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质分离工程试题库_第1页
传质分离工程试题库_第2页
传质分离工程试题库_第3页
传质分离工程试题库_第4页
传质分离工程试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填空题1、 分离作用是由于加入(分离剂)而引起的,因为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2、 固有分离因子是根据(气液相平衡)来计算的。它与实际分离因子的差别用(板效率)来表示。3、 汽液相平衡是处理(气液传质分离)过程的基础。相平衡的条件是(所有相中的温度压力相等、每一组分的逸度也相等)。4、 精馏塔计算中每块板由于(组成)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泡露点方程)确定。5、 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设计)型计算和(操作)型计算。6、 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分配组分)。7、 吸收有(1个)关键组分,这是因为(单向传质)的缘故。8、 对多组分吸收,当吸收气体中关键组分为重组分时,可采用(吸收蒸出塔)的流程。9、 对宽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进料热焓)决定,故可由(热量衡算)计算各板的温度。10、 对窄沸程的精馏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组成的改变)决定,故可由(相平衡方程)计算各板的温度。11、 为表示塔传质效率的大小,可用(级效率)表示。12、 对多组分物系的分离,应将(分离要求高)或(最困难)的组分最后分离。13、 泡沫分离技术是根据(表面吸附)原理来实现的,而膜分离是根据(膜的选择渗透作用)原理来实现的。15、 传质分离过程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大类。16、 分离剂可以是(能量)和(物质)。17、 Lewis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逸度)。18、 设计变量与独立量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来表示(Ni=Nv-Nc)19、 设计变量分为(固定设计变量)与(可调设计变量)。20、 温度越高对吸收越(不利)21、 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萃取剂回收段)。22、 用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可表示为(L=AV)。23、 精馏有(2)个关键组分,这是由于(双向传质)的缘故。24、 精馏过程的不可逆性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通过一定压力梯度的动量传递),(通过一定温度梯度的热量传递或不同温度物流的直接混合)和(通过一定浓度梯度的质量传递或者不同化学位物流的直接混合)。25、 通过精馏多级平衡过程的计算,可以决定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为表示塔实际传质效率的大小,则用(级效率)加以考虑。26、 超临界流体具有类似液体的(溶解能力)和类似气体的(扩散能力)。28、 恒沸剂与组分形成最低温度的恒沸物时,恒沸剂从塔(顶)出来。29、 分离要求越高,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越多)。30、 回流比是(可调)设计变量。衡量分离的程度用(分离因子)表示,处于相平衡状态的分离程度是(固有分离因子)。分离过程是(混合过程)的逆过程,因此需加入(分离剂)来达到分离目的。工业上常用(分离因子)表示特定物系的分离程度,汽液相物系的最大分离程度又称为(理想分离因子)。当混合物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满足()条件即处于两相区,可通过(物料平衡和相平衡)计算求出其平衡汽液相组成。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是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小)的组分增加。对一个具有四块板的吸收塔,总吸收量的80%是在(塔顶釜两块板)合成的。吸收过程在塔釜的限度为(),它决定了吸收液的(该组分的最大浓度)。吸收过程在塔顶的限度为(),它决定了吸收剂中(自身挟带)。吸收的相平衡表达式为(L=AV),在(温度降低,压力升高)操作下有利于吸收,吸收操作的限度是(,)。若为最高沸点恒沸物,则组分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与饱和蒸汽压的关系式为()。解吸收因子定义为(S’=VK/L),由于吸收过程的相平衡关系为(V=SL)。吸收过程主要在(塔顶釜两块板)完成的。图解梯级法计算多组分吸收过程的理论板数,假定条件为(三组分物系中,xA与xS的比值与共沸物中组分A与组分B的相对量一样),因此可得出(αAB,αSB)的结论。恒沸剂的沸点应显著比原溶液沸点(大10K)以上。吸收过程只有在(贫气吸收)的条件下,才能视为恒摩尔流。吸收过程计算各板的温度采用(热量衡算)来计算,而其流率分布则用(简捷计算)来计算。在一定温度和组成下,A,B混合液形成最低沸点恒沸物的条件为()。非清晰分割法假设各组分在塔内的分布与在(全回流)时分布一致。采用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时,要使萃取剂的浓度在全塔内为一恒定值,所以在(进料时补加一定的萃取剂)。当原溶液为非理想型较强的物系,则加入萃取剂起(稀释)作用。要提高萃取剂的选择性,可(增大)萃取剂的浓度。吸收过程发生的条件为(溶质由气相溶于液相,Pi>Pi*,yi>yi*),其限度为()。在多组分精馏计算中为了给严格计算提供初值,通常用(清晰分割)或(非清晰分割)方法进行物料预分布。当两个易挥发的组分为关键组分时,则以(塔釜)为起点逐板计算。三对角矩阵法沿塔流率分布假定为(衡摩尔流)。三对角矩阵法的缺陷是(对非理想溶液出现不收敛,不归一,计算易发散)。常见复杂分离塔流程有(多股进料),(侧线采出),(设中间冷凝或中间再沸器)。严格计算法有三类,即(逐板计算),(矩阵法),(松弛法)。设置复杂塔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塔数目,节省能量)。松弛法是由开始的(不稳定态)向(稳定态)变化的过程中,对某一(时间间隔)内每块板上的(物料变化)进行衡算。热力学效率定义为(系统)消耗的最小功与(过程)所消耗的净功之比。分离最小功是分离过程必须消耗能量的下限它是在分离过程(可逆)时所消耗的功。在相同的组成下,分离成纯组分时所需的功(大于)分离成两个非纯组分时所需的功。54A分子筛的孔径为(5埃),可允许吸附分子直径(小于5埃)的分子。离程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两大类。机械分离过程是(过滤、离心分离)。吸收、萃取、膜分离。渗透。速率分离的过程是过滤、离心分离、吸收、萃取、(膜分离、渗透)。平稳分离的过程是过滤、离心分离、(吸收、萃取)。膜分离。渗透。气液平相衡常数定、以为(气相组成和液相组成的比值)。理想气体的平稳常数(组成)无关。活度是(修正的)浓度。 低压下二元非理想农液的对挥发度α12等于(γ1P10/γ2P20)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化学位)相等。逸度是(修正的)压力在多组分精馏中塔顶温度是由(露点议程)方程求定的。在多组分精馏中塔底温度是由(泡点)方程求定的。绝热闪蒸过程,节流后的温度(降低落)。绝热闪蒸过程,饱和液相经节流后会有(气相)产生。关键组分的相挥发度越大,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越少)。进料中易挥发含量越大,精馏过程所需的最少理论板数(不变)。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与塔顶馏出组份形成具有(正)偏差的非理想溶液。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取剂使A1P值越(大)越好。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希望而与塔底组分形成具有(负)偏差的非理想溶液。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使A1P值越大,溶剂的选择性(增大)萃取精馏塔中,萃取剂是从塔(底)出来。均相恒沸物在低压下其活度系数之比γ1/γ2应等于(P20)与(P10)之比。在板式塔的吸收中,原料中的平衡常数小的组分主要在塔内(底)板被吸收。吸收中平衡数大的组分主要在塔内(顶)板被吸收。吸收中平衡常数大的组分是(难)吸收组分。吸收中平衡常数小的组分是(易)吸收组分。吸收因子越大对吸收越(有利)压力越高对吸收越(有利)。吸收因子A(反比)于平衡常数。吸收因子A(正比)于吸收剂用量L。吸收因子A(正比)于液气比。完成一个给定的分离要求所需功最小的过程是(可逆)。从节能的角度分析难分离的组分应放在(最后)分离。从节能的角度分析分离要求高的组分应放在(最后)分离。从节能的角度分析进料中含量高的组分应(先分离)分离。物理吸附一般为(多层)吸附。化学吸附一般为(单层)吸附。化学吸附选择性(强)。物理吸附选择性(不强)吸附负荷曲线是以(距床层入口的距离)横坐标绘制而成。吸附负荷曲线是以(吸附剂中吸附质的浓度)为纵坐标绘制而成。吸附负荷曲线是分析(吸附剂)得到的。透过曲线与吸附符合曲线是(镜面对称相似关系)相似关系。3、吸收因子为(A=L/KV),其值可反应吸收过程的(难易程度)。4、吸收剂的再生常采用的是(用蒸汽或惰性气体的真空塔),(用再沸器的解吸塔),(用蒸馏塔解吸)。9、对宽沸程的闪蒸过程,其各板的温度变化由(进料热焓)决定,故可由(热量衡算式)计算各板的温度。10、流量加合法在求得后,由(S)方程求,由(H)方程求。12、常用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胶),(沸石分子筛),(活性氧化铝)。13、分离过程分为(机械分离

)和(传质分离)两大类。16、露点方程的表达式为(∑Yi/Ki=1)。17、泡点方程的表达式为(∑KiXi=1)。18、泡点温度计算时若∑Kixi>1,温度应调(低)。19、泡点压力计算时若∑Kixi>1,压力应调(高)。20若组成为Zi的物系,,且时,其相态为(气液两相)。21若组成为Zi的物系,时其相态为(过冷液体)。22若组成为Zi的物系,时,其相态为(过热液体)。24透过曲线是以(

吸附时间)为横坐标绘制而成。25透过曲线是以(

床出口流体中溶质的相对浓度)为纵坐标绘制而成。26透过曲线是分析(

床出口流出物的溶质的相对浓度与吸附时间的关系)得到的。27、溶液结晶的推动力是(过饱和度)熔融结晶的推动力是(过冷度)。28、液膜组成中流动载体的作用是(是指定的溶质或离子进行选择性迁移)。29、根据微滤过程中微粒被膜截留在膜的表面层或膜深层的现象,可将微滤分成(表面过滤)和(深层过滤)。30、工业结晶过程要避免自发成核,才能保证得到平均粒度大的结晶产品。只有尽量控制在(介稳区)内结晶才能达到这个目的。31、膜组件的主要形式有:(板框式膜组件)、(管式膜组件)、(螺旋卷式膜组件)、(中空纤维膜组件)。32、液膜的组成:(膜溶剂)、(表面活性剂)、(流动载体)、(膜增强添加剂)。二.选择题1. 下列哪一个是速率分离过程(c)a. 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2、 下列哪一个是机械分离过程(d)a. 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3、 下列哪一个是平衡分离过程(a)a.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4、 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组分越(a)a.易挥发b.难挥发c.沸点高d.蒸汽压小5、 气液两相处于平衡时(c)a.两相间组份的浓度相等b.只是两相温度相等c.两相间各组份的逸度相等d.相间不发生传质6、 当把一个气相冷凝时,开始产生液滴的点叫作(a)a.露点b.临界点c.泡点d.熔点7、 当物系处于泡、露点之间时,体系处于(d)a.饱和液相b.过热蒸汽c.饱和蒸汽d.气液两相8、 闪蒸是单级蒸馏过程,所能达到的分离程度(b)a.很高b.较低c.只是冷凝过程,无分离作用d.只是气化过程,无分离作用9、 设计变量数就是(d)a.设计时所涉及的变量数b.约束数c.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和d.独立变量数与约束数的差10、 约束变量数就是(d)a.过程所涉及的变量的数目;b.固定设计变量的数目c.独立变量数与设计变量数的和;d.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数和给定的条件11、 当蒸馏塔的回流比小于最小的回流比时(c)a.液相不能气化b.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c.气相不能冷凝d.无法操作12、 当蒸馏塔的产品不合格时,可以考虑(d)a.提高进料量b.降低回流比c.提高塔压d.提高回流比13、 如果二元物系,γ1>1,γ2>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14、 下列哪一个不是均相恒沸物的特点(d)a.气化温度不变b.气化时气相组成不变c.活度系数与饱和蒸汽压成反比d.冷凝可以分层15、 下列哪一个不是吸收的有利条件(a)a.提高温度b.提高吸收剂用量c.提高压力d.减少处理的气体量16、 平衡常数较小的组分是(d)a.难吸收的组分b.最较轻组份c.挥发能力大的组分d.吸收剂中的溶解度大17、 下列关于吸附剂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c)a.分子筛可作为吸附剂b.多孔性的固体c.外表面积比内表面积大d.吸附容量有限18、 下列哪一个不是等温吸附时的物系特点(d)a.被吸收的组分量很少b.溶解热小c.吸收剂用量较大d.被吸收组分的浓度高19、 吸收塔的汽、液相最大负荷处应在(a)a.塔的底部b.塔的中商c.塔的顶部20、 对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的最低温度的恒沸物(b)a.一定是做为塔底产品得到b.一定是为塔顶产品得到c.可能是塔项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d.视具体情况而变lewis提出了等价于化学位的物理量(a)a.蒸馏b.吸收c.膜分离d.离心分离二无理想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中,P-X线是(b)a.曲线

b.直线

c.有最高点d.有最低点形成二元最高温度恒沸物的溶液的压力组成图中,P-X线是(d)a.曲线

b.直线

c.有最高点d.有最低点溶液的蒸气压大小(b)a.只与温度有关b.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各组分的浓度有关c.不仅与温度和各组分的浓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数量有关对两个不同纯物质来说,在同一温度压力条件下汽液相平衡K值越大,说明该物质费点(a)a.越低b.越高c.不一定高,也不一定低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质,当达到汽液平衡时,两组分各自呈现的蒸气压(a)a.等于各自的饱和蒸汽压b.与温度有关,也与各自的液相量有关c.与温度有关,只与液相的组成有关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当达到汽液平衡时,溶液的蒸气压力小(a)a.只与温度有关b.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各组分的浓度有关c.不仅与温度和各组分的浓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数量有关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沸点温度(c)a.等于P01b.等于P02c.等于P01+P02d.小于P01+P02

完全不互溶的二元物系,沸点温度(d)a.等于轻组分组份1的沸点T1sb.等于重组分2的沸点T2sc.大于T1s小于T2sd.小于T1s当把一个常人溶液加热时,开始产生气泡的点叫作(c)a.露点b.临界点c.泡点d.熔点系统温度大于露点时,体系处于(b)a.饱和液相b.过热气相c.饱和气相d.气液两相系统温度小于泡时,体系处于(b)a.饱和液相b.冷液体c.饱和气相d.气液两相下列哪一个过程不是闪蒸过程(d)a.部分气化b.部分冷凝c.等含节流d.纯组分的蒸发等含节流之后(d)a.温度提高b.压力提高c.有气化现象发生,压力提高d.压力降低,温度也降低A、B两组份的相对挥发度αAB越小(b)a.A、B两组份越容易分离b.A、B两组分越难分离c.A、B两组分的分离难易与越多d.原料中含轻组分越多,所需的越少当蒸馏塔的在全回流操作时,下列哪一描述不正确(d)a.

所需理论板数最小b.不进料c.不出产品d.热力学效率高b.恒摩尔流不太适合d.是蒸馏过程吉利兰关联图,关联了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哪个不是其中之一(d)a.最小理论板数b.最小回流比c.理论版d.压力下列关于简捷法的描述那一个不正确(d)a.计算简便b.可为精确计算提供初值c.所需物性数据少d.计算结果准确如果二元物系,γ1<1,γ2<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c)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如果二元物系,γ1=1,γ2=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b)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如果二元物系,A12>0,A21<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a)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如果二元物系,A12<0,A21>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c)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如果二元物系,A12=0,A21=0,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b)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确定关于萃取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那一个不正确(b)a.气液负荷不均,液相负荷大b.回流比提高产品纯度提高c.恒摩尔流不太适合d.是蒸馏过程当萃取精馏塔的进料是饱和气相对(c)a.萃取利从塔的中部进入b.塔顶第一板加入c.塔项几块板以下进入d.进料位置不重要萃取塔的汽、液相最大的负荷处应在(a)a.塔的底部b.塔的中部c.塔的项部在均相恒沸物条件下,其饱和蒸汽压和活度系数的关系应用(a)如果二元物系有最低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c)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一定关于均相恒沸物的那一个描述不正确(d)a.P-X线上有最高或低点b.P-Y线上有最高或低点c.沸腾的温度不变d.部分气化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分离关于恒沸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那一个不正确(b)a.恒沸剂用量不能随意调b.一定是为塔项产品得到c.可能是塔顶产品,也可能是塔底产品d.视具体情况而变在吸收操作过程中,任一组分的吸收因子Ai与其吸收率Φi在数值上相应是(c)a.Ai<Φib.Ai=Φic.Ai>Φi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吸收因子的物理量(d)a.温度b.吸收剂用量c.压力d.气体浓度易吸收组分主要在塔的什么位置被吸收(c)a.塔顶板b.进料板c.塔底板平均吸收因子法(c)a.假设全塔的温度相等b.假设全塔的压力相等c.假设各板的吸收因子相等关于吸收的描述下列哪一个不正确(d)a.根据溶解度的差异分离混合物b.适合处理大量大气体的分离c.效率比精馏低d.能得到高纯度的气体当体系的yi-yi*>0时(b)a.

发生解吸过程b.发生吸收过程c.发生精馏过程d.没有物质的净转移当体系的yi-yi*=0时(d)a.发生解吸过程b.发生吸收过程c.发生精馏过程d.没有物质的净转移下列关于吸附过程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c)a.

很早就被人们认识,但没有工业化b.可以分离气体混合物c.不能分离液体混合物d.是传质过程进行等温闪蒸时,对满足什么条件时系统处于两相区(a)a.b.c.d.在一定温度和组成下,A,B混合液的总蒸汽压力为P,若,且,则该溶液(a)a.形成最低恒沸物b.形成最高恒沸物c.不形成恒沸物当萃取塔塔顶产品不合格时,可采用下列方法来调节(b)a.加大回流比b.加大萃取剂用量c.增加进料量流量加和法在求得后由什么方程来求各板的温度(a)a.热量平衡方程b.相平衡方程c物料平衡方程dS-方程泡点法(BP法)在求得后由什么方程来求各板的温度(d)a热量平衡方程b.相平衡方程c物料平衡方程dS-方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a.萃取精馏过程中,塔内的液汽比大于脱溶剂情况下的液汽比b.萃取精馏中,各板下流之溶剂流率均大于加入的溶剂流率c.萃取精馏中,塔内液相流率越往下流越大d.萃取精馏中可以将塔釜液的溶剂含量当做塔板上的溶剂含量如果二元物系有最高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c)a.正偏差溶液b.理想溶液c.负偏差溶液d.不一定17、下列属于真空绝热冷却结晶过程的结晶设备的是(c)A内循环结晶器b外循环结晶器cDTB型结晶器d旋转刮板结晶器名词解释1. 分离过程:将一股式多股原料分成组成不同的两种或多种产品的过程。2. 机械分离过程:原料本身两相以上,所组成的混合物,简单地将其各相加以分离的过程。3. 传质分离过程:传质分离过程用于均相混合物的分离,其特点是有质量传递现象发生。按所依据的物理化学原理不同,工业上常用的分离过程又分为平衡分离过程和速率分离过程两类。4. 相平衡:混合物或溶液形成若干相,这些相保持着物理平衡而共存的状态。从热力学上看,整个物系的自由焓处于最小状态,从动力学看,相间无物质的静的传递。5. 相对挥发度:两组分平衡常数的比值叫这两个组分的相对挥发度。6. 泡点温度:当把一个液相加热时,开始产生气泡时的温度。7. 露点温度:当把一个气体冷却时,开始产生气泡时的温度。8. 设计变量数:设计过程需要指定的变量数,等于独立变量总数与约束数的差。9. 独立变量数:描述一个过程所需的独立变量的总数。10. 约束数:变量之间可以建立的方程的数目及已知的条件数目。11. 回流比:回流的液的相量与塔顶产品量的比值。12. 精馏过程:将挥发度不同的组分所组成的混合物,在精馏塔中同时多次地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使其分离成几乎纯态组成的过程。13. 全塔效率:理论板数与实际板数的比值。14. 精馏的最小回流比:精馏时有一个回流比下,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无穷多,回流比小于这个回流比,无论多少块板都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这个回流比就是最小的回流比。实际回流比大于最小回流比。15. 理论板:离开板的气液两相处于平衡的板叫做理论板。16. 萃取剂的选择性:加溶剂时的相对挥发度与未加溶剂时的相对挥发度的比值。17. 萃取精馏:向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或等于1的体系,加入第三组分P,P体系中任何组分形成恒沸物,从塔底出来的精馏过程。18. 共沸精馏:向相对挥发度接近于1或等于1的体系,加入第三组分P,P体系中某个或某几个组分形成恒沸物,从塔顶出来的精馏过程。19. 吸收过程:按混合物中各组份溶液度的差异分离混合物的过程叫吸收过程。20. 吸收因子:操作线的斜率(L/V)与平衡线的斜率(KI)的比值。21. 绝对吸收率:被吸收的组分的量占进料中的量的分率。22. 半透膜:能够让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分通过而其他组分不能通过的这种选择性膜叫半透膜。23. 渗透:当用半透膜隔开没浓度的溶液时,纯溶剂通过膜向低高浓度溶液流动的现象叫渗透。24. 反渗透:当用半透膜隔开不同浓度的溶液时,纯溶剂通过膜向低浓度溶液流动的现象叫反渗透。25. 吸附过程:当用多几性的固体处理流体时,流体的分子和原子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现象叫吸附过程。气化率:气化过程的气化量与进料量的比值。冷凝率:冷凝过程的冷凝量与进料量的比。闪蒸:是连续单级蒸馏过程。该过程使进料混合物部分汽化或冷凝得到含易挥发组分较多的蒸汽或含难挥发组分较多的液体。剩余曲线:表示单级间歇蒸馏过程中剩余液体组成随时间的变化。清晰分割:馏出液中除了重关键组分没有其他重组分,而釜液中除了轻关键组分没有其他轻组分的情况。吸附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当流体与固体吸附剂接触时,流体中的吸附质将被吸附剂吸附,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吸附质在两相中的浓度不再变化时称达到吸附平衡。热力学效率:可逆功与实际功的比值。膜的定义:广义上定义为两相之间不连续的区间。表观吸附量:当用M千克的多孔性的固体处理体积是V的液体时,溶液原始浓度为Co,吸附达到平衡时的浓度为C*,则表观吸附量(每千克吸附剂吸附的吸附质的量)为:a=V(Co-C*)/m增强因子E:化学吸收的液相分传质系数(kL)/无化学吸收的液相分传质系数(k0L)。简答题1. 简述绝热闪蒸过程的特点。绝热闪蒸过程是等焓过程,节流后压力降低,所以会有汽化现象发生,汽化要吸收热量,由于是绝热过程,只能吸收本身的热量,因此,体系的漫度降低。2. 普通精馏塔的可调设计变量是几个?试按设计型和操作型指定设计变量。普通精馏塔由4个可调设计变量。按设计型:两个分离要求、回流比、再沸器蒸出率;按操作型:全塔理论板数、精馏段理论板数、回流比、塔顶产品的流量。3. 简述精馏过程最小回流时的特点。最小回流比是馏的极限情况之一,此时,未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所需要理论经板数无穷多,如果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则无论多少理论板数也不能完成给定的分离任务。4. 简述精馏过程全回流的特点。全回流是精馏的极限情况之一。全回流所需的理论板数最少。此时,不进料,不出产品。5. 简述萃取塔操作要注意的事项。a.气液相负荷不均,液相负荷远大于气相负荷;b.塔料的温度要严控制;c.回流比不能随意调整。6. 从热力学角度简述萃取剂的选择原则。萃取应能使的体系的相对挥发度提高,即与塔组分形成正偏差,与塔组分形成负偏差或者理想溶液。7. 工艺角度简述萃取剂的选择原则。a.容易再生,即不起化学反应、不形成恒沸物、P沸点高;b.适宜的物性,互溶度大、稳定性好;c.价格低廉,来源丰富。8. 吸收的有利条件是什么?低温、高压、高的气相浓度、低的液相浓度、高的用量、低的气相量9. 有一烃类混合物送入精馏装置进行分离,进料组成和相对挥发度a值如下,现有A、B两种方案可供选择,你认为哪种方案合理?为什么?异丁烷正丁烷戊烷摩尔%253045a值1.241.000.34由于正丁烷和异丁烷是体系中最难分的组份,应放在最后分离;进料中戊烷含量高,应尽早分出。所以方案B是合理的。10. 表观吸附量等于零,表明溶质不被吸附对吗?不一定。表观吸附量只有在溶液是稀液、溶质吸附不明显时,才能代表实际的吸附量,因此,不能单纯用表观吸附量等于零看溶质是否被吸附与否。11. 吸附剂的选择原则。a.选择性高;b.比表面积;c.有一定的机械强度;d.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12. 吸附质被吸附剂吸附一脱附分哪几步?a.外扩散组份穿过气膜或淮膜到固体表面;b.内扩散组份进入内孔道;c.吸附;d.脱附;e.内反扩散组份内孔道来到外表面;f.外反扩散组份穿孔过气膜或液腊到气相主体流。萃取精馏中,萃取剂在何处加入?为何?在进料板之上,与塔顶保持有若干块塔板。溶剂的沸点比被分离组分高,那样可以使塔内维持较高的溶剂浓度,及起回收溶剂的作用。从热力学角度和工艺角度简述萃取精馏中萃取剂的选择原则?热力学角度:溶剂的沸点要足够高,以避免与系统中任何组分形成共沸物;萃取剂应能使的体系的相对挥发度提高,即与塔顶组分形成正偏差,与塔底组分形成负偏差或者理想溶液。工艺角度:溶剂与被分离物系有较大的相互溶解度;溶剂在操作中是热稳定的;溶剂与混合物种任何组分不反应;溶剂比不得过大;无毒、不腐蚀、价格低廉、易得。吸收塔中每级汽、液流量为什么不能视为恒摩尔流?吸收过程是气相中的某些组分溶到不挥发吸收剂中去的单向传递过程。吸收剂吸收了气体中的溶质而流量不断增加,气体的流量则相应的减少,塔中气相和液相总流率向下都是增大的。吸附质被吸附剂吸附—脱附机理?①吸附质从流体主体通过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传递到吸附剂的外表面;②吸附质通过孔扩散从吸附剂的外表面传递到微孔结构的内表面;③吸附质沿孔表面扩散并被吸附在孔表面上;④吸附质从吸附剂的内表面脱附;⑤吸附质沿径向扩散传递到吸附剂的外表面;⑥吸附质从吸附剂的外表面扩散到流体主体。精馏过程全回流操作特点?①不进料也不出料;②无精馏段与提馏段之分;③两板之间任一截面上上升蒸汽组成与下降液相组成相等;④达到指定分离程度所需的理论板数最少。在萃取精馏中,由相对挥发度表达式分析,为什么加入萃取剂后会提高原溶液的相对挥发度?在萃取精馏中,原溶液汽相为理想气体,液相为非理想溶液,对于特定物系,不可改变,要使只有增加,加S后可使。所以加入萃取剂后会提高原溶液的相对挥发度。精馏过程的热力学不可逆性主要由哪些原因引起的?精馏操作的热力学不可逆性,是由于进入层级的汽液两相的温度、压力和组成,与它们对应平衡的温度、压力和组成的差距所造成,因此在层级间汽液两相要进行传热和传质,损失了有效能,所以其不可逆性主要由压力差、温度差及浓度差引起的。固定床吸附过程中,什么是透过曲线?在什么情况下,吸附剂失去吸附能力需再生?透过曲线表示床出口流体中溶质的相对浓度随吸附时间的变化。对应馏出物最大允许浓度时间为穿透点时间tb,到达穿透点时吸附剂失去吸附能力需再生。萃取精馏的实质是什么?如何提高其选择性?①实质:ⅰ当原溶液中两组分沸点相近,非理想性不大时,加入溶剂与原组分形成非理想溶液从而改变原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ⅱ当原溶液为非理想性大又难以分离时,萃取剂起到稀释的作用,从而减弱了原组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使其相对挥发度改变。②提高选择性方法:(P115T3.24)ⅰ选择的萃取剂应与组分1形成正偏差非理想溶液,与组分2形成负偏差的非理想溶液或理想溶液;ⅱ若A12ˊ〉0,则Xˊ1〉0.5,若Aˊ12〈0,则X1ˊ﹤0.5,当不满足次条件时,可采用萃取剂中间采出流程;ⅲ萃取剂浓度增大,选择性也增大,但处理量减少,所以一般取Xs=0.6~0.8。什么事恒沸精馏?如何用三角相图求解恒沸剂用量?恒沸精馏是在原溶液中添加恒沸剂使其与溶液中至少一个组分形成最低恒沸物,以增大原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的非理想溶液的多元精馏,形成的恒沸物从塔顶采出,塔釜引出较纯产品,最后将恒沸剂与组分分离。如图,连接S与F、B与SA交点M是物料点,利用杠杆规则确定恒沸剂S的用量。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的异同点:相同点:都加入第三组分,形成非理想溶液;都提高相对挥发度;都应用物料衡算、热量衡算和相平衡关系式。不同点:恒沸精馏加入恒沸剂形成恒沸物,沸点低,从塔顶出来;萃取精馏不形成恒沸物,沸点高,从塔底离开。逐级计算法计算起点的确定原则是:以组分的组成估算最精确、误差最小的那块板开始逐板计算。逐板计算进料位置的确定原则:使全塔理论板数最少为原则,看分离效果的好坏来确定。从塔底向上计算时,xlk/xhk

越大越好,从塔项往下计算时,ylk/yhk越小越好。绝热闪蒸过程的特点:该过程是等焓过程,节流后压力减小,所以会有汽化现象现象发生,汽化要吸收热量,由于过程绝热,只能吸收本身热量,因此体系温度逐渐降低。萃取塔操作注意事项:汽液相负荷不均,液相负荷要远大于气相负荷;塔顶温度要严格控制;回流比不能随意调整。分离因子的特征和用途:根据实际产品组成,不受分离设备影响。分离因子与1的偏离程度用来表征组分i和j之间分离的难易程度,由于其随温度、压力变化不敏感,所以常作常数简化计算。萃取精馏塔如果不设回收段,把萃剂与塔顶回流同时都从塔顶打入塔内,将会产生什么后果,为什么?在萃取精馏中不设回收段,将会使入塔顶的萃取剂得不到回收,塔顶产品夹带萃取剂,从而影响产品的纯度,使塔顶得不到纯净的产品。恒沸剂的回收方法:a.冷疑分层;b.过冷分层;c.变压精馏d.萃取e盐析吸收的有利条件:低温、高压、高的气相浓度、低的液相浓度、高的用量、低的气相量。吸收因子对吸收过程的影响:吸收因子越大,对吸收有利,所需的理论板数越少,相对吸收率越高。在精馏塔中设中间换热器为什么会提高热力学效率?在中间再沸器所加入的热量其温度低于塔底加入热量的温度,在中间冷凝器所引出的热量其温度高于塔顶引出热量的温度,相对于无中间换热器的精馏塔传热温差小,热力学效率高。反应精馏的主要优点:(1)产物一旦生成立即移出反应区;(2)反应区反应物浓度高,生产能力大;(3)反应热可由精馏过程利用;(4)节省设备投资费用;(5)对于难分离物系通过反应分离成较纯产品。多组分精馏与二组分精馏在含量上的区别:①多组分精馏中关键组分的含量分布有极大值;②非关键组分通常是非分配的;③重、轻非关键组分别在进料板下、上形成恒浓区;④全部组分均存在于进料板上,但进料板含量不等于进料含量。理想共沸剂特性:①显著影响关键组分的汽液平衡关系;②易分离及回收;③用量少、汽化潜热低;④与进料组分互溶但不起化学反应;⑤无腐蚀、无毒;⑥价廉易得。催化剂填装方式满足条件:①使反应段催化剂床层有足够的自由空间,提供汽液相的流动通道以进行液相反应和气液传质;②具有足够的表面积进行催化反应;③允许催化剂颗粒的膨胀和收缩而不损伤催化剂;④结构简单,便于更换。溶盐精馏中盐的加入方式:①将固体盐夹在回流液中;②将盐溶液与回流液混合;③将盐加到再沸器中,以破坏共沸物。溶盐精馏优点:①盐类完全不挥发,只存在与液相,不会发生汽化和冷凝问题;②盐效应改变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显著且用量少,可节约设备投资及降低能耗。缺点:盐的溶解和回收后循环输送等比较困难。已知A,B二组分的恒压相图如下图所示,现有一温度为T0原料经加热后出口温度为T4

过加器前后压力看作不变。试说明该原料在通过加热器的过程中,各相应温度处的相态和组成变化的情况?

t0过冷液体,组成等于xF

t1饱和液体,组成等于xF

t2气夜两相,y>xF

>x

t3饱和气体,组成等于xF

t4过热气体,组成等于xF图中A塔的操作压力量对比20atm,塔底产品经节流阀后很快进入B塔。B塔的操作压力

为10atm,试问:

a.液体经节流后会发生哪些变化?

b.如果B塔的操作压力为5atm时,会与在某些方面10atm下的情况有何不同?(1)经节流后有气相产生,由于气化要吸收自身的热量,系统温度将降低。

(2)B塔的操作压力为5atm时比操作压力为10atm时气化率大,温度下降幅度也大。简述逐板的计算进料位置的确定原则。使全塔理论板数最少为原则,看分离效果的好坏来确定。从塔底向上计算时,xlk/xhk

越大越好,从塔项往下计算时,ylk/yhk越小越好。简述逐计算塔顶的判断原则。使全塔理论板数最少为原则,看分离效果的好坏来确定。即

,则第n板既为塔顶板。简述逐计算的计算起点的选择原则。以组分的组成估算最精确的误差最小的那块板开始逐板计算。简述捷法的特点。简捷法是通过N、Nm、R、Rm四者的关系计算理论的板数的近似计算法,其计算简便,不需太多物性数据,当要求计算精度高时,不失为一种快捷的方法,也可为精确计算提供初值。萃取精馏塔如果不设回收段,把萃剂与塔顶回流同时都从塔顶打入塔内,将会产生什

么后果,为什么?在萃取精馏中不设回收段,将会使入塔顶的萃取剂得不到回收,塔顶产品夹带萃取剂,从而影响产品的纯度,使塔顶得不到纯净的产品。根据题给的X-Y相图,回答以下问题:

a.该系统在未回萃取剂P时是正偏差是负偏差系统?有最高还是最低温度的恒沸物?

b.回入萃取剂之后在精馏段和提馏段利还是利?a.该系统在未加萃剂P时是正偏差系统,有最低温度的恒沸物。

b.加入萃取剂之后在精馏段有利,固原来有恒沸物,P加入之后恒沸物消失;在提馏段是不利,因P加入之后体系中组分的相对挥发度降低。工艺角度简述萃剂的选择原则。a.容易再生,即不起化学反应、不形成恒沸物、P沸点高;

b.适宜的物性,互溶度大、稳定性好;

c.价格低廉,来源丰富。说出4种恒沸剂的回收方尖。a.冷疑分层;b.过冷分层;c.变压精馏d.萃取(5)盐析说出4种恒沸剂的回收方法。恒沸精馏中,恒沸剂用量不能随便调整?为什么?因恒沸剂用量与塔的产品纯度有关,多或少都不能得到所希望的目的产物。试分板吸收因子对吸收过程的影响吸收因子A=L/(VKi),吸收因子越大对吸收有利,所需的理论板数越少,反之亦然。用平均吸收因子法计算理论板数时,分别采用L0/VN+1(L0:吸收剂用量,VN+1原料气用量)和L平/v平,来进行计算吸收因子A。试分析求得的理论板数哪个大,为什L0/VN+1比L平/V平小,故用L平/V平计算的A大,所需的理论板数小。在吸收过程中,若关键组分在操作条件下的吸收因子A小于设计吸收率Φ,将会出现什么现象?此时,吸收塔无论有多少块理论板也完不成给定的分离任务,只能达到小于等于A的

吸收率。正常操作时,A应大于吸收率Φ。

什么叫表观吸附量?下图的点E,D,C三点表观吸附量为什么等于零?曲线CD及DE说明了溶质优先被吸附还是溶剂优先被吸附?为什么?a.C,E点为纯溶液,所以吸附前后无浓度变化,表观吸附量为零。D点,按溶液

配比吸附,所以吸附前后也无浓度变化,表观吸附量为零。

b.EE溶剂优先被吸附。

c.DC溶刘优先被吸附。\o"点击图片看全图"用两种他分子筛吸附CO2时透过曲线如图所示.试分析哪一种分子筛更好,为什么?13X分子筛更好,因为13X分子筛的透过曲线更陡,说明吸附负荷曲线也陡,床层利用率高,达到破点的时间长。吸附过程的优点。a.选择性高;b.吸附速度快,过程进行的完全;c.常压压操作,操作费用与投资费用少。吸附过程的缺点。a.吸附溶量小、吸附剂用量大,设备比较庞大;b.吸附剂的运输、装料、卸料较困难;c.吸附剂不容易找到,吸附理论不完善。萃取精馏塔如果不设回收段,把溶剂与塔顶回流同时都从塔顶打入塔内,将会产生什

么后果,为什么?答:后果是使塔顶产品纯度不高。原因:在萃取精馏中不设回收段,会是进入塔顶的容积得不到回收,塔顶产品夹带溶剂,从而影响产品的纯度,使塔顶得不到纯净的产品。进料组成如图所示,1塔的共沸物用m表示,2塔的共沸物用m’表示,试判断是先进1塔还是先进2塔才可以将两组分水和MEK分离。101.3kPa0.7MPa101.3kPa0.7MPa共沸物共沸物1常压2加压F先进1塔:塔顶---m塔釜----水;后进2塔:塔顶---m’塔釜----MEK先进2塔:塔顶---m’塔釜----MEK;后进1塔:塔顶---m塔釜----水由上可知,无论先进1塔还是先进2塔都可以讲两组分水和MEK。3、简述气体膜分离的溶解-扩散机理。(1)气体在膜的上游侧表面吸附溶解,是吸着过程;(2)吸附溶解在膜上游侧表面的气体在浓度差的推动下扩散透过膜,是扩散过程。(3)膜下游侧表面的气体解吸,是解析过程。4、简述下列超临界萃取流程答:萃取剂经压缩机升压达到临界状态,再经换热器降温后进入萃取器与萃取物料接触,在萃取器中完成萃取过程,萃取完成后,将萃余物分离出来,超临界流体带着被萃取的溶质进入分离器中减压、升温,这时超临界流体的溶解能力减弱,溶质从流体中析出,将其分离出来得到萃取产物,减压升温后的流体进入压缩换热装置中再进行加压降温,然后进入萃取器中进行新一轮的萃取过程,这样过程可周而复始的进行。5、请叙述电渗析过程中的浓差极化现象。答:电渗析器在直流电厂的作用下,水中正负离子分别透过阴膜和阳膜进行定向运动,并各自传递一定的电荷。根据膜的选择透过性,反离子在膜内的迁移数大于它在溶液中的迁移数,当操作电流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离子迁移被强化,使膜附近界面内反离子浓度趋于零,从而由水分子电离产生OH-、H+来负载电流,在电渗析中,这种现象称为浓差极化现象。计算题1. 已知某乙烷塔,塔操作压力为28.8标准大气压,塔顶采用全凝器,并经分析得塔顶产品组成为组分甲烷a.乙烷b.丙烷c.异丁烷d.总合组成xiD1.488810.160.36100%(摩尔分数)求塔顶温度。解:设t=20℃,p=28.8MPa=2917kPa,由查图2-1a得:K1=5.4,K2=1.2,K3=0.37,K4=0.18选乙烷为参考组分,则由和p=2917kPa,查图2-1a得t=22℃:K1=5.6,K2=1.24,K3=0.38,K4=0.19故塔顶温度为22℃。2. 要求在常压下分离环己烷a.(沸点80.8℃)和苯b.(沸点80.2℃),它们的恒沸组成为苯0.502(摩尔分数),共沸点77.4℃,现以丙酮为恒沸剂进行恒沸精馏,丙酮与环己烷形成恒沸物,共沸组成为0.60(环己烷摩尔分数),若希望得到几乎纯净的苯,试计算:①所需恒沸剂量。②塔顶、塔釜馏出物量各为多少。(以100kmol/h进料计)解:以100kmol/h进料为基准,设丙酮恒沸剂的用量为Skg,恰好与料液中的环己烷组成恒沸物,进料量和塔顶恒沸物的量和组成分别为。对环己烷作物料平衡;恒沸剂S的用量为由于塔釜希望得到几乎纯净的苯,3. 在转盘塔中有机溶剂萃取烃类混合物中的芳烃。原料处理量100吨/天,溶剂:进料=5:1(质量)。取溶剂相为连续相。有关物性数据为溶剂=1200Kg/,烃=5.924N/m转盘塔转速n=0.5。结构尺寸的比例为:,,。试计算所需塔径。解:为计算塔径。必先求特性速度,而的计算式中含由特定的塔径,故应试差。假设D=2.1m则,=1.26m,=0.21m由式(5-30)得=0.069/s由式(5-35)由式(5-33)设计速度取液泛速度的75%由式(5-39)由于D=2.05可直接圆整成2.1m,故不再继续试差。4. 已知A、B两组分在压力p=760mmhg下所形成的均相恒沸物的组成XA=0.65(摩尔分率),在恒沸温度下纯A组分的饱和蒸汽压电效应507mmhg,纯B组分的饱和蒸气压=137=mmhg求:a.在恒沸组成条件下的活度系数。b.该恒沸物是最低温度恒沸物还是最高温度恒沸物?为什么?a.均相恒沸物的特点b.该恒沸物是正偏差最温度的恒沸物,因为两组分得活度系数皆为大于1,故一定是正偏差物系。以烃类蒸汽混合物含有甲烷a.5%,乙烷b.10%,丙烷c.30%及异丁烷d.55%。试求混合物在25℃时的露点压力与泡点压力,并确定在t=25℃,p=1MPa大气压时的气相分率。解:a.求混合物在25℃时的露点压力设p=1MPa=101.3kPa,由t=25℃查图2-1a得:K1=165,K2=27,K3=8.1,K4=3.2选异丁烷为参考组分,则由和t=25℃查图2-1a得p=650kPa:K1=28,K2=5.35,K3=1.7,K4=0.681故混合物在25℃时的露点压力为650kPa。b.求混合物在25℃时的泡点压力设p=1MPa=101.3kPa,由t=25℃查图2-1a得:K1=165,K2=27,K3=8.1,K4=3.2选异丁烷为参考组分,则由和t=25℃查图2-1a得p=2800kPa:K1=6.1,K2=1.37,K3=0.44,K4=0.2114由和t=25℃查图2-1a得p=1550kPa:K1=11.0,K2=2.2,K3=0.70,K4=0.306由和t=25℃查图2-1a得p=1800kPa:K1=9.6,K2=1.9,K3=0.62,K4=0.27则混合物在25℃时的泡点压力为1800kPa。c.t=25℃,p=1MPa=101.3kPaK1=165,K2=27,K3=8.1,K4=3.2故在t=25℃,p=1MPa大气压时的气相分率等于1。已知第一脱甲烷塔的进料组成及操作条件下各组分的相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要求甲烷的蒸出率为98%,乙烯的回收率为96%,试分别按清晰分割和不清晰分割方法计算馏出液和釜液的组成,并比较两种计算结果。序号1234567组分H2CH4C2H4C2H6C3H6C3H8C4xiF/摩尔%33.85.800.200.70Ki/1.70.280.180.0330.0220.004解:取100Kmol进料为基准,选取甲烷为轻关键组分,乙烯为重关键组分。按清晰分割的概念,组分1为轻组分,全部从塔顶馏出液在采出,组分4、5、6、7为重组分,全部从塔釜液中采出。由于甲烷的蒸出率为98%;乙烯的回收率为96%;或;;;;将计算结果列表如下:组分H2CH4C2H4C2H6C3H6C3H8C40.3380.580.3320.2570.0050.0030.0071.0000.8280.1390.033////1.000/0.0020.5380.4340.0080.0050.0121.00033.85.6841.328////40.8120.11631.87225.700.500.300.7059.188不清晰分割物料衡算由计算各组分的相对挥发度,结果列表。序号1234567组分H2CH4C2H4C2H6C3H6C3H8C4xiF/摩尔%33.85.800.200.70Ki/1.70.280.180.0330.0220.004αi3/6.0711.00.6430.1180.0790.014由于氢气的相对挥发度很大,该组分全部从塔顶馏出液中采出。由和分别计算组分4、5、6、7的分布。对组分4:;而由此计算得;对组分5:;而由此计算得;将计算结果列表如下:组分H2CH4C2H4C2H6C3H6C3H8C40.3380.580.3320.2570.0050.0030.0071.0000.8240.1390.0320.005///1.000/0.0020.5400.4320.0080.0050.0121.00033.85.6841.3280.189///41.0010.11631.87225.5110.500.300.7058.999某裂解气组成如下表所示。组分H2CH4C2H4C2H6C3H6i-C4H10∑0.1320.37180.30200.0970.0840.01321.000现拟以i-C4H10馏分作吸收剂,从裂解气中回收99%的乙烯,原料气的处理量为100kmol/h,塔的操作压力为4.052Mpa,塔的平均温度按-14℃计,求:①为完成此吸收任务所需最小液气比。②操作液气比若取为最小液气比的1.5倍,试确定为完成吸收任务所需理论板数。③各个组分的吸收分率和出塔尾气的量和组成。④塔顶应加入的吸收剂量。解:选乙烯为关键组分,查得在4.052Mpa和-14℃下各组分的相平衡常数列于下表。a.最小液气比的计算在最小液气比下,9,b.理论板数的计算操作液气比关键组分的吸收因子为理论板数c.各个组分的吸收分率和出塔尾气的量和组成由和以及;;进行计算结果见表。组分H2CH4C2H4C2H6C3H6i-C4H10∑0.1320.37180.30200.0970.0840.01321.000Ki/3.150.720.500.1450.056,kmol/h13.237.181.32100.0A/0.33941.4852.13847.37419.09300.33940.990.9951.0001.00013.224.5610.3020.04850038.11150.34640.64450.00790.0013d.吸收剂量塔内气体的平均流率为:塔内液体的平均流率为:由,得在一精馏塔中分离苯(B),甲苯(T),二甲苯(X)和异丙苯(C)四元混合物。进料量200mol/h,进料组成zB=0.2,zT=0.1,zX=0.4(mol)。塔顶采用全凝器,饱和液体回流。相对挥发度数据为:=2.25,=1.0,=0.33,=0.21。规定异丙苯在釜液中的回收率为99.8%,甲苯在馏出液中的回收率为99.5%。求最少理论板数和全回流操作下的组分分配解:根据题意顶甲苯为轻关键组分,异丙苯为重关键组分,从相对挥发度的大小可以看出,二甲苯为中间组分,在作物料衡算时,初定它在馏出液和釜液中的分配比,并通过计算修正物料衡算如下组分 进料 馏出液 釜液B 40 40 -T 60 600.995 600.005X 20 2 18C 解得D=101.86W=98.14=0.5861=0.0031=0.00157=0.8135=7.35解得=1.05mol;=18.95mol组分 进料 B 40 40 —T 60 600.995 600.005X 20 1.05 18.95C 80 组分 B 0.3964 0T 0.5916 0.0030X 0.0104 0.1912C 0.00158 0.8057=7.37组分进料馏出液釜液数量Mol%数量mol%数量mol%苯40204039.643—甲苯603059.759.1670.33.02二甲苯20101.041.0318.9619.13异丙苯在101.3Kpa压力下氯仿a.-甲醇b.系统的NRTL参数为:=8.9665J/mol,=-0.83665J/mol,=0.3。试确定共沸温度和共沸组成。 安托尼方程(:Pa;T:K) 氯仿: 甲醇:解:设T为53.5℃ 则=76990.1 =64595.6 由,===0.06788==1.2852== ==-===0.1755求得=0.32 =1.2092 =0.8971==69195.98Pa101.3kPa设T为60℃则=95721.9 =84599.9-===0.1235设T为56℃则=83815.2 =71759.3-===0.1553求的当-=0.1553时求得=0.30 =1.1099 =0.9500==75627.8Pa101.3kPa乙醇-苯-水系统在101.3kPa,64.86℃形成恒沸物,其组成为22.8mol%乙醇a.,53.9mol%苯b.和23.3mol%水c.,利用恒沸点气相平衡组成与液相组成相等这样有利条件,计算在64.86℃等温分离该恒沸混合液成为三个纯液体产物所需的最小功。解: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将其分离成纯组分时所需最小功为设为理想溶液,,若试求环境温度下,下表所示的气体分离过程的最小功。组分C2C3n-C4n-C5n-C6∑进料kmol/h30200370350501000产品1kmol/h301924226产品1kmol/h836635050774解:求出各物流的组成组分C2C3n-C4n-C5n-C6∑进料kmol/h30200370350501000xiF0.030.200.370.350.051.00产品1kmol/h301924226xi10.1330.8500.0171.00产品1kmol/h836635050774xi20.0100.4730.4520.0651.00

将含丙稀80%(摩尔)和丙烷20%的料液在常压下分离为含丙稀99.6%和5%的两股产品,试求分离最小功。设料液和产品均处于环境温度298K,料液可以当作理想溶液。解:设料液量为1kmol,计算两股产品的量:联列解得:0.7928kmol,0.2072kmol分离最小功由式(6-15)计算:=[0.7928(0.996ln0.996+0.004ln0.004)+0.2072(0.05ln0.05+0.95ln0.9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