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舞健身广播操》_第1页
《羌舞健身广播操》_第2页
《羌舞健身广播操》_第3页
《羌舞健身广播操》_第4页
《羌舞健身广播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羌舞健身广播操》生理健康价值及师生认同度分析摘要广播体操是徒手操的一种,没有场地器械的限制,因而是一种极易普及的良好健身方式。羌舞健身广播操在传统广播体操的基础上,加入了羌族舞蹈典型元素,力求在保持广播体操健身性的同时达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羌舞健身广播操的生理健康价值及其师生认可度。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羌舞健身广播操运动强度适中,练习者均可普遍接受。希望通过本研究为羌舞健身广播操的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为我国公共体育事业、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以及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做出一定贡献。关键词:羌舞健身广播操;生理健康价值;师生认可度AbstractBroadcastgymnasticsareaspecialcategoryofgymnasticswhichcanbeexercisedwithoutthelimitationsoffieldsandequipment.QiangstylegymnasticsarebasedonQiangstyledancingandcombinetheelementsofit,whosepurposeistomaintaintheexercisingvalueofgymnasticsandmeanwhiletopreserveandpublicisetraditionalChineseculture.Inthisessay,IwilldiscussthebiologicalessenceofthegymnasticsofChineseminorityethnicraceQiangandtheprevalenceofitwithteachersandstudents.Variousmethodshavebeenusedintheresearch,includingreference,experiments,inquiries,statisticsandlogicalanalysis.TheoutcomehasshownthatQiangstylegymnasticsisagentlesport,whichcanbewidelyaccepted.ItishopedthattheoutcomeoftheresearchcancontributetothebroaderprevalenceofQiangstylegymnasticsandinturnpromotethedevelopmentofsportsinourcountry,acceleratethecampaignof‘everybodyparticipatesinsportsactivities’andenhancethehealthlevelofthepublic.Keywords:Qiangstylegymnastics;biologicalessence;prevalencewithteachersandstudents目录TOC\o"1-4"\f\h\u8341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由表15可知,在有关练习者对羌舞健身广播操认识的调查中,练习者认为其有助于“增强体质”、“减缓压力”及“缓解脑力疲劳”的比率分别为75.5%、69.8%及62.1%,所占比率较高。同时,练习者对于其在“展示自我”、“培养乐感”、“提高身体协调性”以及“调节情绪”方面的作用也给予了较大程度的认可。这些数据表明,羌舞健身广播操在满足练习者对广播操健身目的需求的同时,还达到了培养健康向上的精神、塑造积极向上的意志的目的。3结论3.1羌舞健身广播操生理健康价值研究结论3.1.1心率和血压生理实验测试结论心率和血压可以准确的反映身体对运动负荷的反应。通过生理实验测试结果可知,在进行羌舞健身广播操的练习中,练习者心率逐步递增,随各节动作变化运动强度有不同起伏,完成后的心率与血压较安静时刻有显著提高,经过短时间休息,其指标均可基本恢复至安静水平。3.1.2能量代谢及主观感觉测试结论在能量代谢及主观感觉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出,完成羌舞健身广播操的练习者可以消耗一定的能量,主观感觉为轻松,普遍练习者可以轻松的完成。3.1.3生理实验测试结论根据羌舞健身广播操生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羌舞健身广播操属于中等强度运动,符合大众健身运动的要求。3.2羌舞健身广播操师生认可度研究结论3.2.1师生宏观评价在羌舞健身广播操师生认可度调查研究中,通过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整体来看,大多数练习者对其较为喜爱,认为其难度适中,运动时间及其负荷适宜。3.2.2音乐及动作创编评价在音乐及动作创编方面,大多数练习者认为其音乐适宜,动作编排新颖、具有民族特色,音乐和动作可以较好的结合。3.2.3具体作用评价在对其作用的认识方面,大多数练习者认为其在增强体质、减缓压力、缓解脑部疲劳、展示自我、培养乐感、提高身体协调性以及调节情绪等方面均有较大作用。参考文献[1]国家体育总局.第九套广播体操手册[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1.[2]孟庆国,李勇.中学生做广播体操的必要性和策略性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09):102-104.[3]丁丽爽.广播体操的由来[J].传承,2010(10):10-12.[4]刘俊一,徐莹,马睿.我国广播体操60年发展回顾与展望[J].体育文化导刊,2011(06):14-16.[5]崔高原,余斌,张斌.中学生广播体操创编与实施效果之研究——基于对武汉市江汉区中学生自编广播操的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1,3(05):47-50.[6]冯瑞,张磊.论第九套广播体操的创新价值[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9(03):119-121.[7]陈晓华,熊纯子.浅谈我国广播体操的发展演变[J].文史博览(理论),2011(08):54-57.[8]高雅玲.浅论广播体操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1997,13(02):45,62.[9]夏荷莲,郭华恬.论休闲体育的社会价值[J].体育文化导刊,2004(06):48-49.[10]鲍明晓.体育价值的哲学思考[J].体育文史,1999(01):9-10.[11]田金华.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01):37-39.[12]周伟女.中学生广播体操质量现状分析[J].新课程(教研版),2009(05):66.[13]赵庆江.第九套广播体操的特点[J].法制与社会,2007(04):8-11.[14]谭兆风,伍天慧.新世纪体育价值管窥[J].体育与科学,2001,22(04):23-25.[15]谭壮.羌族舞蹈:古老而优雅的肢体语言[J].中国民族,2008(01):60-61.[16]杨莉.论羌族民间舞蹈的原生形态[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6(03):46-48.附录1体力感觉等级量表(RPE量表)RPE主观运动感觉相应心率6安静7非常轻松7089很轻松901011轻松1101213稍费力1301415费力1501617很费力1701819非常费力最大心率20附录2《羌舞健身广播操》调查问卷亲爱的同学:您好!请您填写这份问卷的目的主要在于了解您对羌舞健身广播操的认识和感受,并听取您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请根据您在练习过程中对该广播体操的认识和真是感受选择或填写各项内容。感谢您的合作与支持!★问卷说明:请在符合自己情况的选项序号上打“√”或在横线上填写。年级:性别:[1]男[2]女从整体上说,您对羌舞健身广播操[1]很喜欢[2]比较喜欢[3]一般[4]不太喜欢[5]很不喜欢刚开始接触羌舞健身广播操的时候,您感觉学习这套操[1]很吃力[2]比较吃力[3]一般[4]不太吃力[5]很轻松从整体上说,学会羌舞健身广播操您感觉[1]很容易[2]比较容易[3]一般[4]比较难[5]很难您认为羌舞健身广播操所用的时间长度[1]很长[2]比较长[3]适中[4]比较短[5]很短按照要求认真做完这套广播操后,您感觉[1]很轻松[2]比较轻松[3]一般[4]有点累[5]很累您认为羌舞健身广播操的动作创编[1]很新颖[2]比较新颖[3]一般[4]不太新颖[5]很不新颖您感觉羌舞健身广播操动作的连接[1]很流畅[2]比较流畅[3]一般[4]不太流畅[5]很不流畅您对羌舞健身广播操的音乐[1]很喜欢[2]比较喜欢[3]一般[4]不太喜欢[5]很不喜欢您认为羌舞健身广播操的音乐节奏[1]太快[2]比较快[3]适中[4]不太快[5]很慢您认为羌舞健身广播操的动作与音乐风格搭配[1]很协调[2]比较协调[3]一般[4]不太协调[5]很不协调从整体上看,您认为羌舞健身广播操的突出特点有(多选)[1]运动强度适中[2]好学[3]舒展[4]动作新颖[5]连贯、流畅[6]有民族特色[7]音乐风格、旋律与动作协调一致[8]其他从整体上看,您认为羌舞健身广播操中存在的问题有(多选)[1]动作不连贯[2]不新颖[3]难度过大[4]难度过小[5]缺乏活力[6]音乐风格、旋律与动作不符[7]运动量过大[8]运动量过小[9]其他从整体上看,您认为羌舞健身广播操的作用有(多选)[1]展示自我[2]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3]集体意识的培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