②根据物质在常温下的状态,可以从硅、硫、铜、铁、氮气中选出氮气③根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④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⑤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⑥根据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将盐分为硫酸盐、碳酸盐、钾盐和铵盐A.①④⑤⑥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全部15、明代《本草纲目》记载了民间酿酒的工艺:“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这里用到的方法可用于分离()A.丙烯酸甲酯和甲醇B.对硝基甲苯和含硝酸的水层C.硝酸钾和氯化钠D.氯化铵和碳酸铵16、假定把12C的相对原子质量定为24,把24g12C含有的原子个数定为阿伏加德罗常数,而物质的量的概念不变。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此时16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B.40gNaOH溶于水配成1L溶液,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C.标况下44gCO2的体积为22.4LD.NA个氧分子与NA个氢分子有相同数目的分子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M是石油裂解气的重要成分,由M制备环酯P的合成路线(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如图所示:已知在特殊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够发生碳碳双键两边基团互换的反应,如:2CH2=CHRCH2=CH2+RCH=CHR回答下列问题:(1)M的名称是____________,A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2)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⑥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3)C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由C→G的过程中步骤④、⑥的目的是___________。(4)G中最多有_______个原子共平面,其顺式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5)符合下列条件D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种。①氯原子连在碳链的端点碳上②羟基连在不同的碳原子上,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4:2:2:1的为__________(写结构简式)。(6)由I和G在一定条件下制取环酯P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7)已知:根据题中信息,设计以2-氯丙烷制备环己烯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和溶剂任选)___________。18、分析下列合成路线:回答下列问题:(1)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D_________,E___________。(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J: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气体,易溶于水,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大于10%就可能发生爆炸,在工业上常用作水处理剂、漂白剂。回答下列问题:(1)在处理废水时,ClO2可将废水中的CN-氧化成CO2和N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2)某小组按照文献中制备ClO2的方法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制备ClO2。①通入氮气的主要作用有2个,一是可以起到搅拌作用,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③装置A用于生成Cl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测定装置C中ClO2溶液的浓度:取10.00mLC中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KI溶液和H2SO4酸化,然后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作指示剂,用0.1000molL-1的Na2S2O3标准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2+2S2O32-=2I-+S4O62-),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0.00mL。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ClO2溶液的浓度是__________molL-1。20、环己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环己酮的反应如下:环己醇和环己酮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

沸点(℃)

密度(g·cm—3、20℃)

溶解性

环己醇

100

161.1

0.9624

能溶于水和醚

环己酮

98

155.6

0.9478

微溶于水,能溶于醚

现以20mL环己醇与足量Na2Cr2O7和硫酸的混合液充分反应,制得主要含环己酮和水的粗产品,然后进行分离提纯。其主要步骤有(未排序):a.蒸馏、除去乙醚后,收集151℃~156℃馏分b.水层用乙醚(乙醚沸点34.6℃,易燃烧)萃取,萃取液并入有机层c.过滤d.往液体中加入NaCl固体至饱和,静置,分液e.加入无水MgSO4固体,除去有机物中少量水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分离提纯步骤的正确顺序是。(2)b中水层用乙醚萃取的目的是。(3)以下关于萃取分液操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转移至分液漏斗,塞上玻璃塞,如图()用力振荡B.振荡几次后需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放气C.经几次振荡并放气后,手持分漏斗静置液体分层D.分液时,需先将上口玻璃塞打开或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打开旋塞,待下层液体全部流尽时,再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4)在上述操作d中,加入NaCl固体的作用是。蒸馏除乙醚的操作中,采用的加热方式为。(5)蒸馏操作时,一段时间后发现未通冷凝水,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6)恢复至室温时,分离得到纯产品体积为12mL,则环己酮的产率约是(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1、科学家对一碳化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已知:CO(g)+2H2(g)CH3OH(g)△H1=-90.1kJ/mol;3CH3OH(g)CH3CH=CH2(g)+3H2O(g)△H2=-31.0kJ/mol,CO与H2合成CH3CH=CH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现向三个体积均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I、II、Ⅲ中,均分别充入1molCO和2mo1H2发生反应:CO(g)+2H2(g)CH3OH(g)△H1=-90.1kJ/mol。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Tl、T2、T3且恒定不变。当反应均进行到5min时H2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其中只有一个容器中的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①5min时三个容器中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容器_______(填序号)。②0-5min内容器I中用CH3OH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CH3OH)=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③当三个容器中的反应均达到平衡状态时,平衡常数最小的是容器___________。(填序号)(3)CO用于工业冶炼金属,在不同温度下用CO还原四种金属氧化物,达到平衡后气体中lg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A.工业上可以通过增高反应装置来延长矿石和CO接触面积,减少尾气中CO的含量B.CO用于工业冶炼金属铬(Cr)时,还原效率不高C.工业冶炼金属铜(Cu)时,600℃下CO的利用率比1000℃下CO的利用率更大D.CO还原PbO2的反应△H>0(4)一种甲醇燃料电池,使用的电解质溶液是2mol·L-1的KOH溶液。请写出加入(通入)a物质一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每消耗6.4g甲醇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5)一定条件下,用甲醇与一氧化碳反应合成乙酸可以消除一氧化碳污染。常温下,将amol/L的醋酸与bmol/L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若溶液呈中性,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该混合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常数Ka为________________。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C【答案解析】

先根据高聚物的结构简式判断其单体,从而找出C的结构简式,然后根据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判断卤代烃的类型,最后根据醇的消去反应原理判断A的结构简式。【题目详解】高聚物的单体是:CH2=CH2和CH3-CH=CH2,因此C为CH3-CH=CH2,在溶液D中先加入硝酸酸化,后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中含有Cl-,因此应选能发生消去反应且生成丙烯的氯代烃,则A.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是:(CH3)2CHCH=CH2,生成的不是丙烯,选项A错误;B.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是:2-甲基-1,3-丁二烯,不是丙烯,选项B错误;C.CH3-CH2-CH2Cl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是CH3-CH=CH2,选项C正确;D.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的是:(CH3)2C=CH2,不是丙烯,选项D错误;答案选C。【答案点睛】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明确消去反应、加聚反应原理,能够根据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判断其单体。2、A【答案解析】

A.由图中信息可知,Va=100mL时,pH=3,c(H+)=1×10-3mol/L,则HA为弱酸;Vb=100mL时,pH=11,c(OH-)=1×10-3mol/L,则BOH为弱碱。由于混合后溶液体积增大,则点c对应的溶液中c(B+)+c(BOH)<0.1mol•L-1,A错误;B.点b对应的溶液显中性,则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有:c(B+)=c(A-),B正确;C.向HA溶液中加入BOH溶液,pH升高,所以曲线甲表示BOH溶液的体积与pH的关系曲线,C正确;D.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而盐的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所以a→c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D正确;答案选A。【答案点睛】明确信息中pH及离子的关系来判断酸碱的强弱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盐类水解特点以及电荷守恒的灵活应用。3、A【答案解析】A.Cu、Fe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Fe易失电子作负极而加速被腐蚀,所以镀铜铁制品镀层破损后,铁制品比破损前更容易生锈,故A正确;B.Cl2与NaOH溶液的反应中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molCl2充分反应转移1mol电子,故B错误;C.水的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水的离子积常数Kw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C错误;C.Na2CO3溶液存在CO32-+H2OHCO3-+OH-,溶液呈碱性,加入Ca(OH)2溶液,发生CO32-+Ca2+=CaCO3↓,则c(OH-)增大,pH增大,c(CO32-)减小,水解程度减小,故D错误;故选A。4、A【答案解析】

A.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蛋白质析出,为蛋白质的盐析过程,蛋白质盐析可逆,再加水会溶解,故A错误;B.结晶牛胰岛素是我国科学家1965年首次合成的,故B正确;C.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误食重金属盐会中毒,故C正确;D.浓硝酸与部分天然蛋白质会发生颜色反应,所以浓硝酸溅在皮肤上,使皮肤呈黄色,故D正确;故选A。5、B【答案解析】分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是混合物,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溶于水和在熔融状态下均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据此判断。详解:A、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A错误;B、冰醋酸是乙酸,属于纯净物,海水是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硫酸钠钠电离出阴阳离子,属于电解质,乙醇不能发生自身的电离,属于非电解质,B正确;C、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属于混合物,碳酸钙属于电解质,C错误;D、硫酸钡能自身电离出阴阳离子,属于电解质,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的分类,题目难度不大,掌握相关概念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易错点是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判断,化合物在水溶液中或受热熔化时本身能否发生电离是区别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理论依据,能否导电则是实验依据。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石墨;电解质本身不一定能导电,如NaCl晶体。6、D【答案解析】分析:核外电子排布必需遵循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和洪特规则,利用三条原理解决电子排布问题。详解:原子核外电子遵循能量最低原理,原子核外电子先排内层后排外层,但电子在进入3d与4s轨道时,由于4s轨道能量低于3d轨道,所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所以A选项错误;Fe元素的核电荷数是26,价电子排布式是:3d64s2,Fe2+的价电子排布式是3d6,B选项错误;s轨道只有1个轨道,p轨道有3个轨道,p轨道在空间有3个伸展方向,d轨道有5个伸展方向,f轨道有7个伸展方向,C选项错误;s轨道只有1个轨道,容纳的电子数最多2个,所以在同一原子中,1s、2s、3s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相同,D选项正确;正确答案D。7、B【答案解析】

S2O8n-离子和H2O2一样含过氧键,则其中有2个O显-1价,另外6个O显-2价。S2O8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把Mn2+氧化成MnO4-离子,Mn的化合价升高了5,反应后S2O8n-离子变成SO42-离子,则其中-1价O变为-2价。由关系式5S2O8n-~2Mn2+及化合价升降的总数相等可知,Mn元素的化合价共升高10,则5S2O8n-中共有10个-1价的O,其化合价共降低10,则S2O8n-中只有O的化合价降低,S的化合价不变,始终为+6价,故n=2,故正确答案:B。8、D【答案解析】

A.聚丙烯酸酯为丙烯酸酯加聚生成的聚合物,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B.聚丙烯酸酯的聚合度n不确定,为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故B正确;C.根据聚丙烯酸酯的结构,它是由CH2=CH-COOR经加成聚合反应生成的,单体为CH2=CH-COOR,故C正确;D.聚丙烯酸酯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故D错误;答案选D。9、C【答案解析】

A、次氯酸的漂白性和杀菌消毒,利用次氯酸的氧化性,故错误;B、纯碱水溶液碱性强,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错误;C、液氨之所以作制冷剂,利用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故正确;D、晶体硅作半导体,利用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分界处,硅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不是利用熔点高、硬度大的特点,故错误;答案选C。10、B【答案解析】

A.b电极通入空气,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易于吸附气体,A正确;B.根据电子的流向,a电极为电池的负极,金属锂发生氧化反应,B错误;C.b电极为电池的正极,氧气放电产生OH-,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正确;D.金属锂不能和水溶液直接接触,否则金属锂易与水发生反应而溶解,D正确;答案选B。【答案点睛】如何判断电池的正负极?我们来看看判断负极的常见方法:①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②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是负极,③阴离子向负极移动,④负极有可能因参加反应溶解而变细,⑤通常较活泼金属作负极,⑥如果是二次电池,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的一极,在放电时是负极。11、C【答案解析】

X、Y是主族元素,I为电离能,X第一电离能和第二电离能差距较大,说明X为第IA族元素;Y第三电离能和第四电离能差距较大,说明Y为第IIIA族元素,X的第一电离能小于Y,说明X的金属活泼性大于Y。【题目详解】A.X为第IA族元素,元素最高化合价与其族序数相等,所以X常见化合价为+1价,故A正确;B.通过以上分析知,Y为第IIIA族元素,故B正确;C.若元素Y处于第3周期,为Al元素,它不能与冷水剧烈反应,但能溶于酸和强碱溶液,故C错误;D.X常见化合价为+1价,所以元素X与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化学式可能是XCl,故D正确;故选C。12、C【答案解析】

A.图为爆炸品标志,属于爆炸品的是②硝酸铵;硝酸铵受猛烈撞击或受热爆炸性分解,故A错误;

B.图为易燃液体标志,属于易燃液体的是④苯;苯是有机物,易燃,故B错误;

C.图为剧毒品标志,属于剧毒品的是③氰化钾,⑧汞,故C正确;

D.图为氧化剂标志,属于氧化剂的是①浓硫酸⑤浓硝酸⑥双氧水,故D错误。

本题答案选C。13、D【答案解析】

A、简单立方堆积、配位数6、空间利用率52%,A不正确;B、体心立方堆积、配位数8、空间利用率68%,B不正确;C、六方最密堆积、配位数12、空间利用率74%,C不正确;D、面心立方最密堆积、配位数12、空间利用率74%,D正确;所以正确的答案选D。14、A【答案解析】

①氢、氦等最外层电子数少的元素不是金属元素,而是非金属元素,①错误;②常温下,氮气为气态,而硅、硫、铜、铁为固态,②正确;③纯净物中,根据元素种类的多少分为单质和化合物,③正确;④根据分子中电离出的H+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不是根据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的个数,如醋酸是一元酸,④错误;⑤含金属元素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七氧化二锰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性氧化物,CO、NO是不成盐氧化物,⑤错误;⑥根据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将盐分为易溶盐、可溶盐、微溶盐和难溶盐,⑥错误;答案为A。15、A【答案解析】“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以烧酒复烧二次,价值数倍也。”这里用到的方法是蒸馏,可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的液态混合物。4个选项中,只有丙烯酸甲酯和甲醇属于这类混合物,可以用蒸馏法分离,A正确,本题选A。16、B【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相对原子质量及其计算。分析:假定把12C的相对原子质量定为24,相对原子质量标准发生变化实际上是将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由12C原子质量的112变为1详解:氧原子的实际质量没变,但相对原子质量标准却由12C质量的112变为124,所以16O的相对原子质量由16变为32,A正确;由于标准的改变,NaOH的摩尔质量变为80g/mol,则40gNaOH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而是0.5mol,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B错误;相对原子质量标准改变,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都加倍,44gC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标况下的体积44.8L/mol×0.5mol=22.4L,C正确;此时NA虽然由原来的约6.02×1023变为约12.04×1023,但对氧分子和氢分子而言,这种变化是一致的,则NA个氧分子与N故选B。点睛: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改变会使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的数值改变,而阿伏加德罗常数标准的改变会引起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及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发生改变。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17、丙烯碳碳双键取代反应消去反应HOCH2-CH=CH-CH2OH保护分子中碳碳双键不被氧化1210ClCH2-CH(CH2OH)2CH3-CHCl-CH3CH2=CH-CH3CH2=CH2、CH3-CH=CH-CH3CH3-CHBr-CHBr-CH3CH2=CH-CH=CH2【答案解析】

由题中信息可知,M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2=CH-CH2Cl,可确定M为丙烯;已知在特殊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够发生碳碳双键两边基团互换的反应,则CH2=CH-CH2Cl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乙烯、CH2Cl-CH=CH-CH2Cl;根据合成路线可知,A水解后先与HCl发生反应,然后发生氧化反应、消去反应,则A为CH2Cl-CH=CH-CH2Cl、B为乙烯;C为HOCH2-CH=CH-CH2OH;D为HOCH2-CH2-CHCl-CH2OH;E为HOOC-CH2-CHCl-COOH;F为NaOOC-CH=CH-COONa;G为HOOC-CH=CH-COOH;H为CH2Br-CH2Br;I为CH2OH-CH2OH;【题目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M为丙烯;A为CH2Cl-CH=CH-CH2Cl,含有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2)反应①为取代反应;反应⑥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3)C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CH-CH2OH,其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这丙种官能团均易发生氧化反应,因此,C→G的过程步骤④、⑥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碳碳双键在发生氧化反应时不被氧化;(4)G的结构简式为HOOC-CH=CH-COOH,当碳碳双键与羧基中碳氧双键确定的平面重合时,则有12原子共平面;其顺式结构为:;(5)D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2-CHCl-CH2OH,符合①氯原子连在碳链的端点碳上②羟基连在不同的碳原子上。若无支链,固定Cl原子和一个—OH在一端,,另一个—OH的位置有3种;移动—OH的位置,,另一个—OH的位置有2种;依此类推,,1种;若存在一个甲基支链,,有2种;,有1种,,1种,合计10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4:2:2:1,符合的结构简式为:ClCH2-CH(CH2OH)2;(6)I、G分别为:HOOC-CH=CH-COOH、CH2OH-CH2OH,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制取环酯P,其方程式为:;(7)根据题目信息,烯烃在一定条件下碳碳双键两边的基团可以互换,则先用2-氯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丙烯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乙烯和2-丁烯,利用2-丁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3-二溴丁烷,再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3-丁二烯,最后与乙烯发生双烯合成制取环己烯。合成路线如下:CH3-CHCl-CH3CH2=CH-CH3CH2=CH2、CH3-CH=CH-CH3CH3-CHBr-CHBr-CH3CH2=CH-CH=CH2。【答案点睛】多官能团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时,根据一固定一移动原则,逐个书写,便于查重。18、氯原子、羟基【答案解析】

由有机物的转化关系可知,CH2=CH—CH=CH2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1,4—加成反应生成BrCH2—CH=CH—CH2Br,则A是BrCH2—CH=CH—CH2Br;BrCH2—CH=CH—CH2Br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共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HOCH2—CH=CH—CH2OH,则B是HOCH2—CH=CH—CH2OH;HOCH2—CH=CH—CH2OH与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则C是;在Cu或Ag做催化剂作用下,与氧气共热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则D是;与银氨溶液共热发生银镜反应后,酸化生成;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共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NaOOCCH=CHCOONa,则E是NaOOCCH=CHCOONa;NaOOCCH=CHCOONa酸化得到HOOCCH=CHCOOH,则F为HOOCCH=CHCOOH;在浓硫酸作用下,HOOCCH=CHCOOH与甲醇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3OOCCH=CHCOOCH3,则J是CH3OOCCH=CHCOOCH3。【题目详解】(1)C的结构简式为,含有的官能团为氯原子和羟基,故答案为:氯原子、羟基;(2)D的结构简式是;E的结构简式是NaOOCCH=CHCOONa,故答案为:;NaOOCCH=CHCOONa;(3)A→B的反应是BrCH2—CH=CH—CH2Br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共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HOCH2—CH=CH—CH2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CH2—CH=CH—CH2B+2NaOHHOCH2—CH=CH—CH2OH+2NaBr;F→J的反应是在浓硫酸作用下,HOOCCH=CHCOOH与甲醇共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CH3OOCCH=CHCOOC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OOCCH=CHCOOH+2CH3OHCH3OOCCH=CHCOOCH3+2H2O,故答案为:BrCH2—CH=CH—CH2B+2NaOHHOCH2—CH=CH—CH2OH+2NaBr;HOOCCH=CHCOOH+2CH3OHCH3OOCCH=CHCOOCH3+2H2O。【答案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注意有机物的转化关系,明确有机物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19、2ClO2+2CN-=2CO2+N2+2Cl-稀释二氧化氯,防止二氧化氯的浓度过高而发生爆炸或防倒吸防止倒吸(或作安全瓶)2NaClO3+H2O2+H2SO4=2ClO2↑+Na2SO4+O2↑+2H2O淀粉溶液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后,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0.04000【答案解析】

(1)ClO2可将废水中的CN-氧化成CO2和N2,ClO2自身被还原为Cl-,据此书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根据图示:A装置制备ClO2,通入氮气的主要作用有2个,一是可以起到搅拌作用,二是稀释二氧化氯,防止因二氧化氯的浓度过高而发生爆炸,B装置为安全瓶,可防倒吸;(3)根据滴定原理,KI在酸性条件下被ClO2氧化为I2,反应为:2ClO2+10I-+8H+=2Cl-+5I2+4H2O,故选用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液滴定锥形瓶中的I2,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锥形瓶内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根据关系式:2ClO2~5I2~10Na2S2O3,则n(ClO2)=n(Na2S2O3)=×0.1000mol/L×0.02L=0.0004mol,据此计算可得。【题目详解】(1)ClO2可将废水中的CN-氧化成CO2和N2,ClO2自身被还原为Cl-,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2CN-=2CO2+N2+2Cl-;(2)①氮气可以搅拌混合液,使其充分反应,还可以稀释二氧化氯,防止因二氧化氯的浓度过高而发生爆炸;②已知二氧化氯易溶于水,则装置B防止倒吸(或作安全瓶);③NaClO3和H2O2的混合液中滴加稀H2SO4即生成ClO2气体,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同时会得到氧化产物O2,根据质量守恒可知有Na2SO4生成,则结合原子守恒,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ClO3+H2O2+H2SO4=2ClO2↑+Na2SO4+O2↑+2H2O;(3)根据滴定原理,KI在酸性条件下被ClO2氧化为I2,反应为:2ClO2+10I-+8H+=2Cl-+5I2+4H2O,故选用淀粉溶液做指示剂;用Na2S2O3标准液滴定锥形瓶中的I2,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锥形瓶内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说明达到滴定终点;根据关系式:2ClO2~5I2~10Na2S2O3,则n(ClO2)=n(Na2S2O3)=×0.1000mol/L×0.02L=0.0004mol,C中ClO2溶液的浓度为=0.04000mol/L。20、(1)DBECA(2)使水层中少量的有机物进一步被提取,提高产品的产量(3)ABC(4)降低环己酮的溶解度;增加水层的密度,有利于分层水浴加热(5)停止加热,冷却后通自来水(6)60%(60.3%)【答案解析】试题分析:(1)环己酮的提纯时应首先加入NaCl固体,使水溶液的密度增大,将水与有机物更容易分离开来,然后向有机层中加入无水MgSO4,出去有机物中少量的水,然后过滤,除去硫酸镁晶体,再进行蒸馏即可;(2)环己酮在乙醚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乙醚和水不互溶,则乙醚能作萃取剂,从而提高产品产量;(3)A.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转移至分液漏斗,塞上玻璃塞,应该倒转过来然后用力振荡;B.放气的方法为:漏斗倒置,打开旋塞放气;C.经几次振摇并放气后,分液漏斗放置在铁架台上静置待液体分层;D.分液时,需先将上口玻璃塞打开或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打开旋塞待下层液体全部流尽时,再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4)NaCl能增加水层的密度,降低环己酮的溶解,有利于分层;乙醚的沸点较低,所以蒸馏时温度不宜太高;(5)为防止冷凝管炸裂,应该停止加热;(6)m(环己酮)=12mL×0.9478g=11.3736g,根据环己醇和环己酮的关系式知,参加反应的m(环己醇)==11.6057g,m(环己醇)=20mL×0.9624g/mL=19.248g,据此计算产率.解:(1)环己酮的提纯时应首先加入NaCl固体,使水溶液的密度增大,水与有机物更容易分离开,然后向有机层中加入无水MgSO4,除去有机物中少量的水,然后过滤,除去硫酸镁晶体,再进行蒸馏即可,故答案为dbeca;(2)环己酮在乙醚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且乙醚和水不互溶,则乙醚能作萃取剂,能将水中的环己酮萃取到乙醚中,从而提高产品产量,故答案为使水层中少量的有机物进一步被提取,提高产品的产量;(3)A.水溶液中加入乙醚,转移至分液漏斗,塞上玻璃塞,应该倒转过来然后用力振荡,只有如此才能充分混合,故A错误;B.放气的方法为:漏斗倒置,打开旋塞放气,而不是打开玻璃塞,故B错误;C.经几次振摇并放气后,分液漏斗放置在铁架台上静置待液体分层,而不是手持分漏斗静置液体分层,不符合操作规范性,故C错误;D.分液时,需先将上口玻璃塞打开或玻璃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利用压强差使液体流出,再打开旋塞待下层液体全部流尽时,为防止产生杂质,再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故D错误;故选ABC;(4)NaCl能增加水层的密度,降低环己酮的溶解,且有利于分层;乙醚的沸点较低,所以蒸馏时温度不宜太高,所以应该采用水浴加热,故答案为降低环己酮的溶解度,增加水层的密度,有利于分层;水浴加热;(5)如果直接将冷水连接冷凝管,馏分温度如果急剧冷却会导致冷凝管炸裂,为防止冷凝管炸裂,应该停止加热,冷却后通自来水,故答案为停止加热,冷却后通自来水;(6)m(环己酮)=12mL×0.9478g=11.3736g,根据环己醇和环己酮的关系式知,参加反应的m(环己醇)==11.6057g,m(环己醇)=20mL×0.9624g/mL=19.248g,其产率=≈60%,故答案为60%.21、3CO(g)+6H2(g)CH3CH=CH2(g)+3H2O(g)△H=-301.3kJ/molⅢ0.067mol/(L·min)ⅢBCCH3OH-6e-+8OH—=CO32-+6H2O1.2NA(1.2×6.02×1023)2×10-7b/(a-2b)【答案解析】

(1)①CO(g)+2H2(g)⇌CH3OH(g)△H1=-90.1kJ/mol;②3CH3O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