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考博-法硕法学-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1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2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3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4页
考研考博-法硕法学-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I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在富人区的她考研考博-法硕法学-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考研押题卷【3套】含答案详解(图片大小可任意调节)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1.当今大多数国家的宪法是()。

A.成文宪法和协定宪法

B.成文宪法和民定宪法

C.成文宪法和柔性宪法

D.不成文宪法和刚性宪法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当今大多数国家的宪法为成文宪法、刚性宪法和民定宪法,故选B项。

2.人民调解制度得到普遍的发展是在下列哪个时期()

A.工农民主政权时期

B.抗日民主政权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新中国成立以后

答案:B

本题解析:

以人民调解制度作为司法审判工作的重要补充,是抗日民主政权司法工作的突出特点。

3.2012年9月,董某到某银行取款时,意外发现自己的银行卡里多了50万元存款。经查,是银行误将一个与董某同名同姓人的存款存入董某的卡里。此种情形可构成

A.意外事件

B.不当得利

C.赠与行为

D.侵权行为

答案:B

本题解析:

一、必须一方获得利益是构成不当得利的重要的必要条件。二、必须他方受到损失三、受利益与受损失之间有因果关系四、受益必须没有合法依据

4.关于法律移植,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法律移植是在鉴别、认同、调适、整合的基础之上,引进、吸收、采纳、摄取、同化外国法,使之成为本国法律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本国法所用

B.法律移植反映了一国对同时代其他国家法律制度的吸收和借鉴,法律移植的范围除外国的法律外,还包括国际法律和惯例

C.法律移植是一种突发性的行为

D.法律移植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

答案:C

本题解析:

法律移植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而不是一种突发的行为。其他选项说法均为课本基础知识,考生需要认真识记。

5.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不具有中国国籍的人是()。

A.王某,出生于中国大陆,父亲为美国公民,母亲为中国公民

B.李某,出生于法国,父亲为中国公民,母亲为日本公民

C.孙某,出生于美国,父母双方均为中国公民,1987年移民美国,定居柏林(美国采用出生地主义的国籍原则)

D.钱某,出生于中国,父亲为无国籍人,母亲国籍不明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国籍法》规定,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并定居在外国,本人出生时即具有外国国籍的,不具有中国国籍。父母无国籍或国籍不明,定居在中国,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总之,我国采取血统主义和出生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但以血统主义为主、出生地主义为辅的原则确定国籍,同时不承认双重国籍,故选C项。

6.甲因伪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缓刑期满后,司法机关发现甲在缓刑考验开始后满2年时犯传授犯罪方法罪,判处其5年有期徒刑。对甲()。

A.应在5年以上9年以下决定应执行的刑期

B.应在5年以上8年以下决定应执行的刑期

C.应在5年以上6年以下决定应执行的刑期

D.应直接决定执行5年有期徒刑

答案:B

本题解析:

根据《刑法》的规定,缓刑的法律后果有:(1)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刑法》第77条规定的情形的,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2)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之前还有其他罪没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数罪并罚)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3)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违反人民法院的禁制令,情节严重的,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本题中甲在缓刑期间犯新罪,应当对其前后所犯两罪进行数罪并罚。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在其最高刑期5年之上、总和刑期8年之下决定执行的刑期

7.宪法附则是指宪法对于特定事项需要特殊规定而作出的附加条款。下列关于宪法附则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附则是宪法的一部分,因而其法律效力当然应与一般条款相同

B.附则是宪法的特定条款,因而仅对特定事项具有法律效力

C.附则是宪法的临时条款,因而仅在特定的时限内具有法律效力

D.附则是宪法的特别条款,根据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其法律效力高于宪法一般条款

答案:D

本题解析:

【详解】

由于附则是宪法的一部分,其法律效力当然应该与一般条文相同,但附则只对特定的条文和事项适用,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超出该范围则无效;附则是临时性的,只对特定的时间或情况适用,一旦时间届满或情况发生变化,其效力便自然终止,因而本题选D。

8.甲骗取他人财物后,刚准备离开现场,骗局就被识破。被害人追赶甲。走投无路的甲从身上摸出短刀,扎在自己手臂上,并对被害人说:“你们再追,我就死在你们面前。”被害人见甲鲜血直流,一下愣住了。甲迅速逃离现场。不考虑犯罪数额的情况下,甲构成

A.诈骗罪

B.抢劫罪

C.诈骗罪和抢劫罪

D.诈骗罪和故意伤害罪

答案:A

本题解析: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甲骗取他人财物,在不考虑犯罪数额情况下,完全符合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甲构成诈骗罪。A选项说法正确。根据《刑法》第269条的规定:“犯盗窃、诈骗、抢夺罪,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的规定定罪处罚。”这里面的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必须是针对被害人或者在场的第三人,而不包括犯罪人对自己使用暴力或者以对自己使用暴力相威胁。因此甲的行为并不符合转化型抢劫罪的构成条件,B选项说法错误,C选项说法错误。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非法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这里伤害的对象必须是他人,即行为人自己之外的人,行为人对自己实施故意伤害行为不构成犯罪。D选项说法错误。

9.甲、乙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双方未约定先后履行顺序。现甲未履行债务而请求乙履行,遭乙拒绝。乙行使的权利属于()。

A.请求权

B.支配权

C.抗辩权

D.形成权

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民事权利的分类。民事权利按照权利作用可以分为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和形成权。支配权是指可以对标的物直接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如所有权。请求权是指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抗辩权是指对抗请求权或否认对方权利的权利。形成权是指当事人一方可以以自己的行为使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本题中,乙拒绝甲要求其履行债务的请求,符合抗辩权的条件,属于同时履行抗辩权,答案应该选C项。

10.甲将一名3岁男孩从幼儿园骗走,向其家长勒索钱财。因未收到该男孩家长的回信,甲便将该男孩以3万元卖给他人。对甲的行为

A.应以绑架罪定罪处罚

B.应以拐卖儿童罪定罪处罚

C.应以绑架罪(既遂)和拐卖儿童罪数罪并罚

D.应以绑架罪(未遂)和拐卖儿童罪数罪并罚

答案:C

本题解析:

绑架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或者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行为。甲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将男孩从幼儿园骗走作为人质,利用男孩亲属的担忧,向其索要财物,完全符合绑架罪的成立要件。并且,绑架罪只要将人质置于行为人的控制之下,即构成既遂,无需实现勒索财物等非法目的。甲的行为已经完全符合绑架罪既遂的构成要件。拐卖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儿童的行为。注意该罪的行为方式只需要有前述行为之一即可,不需要从事行为链条上的全部六个行为。甲以出卖为目的,实施了贩卖儿童的行为,完全符合拐卖儿童罪的构成要件。甲先实施了绑架的行为,达到既遂状态,之后又变更犯罪意图,实施了拐卖儿童行为,前后属于两个行为,侵害两个法益,应当数罪并罚,应以绑架罪(既遂)与拐卖儿童罪(既遂)数罪并罚。C选项说法正确,ABD选项说法错误。

11.关于假释,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被假释的犯罪分子,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B.对于犯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犯罪分子,即使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得适用假释

C.对于累犯,只要被判处的刑罚为10年以下有期徒刑,均可适用假释

D.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

答案:D

本题解析: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因此,在假释考验期内犯罪的不构成累犯。

12.关于村民委员会,下列表述正确的暑()

A.组成人员每届任期5年

B.其性质属于基层国家机关

C.组成人员最多为10人

D.其性质属于基层群众自治组织

答案:D

本题解析:

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为3年,A不正确,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属于国家机关,因此B错误,D正确: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3-7人组成,C选项不正确=因此选择D。

13.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县、自治县、市辖区的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是()。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参见本章第二单元第10题的精解。

14.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有关共有的表述,正确的是()。

A.按份共有人处分共有财产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同意

B.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实施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共同共有人同意

C.共有人处分共有财产或者实施重大修缮行为的,应当经全体共有人同意

D.按份共有人按照份额对共有财产实施管理,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都享有管理权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故A项表述正确,B项表述错误。c项错在没有区分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根据物权法的规定,共有人按照约定管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各共有人都有管理的权利和义务。可见,共同管理权是不区分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的。

15.甲将自己的房屋赠与好友乙,已交付但未办理过户登记。一年后,甲因急需资金,将该房卖给丙并办理了过户登记,同时约定在丙付清全款前,甲保留房屋所有权。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甲仍享有房屋所有权

B.乙继受取得房屋所有权

C.丙善意取得房屋所有权

D.丙继受取得房屋所有权

答案:D

本题解析:

所有权的取得以权利取得是否须以前权利人的所有权为前提作为标准,可以分为原始取得与继受取得。继受取得是指基于他人既存的所有权而取得所有权,如买卖、赠与等,即属于继受取得方式。本题中,甲将房屋赠与乙,但房屋因未办理过户登记,所有权未发生移转,此时房屋所有权人仍然是甲;甲将房屋卖给丙并办理了过户登记,此时房屋所有权人变为丙。甲丙之间“保留房屋所有权”的约定与法律规定冲突,基于物权法定原则不发生物权效力,因此,本题中丙继受取得了房屋的所有权。

16.宣告死亡引起的法律后果包括()。

A.被宣告死亡的人与债权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消灭

B.被宣告死亡的人与配偶的夫妻关系中止

C.为被宣告死亡的人指定财产代管人

D.被宣告死亡的人的民事权利能力终止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公民被依法宣告死亡后,产生与自然死亡同样的法律后果,即夫妻关系终止、继承开始、其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亦终止。故选D项。失踪人被宣告死亡的,其与债权人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并未消灭,是否消灭取决于其继承人是否抛弃继承权,故A项错误。宣告死亡的法律后果是与配偶的夫妻关系终止,而不是“中止”,故B项错误。指定财产代管人是宣告失踪的法律后果,而不是宣告死亡的法律后果,故C项错误。

17.把法律规范分为授权性、命令性和禁止性规范的根据是()。

A.规范的内容规定不同

B.法律效力的大小不同

C.保护的权益不同

D.法律规则的内容是否确定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按照规范的内容规定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

18.道德与法律都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都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有效性,道德与法律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下列有关道德与法律的几种表述中,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法律具有既重权利又重义务的“两面性”,道德具有只重义务的“一面性”

B.道德的强制是一种精神上的强制

C.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片面强调法的安定性优先是错误的

D.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抽象的

答案:D

本题解析:

【精解】法律所反映的道德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19.甲、乙(均为7周岁)经常在小学校门外拦截小学生索要玩具,严重扰乱了学校周边的社会秩序。甲、乙的行为构成()

A.抢劫罪

B.寻衅滋事罪

C.抢夺罪

D.敲诈勒索罪

答案:B

本题解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已满16周岁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出于以大欺小、倚强凌弱或者寻求精神刺激目的而随意殴打其他未成年人,多次对其他未成年人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毁损公私财物,扰乱学校及其他公共场所秩序,情节严重的,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因此,甲、乙的行为构成寻衅滋事罪,故选B项。

20.甲欲购买乙的汽车。经协商,甲同意3天后签订正式的买卖合同,并先交1000元给乙,乙出具的收条上写明为“收到甲订金1000元。”3天后,甲了解到乙故意隐瞒了该车证照不齐的情况,故拒绝签订合同。下列哪一个说法是正确的?

A.甲有权要求乙返还2000元并赔偿在买车过程中受到的损失

B.甲有权要求乙返还1000元并赔偿在买车过程中受到的损失

C.甲只能要求乙赔偿在磋商买车过程中受到的损失

D.甲有权要求乙承担违约责任

答案:B

本题解析:

甲乙之间并没有签订合同,不存在合同关系,自然也不会产生违约责任。甲向乙支付的1000元是订金,而非“定金”,不适用定金罚则。乙故意隐瞒相关事实而导致甲乙之间合同不成立,给甲造成的损失,乙应当承当缔约过失责任,赔偿甲受到的损失。合同债权的保全

21.预备犯的处罚原则是()。

A.可以从轻、减轻处罚

B.应当减轻、免除处罚

C.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项错把“可以”情节当做。“应当”情节,是错误的。故选C项。

22.刑讯逼供罪只能由()构成。

A.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B.司法工作人员

C.行政执法人员

D.法院审判人员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第247条的规定,刑讯逼供罪的犯罪主体是司法工作人员,包括具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故选B项。

23.对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进行监督的国家机关是()。

A.原审人民法院

B.刑罚执行机关

C.公安机关

D.国家安全机关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假释的监督机关是公安机关。故选C项。

24.清朝的中央司法主审机关是()。

A.大理寺

B.刑部

C.理藩院

D.都察院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清朝在继续沿用明朝司法机关设置体系的同时,还设立了其他司法机关,体现了清朝对民族关系、民族问题的关注和对满族特权的维护。清朝在中央设置了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分掌复核、审判和监察职能。此外,清朝设置了理藩院,作为少数民族事务的最高管理机关,故选B项。注意:北齐、北周、隋、唐、宋时期,大理寺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明、清时期,大理寺是中央刑事案件的复核机关。隋、唐、宋时期,刑部是中央最高司法行政机关,也是中央刑事案件的复核机关,元、明、清时期,刑部不仅是中央最高司法行政机关,而且是主审机关。刑部还是六部之一。明、清时期的刑部位高权重,元、明、清时期刑部职权的变化,体现了刑部职权的扩大。

25.唐朝天宝年间,长安城商贩张三、李四因争抢生意殴斗,李四持刀将张三刺伤,在辜限内张三因伤死亡。依唐律,李四应论处的罪名是

A.斗殴

B.伤害

C.杀人

D.强盗

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保辜制度,辜限内因加害人伤害死亡,定杀人。

26.下列选项中,不构成无因管理之债的是()

A.甲发现乙一个人忙脱粒,主动帮忙。因谷子分进眼睛受伤,花去医药费1000元,甲请求乙支付医药费

B.甲见乙拉车上坡非常吃力,主动在车后帮乙推车。乙因受力肩上的皮带松动,致使车后滑撞伤甲,花去医药费500元,甲请求乙支付医药费

C.某天傍晚,大雾弥漫,甲、乙在丙家柴火垛旁谈恋爱,丙出门抱柴,甲、乙急忙跑走,丙以为遇鬼惊吓成病,花去医药费1000元,丙请求甲、乙支付医药费

D.甲拾到一头牛,为了照顾牛花去医药费、草料费若干,后甲请求失主乙偿还

答案:C

本题解析:

无因管理的认定条件之一就是,管理人须有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至于管理的后果是否会使本人受益,在所不问,只要管理人主观上试图使他人受益,就应当认定为无因管理,故A项、B项构成无因管理。如果管理效果是他人受益,自然属于无因管理,故D项构成无因管理。但C项表述的情形中根本不存在所谓“受益”还是“不受益”的问题,故不构成无因管理

27.根据《物权法》规定,占有人返还原物的请求权,自侵占发生之日起法定期间内未行使的,该请求权消灭。该法定期间为()。

A.6个月

B.1年

C.2年

D.4年

答案:B

本题解析:

《物权法》第245条规定,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侵占的,占有人有权请求返还原物;对妨害占有的行为,占有人有权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因侵占或者妨害造成损害的,占有人有权请求损害赔偿。占有人返还原物的请求权,自侵占发生之日起1年内未行使的,该请求权消灭。

28.关于刑法的基本原则,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简单罪状没有具体描述犯罪特征,违反了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明确性要求

B.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不仅包括法律,也包括行政法规

C.合理运用减刑、假释是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体现

D.禁止不均衡、残酷的刑罚是刑法适用平等原则的要求

答案:C

本题解析:

简单罪状之所以没有详细描述犯罪特征,是因为没有必要,一般人都明白什么情况下构成该罪,所以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明确性要求,A错误。罪刑法定原则中的“法”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法令,B错误。合理运用减刑、假释,是在行刑中考虑罪犯的人身危险性,体现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正确。禁止不均衡、残酷的刑罚是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D错误

29.宪法的内容同其他法律一样,主要取决于社会的()。

A.阶级力量对比

B.物质生活条件

C.精神文明建设

D.经济制度的改革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具有同刑法、民法、诉讼法等其他一般法律相同的特性。这些相同特性是:它们都是由特定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内容上也同其他法律一样,主要取决于国家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故选B项。

30.现役军人甲盗窃所在部队军用子弹100发,藏在家中。其行为应()。

A.以盗窃武器装备罪定罪处罚

B.以盗窃弹药罪定罪处罚

C.以盗窃弹药罪和非法持有弹药罪数罪并罚

D.以盗窃弹药罪和私藏弹药罪数罪并罚

答案:B

本题解析:

盗窃弹药罪是指秘密窃取或者公然夺取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甲盗窃弹药后私藏家中,不能认定为数罪进行处罚,而应按盗窃弹药罪从重处罚。

31.依我国《民法典》规定,下列各项中不适用短期诉讼时效的是()。

A.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B.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C.寄托人要求保管人返还保管物的

D.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答案:C

本题解析:

【详解】

《民法典》第136条规定,以下四种情况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C项虽也是寄存财物引起的请求权,但不是因为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而要求赔偿的请求权,而是要求返还保管物的财产返还请求权,不适用短期时效期间。

32.下列选项中,成立犯罪既遂的是()

A.甲违章驾驶运土车,不慎撞上一辆面包车,造成面包车上2人死亡

B.乙购买货值金额30万元的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销售3万余元时被公安机关抓获

C.丙在茶楼准备将国家秘密提供给境外人员时,被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当场抓获

D.丁趁为他人搬运行李之机,将他人背包(内有价值3万元的相机)放在一隐蔽地点,当丁回头取包时,背包已不见踪影

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犯罪既遂的条件。所谓犯罪既遂,是指犯罪人的行为完整地实现了刑法分则条文所规定的全部犯罪构成的事实。在分则中应结合各个罪名具体掌握,如盗窃罪中,只要被盗窃财物已经脱离所有人、保管人、持有人的控制并已实际置于行为人控制之下,便是既遂。因此,选项D中行为人以非法占有的目的将他人数额较大的财物藏匿,虽然再欲去取时已经不见,但并不影响盗窃罪已经构成既遂。

33.在下列犯罪形态中,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予以论处的是()。

A.结果加重犯

B.继续犯

C.想象竞合犯

D.吸收犯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由于刑法对结果加重犯规定了比基本犯罪更重的法定刑,所以对结果加重犯只能依照刑法的规定,在较重的法定刑幅度内量刑。刑法分别对于属于继续犯的犯罪设专条加以规定,并置以相应的法定刑,因此,对继续犯应依刑法规定以一罪论处。吸收犯的处罚原则是依照吸收行为所构成的犯罪处断,被吸收的犯罪行为失去存在的意义,不再予以定罪,不实行数罪并罚。对于想象竞合犯和牵连犯,理论通说认为应当“从一重处罚”,即按照数罪中最重的一个罪所规定的刑罚处理。故选C项。

34.以下关于“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该原则在我国三大诉讼法中有规定

B.我们在贯彻这一原则时偶尔也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C.司法机关在司法过程中,把法律作为处理案件的唯一标准和尺度

D.司法机关处理一切案件都只能以与案件有关的事实为基础和依据

答案:B

本题解析:

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应正确处理依法办事与坚持党的政策的指导作用的关系。在贯彻“以事2019法律硕士联考基础配套练习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司法原则时,仍然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不是“偶尔”。

35.唐朝的五刑一共()。

A.二十等

B.二十五等

C.十五等

D.十等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封建制五刑为笞、杖、徒、流、死。其中,笞刑五等,杖刑五等,徒刑五等,流刑三等,死刑二等,共计二十等,故选A项。

36.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租赁合同的表述,正确的是()

A.租赁合同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30年,对于超过30年期限的,超过的期限无效

B.租赁合同有效期间,租赁物的所有权发生变动的,租赁合同终止

C.租赁合同的有效期内,出租人负有维修租赁物的义务,除非当事人之间另有约定

D.在租赁合同有效期限内,出租人将房屋出卖的,承租人有优先购买权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租赁合同的租赁期限不得超过20年,对于超过20年期限的,超过的期限无效,故A项错误。租赁合同有效期间,租赁物所有权发生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这在理论上称为“买卖不破租赁”,故B项错误。租赁合同有效期限内,出租人负有对租赁物的维修义务,除非当事人之间另有约定,故选c项。在租赁合同有效期限内,出租人将房屋出卖的,承租人“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于其他人的购买权,故D项错误。

37.下列选项中,属于债权消灭原因的情形是()。

A.附合

B.混合

C.混同

D.撤销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债权消灭的情形包括履行(清偿)、混同、免除、解除、抵销、提存等六种故答案为c项。附合与混合属于物权中添附的情形,而撤销则属于形成权。注意:不要将混同记忆成附合或者混合,也不要将抵销记忆成撤销、注销。

38.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对于职业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采取的政策是()。

A.普及

B.鼓励

C.发展

D.引导

答案: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宪法》第19条的规定,对于初等义务教育,国家的政策是“普及”,对于职业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采取的政策是“发展”,同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举办各种教育事业,故选c项。

39.根据我国物权法,建设用地使用权的设立时间为()。

A.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生效时

B.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时

C.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公证时

D.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时

答案:B

本题解析:

《物权法》第139条规定:“设立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建设用地使用权自登记时设立。登记机构应当向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发放建设用地使用权证书。”因此,B选项正确.A、C、D选项错误。

40.关于法律渊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律渊源可以分为实质意义上的法律渊源和形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

B.法的实质渊源是指法的真正来源,是法产生的一定生产方式下的物质生活条件

C.法的形式渊源指法的创制方式和表达形式

D.不同的法律渊源效力不存在差别

答案:D

本题解析:

某一行为规则之所以被认为具有法律规范的效力,就是因为它是以特定方式创制出来的,具有特定的表现形式。因此,不同种类的法律规范因其创制主体、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效力等级。

41.在唐朝,民间借贷关系已经相当复杂,“借”一般指的是()

A.使用借贷

B.消费借贷

C.买卖借贷

D.抵押

答案:A

本题解析:

在唐朝民间,“借”一般指使用借贷,“贷”一般指的是消费借贷。借贷契约分为有息和无息两种,前者称“出举”,后者称“负债”。

42.我国×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X省食品卫生管理条例》。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法规性质上属于行政法部门

B.该法规制定后,不必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

C.该法规虽在该省范围内适用,但仍具有效力上的普遍性

D.该法规属于我国法律的正式渊源,该省法院审理相关案件时可直接适用

答案:B

本题解析:

《立法法》规定,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是地方性法规,它在制定后应该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B错误。A选项“行政法部门”是法律体系的分类。行政法作为一个法律部门,是规范和调整行政法律关系的法律的总称,是由众多的单行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构成的,食品安全与卫生管理的规定属于行政法部门,A正确;该法规作为地方性法规,在该省范围内普遍适用,仍具有效力上的普遍约束力,C正确;该法规属于我国法律的正式法律渊源,作为地方性法规当然可以被省法院所适用,D正确。

43.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继承法基本原则的有

A.养老育幼原则

B.诚实信用原则

C.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

D.互谅互让、团结和睦原则

答案:A、C、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44.关于管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管制属于剥夺自由刑

B.被判处管制如未宣告禁止令,也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即可以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权利

C.禁止令的期限可以与管制期限相同,也可短于管制期限

D.管制的禁止令由公安机关负责执行

答案:C

本题解析:

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人身自由、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的刑罚方法:管制的特点是不将犯罪分子羁押于一定的设施或者场所内,因此管制并没有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只是限制犯罪分子一定的自由,因此管制属于限制自由刑。A选项错误,根据《刑法》第39条,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三)按照执行机关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四)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五)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因此只要被判处管制,未经执行机关批准就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B选项错误。这一点应当与缓刑、假释相区分。禁止令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宣判管制、宣告缓刑的同时,判令禁止其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的命令。禁止令的期间,既可以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相同,也可以短于管制执行、缓刑考验的期限,但判处管制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3个月,宣告缓刑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于2个月。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以致管制执行的期限少于3个月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最短期限的限制。c选项正确。《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原来规定的管制由公安机关执行修改为依法对被判处管制的罪犯实行社区矫正。因此管制是由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D选项错误。

45.甲委托乙以乙的名义为甲购买一辆汽车。乙与丙签订购车合同后,由于甲的原因不能依约向丙支付购车款,乙遂向丙披露了委托人甲。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只能请求甲支付购车款

B.丙只能请求乙支付购车款

C.丙可以在甲、乙中择一请求支付购车款

D.丙请求甲支付购车款遭拒后,可请求乙支付

答案:C

本题解析:

《民法典》第403条规定,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时,第三人不知道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的代理关系的,受托人因第三人的原因对委托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当向委托人披露第三人,委托人因此可以行使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权利,但第三人与受托人订立合同时如果知道该委托人就不会订立合同的除外。受托人因委托人的原因对第三人不履行义务,受托人应当向第三人披露委托人,第三人因此可以选择受托人或者委托人作为相对人主张其权利,但第三人不得变更选定的相对人。委托人行使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权利的,第三人可以向委托人主张其对受托人的抗辩。第三人选定委托人作为其相对人的,委托人可以向第三人主张其对受托人的抗辩以及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抗辩。

本题中,委托人是甲,受托人是乙,第三人是丙,受托人由于委托人的原因不能履行义务,且受托人向第三人披露了委托人,第三人丙可以选择受托人乙或者委托人甲作为相对人主张权利。

46.国有公司负责人甲的下列行为,应当认定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是

A.经单位集体决定后将公款供其他私人公司使用

B.经单位集体决定后将公款供个人承包企业使用

C.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国有资本控股企业使用

D.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但没有谋取个人利益

答案:C

本题解析:

根据立法解释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一)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二)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三)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AB项是经单位决定的,且使用对象不是自然人,不符合立法解释的规定,不选。D项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但是没有谋取个人利益,不符合立法解释第(三)项的规定,不选。C项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符合立法解释第(二)项的规定,应认定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本题选C。

47.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能够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

A.不可抗力

B.申请仲裁

C.行为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未确定监护人

D.行为人死亡未确定继承人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能够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有:提起诉讼、申请仲裁、申请调解、权利人积极行使请求权和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引起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有:不可抗力以及其他障碍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在诉讼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或者法定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可以认定为因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中止。故选B项。

4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渎职罪的是

A.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B.私放在押人员罪

C.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

D.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

答案:C

本题解析:

渎职罪一章需要了解考试分析列举的罪名: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徇私枉法罪,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执行判决、裁定失职罪,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私放在押人员罪,食品监管渎职罪,放纵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罪。ABD选项都属于渎职罪一章。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属于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选C选项。

49.中国近代正式废除凌迟刑的法典是()。

A.《大清现行刑律》

B.《大清律例》

C.《大清新刑律》

D.《暂行新刑律》

答案:A

本题解析:

【精解】《大清现行刑律》正式废除了我国传统的酷刑,如凌迟刑、枭首刑、刺配刑、戮尸刑、缘坐刑,故选A项。

50.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

A.按照“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先执行罚金,剩余部分再支付民事赔偿

B.应当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剩余部分再执行罚金

C.以犯罪分子的财产为限,民事赔偿和罚金各占50%

D.先执行罚金,民事赔偿部分暂缓支付

答案:B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第36条第2款的规定,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故选B项。

二.多项选择题(共45题)1.下列关于共同犯罪的表述,正确的有()。

A.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B.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犯罪集团的全部罪行处罚

C.事前与盗窃犯罪人通谋、事后为其销赃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D.实行犯的实行行为超过了共同犯罪故意范围的,其他共同犯罪人对超出共同故意范围的行为不承担刑事责任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在认定共同犯罪时需注意,共同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过失不构成共犯。即两人都为过失,或者一人故意、一人过失都不成立共同犯罪,故A项正确。但是也有例外,我国法律规定,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犯罪集团的全部罪行处罚,故B项正确。事前与盗窃犯罪人通谋、事后为其销赃的行为,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这里应区别的是若事前无通谋,事后提供帮助的行为不构成共犯,故C项正确。过限行为,即共同犯罪人超出共同犯罪故意的行为,不成立共犯。过限行为由实施者个人承担责任,其他人不承担共犯责任,故D项正确。

2.下列关于“三个文明”之间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有()。

A.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决定了物质文明的社会性质

B.从广义上看,政治文明是精神文明的一个方面

C.政治文明是精神文明的保障

D.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四个备选项是对“三个文明”之间关系的精练概括,故应全选。

3.下列权利中,属于用益物权的有()。

A.地上权

B.地役权

C.典权

D.承包经营权

E.留置权

答案:A、B、C、D、E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4.关于危害行为的正确表述是()。

A.危害行为是一切犯罪的必备条件

B.危害行为必须是表现人的犯罪心理态度的行为

C.危害行为必须具有社会危害性

D.在身体受到外力强制下形成的对社会造成损害的行为,也属于危害行为,只为行为人不具有罪过而不构成犯罪

答案:A、B、C

本题解析:

【精解】刑法理论中的危害行为与一般的行为不同,它是指表现人的犯罪心理态度。为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以下特征:(1)必须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有危害性的,为刑法所禁止的行为。(2)必须是表现人的犯罪心理态度的行为。在身体受到外力强制下形成的对社会造成损害的行为并不能表现行为人的心理态度,不是刑法理论中的危害行为。犯罪是行为,一切犯罪都必须以危害行为为基础,没有危害行为而只有思想的,是不可能构成犯罪的。故应当选A、B、c项。

5.下列有关主犯、从犯、胁从犯的说法,错误的有

A.胁从犯是指被胁迫、被诱骗参加犯罪的人

B.首要分子不一定是主犯

C.在共同犯罪中不可能只有从犯而没有主犯

D.对于从犯,应当比照主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答案:A、D

本题解析:

胁从犯是指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不包括被诱骗参加犯罪的人,A选项说法错误。首要分子分为两类: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和聚众犯罪中的首要分子,聚众犯罪并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下,不存在主犯、从犯之分,因此首要分子自然无所谓主犯。B选项说法正确。共同犯罪中可能没有从犯,但不可能没有主犯,C选项说法正确。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没有应当比照主犯的修饰,D选项说法错误。

6.某甲被宣告死亡,后又重新出现,法院撤销了死亡宣告,则()。

A.如甲妻尚未结婚,夫妻关系自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

B.如甲妻再婚,则夫妻关系已不存在

C.如甲妻再婚后又离婚,夫妻关系可自行恢复

D.如甲妻再婚后配偶又死亡,夫妻关系不可自行恢复

答案:A、B、D

本题解析:

【详解】

《民通意见》第37条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与配偶的婚姻关系,自死亡宣告之日起消灭。死亡宣告被人民法院撤销,如果其配偶尚未再婚的,夫妻关系从撤销死亡宣告之日起自行恢复,如果其配偶再婚后又离婚或者再婚后配偶又死亡的,则不得认定夫妻关系自行恢复。

7.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包括以下哪些()

A.劳动权

B.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

C.物质帮助权

D.休息权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休息权、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物质帮助权。因此四个选项均正确。

8.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应不得侵犯下列哪些利益()

A.国家利益

B.社会利益

C.集体利益

D.不得侵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9.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某甲想杀害其妻子,便劝说其妻子乘坐飞机外出旅游,希望飞机失事而致使其子死亡。某甲的妻子便乘飞机旅游,结果飞机果然失事而死亡。某甲的劝说行与其妻子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B.某乙为抢劫而殴打李某,李某逃跑,某乙随后追赶。李某在逃跑时钱包不慎从上掉下,某乙拾得钱包后离开。某乙的暴力行为和取得财物之问存在因果关系

C.赵某是死刑犯,在即将对赵某执行死刑时,某丙夺走法警的手枪将某丙杀死,丙的行为与赵某死亡之间有因果关系

D.某丁为了盗窃钱财将王某的皮包窃走,打开皮包发现里面放的是一把手枪,某的盗窃行为与王某枪支失窃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答案:A、B、D

本题解析:

【精解】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关系。A项中,虽然某甲妻子按照某甲的劝说乘坐飞机,但是由于飞机的失事不是某甲所能控制的,所以某甲的行为与其妻子死亡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B项中,某乙获得的钱包不是其通过暴力行为而得到的,所以两者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C项中,虽然赵某即将被执行死刑,但是某丙的行为却是赵某死亡的客观原因,所以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D项中,因果关系是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客观联系,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某丁虽然主观上没有盗窃枪支的故意,但是不影响因果关系的认定。

10.德国法学家托马西斯认为,道德与法律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调整人们的内心活动,旨在求得个人的内心和平,而法律则调整人们的外在活动,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旨在谋求外部世界的和平。对于此论述应作的理解是()。

A.这一观点被康德所重述,科学地划分了法律和道德之间的界限

B.事实上,无论道德还是法律都是调整人们的内心活动,也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所以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C.这一观点将是否具有外界强制性作为区分道德和法律界限的标准是不能成立的

D.在托马西斯的观点的基础上,关于社会主义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差别,我们可以提出以下一点补充:就对社会成员的要求而论,社会主义道德对于人们的要求比法律要高

答案:B、C、D

本题解析:

【精解】托马西斯的观点在反对当时封建统治者,尤其是天主教会方面具有进步作用,但是他对于道德和法律之间的界限的解释是不科学的。法律和道德具有一致性也有相互作用。二者都具有外界强制性,区别在于强制的形式,道德的强制性一般体现为社会舆论的谴责,法律则由国家强制力所保证。而对于二者的调整范围来讲,社会主义道德所调整的范围要比法律为广。就对社会成员的要求来讲,社会主义道德对人们的要求要比法律要高。

11.在现代法律实践中,当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通常采取的原则是().

A.比例原则

B.个案平衡原则

C.秩序优先原则

D.价值排序原则

答案:A、B、D

本题解析:

【详解]

法的价值与人的客观需要和利益相关联,人的需要和利益是多层次的,所以,法的价值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秩序、自由、平等、效率等。在具体的个案中,法的价值可能会发生冲突,此时就需要运用一些原则来解决法的价值冲突问题。价值排序原则即价值位阶原则,指在不同位阶的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位阶在先的法的价值优于位阶在后的法的价值;个案平衡原则指在处于同一位阶上的法的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必须综合考虑主体之间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以使个案的解决能够适当兼顾双方的利益;比例原则指为了保护某种较为优越的法的价值而必须侵害一种利益时,不得逾越一定的限度。这些原则都是在解决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所经常适用的原则。秩序本身必须符合人性、符合常理,如果为追求秩序而要牺牲人们的自由、平等,那么这种秩序就是不可取的。

12.2010年《选举法》修正案中涉及选举权平等性原则的内容有()

A.选民所投的选票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B.人人平等,即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代表

C.民族平等,即各民族都有适当数量的人大代表

D.地区平等,即各行政区域都应有相同的基本名额数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2010年《选举法》进行了修改,落实了平等选权制。包括每一选票的等效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民族平等、地区平等。因此ABCD都正确。

13.下列选项中,属于非营利法人的有()。

A.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

B.社会团体法人

C.事业单位法人

D.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法人

答案:B、C

本题解析:

《民法典》将法人分为三类: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和特别法人。《民法典》第87条规定,为公益目的或者其他非营利目的成立,不向出资人、设立人或者会员分配所取得利润的法人,为非营利法人。非营利法人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第96条规定,本节规定的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为特别法人。

14.属于犯罪集团成立条件的有()。

A.犯罪人数三人以上

B.所建立的犯罪组织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C.犯罪具有行业性或地域性

D.成立组织的目的在于实施犯罪

答案:A、B、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第26条第2款的规定,三人以上为共同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构成犯罪集团的条件有:(1)主体上,必须是三个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2)主观方面,必须以为共同犯罪为目的;(3)客观方面,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犯罪组织。故选A、B、D项。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应当将犯罪集团和黑社会性质组织加以区别。

15.汉朝的法律形式有()。

A.令

B.科

C.格

D.式

答案:A、B

本题解析:

【精解】汉朝的法律形式包括律、令、科、比四种,故选A项和B项。格和式是唐朝的法律形式。

16.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包括()。

A.犯罪客体

B.犯罪对象

C.犯罪主观方面

D.犯罪客观方面

答案:A、C、D

本题解析:

【精解】犯罪构成是由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组成的。只有行为符合犯罪构成的四个方面,才能认定为犯罪。有的犯罪中存在犯罪对象,有的犯罪则不存在犯罪对象,例如脱逃罪,所以犯罪对象不是犯罪构成中必须具备的。故选A、C、D项。

17.一般来说,成立刑法上的不作为犯罪,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A.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

B.行为人有能力履行这种义务

C.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而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

D.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故意的态度

答案:A、B、C

本题解析:

【精解】刑法理论认为,不作为犯罪的成立条件是:(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2)行为人有能力履行这种特定的义务;(3)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而引起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发生。由于不作为犯罪既可以是故意犯罪也可以是过失犯罪,所以并不要求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故意的心理态度。故选A、B、C项。

18.甲欠乙20万元到期无力偿还,其父病故后遗有价值15万元的住房1套,甲为唯一继承人。乙得知后与甲联系,希望以房抵债。甲便对好友丙说:“反正这房子我继承了也要拿去抵债,不如送给你算了。”二人遂订立赠与协议。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乙对甲的行为可行使债权人撤销权

B.乙可主张赠与协议无效

C.乙可代位行使甲的继承权

D.乙可以对甲的行为行使债权人代位权

答案:A、B

本题解析:

【精解】C项错在:继承权具有专属性,不能行使代位权。D项错在:本题考查的是债权人撤销权,而不是代位权,代位权和撤销权的区别在于,债权人行使代位权必须是债务人消极不行使对第三人的到期债权,而债权人行使撤销权必须是债务人以积极的行为无偿转让财产,或者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将财产转让给第三人。

19.刑罚权包括()。

A.制刑权

B.求刑权

C.量刑权

D.行刑权

答案:A、B、D

本题解析:

ABCD【详解】

刑罚权具体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制刑权、求刑权、量刑权、行刑权。制刑权是指在刑法中创制刑罚的权力,包括刑罚体系、刑罚制度和各具体刑罚的确立、修正、废除。求刑权指请求国家的审判机关对犯罪人予以刑罚处罚的权力。量刑权指决定是否科刑与科处什么样的刑罚的权力。行刑权是指对犯罪人执行刑罚的权力。

20.明、清时期的“三法司”包括()。

A.大理寺

B.刑部

C.都察院

D.御史台

答案:A、B、C

本题解析:

【精解】隋、唐、宋时期的三法司包括大理寺、刑部和御史台,明、清时期的三法司括大理寺、刑部和都察院,故选A项、B项和C项。

21.自首要求犯罪分子有主动投案的行为。自动投案包括以下哪些情况?()

A.犯罪事实或犯罪分子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已被发觉,但犯罪分子尚未受到讯问、未被施以强制措施时,自动投案的

B.犯罪分子的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查询、教育后自动投案的

C.犯罪后逃跑,在通缉、追捕过程中,自行投案的

D.犯罪分子确已准备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捕获,经査证属实的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详解】根据有关的司法解释,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此外,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的;犯罪嫌疑人因病、伤或者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或者先以信电投案的;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待自己的罪行的;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的;经査实确已准备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捕获的,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22.某地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发现,该省人民代表大会所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定与国家某部委制定的规章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在此情形下,根据我国《宪法》翻《立法法》,下列处理办法错误的有()。

A.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

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在该地方是适用地方性法规还是适用部门规章

C.由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加以决定

D.由国务院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或者由国务院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在该地方适用部门规章

答案:A、B、C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立法法》第86条的规定,A项和B项的表述错在:如果国务院认为适用规章,此时应当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裁决;c项的表述错在:最高人民法院无权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规定不一致时,作出裁决。只有D项表述正确。

23.下列诸项中不属于处断的一罪的有()。

A.继续犯

B.结果加重犯

C.连续犯

D.想象竞合犯

答案:A、B、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实质的一罪有想象竞合犯、继续犯、结果加重犯。连续犯是数个行为构成数个犯罪,是实质的数罪。故选A、B、D项。

24.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实行接接选举的行政区域包括()。

A.自治州

B.市辖区

C.民族乡

D.直辖市

答案:A、D

本题解析:

【精解】根据《选举法》第2条的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即实行间接选举,故选A、D项。而市辖区和民族乡实行直接选举,故排除B、C项。

25.民法典定解除的事项有

A.因不可抗力不能实现合同的目的

B.在履行期到来之前一方明确表示或以其行为表达将不履行主要债务的

C.一方当事人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的

D.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的

答案:A、B

本题解析:

法定解除合同的条件包括:(1)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2)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的。(3)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的期限内仍未履行的。(4)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法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5)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26.下列选项中作为构成英国宪法有机组成部分的是()。

A.宪法法典

B.宪法惯例

C.宪法判例

D.宪法性法律

答案:B、C、D

本题解析:

【精解】英国宪法是由英国不同历史时期颁布的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宪法判例等构成的,故选B、C、D项。英国并没有制定统一的、完善的宪法典,故排除A项。

27.下列选项中关于北齐政权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的表述,正确的有()。

A.北齐时期首次创立的“重罪十条”制度,是隋朝《开皇律》所规定的“十恶”的渊源

B.北齐将《曹魏律》的“刑名”篇改为“名例”篇,完善了刑法总则

C.北齐正式设置了大理寺,使得大理寺成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大理寺直到明朝才变成复核机关

D.《北齐律》首次规定了登闻鼓直诉制度

答案:A、C

本题解析:

【精解】B项错在:《北齐律》是在《晋律》的基础上完善封建成文法典总则的,而不是以《曹魏律》为基础的。D项错在:登闻鼓直诉制度始创于西晋,而不是北齐。

28.以下列举的特点,哪些属于执法活动的特点()

A.执法的灵活性

B.执法的单方面性

C.主体法定性

D.执法的被动型

答案:A、B、C

本题解析:

执法活动具有主动性的特点,被动性是司法活动的特点。执法活动的主要特点主要包括:执法的主动性、执法的单方面性、执法内容的广泛性。此外,执法活动还具有主体法定性、国家权威性、强制性和灵活性等特点

29.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国公民犯罪,适用中国刑法的必要条件有

A.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也应受处罚

B.犯罪地国家与我国订有引渡条约

C.该外国人在外国没有为此受过审判

D.我国刑法规定该罪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

答案:A、D

本题解析:

刑法在中国领域外的效力体现为两种情况:第一,对中国公民在中国领域外犯罪的效力;第二,对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犯罪的效力。本题涉及第二种情况。我国法律规定,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我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由此,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犯罪可以适用中国刑法的必要条件包括:(1)该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国国家和公民犯罪;(2)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3)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也应受处罚。所以,就本题而言,题目中已经提到了条件1,答案中涉及条件2和条件3,故选A、D项。

30.法律对自由的限制主要基于()。

A.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

B.为了社会及他人的利益

C.为了行为人自身利益

D.为了各项自由的协调

答案:A、B、C、D

本题解析:

【精解】我国法学界所提出的对自由的法律限制原则主要有以下四项:原则一:法律基于社会生活条件的制约而限制自由;原则二:法律为了社会及他人的利益而限制自由;原则三:法律为了行为人自身利益而限制自由;原则四:法律为了各项自由的协调而限制自由。

31.李某于2001年死亡,对所留遗产无遗嘱。李某有二子一女,长子(1969年亡)有一子甲(2000年亡),甲有一子乙;次子(1998年亡),有一女丙;女儿(1996年亡)收养一子丁。则对李某的遗产享有继承权的有()。

A.乙

B.丙

C.丁

D.仅乙、丙二人

答案:A、B、C

本题解析:

【精解】考查要点是继承人的判定。乙、丙享有代位继承权;丁属于合法收养的子女,与亲生子女具有平等的继承权。

32.以下表述中存在错误的是()。

A.只有法律才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

B.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也具有法律效力

C.法律的渊源是指法律的来源

D.导致各国立法体制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制度和文化传统

答案:A、D

本题解析:

【精解】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分不在于只有法律才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其他社会规范如党章等也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故A错误。法律渊源,是指由国家或社会所形成的,能够成为法官裁判依据或者人们行事准则,具有一定法律效力和法律意义的规范的表现形式,其形式并不局限于规范性法律文件。故B、C正确。一国立法体制主要是由该国的国家管理形式(政体)和国家结构形式所决定的。故D错误。

33.以下属于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时期宪法性文件的是()。

A.《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B.《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

C.《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

D.《中国土地法大纲》

答案:A、B、C

本题解析:

【详解】

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时期的宪法性文件有:(1)《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主要内容有:①关于政权组织,确立人民代表会议为政权管理机关。②关于人民权利,规定边区人民不分民族一律平等。③关于司法制度,规定除司法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公务外,任何机关、团体不得有逮捕审讯行为;司法独立不受任何干涉。④关于经济政策,规定经济上采取公营、合作、私营三种方式。(2)《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3)《华北人民政府施政方针》。《中国土地法大纲》是解放区人民民主政权时期的土地政策性文件。

34.物权的基本原则有()。

A.物权法定

B.一物一权

C.公示、公信

D.物权无因性

答案:A、B、C

本题解析:

【精解】物权的基本原则有三:物权法定,一物一权和公示、公信,故选A项、B项和c项。注意:第一,公示、公信系一个原则,不要分开。第二,物权无因性理论系德国物权法理论,我国不承认物权的无因性。

35.李某死后留下一套房屋和数十万存款,生前未立遗嘱。李某有三个女儿,并收养了一子。大女儿中年病故,留下一子。养子收入丰厚,却拒绝赡养李某。在两个女儿办理丧事期间,小女儿因交通事故意外身亡,留下一女。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二女儿和小女儿之女均是第一顺序继承人

B.大女儿之子对李某遗产的继承属于代位继承

C.小女儿之女属于转继承人

D.分配遗产时,养子应当不分或少分

答案:B、C、D

本题解析:

由于幸某未立遗嘱,对其财产应进行法定继承。《继承法》第10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第11条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大女儿之子对李某遗产的继承属于代位继承,B项正确。小女儿在继承活动开始之后,遗产处理之前死亡,小女儿之女属于转继承人,C项正确。小女儿之女转继承小女儿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小女儿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A项错误。《继承法》第13条第4款规定:“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故D项正确。

36.关于刑事责任,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产生刑事责任的原因在于行为人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

B.刑事责任的大小、有无一般不以被害人的意志为转移

C.刑事责任是一种救济责任

D.刑事法律并不是追究刑事责任的唯一依据

答案:A、B

本题解析:

【精解】刑事责任是一种公法责任,是由行为人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引起的,由国家公诉机关予以追究,除自诉案件以外,不允许当事人协商。刑事责任是一种惩罚性、预防性的法律责任。

37.下列行为应当认定为犯罪未遂的是()。

A.张三持刀前往李四家杀人,走到半路因身体不适而返回

B.甲欲前往乙处行窃,甲不知乙已将保险箱中的钱款存人了银行。甲在撬窃保险箱过程中因良心发现而罢手

C.丙欲杀丁,连击数枪而未击中,因子弹用光,只得悻悻回家

D.王五正在赵六家行窃,忽听屋外有人经过,便慌忙逃离

答案:C、D

本题解析:

【详解】

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所呈现的犯罪停止形态。故选CD。选项AB均是在实施犯罪的过程中,由于行为人自身的原因而主动停止了犯罪,属于犯罪的中止形态。

38.()涉嫌构成危险驾驶罪。

A.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B.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C.吸毒后驾驶的

D.从事校车业务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的

答案:A、B、D

本题解析:

暂无解析39.甲对乙享有10万元到期债权,乙对丙也享有10万元到期债权,三方书面约定,由丙直接向甲清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丙可以向甲主张其对乙享有的抗辩权

B.丙可以向甲主张乙对甲享有的抗辩权

C.若丙不对甲清偿,甲可以要求乙清偿

D.若乙对甲清偿,则构成代为清偿

答案:A、B、D

本题解析:

【精解】本题考查的是债的变更中的债务转移。债务人将债务转移给第三入的,第三人享有的对债务人的抗辩权,可以向债权人主张,故A项正确。债务人将债务转移给第三人的,债务人对债权人享有的抗辩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