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课程试卷(含答案)学年第一学期考试类型:(闭卷)考试考试时间:90分钟年级专业学号姓名1、判断题(19分,每题1分)政府增加总需求的政策若不能改变实际利率,也就不能影响到投资。()正确错误答案:错误解析:国民收入的变化也会对投资产生影响。如在固定投资模型中,较高的就业、较高的收入增加住房需求;企业较高的产出增加企业的存货量;这些都会刺激投资。失业保险金的增加会降低就职率,延长预期的失业时间。()正确错误答案:正确解析:失业保险金的增加,会降低失业工人寻找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使得摩擦性失业增加,就职率降低,失业时间也相对延长。通货膨胀由于导致人们持有更少的货币,从而形成通货膨胀的“菜单成本”。()正确错误答案:错误解析:菜单成本是指因为高通货膨胀率使企业不得不经常改变自己的报价,而改变价格是有成本的,企业需要重新印刷并发送新目录表等付出的成本,菜单成本与人们因通货膨胀持有的实际货币量减少没有关系。正如凯恩斯一样,许多经济学家相信在经济衰退时,投资相对无弹性,因此,利益的降低对投资和国民收入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正确错误答案:错误解析:根据乘数-加速数原理,利润降低和投资降低的相互作用会使国民收入加速降低。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越平坦,则财政政策的效果越差。()正确错误答案:正确解析: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IS曲线越平坦,挤出效应就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差。如图12-1所示。图12-1财政政策效果因IS斜率而异与政治家们常说的相反,预算的减少不会必然地导致投资的增加。()正确错误答案:正确解析:所有其他变量不变,预算赤字的减少意味着税收增加、政府支出减少,紧缩的财政政策使均衡的GNP减少,从而减少投资。如果中央银行降低利率(为了确保支出的减少不会引起经济衰退),就会对投资产生正效应,并且可能超过第一个效应,促使投资增加。因此预算的减少对于投资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其他条件相同,低收入国家增加一单位资本很可能比高收入国家增加的收入多。()正确错误答案:正确解析:在资本存量较低时,投资所增加的资本大于折旧所用掉的资本,因此低收入国家收入增加相对更多。这是资本边际产出递减规律的必然结果。消费的持久性收入理论认为,暂时性收入对消费的影响较小,消费主要取决于持久性收入。对于收入的暂时性变动,人们会用储蓄加以平滑。()正确错误答案:正确解析:持久收入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永久收入决定。失业保险可以降低失业率,因为它可以帮助工人更容易找到工作。()正确错误答案:错误解析:失业保险并不能帮助人们更容易地找到工作,失业保险的存在会使处于失业中的人们并不那么急切地去找工作,从而可能会增加摩擦性失业。购买普通股票是投资的一部分。()正确错误答案:错误解析: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购买股票不属于投资,而是产权转移。经济学中的投资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利用政策来调节经济存在时滞,这些时滞包括内在时滞和外在时滞、短期时滞和长期时滞。()正确错误答案:错误解析:经济政策的时滞包括内在时滞和外在时滞。内在时滞是指从经济发生变动到认识到这种变化并采取政策措施,再到决策者制定出适当的经济政策并付诸实施之间的时间间隔,可以分为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行动时滞。外在时滞是指政策行动与其对经济产生影响之间的时间间隔。总供给的不完全信息模型表明,当人们把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当作自己产品价格的上涨时,总供给曲线就向右上方倾斜。()正确错误答案:正确解析:总供给的不完全信息模型表明,厂商混淆了价格水平的变动和相对价格的变动,他们错误的估计到他们自己的产品对其他产品的相对价格提高,结果增加产量,从而导致价格水平与产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从而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自然失业率不受政策变动的影响。()正确错误答案:错误解析:自然失业率与劳动力市场制度和市场结构有关系,从而政策的变动,比如更加严厉的反垄断法规或者更加慷慨的失业保险金计划的通过,都会影响自然失业率。一国出现经常项目赤字意味着该国的经济出现衰退。()正确错误答案:错误解析:实际经常项目差额等于实际国民储蓄减去国内净投资余额,因此,经常项目赤字可能是由于较高的国内净投资余额导致的,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出现衰退。考虑一个封闭经济,边际消费倾向为0.8,所得税税率为50%假设投资I为外生变量。如果政府支出G增加100,那么产出Y的变化为50。()正确错误答案:错误解析:封闭经济中政府购买乘数%GM/[1-c(1-t)]=5/3,?Y=%GX?G=100x5/500/3。既然CPI代表进口商品的价格变化,而GDP平减指数不能代表,这说明与GDPF减指数相比,CPI是基于更多的商品和服务的。()正确错误答案:错误解析:GDP平减指数的计算基础比CPI更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的测量。在一个小型开放经济体中,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政策在改变产出水平方面是绝对有效的。()正确错误答案:正确解析:在资本绝对自由流通的情况下,假定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实际货币余额增加,LM*曲线向右移动,因此产出水平增加,汇率降低。资本的租用价格一般不同于资本的(使用者)成本。()正确错误答案:正确解析:资本的使用者成本为:iPK—△PK+SPRK=(i—△PK/PK+S);资本的租用价格等于资本的边际产量,R/P=MPK。LM曲线斜率既定时,IS曲线越平缓,则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大。()正确错误答案:正确解析:LM曲线斜率既定时,IS曲线越平缓,则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好。因为IS曲线较平坦表示投资对于利率的敏感度越强,即d较大,这意味着货币供给增加使得利率下降时,投资后收入会增加较多。特别是IS曲线为一条水平直线,即投资对利率极度敏感时,货币政策将完全有效。2、简答题(75分,每题5分)什么是托宾的q理论?它与投资有什么关系?答案:(1)托宾的q理论是研究企业投资决策和衡量企业投资效果的理论。理论的核心是提出托宾q值,托宾q值是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的比率。用公式可以表示为:q=现有资本的市场价值/其资本的重置成本托宾q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托宾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企业资产的市场价值,即其在股票市场上的价值。企业资产的重置成本,即其股票所代表的资产在当前生产或重新购置的成本,也就是企业追加资本的成本。q值就是企业追加单位资本在股票市场上所预期的、未来边际收益的贴现值。(2)托宾认为净投资应该取决于q是否大于1。如果q大于1,那么企业已有资本的证券市场价值大于其重置成本。这时就会有投资的动机,因为经理人通过购买更多的资本,可以提高他们公司的证券市场价值。相反,如果q小于1,那么企业已有资本的证券市场价值小于其重置成本。在这种情况下,直到资本耗尽,经理人才会重置资O这一理论是新古典投资模型的另一种表述方式。例如,如果资本的边际产品超过了资本的成本,那么原有资本就会获得利润,这些利润使公司值得拥有,它也提高了公司资本的证券市场价值,这对应于较高的q值。因此,托宾的q说明了投资动机,它事实上反映了资本现在以及未来的预期收益。解析:空与货币政策不相关的结果(1)在什么情况下系统性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并不重要?(2)问题(1)的结果是否意味着货币增长的不可预料部分不影响实际GDP(3)问题(1)的结果是否可以推广至这一思想:所有政府政策的系统性影响对实际GDPB冲击?作为例子,考虑下述各项:①衰退期间削减劳动所得税率的政策。②衰退期间增加政府商品与服务采购的政策。③衰退期间实行更加慷慨的失业保险计划的政策。答案:(1)如果人们能够准确预期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且名义价格的调整不存在任何障碍,则名义价格会调整,使得实际工资、实际租赁价格、实际利率等实际经济变量保持不变。此时,系统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波动并不重要。如果存在管制、菜单成本、长期合约或其他阻碍价格灵活调整的障碍,则货币政策将产生实际影响。(2)不是。在一个价格能够完全灵活调整的经济体系中,仅有未预料到的货币政策变动才有可能产生实际影响。(3)并不是所有的政府政策的系统性影响都对实际GDP无冲击。货币政策在长期内不影响实际GDP,但是财政政策在长期内可以影响实际GDP。①减税可以纳入家庭多时期的预算约束之中,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消费的平滑性,暂时性的减税不会改变消费模式,但是减税会提高工人当前的劳动供给,从而增加产出。②衰退期间增加政府商品与服务的采购,这属于政府采购的暂时性上升,会产生微弱的收入效应。因此,消费的减少相对较小,而投资则大幅下降。③衰退期间更加慷慨的失业保险计划会增加人们的收入,但是这属于暂时性的收入增加,由于消费的平滑性,人们的消费增加也较少。解析:空假定你不知道自然失业率的确切水平,但你知道它在5%-6%之间。如果经济分析的准确度不高,并存在政策时滞。在下列情况下,是否应该用法规形式颁布货币和财政政策变动?试回答并加以说明。(1)实际失业率为6.1%;(2)实际失业率为10.1%。答案:(1)如果失业率十分接近于自然率水平,为6.1%,这时不改变现行财政和货币政策是明智的。经济会自我调整,使失业率向其自然率水平靠拢。相反,这时政府如果采取新的措施,由于存在内在和外在时滞,在这些措施实际发挥作用前,经济已达到自然率水平。这些措施只会使经济产生波动。(2)如果失业率为10.1%,这时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或货币政策。没有政策干预,失业率也会逐步向自然率水平调整。但是由于偏离太大,调整需要很长时间。虽然经济分析的准确度不高,政策效应也存在时滞,但当所采取的政策发挥作用时,失业率离其自然率水平仍然会有一段距离。解析:空消费支出波动比国内生产总值波动要平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从长期来看,消费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按相同的比率增长。但从短期或从经济周期的角度来看,消费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都有波动,且消费支出的波动幅度比国内生产总值要小。原因如下:(1)国内生产总值中包含折旧、税收、公司未分配利润等内容,而直接决定消费的个人可支配收入则不包含这些;个人可支配收入包含诸如失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等政府转移支付,而国内生产总值中不包含这些。(2)由于税收和政府转移支付的存在,因而当经济衰退时(即国内生产总值减少时),税收减少,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增加,使得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减少量小于经济衰退程度(即国内生产总值的减少量);反之,当经济高涨时(即国内生产总值增加时),税收增加,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减少,使得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量小于经济高涨程度(即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量)。税收和转移支付起到了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波动幅度要小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幅度。而消费支出依赖于个人可支配收入,显然,消费支出波动幅度要比国内生产总值小,即消费支出波动比国内生产总值波动要平稳一些。解析:空为什么政府在考虑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时不仅要看当时的经济形势,还要考虑政治上的需要?答案:因为不同政策的后果会对不同人群的利益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扩张性货币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混合使用时,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会使利率下降,对投资部门尤其是房地产部门很有利;而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如果实行减税的政策则非常有利于消费品部门;如果增加政府支出,如增加国防支出、教育经费支出,或者防止污染经费支出等等,则不同人群的受益情况会不同。因此政府在进行各种政策的混合使用时,必须考虑各方面的反映,考虑如何协调各行各业、各个阶层人群的利益,即考虑政治上的需要。解析:空媒体常说食品(或任何个别商品)的价格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原因。试用货币供给与需求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来评论前述结论。答案:(1)对名义货币的总需求可表示为:Md=P-LY(,i),式中,P为物价水平,L(Y,i)为实际货币需求,它和国民收入Y同向变动,和利率水平i反向变动。名义货币供给量Ms是一个给定的数量M,货币市场均衡的条件为名义货币供给量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量,即:Ms=Md=P-LY(i),上式说明两点:①当给定了名义货币供给量和实际货币需求量时,物价水平需要调整到一个水平,使得名义货币供给量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量;②当名义货币供给量增加而实际货币需求量不变时,物价水平必然上升。因此,根据货币供给与需求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不难得到这样一个结论: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由于货币供给量增加所致。这就是货币数量论的观点。(2)显然媒体的说法是错误的,因为它只看到了问题的表面现象而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食品(或任何个别商品)的价格上涨只是通货膨胀的一个表现形式而不是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真正导致通货膨胀的原因是货币供给量的增加。解析:空“经常项目”下的货币可兑换的含义是什么?我国目前为什么实行在“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可兑换政策?答案:(1)经常项目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实际资产的转移,是国际收支中最重要的账户,包括商品、服务、收益和经常转移四个项目。“经常项目”下的货币可兑换是指对经常账户下的外汇支付和转移的汇兑实行无限制的兑换。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章程第八条的二、三、四款中规定凡能对经常支付不加限制,不实行歧视性货币措施或多重汇率,能够兑付外国持有的经常性交易中所取得的本国货币的国家,该国货币就是可兑换货币。(2)中国目前实行“经常项目”下货币可兑换是由对外经济交往发展的要求和客观经济条件的限制决定的。目前我国银行业存在着巨额不良资产,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和对金融业的监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还很不完善,本币存贷款利率没有自由化,金融市场缺乏避险工具,等等。这些问题只能在稳定的经济环境下逐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贸然实行资本与金融账户下的货币可兑换可能会造成经济混乱,对外借债过高,甚至引发债务危机,货币危机。总的看来,逐步放松对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限制是我国外汇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但目前适宜实行“经常账户”下的货币可自由兑换政策。解析:空简述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答案:(1)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其作用机制如下:政府支出增加会扩张总需求水平,导致国民收入相应提高。在货币供给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国民收入的提高使得货币交易需求增加了,结果使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因而导致利率上升。而私人投资与利率负相关,因此最终私人投资减少了,即被政府财政政策“挤出”了。(2)在IS-LM模型中,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使用扩张性财政政策会导致IS曲线右移,两种市场重新均衡时会引起均衡利率的上升和均衡收入的增加。但是,这一增加量要小于保持利率不变时的收入增加量,这两种情况下的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而引起的挤出效应。(3)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支出乘数的大小、货币需求对收入变动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等。其中,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和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是挤出效应大小的决定因素,它与货币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正相关。(4)挤出效应的大小会影响财政政策的效果。一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如果挤出效应很大,则财政政策的效果就会很差;反之,财政政策效果就好。解析:空名义余额需求随物价水平的上升而增加。同时,通货膨胀引起实际需求下降。请解释这两种主张为什么正确。答案:通货膨胀越是加剧,人们越是怕他们手中持有的货币丧失购买力。于是人们在高通胀时期不大可能持有很多货币。通货膨胀的加剧会提高名义利率,这就是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这将会减少货币需求。从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md=L(i,Y)=M/P=m),可以看出如果物价(P)的上升超过名义货币供给量(M),那么实际货币余额(M/P)将下降,且实际货币余额的需求(md)也将下降而使货币市场回到其均衡状态。在高通胀时期,名义货币供给有快速增加的倾向,所以名义货币持有量会更多。解析:空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以及政策效应。答案:(1)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假定经济初始阶段,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在A点同时达到均衡,如图12-11所示,这时收入较低。为了克服萧条,达到充分就业,政府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IS曲线右移致使均衡点移动到B点;或者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LM右移致使均衡点移动到D点。采用这两种办法都可以使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重新达到均衡,这时新的均衡收入都会有所增加,但是会使得利率大幅度上升或下降。如果既想增加收入,又不使利率变动,那么可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混合的办法。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得利率上升,同时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利率下降,两者相互抵消从而使利率保持原有水平。这时由于利率水平不发生变化,因而投资不会被挤出,均衡收入大幅增加。图12-1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2)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对各个组合的分析如下所示:①经济萧条不太严重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刺激总需求,并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②严重通货膨胀时,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并用紧缩性财政政策防止利率过高。③不严重的通货膨胀情况下,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压减总需求,并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以免财政紧缩过度而发生经济衰退。④经济严重萧条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总需求,并用扩张性货币政策降低利率。四种混合政策的效应见表12-1。表12-1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政策效应解析:空假定某国经济最初处于稳态人均资本存量水平。如果该国成功的实施了计划生育,从而使人口增长率大大下降,根据索洛模型,这对人均资本增长率、人均产量增长率和处于向新的稳态点收敛路径的总产量增长率会产生什么影响?经济到达新的稳态后的增长率与它们最初的增长率相比是否不同,为什么?答案:(1)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人口增长速度n是给定的。下面分析,假定人口增长速度发生变化后,稳定状态的人均资本与劳动收入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假定在初始状态,人均资本与人均产出已经达到了稳定状态,如图3-7中的A点所示。假设经济活动主体实施计划生育,一次性地把人口增长率从n永久地降到n'。从图3-7可以看出,人口增长率从n下降到n',意味着对任何人均资本存量,尽管投资没有变化,但人口对资本存量的“稀释”作用下降了。因此,(n+d)k向下旋转到(n'+d)k,这时人均资本k会不断增加,直到经济体最终达到新的稳定,即图3-7中的A'点所对应的k'。比较图3-7中的新旧稳定状态A点和A'点可知,人均资本提高了,从kA提高到k';相应地,人均收入水平也提高了。在向新的稳态调整的过程中,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增长率提高,总产量增长率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图3-7人口增长速度下降与长期增长(2)经济体达到新的稳定状态后,经济体的增长速度还是为零,这意味着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并不会影响到经济体的长期增长速度。即人均资本和人均产量增长率将恢复到原有水平,但总产量增长率将下降。解析:空假定政府将支出从G增加到G',与此同时,在最初的产量水平上,预算保持平衡,从而增加了税收。(1)显示总需求的这个变化带来的影响。(2)在凯恩斯模型中,该变化如何影响产出和价格水平?(3)在古典模型中,该变化如何影响产出和价格水平?答案:(1)根据预算平衡理论,政府支出和税收的同时相同幅度的增加将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但是,若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预算平衡乘数将小于1,即产量的增加将小于政府支出的增加。产生这种情况是因为,政府支出增加的一部分会因为较高的价格水平、较少实际货币余额和利率的上升而被挤出。(2)在凯恩斯主义模型中,总供给曲线水平,价格水平保持不变,不存在实际余额效应,因此,收入的增加幅度将大于题(1)中收入增加的幅度,然而,利率仍将上升。因此,预算平衡乘数仍然小于1(但大于0)。(3)在古典模型中,总供给曲线垂直,产量水平保持不变,在此情况下,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将导致价格上涨,实际货币余额下降。因此,利率的上升幅度将大于题(2)中利率上升的幅度,导致投资的完全挤出。因此,预算平衡乘数为零。解析:空解释说明通货膨胀预期使菲利普斯曲线移动的功能是如何帮助经济对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变动作出自动调整的。答案:假定发生了一些干扰,使AD曲线向右移动。失业下降,通货膨胀增加,经济沿着向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向左移动。然而,一旦人们意识到实际通货膨胀高于他们的通胀预期时,他们就会对通胀预期作出向上的调整,菲利普斯曲线将向右上方移动,同一失业率现在对应于更高的通货膨胀率。最终,失业回到其自然率水平。换句话说,经济将回到充分就业下的收入水平。如果发生了供给的逆向变化(向上倾斜的AS曲线向左移动),那么失业和通胀将同时增长。这将引起向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向右移动。然而,当人们意识到实际通胀低于预期通胀时,则向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开始往回移动,长期中经济会调整到自然失业率的状态。解析:空为什么说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曲线是看待同一宏观经济现象的两种不同方式?答案:(1)总供给曲线与菲利普斯曲线描述相似的关系并且可以用于分析相同的现象。总供给曲线表示的是价格与产出水平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表示的是在一定的通货膨胀预期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菲利普斯曲线说明通货膨胀率取决于两种力量: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失业与自然率的背离(周期性失业),即:兀=兀do一(U一Un)而总供给曲线可以写成:Y=Y—+a(P-Pe)进一步可写成:P=Pe+(1/a)(Y—Y_)两边减去上一年的物价水平P—1,得到:P-P-1=(Pe-P-1)+(1/a)(Y—Y)有:兀=兀e1/a()(Y-Y_)。再结合奥肯定律,就可将总供给曲线与菲利普斯曲线连接起来。(2)菲利普斯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实际上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都反映了经济中的价格调整机制。可以从菲利普斯曲线推导出总供给曲线,也可以从总供给曲线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总供给曲线提供了产出和价格之间的关系,这可以通过变换得出产出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结合奥肯定律,又可以得出产出和失业的关系,然后就可以得到描述通货膨胀和失业率之间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例如,沿着总供给曲线移动,价格水平上升的同时,产出水平增加。根据奥肯定律,产出增加,失业率会下降。因此,伴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就会下降,并产生向下倾斜的菲利普斯曲线,当通货膨胀预期变化时菲利普斯曲线就会移动。如果假定当工人的通货膨胀预期变化时,他们会改变工资需求,就可以断定菲利普斯曲线上的移动是对总供给曲线上移动的反映,因为更高的工资意味着更高的生产成本。综上所述,菲利普斯曲线与总供给曲线是看待同一宏观经济现象(价格与产出关系)的两种不同方式。解析:空简述名义GDPW实际GDP勺联系与区别。答案:名义GDP是指按当年市场价格计算的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实际GDP是指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当期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1)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联系名义GDP和实际GDP都是衡量一国一定时期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实际GDP等于名义GDP除以GDP折算指数。(2)名义GDP与实际GDP之间的区别①计算使用的价格不同。名义GDP是以当年的市场价格计算的某国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而实际GDP则是以基期(某一年)的不变价格计算的某国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它衡量在两个不同时期经济中的物质产量的变化,以相同的价格或不变金额来计算两个时期所生产的所有产品的价值。②数值不一定相同。实际GDP等于名义GDP除以GDP折算指数,只有当一国价格不变或在基期时才有一国的实际GDP等于名义GDP,一般情况下,实际GDP与名义GDP并不相等。解析:空3、计算题(35分,每题5分)如果一项投资的成本与收益如下表所示,试问,你会承担下面的投资项目吗?为什么?答案:由于成本发生在收益之前,即成本的现值大于收益的现值,可以得出该项目无利可图的结论,可以以任意正利率投资这笔资金。例如,如果市场利率是i=10%,那么净现值应为:NPV=—3993+(3630-4840)/1.1+(4848-3630)/1.21+3993/1.331=-1086NPV<0,那么该项目无利可图,不应该承担。这个投资项目在任何正的实际利率都是无利可图的。若通货膨胀率大于名义利率,那么实际利率是负的。在这种情况下,该项目将有利可图。当通胀率较高时,先借钱然后再用购买力已经下降的货币去还钱是值得一做的。解析:空在一个两部门经济中,假设边际储蓄倾向为0.2,投资增加1000亿美元时,国民收入、消费及储蓄如何变化?答案:由题可知,MPS=0.2,?I=1000(亿美元),则该经济投资乘数为:%1/0.2=5。(1)投资增加1000亿美元时,国民收入增加为:?Y=1000X55000(亿美元)(2)消费增加量为收入增量和边际消费倾向的乘积,即:?C=5000X0.84000(亿美元)(3)储蓄增加量?S=5000X0.2隹00(亿美元)。解析:空某人20岁开始工作,60岁退休,估计可以活到80岁,假定生命由20岁开始算起,按照生命周期理论:(1)不考虑财富因素,写出此人工作期间的消费函数。(2)如果人口增长率为零,人口构成是均匀的,那么国家的总储蓄率是多少?答案:(1)假设此人在工作期间每年的收入为YL,工作后每年的消费为C,则此人一生的收入为(60—20)XYL,其工作后的总消费为(80—20)XC,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在不考虑财富因素的情况下,有:(80—20)xC=60—20)xYL所以消费函数为:C=2/3XYL。(2)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在人口不增长且人口构成均匀的情况下,任一时刻工作人员的储蓄恰好被退休人员的负储蓄所抵消,所以国家的总储蓄率为零。解析:空什么是自然失业率?影响自然失业率变化的因素有哪些?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自然失业率有上升的趋势。就此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自然失业率的含义自然失业率又称“有保证的失业率”“正常失业率”“充分就业失业率”等,是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让劳动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起作用时,总供给和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时的失业率。没有货币因素干扰,指的是失业率的高低与通货膨胀的高低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自然失业率为摩擦性失业率与结构性失业率加总之和。(2)自然失业率变化的影响因素自然失业率取决于经济中的结构性和摩擦性的因素,取决于劳动力市场的组织状况、人口组成、失业者寻找工作的愿望、现有工作的类型、经济结构的变动、新加入劳动者队伍的人数等众多因素。具体而言:①劳动者结构的变化。一般说来,青年和妇女的自然失业率高,从而这些人在劳动力中所占比重上升时会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②政府政策的影响。例如,失业救济制度可能使一些人宁可失业也不愿去从事工资低、条件差的职业,这就会使自然失业率上升;又如,最低工资立法使企业尽量少雇佣人,特别是技术差的工人,同时也会加强用机器取代工人的趋势。③技术进步的因素。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必然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尤其会使一些文化技术水平低的工人不断被淘汰。④劳动市场组织状况,如劳动供求信息状况、职业介绍与指导状况等都会影响自然失业率变化。⑤劳动市场或行业差别性的增长会提高自然失业率,包括厂商、行业和地区的兴衰,劳动者需要时间来适应形势变化,这些都会影响自然失业率的变化。(3)对我国自然失业率上升趋势的看法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使用技术、设备、机器的不断提高,同时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就业结构调整,导致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大幅增加,同时我国面临大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而新增的劳动岗位供给逐渐萎缩,因而我国的自然失业率有上升的趋势是必然的。但是由于失业无论对失业者或社会的成本都是巨大的,所以要想方设法减少失业。对于我国来说,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信息的发达程度、交通运输状况、个人心理(如频繁跳梢、对外地打工的不偏好等)、户籍制度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都是影响自然失业率的可能因素。为降低我国的自然失业率,可采取以下措施:①搭建就业信息公众服务平台。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形成集就业登记、劳动合同签订、社会保险缴纳、社保关系转移等为一体的公众信息服务网络。将信息系统向有条件的社区和乡镇延伸,提供劳动保障的个人信息查询。利用现代信息及网络技术,加大网络就业信息系统的建设,从而减少摩擦性失业。②加强就业服务载体建设。加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就业训练中心等就业服务机构的建设,为因经济结构调整而失业的公民提供职业培训,减少结构性失业。③推进户籍改革,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劳动标准体系和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④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解析:空某国经济总量生产函数为Y=2K0.5L0.5,其中Y为实际产出,K为资本存量总额且K=100,L为总劳动力。(1)求劳动力的需求函数。(2)用实际工资表示产出。(3)如果名义工资开始为4,实际价格水平和预期价格水平均为1,实际工资目标为4,计算初始产出水平和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4)按照工资黏性模型,假设名义工资固定在W=4,求总供给方程。答案:(1)由经济总量生产函数为Y=2K0,5L0,5,将K=100代入,可得Y=20L0.5,可得MPL=10/L0,5。由劳动要素市场均衡条件:MPL=W/P,可得L=100/(W/P)2,W表示名义工资,P表示价格水平,此即劳动力的需求函数。(2)由(1)有L=100/(W/P)2,代入生产函数Y=20L0.5,可得产出为Y=200/(W/P),此即为用实际工资表示的产出水平。(3)由于名义工资初始为4,价格水平为1,则初始产出水平为:Y=200/(W/P)=50由于预期价格水平也为1,初始的实际工资水平为4,等于目标实际工资,故初始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所以,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也为50。(4)假设名义工资固定在W=4,根据产出函数Y=200/(W/P),则可得Y=50P,此即为总供给方程。解析:空假设在一个简单的经济体里,消费者只购买三种产品:大米、水和衣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篮子里有50斤大米,20件衣服和80桶水,2010年设为基期年。(1)2010年、2011年、2012年三年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各是多少?(2)这三年以来的通胀率各为多少?(从2010年到2011年到2012年)(3)这三类商品的价格变化里,哪个对消费者影响最大?为什么?(4)假设在2010年该经济体的人民居住免费的公有房;在2011年进行房改。一半人住私有房。房价为5000/年/人,到2012年所有住
私有房,且私有房租为10000/年/人。请问在这种情况下的居民消费指数在这三年各为多少?(5)请谈谈居民消费指数在反映真实生活费用上的弊端。答案:(1)由CPI=(一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一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X100%,可知: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4X50+100X20+2X80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CPI=[(4X50+100X20+2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4X50+100X20+2X80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CPI=[(4X50+100X20+2]X100%%FCPI=[(5X50+150x20+34X50+100x20+2X80]x104%9%;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CPI=[(6X50+300X20+280)80)80)4X50+1004X50+100x20+2X80)]x1006460/2360)x100%=273.7%。(2)如果以CPI来衡量通货膨胀率兀,则某年的通货膨胀率为:兀t牛(CPIt-CPIt-1)/CPIt—1]x100%,由此可知:2011年的通胀率为:兀2011CPI2011-CPI2010)/CPI2010]X100%[=(147.9—100)/100]X100%47.9%。2012年的通胀率为:兀20[12CPI2012-CPI2011)/CPI2011]X100%[=(273.7—147.9)/147.9]X100%85.1%。(3)这三类商品的价格变化里,衣服对消费者影响最大,因为从2010年到2011年,衣服价格上涨了50元,且其消费量仍为20件,增加了1000元的支出,带动CPI上涨的幅度达42.3%,是当年CPI上涨的最主要原因;从2011年到2012年,衣服价格上涨了150元,增加了3000元的支出,带动CPI上涨的幅度达85.6%,是当年CPI上涨的最主要原因。(4)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CPI=[(4X50+100X20+2X80)/(4X50+100X20+2X80)]X100断;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CPI=[(5X50+150X20+3X80+0.5X5000/)(4X50+100X20+2X80)]X100%=(5990/2360)X100%=253.8%;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CPI=[(6X50+300X20+2X80+10000)/(4X50+100X20+2X80)]X100%6460/2360)X100%=697.5%。(5)消费者价格指数尽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人们的生活费用,但却存在以下诸多缺陷:①消费者价格指数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组合的种类和数量是固定的,如果一些消费者实际消费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组合及数量与CPI不一致,这些消费者的生活费用及其变化就不能完全在CPI上反映出来。比如目前中国的CPI中食品的权重很高,而高收入者的主要消费支出可能用于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和服务等,高收入者的生活费用及其变化就会与定期公布的CPI不相一致。②消费者价格指数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替代倾向。由于CPI衡量固定的一篮子物品的价格,所以,它没有反映消费者用相对价格下降的物品进行替代的能力。因此,当相对价格变动时,真实生活费用的增加比CPI慢。③消费者价格指数没有考虑到新产品或新服务的出现。当新产品或新服务出现后,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而更多的选择意味着消费者为了维持既定生活水平所需要支出的钱可以减少了。因此CPI会高估生活费用的变化。④消费者价格指数难以反映和衡量产品和服务质量。如果一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了,而这种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保持不变,单位货币的购买力实际上是上升了;反之,则下降。但由于CPI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的组合是固定的,所以也难以反映和衡量产品和服务质量。解析:空7,假定法定准备率是0.12,没有超额准备金,对现金的需求是1000亿美元。(1)假定总准备金是400亿美元,货币供给是多少?(2)若中央银行把准备率提高到0.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假定总准备金仍是400亿美元。)(3)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政府债券(存款准备率仍是0.1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答案:(1)本题中,没有考虑现金-存款比率问题,因此,货币乘数是准备率的倒数。于是,货币供给M=C+D=1000+400/0.12=1000+3333.33=4333.33(亿美元)。(2)当准备金率提高到0.2,则存款变为D'=400/0.2=2000(亿美元),现金不变。则货币供给为:MCMD'4000+2000=3000(亿美元),因此△M=M'-M=-1333.33(亿美元),即货币供给减少1333.33亿美元。(3)若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政府债券,即基础货币增加10亿美元,则△M=10/0,12弋83.33(亿美元),即货币供给增加83.33亿美元。解析:空4、论述题(10分,每题5分)以下问题涉及新古典和新增长模型,请回答:(1)在Solow图中,如果内生化人口,经济体还是存在唯一均衡点吗?均衡点稳定吗?请画图说明。(2)利用你所画的图说明贫困陷阱的概念。如何摆脱贫困陷阱。(3)把内生化的人口放到两部门的增长模型中,亦即同时存在新古典生产函数和新增长生产函数,此时经济体的均衡点和(1)相比,主要有哪些不同?这个模型对现实的解释能力更强吗?为什么?答案:(1)经济体不存在唯一均衡点,如图4-1所示。人口是内生的,则n不再固定,投资必需线就成为曲线。可变的人口增长所必需的投资线[n(y)+d]k缓慢上升,然后急剧上升,并最终成为平直的。必需的投资线与储蓄曲线相交于A、B、C三点。箭头表示向稳态移动的方向。A点与C点是稳定均衡,因为经济是向这些点移动的。B点则是不稳定均衡,因为经济趋向于离开B点。图4-1贫困陷阱(2)如图4-1所示,A点是一个有着高人口增长与低收入的贫困陷阱。摆脱贫困陷阱的两种方法:①国家安排一个“大推进”,使收入越过B点,经济自身将完成向高收入的C点移动的其余路程。②将储蓄曲线上移,或将必需的投资曲线下移,使它们不在A、B点处相交,就能有效地消除贫困陷阱。其中,提高生产率或提高储蓄率都能使储蓄曲线上升。人口控制政策可降低必需的投资线。(3)对一个两部门增长模型,添加一个可变的人口增长率后,可以得知必需的投资线为曲线,生产函数在刚开始有一个递减的边际资本产出,然后边际资本产出为常数。如图4-2所示,储蓄函数的形状与生产函数类似。图4-2两部门增长模型在添加一个可变的人口增长率后的情形储蓄函数与投资需求有四个交点。均衡点A是一个稳定的低收入稳态均衡点。任何背离此点的经济将最终调整到相同的稳态产出水平和资本产出比,即会回到此点。均衡点B是一个非稳定的低收入的均衡点。任何背离此点的经济将不会回到原均衡点。如果资本-劳动比率下降则会到达低收入稳态均衡点A,反之如果资本-劳动比率上升则会到达较高收入稳态均衡点Co均衡点C是一个稳定的中等收入稳态均衡点。任何背离此点的经济将最终调整到相同的稳态产出水平和资本产出比,即会回到此点。均衡点D是一个非稳定的高收入均衡点。任何背离此点的经济将不会回到原均衡点。如果资本-劳动比下降则会到达中等收入稳态均衡点C,反之如果资本-劳动比率上升则会持续地发展。在任一均衡点上人均产出达到稳定状态,保持不变,但总产量的增长率与劳动力增长率相等。此模型既可以对无增长国家与高增长国家并存的世界作出解释,也可以解释贫困陷阱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对现实具有更强的解释力。解析:空2,考虑一个世界,其资本具有一定流动性;当国内利率相对于世界利率上升时,本国资本账户随之改善。开始时,本国处于内部的和外
部的平衡状态(画出IS、LM以及BB曲线)。现在假定国外利率上升。(1)说明国外利率上升对BB曲线的影响。(2)采取什么相应的政策可以立即恢复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3)如果当局没有采取行动,按照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所描述的方式,调整过程将会是什么样的呢?答案:(1)开始时,本国处于内部和外部平衡状态,那么IS、LM以及BB曲线在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上相交。现在外国利率上升使得资金流出,从而导致本国国际收支赤字。为了恢复外部均衡,利率必须上升否则国民收入水平会下降。也即BB曲线必须上移。如图23-3所示。图23-3国外利率上升,BB曲线上移(2)增加政府支出的同时减少货币供给将会提高利率,从而恢复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这个政策组合会使LM曲线左移,IS曲线右移这样就会在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上达到新的均衡,此时利率上升。如图23-4所示。图23-4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货币供给的影响(3)如果当局没有采取行动,按照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将会改变货币供给和价格水平。国际收支赤字会导致货币供给量减少,使LM曲线左移。假设价格是可变的,总需求减少使价格下降。较低的国内价格会使本国产品竞争力增强,净出口增加,从而IS曲线右移。同时价格下降使实际货币余额增加,LM曲线会部分右移。这样就会在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上达到一个新的长期均衡。如图23-5就业的产出水平上达到一个新的长期均衡。如图23-5所示。图23-5国际收支赤字的自动调节解析:空5、选择题(33分,每题1分)如果名义GD混9.4亿美元,名义货币供给4.7亿美元,那么货币周转率为()。A.V=4700B.V=0.5C.V=2D.只有知道价格水平,才能知道V答案:C解析:货币周转率等于名义GDP比上名义货币供给,故V=9.4/4.7=2。下列哪一项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AS曲线所不具有的性质?()A.如果工资对失业率的变化不敏感,那么AS曲线将非常平坦B.AS曲线的位置取决于预期的价格水平C.如果实际通货膨胀率高于预期通货膨胀率,那么AS曲线将向右移动D.如果产出低于充分就业水平,那么AS曲线将向右移动答案:C解析:当实际通货膨胀率高于预期通货膨胀率时,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会沿着AS曲线增加,AS曲线并不移动。若三部门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50+0.8(Y—T),且政府税收T与自发性投资支出I—同时增加50亿元,则均衡收入水平将()。A.增加100亿元B.减少50亿元C.增加50亿元D.保持不变答案:C解析:根据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有Y=C+I+G=150+0.8xY-T)+I+G,化简得Y=750+5I+5G—4T,据此可知%I吁,%T=—4。当投资I增加50亿元时,均衡收入增加?Y=?IX%I=50X5=250(亿元);同理,当政府税收T增加50亿元时,均衡收入Y减少200亿元。因此,当两项财政政策同时实施时,Y最终增加50亿元。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A.进口增加B.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C.出口减少D.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答案:D解析:进口增加、出口减少使得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价格下降;工资不变但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影响总需求曲线;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意味着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价格上升。下面哪一种情况可能使国民收入增加的最多?()A.政府对高速公路的养护开支增加250亿元B.政府转移支付增加250亿元C.个人所得税减少250亿元D,企业储蓄减少250亿元答案:A解析:在三部门经济中,征收比例税时,政府购买支出乘数为%G=1/[1—c(1-t)],政府转移支付乘数为%TR=c/[1-c(1—t)],税收乘数0cT=y(1—t)/[1-c(1-t)]o政府购买支出的乘数最大,因而增加相同的数量,对国民收入的影响也最大。货币乘数()。A.与现金-存款比率正向相关,与存款准备金率正向相关B.与现金-存款比率正向相关,与存款准备金率反向相关C.与现金-存款比率反向相关,与存款准备金率反向相关D.与现金-存款比率反向相关,与存款准备金率正向相关答案:C解析:k=(Rc+1)/(Rc+Rd+Re),其中Rd、Re、Rc分另U代表法定准备金率、超额准备率和现金-存款比率。可见,货币乘数与存款准备金率反向相关。并且k=1+[1—(Rd+Re)]/(Rc+Rd+Re),所以货币乘数与现金-存款比率反向相关。挤出效应认为总需求水平将保持不变,因为()。A.扩张的财政政策的刺激将被没有预见到的个人投资的下降所抵消B.扩张的财政政策将推动利率上升,因而导致货币供给的增加C.政府支出的增加将导致政府税收的增加,而后者将减少消费D.以上说法均不准确答案:A解析:挤出效应是指在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时,会导致利率上升,这样会减少私人支出。所以原财政政策的效果被抵消掉一部分,甚至可能完全不起作用。经济学家们都认为()。A.高通胀或适度通胀均不会带来严重损失B.高通胀和适度通胀均会带来严重损失C.高通胀的损失严重,但不赞同适度通胀带来高成本D.适度通胀较为可取,但不赞同高通胀也会带来严重损失答案:C解析:经济学家确定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时,仅仅指出了鞋底成本、菜单成本、非指数化税制的成本等等。当各国发生恶性通货膨胀时,这些成本变大,但对大多数主要经济所经历的适度通货膨胀率而言,这些成本并不大。下列关于理性预期的描述正确的是()。A.理性预期能完全准确地预期未来B.理性预期是根据经济变量过去的数值预期未来C.理性预期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D.理性预期的主体是公众答案:C解析:理性预期是在有效利用一切信息的前提下,对经济变量作出的在长期中平均来说最为准确的,而又与所使用的经济理论、模型相一致的预期。具包含三个含义:①作出经济决策的经济主体是有理性的;②为了作出正确的预期,经济主体在作出预期时会力图得到有关的一切信息;③经济主体在预期时不会犯系统性的错误。根据货币需求的资产组合理论,()不影响货币需求。A.债券的实际预期收益B.货币在交易中的有用程度C.预期通货膨胀率D.股票的实际预期收益答案:B解析:货币需求函数可写为:(M/P)d=L(rs,rb,兀eW)。式中,rs是预期的股票实际收益,rb是预期的债券实际收益,兀e是预期的通货膨胀率,W表示实际财富。rs或rb提高将减少货币需求,兀e的上升也减少货币需求,W增加提高货币需求。IS曲线向右方移动的条件是()。A.总支出减少B.总支出增加C.价格水平上升D.价格水平下降答案:B解析:自发性消费增加、自发性投资增加、政府支出增加、政府转移支付增加、政府税收减少等增加总支出的行为均会导致IS曲线向右平移;反之则会导致IS曲线向左平移。价格水平影响的是LM曲线。如果公众决定持有更多的通货而减少银行存款,则银行准备金()。A.减少,货币供给最终减少B.减少,货币供给不变C.增加,货币供给最终增加D.增加,货币供给不变答案:A解析:初始状态下货币的总供给量不变,减少银行存款,因而银行准备金减少,由于银行无法发挥其货币创造的功能,最终货币供给会减少。根据持久性收入理论,若甲、乙两人平均年收入相同,而甲每年的收入波动较大,乙每年收入基本相同,则()。A.乙的持久性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大于甲B.甲的持久性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大于乙C.在做消费决策时,当前收入对甲的影响小于乙D.在做消费决策时,当前收入对乙的影响小于甲答案:C解析:平均年收入相同,那么持久性收入是相同的,对消费的影响是相同的;甲的暂时性收入变动较大,因此每年的收入并不影响他其他年份的收入,而乙每年收入基本相等,当前收入变动,使得持久收入变动,因此当前收入对甲的影响小于对乙的影响。如果政府采购支出增加,名义货币供给量减少,那么我们可以预期在中期内()。A.总需求和价格将下降,利率将上升B.总需求和利率,价格上升C.AD曲线将向右移动,AS曲线将向上移动D.利率将上升,总需求和价格可能上升、下降或不变答案:D解析:中期的总供给曲线介于凯恩斯主义水平的总供给曲线和古典主义垂直的总供给曲线之间,这条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是由于工资和价格的调整是缓慢的。政府支出增加,会使IS曲线右移,同时名义货币供给减少会使LM左移,都会使利率上升,但是收入的变化是不确定的;同时,政府支出增加会使总需求曲线AD右移,而名义货币减少又会使总需求曲线AD左移,总供给曲线AS不变,所以总需求和价格的变化也是不确定的。在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经济学家推断出关于增长的几个因素,下面()不属于这些结论。A.永久提高经济增长率的一个简单方法就是提高一个国家的储蓄率B.政策一般抑制而非提高经济增长C.良好确立的财产权被法院公平而有效地执行,对经济增长是非常重要的D.具有较少自然资源的国家也有经济增长机会答案:A解析:储蓄率的提高对人均收入仅具有水平效应,而无增长效应,只有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关于投资的q理论是错误的。A.托宾的q等于已安装的资本的市场价值除以已安装的资本的重置成本B.如果托宾的q大于1,企业将不进行新的投资C.投资的q理论假定股票价格对投资决策具有重要作用D.投资的q理论意味着投资取决于已安装资本的现在和预期的未来利润答案:B解析:根据投资的q理论,q=现有资本的市场价值/其资本的重置成本,如果q>1,股票市场对已安装的资本的估价就大于其重置成本,此时企业应该进行新的投资。反之,如果q<1,则企业不应进行新的投资。如果准备金率是20%银行没有超额准备,那么若中央银行向公众售卖4000万美元的债券,则银行准备金()。A.增加4000万美元,货币供给最终增加2亿美元B.增加4000万美元,货币供给最终增加8亿美元C.减少4000万美元,货币供给最终减少2亿美元D.减少4000万美元,货币供给最终减少8亿美元答案:C解析:中央银行向公众售卖4000万美元的债券,中央银行收回基础货币4000万美元,银行准备金减少4000万美元。货币乘数为1/20%=5,因此货币供给减少2亿美元。经济处于萧条时,政府应该采取()的财政政策。A.增加政府财政支出B.缩减财政支出C.减少财政赤字D.增加税收答案:A解析:当经济萧条时,应该刺激总需求,刺激经济的发展,所以应该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政府应该增加支出。缩减财政支出、减少财政赤字和增加税收会减少社会总需求,反而会使经济更加恶化。某国的货币供给是80000美元,准备金是18000美元,假设人们只持有存款而无通货,银行只持有法定准备金,那么法定准备金率是()。29%22.5%16%50%答案:B解析: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rr=R/D=18000/80000=22.5%。如果货币的收入流通速度为2,那么()。A.货币需求将是收入水平的2倍B.交易性货币需求将是收入水平的1/2C.货币供给的增加将始终是实际GDP曾幅的2倍D.9.2万亿元的名义GD嘀要4.6万亿元的货币供给答案:D解析:根据货币数量方程式:MV=PY=9.2,则M=4.6。对于一个国际收支处于逆差,同时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的国家,其最佳的政策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微股东众筹入股教育培训机构入股协议2篇
- 2024版本个人挂靠建筑业务协议模板版B版
- 2025标识技术升级改造项目采购合同3篇
- 2024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合同
- 浙大城市学院《信息化开发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工商财税知识培训课件
- 实体店装修知识培训课件
- 评优评先制度的建立与运行计划
- 2024年锅炉销售渠道合作协议
- 环保行动学生实践模板
- 危急值登记及流程
- 2025寒假 家长会 课件
- 2025年中国国新控股限责任公司招聘2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绿城营销策划管理标准化手册
- 采购部5年规划
- 《公路养护安全培训》课件
- 股东合作协议书标准范本
- 干法读书会分享
- 进阶练12 材料作文(满分范文20篇)(解析版)-【挑战中考】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重难点全攻略(浙江专用)
- 非营利组织薪酬标准与管理
- 2024房颤治疗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