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范大学古代汉语复试资料(本校)_第1页
江西师范大学古代汉语复试资料(本校)_第2页
江西师范大学古代汉语复试资料(本校)_第3页
江西师范大学古代汉语复试资料(本校)_第4页
江西师范大学古代汉语复试资料(本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古代汉语Ⅱ复习资料——PAGE39—代詞人稱代詞指示代詞疑問代詞無定代詞輔助代詞古今汉语代词的差异1.古代汉语有两类比较特殊的代词:无定代词“或”和“莫”辅助性的代词“者”和“所”。这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2.古代汉语的代词使用了许多与今天完全不同的形式。比如第一人称代词,古代汉语不但有“我”、而且还有“吾、余、朕、台、予”。再如,现代汉语的近指代词“这”,古代还有“此、是、斯、兹”等。3.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体系还不完备。严格说来,先秦汉语中还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的职务是由指示代词“其”和“之”、“彼”、“夫”来承担的。三、古汉语代词的分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无定代词、辅助性代词。前三类与现代汉语同,后两类为古代汉语所特有。人称代词1、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吾”“我”“予(余)”、“朕”“昂”“台”“吾”在上古主要作主语,也可以作定语。一般不作宾语,如作宾语也只限于否定句中作前置宾语。如:(1)今者吾喪我。(《莊子•齊物論》)(2)居則曰:“不吾知也。”(《論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予与余为同一个词,可作主语、定语、宾语(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小雅·巧言)(4)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离骚》)“朕”在秦以前为一般人自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为皇帝专用自称。(5)“朕皇考曰伯庸。”——“朕”指屈原自己;皇:光明、敬仰。(《离骚》)人涉昂否,昂须我友。匪台小子,敢行称乱。——《诗经》。“昂”当是方言词,其他文献罕见古代有“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之说。(人之十等:王,公,大夫,士,皂,舆,隶,僚,仆,台。)第二人称代词主要有:“女(汝)”、“尔”、“若”、“而”、“乃”用作主、宾、定的有“女(汝)、尔、若”等。只用作定语,偶用作主语,不作宾语的有“而、乃”。译成“你、你们、你们的。”至于“你”,六朝以后才产生,一般认为源于“尔”,一声之转。(1)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2)若为庸耕,何富贵也!(史记·陈涉世家)(3)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傳·宣十五》)(4)吾乃与而君言,汝何為者哉?(《史記·平原君列傳》)(5)a.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史记·項羽本纪》)b.必欲烹乃翁,幸分我一杯羹。(《漢書·項羽傳》)第三人称代词——从整个的语法体系来说,上古汉语中其实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第三人称代词是用指示代词(这、那、彼)来兼任的。上古汉语中,用作第三人称代词的“其、之、彼”、“夫”,都还带有指示代词的性质,实际上就是第三指示代词。“之”的用法《尔雅》训为“往”,《说文》以为“出也”。按:小篆“止”“之”同形,故其本义是动词“到”“往”。在古汉语中,可用作代词、助词、动词等。1、用作一般代词。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陈涉世家)为人后者,为之子也。(公羊传)——后,后代。“之”,相当于“其”2、作结构助词语法学界对“之”的认识,走过很长的弯路,(文通)称介词,杨树达叫连词,王力称结构助词,郭锡良叫代词复指。对“之”的各种用法的掌握与否是衡量古汉语水平的标志。(1)用在定语与中心词中间,相当于“的”。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观潮)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2)用在主谓之间,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省去无碍文义。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3)用在主谓之间,将主谓结构变为名词形结构。以前的说法“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妥。甚矣,汝之不惠!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尚书)(4)用作凑足音节和提顿。一般用于动词或形容词之后。充当形式宾语,可译可不译。怅恨久之。(陈涉世家)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以上用在形容词后)(5)古代“之”还有一种很特殊的用法,加于人名之间、物名地名之间,作衬音词。“介推”——“介之推”、“烛之武”——“烛之武”、“尹公佗”——“尹公之佗”、“会稽山”——“会稽之山”(6)作指示代词,可代人、代物、代事,作定语,指示性、独立性较弱,译为“这、那”。旦日,客从外来,与生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其”的用法:其,本义是簸箕。古汉语的“其”基本上用它的假借义,作代词、连词、助词和语气副词。1、作代词。一是起指代作用,一是起称代作用。(1)起指代作用。可指代少数,也可指代多数。一般用于远指,但有时也用于近指。通常用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作定语,直接指代他们,相当于“那个(那些)”“这个(这些)”。臣窃以为其人勇士。——近指,这个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登泰山记)——远指,其远,那以前。(2)起称代作用。可代事代物,以代人为主。可代第三人称,也可代第一、二人称。可代单复数。(刘备)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他的才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其实:它的果实。孙子曰: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其,我的)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生于前。“彼”用于第三人称仍带有指示性,并有轻蔑的意味。(译为“他、她、它(们)”。)“彼可取而代也。”——“彼”做主语,指代秦始皇,带有轻蔑的意味,相当于“那家伙”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他,是男子汉;我,也是男子汉。我为什么要怕他!)《孟子·滕文公上》先秦汉语没有一个能作主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他”只作“别的”解。如:(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小雅·鹤鸣)现代汉语用“他”作主语的地方,古代有两种表示法:(一)重复出现前面的动词。如: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左传·襄15)(二)省略主语。如: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论语·微子)大致唐代,第三人称代词“他”开始出现。白语、朝鲜语、蒙古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也来自指示代词,并至今与后者同形;法语、俄语也来自指示代词,英语三人称复数也来自指示代词,这是具有语言共性的,反映了共同的认知规律。如果一个语言人称代词三缺一,则一定是第三人称代词。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单复数——古代汉语人称代词没有单复数的分别,同一个词既可以用于单数,又可用于复数。遇到人称代词,需要根据上下文判断其究竟表示的是单数还是复数。有时为了强调多数,在人称代词后加名词“侪”(chái)、“属”、“曹”、辈”等名词,意思是“这辈人”、“这类人”,并不是表示复数的词尾。古人常用谦称和尊称,是名词而非代词。(古代的“礼”的体现:卑己尊人)谦称代替第一人称。“臣、仆、愚、小人”等常用于一般人自称;“妾、老妇”等用于女子自称;“孤、寡人、不谷”用于帝王诸侯自称。尊称代替第二人称。常用“陛下”称君王,“殿下”称太子、诸王,“阁下”称高级文官,“麾下”称高级武官。对一般人尊称用“先生、子、夫子、君、公、卿、吾子、大王、足下”等。指示代词分为近指代词、远指代词、旁指代词、特指代词。近指代词:用来指代那些距离说话人较近的人或物。主要有“此”、“是”、“斯”、“兹”、“若”、“然”、“尔”等。(现在的介绍信多有“兹有……”字样)“此”、“是”、“斯”——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这”。“尔”、“若”、“然”——相当于“如此”、“像这(那)样”。“然”多作谓语。译“这、这个、这里、这样。如:青采出于蓝,而质青于蓝者,教使然也。“是”的用法1、作近指代词(可译为“这、这个、这里、这样”等)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舞于庭)(佾:古代称的行列,一行人叫一佾。天子八佾)作定语: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庄子北冥有鱼(海运,谓海风动,幂——溟,海也。)作谓语: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2、作判断词(系词)用于判断句中,同现代汉语。(季平子欲杀申夜姑)公若泣哀之,曰:“杀是是杀余也!”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论语·微子)今是何种也?3、作助词,用于提前宾语。唯余马首是瞻。“是以、是故、是用”——因此,所以。4、关于现代汉语的“是”作焦点标记如:我是不知道。我是三个女孩。我是昨天乘坐飞机到南昌的。远指代词:用来指代那些距离说话人较远的人或物。主要有“彼、夫”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那”“那个。“夫”指代性较轻,亦可不译。以做定语为多。位于句首的“夫”后来虚化为句首语气词,主要起提起话题的作用,表示要发议论。要注意辨别“夫”的这两种用法的区别。例:食夫稻,衣夫锦。(吃那稻谷,穿那锦衣。)旁指代词——所谓旁指,是指代一定范围之外的事物,很象现代汉语的“旁”、“别”似的。“他、它、佗”不是第三人称代词,是旁指代词。可译为“别的”、“别的人”、“别的事”。如:王顾左右而言他。(别的事)特殊指示代词:者和所吕叔湘《文言虚词》、中学教材等称“者”、“所”为结构助词,而王力、郭锡良教材称“者”、“所”为“辅助性代词”。“者”——“者”的用法大凡有两类。一是作为指示代词组成“者”字结构;二是作语气助词。“者”字结构具有名词性质,所以能称代人、事、物、道理等等,能在句中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1.谓词性成分+“者”(“者”使谓词性成分名词化。)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赦之,以劝事君者。2.数词+者→表一定范围、种类:译“几样”、“几种”、“几类”、“几方面”等。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子贡问政事,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信任统治者]。子贡说:“迫不得已而去掉其中之一,在这三样中哪一样可先去掉?”子曰:“去兵、去食,自古皆有死,民不信不立[立国]。”)语气词“者”(1)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论语·述而》)——提顿语气(2)故臣曰:“亡国之廷无人焉。廷无人者,非朝廷之衰也,家务相益,不务厚国。”(《韩非子·有度》)——提顿语气(3)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孟子·离娄上》)——假设语气(4)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文学》)——假设语气“所”是一个与“者”互补的代词1.所+动(短语)此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2.所+动(短语)+者作用与“所+动”同,指代行为对象。仍属“所”字短语。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挠:扰乱)3.所+动+(之)+名“所”后再加名词,举出具体指代的人或事物名称,“所”字短语作这个名词的定语,有时用“之”作定中标志。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欤?抑亦盗跖之所筑欤?(所居之室:住的房室。)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所与饮食者”,即和他一起吃饭喝酒的人,“所与”指代动作行为的相关者。“所以”的两种用法一、表依据:译为“用来……的方法”、“用来……的工具”。吾知所以距子矣。(公输盘对墨子:“我知道抵抗你的方法。”)二、表原因(抽象):译“导致……的原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似仇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所从”、“所由”表示“从……的地方”;“所与”表示“和……的人(事)”;“所为”表示“导致……的原因”。疑问代词1、指人代词——谁、孰“孰”一般只作主语,不作宾语。“谁”主要用于一般问句。“孰”常用在选择问句里,还经常和介词“与”连用,构成固定组合“孰与”。(1)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论语先进)(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师:子张;商:子夏)(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孟子·梁下)(3)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2、指事物——何、胡、曷、奚“何”本义为动词,担负之意,作代词是假借的用法。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左传)“何以”可以表示原因“为什麽”,表示工具依据“凭什麽”:多多益善,何以为我禽。(史记·淮阴侯列传)——为什么既飨,楚子问于公子曰:“子若克复晋国,何以报我?”(国语)胡为至今不朝也?(战国策)同游而不見愛者,吾必不仁也;交而不見敬者,吾必不長也;臨財而不見信者,吾必不信也。三者在身,曷怨人?《荀子·法行》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3、指处所——安、恶、焉安:泰山其颓,则吾将安仰?(礼记)——哪里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恶:将恶避逃之?曰:“无所避逃之?”(墨子)“先生飲一斗而醉,惡能飲一石哉?”史记·滑稽列传焉: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孟子)——哪里(季隗)对曰:“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请待子。”(《僖公二十三年》)——语气词无定代词——不确定指某一人、某一物、具有泛指意义的代词。或——原是“国”的古字,“域”是“或”的异体字,假借为无指代词。(注意,所有的代词都是假借而来的)1、作无指代词(肯定性无指代词)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表时间,当“有时”“偶或”讲。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或,有时)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而或,而有时)作连词,表假设、有时也表选择。闻君将还吴,密通洞庭,或以尺书密托侍者,未卜将以为可乎?(或,如果)中古之后才用“或”表示今之“或者”: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或,或者)莫——1、作否定性无指代词,可译为“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件事、没有一样东西、没有一个地方”等。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墨子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莫,没有一个人)(石钟山记)“莫”和“无”亡、毋、罔、靡”经常相通;这些唇音字充当主语时,都是无指代词。无: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办法用来到达千里之外)亡:河曲智叟亡以应。(没有话)毋:上察宗室诸窦,毋如窦婴贤,乃召婴。(没有一个人)罔: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莫”(无……)的后面有时紧跟一个否定副词“不”,成为“莫不”(无不)。“莫不”连用是否定之否定,强调的是“全部”和“肯定”的概念。(没有谁不)朝廷之臣,莫不畏王。莫不桃李夏绿,竹柏冬青。(莫,代地,没有一处)2、作否定副词,充当状语。否定副词“莫”在先秦很少,汉以后才渐渐多起来。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韦庄·菩萨蛮)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副词——副词是一种半实半虚的词类:语法功能上能单独做状语,接近实词;但是词汇意义比较空灵,接近虚词.副词按照其表达的内容又可以分为程度副词、范围副词、时间副词、情态副词、否定副词、谦敬副词等几个次类。程度副词(1)程度副词——表动作、行为或状态的程度。表程度偏高:“最、太、至、尤、良、益、甚、殊——很、非常(至高无上、极品、殊荣)另外,“为”常可以与“最”、“甚”、“很”等搭配。表程度偏低:略、少——稍微、逐渐少——古汉语中“少”常作程度副词,是“稍微、略微”的意思,相当于现代的“稍”。今予病少痊,予又且復遊於六合之外。《庄子·徐无鬼》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古汉语中的“稍”却是时间副词,“逐渐”的意思。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史记·项羽本纪》)

颇——在现代汉语中表示程度深,而古汉语中的“颇”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程度高,是“很”的意思;一是表示程度浅,是“稍微”的意思。如: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陌上桑》)略微太祖之破袁术,(曹)仁所斩获颇多。《三国志》——很“年事颇高”何解?“益”——表程度进一步深化,可译为“更加,越发”等。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韩非子·喻老)“良”——表程度高,可译为“很,甚”。美志不遂,良可痛也。(曹丕:与吴质书)也可表示事实确凿可信,可译为“的确,真是”。诸将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史记·赵世家)“殊”-——表程度高,非常、特别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目随之。(史记·留侯世家)2.范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主体或客体的范围。表总括(范围大的):“皆、悉、尽、毕、咸、并、举、具、俱、既”——都、全,总共;“凡、共”——总、共。武留匈奴凡十九岁。(汉书)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孟子)表限制(范围小的):“但、徒、特、直、第(弟)、仅”——仅、只。“但”、“直”现代汉语中的“但”是转折连词,古代汉语中的“但”则主要是表示范围的副词,用来限制范围,是“只”、“仅仅”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不但”、“但愿如此”(只希望这样)等词语中还保留“但”的古代用法。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示儿)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三国志)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3.时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1)表示时间已经成为过去:既、业、尝、曾——曾经:(2)表示现在时的:方、会、适(3)表示将来时的:且、将、行时间副词曾——在古汉语中除了表示“曾经”,多用做语气副词,表“竟然”.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经·卫风·河广》)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表“曾经”一般用“尝”: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再”——古代汉语中的“再”是数量词,一般是两次的意思,到了唐代,又可以专指“第二次”。现代汉语“再”的用法古代汉语用“复”,是“又一次”的意思。“仍”——现代汉语中的“仍”是副词,表示事情继续发生,“仍然”的意思。古代汉语中的“仍”也是副词,但含义却是“频繁”、“多次”。明年,大将军将六将军仍再出击胡。《史记》既——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既见君子,我心则降。(诗经·出车)寻——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桃花源记)规:效仿4.情态副词——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一定情态或语气的副词“且”——在古代汉语常作连词用,和现代汉语“而且”意义相当。此外,还常作副词表示情态,有“姑且、尚且”的意思。有时是时间副词,表达“将要”的含义。先生且休矣,我将念之。(史记淮阴侯列传)姑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尚且魏文侯且置相,召李克而问焉。(说苑·臣术)——将,表时间。“固”——“本来、当然”,和现代汉语的“固然”意思完全不同。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盖”表示提示和推测,引出下文——大概(1)表提示和推测性论断语气: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孟子藤文公上)(2)表确实、肯定语气:不译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汉书·司马迁传)“乃”——表“竟然”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史记·淮阴侯列传)“殆”——表示推测或不肯定——“恐怕,近乎,差不多”良曰:“沛公殆天授。”《史记·留侯世家》“岂、其、宁”——表示反问语气——“难道、怎么”。子不我思,岂无他人?(诗·郑风·褰裳)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年)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耶?(战国策·赵策)否定语词不-弗表示一般否定的副词。“不”既可以否定动词,又可以否定形容词;既可以否定及物动词,又可以否定不及物动词。而在秦汉之前,“弗”的使用范围非常狭窄,它只能否定及物动词,而且这个及物动词还不能带宾语。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论语·子罕》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孟子·尽心上》然则国乱将弗治与?现代汉语的否定词“没”以前是沉没的意思,很晚才有“没有”义。词义引申:沉没——没有。唐袁晖《三月闺情》诗:“蛾眉愁自結,鬢髮没情梳。”至于现在的“没有”与“有”也是不对称的。现代汉语中存在很多肯定与否定不对称现象。现代汉语中“不”与“没(有)”的差异。毋(无)、勿——表示禁止或劝阻性否定——不要、别。“毋”与“不”相当,“勿”与“弗”。欲人毋闻,莫若勿言;欲人毋知,莫若勿为。(枚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将军毋失时,时间不容息。(史记)未(未来即没有来)——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没有”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未”与“未尝”不同:“未”表示还没有实现,包含将来实现的可能性,“未尝”只是简单地否定过去。如: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馀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项羽本纪)否定副词非(匪)——否定名词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韩非子·五蠹》)“微”——否定动作、行为、状态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左传·僖公三十年》)哀公曰:“善哉,吾闻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微孔子,吾焉闻斯言也哉?”(说苑·君道)谦敬副词谦敬副词又分为敬人和自谦两类.敬人:请、敬、谨、幸、惠、垂、蒙等秦王跽曰:“先生不幸,教寡人乎?”(《战国策·范雎说秦王》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史记·平原君列传》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其他如“垂询”“惠顾”“承蒙”等。“请”初为动词,询问、问候。如“请安”宋·叶適《草庐先生墓志铭》:“少而廣問博請,長而探幽索微,老而愈勤,窮而益信,其學既明矣。”还有“谒见”的意思。如:《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皇后自知罪惡深大,朝請希闊。”最后才发展出谦敬副词的功能。如:今王欲民之无衣紫者,王请自解紫衣而朝。(韩非子)表自谦:窃、忝、猥、敢等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李斯《谏逐客书》)太守忝荷重任,当选士报国。(《后汉书·史弼传》)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李密《陈情表》)魏曹植《献璧表》:“臣聞玉不隱瑕,臣不隱情。伏知所進非和氏之璞。”指代副词指代性副词“相”“见”用在及物动词前面做状语,动词后面的宾语不再出现,宾语被“相”“见”指代了。“相”原表示互指,后来转变为偏指,仅指代动作的受事一方。《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以爲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國乎?”——互相今燕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爺娘聞女來,出門相扶將。”“见”原是助动词,用在动词前表示主语是动作的受事者;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演变为副词,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他人所发动作的接受,有指代宾语的作用。可译为“我”或“自己”。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墨子·兼爱下)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陶潜《归去来兮辞》)唐·周贺《留别南徐故人》诗:“三年蒙見待,此夕是前程。”介词与连词在句子中都是起联结作用的,因而有些语法书根本不区分介词与连词,统称为联结词。不过,客观来说,介词与连词还是存在根本区别。一般语言都存在介词与连词的差异,即两者并不完全相同。介词一般连接词或词组,而连词可以连接更大的语法单位如句子。不过有些词既可以作连词又可以作介词。如“与”、“和”、“跟”等。介词介词经常放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面,组成介词结构,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在其前作状语或其后作补语。表示時間、處所、目的、原因、方式、物件等。古今汉语介词的一些差异1、古代汉语介词的宾语通常同现代汉语一样放在介词的后面,但少数介词(主要是“以”)的宾语因表达的需要而放在介词的前面。“一以当十。”“奚以知其然也?”2、现代汉语中介词宾语不能省略,古代汉语中“以、为、与、从”等介词的宾语有时可以省略。“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竖子不足与谋。”3、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做状语,与现代汉语相同。但“于”字组成的介宾结构除表“对于”、“关于”外,其余多作补语;“以”字介宾结构可作状语,补语,现代汉语一般是用状语来表达。“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于(於、乎)古漢語中介詞“于”也可寫作“於、乎”。“于”和“於”上古並不同音,作介詞用時,它們的用法完全相同。“乎”與“于”古時音近,除經常做語氣詞外,也經常作介詞用,其用法與“于”也完全相同。“于”和“於”两者使用的时间不同,甲骨文中只有“于”,西周金文开始出现“於”,但“于”占多数,《左传》以后两者相当,战国晚期后“於”占优势,后来一般“於”,建国后汉字简化统一作“于”。(1)引入行為動作的處所與時間,組成介賓結構作句子的補語或狀語,可随文译为“在”、“从”、“到”。如: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谁之过与?(《論語•季氏將伐顓臾》)——老虎犀牛从笼子里逃了出来,龟壳美玉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责任呢?处所、“从”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孟子梁上)——河内:魏地,今河南境内的黄河以北。“到”自十月不雨至于五月。(左传·僖公3年)——古今句式不同(2)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作补语或状语,随文意可译为“向”、“跟”、“给”、“对”、“对于”。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古代“汤”“水”想对,肱gōng景公有爱女,请嫁于晏子。(晏子春秋)(3)引进比较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用在形容词或少数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后面作补语,译为“比……更……”。青,取之于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其聞道也,固先乎吾。(韓愈《師說》)悲莫痛于伤心。

(4)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组成介宾结构作动词的补语,译为“被”。兵非贵益多,唯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巳。夫唯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孙子兵法)——兵力并不是愈多愈好,只要不盲动冒进,而能够集中兵力、判明敌情、战胜敌人就行了。那种不深思熟虑而又轻敌盲动的人,势必成为敌人的俘虏。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有关语序移位: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王其盍亦鉴于人,无鉴于水。(国语)省略:其告求于上甲。(殷墟867)其告求上甲。(殷墟28206)以——说文:以,用也。引申为介词(1)引入行為動作憑藉的工具、材料與依據。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我有旨蓄,亦以御冬。宴尔新婚,以我御穷。(诗经·谷风)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韓非子•五蠹》)“请以剑舞。”(史记)“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2)引入行為動作憑藉的資格、身份或地位。以人民往觀之者三二千人。(《史記•西門豹治鄴》)項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史記•項羽本紀》)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汉书)(3)引入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得“由于”、“因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夫尧既已黥汝以仁义,而劓汝以是非矣。(庄子)此木以不材终其天年。(庄子)平原君笑曰:“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不亦甚乎!”(史记)(4)引入行為動作的時間。赏以春夏,刑以秋冬。(左传)文(指田文,即孟嘗君)以五月五日生。(《史記•孟嘗君列傳》)有以无以由“以”構成的“有以”“無以”表示“有(沒有)東西或辦法用來……”信喜,謂漂母曰:“吾必有以重報母”(《史記•淮陰侯列傳》)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史記•項羽本紀》)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关“以”的语序以字结构可以在动词前或后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孟子)宾语有时也可以前移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诗经)强调赠之以勺药。(同上)为——“為”經常與它後面的賓語一起放在謂語動詞的前面作狀語,表示物件、目的、原因等。(1)引入行為動作服務的對象,“替”“給”。為長安君約車百乘。(《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2)引入行為動作的目的,“為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3)引入行為動作的原因。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而辍广。(4)引進動作行為所涉及的物件。不足為外人道。(陶淵明《桃花源記》)(5)引進動作的主動者,表被动。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為宋國笑。(《韓非子》)

与(1)引進動作的服務對象,“為”“替”“給”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史記•陳涉世家》(2)引進動作行為的參與者“跟”“同”。執其手而與之謀。(《國語•越王勾踐棲會稽》(3)引進比較物件。吾與徐公孰美?(《戰國策•齊策》)介词与动词的差异:介词大多从动词虚化而来。不过最典型的区别是:介词没有时间性。如:到上海了→到了上海了 到上海去→﹡到了上海去你跟我→你跟着我 你跟谁说话→﹡你跟着谁说话我们比比谁高(重叠)→﹡我比比你高连词連詞是用來聯結詞、短語或句子的虛詞。古代漢語的連詞有許多,有些在現代漢語中還在使用。下面是幾個較為重要的古漢語連詞,“與、且、以、而、則、然、雖、之。”

与——“与”可以作介词与连词。作介词构成介词结构作状语或补语。作连词的功能不同,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和”,一般用來連接並列的名詞、代詞或名詞性短語,表示並列或選擇關係。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孟子•梁上》)而(1)用在聯合結構中表示两个成分的联系。又可以分为三种:A)表示并列关系。如: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左传)闻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B)表示顺承关系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夫种麦而得麦,种稷而得稷。(吕氏春秋)三例分别表示时间上、事理上得顺承。C)表转折关系(与顺承的关系)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败。(孙子兵法)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韩非子)(2)连接状语与谓语,前一部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或状态,修饰后一部分。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行海者坐而至越,有舟也;行陆者立而至秦,有车也。(慎子)(3)用在主语与谓语之间,表转折。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很多人认为这个“而”表假设,译为“如果”。又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其实这些句子含有假设意味,乃是一种意合法。就如同现在的“明天下雨,我就谁懒觉”一样。古代汉语有时有假设连词有时没有。如: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史记)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诗经)像“人而无仪”中“而”似乎有假设意味,但是和下句比较可知没有。另外表假设一般要是没有发生之事,但这里肯定是已然之事,不是假设。则然则(1)表示兩件事情在時間上相承。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饑,終歲不制衣則寒。(晁錯《論貴粟疏》)生则天下歌,死则四海哭。(荀子)(2)表示因果或情理上的聯繫。是故無事則國富,有事則兵強。(《韓非子•五蠹》)民貧則奸邪生。(晁錯《論貴粟疏》)(3)表示转折。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论语)欲速则不达。(论语)多则多矣!抑君似鼠。夫鼠昼伏夜动。(左传)(4)表假设。项王乃谓海春侯大司马曹咎等曰:‘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毋令得东(陈留)而已。(史记)時則不至,而控於地而已矣。(《莊子•逍遙遊》)“然”原是指示代词,意为“这样”,可以与其他连词构成“虽然”、“然而”、“然则”等,一般表转折,有时也表顺承,其实两者相通。后全部词汇化为复合连词。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墨子)夫珠玉金银,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然而众贵之者,以上用之故也。(汉书)然则吾子与管仲孰贤?(孟子)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淮南子后来“然”也虚化,有连词用法。如: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史记)之——“之”原是動詞“到某地去”;又借作指示代詞。連詞“之”主要有兩種用法:(1)連接定語和中心語,表示領屬或修飾關係。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三军之士,视死如归。(吕氏春秋)伯夷死名于首阳之下,盗跖死利于东陵之上。(庄子)这种“之”不同教材有不同处理,或认为介词、助词,其实只是名称的不同。(2)插在主謂結構之間,使其變成名词性結構,充當句子的主語、賓語或狀語。如:貢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傳)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人之生也发黑,其老也发白。(论衡)很多教材认为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461页,不妥。后王力在《汉语语法史》亦改换说法。其实很多“主之谓”可以成句。如:子曰:“予之不仁也!”(论语)晁错曰:“袁盎策之善。”(史记)语气词、词头词尾也——句尾語氣詞“也”主要用在判斷句句尾,表達的是确认語氣,有肯定意味。用在複句及命令、疑問句中的“也”,仍都是肯定與確認的語氣。如:雖殺臣,不能絕也。(《墨子•公輸》)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左傳•鄭伯克段于鄢》追我者谁也?用在句中表停顿。如: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论语)矣——句尾語氣詞“矣”與“也”所表達的語氣的差別:第一,“也”表靜態;“矣”表動態。第二,“也”是把對事物的判斷告訴別人,現代漢語中沒有與之對應的語氣詞;“矣”是把事情發展到現階段出現的情況或將要出現的情況報導出來告訴別人,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語氣詞“了”。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湯問》)善哉,吾請無攻宋矣!(《墨子•公輸》)年幾何矣?(《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后》)乎、與(歟)、邪(耶)“乎、與(歟)、邪(耶)”所表達的都是疑問語氣。其中“乎”的使用最為普遍,表達的疑問語氣也最強烈。“與(歟)、邪(耶)”的疑問語氣不太強烈,有探詢的意味。如: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陳涉起義》此天下之害與?天下之利與?(墨子•兼愛下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莊子•逍遙遊》)

哉夫“哉”的基本用法是表達感歎語氣,而且所表達的語氣表較強烈。如:楚國若有大事,子其危哉!(《左傳•昭公二十七年》)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諫逐客書》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起義》“夫”一般表嗟叹语气,语气舒缓。哀夫敬夫!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荀子)语气词连用何可勝道也哉!(王安石《遊褒禪山記》)善敗由己,而由人乎哉?(左傳•僖公二十年)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論語•學而)何愚也耶!(李清照《金石錄後序》)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梁惠王上》)发语词“夫”——經常放在句首,表示要發議論,起引起下文的作用。夫寒之於衣,不待輕暖;饑之于食,不待甘旨。(晁錯《論貴粟疏》)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逍遙遊》)若夫乘天地之正,而禦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莊子•逍遙遊》)自然气候变化的六种现象。指阴、阳、风、雨、晦、明。唯(惟、维)(1)位於句首,引出主語或年月。如:

惟十有三年春,大會于孟津。(尚书•泰誓上)

(2)位於句首,表示期望語氣。如: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左傳•僖公三十年)

愚臣亡识,唯陛下财察。(汉书)财:裁

(3)位於句中,引出謂語。如:

蚩尤惟始作亂。(書經•呂刑)

髧彼两髦,实维我特。(诗经¡P柏舟)词头词尾见书467-470——现在能够确认的就是一个“有”,其他一般作其他解释。关于“阿”和“老”——词头“老”当出现于唐代。《论语》有“老彭”,那是老子与彭祖的合称。唐白居易:每被老元偷格律。杜甫:君不见,昔日蜀天子,化作杜鹃似老乌。又苏轼:老可能为竹写真,小坡今与竹传神。(老可:文与可)其他如“老婆”最早就是老婆婆的意思。——“阿”当出现于汉代,如曹操、刘禅等,以及需要证实的“阿娇”。词尾:然尔焉若乎如一般用於形容詞後,和形容詞一起充當狀語或謂語行此三年,海内晏然,天下大治。(汉书)有美一人,婉如清扬。(诗经)婉如:美好;扬:眼睛。夫子莞尔而笑。(论语)且年未盈五十,而谆谆(zhūn)焉如八九十者。(左传)絮絮叨叨的样子愀然改容,超若自失。(史记)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音韵学与语音学语音与语言的其他要素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变化。这种变化是缓慢的,只有积聚到一定程度时才能被感知。汉语刚刚产生时的语音是什么样的?现在无从知道。近现代学者对有文献记载以来的汉语语音做了比较详尽的研究,各家得出的结论并不完全一致。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汉语语音古今差别很大。古今汉语语音不同,可以从现代汉语方言之间的比较中窥测到一斑,因为语音的地域差别正是语音古今变异的遗迹。也可以从读古代诗歌时觉察到。如《诗经·魏风·伐檀》:“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以“辐、侧、直、亿、特、食”等字相押,用现代普通话来读,它们很不和谐。但在《诗经》时代,这些字是同一韵部,是押韵的。再如: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詩經·鄭風·子衿》二章“佩”、“思”、“來”三字同屬一個韻部(之部),如果按照後面的擬音去讀這章詩,其韻味馬上就顯現出來了。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這首詩今天看起來更不押韻,事實上在中古時期也是押韻的。“者”、“下”二字在平水韻中同屬上聲“馬”韻。人类语言的语音是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的,现在听古人说话读书,已经不知所云了。明朝陈第说:“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亦势所必至。”差异体现在很多方面,就是同一个地区不同年龄阶段的人,语音也有差异,这有两个原因:一、语音本身的发展,二、外部语音的影响。比如英语国家有很多,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等。这些国家的语音也有差异,最典型的是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有时美式英语就简称美语。可以推测,经过一定的时期,两地的差异会越来越大,最后就分成两种语言。方言就是这样形成的。汉语方言的差异有时必欧洲不同语言的差异还要大。实际上,有时我们学了一种方言,主要是因为我们对该种方言的声、韵、调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只是没有理性化。而如果有了理性的知识,就会加快我们的学习速度。一、音韵学与语音学音韵学也称声韵学,它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声、韵、调系统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传统学问,是古代汉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像现代汉语语音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样。传统音韵学分为三个部门,即今音学、古音学和等韵学。近年来音韵学界有人主张以《中原音韵》音系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别立“北音学”一科。这样,汉语音韵学就分为:古音学、今音学、北音学、等韵学四科。今音学是研究中古时期(六朝至唐宋)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古音学是研究上古时期(先秦两汉)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等韵学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汉语韵母及声韵配合规律的一门学问,它通过韵图的形式展示某一历史时期的声、韵、调系统。等韵图类似于现代汉语中的声、韵配合表。北音学是研究近代(元明清)汉语声、韵、调系统的一门学问。與傳統音韻學不同,語音學是十九世紀興起的一門研究人類語言聲音的科學,它主要研究語音的系統(聲音的成分和結構)、變化及發展規律,並教會人們如何去分析研究語音的系統和變化,如何發現語音的變化規律,同時訓練人們發音、聽音、記音、審音的技術。語音學一般分為普通語音學、歷史語音學、描寫語音學和實驗語音學等。普通語音學研究人類語音中各種聲音的構成,音與音的結合及相互之間的影響變化,以至聲調、語調、輕重音等現象。歷史語音學研究某一語言各個歷史階段的語音系統及其發展規律。描寫語音學研究某種語言在一定時期的語音系統及其特殊現象。實驗語音學則是通過實驗儀器分析語音的物理現象和生理現象。在研究方法上,語音學主要是通過描寫、實驗、分析、歸納、歷史比較等方法揭示語音的性質、系統及其發展規律,它所使用的標音工具主要是國際音標。(如赵元任)由此可见,音韵学是我国研究汉语历史语音的一门传统学问,而语音学是研究各种语言的语音及语音各个方面的一门现代科学。汉语音韵学相当于语音学中的一个部门,可以称为汉语历史语音学,二者在研究对象、分类、方法及标音工具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别,绝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然而,自从语音学知识传入到我国后,研究汉语声韵系统、分析汉语声韵调的特点、探求古音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古音进行构拟等,都需要使用语音学知识,因此,语音学又可说是研究汉语音韵的基础和工具。为什么要学习音韵的知识古代汉语课学习有关的历史语音常识,主要是为了解决文献阅读中的词义问题和更好地欣赏古代诗歌韵文。解决文献阅读中的词义问题主要需要上古音知识,提高古代诗歌韵文的欣赏水平需要中古音和上古音知识。我们的课程主要学习的是无韵的散文,所以我们主要学习上古音有关知识,但学习上古音又必须以中古音为基础。所以我们也要介绍一些有关中古音的知识,然后重点讲述判定字音上古声韵相同相近的方法。其次,也有利于我们了解方言的发展变化,进而了解整个汉语的发展变化。语音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寻的。学习音韵学,我们不太关心那些偶然的语音变化,比如:曝光、从容等,虽然这些也是具体的语音变化,不过它们都是类化造成的个别现象。我们关注的是如下一类现象,比如“肚”的南北差异如何形成的:比如很多方言:蜘蛛、居住、株洲、朱、猪、注、煮、竹、著、柱;出、厨、除、处、穿、传、船、川;输、枢、殊、书、舒;叔、梳。比如常说广东人学普通话非常困难,为什么?那些问题。基本概念1.古音:(1)古代漢語語音。(2)專指上古(周秦兩漢)音。2.今音:(1)現代漢語語音。(2)專指《切韻》為代表的中古音。(3)專指現代漢語普通話語音。3.音類:聲母、韻母和聲調的類別。4.音值:聲母、韻母和聲調的實際讀法。5.雙聲:指兩個漢字音的聲母相同或相近。6.疊韻:指兩個漢字的韻母相同或相近。7.聲母、韻母:一個漢字音節,開頭的音叫作聲母(古人稱之為聲、紐、聲鈕或音鈕),其餘的音叫做韻母。8.字母:(1)拼音文字或注音符號的最小的書寫符號。(2)古人稱聲母的代表字為字母。陇西李元谦乐双声语,常经文远宅前过,见其门阀华美,乃曰:“是谁第宅过佳?”婢春风出曰:“郭冠军家。”元谦曰:“凡婢双声。”春风曰:“儜奴慢骂。”元谦服婢之能,于是京邑翕然传之。(六朝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凝园寺》)梁高祖尝作五字叠韵曰:“后牖有榴柳。”命朝士并作。刘孝绰曰:“梁王长康强。”沈约曰:“偏眠船舷边。”庾肩吾曰:“载匕每碍壢。”徐摛曰:“臣昨祭禹庙,残六斛熟鹿肉。”何逊用曹瞞故事曰:“暯苏姑枯卢。”吴均沉思良久,竟无所言。高祖愀然不悦。俄有诏曰:“吴均不均,何逊不逊。宜付廷尉。”(北齐阳松玠《谈薮·梁武》)9.三十六字母:表示中古聲母系統的36個代表字。唐末守溫和尚原定30字母,宋人又增益6母而成36字母。36字母反映的是唐宋時代共同語標準音的聲母系統。現列表簡示如下:传统习惯上用五音(或七音)三十六字母指称中古声母。所谓“五音”,指声母按发音部位分成唇音、舌音、齿音、牙音、喉音五类;所谓“七音”,就是在五音的基础上,又分出半舌音、半齿音两类。字母就是表示声母的代表字。这是用现代语音学知识来解释五音、七音,因而较清楚。但是古代人不懂这些,经常用“五行(金木水火土)”、“五色(青白赤黑黄)”、“五脏(心肝脾肺肾)”等来描写,越发让人不可捉摸。唇音:重唇音:帮、滂、並、明轻唇音:非、敷、奉、微舌音:舌头音:端、透、定、泥舌上音:知、彻、澄、娘半舌音:来齿音:齿头音:精、清、从、心、邪正齿音:照、穿、床、审、禅半齿音:日牙音:见、溪、群、疑喉音:影、晓、匣、喻10.韻頭:指韻腹之前的高母音或半母音,因常介於聲母和韻腹之間,故又稱介音或介母。11.韻腹:指韻母的主要母音。12.韻尾:韻腹後面的收尾音叫做韻尾,包括母音韻尾和輔音韻尾(鼻輔音或口輔音)兩類。13.韻:(1)指韻母。(2)指主要母音、韻尾和聲調相同的音韻類聚。14.韻目:韻書中韻部的標目,也就是韻部的代表字。15.韻部:(1)同“韻”(2)。(2)指主要母音和韻尾相同的音韻類聚。第二節中古音一《廣韻》的產生及其體例《廣韻》又称《大宋重修廣韻》,簡稱《廣韻》。這是第一部官修性質的韻書,是《切韻》最重要的增訂本。它是在《唐韵》的基础上增订、重修而成,而《唐韵》又是在《切韵》的基础上增修而成。“广”就是扩大、补充的意思。有关《切韵》魏晋以后至南北朝,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特别在韵文方面,这一时期大量地吸收了民歌的营养。并特别追求形式——讲究词藻、讲求声律。当时有所谓的“永明体”“齐梁体”等,还有沈约的“四声八病说”。所谓“八病”即诗文在音韵上应当避免的八种毛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因而在当时产生了一些韵书。《切韵》正是如此。公元581年,杨坚建立隋朝。随着国家的统一,文化自然要统一,诗文的用韵也要求统一。于是一些有影响的文人在一起讨论新编一部韵书。他们是:萧该、颜之推、刘臻、魏彦渊、卢思道、薛道衡、辛德源、李若。《切韵》的作者是陆法言,他将颜之推等人的讨论内容记录下来,经过二十年的整理编撰而成《切韵》。成书于601年。隋亡后,《切韵》在唐代成为科举考试的标准书,因而更引起人们重视,不断增字加注,而成《唐韵》。到了北宋初年,陳彭年、丘雍等人奉皇帝的詔令據《切韻》及唐人的增訂本對《切韻》進行了修訂。修訂本于真宗景德四年(西元1007年)完成,于真宗大中祥符元年(西元1008年)改名為《大宋重修廣韻》。。《廣韻》雖距《切韻》成書時間已有四百多年,但其語音系統與《切韻》基本上是一致的,只是收字大為增加,計有26194字,比《切韻》的字數(11000餘字)多出一倍以上,注釋也較詳細,共用了191692字。此外,《廣韻》分韻為二○六韻,比《切韻》多出13韻,這是分韻粗細寬嚴的問題,並非語音系統有什麼變化。后代人研究音韵,都是根据《广韵》,而后上推古音,下联今音的。而《切韵》逐渐失传了。现在只能在敦煌、新疆吐鲁番等地见到一些残卷。还有一些残卷落在日本一个叫大谷光瑞的人手里。法国巴黎也有一些。《广韵》问世后,宋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丁度、贾昌朝又增修而成《集韵》。语音有一定变化,反映了当时实际语音。《廣韻》的體例《廣韻》的編寫體例可歸納為以下幾項:一、《廣韻》正文共收26194字,分屬於二○六韻。此二○六韻按平上去入四聲分置於五卷之中。其中平聲57韻,置於第一、二卷;上聲55韻,去聲60韻,入聲34韻,分別置於第三、四、五卷。平聲韻獨居兩卷完全是由於所屬字多的緣故,並無其他用意。其居於第一卷者28韻,稱作上平聲;居於第二卷者29韻,稱作下平聲。二、每卷之中所列各韻用一個代表字作為名稱,叫做“韻目”。韻的排列順序用序數加上韻目表示,如一東、二冬、三鐘等。三、一韻之中所含各字按聲母的不同分別排列。同聲母的字唐人稱之為“小韻”,小韻也稱作“紐”,小韻所含各字均屬同音字。小韻與小韻之間用“○”相隔。四、小韻中的第一字之下先注釋字義,然後是反切注音,最後用數字標明該小韻所含字數。二根據《廣韻》探求中古音《廣韻》是一部韻書,它只向我們展示了中古音的韻部和聲調,而沒有直接告訴我們中古有多少聲母和韻母。不过雖然沒有直接展示中古的聲母和韻母,但它所收的每個字都是用反切注音的,中古的各類聲母和韻母自然就都包含在這些反切上下字中。在介紹聲類和韻類時我們已經指出,代表同一聲母或韻母的反切上、下字都不止一個,《廣韻》中共有反切上字452個,反切下字1195個。要得知中古有多少聲母和韻母,通過一定的方法將這452個切上字和1195個切下字中表示同一聲母或韻母的字進行歸類即可達到目的。由於語音的發展變化,今音已不同于古音。有些反切用字在今天看來是不同的,在古代則可能是相同的;在今天看來是相同的,在古代則可能是不同的;因此,歸納反切上下字並不象依照今音對漢字進行歸類那麼容易。清人陳澧第一個找到了歸納反切上下字的方法——系聯法,他的《切韻考》就是使用這一方法取得的重大成果。系聯法的基本依據就是反切的原理,即反切上字與被切字的聲母必然相同,反切下字與被切字的韻母及聲調必然相同。其系聯的條例共有三項:一般稱之為基本條例、分析條例和補充條例。(一)關於反切上字的系聯1、基本條例凡同用、互用、递用的切上字,其聲母必屬同一聲類(推論)。(1)同用例切上字如果用同一個字作反切上字,則切上字的聲母屬於同類。例如:冬都宗切當都郎切冬、當這兩個切上字均用“都”作其反切上字,所以它們的聲母屬於同類。(2)互用例兩個切上字如果相互作為對方的反切上字,則此兩個切上字的聲母屬於同類。例如:當都郎切都當孤切“當”用“都”作切上字,“都”又以“當”作切上字,互相為用,所以當、都的聲母屬於同類。(3)遞用例甲切上字以乙字作為切上字,乙字又以丙字作為切上字,則甲乙丙三字的聲母屬於同類。例如:冬都宗切都當孤切“冬”以“都”作為切上字,“都”又以“當”作為切上字,遞相為用,所以冬、都,當三字的聲母屬於同類。(二)關於反切下字的系聯1、基本條例因為反切下字與被切字韻母相同所以,凡同用、互用、遞用的切下字,其韻母必屬同一韻類(推論)。(1)同用例切下字如果用同一個字作為反切下字,則切下字的韻母屬於同類。例如:東德紅切。公古紅切。東、公這兩個切下字都用“紅”字作反切下字,所以它們的韻母屬於同類。(2)互用例兩個切下字如果相互作為對方的反切下字,則此兩個切下字的韻母屬於同類。例如:公古紅切紅戶公切“公”用“紅”作切下字,“紅”又用“公”作切下字,所以公、紅的韻母屬於同類。(3)递用例甲切下字以乙字作為切下字,乙字又以丙字作為切下字,則甲乙丙三字的韻母屬於同類,例如:東德紅切紅戶公切“東”以“紅”作切下字,“紅”又以“公”作切下字,遞相為用,所以東、紅、公三字的韻母屬於同類。“魚”韻出現了24個反切,包含的反切下字有魚、居、諸、余、菹五字。其中居、諸、菹三字都用“魚”作反切下字,此為同用;“余”用“諸”作切下字,“諸”又用“魚”作切下字,此為遞用。經過如此系聯,證明魚、居等五字的韻母屬於同類。三《廣韻》的聲母和韻母聲類是根據系聯法或統計法對反切上字歸納的結果,聲類的不同,並不意味著聲母也一定不同,因為表示同一聲母的反切上字根據系聯或統計可能會分成兩類,例如代表來紐[l]的反切上字根據系聯、統計被分成了盧、力兩類。根據前人的研究,《廣韻》五十一聲類所含的聲母只有三十六個,此外李榮先生在他的《切韻音系》中又考出一個“俟”母,又稱作“禪二”,現在已得到學術界不少人的承認。如果加上俟母,《廣母》的聲母就是37個。(二)《廣韻》的韻母1、《廣韻》的韻類陳澧用系聯法對《廣韻》進行系聯,發現二○六韻中共含有311個韻類。繼陳澧之後,高本漢、白滌洲、黃侃、周祖謨、李榮及邵榮芬等人也先後對《廣韻》的韻類作了較系統的研究,所得的結果有相同者,也有不盡相同者。其中高本漢研究的結果是290類,白滌洲使用統計法研究的結果也是290類,黃侃研究的結果是335類,周祖謨的研究結果是324類,李榮的研究結果是334類,邵榮芬的研究結果是326類。王力在他的《漢語音韻學》及《漢語史稿》中基本採用的是高本漢和白滌州的分類。董同龢則基本上堅持的是陳澧的分類。目前學術界有不少人採用的是290類的說法。2、《廣韻》的韻母《廣韻》的290個韻類是按聲調計算的,即韻類的聲調不同即算不同的韻類;如果不計聲調,即使平上去三聲相承的韻類或平上去入四聲相承的韻類算一類,則290類只有90類之多。王力在《漢語史稿》中于戈韻和昔韻中分別增添了[](戈開三)、[](昔合三)兩音。按照《史稿》的這種分類,《廣韻》的韻類總數便成了292類,不計聲調為92類。這92類所含的不同韻母共有142個,其中陰聲韻40個,陽聲韻51個,入聲韻51個。我們採用《史稿》的說法,將《廣韻》韻母確定為142個。中古四聲歌訣河海未測官場勢惡朝野俱寂明捧暗克依草附木鉤腿鬥角垂死掙扎無可救藥仁美睡覺忠保禦敵兄弟怒目相翦太急揮手告別趨本背末無禍自福為善最樂蘭紫桂白梅有傲骨人品正直堯禹帝嚳相忍為國懲忿去隙君子意篤模範事蹟重返教育夫子聖哲書好字黑人手二冊王冕善笛回也好學秦女弄玉天狗望月歡飲坐席民喜瑞雪勤勉度日雖苦快活車馬炮卒中午對弈拿土換錫如此妙極反切练习徒贡切胡讲切布交切古劳切慈忍切昨木切侯古切渠记切古巷切关于“帮”组声母的变化古无轻唇音,因而现在的轻唇音在古代都读重唇音,或者说,现代汉语的轻唇音都是从古代的重唇音里面分化出来的。基本规律就是:帮组声母在合口的三等韵前变为轻唇音,其他则保持重音。即:帮——b、f;滂——p、f;并——b、p、f;明——m、f;用反切来显示变化就是,根据现在的读音:下重则重,下轻则轻。如:扶板切方缅切甫奔切扶富切方卖切普面切在现代汉语方言里面,有些字音不遵循普通话的演变规律,因而轻重唇音有不一的情况。比如“门——问”。客方言的纽韵与古今汉语有共同点和一定的对应规律,譬如说客方言无浊声母[dz]、[dz‘]、[dz]、[v]、[η],只有塞擦音[ts]、[ts‘]和擦音[s],在三十六字母中属精、清、心声母,无舌上音[ts]、[ts‘]、[s],因此客人说“知”为“低”(di),说“值得”为“抵得”,说“雨湿衣”为“雨笃湿”等等都是属于上古语音,即今人发“zh”、“sh”的舌后音声母的字,在上古时有一部分读为舌尖声母“d”或“t”的音。钱氏又说:“古无轻重唇”“凡今人所谓轻唇者,汉魏以前,皆读重唇”,这话的意思是说,凡后代发轻唇音“f”(v)声母的字,在上古音里都读为重唇音[b]或者[p]或[m],证之于客话,如说“飞”为“卑”,说“负”为“辈”,说“分”为“奔”,说“粪”为“笨”,说“斧”为“补”,说“无”为“磨”等等,这正是客话中今天还保存下来的上古语音。今人读“r”声母的字,在上古音里则读为“n,[η]”声母的字,证之于客话,客人说“汝(rǚ)”为“你”(ni),读“乳(rǚ)”为“能(nèg)”,读“挼”(ruó)为(nuó)等等,这些都说明客话没有“日纽”,日纽在古音系统里应属三十六字母的“泥纽”。上述客话声母问题均符合上古语音声母系。*《詩》“凡民有喪,匍(並)匐救之。”《檀弓》引《詩》作“扶(奉)服”。《家語》引作“扶伏”。*《史記·五帝本紀》:“東至蟠(並)木。”《呂氏春秋》:“東至扶木。”*《莊子·逍遙遊》:“汾(奉)水之陽。”司馬彪、崔譔本皆作“盆(並)水”。*《史記·魯世家》“平公子文(微)公”,《世本》作“湣(明)公。”*《老子》四十一章:“大器晚(微)成。”帛書《老子》:“大器免(明)成。”以上材料說明三十六字母中輕唇音和重唇音在上古只有一類,或者沒有輕唇,或者沒有重唇。其所以會得出古無輕唇音的結論,重要理由之一是在現代漢語中可以找到只有重唇而沒有輕唇的方言,卻找不到只有輕唇而沒有重唇的方言。象廈門、潮州、福州等方言中就只有重唇音而沒有輕唇音,這顯然是古音的遺留。闽语的主要语音特征包括:古浊声母多数读为不送气清音;声母“知”组读同“端”组;部分的“匣”母读同“群”母;轻重唇不分(没有f-、v-等声母);连读变调较为发达,部分地区有其他连读变音现象;文白异读非常丰富,文读与白读有体系性的差别。闽语受到历史上不同时期古汉语音韵的反复多次重叠。其中闽南语被学术界认为是最接近上古汉语的现代汉语方言。使用闽南语的人口大约为汉语人口总数的4.5%。声调的发展一、平分阴阳,这一现象在唐代开始,十四世纪已经完成。《中原音韵》是把“平分阴阳”这一语音变化显示的第一部书。最初是因为受声母的影响,声调产生细微的差别,而后逐渐扩展、定型而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上字为清声母,读阴平;上字为浊声母,读阳平。如:他红切都年切七情切苦昆切徒红切满奔切徒哀切五刚切徒冬切浊上归去“浊上归去”大概第八世纪前就完成了。即下字是上声字,上字为全浊,读去声。胡果切徒亥切薄旱切“肚”的两种读音:当古切;徒古切。入派四声大致规律:与上字即声母有关系。大致为:全浊归阳平;次浊归去声;清音归上声;如:昨木切鱼怯切苦得切古岳切冬毒切语音发展的基本规律语音简化是一般趋势,声、韵、调都在减少变化。语音简化的同时会在其他方面得到补偿,比如语法构词、复音词大量出现。语音的演变,主要是舌头的升降和前后推移,其次是嘴唇的变圆变扁,鼻腔的或开或闭,声带的颤动与否。规律相当严整。《诗经》的用韵1、《诗经》是上自周初下至春秋中期五百年间诗歌总集。史书上记载有“采诗”、“献诗”、“删诗”之说,前两者说明乐官在收集整理方面所起的作用;从孔子之前就大量有“三百篇”的说法来看,孔子“删诗”之说未必可信。2、汉以前只称《诗》,或“三百篇”、“诗三百”。3、汉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汉武帝为抢救文化遗产而设五经博士,《诗》由是称《诗经》。汉初传《诗》的情况1、三家《诗》——齐人辕固之“齐《诗》”、鲁人申培之“鲁《诗》”、燕人韩婴之“韩《诗》”,都是以西汉当时文字(隶书)传写的,故称“今文《诗》学”;西汉时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后来逐渐失传、消亡。今唯存《韩诗外传》。2、毛《诗》——鲁人毛亨所传,较三家诗晚出,所使用的是用“古文”(战国文字)写成的抄本,故称“古文《诗》学”,未被立为官学,但在民间广泛传授。最终取代了三家诗而成为唯一的流派。《十三经注疏》中的《诗经》经西汉毛亨传(第一层注释)、东汉郑玄笺(第二层注释)和唐孔颖达疏(第三层注释),是较好的注本。七首在押韵方面有代表性的诗歌1、关雎P47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参差——双声联绵词友:亲爱。窈窕——叠韵联绵词乐:使之乐。)2、桃夭P475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隔句句尾韵:华、家)于:词头。桃之夭夭——后人用为“逃之夭夭”者,谐音断章取义也。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隔句句尾韵:实、室)有:词头。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隔句句尾韵:蓁、人)3、芣苡P476采采芣苡,薄言采之。采采芣苡,薄言有之。(句中韵:采、有)采采芣苡,薄言掇之。采采芣苡,薄言捋之。(句中韵:掇、捋)掇:拾取;采采芣苡,薄言袺之。采采芣苡,薄言襭之。(句中韵:袺、襭)jié,手提衣襟兜着。xié,把衣襟掖在腰带间兜着。注意:仅换关键的一两个字就另成一章,反复咏唱,正是民歌特色。4、静女P477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躇。(句尾韵:姝、隅、躇。)爱通薆,隐也。踟躇——双声联绵词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句尾换韵式:娈、管;炜、美。)自牡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句尾交韵式——一三句:荑、美;二四句:异、贻。)5、柏舟P478汎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偶数句句末押韵:河、仪、它;换句中韵:天、人)汎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偶数句句末押韵:侧、特、慝;换句中韵:天、人)6、伐檀P488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7、硕鼠P489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句尾韵:鼠、黍、女、顾、女、土、土、所——每句押韵)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句尾韵:麦、德、国、国、直——隔句押韵)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句尾韵:苗、劳、郊、郊、号)重要的民俗诗——《七月》P495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同我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褐:指粗布或粗布衣,古时贫贱者所服,最早用葛、兽毛,后通常指大麻、兽毛的粗加工品。觱发、栗烈——均双声联绵词。(韵脚,句句押韵:火、衣;发、烈、褐、岁;耜、趾、子、亩、喜;)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韵脚,句句押韵:火、衣;阳、庚、筐、行、桑;迟、祁;悲、归;)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鴂,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韵脚,句句押韵:火、苇;桑、斨、扬、桑;鴂、绩;黄、阳、裳;)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穫,十月陨萚。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言私其豵,献猏于公。获:穫,另有“獲”。(韵脚,句句押韵:葽、蜩;穫、萚、貉;狸、裘;同、功、豵、公;)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户。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穹窒熏鼠:动词连用,古代汉语特点。(韵脚,句句押韵:股、羽、野、宇、户、鼠、户、处;)六月食鬱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枣,十月穫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七月食瓜,八月断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五谷:稻、黍、稷、麥、菽也。叔:拾取。(韵脚,句句押韵:薁、菽;枣、稻、酒、寿;瓜、壺、苴、樗、夫;)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昼尔于茅,宵尔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韵脚,句句押韵:圃、稼;穋、麦;同、功;茅、綯;屋、谷;)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酒斯飨,曰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韵脚,句句押韵:冲、阴;蚤、韭;霜、场、飨、羊、堂、觥、疆。)《诗经》韵例第一、韵的位置:1、句尾韵是最普遍形式;2、也有在代词或语气词前的句中韵(变相句尾韵)第二、从韵数看:有“一韵到底”和“换韵”两种。第三、从韵脚相互距离看,有三种:1、句句押韵——每句末都是韵脚。2、隔句押韵——奇句不押韵,偶句押韵。3、交韵——奇句和奇句押韵,偶句与偶句押韵关于“叶韵”由于语音的发展变化,古代用韵的地方,用后人的语音就可能不押韵了,因而有时显得不和谐。并且时代越久远,不和谐的地方越多。宋人朱熹《诗集传》全面采用“叶音说”,认为要采用古代的读音,不和谐的地方就和谐了。这种主张影响了很多人。不过弊病也很明显,我们无法复原古音,另外如果古诗文都用古音,那和我们的实际生活就差距太远了。清代的学者顾炎武也持这种观点,他主张学者们大力研究古音,然后让人们用正确的古音来读古文。也有人主张可以用方音来读古文,认为方音中残留着古音,在用古音读古文无法实现的情况下,认为用方音来读古文,能够读出古代的韵味。还有主张用“叶音法”来读古诗文。用后世的语音读古时的诗文,有些原来押韵的韵脚不押韵了,这是语音演变的结果,叶音的做法,没有看到语音演变的现实,是造成汉字读音的极大混乱。古书读音及古音通假一、关于“破读”,也称“读破”。古代汉语中用同一个字表示的词,有时由于意义和词性的变化而使读音有所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