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魏岗乡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魏岗乡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魏岗乡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魏岗乡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魏岗乡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魏岗乡中学高一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宋沿唐制,办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己。”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参考答案:答案:A分析: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汉代元政治制度演变·宋代科举制度【名师点睛】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时间夏朝到春秋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选官制度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选官办法依靠血缘关系世袭察举、征召依据门第等级依据儒学经义和才识,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选官特点一家一姓中传承,“家天下”的体现,官员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从考察的对象、内容、方式和程序来看,都体现了封闭性的特点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士族世袭政治特权,民意无从体现择优录取,把读书、考试与做官联系起来2.西塞罗指出:事实上有一种真正的法律——即正确的理性,它适用于所有的人并且是永恒不变的。这里的“法律”指的是A.习惯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参考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西塞罗”、“事实上有一种真正的法律——即正确的理性,它适用于所有的人并且是永恒不变的。”等信息结合罗马法相关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法律”指的是自然法,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B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C选项不符合题意,错误。故正确选项为D选项。3.《英国告别重商主义的启示》一文中写道:“1610—1640年,英国的外贸额增长了十倍。……国家财富增长很快,英国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景。”上述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B.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C.殖民贸易和殖民扩张D.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据材料“1610-1640年,英国的外贸额增长了十倍。……国家财富增长很快”可知当时英国殖民贸易和殖民扩张带来巨额财富,故C项正确。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在1640年之后,故A项排除。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在18世纪,故B项排除。工业革命完成于19世纪中期,故D项排除。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影响【名师点睛】新航路开辟后英国积极开展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原料。16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对外进行了规模日益扩大、手段日益残暴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到19世纪中叶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列强中占有殖民地最多的殖民帝国。英国经济力量和海上力量强大起来,开始同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争夺殖民地,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英国先后打败了自己的海上竞争对手,把它们从印度、西印度群岛和北美赶出去,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殖民统治。4.宋代的商业活动与唐代相比有了非常大的发展变化,有一位学者专门为此写了一本书,请你为这本专著选择一个合适的书名A.《坊墙倒塌以后》

B.《汴河两岸》

C.《长安城的落日》

D.《宋代东京城的辉煌》参考答案:A略5.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上述现象表明明朝时期()①商品经济渗入到农村②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③地域性的社会分工明显④松江等地区的自然经济解体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朝时期,太湖地区出现纺织家庭,苏州丝织业发达,松江地区发展棉织业,景德镇发展瓷器业。反映出当时手工业的突出特点是区域性经济分工扩大,B、C、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明朝手工业的发展。6.1986年纽约证券交易所董事长来华访问时,送给邓小平的礼物是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和证券样本,而邓小平回赠了他中国刚刚上市的上海飞乐音响公司的股票。邓小平回赠“飞乐股票”的深刻寓意是什么A.中国将要进行改革开放

B.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C.中国音响制造业达到美国水平

D.中国将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参考答案:D7.有学者根据材料一“昔汴都数百万家,尽仰石炭(煤),无一家燃薪(木柴)者”,得出宋代开封生活燃料已用煤取代木柴的结论;又有学者根据材料二“赐在京(汴都)官员柴、炭各有差,柴578万,炭585万”,对上述结论予以反驳。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两位学者所用材料相互矛盾,结论都不能成立B.材料二否定了材料一,仅用材料一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C.无论材料一还是材料二,都必须得到考古学支持才能成立D.材料一指的是民众,材料二指的是官员,两条材料并不矛盾参考答案:B8.麦迪逊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从严格意义上讲既不是国家宪法,也不是联邦宪法,而是二者的结合”。这种认识主要基于该宪法协调了(

)A.大州与小州的关系 B.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南方与北方的关系 D.总统与国会的关系参考答案: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787年宪法中联邦政府是各州的中央政府,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所以说该宪法是二者的结合,故答案选B。1787年宪法也涉及到ACD的规定,但不符合题干的意思,排除。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9.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然而宋代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种称谓的变化说明了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B.农民地位不断降低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土地兼并得到认可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干中对土地兼并者的称呼由“豪强”或“兼并之徒”演变为“田主”,说明民间对土地兼并者的态度由仇视转变为认同,故B项正确。ACD与材料不符。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基本结构和特点·古代的农业·土地兼并10.人才的选拔与官吏的任命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巩固,历史上选官和用官制度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下列选官和用官制度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科举制

②察举制

③九品中正制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参考答案:D11.作为新型交通工具的火车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①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②带来了一些城镇的兴衰③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经济

④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A1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参考答案:D13.据《汉书》述评:“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上述材料表明汉高祖分封同姓王的基本想法是A.秦朝残余势力强大,应封王加以防范B.认为孤立无援是秦忘教训,封王拱卫中央C.继承者年幼,封王以帮助皇帝治天下D.汉初社会动荡,封王以发展各地农业生产参考答案:B14.《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参考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中“不算工本”“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的成本较低,自给自足。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说的是手工业,没有涉及农业,排除;B项,依据材料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可知,材料说的是成本低,没有涉及生产方式落后以及效率问题,排除;C项,家庭手工业是面向家庭而非面向市场,排除。15.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参考答案:B16.在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雅典每年举行特别公民大会,投票决定民主威胁者的命运。如某人的得票超过6000,他将被判在国外流放10年,但家人不受牵连,本人在10年后也恢复公民权。这种民主方式的依据是(

)A.十二铜表法

B.陶片放逐法

C.雅典公民法

D.公民大会法参考答案:B17.著名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曾说“‘闲游市中,见有售洋货者,或紧衣窄袖者,或物仿洋式,或上有洋字者,皆毁物杀人’,正倾泻了小生产者断了生路之后的发指眦裂之恨”。这反映了A.中外民族矛盾尖锐导致的结果B.小生产者理性的民族情感诉求C.排外运动蕴含特殊的经济因素D.清政府腐朽导致小生产者失业参考答案:C【详解】“物仿洋式,或上有洋字者,皆毁物杀人”体现出近代社会反对西洋文明心态,“小生产者断了生路之后的发指眦裂之恨”实际上这种心态是国内小生产者受到洋货排挤滋生出心态,体现出排外运动蕴含国内小生产者的经济因素,故C项正确。材料的现象不是中外民族矛盾尖锐导致的结果,故A项错误。小生产者体现出的非理性情感,故B项错误。材料中显然是洋货的传入导致小生产者的失业,故D项错误。18.有学者认为:“伴随着冷战的结束,最直接、最明显的损失是两个前超级大国建立的联盟体系的消失……全球失去了对混乱和暴力的威慑,相应的,世界的未少了一种确定性。”对材料观点概括最准确的是A.结束美苏“冷战”不利于国际社会的稳定

B.美苏联盟体系曾经维护了世界和平C.动荡的国际局面需要建立单极霸权

D.“冷战”结束后新的国际力量对比尚未定型参考答案:D19.公元前445年,坎努利斯法案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公元前367年,李锡尼——塞克思图法案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共有土地的平等权利;公元前326年,比特流法案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上述三个法案适用的对象是A.平民与贵族B.公民内部C.罗马人与非罗马人D.非罗马人之间参考答案:B20.1912年3月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你认为这句话从根本上颠覆了下面哪一种观念?A.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B.水能载舟,亦能覆舟C.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也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参考答案:A略21.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蒸汽机的发明,它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纪,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的含义指①新能源及新兴工业发展②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的革命③国际关系更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严重污染环境④促成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参考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石油的使用推动了新兴产业化工产业的发展,故①正确;内燃机的发明带来了交通工具的变革,汽车、飞机等相继问世,故②正确;石油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后世的很多国家为了争夺能原产地爆发了相互间的战争,如两伊战争、中东战争等,同时石油使用后排放的气体也形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故③正确;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关,而石油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故④错误。综上,A正确;BCD均含有④,排除。22.在伯利克时期的雅典,绝大多数公职任期一年,只能连任一次,并且均为抽签选举产生。只有军事领导职务通过举手表决选出,一年一任,但可无限期连选连任。这是因为A.军人实际上控制着国家B.雅典军人享有崇高威望C.军事事务需要专人执掌D.军职比行政公职更重要参考答案:C23.有研究者认为,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①②③处的初衷应该是批次留学时间留学初衷第一次晚晴的留学热潮①第二次民国初期的留学热潮②第三次国民政府时期的留学热潮科技救国第四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热潮③第五次改革开放以后的留学热潮创业立业A.富国强兵、实业救国、建设国家B.实业救国、建设国家、富国强兵C.建设国家、实业救国、富国强兵D.实业救国、富国强兵、建设国家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近代中国出现过五次大的留学热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晚清的留学热潮的初衷是富国强兵,②民国初期的留学热潮的初衷应该是实业救国③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热潮的初衷应该是建设国家,因此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教育;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表现24.“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异于传统,又因其主事者以新卫旧的本来意愿而难以挣脱传统。结果是‘东一块西一块的进步’,零零碎碎的。是零卖的,不是批发的。”材料中的“它”是指A.新思想的萌发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清末新政参考答案:B25.二战后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主要大国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下列各项中,属于《波茨坦公告》内容的是A.“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B.“霸王战役应……同法国南部的战役相配合。”C.“三国部队将各自占领德国的一个区域。”D.“德国……所得之结果,……可为日本人民之殷鉴。”参考答案:D26.外交大事记根据表中的史实,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中国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B.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各项事务C.联合国维和事务必须有中国参与D.中国在努力构建新型区域关系参考答案:A【详解】表格“维和行动”“停战”“维和特别委员会”的信息说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致力于世界和平,A正确;B中各项事务不符合材料中维和信息,排除;C中必须有中国参加不符合事实;表格说明的是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活动,不是区域合作关系,D错误。27.“它是一个被创造物,但是它有权毁掉它的创造者。它既是一个由立法机构任命的行政体,又是一个可以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体。它是被造的,但它可以破坏;从起源上讲它是派生的,但在行动中它却具有毁灭性。”这里的“它”是指A.国王B.议会C.内阁D.首相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主要考查近代西方的代议制。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内阁是一个可以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体,它是被造的,但它可以破坏,从起源上讲它的确是议会、国王之类的所派生的,但在行动中它却具有毁灭性,因为内阁的权力是越来越大的。分析选项,B项符合题意,所以应选B。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内阁28.英国史学界对1832年议会改革后的议员成分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工业、商业和知识界等“中等阶级”的议员,在议会中所占比例约四分之一;贵族(及其子弟)和地主议员占议员总数的一半以上。这反映出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A.抑制了“中等阶级”的发展B.加速了贵族政治的瓦解C.推动了英国工人运动的兴起D.使工业资产阶级控制了英国政权参考答案:B【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能力。根据材料文字“1832年议会改革后”“工业、商业和知识界等‘中等阶级’的议员,在议会中所占比例约四分之一”“贵族(及其子弟)和地主议员占议员总数的一半以上”可知,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C项表述不符合题文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表述“控制了”不符合题意,排除。29.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这些条款”最早出现于A.鸦片战争后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中法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参考答案:A根据所学《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可知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最早出现于鸦片战争后,故A项正确。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中法战争后签订《中法新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签订《辛丑条约》均不符合题意,故BCD三项排除。点睛:治外法权是指外国公民免受犯罪地司法管辖的豁免权。另外,一国在他国境内所行使的管辖权也称治外法权。根据条约规定,缔约一方对处于缔约他方领土内的本国国民适用本国的法律,行使本国司法管辖权,其国民不受所在国法律约束和法院管辖,这种治外法权就是领事裁判权。30.赵冀《檐曝杂记》中说:“则军机大臣面呈后撰拟进呈;发出即封入纸函,……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这则材料体现的“军机处”的特点是(

A.行政效率高

B.机构健全

C.人员复杂

D.制约皇权参考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今天很多国家的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一审终审制度等几乎都来源于

A.古印度法B.古埃及法

C.古罗马法

D.古希腊法

参考答案:C略【题文】确立英国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标志是

A.处死了国王查理一世

B.宣布了英国为共和国C.“光荣革命”

D.《权利法案》的通过

【答案】D【解析】略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1)二战后两极格局在相对稳定性之下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具体因素有哪些?材料二: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合-众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2009年11月19日首位“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欧洲一体化发展到一个新高度,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一个飞跃。(2)为什么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的诞生实现了欧洲历史乃至人类政治文明的—个飞跃。”材料三:进入新世纪以来,面对全球化和恐怖主义等诸多新问题,美国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以便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新挑战。尤其是近一年来,美国陷入了经济危机,信贷紧缩、股市动荡、企业破产、经济衰退,加之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美国也面临着极大的困难。(3)有人依据材料三的现象判断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后美国时代,你怎样认识这—观点?

请说明理由。参考答案:33.(20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北朝时,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又有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