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_第1页
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_第2页
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_第3页
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_第4页
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本节主要内容木工工具及设备钳工工具及设备木工工具及设备1.现代学习评价的内涵现代教学评价认为,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的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不同水平、不同智能、不同个性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也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更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并用"多把尺子"评价学生,使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而我们的评价方式却与此要求背道而驰。2.创新评价的意义2.1创新评价是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需要。以往的教学和评价是脱节的。在很多人眼里,评价就是考试或测验,其目的就是为了选拔"优秀"学生,甑别"落后"学生,进而,考试或测验的结果也成为判断教师和学校优劣的惟一标准。这种评价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这种教学和评价脱节的后果是严重的,它必将使我们习惯于标准化考试和标准答案,禁锢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教师教育激励的定向性会导致学生定向思维的形成,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2.2创新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评价的目的应由"选拔"转移到"发展"上来,评价的过程应由"检查"转移到"引导"上来。评价学生的回答要结合其创新性作出合理的带有指导性的评价,在评价系统中应增加对创新意识肯定的内容,向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都将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是创新人格发展的适宜条件。3.创新学习评价的方法英语学习的评价的方式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普遍是运用终结性评价手段,即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终结性评价手段由于具有可据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因此它在"给学生评定成绩,或为学生作证明"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用终结性评价作为评定学生学习能力与效果的唯一手段,则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而与之相对应的形成性评价则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它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点,指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创新意识以及具备科学的价值观,这些都是英语学科教学应承担的责任。因此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应当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有效结果所进行的整体价值判断。3.1评价学生的学习情感与学习兴趣。新课标准强调"评价应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应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对于刚上中学的学生来说,因为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往往对英语缺乏新鲜感和兴趣,我们应运用评价促进他们积极地进行自评或他评。把评价看作一个自我反思、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3.2评价学生语言运用的发展情况。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方式及阶段性发展水平是有一定差异的。在日常教学中,我注意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以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因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合作交流,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和借鉴老师及同学的思路、进行学习得失反思的能力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加强,这样不但可以激励学生学习,也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总之,创新评价方式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对此我们务必要高度重视,努力探索,以促进英语教学改革迈出坚实的步伐。《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立足实际,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我们根据农村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开展了从多种途径、方式、渠道挖掘和利用本土课程资源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与发展的研究。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实践、研讨、总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利用本地水、土资源探索自然奥秘农村贫困地区的课程资源状况虽没有发达地区和城市的优越,但并不等于没有。经济发达区有科技含量很高的教育资源,农村地区的荒山、田野和溪流同样蕴藏着教育资源。案例1:土壤中的毛细现象在两个一次性塑料杯中分别装上泥土,一杯中的泥土松一些,另一杯中的泥土紧一些,结果发现,水在压紧的泥土中上升更高(如图1所示)案例2:碧螺溪水质考察我在教“环境”一单元时,就充分利用了本土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实践考察活动。移居野外的课堂,有目的地考察,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学生们通过尽兴地考察、激烈地争论、探究,其效果远远胜过老师枯燥地讲解。他们不仅能较准确地分析自然界中一些事物之间的紧密关系,而且令人欣慰的是学生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二、利用本地动、植物资源探究生物特征和习性案例3:植物中的毛细现象在小学科学中,有一个毛细现象的实验(如图2所示),染红了的水通过植物中的毛细管上升到叶子里,把叶子都染红了。这可以利用校内课程资源来引导学生展开探究,用的材料很简单,一杯红墨水、一片树叶,实验现象却明显,很有说服力。利用本地动、植物资源进行教学的例子有许多,比如对蚯蚓的观察、对青蛙的变态观察、对树叶的观察,等等。这需要老师用心钻研课程、有效利用资源,巧妙转化学习方式。三、利用本地生产、生活现象解释科学原理本地生产、生活现象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如果我们合理利用、巧妙引导探究,就能让学生树立“科学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的科学观念,形成一种热爱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其终身受益。案例4:斧头劈柴的受力问题的研究(如图3所示)劈柴是农村中一件最普通的家务劳动。切菜用菜刀,劈柴用斧头。然而,人们为什么不用斧头切菜、用菜刀劈柴?是锋利程度的原因?还是重量的原因?或是刀背厚度的原因?还是兼而有之?这不是六年级科学教材中一个很有意义的力学问题吗?弄清了原因,也许学生可以设计出更省力的劈柴工具。在上述的活动研究中,就使科学学习与家庭资源紧密相联,既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四、利用本地自然现象引导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课标》提出:要鼓励孩子从小乐于投身自然,探究自然现象,去发现自然中的变化和奥秘。我在教《霉》一课时,就根据我们这儿温暖、多雨,物体容易发霉这一自然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由于探究的是与生活紧密相联的本地自然现象,学生有实际体验,他们在探究中积极主动。通过寻找霉、观察霉、制造霉,学生不仅探索出了物体发霉的真正原因,而且领悟到了物体防霉的科学知识。充分利用本地自然现象引导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这更能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五、利用本地气象条件及气象谚语引导学生了解天气和四季变化规律在科学学习中,教师不应把知识和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应提出问题或提供有关线索,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在教学《关心天气》时,要求学生向当地有经验的农民请教本地气象谚语,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进而去研究天气的变化规律。孩子们把搜集到的气象谚语还进行了分类。比如:⒈有关风向和天气的谚语:如东风急,备斗笠。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⒉有关生物反应与天气的谚语:如泥鳅跳,雨来到。鸡进笼晚兆阴雨。本地气象谚语的搜集,通过实践验证,准确率高,学生在生活中学到了有价值的科学知识,这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六、利用本校教学仪器、图书等课程资源开展科学探究实验室是科学教学的主阵地,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药品,图书室的书籍都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合理有效的利用,能使科学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案例5:霉的观察我在《霉》的教学中,就充分利用了学校本土教学资源――显微镜开展教学,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霉。学生此时瞪大了眼睛,露出了惊讶、欣喜的表情,因为他们看到了微观世界下的霉,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效果明显。又如用温度计测气温;用标杆测太阳高度……简单、实用的教学资源各校都有,引导学生研究自己身边的生物、研究与自己生活紧密相联的科学知识,他们会满怀激情地投入,其科学探究意识就会得到提高。通过探究可以发现,过去认为农村贫困地区缺少课程资源。这个认识导致农村学校和教师从主观上失去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事实上,在农村山区,一山一水、一沙一石、一草一木、一件生产工具、一个生活用品、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树上爬的,都是可待开发的课程资源,都在向我们招手。所以我们必须用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用开放的目光审视周围的一切事物,用开放的思维思考、挖掘、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一切可能的方法和途径。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通用技术1本节主要内容木工工具及设备钳工工具及设备本节主要内容2木工工具及设备木工工具及设备3木工工具及设备木工主要利用手工工具对木材进行加工,木工工具一般都有较锋利的刃口,使用时定要注意安全。主要有锯子、刨子、凿子等木工工具及设备4木工工具及设备1锯子是用来把木料锯断或剖开的工具。1横锯:锯断木料用途{2锯:顺着木纹剖开木料锯子3挖锯:即线锯,锯割曲线形状1、粗齿锯:较大较厚的木料。锯齿大小{2、中齿锯:一般厚度木料3、细齿锯:较细致的木料。木工工具及设备5钢丝锯钢丝锯又叫弓锯。可以锯割复杂的曲线和通花丝本厂专业手工制作承接特殊规格定制江苏省吳江市鹽滑杨新丝锯厂电话丝锯6木工工具及设备锯子木工工具及设备7木工工具及设备木工工具及设备8木工工具及设备木工工具及设备9木工工具及设备2刨子是用来对木材表面进行刨削,使其光滑、平直的工具。木工工具及设备10木工工具及设备木工刨子的分类:长刨平刨{2、中刨:使用较多3、短刨刨子1、槽刨2、圆刨异型刨子3、刮刨4、止口刨木工工具及设备11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12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13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14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15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16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17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18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19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20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21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22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23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24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25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26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27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28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29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30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31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32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33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34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35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36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37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38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39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40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41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42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43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44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45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46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47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48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49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50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51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52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53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54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课件555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52、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53、伟大的事业,需要决心,能力,组织和责任感。——易卜生

54、唯书籍不朽。——乔特

5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谢谢!51、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52、56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本节主要内容木工工具及设备钳工工具及设备木工工具及设备1.现代学习评价的内涵现代教学评价认为,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的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不同水平、不同智能、不同个性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新课程标准要求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也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更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并用"多把尺子"评价学生,使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感受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而我们的评价方式却与此要求背道而驰。2.创新评价的意义2.1创新评价是突出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需要。以往的教学和评价是脱节的。在很多人眼里,评价就是考试或测验,其目的就是为了选拔"优秀"学生,甑别"落后"学生,进而,考试或测验的结果也成为判断教师和学校优劣的惟一标准。这种评价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从根本上忽视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这种教学和评价脱节的后果是严重的,它必将使我们习惯于标准化考试和标准答案,禁锢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教师教育激励的定向性会导致学生定向思维的形成,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2.2创新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评价的目的应由"选拔"转移到"发展"上来,评价的过程应由"检查"转移到"引导"上来。评价学生的回答要结合其创新性作出合理的带有指导性的评价,在评价系统中应增加对创新意识肯定的内容,向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都将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形成,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是创新人格发展的适宜条件。3.创新学习评价的方法英语学习的评价的方式和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普遍是运用终结性评价手段,即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终结性评价手段由于具有可据性和可靠性的特点,因此它在"给学生评定成绩,或为学生作证明"方面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如果用终结性评价作为评定学生学习能力与效果的唯一手段,则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存在一定的距离。而与之相对应的形成性评价则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它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点,指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创新意识以及具备科学的价值观,这些都是英语学科教学应承担的责任。因此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应当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有效结果所进行的整体价值判断。3.1评价学生的学习情感与学习兴趣。新课标准强调"评价应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应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对于刚上中学的学生来说,因为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往往对英语缺乏新鲜感和兴趣,我们应运用评价促进他们积极地进行自评或他评。把评价看作一个自我反思、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3.2评价学生语言运用的发展情况。每个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方式及阶段性发展水平是有一定差异的。在日常教学中,我注意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评价目标,并允许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以利于学生充分展示自身的优势,让水平不同的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因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合作交流,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和借鉴老师及同学的思路、进行学习得失反思的能力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加强,这样不但可以激励学生学习,也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总之,创新评价方式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对此我们务必要高度重视,努力探索,以促进英语教学改革迈出坚实的步伐。《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必须立足实际,利用与开发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我们根据农村学校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开展了从多种途径、方式、渠道挖掘和利用本土课程资源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与发展的研究。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实践、研讨、总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利用本地水、土资源探索自然奥秘农村贫困地区的课程资源状况虽没有发达地区和城市的优越,但并不等于没有。经济发达区有科技含量很高的教育资源,农村地区的荒山、田野和溪流同样蕴藏着教育资源。案例1:土壤中的毛细现象在两个一次性塑料杯中分别装上泥土,一杯中的泥土松一些,另一杯中的泥土紧一些,结果发现,水在压紧的泥土中上升更高(如图1所示)案例2:碧螺溪水质考察我在教“环境”一单元时,就充分利用了本土资源,组织学生开展实践考察活动。移居野外的课堂,有目的地考察,大大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学生们通过尽兴地考察、激烈地争论、探究,其效果远远胜过老师枯燥地讲解。他们不仅能较准确地分析自然界中一些事物之间的紧密关系,而且令人欣慰的是学生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二、利用本地动、植物资源探究生物特征和习性案例3:植物中的毛细现象在小学科学中,有一个毛细现象的实验(如图2所示),染红了的水通过植物中的毛细管上升到叶子里,把叶子都染红了。这可以利用校内课程资源来引导学生展开探究,用的材料很简单,一杯红墨水、一片树叶,实验现象却明显,很有说服力。利用本地动、植物资源进行教学的例子有许多,比如对蚯蚓的观察、对青蛙的变态观察、对树叶的观察,等等。这需要老师用心钻研课程、有效利用资源,巧妙转化学习方式。三、利用本地生产、生活现象解释科学原理本地生产、生活现象中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如果我们合理利用、巧妙引导探究,就能让学生树立“科学能够改善我们的生活”的科学观念,形成一种热爱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其终身受益。案例4:斧头劈柴的受力问题的研究(如图3所示)劈柴是农村中一件最普通的家务劳动。切菜用菜刀,劈柴用斧头。然而,人们为什么不用斧头切菜、用菜刀劈柴?是锋利程度的原因?还是重量的原因?或是刀背厚度的原因?还是兼而有之?这不是六年级科学教材中一个很有意义的力学问题吗?弄清了原因,也许学生可以设计出更省力的劈柴工具。在上述的活动研究中,就使科学学习与家庭资源紧密相联,既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四、利用本地自然现象引导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课标》提出:要鼓励孩子从小乐于投身自然,探究自然现象,去发现自然中的变化和奥秘。我在教《霉》一课时,就根据我们这儿温暖、多雨,物体容易发霉这一自然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由于探究的是与生活紧密相联的本地自然现象,学生有实际体验,他们在探究中积极主动。通过寻找霉、观察霉、制造霉,学生不仅探索出了物体发霉的真正原因,而且领悟到了物体防霉的科学知识。充分利用本地自然现象引导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这更能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五、利用本地气象条件及气象谚语引导学生了解天气和四季变化规律在科学学习中,教师不应把知识和结果直接告诉学生,而应提出问题或提供有关线索,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最后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我在教学《关心天气》时,要求学生向当地有经验的农民请教本地气象谚语,了解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进而去研究天气的变化规律。孩子们把搜集到的气象谚语还进行了分类。比如:⒈有关风向和天气的谚语:如东风急,备斗笠。雨后生东风,未来雨更凶。⒉有关生物反应与天气的谚语:如泥鳅跳,雨来到。鸡进笼晚兆阴雨。本地气象谚语的搜集,通过实践验证,准确率高,学生在生活中学到了有价值的科学知识,这大大激发了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六、利用本校教学仪器、图书等课程资源开展科学探究实验室是科学教学的主阵地,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药品,图书室的书籍都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合理有效的利用,能使科学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案例5:霉的观察我在《霉》的教学中,就充分利用了学校本土教学资源――显微镜开展教学,让学生近距离接触霉。学生此时瞪大了眼睛,露出了惊讶、欣喜的表情,因为他们看到了微观世界下的霉,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效果明显。又如用温度计测气温;用标杆测太阳高度……简单、实用的教学资源各校都有,引导学生研究自己身边的生物、研究与自己生活紧密相联的科学知识,他们会满怀激情地投入,其科学探究意识就会得到提高。通过探究可以发现,过去认为农村贫困地区缺少课程资源。这个认识导致农村学校和教师从主观上失去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事实上,在农村山区,一山一水、一沙一石、一草一木、一件生产工具、一个生活用品、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里游的、树上爬的,都是可待开发的课程资源,都在向我们招手。所以我们必须用开放的心态对待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用开放的目光审视周围的一切事物,用开放的思维思考、挖掘、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一切可能的方法和途径。通用技术工具与设备常识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通用技术57本节主要内容木工工具及设备钳工工具及设备本节主要内容58木工工具及设备木工工具及设备59木工工具及设备木工主要利用手工工具对木材进行加工,木工工具一般都有较锋利的刃口,使用时定要注意安全。主要有锯子、刨子、凿子等木工工具及设备60木工工具及设备1锯子是用来把木料锯断或剖开的工具。1横锯:锯断木料用途{2锯:顺着木纹剖开木料锯子3挖锯:即线锯,锯割曲线形状1、粗齿锯:较大较厚的木料。锯齿大小{2、中齿锯:一般厚度木料3、细齿锯:较细致的木料。木工工具及设备61钢丝锯钢丝锯又叫弓锯。可以锯割复杂的曲线和通花丝本厂专业手工制作承接特殊规格定制江苏省吳江市鹽滑杨新丝锯厂电话丝锯62木工工具及设备锯子木工工具及设备63木工工具及设备木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