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新题型(一) 多项选择题_第1页
高考新题型(一) 多项选择题_第2页
高考新题型(一) 多项选择题_第3页
高考新题型(一) 多项选择题_第4页
高考新题型(一) 多项选择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数学新题型贯彻高考内容改革的指导思想,以高考评价体系和新高考的学科评价框架为依据,考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能有效地增加区分度,得到中学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从近两三年的高考数学试题来看,数学卷题型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在高考数学试卷中出现了以下四种新题型:1.多项选择题;2.双空填空题;3.结构不良题;4.情境应用题.高考新题型(一)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选择题的一种,它具有备选答案不唯一,存在多个正确选项的特点,每道多选题的正确选项最多选4个,最少选2个.新高考改革下的高考数学的多项选择题,采取的评分标准是:选项全对得满分(5分),少选(漏选)得2分,错选、多选和不选得0分.这样就提高了单凭“猜测”得该题满分的难度,增加了得满分的思维含量.[解题策略]1.在多项选择题中,如果存在一对内容互相对立的选项,而其他两项不存在内容对立的情况,那么在此对立两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项;若存在两对内容互相对立的选项,则应该从两对对立项中分别选择一个选项作为正确选项.例如,A,B,C,D四个待选项中,A,B互相对立,C,D互相对立,则两个正确选项往往需从A,B组以及C,D组中分别择一产生.当然,该规则也存在例外情况.2.在多项选择题中,如果存在两对内容相近或类似的选项,而且这两对选项之间内容对立,则其中一对相近或类似选项应该为正确选项.例如,A,B,C,D四个待选项中,A,B两项内容相近、类似,C,D两项内容相近、类似,而A,B组与C,D组内容对立.如果判断A项正确,那么A,B组应该都正确;如果判断C项正确,那么C,D组应该都正确.3.在多项选择题中,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之间存在承接关系或递进关系,即数个选项能同时成立,则往往这几个选项应一起被选择.例如在A,B,C,D四个待选项中,A,B,C三个选项间存在承接、递进关系,能同时成立,若A正确,则A,B,C都应该为正确选项.4.做多项选择题时,谨慎选择的意识要更加明确.一般首先选出最有把握的2个选项,同时,在有足够把握确定还有其他正确答案时才继续选择,否则不选,以免选出错误选项.这样,才能保证该题目得分.因此,要坚持宁缺勿滥,这一点与单项选择题不同.5.解答多项选择题过程中,有时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方法来完成一个题目,以确认选项的正确性.[方法例析]1.直接法直接从题设条件出发,运用有关概念、性质、定理、法则和公式等知识,通过严密地推理和准确地运算,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然后对照题目所给出的选项“对号入座”,作出相应的选择.涉及概念、性质的辨析或运算较简单的题目常用直接法.典例1已知函数f(x)=sin(ωx+)(ω>0)的最小正周期为π,且f(x)≤f(π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f(x)的一个零点为-πB.f(x-π8C.f(x)在区间(3π8,7πD.f(x)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为x=-3π[思路分析]利用周期公式可求ω,由f(x)≤f(π8)恒成立,结合的取值范围,可求,求得函数的解析式,分析比较各个选项即可得答案.解析:由函数f(x)=sin(ωx+)(ω>0)的最小正周期为π,得2πω=π,得ω=2,又f(x)≤f(πf(x)max=f(π8即2×π8+=π2+2kπ(k∈Z),得=π4故f(x)=sin(2x+π4+2kπ)=sin(2x+π4),因为f(-π8)=sin[2×(-π8又f(x-π8)=sin[2×(x-π8)+π当x∈(3π8,7π8)时,2x+π4∈(π,2π),所以f(x)在区间(3π由f(-3π8)=sin[2×(-3π8)+π4]2.特殊化法从题干(或选项)出发,通过选取符合条件的特殊情况(特殊值、特殊点、特殊位置、特殊函数等)代入,将问题特殊化或构造满足题设条件的特殊函数或图形位置,再进行判断.特殊化法是“小题小做”的重要策略.典例2如图,在正方体中,O为底面的中心,P为所在棱的中点,M,N为正方体的顶点,则满足MN⊥OP的是()[思路分析]根据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得选项B,C的正误,平移直线MN构造所需考虑的线线角后可判断选项A,D的正误.解析: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对于A,如图(1)所示,连接AC,由正方体ABCD-MTNS得MN∥AC,故∠POC(或其补角)即为直线OP,MN所成的角,在Rt△OPC中,OC=2,CP=1,故tan∠POC=12=2对于B,如图(2)所示,取NT的中点Q,连接PQ,OQ,则OQ⊥NT,PQ⊥MN,由正方体SBCM-NADT可得SN⊥平面NADT,而OQ⊂平面NADT,故SN⊥OQ,而SN∩NT=N,SN,NT⊂平面SNTM,故OQ⊥平面SNTM,又MN⊂平面SNTM,所以OQ⊥MN,而OQ∩PQ=Q,OQ,PQ⊂平面OPQ,所以MN⊥平面OPQ,而OP⊂平面OPQ,故MN⊥OP,故B正确;对于C,如图(3)所示,连接BD,由正方体BMSA-CTND得BD∥MN,由B的判断方法可得OP⊥BD,故OP⊥MN,故C正确;对于D,如图(4)所示,取AD的中点Q,AB的中点K,连接AC,PQ,OQ,PK,OK,OA,由正方体DCMS-ABTN得AC∥MN,因为DP=PC,故PQ∥AC,故PQ∥MN,所以∠QPO(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OP,MN所成的角,因为正方体的棱长为2,故PQ=12AC=2,OQ=AO2+AQOP=PK2+OK2=4+1=5,OQ2故OP,MN不垂直,故D错误.故选BC.3.排除法排除法(淘汰法)是充分利用选项中存在对立选项的特征,通过分析、推理、计算、判断,肯定正确选项,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典例3(2022·广东模拟预测)已知甲盒中有1个白球和2个黑球,乙盒中有2个白球和3个黑球,从乙盒中随机抽取i(i=1,2)个球放入甲盒中.放入i个球后,甲盒中含有黑球的个数记为xi(i=1,2),现从甲盒中取1个球是黑球的概率记为Pi(i=1,2),则()A.P1<P2 B.P1>P2C.E(x2)<E(x1) D.E(x2)>E(x1)[思路分析]根据i=1,i=2分类讨论,再计算出概率,可判断选项A,B,计算随机变量x1,x2的分布列后再求数学期望,可判断选项C,D.解析:当i=1时,P1=C21C51·C21当i=2时,P2=C22C52·C21C51+所以P1>P2,故B正确,A不正确;随机变量x1,x2的分布列如表.x123PCCx2234PCCC所以E(x1)=2×C21C51+3×C31C51=135,E(x2)=2×C22故选BD.4.数形结合法有些题目可通过命题条件中的函数关系或几何意义,作出函数的图象或几何图形,借助于图象或图形的作法、形状、位置、性质等,综合图象的特征,得出结论.典例4已知n<m,函数f(x)=logA.当n=0时,m∈(12,2B.当n∈[0,12C.当n∈[0,12D.当n=12时,m∈(12[思路分析]先对分段函数去绝对值讨论单调性,作出y=log12(1-x)(x≥-1)和y=22-|x-1|-3(x≥-1)的图象,当n=0时,由图可得m的取值范围,可判断A;当n∈[0,12)时,先求出y=log12(1-x),-1≤x≤n的值域,进而可判断当x∈(n,m]时,f(x)=1必有解,即可得m的取值范围,可判断B,C;当n=12时,先计算f(x)=log12解析:当x>1时,x-1>0,此时y=22-|x-1|-3=22-x+1-3=23-x-3单调递减,当-1<x<1时,x-1<0,此时y=22-|x-1|-3=22+x-1-3=21+x-3单调递增,所以y=22-|x-1|-3在(-1,1)上单调递增,在(1,+∞)上单调递减,所以当x=1时,y=22-|x-1|-3取得最大值,为22-3=1.作出y=log12(1-x)与y=2当n=0时,f(x)=log当n∈[0,12),x∈[-1,n]时,1-x∈[1-n,2],此时f(x)=log12(1-x)∈[-1,log此时-1≤f(x)≤log12(1-n)<1,因为f(x)的值域为[-1,1],则x∈(n,m]时,f(x)=1必有解,即2解得x=1,由图知m∈[1,2],故B错误,C正确;当n=12时,f(x)=log12(1-x)在[-1,12]上单调递增,此时f(x)的最小值为f(-1)=log122=-1,f(x)的最大值为f(12)=log5.概念辨析法概念辨析法是从题设条件出发,通过对数学概念的辨析,进行少量运算或推理,直接选出正确结论的方法.这类题目一般是给出一个创新定义,或涉及一些似是而非、容易混淆的概念或性质,需要考生在平时注意辨析有关概念,准确区分相应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同时在审题时多加小心.典例5信息熵是信息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设随机变量X所有可能的取值为1,2,…,n,其中n∈N*,且P(X=i)=pi>0(i=1,2,…,n),∑i=1npi=1,定义X的信息熵H(X)=-∑i=1npA.若n=1,则H(X)=0B.若n=2,则H(X)随着p1的增大而增大C.若pi=1nD.若n=2m,随机变量Y所有可能的取值为1,2,…,m,且P(Y=j)=pj+p2m+1-j(j=1,2,…,m),则H(X)≤H(Y)[思路分析]对于A选项,求得H(X),由此判断A选项;对于B选项,利用特殊值法进行排除;对于C选项,计算出H(X),利用对数函数的性质可判断C选项;对于D选项,计算出H(X),H(Y),利用不等式和对数函数的性质判断D选项.解析:对于A,若n=1,则i=1,p1=1,所以H(X)=-(1×log21)=0,所以A正确;对于B,若n=2,则i=1,2,p2=1-p1,所以H(X)=-[p1·log2p1+(1-p1)·log2(1-p1)],当p1=14时,H(X)=-(14×log214+34×当p1=34时,H(X)=-(34×log234+14×对于C,若pi=1n(i=1,2,…,n),则H(X)=-(1n·log21n)×n=-log21则H(X)随着n的增大而增大,所以C正确;对于D,若n=2m,随机变量Y所有可能的取值为1,2,…,m,且P(Y=j)=pj+p2m+1-j(j=1,2,…,m),H(X)=-∑i=12mpi·log2pi=∑i=12mpi·log21pi=p1·log21p1+p2·log21pH(Y)=(p1+p2m)·log21p1+p2m+(p2+p2m-1)·log21p2+p2m-1+…+(pm+pm+1)·log21pm+pm+1=p1·log2由于pi>0(i=1,2,…,2m),所以1pi>1pi+p2所以pi·log21pi>pi·log2所以H(X)>H(Y),所以D错误.故选AC.6.构造法构造法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依据问题给出的条件和结论中的信息,把问题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构造与问题相关的数学模式,揭示问题的本质,从而构成解题思路的方法.常见的有构造函数、构造(割补)图形等.典例6(2022·湖南雅礼中学二模)下列不等式正确的有()A.1019010091>3125C.e2-e>[思路分析]利用二项式定理近似计算判断A;若542<653,两边取对数作等价变形,构造函数借助导数比较判断B;若e2解析:由1019010090=(1+0.01)90=1+C901×0.01+C902×0.012+C903×0.013+…+C9090×0.0190>1+C90则有1019010091假定542<653,有542<653⇔2×ln54<3×ln65⇔2×ln令f(x)=lnx-2(则f(x)>f(1)=0,即当x>1时,lnx>2(x-1)x+1,ln65>211,(3-2)×ln令g(x)=lnx-x-则g(x)<g(1)=0,即当x>1时,lnx<x-1x,ln2524<1106,2211×(3-2)>1103⇔60-206>11⇔因为49>492-1=50×48则2×ln2524<(3-2)×ln6所以5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